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 浪漫乐派到了罗勃·舒曼手中臻至开花结果。舒曼本人反应了浪漫乐派的种种特质,他善于幻想、内省,在精神上与当时的文学活动相契合。他是革新者、批评家、为新鲜事物摇旗呐喊的运动家,也是做曲圣手。他早期的音乐几乎摒弃所有旧体制, 后期则重拾传统中的交响曲及四重奏。他是坚决反对古典乐派的先驱, 即令他是出众的理论专家,且音乐知识也决不下于当时任何音乐家,但是先前存在的形式对他而言是毫无意义的。他明告世人:所谓形式并不是为了服务学院派的人物而存在,而是为驰骋湍流的创作之心而生; 纯然的乐念即能塑造自己独一无二的形式。体制虽小, 但是结构紧密完整,又能捕捉并尽情发挥思想的形式, 就是它本身的美学评价。音乐的气氛、色调、暗示、联想--这些在舒曼心中,比起创制丝毫不爽的赋格、回旋曲或奏鸣曲等更重要。无论他的音乐如何变化,总是不脱诡鹬善变的气质、万花筒般的结构与情绪、纯挚的性格反映, 以及强烈的主观意识。虽然身兼乐评家的舒曼很能理解其他作曲家的观念,并对公众解释说明, 但能理解他的作品的人却不多见。他所欲传递的信息早已逾越了传统的界限, 而且太个人化了。他也深明此点; 但其创作除了追随天赋倾向外,其他都写不出来。无论如何,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旋律家,能轻易写出美妙而又通俗的音乐,取悦世人的念头始终未曾出现在这位理想家的脑海里。 如果把舒曼音乐中不合传统的部份略而不提, 他的音乐仍然令人难懂。问题就在藏纳于音乐中的作曲家性格, 因为他所写的都是自传性的音乐。而舒曼本人往往对自己的音乐也不甚了了,有些作品甚至是在近于恍惚的状况下撰写成的。舒曼首先编曲, 阅毕再赋上名称,这是他的一贯程序,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是写成后才命名。所谓的名称也只是让听众对作曲家的情感有线索可循,并不希望听众把它当成曲中故事的指南。 舒曼与萧邦同样以撰写钢琴曲起家,他最先写成的二十三首作品即是完全供钢琴独奏之用。这一系列作品包括了三首奏鸣曲, 以及一首三乐章的 C大调幻想曲, 后者勉强也可以算是奏鸣曲, 其馀大部份则是小品之作。我们在舒曼的钢琴曲里全然不见夸示于人的乐句段落, 也不见流行于当世俗丽的八度音阶和完美的指法展示, 因为他对卖弄而卖弄的伎俩嗤之以鼻。舒曼的钢琴曲时而酣畅婉转, 时而诗意盎然, 时而高贵雍容,时而亲切可喜。舒曼独具的音乐魅力实难以笔墨形容, 尽管其中不乏古怪的安排--诸如切分音、擅改的七度和弦、稠密的结构--却无伤于全局。 舒曼从钢琴曲转攻歌曲, 并于1840年写成了一连串成功的联篇歌曲集, 以及几首单独的歌曲。编号24『海涅诗歌曲集』、编号39『艾辛道夫诗歌曲集』、『天人花歌曲集』、『女人的爱情与生命』、『诗人之恋』。人们把『诗人之恋』的16首歌曲与舒伯特『冬之旅』提升到组曲的最高地位。舒曼正巧补舒伯特之不足。他扩充了艺术歌曲的概念, 把钢琴提升为更能体贴入微的音乐夥伴, 在乐曲前后增添钢琴序曲与终曲。 尽管舒曼四阙交响曲在完成之始就有评论家指出其结构上与管弦乐配乐上的瑕疵, 但是它们的声势却能在乐坛上历久不衰。世人咸信舒曼在奏鸣曲形式的桎梏下窒碍难行, 他的转折过门极其困难淤滞,展开部笨拙疏阔, 不怎么高明。如果不进一步追究的话, 舒曼的交响曲尚称富有新意,还有他在主题的连贯上也别出心裁。这个长处在只有一个乐章的第四号 D小调交响曲中表现于极致。学者们或许要挑剔总谱上种种缺失, 蒙昧的作家们也或许要把舒曼和贝多芬的交响曲摆在天平的两边, 就此贬低舒曼一生的成就,但是如果听众肯坦然接受舒曼交响曲的原貌的话, 仍然会觉得它们不失为十九世纪最具独到思想的创作。 舒曼被人遗忘的作品, 已经多到令人不敢置信的地步。他并不是一位可以满足所有人口味的作曲家。舒曼这位浪漫派健将, 也是最个人化、最不客观的作曲家, 恰好与1918年以后主宰西方世界的审美风潮南辕北辙,不能相容。尽管舒曼很少让人联想到「纯而不杂」一词, 但是他的一切都是以此为准据--包括了他的生活、爱情、教育、正直、思想以及他的音乐。 舒曼的主要作品有: 钢琴独奏:奏鸣曲3首,《幻想曲》以及练习曲、即兴曲、浪漫曲等共七十余首。 钢琴二重奏41首,2架钢琴用行板与变奏曲、8首波洛奈兹舞曲;带脚键盘钢琴用6首练习曲和4首素描。