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自己适不适合学农学专业 什么人适合学

测试自己适不适合学农学专业 什么人适合学,第1张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农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好,毕业生一般可以都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科研、生产及管理机构工作。下面来一起测试下自己适不适合农学专业吧。

如何测试自己是否适合学农学专业

1、测试自己是否对农业和畜牧业感兴趣

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方面,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专业了。农学专业主要培养能够适应农作物产业化开发、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人才,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报考农学专业。

2、测试自己是否不贪图功利

选择专业应该以服务性为原则,这样反而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一般人格乐观且善良、诚实,做事情不求回报,能够全心全意的付出的人适合农学专业。在学习上,专心致志,不会贪图功利的人,选择农学这种传统的专业,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选择农学专业的原因是什么

实际上农学专业虽然很冷门,但其实有些农学专业的就业率还不错,发展前景也比较好。农学专业就业前景毕业生一般可以都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科研、生产及管理机构工作,或者可以从事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工作。

目前,我国是14亿的人口大国,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和不断减少的耕地,唯有农学才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的农学人才,将会是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农学专业作为培养农业生产很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的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就业前景良好。

不好 在纠结要不要报这个学校对吧

说几个事自己判断  自己看不懂就把这个拿给家长看 家长懂

1 校长召开座谈会请学生谈一谈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于是请了一帮学生会干部,这些学生会干部们在座谈会上把学校校长一顿夸,校长很高兴,说他很高兴,同学们对学校一句怨言都没有。学校形式主义盛行。在农大官网还能找到相关报道。学校排名连年下降可见一斑。

2这个学校很坑人,最坑人的是保送,这也是不建议大家报考这个学校的主要因素。随着国家发展鼓励有志向的优秀大学生读研,于是农大是普通一本也有了保送资格。保送是学校给你名额 别的学校同意接受你你就可以保送,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读研。不仅农大 ,像渤海大学是二本也具有了保送资格。并且教育部明文规定不允许以保送本校外校为依据确定学生的保送资格(参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可自行百度相关文件)但这个学校偏偏这样做, 而且还有更过分的事。

沈农作为一本,虽然很多专业实际在一本线以下招生,基本过一本线就能来。但是始终是一本还是能招到一些成绩不错的学生的,于是悲剧就出现了,很多好学生很优秀,通过大学三年的努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也拿到了像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等等很不错的学校的夏令营接收函,但是学校不让你走,不让你走,不让你走,就是不给你保送资格。 保送的机会少的可怜,一开始一个专业可以保送百分之五,但是学校为了自己脸上好看,想让学生留校,就改成了百分之一。像农学院 整个学院五个专业 仅农学专业就100多人 整个学院每年就只有   一   个保送外校的名额。考的是一本的分数,报的是一本的学校,得到的机会却是二本学校的机会。

是不是所有同类学校都这样呢?不是。山东农大农学院2018年保送了10个以上的外校,名次靠后的想保送本校也可以获得保送资格,很人性化机会很多。华南农大 安徽农大都很不错,四川农大等211就更不用说了。学校近年来使劲忽悠学生来,但是来了又不让人走,学生成了学校捞取政绩的牺牲品。

再说一说这个学校的保送过程:保送之前老师会大力宣传让你留校读研,告诉你就一个外校名额,保送很公平。保送时,先问你保送本校外校,外校即使你很优秀但是不给你资格,本校即使成绩很低也能保送。从16年到18年保送都是第五名获得外校资格,理由是老师给他在低端杂志发表了两篇论文,他是学生会主席等等。让平时努力学习了   三年   考第一第二的同学傻了眼,开始怀疑自我,恶心人一辈子。有的成绩好的同学没保送上,备受打击,因为复习的晚某一科没过线,导致调剂专硕,学校的老师会告诉你中农的老师不够意思,千万别去中农。没过线只能调剂呀,你不给人保送名额,给人家名额就能保送 学硕 奖学金 加好导师,不给人家名额还反咬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不够意思。

如果你问老师为啥不让我们保送呢?老师会告诉你1你们能力压根就不行 别想了2或者你们去外校给你们保送名额的话,会使得保送本校的名额相应减少,对我们招生不利。那你就自己考呗。自私自利,高考招生好话说尽,到了要走穷凶极恶。

如果你想保送本校,那你是不觉得这个学校很好,不幸的是植保,农学的专业第三保送本校,条件各方面都够了,但是没保送上,诡异不,哈哈。一些成绩很低的却保送了。

谢谢你问出了我心中所想!农业大学特别是农学专业毕业的都过得怎么样?混的好不好?

作为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我只能谈谈我的经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毕业后第一感觉就是农学毕业就业没问题,各级农业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农业公司对农业人才的缺口还是蛮大的,但是就业环境差!之前在隆平高科搬砖,待遇不错,就是苦了点!有多苦?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当畜生用这句话很贴切!

因为长期没有假期,跟女朋友分隔两地,实在受不了了就考了单位!单位是轻松很多,但是前期待遇不是一个差能形容!

