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我国中国传统音乐审美思想。
我国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影响力最广最为深远的是儒家合道家的美学思想。
美善合一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而儒家的文化中始终强调从人的内心去体验伦理道德精神,即善的精神。 由于音乐艺术比其他艺术更善于表现人的心灵,所以,儒家美善合一的审美观更集中地体现在音乐的审美观念中。
美是艺术范畴,善是道德范畴,要把体现道德水准的“ 善 ”,通过音乐的美表现出来,最直接最可靠的表现反方式就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声乐形式。
纵观中国音乐史,就会发现中国传统音乐正是建立在以声乐为主的这样一个体系中。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音乐几乎都是以声乐为主。
#教案# 导语《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为大家准备了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两则教案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走近庄子,了解《庄子》及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2、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寓言所阐明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读”为主线,按“通读——朗诵——诵读”层进式推进课堂流程,在教学中“以生为本”,充分体现自主性原则,让学生自行预习,自行搜索资料、自行朗读、自行体验揣摩,自行质疑讨论,师生平等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的练习,理解课文内容。
2、进行文言文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
3、学习寓言所阐明的道理和其中所折射出的庄子的道家思想。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形态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当时诸侯争霸,战事频繁,政局动荡。生逢乱世的先贤圣哲们,或是奔走呼吁宣扬自己的治国策略;或是著书立说表达自己的处世哲学,于是给后世传下了蔚为大观的先秦诸子散文。虽然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斗转星移,但是先秦诸子散文绝对是中国文学熠熠生辉,光照千秋的的璀灿恒星。而传承中华文明,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已经陆续学习了诸子散文中的代表作品如《论语》、《墨子》、《孟子》,今天就让我们再走近庄子,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他睿智机敏、诙谐幽默的大家风范吧!
二、介绍作家、作品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三、通读课文,掌握基础
1、检查预习: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相 鵷 夫 醴泉 鸱 ‘吓!’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或谓惠子曰
②夫鵷 发于南海
③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④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四、朗读课文,翻译全文。
1、翻译要求:
(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同桌合作,共同翻译全文。
(2)、不但要会翻译句子,还要会解释句中的疑难字词。
(3)、翻译过程中注意省略内容的恰当补充。
2、进行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五、诵读课文,品味探究
1、故事中的鹓、鸱、腐鼠各比喻什么
“鹓”比喻志向高洁之士;
“鸱” 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2、《惠子相梁》的寓意是什么
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淡薄功名利禄的态度。
六、拓展延伸: 走近庄子 净化心灵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3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文中巧妙深刻的比喻,领会故事的寓意。
4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文学修养。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 通过比较阅读找出庄子和惠子思想性格上的差异。
3 合作探究,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比喻的妙处,把握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2理解故事内容,领略故事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巧妙深刻的比喻的妙处,体会故事的寓意。
2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前几节课《墨子》中的名篇《公输》;《孟子》中的《两章》和《鱼,我所欲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一同来欣赏《庄子》中的精彩片段,共同来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二、简介庄子及《庄子》
(一)关于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是老子思想的发展者和继承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一生不慕虚名,无意于仕途,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主张君王“无为而治”。据说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著书传道。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
