有关山西的民风民俗的作文500

有关山西的民风民俗的作文500,第1张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国庆佳节期间,我们乘坐旅游团包机,从滨城大连飞往西北高原。航程只一小时客机就徐徐降落太原机场,瞬间我们就来到了“东有太行,西有吕梁”的山西省境内。我们是第一次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伴随着旅游过程才日渐对它有所了解和认识。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缘,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它东立千里太行巍峨屏障,西伏吕梁缠绕汹涌九曲黄河天堑,北临内蒙古苍茫塞外大漠,南踞汾河两岸富饶原野沃土。这一方夹峙于黄河峡谷和太行丛山之间呈桑叶形的沃土,山河壮丽,风光无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水,古老的黄土地孕育了山西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装饰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和佛教文化。山西竟有这么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来旅游是难以想像到的。无怪乎有人戏言,到山西旅游脚一落地就踩着文化了。这句戏言也并非夸饰,我们到这里来旅游方知确实如此。山西从北到南,都是文化的锦绣相联结——晋北五台山佛国圣域的佛教文化,晋中晋商院落群的民俗文化,晋南洪洞大槐树的根祖文化。山西既有古代遗址,佛教圣地,又有众多的革命史迹,人文景观星罗棋布。风光秀丽的北岳恒山,景色如画的武当山,排山倒海的黄河壶口瀑布……自然景观也引人入胜。真是走进山西,才见别有天地。我们这次山西的旅游观光,仅仅去了晋中与晋北的一部分景区,但也初次看到了山西的“庐山真面目”。我们先后游览了豪华气派的乔家大院、气势恢宏的平遥古城、高耸险峻的雁门关、惊险奇绝的悬空寺、巍峨壮观的云岗石窟、规模宏大的五台山佛教圣地等,都在脑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无论听导游讲解,还是实地观看景物,都使我们沉浸在历史的文化的氛围之中,经受了一次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在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零距离接触时,耳闻目睹其历史兴衰与现实状貌,我们思维凝结在久远而深邃的历史天空。祖先巧夺天工的非凡创造力,英勇悲壮抗击入侵敌寇的爱国精神,晋商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智慧和辉煌业绩,都使我们深感震惊和喟叹!

华夏文明“地上看山西”

我们刚到山西,当地导游就向我们介绍说:“中华五千年文化,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这一语破的是我们首次耳闻,说明创造中华民族文明,山西与陕西是紧密相连而又具有悠久历史。并且,山西的历史文化是留在地面上可见的。

我们先从历史上看山西,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山西的历史告诉我们: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与晋商文化,使山西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说(说法之一),山西的南部有座中条山,陕西的东部有西岳华山,二者相结合就构成“中华”之名的由来。山西更是一个创造历史、创造记录的地方。据记载,早在100多万年前,我们祖先传说中的华夏始祖炎帝和黄帝,都曾来到山西这片土地上劳动创造,劈山治水,耕种培育谷物,并创造了中原一系列古老文化,演绎出了诸多神话传奇,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中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流传的古代神话很丰富,山西也是古代神话的发源地。传说中的三位圣贤尧、舜、禹,都曾先后在晋南建立自己的国都。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就在晋南、豫西一带。秦、汉、魏、晋时代,山西一直是屏蔽京畿的战略要塞。隋唐五代时期,太原是唐朝的北都。北宋时,山西是宋辽争夺的主要地区。明初,明王朝数次组织大规模人口迁移,使山西人从“洪洞大槐树”下走向全国。到了清代,晋商称雄商界200年,山西票号遍布大江南北,开创了中国近代银行业之先河,名震华夏。

