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
17世纪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法兰西人作为拉丁民族,是古罗马的继承人。在政治上罗马帝国始终是法兰西人心目中的光辉的榜样。“帝国”这个响亮的称号是当时法国统治阶级所心醉神迷的。他们想在法兰西的土地上恢复古罗马帝国处在奥古斯都时代的那种宏伟的排场,在文艺上也很想效仿古罗马的风格。所以说,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原型是拉丁古典主义。法国的17世纪被称为路易十四时代,这位称霸欧洲的君主不忘建立统一的官方艺坛。为国王及其统治集团服务的艺术,把古代和当时的思想、天主教和世俗的思想兼收并蓄,并让现实描写带上神话的外表。它崇尚古典精神,表现出严整、高贵、酷爱秩序的特点。他们以希腊、罗马为典范。套用马克思在评论路易波拿巴政变时期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时所提到的一句话来说,法国新古典主义就是穿着古罗马的服装,用借来的语言,上演世界历史的新场面。当然,新古典主义绝对不是拉丁古典主义的“借尸还魂”,它所表演的主要是“世界历史的新场面”,这是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场面,是过渡时期必然会出现的新旧因素交替及互相妥协的局面。新古典主义的基本信条要求一切要有一个中心的标准,一切要有法则,一切要规范化,一切要服从权威,要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比如说三一律。布瓦洛(1636-1711)是新古典主义的立法者和发言人,新古典主义的法典就是布瓦洛的《论诗艺》。新古典主义注重表现技巧,特别重视语言。新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在戏剧。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家三大代表是熙德、拉辛和莫里哀。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源于中世纪所写的浪漫传奇(romance),主要包括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骑士传奇和抒情诗,这些浪漫传奇是由中世纪各国文学家用由拉丁文演变的方言(roman)所写的。这些浪漫传奇的特点就是非现实的、富于想像和幻想的、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传奇色彩的。浪漫主义的名称源于浪漫传奇,也是取了浪漫传奇的这些特征,并把以这些特征为标志的文学题材和风格形式尊奉为典范。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创作方法,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即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都发生过,是一个美学上的范畴。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浪漫主义注重人的主观内心世界,强调想像的运用,语言热情奔放,手法比较夸张。这种创作倾向其实早在人类文学艺术的口头创作时期就出现了,但因其不具备自觉性,未形成大规模的思想运动。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思潮流派或思想运动,是特定历史阶段发生的事情,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范畴。它大致发生在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各国。这个定义可扩大到:浪漫主义不是一个单一的思想运动,而是对18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社会经历过并且继续在经历的某些状况的综合反应。浪漫主义运动的鼎盛期是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浪漫主义运动的特征有:主观性、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回到中世纪,对历史及民间文学的尊重、抒情性。作为流派,浪漫主义在西欧各国都有过很长的尾声,或者是作为传统而成为其它流派的组成部分,不过到了1830年以后,它的鼎盛时期就过去了。
现代主义文学
Wikipedia,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现代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文学
意识流文学
超现实主义文学
未来主义文学
意象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文学或现代文学,是1890年-1950年间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个国际文学思潮。在纵向上,前承古典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后接后现代主义文学。在横向上,包括象征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意象主义文学和超现实主义文学六个分支流派。
目录 [隐藏]
1 理论溯源
11 历史社会演变
12 科技与文化因素
13 文学和艺术思潮
2 发展轨迹
21 孕育期(1840年-1890年)
22 肇始期(1890年-1910年)
23 鼎盛期(1910年-1930年)
24 衰退期(1930年-1950年)
3 流派
31 象征主义文学
32 表现主义文学
33 未来主义文学
34 意识流文学
35 意象主义文学
36 超现实主义文学
[编辑]理论溯源
[编辑]历史社会演变
卡尔•马克思1880年前后,西方主要国家进入迅猛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扩张阶段,其中尤以英、法、德三国为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随之加快,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的人际关系结构。19世纪以前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光,被充斥着钢筋水泥的巨型城市所取代,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等受到激烈的冲击和挑战。欧美社会的个人出现了普遍的疏离感、陌生感和孤独感。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非人化”元素就由此而来。