(二)关于《庄子》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检查预习
1请同学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及停顿。
2学生齐读课文。
四、自学《惠子相梁》
(一)出示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及《庄子》的相关文学常识。
2通过朗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3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归纳特殊的文言句式。
4理解文中巧妙深刻的比喻的妙处,体会故事的寓意
(二)小组讨论,质疑解疑,试译课文
(三)教师检测
1注音
相 鹓鶵 醴泉 梧桐 鸱 吓
2释义
见 或谓惠子曰 国 夫 止 于是 过 发 吓
3句式
惠子相梁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4翻译课文(男女生各一人)
五、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庄子去看望惠子,惠子心态怎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态他对庄子来梁国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
答: 害怕。怕庄子取代他的位置。起初的反应可能也是欣喜。可是在别人的挑拨下,他马上对庄子起了疑心,进而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非要把庄子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说明惠子薄情寡义,见利忘义。
2庄子对此的反应呢
答:他没有躲,没有逃,没有破口大骂、当面痛斥,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给他讲了一个鹓鶵的故事,极其辛辣的讽刺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心胸狭小,让惠子自己去感悟故事的用意。
3庄子的故事中有鹓鶵、鸱、腐鼠,各比喻什么他讲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鹓鶵的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chī)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篇三
教学目标:
1 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欣赏故事的趣味性,理解比喻说理的妙处,把握故事的主旨。
3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
育学生做人要襟怀坦荡,不可有小人之心。
教学重点:1 2
教学难点:理解庄子的志趣。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比较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过程:
一、 #教案# 导语设计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谆谆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二作者简介及《庄子》介绍: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老庄”。 思想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其经典著作《庄子》在道学和文对后 世颇有影响。
解题:惠子在梁国当宰相。相,名词作动词,做宰相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义(学生自主学习,做学案)
多媒体显示课文正确译文。要求学生与自己的译文对照,并思考译错的地方。
四、交流展示----析人物形象、品写作特色、悟人生哲理
1、了解《惠子相梁》这则故事的情节
起因:惠子为相庄子看望 经过:受人挑拨,恐、搜捕;从容往见,奇鸟之喻 结果:辛辣讽刺 出人意料 富有趣味
2、惠子对庄子来梁国有何反应
惠子在别人的挑拨下,害怕。怕庄子取代他的位置。在城里进行大搜捕。
3、庄子对惠子的作法有何反应
他没有躲,没有逃,没有破口大骂、当面痛斥,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给他讲了一个鹓鶵的故事,极其辛辣的讽刺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心胸狭小,让惠子自己去感悟故事的用意。
4、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有何好处
文中叙述的以下事物,分别把它们比作什么
鹓鶵----庄子 志向高洁之士 鸱----惠子 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腐鼠----功名利禄 梧桐、练实、醴泉----高洁的志趣
既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比喻巧妙贴切,尖锐深刻、余味不尽
5、分析人物形象 (惠子 见利忘义、薄情寡义;庄子淡泊名利、清高自守)
6、《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有趣味。请总结归纳在写法上值得赞赏的地方 (情节出人意料。人物形象鲜明。比喻巧妙贴切。描摹生动传神。)
7、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哪些人生的哲理
要有高洁的志趣、淡泊名利。
要珍惜友情,不要见利忘义。
做人要襟怀坦荡,不可有小人之心。
五、阅读拓展
庄子对爵禄的态度 庄子钓于濮(pú )水 庄子钓于濮(pú )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请他做官,“焉”,到那里。 ),曰:“愿以境内(国内的事务)累(劳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锦缎,丝织品,用作动词)笥(sì古时盛饭或装衣物的方形竹器,用作动词)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宁可、宁愿)其死为留骨而贵(显示尊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tú泥泞 )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请回吧),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秋水》