管风琴或带脚键盘钢琴用:以巴赫的名字为基础的赋格曲4首。 管弦乐曲:4首交响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G大调引子与热情的快板》,钢琴与乐队的D大调音乐会快板,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与乐队的《幻想曲》、大提琴协奏曲,4支圆号与乐队的《音乐会曲》。 室内乐:3首四重奏,3首三重奏,三重奏《幻想曲》4首,钢琴四重奏,钢琴五重奏钢琴、单簧管(或小提琴)与中提琴的〈童话故事〉,2首小提琴奏鸣曲,中提琴与钢琴的《童话情景》,大提琴与钢琴的民歌风格小曲五首,双簧管与钢琴的浪漫曲3首,单簧管与钢琴的《幻想曲》,圆号与钢琴的《柔板与快板》。 声乐曲:33部套曲与14首单篇的歌曲(有钢琴伴奏)以及各种重唱、合唱、叙事歌四十余套首。 戏剧音乐:歌剧《格诺费瓦》,拜伦的《曼弗雷德》配乐。 梦幻曲 F大调叙事曲(op21no1)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1 2 3 a小调钢琴协奏曲 1 2 3 A大调浪漫曲
第一乐章:
柚木梓马:
格里格《培尔·金组曲之晨景》
火原和树:
Wagner瓦格纳 《Under the Double Eagle双鹰旗下进行曲》(小号版)
月森莲:
维尼亚夫斯基 《D大调第一波兰舞曲》
志水桂一:
博凯里尼 《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冬海笙子:
雷格 《G大调浪漫曲》
第二乐章:
月森莲&日野香穗子:
Schubert舒伯特 《Ave Maria圣母颂》也可译作《万福玛利亚》
(第2话中两个各演奏一遍,第7话中两人合奏的也是这个曲子)
日野香穗子:
Gossec戈赛克 Gavotte《加伏特舞曲》[小提琴版]
火原和树:
门德尔松 《乘着歌声的翅膀》
第三乐章:
日野香穗子&火原和树:
Gossec戈赛克 《Gavotte加伏特舞曲》[小提琴加小号版]
土浦梁太郎:
Chopin肖邦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第四乐章:
土浦梁太郎:
肖邦 《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
肖邦练习曲作品的10号之3《离别曲》
(比赛时日野和土浦合奏的也是此曲)
王崎信武:
德沃夏克 E小调第九交响乐《自新大陆》中的第二章
第五乐章:
日野香穗子&土浦梁太郎:
肖邦练习曲作品的10号之3《离别曲》
第七乐章:
月森莲&日野香穗子:
Schubert舒伯特 《Ave Maria圣母颂》
第八乐章:
月森莲:
Tomaso Antonio Vitali维塔利 《G小调恰空》(Chaconne in G Minor)
日野香穗子:
帕海贝尔Johann Pachelbel 《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小提琴版]
第九乐章:
几位不知名大叔的三重奏:舒伯特 - 钢琴三重奏
第十乐章:
土浦梁太郎:
Chopin肖邦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日野香穗子:
帕海贝尔Johann Pachelbel 《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小提琴版]
火原和树:
门德尔松 《乘着歌声的翅膀》
冬海笙子:
Saint-Saens 《Romance in D-flat major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志水桂一:
圣桑 《动物狂欢节之 天鹅 》
柚木梓马:
马斯奈 《泰伊思冥想曲》
第十一乐章:
柚木梓马:
托马索·阿尔比诺尼Tomaso Albinoni 《舒缓曲》
第十二乐章:
找日野要求提供意见的女生演奏的曲子:莫扎特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王崎信武:
德彪西 《美丽的夕阳 》
第十三乐章:
日野香穗子:
柴可夫斯基 《旋律》
第十四乐章:
柚木梓马:
托马索·阿尔比诺尼Tomaso Albinoni 《舒缓曲》
第十五乐章:
