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幅画是画者孕育的孩子,那最困难的事情无疑是给这个孩子取名字。
一幅成功的绘画作品,画的好不好固然重要,但一个好的名字也会为画作增色不少,当我们读到优秀的画名时,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拍案叫绝。
为自己的画起名字之前,首先应该理解自己所画的意图,想一想画的对象有哪些象征,再根据自己所画的内容取个贴切的名字。好的画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贴切画面主题
根据自己的画面内容,画的什么内容就取什么名字,就事论事,直接,一目了然。
2、比喻与比拟
比喻与比拟可以使被描绘的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人们的印象。用它来做画名时,能使人通俗易懂,便于人们理解。如胡安米罗的抽象画作品《小丑狂欢节》。可能多数人看不出这个画面画了什么,但是一看这个名字,和画面中形似小丑的形象,画面立即生动了起来。
3、借助寓言或故事
一幅好的绘画作品通常有较高的立意。而借助一个深入人心的寓言或故事,就能让人一下子领会到画者的意图,理解其中蕴涵的主题和内容。
4、音乐画
音乐画,就是观者在欣赏画时仿佛听到了音乐或者声音。因为声音在一张画面里是看不到的,所以常常用与音乐或声音有关的词给画命名。最有名的有康定斯基的画与米勒的《晚钟》。
5、双关语双关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谐音双关)或语义(语义双关)的联系,即让词句具有双重意义。双关使作品更有意趣,并且有提升主题的作用。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齐白石的《事事如意》、《大吉大利》、《百财图》、《事事遇头》就是用了谐音双关。
希阿岛的屠杀
1822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属于希腊版图的希阿岛,并且血洗掠夺了这个小岛。据说被杀平民有二万三千人,被卖为奴隶的有四万七千人。侵略者的暴行激怒了全欧洲的进步人士,也深深地激怒了画家德拉克洛瓦,他怀着巨大的同情,以鲜明有力的构思、动人心魄的形象和雄劲奔放的构图揭露了土耳其人的残暴罪行。在《希阿岛的屠杀》这幅画里,画家充满了人性和同情,极其生动地塑造了几组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人物。在画面右下方横躺着奄奄一息的**,胸怀袒露,不懂人事的婴儿正伏在胸前寻找活命的母乳。画家选择这一令人揪心的情节向侵略者发出最强烈的抗议;画面左边描绘了一组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已经失去反抗的能力,濒临绝望,束手待毙;前景坐着一位老妇人,抬首仰望苍天,向上帝发出求助和控诉,有人认为这个形象就是画家当时的精神形象;画家特别在前景右上方画一个骄横残暴的土耳其士兵,勒马驻脚、以胜利者的姿态得意地看着被他们蹂躏过的土地,在他的马背后还拖曳着被缚的裸体少女,那是豺狼的猎物。画家为了加强残暴的气氛和悲剧的色彩,大胆借用了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画中的光色,使画面色彩产生恐怖的真实感,透现了印象主义的晨光,有人说这幅画中的色彩打开了印象主义的天窗。这是一幅画家用生命激情、用愤怒与同情、用狂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塑造出来的人间悲剧场面。这幅史无前例的画震动了法国画坛,连他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老师格罗看了都大吃一惊,脱口而出:“这不是希阿岛的屠杀,而是绘画的屠杀。”就这幅画的艺术处理来看,画家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色彩的力度上,他采用豪放的大笔触,通过明暗对比与人物的动态,将画面分为前后两个大层次,这使评论家戈蒂埃感慨陈词:“强烈的色彩,画笔的愤怒,他使得古典主义者如此不满与激动,以致他们的假发都发抖了,而年轻的画家却感到非常满意。”土耳其人残酷地镇压希腊人民的反抗,激怒了当时欧洲的一切进步的文艺家。贝多芬谱写了《雅典的毁灭》;柏辽兹写了《希腊革命大合唱》;英国大诗人拜仑直接参战,牺牲在米索隆基。1827年德拉克洛瓦毅然用象征的手法创作了《米索隆基废墟上的希腊》,再次声援希腊人民。
油画
《 十四行诗》 ---作者:威廉·马尔雷迪 。 时间: 1839年
现收藏: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简介:这幅《十四行诗》中描绘了一位**在阅读情人写给她的情诗,她那读信的动作神态很有生活情趣,传达了女性的心理特征。
起名《盼》
我第一眼看到这画就有这个直观的感觉,两个孩子和一条小狗的神情视乎都在盼望着什么,仰望的女孩视乎在盼望着秋收的果实或是掉落的果实。
起名《盼》给观众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究竟在盼什么呢?让观众自己去联想。
要文雅些的取名《瞅盼》
边旁都是目字,而且都是动词。去掉边旁又是暗指秋分的时节。很有诗意哦。
《呐喊》 爱德华·蒙克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 (Edvard Munch,1863—1944),堪称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他出生于挪威洛顿。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使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与死亡为主题的作品。他曾在克里斯蒂安尼(今奥斯陆)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885年第一次旅法,学习印象派的画风,后又受到高更、劳特累克及“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导致了其画风的重大变革。1892年他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协会的展览,由于形象怪异,其作品在德国引起激烈反响,画展只开了一周即关闭了。为此,以利伯曼为首的自由派退出艺术家协会,成立了柏林分离派。这一行动使蒙克大受鼓舞,从此在德国定居下来,直到1908年。这16年是蒙克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其艺术臻于成熟的时期。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他的绘画,对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成了“桥派”画家的精神领袖。评论家指出:“蒙克体现了表现主义的本质,并在表现主义被命名之前就彻底实践了它。”(罗伯特·休斯著,刘萍君等译《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46页)
189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
“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Thomas M.Messer著《爱德华·蒙克》,Harry N.Abrams,INC,Publishers,NewYork,第84页。笔者译。)
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
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在这里,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