发生于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大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战争彻底打破了欧洲社会岌岌可危的旧秩序和旧宗法。战争给整个欧洲带来的巨大灾难,致使敏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产生严重的怀疑,并滋生反叛情绪。
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还包括1917年爆发于俄国的十月革命。马克思的思想在资本主义价值体系遭遇质疑的时候,一跃成为一种重要思潮,许多现代主义文学家们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其影响。
[编辑]科技与文化因素
在整个19世纪,统治欧洲科学界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牛顿的力学体系,在其影响下,实证、理性等观念是引导文艺发展的主流观点。但在20世纪初期,现代物理学,尤其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诞生,极大动摇了古典物理学的物质宇宙观,科学世界变得微妙、复杂、难于把握。相继诞生的电子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进一步毁灭了传统的形而上学观点,甚至极大的改变了语言。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例如,作为现代主义文学重要流派之一的未来主义文学,就是在新科技发展的直接影响下诞生的。
在哲学与文化领域,尼采“重估一切”的极端主张,对德语世界的表现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引导文学家深入开掘潜意识和无意识领域,直接影响了意识流小说。然而,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最大的,却是法国哲学家亨利•博格森。他的直觉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整个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基调。此外,康德不可知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克罗齐的直觉美学理论,也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编辑]文学和艺术思潮
单纯从欧洲文学史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可以看作是19世纪传统的浪漫主义文学向唯美主义文学转变、现实主义文学向自然主义文学转变,均形成危机而另谋出路的结果。
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文学,是浪漫主义文学随欧洲民族民主革命的低落而蜕变的产物,其继承了浪漫主义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却丧失了浪漫主义的批判与重建精神,遁入象牙塔,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这一观点直接影响了大批现代主义作家,尤以法国象征主义作家为最。
而以佐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则是19世纪在欧洲盛极一时的现实主义文学蜕变的产物。它强调对外界现实的模仿,侧重描绘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决定性影响、病态事物和繁琐细节。可以说,自然主义文学作为桥梁连接了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
此外,20世纪欧洲艺术的发展几乎处处与现代主义文学同步前进。20世纪初,以塞尚、高更和梵•高为代表的现代艺术的第一批大师主张用宽阔的笔触、粗犷的线条、鲜明的色彩来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由于艺术和文学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因此整个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都和现代艺术的发展相辅相成,有的时候甚至拧合成一个分支流派,比如超现实主义这一流派就同时包括了绘画、雕塑和文学。
[编辑]发展轨迹
[编辑]孕育期(1840年-1890年)
夏尔•波德莱尔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远祖。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第一次摒弃浪漫主义对田园牧歌生活的歌颂,转而以愤世嫉俗的态度揭露城市的丑恶和人性的阴暗,这奠定了后来盛极一时的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创作基调;而爱伦•坡则倡导所谓“使灵魂升华的美”,反自然,反说教,强调形式美和暗示性、音乐性,这些后来都成为现代主义文学中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
然而严格的说,上述两人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作家,但他们的理论和创作却是文学史上“现代主义”这一理念的雏形。
[编辑]肇始期(1890年-1910年)
19世纪90年代起,法国象征主义文学波及到欧美各国而蔚为一个国际性文学运动,标志着现代主义文学作为西方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思潮而开始。
这20年间出现了很多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和作品。法国的象征主义继续发展着,产生了马拉美、瓦雷里等成就斐然的诗人;德语国家的表现主义戏剧正式登上国际舞台;爱尔兰出现了自己的“文艺复兴运动”,其***物叶芝是这一时期英语作家中成就最高者。在小说创作上,波兰裔英国作家康拉德的作品已经出现暧昧的现代主义元素,而法国的普鲁斯特则完成了鸿篇巨着《寻找失去的时间》,成为意识流文学的先驱。