在人类漫长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山西演绎过一幕幕惊天动地的英雄史剧,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个光耀古今的历史人物。在英雄史剧方面,山西古今都发生过很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是一个整体隆起两侧为山地,中间地凹为一列串珠盆地。主要有太行山、恒山、五台山、太岳山、中条山、吕梁山等群山连绵起伏;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长治等盆地南北串珠。古时,有一个皇帝出语惊人:“夺天下,先夺山西;夺山西,必夺天下。”可见,山西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汉王朝一代英主刘邦,御驾亲征曾率30万大军长驱直入,在山西横扫千军挡住了匈奴马踏中原的铁蹄。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夺取长安,后来李世民登基建立大唐王朝。大同雁门关始建于唐初为防突厥侵扰,是塞外通往中原的关口。北宋时,抗辽名将杨继业率领全家长期驻守雁门关,满门忠烈抗击入侵敌寇,留下了可歌可泣又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穆桂英是世代人们传诵的巾帼英雄。代县杨家祠堂,就是为纪念宋代抗辽名将杨继业父子而建于元代。古代、现代的许多战争,都曾发生在雁门关地域。抗日战争时期,林彪、聂荣臻领导八路军115师的平型关歼灭战;贺龙、关向应领导八路军120师的雁门关伏击战;刘伯承、邓小平领导八路军129师的火烧阳明堡机场,都发生在雁门关周围,给侵略中国的日本鬼子以沉重打击。我们登上雁门关城楼远眺,关下数隘连体,路径蜿蜒崎岖,残留风化的土长城,是留存今天的古战场战火痕迹;近看雁门关左右两座山峰对峙,形似一座大门矗立最高处,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雁门关地势高险,大雁过往只能从城门洞穿过,故而得名。这就不难理解,古今许多战争发生在雁门关地域的原因。在历史人物方面,山西曾涌现颇具影响的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和文学艺术家。有人说“山西是个出名人的地方”,这是名副其实的。春秋时的晋文公重耳、介子推;战国时的廉颇、荀况;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三国武圣关羽、大将张辽;唐代中国第一女皇武则天、名相狄仁杰;诗人王勃、王之焕、王昌龄、王维、白居易、柳宋元;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抗辽名将杨继业、巾帼英雄穆桂英;金元时文学家元好问、大戏剧家关汉卿;明清时文学家罗贯中… 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山西创造的历史,古今出现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多散见于各类书籍之中。这次来山西旅游观光,我们比较集中地了解山西的历史,特别是其中从未闻知的内容,不走进山西是无法知晓的,这的确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我们再从“地上看山西”,究竟留存哪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华夏文明?古代已随时间消逝久远,历史却凝结在黄土地上,在中国创造了一系列记录。据统计,目前山西仅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现已发现有255处,占全国同类遗址总数一半以上;现存地面文物35000处,居全国之首;其中现存元代以前的木质结构建筑450余处,尤其辽金以前的建筑,占全国同期同类建筑的70%;现存寺观和墓葬壁画2400多平方米,居全国之最。五台山佛教圣地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中,南禅寺、佛光寺大殿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质结构建筑;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全国最古老的木塔;恒山悬空寺是北魏的木质结构建筑;以及保存众多彩塑人物形象的晋祠古建筑群,绚丽多彩的永乐宫壁画等。山西的寺庙、塔、壁画、不仅数量多,历史悠久,而且造诣极高。还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平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石窟三圣”之一的大同云岗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武庙之冠”的解州关帝庙;晋商的乔、渠、曹、王四个家族大院建筑群等。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山西留存在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址,无论木质或石材的建筑,都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的里程碑。华夏文明在山西大地上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历经几千年风风雨雨留存到今天,这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代子孙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是在世界上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可以说,山西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我们从中一鳞半爪领略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晋商的大院文化

从太原市向南行车1小时,到达中原历史名城祁县。我们到东观镇乔家堡村,去参观晋中富商的乔家大院。

公元1755年,乔家大院建于乔家堡村正中。从外观上看三面临街,大院四周是全封闭高达10米的砖墙,墙上有垛口、更楼、眺阁,形似一个城堡。走入城门洞式的大门,是一条石铺通道,通道两侧南北分列6个大院,19个小院,300余间房屋,装饰的富丽堂皇,彩绘和木雕、石雕、砖雕的三雕艺术精美绝伦。并且,内藏之物有千余件,其中还有慈禧太后赏赐的。那是当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西奔路过山西,乔家捐银10万两。后来,慈禧太后回到北京,不忘她在危难之时的乔家相助,赏赐两件国宝——犀牛望月的大圆镜和九龙雕刻夹画罩南非乌木的吊灯一对。我们在这两件国宝前伫立观看,虽经百余年沧桑业已陈旧,却至今保存完好。想那时乔家的雄厚财力,慈禧西逃时的困厄处境,以及后来向西方列强卑躬屈膝,签定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两件国宝,也为那段中华民族的耻辱历史提供了一个佐证。参观这座豪华气派的乔家大院,我们联想当年大院主人是何等富有。这是乔家第三代传人、全国赫赫有名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府邸。乔致庸原是一个农民,他为了改变贫穷生活,离开黄土地走西口,以卖豆腐为生计开始创业,后来又主要经营粮、钱、当等行业。在国内尤其是北方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乔家开设的生意商号。财力逐年聚增,从而富甲天下。乔家从清代乾隆初年创业,经商辉煌五代,到乔致庸时是乔家富商达到极盛。从嘉庆、道光、咸丰到同治经历四代皇朝的80年间,其财力和影响在国内商界是举足轻重的。乔家成为誉满华夏的著名商家,乔致庸则是山西人经商致富的典型代表。到了20世纪40年代,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打击下,终于衰败。乔家的兴衰,历时长达200余年之久。