火原和树:
马斯奈 《挽歌》
第十六乐章:
日野香穗子、月森莲、王崎信武、志水桂一:
莫扎特 《G大调弦乐小夜曲》
第十七乐章:
火原和树:
舒伯特 《小夜曲》(交响版)
志水桂一:
佛瑞 《西西里舞曲 》
冬海笙子:
舒曼 《浪漫曲》
月森莲:
拉威尔 《茨冈狂想曲》
土浦梁太郎:
肖邦 《c小调第12号练习曲 革命 》
日野香穗子:
柴可夫斯基 《旋律》
第十八乐章:
柚木梓马:
巴赫 《无伴奏长笛组曲》
第二十乐章:
志水桂一:
巴赫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第一曲 《前奏曲》
第二十五乐章:
火原和树:《木星》
舒曼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重要的浪漫主义音乐家,并且有着很高的文学修养,集作曲与理论于一身。他的歌曲创作,对德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评论活动则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代表作还有钢琴曲《蝴蝶》(1831)、《交响练习曲》(1834)、《童年情景》(1838)、《狂欢节》(1839),歌曲《两个掷弹兵》,管弦乐曲《曼弗雷德序曲》(1849),协奏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1845),交响曲《春天》(1841)、《莱茵河》(1850),以及室内乐曲等。
与舒曼恋爱时的克拉拉
大提琴:
拉赫玛尼诺夫的练声曲 稍稍有点忧伤的 很好听
野蜂飞舞 这个应该听说过哈 蛮考验技巧的
福列的悲歌 梦后 西西里舞曲
海顿 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埃尔加 大提琴协奏曲 很哀婉沧桑的曲子 其中公认以杰奎琳杜普雷演奏的的版本最好(就是狂恋大提琴的主角哈~)
舒伯特 阿佩乔尼奏鸣曲
弗朗克 A大调奏鸣曲
小提琴:
克莱斯勒:爱之喜悦
舒曼:梦幻曲
舒曼:浪漫曲
德沃夏克:母亲教我的歌
舒伯特:圣母颂
比才:阿莱城的姑娘
海顿:回旋曲
维瓦尔第:里里西舞曲
阿尔毕诺尼:慢板
门德尔松:短曲
舒伯特:乐兴之时
克莱斯特:小回旋曲
贝多芬:小步舞曲
德西彪:月光
钢琴:
1) 1812序曲
2) 幻想即兴曲(萧邦)
3) 维也纳森林故事
4) E调前奏曲(巴哈)
5) 幽默曲(德沃夏克)
6) 绿袖
7) F调旋律(鲁宾斯坦)
8) 彩云追月
9) 美丽的星期天
10) G弦之歌(巴哈)
11) 摇篮曲(勃拉姆斯)
12) 花仙子
13) 三套车
14) 斗牛士之歌
15) 苏格兰之歌
16) 二泉映月
17) 星星索
18) 苏武牧羊
19) 五月花开
20) 春之声圆舞曲
舒曼只作有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为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53年,无编号,1937年才被发现,1939年2月16日由匈牙利籍女小提琴家耶利�6�1德拉伊(Jelly d, Aranyi)在伦敦首演。全曲共有3个乐章:
第1乐章;强有力,用不太快的速度,D小调,协奏型奏鸣曲式。
第一小提琴先奏第一主题,确保后,仍以第一小提琴奏F大调第二主题。长笛纠缠后,主奏小提琴以复弦奏法奏第一主题转调至F大调,主奏小提琴奏第二主题,作技巧性发展后,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以乐队强有力地奏F大调第一主题始,主奏小提琴加人后,以技巧发展第一主题,再以D小调呈示第二主题,予以发展。乐队奏第一主题而进人再现部,主奏小提琴仍以复弦奏法再现第一主题,第二主题为D大调,最后在弦乐奏第一主题动机中结束。
第2乐章;缓慢地,降B大调,二段体。
先以低音管、圆号、弦乐的对位始,大提琴分为两个声部奏含切分音的旋律。主奏小提琴奏新旋律进人后,接过大提琴切分音动机发展。主奏小提琴再奏它带来的旋律,大提琴再奏切分音动机,速度加快而进人第三乐章。
第3乐章;生动地,但不急速,D大调,回旋曲式。