早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法国、英国和德国,也波及到欧洲其它国家。如比利时的法语剧作家梅特林克创作梦幻剧《青鸟》;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把法国象征主义引入德语世界;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以其代表作《走向大马士革》奠定了表现主义戏剧鼻祖的地位。
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现代主义仍是比较庞杂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仍较暧昧,不如晚期成熟。大多数早期现代主义作家都经历了从其它文学流派转向现代主义的过程,比如叶芝早年的诗歌具有唯美主义的因素,感情纤细,而晚年的作品则彻底转变为纯粹现代主义的抽象化。
[编辑]鼎盛期(1910年-1930年)
弗兰茨•卡夫卡,1907年这一时期,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纷至沓来,欧美文坛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除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得以继续深入发展外,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文学、英美的意象主义文学和法国的超现实主义文学也相继诞生。意识流文学正式成为现代主义文学所有流派中的中流砥柱,产生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大师和作品。表现主义戏剧跨越德语国家的界限,传入美国。
几乎所有最重要的现代派作品都在这一时期问世,如卡夫卡的《变形记》(1912年)、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年)、艾略特的《荒原》(1922年)、奥尼尔的《琼斯皇》(1922年)等等。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英、美、法、德、意各有自己的现代主义流派,而巴黎则是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大本营。现代主义文学在1920年代发展至顶峰。
[编辑]衰退期(1930年-1950年)
从1920年代开始,由于世界经济恐慌和国际法西斯主义的崛起,以及苏联国内的清党扩大化运动,导致国际形势日益复杂起来。爆发于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毁灭了现代作家试图建立战后文艺新秩序的梦想,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在欧洲出现短暂的复苏。
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一战后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一切建构重新坍塌,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价值观、伦理的思考逐渐由“非理性”转向“虚无”,存在主义哲学应运而生。以法国作家萨特和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迅速发展,不过这已经超出了正统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范畴,而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第一个重要分支流派了。
尽管这一时期产生过一些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品,如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等,但正统的现代主义文学大势已去,开始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所取代。
[编辑]流派
[编辑]象征主义文学
参见象征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诸流派中发展最为持久、成就最高的一个流派,以诗歌和戏剧为主。早期以法国为中心,后扩及整个西方世界。代表作家:瓦雷里、马拉美、兰波、魏尔伦、叶芝、艾略特、里尔克、梅特林克等。
[编辑]表现主义文学
参见表现主义文学。
主要发生在德语国家,后来也扩及美国。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其中尤以戏剧成就为高。在小说领域也有重大建树。代表作家:尤金•奥尼尔、卡夫卡、恺撒、托勒、斯特林堡等。
[编辑]未来主义文学
参见未来主义文学。
诞生并发展于意大利一国,晚期也波及法国和苏联,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横向上不如其它流派成就高,但在诗歌语言和形式上做出了很多可贵的探索。代表作家:马里内蒂、阿波利奈尔、马雅可夫斯基等。
[编辑]意识流文学
参见意识流文学。
现代主义诸流派中唯一以小说创作为主的流派,波及整个欧美国家,尤以英语和法语国家成就最高。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小说创作,颠复了传统的小说叙事模式。代表作家: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伍尔芙等。
[编辑]意象主义文学
参见意象主义文学。
主要发生于英美两国,仅涵盖诗歌一个门类,有时被看作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在英美的分支。代表人物:休姆、庞德、弗林特、罗厄尔等。
[编辑]超现实主义文学
参见超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诸流派中兴起和发展得最晚的一支,拥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涉及文艺所有领域,诞生于法国,其前身是盛行于1916年-1923年间的达达主义。代表人物:布勒东、艾吕雅、阿拉贡、盖斯科因、埃利蒂斯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和“后现代”两个概念,但由于二战之后文学发展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因此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并举。