山西有6个大院——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县曹家大院、灵石县王家大院,原国民党要员、中国四大财阀之一——孔祥熙的宅院和晋中市常家花园,统称为晋中大院。我们参观的乔家大院,仅是其中较小的一个,而大的有它数倍。这些大院都互不雷同,布局构思各具特色。大院的民宅建筑物,是晋商文化的展示,构成了晋商的大院文化。晋商的大院建筑物,是高水平的建筑艺术精品,也是商业文化的精品,更是建筑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装饰文化的完美结合。这反映了那时建筑设计者的高超水平,当地建筑业的高水平,并体现出了大院主人对建筑的艺术追求。我们走进乔家大院,看到大院套小院,院中有院,却又各不相同。在北面的大院还有个大花园,鲜花绿树、假山亭子布满整个空间。乔家大院这样的布局,是在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基础上的新颖构思,体现那个历史阶段的建筑文化。建筑物上的彩绘、装饰和石、木、砖的雕刻艺术,反映出当地民间艺术家与雕刻匠的高超艺术水平,又体现了当时时代的商业文化、装饰文化流行新潮、中国民俗文化和当地民俗民风。乔家大院是一座造型宏伟的民居建筑群,反映和代表了封建大家族的居住形式,集中体现出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又充分展示出具有山西特色晋商的大院文化,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晋商的大院文化,无疑是山西人商海搏击多年取得辉煌成果的体现。山西人在中国经商最早又多,人们戏说:“一块石头砸下去,十个就有八、九个是山西人经商。”那么,山西人为什么放弃仕途追求而热衷于商海呢?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从国家社会背景来说,明朝建立后,为防御外敌入侵设立边关重镇,需要有人运送粮食、盐等生活必需品。山西地理位置靠近边防,为人们的经商提供了先机。从个人生活来说,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艰辛,追求仕途有很大风险,唯有经商致富才能改变个人命运。于是“学而优则商”,就成为人们的努力方向,追求个人致富是奋斗目标,从而形成山西人从商好贾风气。但是,山西人也懂得文化知识的重要,商人们也要自己的后代去读书学习。然而,读书的目的不是追求功名,而是要为经商服务。这是山西人离开黄土地去经商的观念转变后,有别于其它地方人们的新意识。晋中人认识到文化素质在经商中的重要作用,选拔优秀人才去商海搏击,一代又一代逐渐形成,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儒商群体。这是晋商在商界称雄数百年,建构大院文化的基础和根源。民间曾流传这样的话:“河南人有钱穿缎绸,山西人有钱去盖楼。”在山西人眼里,高楼大院是一个体面人家。因此,有钱首先要建房。因此,由穷变富的一代代晋中富商建起了一幢幢豪宅大院,才有了今日山西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赏。尤其,著名**导演张艺谋选中乔家大院作为拍摄景地,制作出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更使中国山西这座民居建筑群,蜚声海内外。我们一走进乔家大院,就看见通道南侧墙上《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大幅**海报,到处都挂着大红灯笼,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宛如重现了昔日乔家的生活景象,进入**的情景之中,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历史感。