回旋主题在弦乐与圆号伴奏之上,由主奏小提琴呈示,乐队承接,达到高潮。主奏小提琴奏抒情的经过句,然后才引出副主题。乐队重现主题,大提琴引进第一乐章切分音旋律,予以纠缠,展开发展。主奏小提琴奏主题变化,乐队承接后,再现副主题,乐队再奏主题而引向结尾,主奏小提琴以技巧而引向高潮。
舒曼 13首童年情景 op15 Scenes from Childhood
1、陌生的国家和人民
2、奇怪的故事
3、捉迷藏
4、孩子们的请求
5、无比的幸福
6、重大事件
7、梦幻曲
8、火炉旁
9、骑木马
10、过分认真
11、惊吓
12、孩子入睡
13、诗人的话
(Kinderscenen)
1 About Strange Lands and People (Von fremden Ländern und Menschen)
2 Curious Story (Kuriose Geschichte)
3 Blindman’s Buff (Hasche-Mann)
4 Pleading Child (Bittendes Kind)
5 Perfectly Contented (Glückes genug)
6 Important Event (Wichtige Begebenheit)
7 Reverie (Träumerei)
8 At the Fireside (Am Kamin)
9 The Knight of the Rocking Horse (Ritter vom Steckenpferd)
10 Almost Too Serious (Fast zu ernst)
11 Frightening (Füchtenmachen)
12 Child Falling Asleep (Kind im Einschlummern)
13 The Poet Speaks (Der Dichter Spricht)
《童
年情景》之梦幻曲
钢琴曲,完成于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童年情景》是作者于1838年创作的一组音乐小品的总题目,是钢琴艺术史上的一部
极为独特的作品。虽然按内容来说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但这部作品不只是为儿童所写,也是为成人所作,表现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作品手法洗炼,形象刻画生
动准确,心理描写逼真,欢快动人,饶有情趣,但也流露出一种因为童年逝去而产生的惆怅感。
这其中的第七首《梦幻曲》是全世界妇孺皆知的名曲,经常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这首曲子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
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片段1)。
《童年情景》的全部十三首乐曲都有标题,分别是:"异国和异国的人民"、"奇异的故事"、"捉迷藏"、"孩子的请求"、"无比的幸福"、"重大事件"、"梦幻曲"、"炉边"、"竹马游戏"、"过分认真"、"惊吓"、"孩子入睡"、"诗人的话"。
欧
洲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生于德国撒克逊州的茨维考城,是德国音乐文化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的音乐作品充满着生命的激情,富有
深邃而浪漫的诗意,个性鲜明,风格独特,体现了他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特别是在钢琴曲的创作方面,更显示了卓越的才华,有钢琴小品大师的美誉创作
于1838年的钢琴小品集,短小集中,生动形象,在他诸多的钢琴作品中是较晚期、较成熟的作品,因此它与创作于1830~1831年的和
1834~1835年的等作品比起来,更富有浪漫主义气质,在和声、织体、节奏等方面也有更多创新,深入研究这部作品将会有助于加深对浪漫主义音乐及其技
法特征的理解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DE分析与演奏
么雪
罗伯特·舒曼是进步浪漫主义艺术最卓越的
