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的浪漫

浪漫主义的浪漫,第1张

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在文化艺术领域,它们各有各的奉行者,在不同历史阶段,这些思潮也反映着当时社会的集体意识,集体意识的流变在文学家、音乐家、诗人、画家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放眼西方,在科学启蒙时代之后,浪漫主义运动紧接着登上历史舞台。启蒙运动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宗教革命、法国大革命,带来了重视理性思考和外部世界客观规律的社会形态;浪漫主义运动则由文学、艺术、思想领域的先锋扛起旗帜,他们高呼回归人的内心,重视心灵表达,提倡以人为本。

浪漫主义的定义是什么?其实并没有清晰严格的词语界定它。浪漫主义也不是一种风格,它不像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有清晰的形式上的界定。所有风格都被尝试过,法国首位浪漫主义史学家托兰把他的领域定义为“那些正好定义不了的东西”。另一位浪漫主义学家则说“浪漫主义恰恰无关于话题的选择,也无涉于真实,而在于一种感受的方式。”

浪漫主义不是一种明确的风格,而是一场革命。德国哲学家恩斯特·特洛伊奇说:“浪漫主义同样是一场革命,一场真正的、彻底的革命,一场同时反对资产阶级情调和普遍平等主义伦理的革命;总而言之,这场革命反对在西欧盛行的算术化、机械化的科学精神,反对混淆功利与道德的自然法,反对将人性过度抽象为普世与平等。”黑格尔则把浪漫主义简洁的定义为“绝对的向内性”。如果按荣格对心理类型的分析,我们便可以把浪漫主义定义为内倾型,而启蒙运动属于外倾型。

对于浪漫主义运动具体的起点时间,大家各执一词,但基本是在18世纪中期。在这场运动中,思想家、音乐家、画家、作家和诗人起了重要作用,他们坚持倾听内心声音,反抗启蒙主义的理性精神。在这面“浪漫”旗帜下,汇集了思想家卢梭、赫尔德,诗人歌德、华兹华斯、拜伦,音乐家贝多芬、李斯特、瓦格纳,画家透纳、戈雅等。浪漫主义的浪漫,从这些巨匠胸中迸发出来,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风貌。

浪漫主义的浪漫,是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的道德影响》,是他的《新爱洛漪丝》,是他的《忏悔录》,是他“人最终会彻底地疏离于现代世界,以至于他们将祈求上帝让他们回到从前无知、天真、贫瘠的状态,只给他们留下那些令人快乐、值得珍重的东西”的预言。卢梭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开路先锋,他深刻的认知到,启蒙之光虽然温暖光明,但不能照彻人性。

浪漫主义的浪漫,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他的《浮士德》,他认为美感是无法学习得到的,那些学校教授的课程和某些规范对于发现美来说无济于事。“对于一位天才来说,原则比榜样还要有害”,自然的元真就是一切。

浪漫主义的浪漫,是人们对音乐大师的推崇,是对贝多芬的顶礼膜拜,是对李斯特和帕格尼尼之魔鬼技巧的着迷,是被瓦格纳的史诗交响招了魂,是肖邦,是舒伯特,舒曼,是柏辽兹。音乐成了宗教,它直接和人的心灵对话,音乐家成了国王。

浪漫主义的浪漫,是诗人们的直抒胸臆,是雪莱的“诗意的产生与重现,同意识、意志没有关系”,是华兹华斯“自然之书在万事万物之上,不朽之下,生命生长”,是拜伦“我独自在那里冥想一刻钟,梦想希腊仍旧自由而欢乐”。

浪漫主义的浪漫,是对夜和梦的赞美,是对《静夜思》十多种不同的德语翻译,是英国教士爱德华·杨笔下的“到了晚上,灵魂去外物而得自由,去激情而得冷静,思绪不受牵绊,不受压抑,在无疆的世界里甄选自己的所爱”,是画家福塞利描述灵感时说的“梦是最少被探索的艺术领域”,是肖邦琴键上流动的那么多首夜曲。

浪漫主义的浪漫,是各民族语言和神话的回归,是歌德的文集《论德国艺术》,是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是费希特《致德意志民族》的演讲,是小说家司各特开始运用通俗语言进行写作,是用苏格兰语写成的《罗伯特·布鲁斯进军班诺克本》,是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是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浪漫主义的浪漫,在那些文字、音乐、画作中,是对过于理性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担忧。越关注外部世界,离自己的心越远。