和通常意义上的思潮、流派不同,后现代主义文学既不是指称一个具体的作家或批评家的群体,也不存在被广泛认同的纲领和宣言。不仅如此,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宽容各种不同的标准,主张“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后现代主义文学内部分支流派众多,各种思潮杂芜,很多后现代作家和批评家的自我理论体系本身就存在矛盾之处。尽管如此,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还是可以做出一些概括:
(1)彻底的反传统。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仅反“旧的”传统,对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建立的“新的”传统也彻底否定。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文学和艺术应该是建立在对现有秩序的解构基础之上的。后现代文学不依托任何死去的或活着的理论。在体裁上,对传统的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形式乃至“叙述”本身进行解构。因此,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破坏性”的文学,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2)摈弃所谓的“终极价值”。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一切传统意义上的崇高的事物和信念都是从话语中派生出来的短暂的产物,不值得“真诚”、“严肃”的对待。客观世界和人自身都被异化了,历史失去了方向和意义,社会体系不可改变。后现代主义作家不愿意对重大的社会、政治、道德、美学等问题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他们不仅无视对这些问题的关切,甚至无视这些问题本身。他们不再试图给世界以意义。
(3)后现代主义文学崇尚所谓“零度写作”,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沉意识,将其平面化。在后现代文学中,写作消失了内容,而转向“写作”自身。作家仅仅把话语、语言结构当作自己为所欲为的领地,写作成为一种纯粹的表演、操作。例如,后现代主义作家往往蓄意让作品中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复,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寻。
(4)后现代文学蓄意打破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界限,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倾向。有些作品干脆以大众的文化消费品形式出现,试图模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
在文体上,惯用矛盾(文本中各种因素互相颠复)、交替(在文本中,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可能性的叙述交替出现)、不连贯性和任意性、极度(有意识的过度使用某种修辞手段以达到嘲弄它的目的)、短路(运用某些手段使对作品的阐释不得不中断)、反体裁(破坏体裁的公认特点和边界)、话语膨胀(把在文学创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的话语纳入主流)等手段,使得读者对作品的解读困难重重
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1、伊曼努尔·康德(德文:Immanuel Kant,公元1724年4月22日—公元1804年2月12日,享年80岁),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德国人,作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2、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公元1762年5月19日—公元1814年1月17日),德国作家、哲学家、爱国主义者,古典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寻求对哲学思想,特别是康德唯心主义思想的统一;作为一名爱国主义者,他试图唤醒德意志人民要求国家统一。
3、弗里德里希·威廉姆·约瑟夫·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1775年1月27日—1854年8月20日,享年79岁),西戎人,学者。
4、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缩写为G W F Hegel;公元1770年8月27日—公元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
扩展资料:
康德是一个二元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他为了调和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提出了自己的批判哲学。费希特则持有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后期也被认为倾向于客观唯心主义),谢林和黑格尔有时候被认为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但事实上他们的意见是非常不同的。直到费尔巴哈以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黑格尔宏大的形而上学体系提出抨击,从而终结了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具有抽象性和思辩性的特点,它最重大的意义在于从康德开始,世界观发生了巨大转变。世界再也不再是是其所是,理性再不只是被当作法则的附属品所对待,而是转变为由理性为世界立法,世界被认为是由我们的观察所决定的。
跟随康德,产生了以叔本华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跟随费尔巴哈,产生了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历史唯物主义,此外分析哲学、现象学等等哲学分支,甚至直到哈贝马斯都受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重大影响。