代表人物之一,他独特的音乐语言和富于幻想的艺术风格深受钢琴家及音乐爱好者的喜爱。与古典纯音乐不同的是,舒曼的创作更加注重灵感与诗化,并富有文学性
及自传性的特色。他第一个将若干首独立的钢琴小品以统一的构思组织起来,贯穿成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创立了新的音乐体裁——钢琴套曲。
《童年情景》创作于1838年,是这一体裁的经典之作。全曲由13首个性鲜明的小曲组成,灵感主要来自舒曼对幼年克拉拉的回忆,音乐创作极具欣赏和研究价值。
一、标题
标题性既是一种进步艺术的一般特征,也是浪漫主义音乐家现实主义倾向的表现。舒曼的标题音乐不是简单地运用情节性的标题,而是通过鲜活而富于诗意的提示将人们带入特定的意境中自由幻想,从而更深刻地表现多样的情感和细致的心理体验。
他
常常是先写音乐,后定标题,而且标题的类型也非常多样。有的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命名,如《蝴蝶》;有的为隐喻性的字谜,如《狂欢节》;还有的表明了作品体
裁,如《交响练习曲》,而《童年情景》的标题更具诗意和幻想气质,一个个标题不仅生动贴切,更具画龙点睛的作用。孩提时听“奇异的故事”,玩“捉迷藏”、
“竹马游戏”,以及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受到“惊吓”时的各样心情,不仅描绘了纯朴的儿童生活,也唤起了成人对童年时代的回忆。
二、曲式及调性
舒曼的钢琴创作,并没有完全摆脱古典的结构形式,受民间舞曲音乐的影响,他常采用圆舞曲的形式。他也很偏爱变奏手法,主题动机经常会通过变奏的形式加以展开。
《童
年情景》中各曲分别采用了简洁的“二段体”或“三段体”结构,调性布局也较有规律,前六首的调性向属调方向转(G—D—B—D—D—A),第七、第八首
(F大调),与前一首在调性上形成了三度关系的连接,这是浪漫派作曲家调性安排的显著特点之一。同样,第九、第十首(C—#g=
ba)在连接上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之后,调性回到主调(G—e—G)。
三、和声
舒曼的和声理念主要承袭于贝多芬和舒伯特,但浪漫主义的美学思想及舒曼诗人般的个性,驱使他极力寻求多样且新颖的和声效果。
《童
年情景》的和声运用在传统功能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地突破,如更加重视副属和弦,特别是重属和弦的运用,由此造成调性的扩展(“异国和异国人民”第1小
节,“梦幻”第22小节);运用“持续低音”,借此造成和声的混淆,使音乐产生丰富的色彩(“竹马游戏”的低音声部)。
四、节奏
节奏是舒曼音乐重要而有力的表现手法,他喜爱复杂节奏,并通过改变节奏和拍子之间的重音位置,形成特有的节奏型,如连续的切分音、交错的复节奏等。
“奇异的故事”近似附点音符的节奏,非常形象地表现出孩子好奇、天真的表情;“过分认真”贯穿全曲的切分音,细腻地描绘出孩子严肃而认真的神态;而“惊吓”,通过左右手交错的节奏,制造了一种紧张、恐惧的气氛。
五、旋律及织体
舒
曼的作品深具个性化的诗意表现,旋律则成为体现这一特色的主要媒介。在诗学的影响下,语言化的旋律往往由方整的乐句组成,并常以复调思维的织体出现,灵活
多变的音调,显示出热情内敛而不虚华外烁的美感。甜美动人的“异国和异国人民”、浪漫而充满想象的“梦幻曲”,流动的声部与交错的线条,使结构紧凑而层次
分明。“入睡”则采用高低声部节奏卡农的手法推动音乐的进行。
六、特殊技法
舒曼的音乐非常强化个人 情感,这一特质极大丰富了钢琴的表现手段,也引起了演奏技巧上的革新与发展。
用力。在演奏舒曼作品时,用力范围已从手指扩展到腕、肘、臂。如: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音型,各类组合的双音,需要敏感而柔顺的手腕;连续的八度,需要有力而富于弹性的肘部;而宏亮深厚的和弦则需要大臂的挥动。
触
键。舒曼的作品在音量与音色上有较大的对比,为达到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层次,需要采用多样的触键。在演奏歌唱性的旋律时(如“梦幻”),可采用手指指面接触
键盘的方法,来软化琴锤与琴弦之间的敲击性,使音质柔和细腻;演奏快速、短促的跳音时(如“捉迷藏”),可采用指尖向里“勾”,快速拨动键皮的方法,使声