卢梭曾说,文明开化通向的终点不是解放而是奴役,文明用花束掩盖了拖累我们的枷锁,科学进步了多少我们的心智就退化的多少。

很激进的言论,但,表达了他的担忧。不知看到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和人自身能力的发展,卢梭有什么看法。

“绝对的内向性”,浪漫主义将选择它的历史走向。

翻译:袁子奇

出版:中信出版社

法国史家对中世纪文化怀有情感,视其为法兰西民族生命力的源泉。18世纪思想家认为历史会走向进步,有其历史的背景为后盾。随着科学革命的开展,西欧的一些地区在17世纪后期开始慢慢工业化,其结果是欧洲领先于其他地区,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当今的全球史家认为东西文明在18世纪中叶出现了"大分流",便是指的这个现象。

所谓"大分流"是指工业文明取代了人类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农业文明。由此,欧洲(以西欧和当时刚刚新建的美国为代表)开始领先于其他文明,成为引领世界历史前进的火车头。这句话并不只是比喻而已,因为火车的发明和使用,无疑是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工业文明的兴起,主要是一个经济现象,但也有相应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表现。因为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套政治制度、宗教观念和思想形态。工业社会的兴起,必然会与之对抗。17—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政治事件,其背后既有宗教信仰分歧的原因,更是新兴的社会政治力量对旧制度冲击的结果。

荷兰、英国和美国的革命,其原因和过程各不相同,而其结果却大致相似,那就是新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逐渐形成。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或许是这种新旧制度更替表现最为激烈的一个事件,其影响也最为深远。从政治层面来讲,法国大革命的最大遗产体现在推进了欧洲各地的民族主义浪潮。法国革命激烈、激进的程度,不但让尚未改革的普鲁士等地感到恐惧,而且也造成已经经历过改革的英格兰、荷兰等国的不安。英国学者对于法国革命一般都持批评的态度,其中以埃德蒙·伯克(Edmond Burke,1729—1797)最为典型。

对法国革命的批评和不安反映的其实是一种有关历史观的争议。更具体一点说,就是在近代社会慢慢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如何看待已经渐行渐远的时代——中世纪。在法国革命爆发之际,前章提到过的"古今之争"已经基本结束,主张今胜于昔的学者略胜一筹。所以问题的焦点并不在于论辩过去是否仍然胜于现在,而在于讨论在近代化高歌猛进的时候,是否要否定中世纪的一切。

如前章所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对于中世纪持一种基本否定的态度,而德意志学者如赫尔德,则对此颇有异议。激烈的法国革命,以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似乎要以全新的姿态建立一个完全不同的制度和社会,由此引起了一些人士的恐惧和不安。英国的学者则认为,英国"光荣革命"的成功,其部分原因就在于有来自中世纪的"大宪章"的遗产。

因此,完全蔑视中世纪并不明智。更有甚者,由于法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便是拿破仑战争。而拿破仑以军事的手段扫荡了几乎整个欧洲,冲击了旧制度。所以在如何对待中世纪的遗产这个问题上,还掺杂有欧洲其他地区反对拿破仑法国霸权统治的民族主义情绪。

19世纪被人称为是"历史学的世纪"。如果这个说法可以成立,那么其原因和特点则颇为多元、多样。批评法国革命过于激烈的言论,反映的是一种政治上的保守主义,而对中世纪的肯定甚至怀念,在文学作品上最为明显,表现为浪漫主义,主张历史上的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则体现了历史主义的思维。这三种"主义",加上上面提到的民族主义思潮,都在19世纪得到长足进展,并促进了历史学的大踏步发展。

因为历史研究的前提,就是要对过去充满兴趣(以否定中世纪来提倡历史的进步观念,被一些人视为代表一种"非历史"(ahistorical)的态度)。从民族主义立场出发,更促使史家缅怀自身民族的过去,所以无论是浪漫主义的情绪还是历史主义的思维,都有助于历史研究和著述的蓬勃发展。那时出现的历史作品,内容和形式多样,比如世界史的写作,随着美洲的发现和开发,让人颇有兴趣。