中国最早的金融中心和第一个私家银行

从乔家大院向南行车半小时,到达晋中市境内的平遥古城。这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西安、荆州、平遥、兴城)之一,也是国内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墙始建于2800多年前的西周,高10米厚5 米。整个古城池呈方形,四周各有一座角楼,3000个垛口,观敌楼72座。据说按孔子弟子3000,贤人72的数字修筑。城门6座上筑城门楼,门外有瓮城,墙外有深、宽4米的护城河。我们从古城西门走进,导游引领首先登上城门楼。站在城门楼上观望全城,仿佛一座高大威严的古堡。瓮城上依然保留有多门古代护城大炮,炮口对准城外。我们站在古炮台前遐想,当年古城备有相当的防御力量。城内有大量清朝末年建筑的民居、寺庙、商铺等,严谨多变的住宅布局,精美古朴的建筑工艺,反映了清代的建筑艺术水平。城内是4条大街、8条小街、72个巷道构成的格局。有保存完好四合院3700余处,其中价值较高的有400余处。我们走下城门楼来到明清一条街上,这是古城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建筑的一条街。街道两旁,商业店铺鳞次栉比;街上行人,南来北往熙熙攘攘,一派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我们走在街上欣赏古香古色的商家店铺,琳琅满目的出售商品,还有那富有书法韵味的古招牌,古题额,特别是远远望去雄踞全城的18米多高的古市楼,仿佛回到了明清时代的平遥古城之中。现在这条街既是商业街,又是名优特产品销售街。平遥是山西的文物大县,这里的文物市场很兴盛,还是古玩一条街。导游告诉我们:“平遥的特产是牛肉和推光漆器。”平遥牛肉早在明代中叶已闻名于世,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平遥地区的水质好,因而牛肉以肉嫩味美,风味独特而著称于世,被国家评为名牌产品,畅销国内外。推光漆光器是平遥县著名工艺名特产品,起源于唐代中叶,迄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老艺人继承唐、宋以来年传统工艺,产品精良,现已畅销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对物美价廉的牛肉感兴趣,选购真空包装带回去;精美而价格不菲的推光漆器,因为携带不便,就很少有人问津了。

平遥古城,在18—19世纪的100多年间,它曾是天下财富的中心,票号林立,商贾云集,有“小北京”之称。清代中叶,票号从平遥兴起,至清朝末年达到极盛。平遥的明清一条街,是当时亚洲赫赫有名的金融中心。当时,全国有51家票号,山西有43家,平遥就占有22家。晋商曾一度执牛耳中国金融界,平遥则几乎占据了全国票号业的半壁江山。在晋商中,平遥人以他们的精明智慧,勇于开拓进取精神,致力于商业活动,努力聚积财富,打造自己的商业王国,在商界创造了极为辉煌的一页。明代谢肇涮的《五杂俎》中说:

“富室之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西),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原以为在中国商业发达最早的地方,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来到山西才恍然大悟,他写《抢愧山西》中说:

“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尤以平遥为最。”

那时的平遥、商号、票号林立,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白银声响,财源不断,财富与日俱增。银窖里堆满了银子,多的无法计算。可见,当年平遥是多么富足和昌盛。

游览平遥古城,除明清一条街,清代县衙印象深刻外,最使我们感到震惊的是日N昌票号。中国最早的银行出现在山西,这是我们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日N昌票号开设于清代道光4年(公元1824年),是清代著名票号,也是中国第一家票号,更是中国第一个私家银行。这是中国最早的银行设施,被称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祖父”。

日N昌票号座落于平遥古城的西大街上,临街房屋中间为通道,两边是店铺;院内三进院落,后面房屋是存放财物的地方。整体房屋布局精到巧妙,别具一格。我们先后观看了柜房、账房、信房、金库、票号中厅(江兑业务办理场所)等,都依然保留原样。墙上挂的诗文条屏,各种印章、汇票、信稿,横匾等实物,保存下来也不少。我们惊异山西人智慧的头脑,在中国开设第一个私家银行,并为其精明操作而叹服。票号的具体操作,在三个方面对现代人有启迪作用。首先,招收学徒有严格规定,重视人品和吃苦精神。其次,主人的俭朴作风,两间办公用房仅10多平方米的小小陋室,毫无奢华之处。再次,严格的管理。我们钦佩票号主人的胆识,他是中国最早的银行家,并为其一生勤苦做事、忠心为人而感慨。日N昌票号创始人雷履泰,是一位有胆有识的商业巨子。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从默默无闻到偶然被人赏识,再到成就大事,历经曲折坎坷。他年幼时父亲早丧,家中生活窘迫,放弃了读书机会,来到平遥城内开始学徒生涯。他曾进过几家商号店铺,都未得到应有重视。后来又去一家做事,这是常人不愿去的地方,他的聪敏和能干,被人发现是个经商之才。于是,将他推荐到另一家做事,并委以重任。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转机。他尽心尽责,勤谨做事,从分号执事、领班,做到总号大掌柜的位置,从基层一步步走上高层的领导岗位。他开设的日N昌票号在发展昌盛的109年间,创造出一个世纪的辉煌。在下面设立分号40余处,遍及全国20多个商埠、重镇。日N昌人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甚至还与国外来华银行发生业务往来。雷履泰作为中国第一家票号的创始人,创办中国第一个私家银行,他尽其毕生之力,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这一空前创举谱写出震古烁金的辉煌篇章。清朝末年,外国势力侵入,国内社会动乱,战事不断。随着银行业的兴起,票号逐渐被取代,便随之自行倒闭。日N昌票号的兴衰,同世上的任何事物一样,是时间进程中出现的历史必然。但是,出现开创中国近代银行业先河的日N昌票号——第一个私家银行;谱写划时代金融辉煌篇章的商业巨子——大名鼎鼎的雷履泰,都以无可置疑的事实证明,无论商业还是金融业,山西是在中国发达最早的。在中国近代史上,山西是开创商业、金融业的先驱。晋商的辉煌业绩,在中国商界树立了榜样。晋商兴衰的经验教训,为今天中国现代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对于繁荣经济和商业的国际交往具有现实意义。