音轻盈而富于弹性;而要表现结实、厚重的和弦时(如“重要事件”),指尖则需有力的抓紧键盘推动力量深入。
踏板。作为音色变化的重要手
段之一,踏板的使用更加复杂和精细。如:在演奏一些抒情性的旋律时,可根据音乐的要求及钢琴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深度的浅踏板,使音响连贯清澈;而在一些
连续的和弦进行中,可采用音后踏板;此外,弱音踏板的使用,不仅作为音量对比的手段,而且成为音色调节器。
舒曼音乐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激发听众想象力的标题,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与独特的音乐语言,更为重要的是他将浪漫主义的诗意和幻想带入了一个高峰。
舒
曼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由十三首小品组成,这部套曲说起来知道的人不少,但熟悉全部内容的不会太多,一般人们只是熟悉其中的第七首《梦幻曲》。这是一首
美丽温馨的小品,如同摇篮曲一般恬静安详,它的曲调在世界各国家喻户晓,即使不太关心音乐的人,听到《梦幻曲》也能随着哼唱,人们常说的脍炙人口,大约就
是这个境界。《童年情景》之所以成为一部名曲,主要利益于《梦幻曲》的流行。
套曲《童年情景》是一部很私人化的作品,确切地说,是舒曼
写给他热恋中的情人克拉拉维克的情书。舒曼18岁从家乡茨维考到莱比锡大学法律系学习,同时,跟钢琴家弗里德利希维克学钢琴,这时维克的女儿克拉拉只
有9岁,父亲的精心培养下,钢琴已经弹得很出色了。两年以后,舒曼的母亲不再阻挠他学习音乐,舒曼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他住到老师维克先生家里,专注于钢琴
演奏。在维克先生家的日子是愉快的,维克对这位入室弟子视为己出,舒曼与克拉拉也结成兄妹般的友谊。他们在钢琴上弹四手联弹,做有趣的音乐游戏,一起读
书、郊游,舒曼还给她讲离奇的故事。舒曼每写出新钢琴小品,就由克拉拉试奏。随着年龄的增长,克拉拉与舒曼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友谊变成了爱情,
这时的克拉拉16岁,已经是颇具才华的青年钢琴家了。维克先生觉察到女儿的感情变化,不禁勃然大怒,他禁止女儿与舒曼有同学之外的任何感情,他要女儿成就
为一位伟大的钢琴家,而感情游戏将毁掉一个人的远大前程。维克粗暴地干涉女儿的爱情还有一个说不出来的原因,舒曼此时已愚蠢地弄伤了手指,完全不可能成为
演奏家了,不得已他开始走上创作道路,而作曲家显然是个很没有保障的职业,多少有才华的作曲家,甚至是公认的大师往往一生贫困潦倒,维克先生不能把自己的
掌上明珠交给一个待成名的作曲家。这位固执的德国老头挖空心思拆散年轻的一对,他带着女儿离开莱比锡,不准他们会面,禁止他们通信,甚至不准克拉拉弹舒曼
写的曲子,舒曼这时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了。有一次克拉拉在德累斯顿演出,舒曼偷偷跑去与她见了一面,维克知道后立即宣布,他们要是再
敢见面,就要用手枪干掉舒曼。这件事在当时的音乐办几乎成了一桩丑闻,在经历过启蒙运动并呼喊着个性解放的欧洲,如此粗暴地干涉年轻人的爱情会被认为是极
不道德的。维克带克拉拉到巴黎演出时,肖邦对此事表示了不满,维克的好友李斯特竟宣布与之绝交,抗议他的暴行,在莱比锡的门德尔松也向舒曼表示同情。
1837
年到1838年,舒曼到维也纳居住了一段时间,他想在这座音乐名城感受一下维也纳乐派的文化氛围,但是在贝多芬、舒伯特去世之后,维也纳的音乐生活发生了
很大变化,经典音乐传统遭到冷落,四处弥散的上兰纳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当局需要这类歌舞升平的音乐,当局也禁止言论,舒曼在维也纳出版《新音乐杂志》的
申请没有获准。这时舒曼很久没有克拉拉的音讯了,克拉拉的情况他一无所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克拉拉在演奏会上演奏了他的作品,这无异于发出一个信