篇四
教学目标:
1、 言:梳理庄、惠辩论的过程及其逻辑。
2、 意:理解庄子的思想。
一、情境导入,板书课题
二、一读课文,读准读通
1、 学生自由朗读,圈画自己不确定的字音和停顿。
2、 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和停顿。
3、 齐读课文。
三、二读课文,读懂故事
1、 学生演绎对话。
2、 梳理庄子、惠子二人的辩论过程。
四、三读课文,读懂庄子
1、 品“庄子之知”,理解庄子“物我齐一”的思想。
2、 品“鱼之乐”,理解庄子“发展自然本性”“自由”的思想。
五、 再读对话,课堂总结
篇五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对好友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这两个人是——(庄子和惠子)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板书课题)。出示PPT1。
/惠子:
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
二、正读
1、师:下面我们进行正读,所谓正读就是要读准字音,注意停顿。生自由大声朗读(1分钟)
2、指名读。(1分钟)
3、学生评价。师:你们认为他读得怎样(2分钟)
4、我会读:师出示PPT2。(5分钟)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你应该读出(从容,悠闲,语速要慢)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稍快,读出急于反驳的样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巧辩,机智,从容)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肯定,毫无争辩)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充满智慧,诙谐)
5、再读。师:我们再全文读一读,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性格。(1分钟)
三、译读
1、师:我发现同学们比刚才读得好多了,入镜了!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边读边译,把不懂的字词找出来。(2分钟)
2、PPT3出示: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师:庄子也很注意这个“安”字,第三个怎样理解(哪里、哪儿)
四、演读
师:我们知道当时两人的对话非常简单,现在我们可以为他们的对话加上一些话,重现一下2000多年前濠水边上的那场争辩。
老师读叙述部分;包秀钦读庄子;陈静读惠子。
五、辩读
1、师:我们看到了非常可爱的庄子,非常认真的惠子。同学都不仅入镜了,也入情了,那么,他们俩争辩的问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出示PPT4:知不知
2、师:惠子他可以确定的是什么事(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3、师:惠子凭什么可以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他的依据是什么
理由一:惠子说庄子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的快乐。
理由二:惠子不了解庄子,不知道庄子的想法,所以认为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4、师:惠子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因为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那么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呢
(像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讲究逻辑)
师:惠子多了不起啊!他通过逻辑推理,从科学角度认识了世界。
5、师:从这场争辩的结果来看,谁占了上风(庄子)
6、师:庄子为什么能占上风呢从惠子最初的提问和庄子最后的回到来看。
7、师:原来是这样。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看文中还藏着什么。庄子是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有依据吗
PPT5: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8、师:无论是鱼也好,人也好,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从容呢
生:注重精神上的快乐;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9、师:还有一个“游”字,庄子他们在游得时候心情怎样(开学、放松)
10、师:你们觉得文中的惠子能感受到快乐吗惠子和庄子的区别是什么
(惠子注重逻辑,从科学角度看世界;庄子注重感情,从美得角度、诗意的角度看世界)
11、师:其实,庄子也是多么了不起啊!他从容、洒脱、自由快乐,便觉得鱼也是快乐的,仿佛自己就是鱼,鱼就是自己,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就如近代文学家王国维说的——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PPT6)
12、本文是一篇寓言,你觉得庄子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追求快乐自由。
生:诗意地生活。
生:……
六、延读
1、师:是啊,庄子本身就是一个诗意生活的实践者,下面我们看两个故事:
2、故事一:鼓盆而歌(PPT7)
故事二:庄周梦蝶(PPT8)
故事三:楚王请庄子做宰相
七、课堂小结:
1、师:看来我们的感受的和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她曾经在《庄子心得》一书中这样说道:(PPT9)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的更通透。