面与醋的饮食特色

“世界的面食在中国,中国的面食在山西。在山西召开了中国的面食节。”导游这一语石破天惊的介绍,也是我们首次耳闻山西面食在中国独占鳌头。这说明山西的面食在中国独具特色,中国面食节在山西召开是当之无愧的。

山西成为中国的面食大省,主要为自然环境所决定。中国民间素有“南米北面”之说,山西是“北面”的典型代表之一。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山地较多,一年四季干旱缺雨。自然地质、气候条件决定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其次是玉米、高梁等杂粮。因此,面粉就成为山西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粮。我们第一次见识山西面食,是到山西旅游第一天参观平遥古城的午餐。当时,餐桌上送来三、四种面食,既有主食的又有副食的(还有其它副食)。主食是象我们家中做的汤水面条,副食是几种面食炒菜。将小块面食做成一道菜装盘,因其使用材料不同而味道各异。我们还是头一次看到,面食也可以做成菜来品尝。这就是山西的面食特色?我们感到挺新奇。山西人制作面食的历史大概很久,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种。民间流行的“山西八大怪”中,“第一怪”就是“刀削面比飞快”。可见,面食在山西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刀削面”我们早有耳闻并不陌生,是何地产物这次得到了确认。原来是山西面食中一大特色风味食品,是山西人制作面食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创造出的一种绝技。我们没有亲眼看见山西厨师制作“刀削面比刀快”的具体操作,可以想见那定会是十分精彩。其它“怪”有:“老陈醋是一道菜;汾酒窝头把客待;路边灰尘当煤卖;山下挖洞当窑盖;土豆白菜论麻袋;烧饼要烙石头块;新娘盖头给驴盖。”这些内容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山西人的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我们这次山西旅游观光的亲身体验,山西的主要面食是我们称之为“面条式”的食品,我们每天的主食就是刀削面和水捞面。除刀削面外,还有其它多种样式,如拉面、刀拔面、擀面、剔尖猫耳朵、河捞。这些特色风味面食,体现出山西人制作面食的高超本领和创造精神。山西人制作的面食,是中国饮食行业的花园盛开的一朵奇葩。

醋——山西人餐桌上的美味食品。象民间流传中“第二怪”说的那样,“老陈醋是一道菜”。显然,面食和老陈醋是山西人生活中的两大主要食品,代表着山西地域特色和风味。山西爱食醋的生活习惯,是由山西的水土和醋的特质功效所决定的。一是山西水呈碱性,需要酸碱中和才对身体有益;二是老陈醋能护肤养颜,养身健体。山西人对老陈醋是情有独钟,成为日常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就是旧军队的士兵,每人也都随身携带。曾流传一个“缴枪不交醋”的笑话:相传,有一次闫锡山的军队,被国民党中央军给打败了。被俘的士兵缴了枪,可每人身上带的一个葫芦似的东西,引起了中央军的注意,以为是什么“秘密武器”?于是中央军当官的一声令下,他们都死活不肯交出葫芦,最后强行收缴这些“特殊战利品”。打开葫芦一股老陈醋味道,弄的中央军啼笑皆非又无可奈何。这则笑话从另一个层面上投影,显现老陈醋被山西人视为象水一样每天不可缺少。我们没有进过山西人的家庭,亲眼看到他们是否每饭必醋;但他们吃象面条一样的面食,是离不开老陈醋的。我们每天用餐主食多为山西正宗刀削面,老陈醋也是必用的调味品。在这里,想吃米饭是很难办到的。在山西旅游的行车途中,我们会常常看到路边竖起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很大的“醋”或“老陈醋”字样,尤其红色的字体非常醒目。象在江南看到的“米酒”,云南看到的“米线”一样,老陈醋是构成山西特色的一道风景线。据记载,山西人酿醋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有一个叫王来福的人,被山西人尊为醋圣。他利用清徐当地原料充足水质优良的天然条件,开办一个醋坊将原来的陈醋改为熏醋,制作出来的老陈醋,色泽浓郁,风味增强,从此而闻名中外,畅销久远不衰。