号,克拉拉还在等着他。希望重新燃起,回忆起与克拉拉生活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舒曼便写下了几十首钢琴小品,这些小品像一幅音乐素描,记录着舒曼最初与克拉
拉相识时的生活片段,那里克拉拉还是只有9岁的小女孩。
根据舒曼自己的说明,他当时共写了30首小品,从中挑选13首,每首都加上标
题,合成一集,取名《童年情景》。浏览一下套曲里13首小曲的标题,就知道音乐是描写儿童生活的,如《木马骑士》、《惊吓》、《捉迷藏》、《奇怪的传
说》,等等,这些都是普通儿童生活场景。但是,舒曼在描绘这些情景时,是有很具体的生活事件为根据的,作曲家不说,外人是无论如何无法猜测的,只有舒曼和
克拉拉两人在弹起这些小品时才会在妙趣横生之处彼此送上会心的一笑。所以前面提到,这是一部私人化作品,舒曼把它寄给远方的克拉拉,提醒她不要把爱人遗
忘。
有一些音乐赏析文章说《童年情景》充满了童稚之趣,这话自然不假,但接着说这是作曲家回忆童年生活的作品,就失之不察了。这部套曲
大致描写的是克拉拉9岁到13岁之间的生活,是舒曼以兄长般的眼光对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的观察印象。套曲里到处都是克拉拉的影子,套曲的第10首《过分
认真》,是舒曼回想起克拉小时候整天淘气和傻笑,有时却忽然躲进墙角,故作深沉地扮出一副认真思索的样子。舒曼后来对成了他妻子的克拉拉说:“由于回忆起
你的童年,我在维也纳写下了这部作品。”
《童年情景》的13首短曲从各个侧面描写儿童生活,有的是游戏场景,有的只描写一个神态,有的
描写孩子的心理活动,合起来便构成了一个生动的儿童世界。生动的形象是整部套曲的主要特点,例如第9首《木马骑士》,用切分音和低音节拍模仿小孩子摇木马
的“格登登”的节奏,既形象又生动,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孩子骑在木马上前后摇摆的动态。又如《捉迷藏》,快速跳跃闪动的旋律刻画出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心情
地欢乐。全部作品里流行最广的当然要属《梦幻曲》,这首曲子常拿出来单独演奏,并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与合奏,它的旋律非常简单,便于记忆,乐曲起伏回
转,富于浪漫的幻想,有一种朦胧美妙的憧憬蕴含其中。
《童年情景》现在经常被当作儿童音乐作品介绍出来,而实际上它是为成人所写,为了在成年人心中唤醒童年的美好纯真感情,舒曼在乐曲里寄托了无尽的思慕与爱。
舒曼: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是德国浪漫派音乐最纯粹的代表。
说舒曼是疯狂的天才一点都不夸张。
舒曼自小学习钢琴,7岁便开始展露作曲的天才。后来尊母命学习法律,但舒曼对此毫无兴趣,很快舒曼从新开始学习钢琴,拜当时著名的钢琴老师维克为师,两年之后便名声大振,但因为他疯狂学习钢琴,所以手指受伤,成为一个伟大的钢琴家的梦想破灭。如果舒曼的一生只是如此,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肯定没有现在的成就。
手受伤之后,舒曼开始转向音乐创作和音乐评论。他的音乐创作依然是成功的。舒曼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如无人不晓的《梦幻曲》就是他的钢琴代表作。还有艺术歌曲和四部交响曲。他也是史上最牛的音乐评论,他的第一个乐评是推荐肖邦,最后一个乐评是介绍勃拉姆斯。舒曼的乐评是那个时代纯正音乐品味的象征。
舒曼确实是一个音乐的天才。
但是舒曼也是一个疯狂的天才。舒曼出生在一个有精神疾病的家族,他的父亲在舒曼16岁的时候,因为精神疾病去世。他的姐姐也是因为家族遗传的精神方面的问题而自杀身亡。舒曼在创作了第一步交响乐之后,就受到严重的精神疾病的困扰。最后是因为精神疾病日趋严重于1854年投河被救,1856年7月29日逝世于精神病院(46岁)。
不知道是音乐使他疯狂,还是疯狂造就了他的音乐。
舒曼的《C大调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是一个充满感情的柔板。虽然他是德国浪漫派的代表,但这首曲子却结构严谨,曲式工整。