2、师: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应当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现在我们肯定了庄子的情怀,濠梁之下的游鱼,天地间的庄子,他早已用自己睿智的目光超越了千年的界限,超越了鱼和人的界限,庄子他自己何尝不是一条鱼呢在我们今天高楼林立田园风光渐离我们视线的时代,我们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让我们打开庄子之门,让生活多一些诗意。
在写咏物诗时,通常是"物"赋之以形,"我"赋之以神。根据这个原则,我们把咏物诗分为三种形态第一种,有形无神。所谓"有形无神"是指诗只专在描摹所咏之物,却无"我"之寄托。一般有形无神容易失于浮浅,清淡无味。所以有形无神,死物一个。但如果适当加入一点理趣,则又不失为佳作。比如唐代李峤的《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全诗无一字写"风",却句句写风,这就是"趣",有了"趣",咏物就生动了又如唐代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前二句纯写物,虽然也有手法。但如果没有"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哲理句,全诗就不生动
所以,单纯的描摹事物,是不可取的第二种,有神无形。所谓"有神无形",是指全诗只见你表达的意思,却没有外物载体,没有借物说话,而是"我"在说话。这种诗,最易浮于言之无物。有神无形,等同干巴说教,实在是要不得的。但如果能紧扣物的特点来说理,那又另当别论。如唐代有个叫李远的人,写了一首
《咏鸳鸯》
鸳鸯离别伤,人意似鸳鸯。
试取鸳鸯看,应多断寸肠。
以鸳鸯双栖双宿的特点来写离别的断肠,紧紧抓住了物的特点,所以寄情合理,也算不错。第三种是形神合一。这类诗将所咏之物与"我"之情感合而为一,堪称上乘之作。如宋代王安石《梅花》一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所写既是梅花这一"形态",又是写品质之"神态",是形神合一的作品。
咏物诗一般就是这三种情况。而写好咏物诗,则有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以物观物,状其形神。
这种境界,贵在写物抓住物的特征,体物入微,刻画细致。读者一看便知是为了写物,犹不隔纸,一览无余。如唐代诗人张谓的
首《早梅》 :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全诗抓住早梅的特征,先交待梅树的外形和生长环境。用"白玉条"的比喻,生动传神地概括了这枝梅树的整体形象;又点出它生长在“临村路”、“傍溪桥"的地方,继而写它"早"的原因可能是"近水",所以"花先发"。因为它的花是白色,所以又用一个比喻--经冬雪未销,来描写它的形态和纯洁剔透的神韵,同时又使这早梅领百花之先的创新精神和经冬不凋的顽强意志都表现出来了。前面提过的《风》也是如此。
第二种境界是以物观我,物即是我。
这种境界,不重在描摹外物的形态特征,而重在托物寓意,借物言情,使读者一看便知不是为了写物,而是意在物外,情藏物后。
其意犹如隔着一层纸,需揭开这层纸,才发现底下另有玄机。比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无论怎样读,也不会真把它看作是写《石灰》 ,一般人都会理解它是写不怕粉身碎骨的于谦自己。当然, "我"有小我,也有大我。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写天下间不怕牺牲的有志之士。类似的还有唐代罗隐的《蜂》 :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全诗意也不在于写蜂的形神,而是借蜂这物劳动范围之广--"不论平地山尖",劳动强度之大--"无限风光尽占",劳动时间之长-"采百花成蜜”,来表达它不为人们同情和珍惜的悲哀--"为谁辛苦为谁甜"。当然,这里也可把“我”理解为一种奉献精神,或者是赞美勤劳的人们。这种写法明显不在于细致刻划物的形态,或者说意图不在于刻划物态,而是借物来咏意,表达"我"之情,我们把它叫"以物观我"。
第三种境界是以我观物,物我合一。
这种境界,是以"我"的观照去写物,物皆有“我”在。它既抓住物的特征进行描摹,又寄“我"于物中,达到物"我"合一。如果也用一个
比喻,就是一张纸,从正面看去是物,但翻过背后,却又是"我"。如宋代李钢《病牛》诗: "耕犁千亩实干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弱卧残阳。"此诗写牛终生为主人操劳,累获功绩,最后病卧斜阳,这又何尚不是说自己像前面所举的王安石《梅花》也是这一类。又如唐代骆宾王的《在狱鸣蝉》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虽然我们也知道作者的目的是借蝉来表达自己人处困境,忠心蒙尘的悲凉。但是诗中却是既写了蝉的不幸,也写了自己的不幸。是将自己当作蝉来写的,所以全诗达到物我一体。这种写法,我们称之为"以我观物”。
第四种境界是以我观我,非物非我。
这种境界,似乎笔墨全不在物意上,是以"我"之观出, “物”也是“我",但又似乎非在真物,也不是真写"我",处于一种非物非我的境界。如清代诗人袁枚的《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很难看出作者的意图在写《苔》,无论怎样看,都是在写"我",先写我出身之卑微:"白日不到处",但自己却并不就此屈服,因而为之奋斗:"青春恰自来"。生命在于绽放,不要轻易放弃自己,虽然苔花如米小,也要学着牡丹盛开。全诗都在以"我"观"我”,但又借物托出,而又明显意非写物。从字面来看,又未能一眼看出"我”,这就处于一种非物非我的境界。
特别强调的是,写咏物诗,并不能说哪种境界就最高,应是各有各的妙处,各有各的境界。无论哪一种境界,写出来的咏物诗都是好诗。当然,咏物诗要写得好,需要独辟蹊径,不落俗套。因为一旦落入俗套,便会被常用的意象束缚,容易人云亦云,没有新意。像写梅花必傲雪,写菊花必高洁,写竹子必有节,这些就落套了。缺乏新意,缺乏创造的诗,无论怎样看,也算不得上乘之作。宋代大诗人黄庭坚的一首咏水仙的诗: "淤泥解作白莲藕,粪坏能开黄玉花。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其二) 》 )就是一首独辟蹊径的诗。“粪坏"一词,真是发前人之所未发。像这样的诗,散发出无限的魅力。
南宋词论家张炎在他的《词源》一书中说:“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意思是说,咏物诗如果描写过真过细,反倒失去了意味,没了想象空间;但如果不抓住特征,写桃的好像也可用来写杏,咏梅的也可用来吟竹,这样的表达就模糊不清了。特征不明显,是咏物诗的大忌。
清代诗论家王士模在他的《带经堂诗话》中也说: "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不粘"、"不即"就是不滞于物,咏物而不只停留于物上。"不脱”、“不离"就是紧扣物的特点;如果离开物的特征,就不知所咏何物。“不即不离,乃为上乘。"写咏物诗,要做到有物,也要做到有"我",才是好作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