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早期中期后期的分别5位音乐家 !急求!

浪漫主义早期中期后期的分别5位音乐家 !急求!,第1张

早期浪漫主义音乐家:

贝多芬 舒伯特 门德尔松 威柏 海顿 莫扎特

中期 舒曼 肖邦 柏辽兹 舒曼 李斯特 迪卡 马勒

晚期 勃拉姆斯 理查施特劳斯

代表人物有贝多芬、罗伯特·舒曼、弗里德里克·肖邦、约翰·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等。

一、贝多芬

1、人物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2、代表作介绍

①、《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The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Op55,又名《英雄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4年的交响曲,作品55号。

交响曲第一乐章描绘了英雄在战斗中成长;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亦是贝多芬独创;第三乐章是谐谑曲;第四乐章是凯旋进行曲式的终曲。、

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全曲宏伟壮阔。

②、《c小调第五交响曲》

《c小调第五交响曲》(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品67号,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

《c小调第五交响曲》以音乐中的短—短—短—长节奏动机开场。据说,贝多芬曾将四个音的动机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

它主导了第一乐章,并在整个交响曲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整首交响曲可以被看到是情感的发展,从c小调第一乐章的冲突与斗争,发展到c大调末乐章的胜利与喜悦。

最末乐章是全曲的最高潮,它比第一乐章在篇幅上更长、在声音上更有力。

二、罗伯特·舒曼

1、人物简介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舒曼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

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1835-1844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

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因精神疾病日趋严重1854年投河被救,两年后逝世于精神病院。

2、代表作介绍

①、《蝴蝶》

《蝴蝶》是舒曼最早的杰作,其特点是优美的散文形式。

全曲由一个六小节的序和十二段小曲组成,每段的标题是:《化装舞会》、《巴尔特》、《布尔特》、《假面》、《维娜》、《布尔特之舞》。

《交换假面》、《招供》、《愤怒》、《卸装》、《急忙》、《终场与踏上归途的兄弟们》。

②、《维也纳狂欢节》

《维也纳狂欢节》是舒曼所做的钢琴套曲作品号为Op26,题目本身就是一种抢救行动,一开始这部作品定名为《狂欢节:四个音符的玩笑》,舒曼最后将Op26题献给莫南德·席勒,他描绘它为“一首伟大的浪漫奏鸣曲”。

三、弗里德里克·肖邦

1、人物简介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1849年),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

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2、代表作介绍

①、《c小调革命练习曲》

肖邦的这首练习曲,表现了肖邦在华沙革命失败后内心的悲愤欲绝。

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全曲激昂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②、《降E大调辉煌大圆舞曲》

降E大调大圆舞曲(Valse Brilliante, op18)是肖邦献给罗拉·波斯沃德**(Laura Horsford)的一首圆舞曲,是肖邦最著名的圆舞曲之一。此曲旋律轻快欢乐,颇受大众喜爱。

四、约翰·施特劳斯

1、人物简介

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与其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同名,故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Vater)或约翰施特劳斯一世(Johann Strauss I)以区别。

他的祖父名叫约翰·迈克尔·施特劳斯(1727 - 1800),是一名皈依了天主教的犹太人,原来住在利俄波德斯塔特(Leopoldstadt),也在多瑙河沿岸,离维也纳不算太远。

他的父亲叫弗郎茨·博尔加斯·施特劳斯(Franz Borgias Strauss, 1764年10月10日——1816年4月5日),会拉小提琴。

母亲叫芭芭拉·多曼(Barbara Dollmann, 1770年12月3日——1811年8月28日),后来他们全家迁居到维也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学小提琴,后来从师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冯·惠利。

1817年以后,他在米夏爱尔·潘配领导的流行舞蹈乐队里拉中提琴。1819年,他又到约瑟夫·兰纳的维也纳圆舞曲乐队里拉琴,有时担任指挥。

1825年,他和玛丽亚·安娜·施特赖姆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这时,他离开了兰纳,自己组了一个乐队,并为这些乐队写了不少乐曲。

1849年9月25日,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逝世,享年四十五岁。

2、代表作介绍

①、《拉德斯基进行曲》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是老约翰最著名的代表作,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