这个乐章的曲式结构上可以分为 A-B-A-C-A-B-A七段。A就是主题旋律,这个主题旋律有不同的变奏,但基本相同的旋律在高低不同的声部中轮番出现,又采用了不同的乐器的组合演奏,让曲子产生了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让一种幽微难言的情感在乐曲中弥漫。
听着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诗经》。想起那本古老的诗集中所采用的重章叠句的手法,这种手法在具体运用时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反复咏唱 。譬如我们熟悉的《蒹葭》(后来的歌词《在水一方》就是直接对诗的改写)就是采用复沓的手法,才塑造了那个空濛迷茫的境界。重章叠句能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其实音乐和诗歌有很多地方是一致的。最早的诗歌也是合乐而歌。中外的音乐也有共同的特点。
听着舒曼却说到了《诗经》,这也是我这个不会听音乐的人才会产生的联想吧。
其实听音乐也是需要全神贯注的。我们常常把音乐当成背景,所以我们大多数时候会欣赏轻音乐,却很难去体会到复杂音乐的美。
从去年开始,上海交响乐团就推出了一系列室内乐专场,今晚是第八期《水晶四重奏演绎舒曼与鲍罗丁》,由上交的第一小提琴:熊宇,第二小提琴:郑涛,中提琴:刘珈妤,大提琴:胡存渊,四位年轻演奏家组成的“水晶四重奏”,带来了两首著名的弦乐四重奏作品。舒曼与鲍罗丁都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音乐家,而且还都是跨界人才。
舒曼学习过法律,获得过哲学博士学位,还是钢琴,作曲家和乐评家。鲍罗丁也是当时著名的化学家,因为热爱音乐,把作曲当成副业,最后还成了“强力五人团”的中坚力量,把俄罗斯音乐推向了更高峰,在音乐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在音乐会上两位的弦乐四重奏作品,带来了德奥与俄罗斯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
上半场是鲍罗丁的《D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虽然作曲只是鲍罗丁的副业,时间有限,作品也不多,但独特的天赋和努力都使这些作品精妙绝伦,而且他是一位将室内乐作为主要创作题材的作曲家。这部著名的弦乐四重奏是他送给妻子相识二十年的礼物。二十八岁那年,他结识了正在接受肺结核病治疗的二十九岁俄国女钢琴家埃卡特里娜,她改变了鲍罗丁的音乐品味,恋爱后还同赴意大利生活,第二年他迎娶了这位体弱多病的爱人。两人一直非常恩爱,鲍罗丁在为她创作的这首不朽名作中追忆了最初相识的那段美好时光。乐曲四个乐章:适中的快板,谐谑曲-快板,夜曲-行板和终曲。其中最著名的第三乐章大提琴深情吟诵的爱情诗篇被改编过很多版本广为流传。
下半场是舒曼的《A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41之3》,这首曲子同样也是作曲家献给妻子的礼物。在克拉拉23岁生日时舒曼献上了他在短短的五周内连续创作出的三首弦乐四重奏作品。与克拉拉终于步入稳定幸福的婚姻生活,他有了更多的平静时光,开始潜心巴赫的平均律和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作品,这些研究成为了舒曼创作源泉。在部作品中舒曼将对位法完美地的融入他独特的浪漫风格中,既有自由和诗意情的情感,又不失规整和典雅。
第一乐章有表现力的行板-十分适中的快板,主题呈现部用了卡农风格的处理。第二乐章十分激动的,谐谑曲风格变奏,第三乐章很慢的柔板,充满诗意浪漫的情绪,舒曼擅长的优美旋律在各个声部中穿梭游走,情感缠绵,终曲在十分活泼的快板中完美结束。
音乐会上演的两首抒情篇章,温柔浪漫,让我们回到了那个“从前慢的时代”,作曲家的音乐中,不仅仅有美好的旋律,更多是他们对爱人的真情告白,那种执着热烈的情感幻化出的音符,才会成为永恒的经典。专心致志,用心至深,才会有收获,无论对音乐还是爱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