同时,对欧洲古代社会的研究也仍在持续。"东方学"(Oriental Studies或Orientalism)——欧洲学者对世界其他文明的研究——也在慢慢兴起。但毋庸置疑,19世纪史学的大宗是民族国家史学,即追溯、回顾、研究一个民族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著作,不仅欧洲如此,世界其他地区亦不例外。

民族主义在19世纪欧洲的兴起有一个显著的表现,就是民族国家的纷纷建立。民族史学在那个世纪的蓬勃发展与民族国家的建立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民族史学的写作和出版,助长了该国公民的民族主义感情,提升了他们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而民族国家的成立又起了帮助民族史学发展的作用。举例而言,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而法国与欧洲其他国家之间的战争,又让法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在期间,法国政府建立了博物馆(卢浮宫)和档案馆,其目的就是要提升公民的民族主义意识。博物馆和档案馆又是民族史学写作的得力帮手。这两种机构的雏形在古代便存在,但性质和功用不同。近代的博物馆(不少博物馆还包含国家图书馆在内,如大英博物馆)既有保存古物的意图,又有教育公民,提高其民族自豪感的目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后者变得日益重要。

国家不但出面、出资建立博物馆,而且还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公众(特别是学校学生)参观。这些措施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增强民族认同感,提高爱国心。档案馆的使用者与博物馆的参观者相比自然要少得多。但档案馆逐渐向公众开放,其目的也是为了提供方便,有利于历史学,特别是以自身民族为题材的历史著作的写作。

法国国家档案馆(Archives Nationales)创建于1790年,是欧洲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近代档案馆。而作为法国国家博物馆的卢浮宫(LouvrePalace)在1793年正式向公众开放,也是欧洲最早、最大的国家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于1759年向公众开放,为欧洲最早)。

就民族史的写作而言,法国史家也不落人后。奥古斯丁·梯叶里(Augustin Thierry,1795—1856)、弗朗索瓦·基佐(François Guizut,1787—1874)和儒勒·米什莱(Jules Michelet,1798—1874)都以不同的方式写作法国史,其中,米什莱以其高昂的热情、史诗的笔调歌颂法兰西民族的光荣历史,不但被誉为"法国史学之父",而且还是欧洲民族史学写作的典范。

这些法国史家的性格、治学和经历各有不同,但都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长大,因此他们的史观又有相似之处。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不同,他们对中世纪文化怀有浪漫主义的情感,并视其为法兰西民族生命力的源泉。

虽然程度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受到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和史学大家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1768—1848)的影响。基佐在年轻的时候,还曾评论夏多布里昂的名著《殉道者》(LesMartyrs),得到了后者的称赞。同时,这些史家在思想上又受到法国革命的洗礼,看到了大众在历史中的作用,因此特别希望从整个民族的角度写作法国史。

梅特涅和基佐是十八至十九世纪的两位欧洲政治家。

1克莱门斯·梅特涅是在德国出生奥地利政治家,是他所在时代最重要的外交家之一。他从1809年开始任奥地利帝国的外交大臣直至1848年革命爆发,他被迫下野为止。他任内首要工作之一就是缓和和法国的关系,也正是他促成了奥地利公主,女公爵玛丽·路易莎与拿破仑的婚姻。

在他的影响之下,“梅特涅体系”维续着奥地利与俄国、普鲁士的联盟十数年之久。这是梅特涅在奥地利外交上的最高峰,此后梅特涅逐渐被国际外交边缘化。从1821年开始他担任奥地利帝国首相,历经两朝(弗朗西斯二世和他儿子费迪南一世)直到1848年费迪南一世逊位。

此后,他在经历了从伦敦到布莱顿再到布鲁塞尔的短暂流亡生涯后,他于1851年再一次回到维也纳宫廷,成为费迪南一世的继任者——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顾问。1859年梅特涅逝世,享年86岁,与他同一时代的政治家里面,他享年最久。

2弗朗索瓦·皮埃尔·吉尧姆·基佐是一名政治家,他在1847年——1848年间任法国首相,是法国第二十二位的首相。

他是一名保守派的人,在任期间,他未能留心民间的疾苦,对内主张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对内则主张成立法比关税同盟,以对抗当时的德意志关税同盟,但这些措施均令到国内和国外的不满。1848年的二月革命,路易·菲利普的七月王朝被推翻,基佐也因而落台。

扩展资料:

基佐思想

基佐基于对文明的认识,通过对欧洲文明、法国文明的研究展示了其独特的文明观,逐渐勾勒出他心中的理想的自由、文明的社会。

首先,基佐认识到古代文明与近代以前欧洲文明的不同,它们的区别在于“单一性”和“多样性”,基佐认为“古代文明……在它们的种种制度、设施、它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上都打有单一性的烙印;一种唯一的、或者至少一种强大的胜过一切的势力支配着、决定着一切。”

古代文明的结局则可能是惊人发展以后突然衰竭(如希腊那样)或者陷于停滞(如印度那样)。而近代以前欧洲文明则与此不同:“社会组织的一切形式、一切原则都在其中并存着;宗教的和世俗的势力…这些各色各样的势力原则和制度和思想感情处于一种互相不断斗争的状态,然而没有一个能消灭其他势力而占有整个社会。” 

基佐看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文明的“单一性”和“多样性”,基佐认为单一的文明只能使文明最终走向死亡,而文明只能在多样中才能发展。

参考资料:

——弗朗索瓦·皮埃尔·吉尧姆·基佐

——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

《西方史学史》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述西方史学的萌芽

1、希腊神话。 2、史诗与传说 3、记事 4、神话和史诗的特点

二、评修昔底德斯的史学思想和方法)

1、比较丰富的人本思想 2、重视探讨历史发展的内在的因果关系

3、具有历史进化论思想的萌芽 4、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5、治学严谨,立论求实

三、奥古斯丁对宗教史学的作出了什么贡献?

1、撰写《上帝之城 》与异教徒进行辩论

2、发展并明确了中世纪的历史时间观念,上帝安排了一切,历史、回忆、只是证实上帝的安排。

3、地上之城(人类历史)从该隐开始,历经婴儿、少年、青春、壮年、半老、老年六个生理阶段。

4、双城斗争史分三个历史阶段:前律法阶段,律法阶段和上帝的天国阶段。

5、把史学完全隶属于神学的权威之下,其影响不可估量。

四、简述赫尔德的历史哲学

1、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诗歌阶段、散文时代、哲学时代。

2、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具有生长衰亡的自然发展过程。但不可能直线上升的。

3、人是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所以不同时代的人性并不一致,反对“永恒人性”。

4、他是近代首批文化史家之一,否认“精选民族”和“欧洲中心论”,试图探索人类在其文化发展进程中所经历过的道路。

5、不认为中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中断,而认为是人类文化进步中一个必然的重要的环节,如同链条一样,彼此相连,前后衔接。

五、十九世纪有那些史学流派及代表人物?

1、浪漫主义史学:赫尔德。柏克。夏多布里昂

2、客观主义史学:尼布尔、兰克

3、实证主义史学:孔德、斯宾塞

4、历史主义史学:(维柯)、萨维尼、洪堡、黑格尔

5、阶级斗争史学:梯也里、基佐、米涅、梯也尔

6、马克思主义史学

六、希罗多德对西方史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朴素的历史因果观

3、平等的民族观

4、求真精神A、秉笔直书,兼收并蓄B、考证史料,辨别真伪

5、首创历史叙事体

七、西方古典史学有那些传统

1、求真探索的精神。

2、人文主义的观念

3、宽宏的历史眼光

4、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5、重视文字表述和自身修养

八、简述博学时代的史学成就

1、主要特征为历史学家对整理,编纂、史料空前热情、直接原因是宗教改革,让历史自己说话

2、匹陶

3、度申

4、马比昂

5、蒙福孔

九、兰克史学有那些特点?

1、不评判过去,不教导现在,不予示未来。

2、第一次明确史料运用原则,外证与内证结合

3、重视档案

4、超然的态度,区别于普鲁士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激情的史学家和法国的政治史学家。

批评:1、拒斥历史哲学

2、不能证明如何作到“直书”

3、局限于政治史、外交史

十、简述年鉴学派的演进

1、法国的历史传统

2、《经济与社会史年鉴》1929—1945

3、《经济。社会与文明年鉴1945》1945—1968

4、1968—至今。勒高夫《中世纪的西方文明》。《中世纪的商人和银行家》。《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拉杜里《朗格多克的农民》。《蒙塔尤:1294—1324年的奥克乡村》