参观太原市“东湖”老陈醋厂,是我们这次山西旅游观光的最后一个项目。这是“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厂家,完全是纯手工制作老陈醋,与机制生产老陈醋有很大区别。这个醋厂的规模不大,外省市来参观的人流不断,我们进厂时正碰上一个上海旅游团队,跟着导游旗离开醋厂往外走。在醋厂一位女接待员的引导中,我们先后观看了老陈醋手工生产录象,历史展示室、产品陈列室、生产车间的“蒸、酵、熏、淋、晒”五个步骤的手工酿造工艺,最后到产品销售室,品尝产品和选购产品。当我们经过发酵车间时,粮食发酵产生的刺激性气味,使有的人不敢驻足观看而加快脚步走出。女接待员看到这种现象,笑着对我们说:“老陈醋味不要恼,保你半年不感冒。”真的吗?我们相信会是真的,同女接待员一起笑了,这算是经受一次老陈醋洗礼,对身体十分有益,是我们来山西旅游的意外偏得。这个醋厂纯手工酿造的“东湖”老陈醋,是精选高梁、大麦、豌豆为原料,无用化学催化剂,通过生物自然发酵,完好保存农作物有益成份,再经过数年“冬捞冰,夏伏晒”的天然酵化,去芜存菁的陈酿过程,酿出高水平的老陈醋,素有“中华第一醋”之称。它体态清亮,色泽黑紫,细细品味,陈中带新。不仅具有绵、酸、香、甜、鲜的口感,而且祛湿毒、杀邪气、消瘀肿,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老陈醋分为2年、5年、7年的三种不同酿造年限,价格也因而有所不同,年限长的价格贵一些。在醋厂产品销售室,我们在品尝产品之后进行了不同年限产品的选购。参观醋厂结束后,我们随导游走进厂外的老陈醋商店。货价上的老陈醋目不暇接,包装的五色缤纷,我们仿佛置身于老陈醋展览馆。这里出售的老陈醋品种繁多,有“东湖”老陈醋及其系列产品,保健醋、风味醋、礼品醋、陈醋、白醋这些品种的老陈醋是承袭传统的酿造工艺——纯粮纯手工酿造,其中的“保健醋”品质尤佳。它以老陈醋为基质,用精选的蜂蜜、山楂、红枣、薏米等10多种高级营养滋补品提取液加以配制,具有降压、降脂、软化血管、护胆防癌的独特功效,获得国家批准的健字批号,闻名国内外。远销美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韩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我们又进行了第2次选购。我们带回老陈醋,也带回难忘黄土地的山西情。老陈醋是山西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之宝。

1 关于泰山的名句诗句

关于泰山的名句诗句 1关于泰山的诗句

1,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白话文释义:泰山顶上夏云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东海白浪连天涌。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望岳》

白话文释义: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3,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出自元代贾鲁《 登泰山》

白话文释义:泰山是那么的高大, 其它山脉无法与它相比。

4,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有无丈人台,几许大夫松。——出自明代李梦阳《郑生至自泰山》

白话文释义:昨天你爬泰山去了,最高峰是哪座峰啊?有没有文人雅士留下的观景台啊?有几颗大夫松啊?

5,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出自唐代李白《游泰山》

白话文释义:阳春四月登泰山,平整的御道沿着屏风样的山峰直上。皇上曾经乘坐六龙车辇翻山越岭,深壑幽谷萦回曲折。当年碧峰上遗留的马蹄痕迹,现在早已被青苔掩盖。峭壁悬崖,飞瀑喷流,松风水声激切哀鸣。北望群峰奇绝,仿佛向东海倾倒。

2描写泰山的诗句(名句)

泰山吟

李白

四月上泰山,

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泰山吟

[晋] 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其二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

其三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

其四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 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 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 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

其五

日观东北倾 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 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 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 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 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 于此炼玉液

其六

朝饮王母池 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 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 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 飘摇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 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 但见五云飞

3关于泰山的诗句,名句

1、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唐·李白《题灵岩寺泉池》

2、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3、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4、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元·康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7、清代施闰章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雪中望岱宗》

8、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元·张志纯《泰山喜雨》

9、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10、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11、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4关于描绘泰山的诗句大全

