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Hacken Lee,1967年12月6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新会崖西,是一位在中国大陆有影响力的粤语流行曲歌手与演员,擅长演唱浪漫情歌,声线以“高、清、亮”见称,有“零瑕疵”歌手之雅号。曾于2002、2003和2005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中三度夺得“最受欢迎男歌手”,并于2003年度“叱吒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上获得“叱吒乐坛我最喜爱的男歌手”,2007年以一曲《花落谁家》夺得“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的“金曲金奖”,奠定其乐坛地位。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日前落幕,年仅16岁的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不负众望,连闯三关,成功夺冠。
《中国诗词大会》开播以来,无数网友在电视机前跟着选手答题,在微博、微信上热烈讨论,引发了人们对古诗词记忆空前高涨的参与度。其中,最受观众热捧的环节无疑是“飞花令”。选手来到舞台中间,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气质沉静的武亦姝正是由于在“飞花令”中展现出超凡的诗词阅读量,因而圈粉无数。
飞花令是什么
《中国诗词大会》落幕,“飞花令”也在网上成了热搜词。人们在感叹选手涉猎之广的同时,也不由发问,“飞花令”究竟是什么
“飞花令”本是中国古代一种喝酒时用来罚酒助兴的酒令。不过,它比“五魁首,六六六”之类的民间酒令高难多了,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所以这种酒令也成了文人墨客们的最爱。
追根溯源,“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最基本的飞花令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而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诗可背诵前人诗句,也可现场吟作。行令人一个接一个,当作不出诗、背不出诗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其喝酒。
例如:花开堪折直须折,第一字是花;落花人独立,第二字是花;感时花溅泪,第三字是花……以此类推。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行令方法:行“飞花令”时,诗句中第几个字为“花”,即按一定顺序由第几个人喝酒。如巴金的《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淑英说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又该下边的淑华吃酒。”
当然,登上《中国诗词大会》舞台的“飞花令”除了“花”之外,诸如“月”“酒”等都曾被用作关键字;对诗句要求也没有这样严格,选手只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即可过关。
探寻酒令的由来
以“飞花令”为代表的饮酒行令,其实是中国人在饮酒时的'一种特有的助兴游戏。
酒令的历史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酒风俗,就有所谓的“当筵歌诗”“即席作歌”。从射礼转化而成的投壶游戏,实际上就是一种酒令。由此形成的“投壶令”,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到了秦汉之间,承袭前人遗风,文人们亦在席间联句,名之曰“即席唱和”,用之日久,作为游戏的酒令也就产生了。“酒令”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贾逵传》:“(贾逵)尝作诗,颂、诔、连珠、酒令凡九篇。”这里提到的酒令,即是行令的令辞。
魏晋时,文人雅士多喜袭古风,整日间饮酒作乐,清谈老庄,游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这种有如阳春白雪的高雅酒令,已不仅是一种罚酒手段,更因作诗这种高逸雅事的参与而不同凡响。最著名的一次“流觞曲水”,当数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修禊大会。当时,“书圣”王羲之与当朝名士四十一人,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排遣感伤,抒展襟抱,众人所作的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就是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唐宋时,酒令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种类也更加丰富多彩。据皇甫松《醉乡日月》记载,当时已有“骰子令”“小酒令”“改令”“手势令”的名目了,酒令的游戏规则也有了多种规定。大诗人如孟浩然、王维、元稹、李商隐、杜牧、皇甫松等,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描写饮酒行令的诗篇,为酒令文化增添了浪漫色彩。民间流传的李白和贺知章、王之涣、杜甫四人的联诗行令故事,便是一则美谈。四人联成的一首诗是:
一轮圆月照金樽,(贺)
金樽斟满月满轮,(王)
圆月跌落金樽内,(杜)
手举金樽带月吞。(李)
既有格律诗味,又不失为应时即景的“席上之物”。
历史上的著名酒令
中国历史上的酒令虽五花八门,品类繁多,但大致可分为雅令和通令两大类,其中又以雅令最受欢迎,仅见于史籍的雅令就有四书令、花枝令、诗令、谜语令、改字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对字令、彩云令等。
《红楼梦》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就描写了当时上层社会喝酒行雅令的生活场景。行雅令时,必须能引经据典,当场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令者既要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
例如,宋人《苕溪渔隐丛话》中记载,唐朝使臣出使高丽,宴饮当中,高丽有一人行酒令曰:“张良与项羽争一伞,良曰‘凉伞’,羽曰‘雨伞’。”唐使即席应对曰:“许由与晁错争一瓢,由曰‘油葫芦’,错曰‘醋葫芦’。”此令中名对名,物对物,唐朝使臣应对得体,同时也可以看出高丽人对中国文化之熟识。
此外,还有种“一物双说令”。它的行令方式是:每人说出一物,再接两句话,要求这两句话音同而义反,不成则罚酒一杯。如:“风中蜡烛,流半边,留半边。”“梦里拾珠,拾一颗,失一颗。”流、留和拾、失就是音同义反的字,符合此令的规则。
好的酒令不但令人赏心悦目,也能道出行令人的心境。明朝国子监祭酒陈询因得罪权贵被贬谪,同僚为他送行,酒至微醺,行令是必不可少的游戏。陈询说:“轰字三个车,余斗字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朋友对:“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陈询又答:“矗字三个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人生失意莫不酸楚,但能和同道之人借酒切磋,也算是苦中作乐,有所安慰吧!