导言: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及演变概貌

西方史学源远流长、恢弘博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几次大的历史性的转折和变迁。

第一次转折:西方史学的创立。发生在公元前的古希腊时代。历史与神话分离,产生了体现人本主义精神的古典史学。

第二次转折: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前后。西方史学从古典史学的人本主义转向基督教的神学史观。

第三次转折:开始于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西方史学从基督教的神学史观转向资产阶级史学的人文主义史观。

第四次转折:发生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史学理论的演变更为激荡复杂,产生了与传统史学相对峙的新史学思潮。

第五次转折:发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标志着当代西方史学的形成。

第一节:古典史学(公元前的古希腊时代)

1、希罗多德与“社会文化史”传统的开创。

人本意识、世界史眼光和存真存疑的批判原则,奠定了西方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

2、修昔底德与“政治军事史”传统的确立。

将人类历史独立于天神之外的历史观念,成为西方建立科学的历史学的基础。

3、古典史学思想的发展特征:

(1)倒退的、循环的历史观念。

(2)人本主义思想。

(3)“世界主义”思想。

(4)尚未取得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

第二节:基督教史学(公元5世纪——14世纪的黑暗时代)

基督教史学理论的价值:

1、系统提出了历史“统一性”和世界史的观念。

2、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历史直进观”和“历史进步论”。

3、提出善恶冲突推动历史进步的“历史动力观”。

3、创立体现历史线形发展的公元纪年法。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攸西比厄斯。

第三节:近代资产阶级史学(14世纪——19世纪末)

一、人文主义史学(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

人文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恢复古典史学的人文主义精神。

(2)重新强调历史的垂训意义。

(3)重视历史叙述的体例。

重要流派:“修辞学派”、“博学派”。

二、理性主义史学(启蒙时代17世纪——18世纪末)

理性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强调人类的理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2)主张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历史和评判历史。

(3)提倡突破狭隘的政治军事史,注意广义上的社会文化史。

(4)提出系统的历史进步理论。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伏尔泰《论世界各国的民族精神、礼仪和风俗习惯》、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纲》、康德《从世界主义者角度看世界历史观念》、维柯《新科学》

三、浪漫主义史学与历史主义(十九世纪)

浪漫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2)关注历史发展的个性和独特性。

(3)提倡用情感来取代理性,反对用抽象的理性原则来概括历史。

(4)注重伟大人物和政治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历史主义是浪漫主义史学的一个最重要内容。历史主义的鲜明特征:

(1)人类历史是有机发展的过程,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连续性。

(2)对历史现象要以同情的、理解的态度加以研究,进行历史的分析,具体了解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承认它们存在的合理性。

(3)世界历史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不能用一般性的世界历史模式代替各民族具体的历史研究。

维柯的《新科学》开创了世界历史主义。

赫尔德的“文化的历史主义”。

兰克与“政治的历史主义”。

四、历史哲学 (十八世纪以后)

所谓的“历史哲学”,即是对历史进行哲学的思考。指的是人们对于历史不应该只以堆积史实为能事,还应该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论的了解。

近现代的历史哲学一词,专指西方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则一般通称为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在唯心主义方面,历史哲学一词的涵义和内容,也随着科学观念和哲学观念的变化而经历长期不断的演变,其演变的趋势是从思辩的走向分析的。大体上,前者要回答的问题是:历史演变的规律或规划是什么?而后者要回答的问题是:历史知识或理解的性质是什么?

思辩的历史哲学——重要探讨整个人类历史的特征、意义模式和规律等。是试图在一大堆貌似杂乱无章的历史事实的背后,寻求出理性的原则、规律和意义来。(前面所述各派大体上都属于思辩的历史哲学。)

思辩的历史哲学特别关注的问题:

(1)历史运动的模式。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的。

(2)历史发展的动力。看法不一,或认为是人的理性,或认为是复杂的人性,或认为是英雄人物。

(3)历史进程的目的和意义。认为历史发展有明确的目的和终极意义。

代表人物:维柯、伏尔泰、赫尔德、康德、黑格尔,以及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

分析的历史哲学——着重阐释历史学研究本身特有的性质、方法、价值或作用。其出发点是:要理解历史事实,首先就要分析和理解历史知识的性质。历史哲学的任务应该应该就是(或者至少、首先而且主要的就是)对历史的假设、前提、思想方法和性质进行反思。