描写泰山的古诗

1、《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泰山吟》

南朝·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3、《泰山梁父行》

三国·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4、《泰山吟》

晋·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5、《泰山吟》

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6、《四愁诗》

汉·张衡

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摇。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7、《游泰山》

唐·李白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8、《泰山》

明·李梦阳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9、《雪中望岱宗》

清·施闰章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

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10、《泰山石》

唐·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

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11、《题灵岩寺泉池》

唐·李白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12、《再书王母池》

唐·吕洞宾

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

无赖蚊虬知我字,故留踪迹不沉埋。

13、《郑生至自泰山》

明·李梦阳

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

有无丈人台,几许大夫松。

14、《泰山颂》

当代·杨辛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

松石为骨,清泉为心。

呼吸宇宙,吐纳风云。

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5描写泰山的诗句(名句)

泰山吟 李白 四月上泰山, 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泰山吟 [晋] 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其二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 其三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 其四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 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 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 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 其五 日观东北倾 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 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 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 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 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 于此炼玉液 其六 朝饮王母池 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 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 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 飘摇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 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 但见五云飞。

6关于泰山的诗句有那些

1诗经·齐风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

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

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彭彭。

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2诗经·鲁颂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奄有龟蒙,遂荒大东。 至于海邦,淮夷来同。

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3丘陵歌 孔子(春秋) 登被丘陵,到诸其版。

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自婴屯蹇。

昭然回顾,题彼泰山。 郁确其高,梁甫回连。

枳棘充路,陟之无缘。 将伐无柯,思滋蔓延。

惟以永叹,涕熏潺湲。 4汉武鼎铭 刘彻(西汉) 登于泰山, 万寿无疆。

四海宁谧, 神鼎传芳。 5望 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6泰山吟(一) 李白(唐)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巇,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7泰山吟(二) 李白(唐)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

8泰山呤 陆机(西晋) 泰山一何高, 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已远, 曾去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 蒿里亦有亭; 幽涂延万鬼, 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 慷慨激楚声。 9四愁诗 张衡(东汉) 我所思兮在泰山, 欲望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从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 何为怀忧心烦劳? 10驱车篇 曹植(三国魏) 驱车挥驽马,东到奉高城。

神哉彼泰山,五岳专其名。 隆高黄云霓,嵯峨出太清。

周流二六侯,间置十二亭。 上有涌醴泉,玉石扬华英。

东北望吴野,西眺观日精。 魂神所系属,逝者感斯征。

王者以归天,效厥元功成。 历代无不遵,礼祀有品程。

探策或长短,惟德享利贞。 封者七十帝,轩皇无独灵。

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发举蹈虚廓,径庭升窈冥。

同寿东父年,旷代永长生。 11仙人篇 曹植(三国魏) 仙人揽六箸,对博泰山隅。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

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

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 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余。

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

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潜光养羽翼,进趋且徐徐。

不见轩辕氏,乘龙出鼎湖。 徘徊九天上,与尔长相须。

12 泰山梁父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3 登封大曝歌 卢照邻 日观仙云随凤辇,天门瑞雪照龙衣。 繁弦绮席方终夜,妙舞清歌欢未归。

14登封喜雪 唐玄宗 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 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英。

委树寒花发,萦空落絮轻。 朝如玉已会,庭似月犹明。

既睹肤先合,还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报,因此谢成功 [周]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 徂徕之松,新甫之柏。 丘陵歌 [周] 孔丘 登彼丘陵,峛崺其阪。

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自婴屯蹇。

喟然回顾,题彼泰山。 郁确其高,梁甫回连。

枳棘充路,陟之无缘。 将伐无柯,患滋蔓延。

惟以永叹,涕霣潺湲。 封禅颂 [汉] 司马相如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

甘露时雨,厥埌可游。 滋液渗漉,何生不育。

嘉谷六穗,我穑何蓄。 非惟雨之,又润泽之。

非惟犏之,我汜布濩之。 万物熙熙,怀而慕思。

名山显位,望君之来。 君乎君乎,侯不迈哉。

般般之兽,乐我君囿。 白质黑章,其仪可嘉。

畋畋穆穆,君子之能。 盖闻其声,今观其来。

厥涂靡踪,天瑞之征。 兹亦于舜,虞氏以必。

濯濯之麟,游彼灵畤。 盂冬十月,君徂郊祀。

驰我君舆,帝用享祉。 三代之前,盖未尝有。

宛宛黄龙,兴德而升。 采色炫耀,爌炳煇煌。

正阳显见,觉悟黎蒸。 于传载之,云受命所乘。

厥之有章,不必谆谆。 依类托寓,谕以封峦。

鼎 铭 [汉] 刘秀 登于泰山, 万寿无疆。 四海宁谧, 神鼎传芳。

四愁诗(节选) [汉]张衡 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琼摇。路远莫致倚逍遥, 何为怀忧心烦劳。