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五、柴可夫斯基

1、人物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又译为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

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

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

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

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2、代表作介绍

①、《悲怆交响曲》

《悲怆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大约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

本曲首演于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后,作者不幸染上霍乱(另有一说为柴科夫斯基因同性恋被判死刑,服毒自杀),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浪漫主义音乐

代表人物有以下作曲家:

早期:帕格尼尼,韦伯,罗西尼,伯特,柏辽兹;

前期:舒曼,李斯特,肖邦,门德尔松,苏佩;

中期: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理查德·瓦格纳,普契尼,布鲁克纳,古诺,圣-桑,威尔第,德沃夏克,安东·鲁宾斯坦,比才,奥芬巴赫,格林卡,勃拉姆斯;

后期:格里格,朱尔斯·埃米尔·马斯涅,理查德·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埃尔加,西贝柳斯,鲍罗丁,莫什科夫斯基,巴拉基列夫,居伊;

晚期: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拉赫玛尼诺夫,马勒,穆索尔斯基,克莱斯勒,普罗科菲耶夫,沃恩·威廉斯,威廉·富特文格勒,肖斯塔科维奇,布里顿。

知识拓展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下图为肖邦

参考资料: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主要音乐家和钢琴作品 新浪网

有:贝多芬(早期)、罗西尼、韦伯、李斯特、理查德·施特劳斯等(晚期)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贝多芬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生于1770年12月17日,逝世于1827年3月26日。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5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7交响曲、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2号浪漫曲。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罗西尼

罗西尼,英文名:G.Rossini,生于1792年,于1868年逝世,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一生作有大、小歌剧三十八部。其中《塞维利亚理发师》是十九世纪意大利喜剧的代表作。根据德国席勒的同名诗剧写成的歌剧《威廉·退尔》也是浪漫派歌剧名作,此剧的序曲(共四乐章)是音乐会上经常被独立演出的器乐名曲。另有钟表品牌罗西尼,足球运动员法乌斯托·罗西尼和乔纳森·罗西尼。

罗西尼的主要歌剧作品有《塞维利亚理发师》、《威廉·退尔》,《软梯》、《灰姑娘》、《贼鹊》、《奥塞罗》、《摩西》

韦伯

韦伯(1786一1826)德国作曲家。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对德国民间音乐、风俗也有很深的体验。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韦伯十岁学钢琴,以后又学作曲,十二岁开始写作歌剧音乐。1813年以后,他先后任布拉格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对这两个演出团的成名起了重要的作用。代表作是歌剧《自由射手》即《魔弹射手》。它那浓郁的德国风格和浪漫气息,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此外,他还写了歌剧《奥伯龙》,以及少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其中,钢琴曲《邀舞》最为脍炙人口。

李斯特

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出生于雷汀,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理查德·施特劳斯

理查德·施特劳斯是德国浪漫派晚期最后的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同时又是交响诗及标题音乐领域中最大的作曲家。在作为作曲家名垂青史的同时,理查德·施特劳斯也享有指挥家的巨大声誉,他担任过柏林皇家歌剧院和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和音乐指导。1920年与马克斯·赖因哈特、霍夫曼·斯塔尔等人一同创办萨尔茨堡音乐节。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祖籍荷兰(亦说波兰),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ounaroti, 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父亲是奎奇市和卡普莱斯市的自治市长。他13 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Ghirlandaio)的工作室,后转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作学徒。

  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1505年在罗马,他奉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之命负责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后回到佛罗伦萨。

  列夫·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罗马,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1513年,教皇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1519-1534年,他在佛罗伦萨创作了他生平最伟大的作品——圣洛伦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36年,米开朗基罗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之后他一直生活在罗马,从事雕刻、建筑和少量的绘画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

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

根据百度题库相关资料显示,浪漫主义初期意大利歌剧的三个代表人物是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意大利,他们的作品都深受人民的喜爱,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浪漫主义运动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自发组成,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史界争论的题材。

巴洛克时期:

帕海贝尔 巴赫 亨德尔 维瓦尔第 阿尔比诺尼

古典主义时期:

海顿 莫扎特 贝多芬 波切利 库劳

浪漫主义时期:

柴科夫斯基 施特劳斯家族 肖邦 舒伯特 舒曼 罗西尼 门德尔松 圣桑 勃拉姆斯 韦伯 拉赫玛尼诺夫

民族乐派:

五人强力集团 斯美塔那 德沃夏克 李斯特 格里格 格林卡

20世纪现代音乐:

德彪西 斯特拉文斯基

应该是人物吧,还有的哇,这种题是不是该有加分啊。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被认为是古往今来少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在艺术上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

首先,莎士比亚善于刻画人物性格。

莎士比亚剧中的人物性格鲜明生动,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同时人物性格随着清洁的发展、矛盾的计划发生变化,有个性化特点,剧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一定阶层和时代思想的代表,如克劳狄斯象征着文艺复兴晚期以满足个人私欲为核心的“新信仰、新道德”,他为权势所诱惑杀死自己的亲哥哥老哈姆雷特;又为情欲所驱使,霸占其兄嫂,又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而想尽各种办法杀害王子哈姆雷特,克劳狄斯的种种行为正是文艺复兴时期私欲泛滥、社会混乱的真实写照;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代表了一种不顾一切的冒险和掠夺精神,他是一个丧失了理性的冒险家;而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他标榜平等互爱,打破传统等级观念,如霍拉旭对哈姆雷特说“我永远是您卑微的仆人。”哈姆雷特却回答说:“不,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愿意和你朋友相称。”他把友谊和爱情看成是人间最美好的事情,是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同时哈姆雷特又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理想,我们借剧中人物奥菲利娅的话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 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她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看问题深刻、有洞察力;口才好、思维敏捷;有军事才能、武艺好;代表着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同时又很时尚,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被世界关注着的哈姆雷特形象。寥寥几句话就精辟而且形象地道出了哈姆雷特的特点,莎士比亚的功力可见一斑。

莎士比亚刻画人物性格善于把人物放在内外两重冲突中,通过对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深度。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于以其叔父为代表的强大黑暗势力的冲突,以及老哈姆雷特被害死,其母乔特鲁德改嫁克劳狄斯等客观现实构成了外部冲突;哈姆雷特内心对理想的追求与残酷现实的冲突形成了内在冲突,在外在冲突与内在冲突此消彼涨的过程中,逐渐揭示出哈姆雷特由于延宕的本质特性。随着两重矛盾的发展变化,哈姆雷特的性格也随之变化,家庭遭遇变故后,他由“快乐的王子”变为“忧郁王子”,经历过一件件事和内心的挣扎后,他终于变成了“行动王子”。在面对矛盾时不同的行动,也表现出人物不同的性格,如丹麦国易主后,原先哈姆雷特的朋友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背叛了哈姆雷特的友情,而霍拉旭却仍旧是哈姆雷特的挚友,彼此能互相信任的人。

莎士比亚十分善用内心独白这一艺术手段来展示人物心灵世界和刻画人物性格.在剧中哈姆雷特的独白占六段,如”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通过这段哈姆雷特充分肯定人的议论,我们可以看出哈姆雷特曾经是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在国王对哈姆雷特表示假意的关心并说到“我的孩子——”时,哈姆雷特的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他与克劳狄斯的关系和哈姆雷特对他的态度以及蕴含其中的各种情感纠葛。又如他“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段旁白,传神地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苦闷、彷徨,既有哲理,又富艺术感染力,有效地刻画了哈姆雷特犹豫延宕的性格,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它也向我们展示了哈姆雷特思索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宿命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现实的出路在哪?……旁白的运用,能深入人内心,窥探人心内在的秘密,加深人物的深度和复杂性,是对人精神世界的深层关怀。这些独白使《哈姆雷特》具有深度,也使哈姆雷特有了思想家的特点。

莎士比亚把对比手法用于人物的塑造,使人物性格丰富、鲜明、突出。如剧中扣人心弦的一段情节: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疯”,在他们同样都失去了父亲、都处在爱情逆境中,哈姆雷特是装疯,一方面有效地保护了自己,另一方面使自己有时间思索,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如何把危机变成转机,最终成长为“行动王子”,表现了哈姆雷特刚毅顽强的性格特征;而奥菲利娅是真疯,最终死去,酿成了悲剧,既表现了她的天真,又应了哈姆雷特那句话“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的另一种解法。这是剧中同一类人的对比。另外,剧中还有很多正反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雷特对老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对比评价:“高雅优美”对“霉烂的禾穗”,“矫健的姿态”“精神威凛”对“庸奴”,“完善卓越”对“恶徒”……莎士比亚在许多诸如此类的对比中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其次,《哈姆雷特》情节曲折生动,波澜起伏,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