分析的历史哲学关注的问题,更多的是历史认识是什么,而不再是历史本身是什么;更多的则是人们是怎样在认识历史的运动的,而不再是历史自身是怎样运动的。对于分析的历史哲学来说,更重要得多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对历史本身的探讨和解释,而是对历史学的探讨和解释。

代表人物:布莱德雷、狄尔泰、克罗齐、柯林武德、波普尔等。

四、实证主义史学(十九世纪后半期)

实证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主张依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建设历史学,力图使史学成为像自然科学那样追寻“一般法则”的科学。

(2)努力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反对历史研究的“个体论”倾向。

第四节:当代西方史学(20世纪以来)

一、当代西方史学形成的特征:

1、从传统的“叙述型”转向“分析型”。即用“问题史学”代替“叙事史学”。

2、从研究“显要人物”(精英人物)的活动为中心,而转向研究普通人和“社会底层的力量。

3、从狭隘的政治军事史转向探求社会历史的“总体”与“结构”。

4、从个人在故纸堆中扒梳史料的手工业方法转为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技术。

5、坚持史学研究采取跨学科的方法,借鉴和吸收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二、当代西方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流派及其理论:

(一)“新史学”的开端

法国卡尔。兰普勒特最早提出“新史学”这一口号;法国亨利。贝尔创办《历史综合评论》;美国鲁滨逊与“新史学派”的建立。

(二)法国年鉴学派(三个发展阶段)

1、创建阶段(1929——1945年)。代表人物是费弗尔和布洛赫。这一阶段奠定了年鉴学派的基本理论:

(1) 反对传统史学迷信史学和史料的倾向。

(2) 提倡“总体史学”。即强调历史研究的对象包含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 反对历史研究以精英人物为中心,大力倡导“从下往上看的史学”,主张着重研究下层的普通大众的历史。

(4) 主张史学要按科学的程序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用“问题史学”代替“叙事史学”。

(5) 坚持史学研究采取跨学科的方法,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2、第二发展阶段(1945——1968年)

是年鉴学派“制度化”和深化阶段。代表人物为布罗代尔(1902——1985)。

布罗代尔理论代表作:《历史和社会科学:长时段》、《菲力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布罗代尔的基本思想是“三段论”(历史时间的理论):认为历史时间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的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分别表述三个不同层次的历史运动,而其中的长时段历史也就是结构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长期的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借助于长时段历史观,才能够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人类生活的全貌。

3、第三发展阶段(1968年以后)

打出“新史学”的旗号,从此被称为“年鉴——新史学派”。代表人物是勒高夫、诺拉、夏蒂埃、勒韦尔。

年鉴——新史学派着重研究的理论、方法和领域:

(1)继承了长时段理论,着重研究各种结构和变化缓慢但长期起作用的事物。认为只有通过长时段才能把握和认识推动历史前进的潜在力量。研究领域是历史人类学和精神状态史。

(2)重视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

(3) 进一步拓宽历史研究的领域,更潜心于细小的课题。

(4)重新强调政治的作用,承认事件的重要意义。

(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

即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代表人物有多布、希尔顿、希尔、霍布斯鲍姆、汤普森。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共同性与理论特征:

(1)熟悉马恩著作,信仰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从事历史研究。但对历史唯物主义有自己独立的理解和解释,并有所修正。

(2)发扬了英国经验主义的史学传统,强调对历史特殊性的认识,坚持历史学是研究历史事实发展过程的科学。

(3)强调研究下层人民的历史。

(4)注重总体史研究。

(四)当代西方比较史学

西方比较史学的研究著作大致上归纳为四类:

(1)“各文明体系的比较”研究。即如斯宾格勒、索罗金和汤因比那样的宏观比较。

(2)“主要是对文明的某种中心题目进行比较研究,如比较宗教式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大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的历史现象的比较。

(3)通过比较而“研究历史过程”,“它们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可选择的生产方式’的比较研究到一个单独的行业实现工业化的速度和程度的比较;从革命这个永远受欢迎的题目的比较研究到限定仍很明确的过程的比较研究(例如现代教育制度的普及)。着重历史比较尤其与经济学、社会学或人类学的某些学派有密切的联系”。