参考资料:
第一节:古典史学(公元前的古希腊时代)
1、希罗多德与“社会文化史”传统的开创。
人本意识、世界史眼光和存真存疑的批判原则,奠定了西方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
2、修昔底德与“政治军事史”传统的确立。
将人类历史独立于天神之外的历史观念,成为西方建立科学的历史学的基础。
3、古典史学思想的发展特征:
(1)倒退的、循环的历史观念。
(2)人本主义思想。
(3)“世界主义”思想。
(4)尚未取得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
第二节:基督教史学(公元5世纪——14世纪的黑暗时代)
基督教史学理论的价值:
1、系统提出了历史“统一性”和世界史的观念。
2、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历史直进观”和“历史进步论”。
3、提出善恶冲突推动历史进步的“历史动力观”。
3、创立体现历史线形发展的公元纪年法。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攸西比厄斯。
第三节:近代资产阶级史学(14世纪——19世纪末)
一、人文主义史学(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
人文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恢复古典史学的人文主义精神。
(2)重新强调历史的垂训意义。
(3)重视历史叙述的体例。
重要流派:“修辞学派”、“博学派”。
二、理性主义史学(启蒙时代17世纪——18世纪末)
理性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强调人类的理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2)主张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历史和评判历史。
(3)提倡突破狭隘的政治军事史,注意广义上的社会文化史。
(4)提出系统的历史进步理论。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伏尔泰《论世界各国的民族精神、礼仪和风俗习惯》、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纲》、康德《从世界主义者角度看世界历史观念》、维柯《新科学》
三、浪漫主义史学与历史主义(十九世纪)
浪漫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2)关注历史发展的个性和独特性。
(3)提倡用情感来取代理性,反对用抽象的理性原则来概括历史。
(4)注重伟大人物和政治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历史主义是浪漫主义史学的一个最重要内容。历史主义的鲜明特征:
(1)人类历史是有机发展的过程,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连续性。
(2)对历史现象要以同情的、理解的态度加以研究,进行历史的分析,具体了解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承认它们存在的合理性。
(3)世界历史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不能用一般性的世界历史模式代替各民族具体的历史研究。
维柯的《新科学》开创了世界历史主义。
赫尔德的“文化的历史主义”。
兰克与“政治的历史主义”。
四、历史哲学 (十八世纪以后)
所谓的“历史哲学”,即是对历史进行哲学的思考。指的是人们对于历史不应该只以堆积史实为能事,还应该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论的了解。
近现代的历史哲学一词,专指西方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则一般通称为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在唯心主义方面,历史哲学一词的涵义和内容,也随着科学观念和哲学观念的变化而经历长期不断的演变,其演变的趋势是从思辩的走向分析的。大体上,前者要回答的问题是:历史演变的规律或规划是什么?而后者要回答的问题是:历史知识或理解的性质是什么?
思辩的历史哲学——重要探讨整个人类历史的特征、意义模式和规律等。是试图在一大堆貌似杂乱无章的历史事实的背后,寻求出理性的原则、规律和意义来。(前面所述各派大体上都属于思辩的历史哲学。)
思辩的历史哲学特别关注的问题:
(1)历史运动的模式。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的。
(2)历史发展的动力。看法不一,或认为是人的理性,或认为是复杂的人性,或认为是英雄人物。
(3)历史进程的目的和意义。认为历史发展有明确的目的和终极意义。
代表人物:维柯、伏尔泰、赫尔德、康德、黑格尔,以及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
分析的历史哲学——着重阐释历史学研究本身特有的性质、方法、价值或作用。其出发点是:要理解历史事实,首先就要分析和理解历史知识的性质。历史哲学的任务应该应该就是(或者至少、首先而且主要的就是)对历史的假设、前提、思想方法和性质进行反思。
分析的历史哲学关注的问题,更多的是历史认识是什么,而不再是历史本身是什么;更多的则是人们是怎样在认识历史的运动的,而不再是历史自身是怎样运动的。对于分析的历史哲学来说,更重要得多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对历史本身的探讨和解释,而是对历史学的探讨和解释。
代表人物:布莱德雷、狄尔泰、克罗齐、柯林武德、波普尔等。
四、实证主义史学(十九世纪后半期)
实证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主张依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建设历史学,力图使史学成为像自然科学那样追寻“一般法则”的科学。
(2)努力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反对历史研究的“个体论”倾向。
第四节:当代西方史学(20世纪以来)
一、当代西方史学形成的特征:
1、从传统的“叙述型”转向“分析型”。即用“问题史学”代替“叙事史学”。
2、从研究“显要人物”(精英人物)的活动为中心,而转向研究普通人和“社会底层的力量。
3、从狭隘的政治军事史转向探求社会历史的“总体”与“结构”。