戏剧的情节是由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和人物所处的复杂情势所决定的。哈姆雷特是既忧郁又犹豫延宕的王子,在他美好的理想被现实击破后,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正视现实,寻找出路,最终担负起“扭转乾坤”的重任,哈姆雷特的思考融在剧情的一步步激化中,他的犹豫也给敌人留下了喘息的时间。我想,如果哈姆雷特是果断冲动的,就像同是莎翁悲作的《奥瑟罗》中的奥瑟罗一样,那么这一悲凄的王子复仇记也许将会是个完美的大结局吧?

莎士比亚的句做往往有多重情节线,《哈姆雷特》也不例外。《哈姆雷特》有三条复仇线:第一条是丹麦王子即作品中的主人翁哈姆雷特为父报仇,这是主线;两条副线,第一条是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为父报仇,第二条副线是大臣拨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为父报仇。这三条情节线构成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互成对比,激化矛盾,扣人心弦,共同表现全剧的主题。另外,《哈姆雷特》中还写了哈姆雷特与他母亲乔特鲁德的矛盾激化发展过程,通过描写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霍拉旭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哈姆雷特所歌颂的爱和友谊的美好,同时也写了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友谊的背叛等情节,起到了辅助并推动主要情节的作用。

《哈姆雷特》表现了十分广阔的社会生活面。剧中既写了宫廷生活,又写了将士站岗、伶人演剧、掘墓人小丑的滑稽场景以及教士、侍从、仆人、水手队长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人物,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有时代特色,通过他们的言行、心理,反映出了生活的本质和深度。

再次,莎士比亚能综合运用戏剧的创作因素。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原则,《哈姆雷特》取材于1200年的丹麦史,出自撒克索·格拉马提库所著的《丹麦史》,但是故事却被注入了现实的内容和时代的精神,剧作通过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剧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所具有的人文主义精神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基本思想,具有时代特色。正如剧中哈姆雷特所说:“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哈姆雷特》还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如莎士比亚运用大胆的想象,让鬼魂出来告诉哈姆雷特真相;“戏中戏”巧设机关,达到预期效果等。另外,莎士比亚的悲剧一般不把悲喜剧截然分开,而是在不损害悲剧基调的原则下把它们结合起来,如《哈姆雷特》中掘墓人的戏谑表演,衬托了戏剧的悲剧气氛,在悲喜的对比中加深了悲的深度和感染力,使主题意蕴得到升华。莎士比亚还运用了意象手法,如《哈姆雷特》中的“疾病”意象,除此之外,莎士比亚还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在此就不一一累述了。

第四,莎士比亚剧作语言生动形象,被喻为散文诗式的语言,它丰富、抒情、多样化又具有个性特色,如歌德所说的“是用生动的语言文字来感人的”。如“清晨披着赤褐色的外衣,已经踏着那边东方高山上的露水走过来了。”如此美丽的文字,能让我们不陶醉其中吗?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最常用的是排喻,又被称为“莎士比亚式的比喻”,如哈姆雷特在“抑郁的心境之下”对世界的描述:“负载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这是莎士比亚的“真与美将偕汝其昌”这句话的完美体现。

莎士比亚的悲剧既是社会的悲剧又是性格的悲剧。《哈姆雷特》中体现的很明显,造成哈姆雷特的社会原因是敌对势力过于强大,是一个封建集团,同时他还要面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为金钱、权力而不择手段的人们的阻碍,而哈姆雷特自己的力量又太单薄,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远离人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性格原因是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决、行动延宕,考虑问题过于审慎,以致于让敌人有喘息准备的时间。哈姆雷特的悲剧是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哈姆雷特的形象最有概括性和典型性。《哈姆雷特》揭示了为何莎士比亚悲剧具有如此巨大而迷人的魅力。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存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524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