(4)“机构的比较”。如教会、党派、银行之类的组织和机构的比较。

比较史学的特点:它不像写作通史或断代史的历史学家那样在连续叙述人类的发展中寻找历史的意义,也不像历史哲学家那样在寻求全面的总体模式中获取历史的意义,而是从整个人类历史中一直在撞击着人类的那些永恒的问题中寻找历史的意义。为此,比较史学按照某种规范和范畴,从人类历史中挑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侧重探讨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某种情况下的特殊规律,亦即寻求历史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阐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异同。

(五)当代西方心理史学

心理史学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的嫁接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它借助与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索人类过去的种种行为,进而更全面与更深刻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

心理史学分为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和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

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 ——是用精神分析法和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生活,其理论的一般特征:(代表人物是埃里克森、李夫顿和克胡特)

(1) 以新精神分析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即坚持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学说的原则,强调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天潜能的主导作用。同时强调自我的的自主性,认为自我具有自己的能量来源,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主要是家庭环境、养育方式)对人格的重大影响。

(2) 反映了一种“心理决定论”的历史观。即用历史人物的心理特征解释一切行为。

(3) 模式归纳。即习惯套用心理学模式的归纳,缺乏因果解释的科学研究(有些原理根本无法验证)。

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 ——反映了当代西方心理史学的变化趋势:(代表人物温斯坦、普拉特、埃尔金斯、阿瑟尔、霍弗、拉森)

(1)由“心理因素决定论”向“外在环境决定论”转变。

(2)方法论的突破。即不再仅仅是将心理学理论作为解释历史现象的史学方法,而把历史上的心理现象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说,不再局限于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个人和群体的历史行为,而是把历史上的个人和群体心理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原因,及其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变化,使心理史学不知不觉变成了历史心理学和心态史学了)。

(3)社会学对心理史学的渗透。强调不是心理驱力决定外在现实,而是外在现实决定心理状态。()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史学的应用。强调了人的行为完全是环境决定的,即便是那些看起来像是本能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对外部世界的反应。

(4)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史学中的应用。强调了人的认知模式会影响和决定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六)当代西方计量史学

计量史学也就是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

当代西方计量史学的特征:

(1)运用电子计算机。它的使用,使系统收集、利用史料及进行统计分析成为可能,并向研究者提供了处理大量情报资料和分析多变量现象的能力。

(2)进行统计分析。但不是指以往史学研究中那种描述性的统计,而是一种高级的推理统计学和多变量解析领域的分析,对此非用电子计算机不可。

(3)制作数学模式。借用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中的理论模式,以数理形式来表现历史文化现象。

(七)文化形态史观

文化形态史观是当代西方思辩的历史哲学的主要代表。其代表人物是斯宾格勒(著作《西方的没落》)和汤因比(著作《历史哲学》)。

其主要理论特征:是用“幼年、青年、成年、老年”(斯宾格勒)或“起源、生长、衰落、解体”(汤因比)四大阶段的生命周期来概括人类历史或文化的全部过程及其一般模式。

强调两点:

第一:所谓的历史就是文化或文明。这一结论旨在肯定,文化或文明才是人类历史的真正载体,而历史的意义即寓于作为人类历史之基本现象的文化或文明之中。因此认为,历史哲学与史学研究所应阐释的主要对象既不是纯粹的精神观念,也不是表层的政治、经济现象,而是作为一种历史整体的文化或文明。

第二、所有的文化或文明都是具有同等价值、属于同一时代的。这个结论的重点在强调,各种文化形态或文明社会原本就是自成一体、各有根据的,而决无孰优孰劣或孰高孰低之分。确信历史哲学与史学研究所面对的世界历史指的是整体,而不是某个选定的部分。因此,理应放弃狭隘的欧洲文化中心论和偏颇的民族主权国家观,转向一种整体性的、深层次的文化形态或文明社会比较研究。

参考书目:

《西方史学史》,张广智主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何兆武陈启能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9月版。

《西方新史学评述》,庞卓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批判的空想主义的特点包括:

1 平均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希望通过平均分配财产和资源来实现公平和正义,但这种平均主义忽略了人们的贡献和能力,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2 浪漫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强调情感和审美,但这种浪漫主义往往忽略了现实中的问题和困难,使理想与现实脱节。

3 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主义形式,它忽略了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难以实现。

4 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5 理论观点存在错误: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存在不少错误,例如,他们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忽略了资本和生产要素的重要性。

6 阶级斗争的掩盖:空想社会主义试图掩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这种掩盖导致空想社会主义无法认识到阶级斗争的本质和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47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