4、从个人在故纸堆中扒梳史料的手工业方法转为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技术。
5、坚持史学研究采取跨学科的方法,借鉴和吸收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二、当代西方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流派及其理论:
(一)“新史学”的开端
法国卡尔。兰普勒特最早提出“新史学”这一口号;法国亨利。贝尔创办《历史综合评论》;美国鲁滨逊与“新史学派”的建立。
(二)法国年鉴学派(三个发展阶段)
1、创建阶段(1929——1945年)。代表人物是费弗尔和布洛赫。这一阶段奠定了年鉴学派的基本理论:
(1) 反对传统史学迷信史学和史料的倾向。
(2) 提倡“总体史学”。即强调历史研究的对象包含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 反对历史研究以精英人物为中心,大力倡导“从下往上看的史学”,主张着重研究下层的普通大众的历史。
(4) 主张史学要按科学的程序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用“问题史学”代替“叙事史学”。
(5) 坚持史学研究采取跨学科的方法,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2、第二发展阶段(1945——1968年)
是年鉴学派“制度化”和深化阶段。代表人物为布罗代尔(1902——1985)。
布罗代尔理论代表作:《历史和社会科学:长时段》、《菲力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布罗代尔的基本思想是“三段论”(历史时间的理论):认为历史时间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的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分别表述三个不同层次的历史运动,而其中的长时段历史也就是结构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长期的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借助于长时段历史观,才能够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人类生活的全貌。
3、第三发展阶段(1968年以后)
打出“新史学”的旗号,从此被称为“年鉴——新史学派”。代表人物是勒高夫、诺拉、夏蒂埃、勒韦尔。
年鉴——新史学派着重研究的理论、方法和领域:
(1)继承了长时段理论,着重研究各种结构和变化缓慢但长期起作用的事物。认为只有通过长时段才能把握和认识推动历史前进的潜在力量。研究领域是历史人类学和精神状态史。
(2)重视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
(3) 进一步拓宽历史研究的领域,更潜心于细小的课题。
(4)重新强调政治的作用,承认事件的重要意义。
(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
即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代表人物有多布、希尔顿、希尔、霍布斯鲍姆、汤普森。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共同性与理论特征:
(1)熟悉马恩著作,信仰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从事历史研究。但对历史唯物主义有自己独立的理解和解释,并有所修正。
(2)发扬了英国经验主义的史学传统,强调对历史特殊性的认识,坚持历史学是研究历史事实发展过程的科学。
(3)强调研究下层人民的历史。
(4)注重总体史研究。
(四)当代西方比较史学
西方比较史学的研究著作大致上归纳为四类:
(1)“各文明体系的比较”研究。即如斯宾格勒、索罗金和汤因比那样的宏观比较。
(2)“主要是对文明的某种中心题目进行比较研究,如比较宗教式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大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的历史现象的比较。
(3)通过比较而“研究历史过程”,“它们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可选择的生产方式’的比较研究到一个单独的行业实现工业化的速度和程度的比较;从革命这个永远受欢迎的题目的比较研究到限定仍很明确的过程的比较研究(例如现代教育制度的普及)。着重历史比较尤其与经济学、社会学或人类学的某些学派有密切的联系”。
(4)“机构的比较”。如教会、党派、银行之类的组织和机构的比较。
比较史学的特点:它不像写作通史或断代史的历史学家那样在连续叙述人类的发展中寻找历史的意义,也不像历史哲学家那样在寻求全面的总体模式中获取历史的意义,而是从整个人类历史中一直在撞击着人类的那些永恒的问题中寻找历史的意义。为此,比较史学按照某种规范和范畴,从人类历史中挑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侧重探讨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某种情况下的特殊规律,亦即寻求历史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阐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异同。
(五)当代西方心理史学
心理史学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的嫁接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它借助与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索人类过去的种种行为,进而更全面与更深刻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
心理史学分为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和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
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 ——是用精神分析法和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生活,其理论的一般特征:(代表人物是埃里克森、李夫顿和克胡特)