古诗十九首选一 [汉] 佚名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蒿里行 [三国]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盂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梁父吟 [三国] 诸葛亮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

黑鱼镇宅还是聚财啊

黑鱼又被称为财鱼,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是属于招财的,同时还具有化煞和挡煞的作用。那么黑鱼镇宅还是聚财啊?今天,就来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到底黑鱼镇宅还是聚财啊。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黑鱼镇宅还是聚财啊1

1、如果单说颜色和数量的话,养鱼本身是招财,而黑色鱼只有特殊职业的人可养,军人、学者,一般黑色鱼较易招小人、是非,招财反而不利,养鱼数字也根据个人命肖有所不同,蛇适合养2或7条。

一、白水旺财。

二、黑土克水,不利财。

三、碧木泄水,不利财。

四、绿木泄水,但四绿为文曲星,吉论。

五、黄土克水,不利财。

六、白金生水,利财。

七、赤金生水,凶星,但有相生之情,吉论。

八、白土克水,但八白为左辅星,为吉星。

九、紫火,但右弼星,为吉星,旺财。

十以上除去整数。

2、养鱼要活生

死鱼、假鱼不能养,有人认为鱼一下子死亡太多,表示它们替你抵挡了煞气,鱼死这是风水大忌,饲主一定要马上把死掉的鱼捞出来,补上新的鱼。还有假鱼代替真鱼的做法是不对的,养鱼的目的就是借重鱼的'活力与生气,如果在鱼缸里面放假的鱼,随波逐流,了无意义,还不如不要养。

3、养鱼要择日

养鱼如同结婚生子也要择吉日吉时。举例说明:当天养鱼应该选择在一个多水与水有关的日子,子水、亥水、申金、酉金、寅木、卯木亦可选择为吉日吉时。根据五行相生关系有助于生旺财运,实际上选择一个水多的月份也可行。把水注入鱼缸开始的那一月份也算是养鱼的风水月日。当然最好不过就是选择一个水多的月份日子吉时来养鱼,这才是真正的风水。而有一种日子称为龙虎日,即当天为辰日或寅日,龙虎日非作养鱼吉日,而是摆放泰山石所采用的日子,这点要特别的注意。

4、风水鱼的品种忌讳

家宅养鱼不要养带凶猛的品种,比如沙鱼这些带凶的鱼类是不适宜养的,颜色如果能配合得当在易学风水就能得以加分,并不是颜色就没作用。鱼有催财作用,如果按细腻的养鱼准则来划分,养鱼可配合吉祥有理数去养,颜色也可以可以配合命格,而且鱼缸的摆放很讲究,摆错了就会破财,更影响生意的客源,养鱼摆对地方的确可以起到催财。

黑鱼镇宅还是聚财啊2

我国很多人都信奉风水学,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水即是财,然后又有鱼和水共同生存,因此,认为在家里养鱼会招财的观念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养鱼的数量,颜色,摆放位置这些都是非常讲究的。数量一般是单数,家养的黑鱼1条就可以了,因为黑色代表的是2,而2黑是非常不吉利的。鱼缸中其他鱼的颜色上选择白色或者花色会比较合适,因为红色代表火,会有相冲之说。

摆放的位置是根据中国位理学九宫方位,还有家庭的成员情况进行摆设的,鱼缸摆放的位置高低也要注意,也是需要根据风水学来计算的。如果摆放得当,会起到好的风水作用,也会为主人带来财运。

鱼缸形状的选择以及与五行的关系

易经理论中认为,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1、长方形的鱼缸。五行属木,虽是木可以泄水,但是如果有用心投入感情,帮助生长,也可以说是吉祥的寓意。

2、圆形的鱼缸。五行属水,水可以生水,是吉祥之说。

3、正方形的鱼缸。五行之中属土,土克水,不吉利。

4、三角形的鱼缸。五行中属火,火与水相克,不吉利。

5、六角形的鱼缸。6为水数,因此五行属水,而多角形鱼缸的五行是属火的,水火相悖,不能相容,不吉利。

根据鱼缸形状的分析,最合适的形状是圆形和长方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009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