不过,雅令中最文的还要算诗酒令,这是文人墨客把酒令与诗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文字游戏。唐代传奇《申屠澄》中记载了一则关于诗酒令的故事:
布衣秀才申屠澄赴任县尉,被风雪阻途,夜投茅屋。好客的主人烫酒备席,申屠澄举杯行令:厌厌夜饮,不醉不归。这是引用《诗经》所行的雅令。话音刚落,主人之女就笑着说:这样的风雪之夜,你还能到哪里去呢!说完,少女看了申屠澄一眼,脱口出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申屠澄听后,惊叹万分。他知道少女是在用《诗经·郑风·风雨》里的句子,隐去“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巧妙而含蓄地向他表达爱慕之意。于是,申屠澄便向少女的父母求婚,两人最终喜结良缘。
毋庸讳言,酒令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酒文化中一朵别有风姿的奇葩,是劝酒行为的文明化和艺术化,可称为酒席间的“笔会”。自然,为健康计,饮酒还是不醉为佳,不过这就是另外的主旨了。
含有月的诗句如下:
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译文:三十年来风尘仆仆,所成就的功名,轻微如尘土;带兵沙场南征北战八千里,看到的只是天上的云和月。
赏析:这两句话是岳飞《满江红》词中的名句,“三十”“八千”“尘与土”“云和月”这些庞大的数字和壮阔的意象,展现出大开大台的风格,表现了诗人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想,传达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现在多用来感叹自己多年劳苦奔波,人海浮沉所成就的低微,一事无成也。用“八千里路云和月”含有自况壮行跋涉千里的豪情。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译文:像中秋佳节这样的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赏析:《水调歌头》这首诗是苏轼思念自己的弟弟而写,不是思念自己的爱人,是对人生中无不散之筵席的感叹。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和理想。
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今后如果还能趁着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凭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生的诗句飞花令有:《望岳》、《望庐山瀑布》、《春江花月夜》。
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勇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赏析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赏析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01、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02、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李延年《李延年歌》
03、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0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0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06、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杜甫《兵车行》
07、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0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09、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王维《画》
10、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11、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
1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4、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6、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17、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
18、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9、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20、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2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22、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2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
2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6、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白居易《长恨歌》
2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8、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2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
3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31、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范仲淹《江上渔者》
3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其五》
3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秦观《鹊桥仙》
3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3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3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7、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二首》
38、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4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
4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44、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卢梅坡《雪梅·其一》
45、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白居易《琵琶行》
46、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4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
4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49、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5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说到飞花令啊,其实就是唐朝时期众多的诗人们饮酒聚会时发明的娱乐节目,由主题人说出一个颇具风雅的字,比如“酒”、“ 月”、“水”等,然后其余的诗人们按照顺序依次说出一句含有这个字的诗句。由于这个游戏在一开始使用的字是“花”,所以便取名为飞花令。
一开始,诗人们饮酒作乐,讲究的就是一个浪漫,所以最早的飞花令都是由诗人们直接作诗,并不像现在这样是背诵古人的诗句,一时之间佳句频出,我们甚至可以说飞花令为唐诗中的诸多锦言妙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晚唐,甚至五代和北宋初期,由于前人们已经积累出了庞大的诗词歌赋,飞花令也就慢慢的变得不再执着于原创,变成了一种考验文人雅士诗词储备的即兴节目了。变成这样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词已经开始慢慢地代替诗成为了文人们更加喜爱的文学表达方式,到了宋朝中期,喜欢作诗的文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是的,因为诗逐渐的被其他的文学潮流取代,所以飞花令也就一点一点的消失在了这些喜欢饮酒作乐的文人的眼中了。到了现代,由于诸多原因,飞花令这种娱乐形式只能在古时的文献中看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会接触到这种极其考验一个人文化储备的文学节目了。
我还记得前一阵子央视举办了一个非常火的节目叫《中国诗词大会》,由于飞花令是其中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环节,所以在这么多年以后它又重新传遍了寻常百姓家,这么看来这个节目真是善莫大焉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