(1) 以新精神分析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即坚持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学说的原则,强调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天潜能的主导作用。同时强调自我的的自主性,认为自我具有自己的能量来源,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主要是家庭环境、养育方式)对人格的重大影响。
(2) 反映了一种“心理决定论”的历史观。即用历史人物的心理特征解释一切行为。
(3) 模式归纳。即习惯套用心理学模式的归纳,缺乏因果解释的科学研究(有些原理根本无法验证)。
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 ——反映了当代西方心理史学的变化趋势:(代表人物温斯坦、普拉特、埃尔金斯、阿瑟尔、霍弗、拉森)
(1)由“心理因素决定论”向“外在环境决定论”转变。
(2)方法论的突破。即不再仅仅是将心理学理论作为解释历史现象的史学方法,而把历史上的心理现象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说,不再局限于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个人和群体的历史行为,而是把历史上的个人和群体心理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原因,及其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变化,使心理史学不知不觉变成了历史心理学和心态史学了)。
(3)社会学对心理史学的渗透。强调不是心理驱力决定外在现实,而是外在现实决定心理状态。()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史学的应用。强调了人的行为完全是环境决定的,即便是那些看起来像是本能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对外部世界的反应。
(4)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史学中的应用。强调了人的认知模式会影响和决定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六)当代西方计量史学
计量史学也就是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
当代西方计量史学的特征:
(1)运用电子计算机。它的使用,使系统收集、利用史料及进行统计分析成为可能,并向研究者提供了处理大量情报资料和分析多变量现象的能力。
(2)进行统计分析。但不是指以往史学研究中那种描述性的统计,而是一种高级的推理统计学和多变量解析领域的分析,对此非用电子计算机不可。
(3)制作数学模式。借用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中的理论模式,以数理形式来表现历史文化现象。
(七)文化形态史观
文化形态史观是当代西方思辩的历史哲学的主要代表。其代表人物是斯宾格勒(著作《西方的没落》)和汤因比(著作《历史哲学》)。
其主要理论特征:是用“幼年、青年、成年、老年”(斯宾格勒)或“起源、生长、衰落、解体”(汤因比)四大阶段的生命周期来概括人类历史或文化的全部过程及其一般模式。
强调两点:
第一:所谓的历史就是文化或文明。这一结论旨在肯定,文化或文明才是人类历史的真正载体,而历史的意义即寓于作为人类历史之基本现象的文化或文明之中。因此认为,历史哲学与史学研究所应阐释的主要对象既不是纯粹的精神观念,也不是表层的政治、经济现象,而是作为一种历史整体的文化或文明。
第二、所有的文化或文明都是具有同等价值、属于同一时代的。这个结论的重点在强调,各种文化形态或文明社会原本就是自成一体、各有根据的,而决无孰优孰劣或孰高孰低之分。确信历史哲学与史学研究所面对的世界历史指的是整体,而不是某个选定的部分。因此,理应放弃狭隘的欧洲文化中心论和偏颇的民族主权国家观,转向一种整体性的、深层次的文化形态或文明社会比较研究。
参考书目:
《西方史学史》,张广智主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何兆武陈启能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9月版。
《西方新史学评述》,庞卓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开端是《抒情歌谣集》。
湖畔派三位诗人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温婉清丽的代表。这些诗人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厌恶,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
华兹华斯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他与“湖畔派”另一诗人柯勒律治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大部分为华兹华斯所做,而柯勒律治的名诗《古舟子咏》和《忽必烈汉》(《Kubla Khan》)亦收入其中,充满幻觉和奇谲的意象。
扩展资料: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英国乃至世界的浪漫主义运动是与当时世界性的革命运动思潮息息相关的,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它对浪漫主义运动首先发生在欧洲负有直接责任,对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蓬勃开展更是产生了重大影响。追根溯源,浪漫主义作家在思想上深受德国唯心主义古典哲学的影响。
开始重视人的自由、自在和自为性,并开始重新去认识“自我”、审视“自我”,从而进一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正是由于对“自我”内心情感的抒发和追求,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家才与欧洲各国的先驱们一起开始以作品为宣泄口。
追求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张扬个性解放,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垮了理性统制长达100多年的文学大堤。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