进来之后发现,单位领导大部分都是农校(中专)毕业,虽说有一定的经验水平,但是跟学校的科研团队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要做的,就是把头埋下去,踏实做人,扎实做事!自古农人出英才!切不可妄自菲薄!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十四亿中国人民的饭碗应该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像著名科学家袁隆平正是农学家啊!……由此可见,学农应该前途无量啊!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我看未必尽然。

首先看录取分数线。农医理工,四个汉字,农排首位。九八五,二一一,一本二本三本专科甚至中专,带“农”字的学校录取线应该不是名列前茅,而是同级学校名列后茅。说明就业形势、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不见优势,甚至有一定的劣势。尤其是工作辛苦。不然,“农”成了人人抢的香饽饽,录取分数线就会高。

其次看考公务员录取带“农”字的比例。省市中央都有“农”机构,每个县都有农业局,农企站(农科所),广大农村各乡镇,都要抓农业,录带“农”字的高校各级各类的学生应该很多。其实情况恰恰相反,带“农”字的学生(专科一般不要)大抵招在“专业不限”里面!指定招“农”学专业的很少。足见基层的三农工作,用的大多是非农学专业的人!

再次看专业对口。由于农学这一大类的专科本科生其实并不好就业,所以,农学专业考研的比例应该不低(没办法)。搞了个农学(大类)研究生(硕士博士),到农学院教教书,种子或其他农科研究机构,园林畜牧等等,或者不对口,硕士博士们找工作还是要容易点。至于专科本科,专业对口比例很可能不高。换言之,学农对就业作用不大。

最后看工资。就整体来看,我国农学比较落后。如种子制造,农药化肥研发,农业机械研发等,大多受制于人。有人甚至认为,我国的农业,是短板中最短的那一块。当然,对一个具体的人来看,学农的,肯定工资有高的,有一般的,也有比较低的。但就整体而言,将农学与医学、工学等作比较,学农的整体的工资肯定是偏低的。

可是,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要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却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必须走在世界前列。各级各类农业大学必须有更大的作为才行!学农的也应该成为香饽饽啊!

我的邻居就是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研究毕业的毕业后被学校当了一名老师,加拿大学习深造3年,北京学习一年,现在在大庆八一农垦大学食品研究学院工作,工作稳定,我前段时间去了一次八一农垦大学食品研究学院,看看有没有什么适合农村发展的好产品。

上图就是我去八一农垦大学拍的

八一农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希望有更多的青上年能投入农业,扎根农村,为我们的农民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未来的新农村也会给你们一片广阔天地,让你们大展拳脚的。

我自己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农业大学毕业的,从大学开始基本上所有的朋友都是大学认识的,所以我也大概谈谈吧。

我们研究生门的大师姐和大师兄两口子,今年博士毕业, 安家费100w 找工作去了石河子大学当老师去了,应该也是身边刚一毕业薪资以及安家费最好的一个了,当然起点是博士。

其实我们学校的话,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学,但是学科也比较多,比较综合。现状是农业类专业相对来说不太好找工作,但是保研率和考研率很高,基本上的同学都去读研究生去了。而工科类,比如土木和水利,就业率相对较高,所以本科出来去工作的也就比较多。

本科的话工科类去工程局比较多,现在他们大部分 工资在六七千左右

,也有好一点的工资过万的。研究生同学基本上工作两三个月,基本上工资在 几千到一万不等。

说实话农业类的学生,要从工资上来说,确实和互联网公司简直没法比,但是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和5G技术的发展,可能在未来的10年或者不远的将来,农业也会成为下一个风口。

在接下来,农村和农业,会是下一个财富聚集的地方。 所以作为可能唯一的一个没有被互联网改造的领域来说,农业还是大有可为的。

陕西省有一所985、211的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这所大学因为地理位置偏僻,而且属于相较于其他专业比较冷门的农林类专业,所以这所大学也被称作性价比比较高的985大学,所以陕西省的很多考生想考985的话就会选择这所大学,我身边从这所大学毕业的人也比较多。

农科所领导

我们村有个很早前从西农毕业的人,这个人毕业后应聘到我所在地级市的农科所上班,后来结了婚。据说他对象在市上关系很硬,通过走动把他调去市委上班,不过好像是借调。可惜的是前年的时候据说市上清理借调人员就把他退回原单位农科所了,不过因为级别缘故即使是退回去也是领导。

市 科技 局

之前在一家县里面的公司上班,有一个去市上 科技 局办项目,在我向 科技 局递交材料的时候,旁边一个女的说她和我一个县的,就这样我们加了QQ,后来又加了微信。通过微信朋友圈我知道她也是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的毕业生,现在是市 科技 局的员工。

项目女生

以前上班的那家公司做项目的女生是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的毕业生,不过他学的是非农学专业。其毕业后是被家里面要求回来县里面上班,可能是担心其去外地上班可能会嫁的比较远,就这样他来到了这家公司上班。她那个时候主要是负责做项目的材料、交接工作。后来辞职了在交警队上班,不清楚是正式的还是临聘的。

经济学女生

村里有户人家的女孩是考的西农经济学,毕业后是在省城一家证券公司上班。

计算机系

村里另外一个打我两三届的小伙子是西农计算机系毕业的,其毕业后是在广东的一家软件公司,现在是在西安的一家公司做程序员。

农学女

有认识一个西农农学专业的女生,其研究生毕业后是在江苏的一家农业 科技 公司上班。

我大学毕业七年了。身边不管是以前的好朋友,还是大学同学,还是身边大学毕业的发小。七年了大家的生活状态我大概了解一些。时光如梭。转眼间大家都成家了。

说说我身边朋友的现状。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刚毕业就去了比亚迪工作了几年,去年辞职了。生活一团糟。现在到处找工作。他是算念书比较好的。我的最好的朋友大一本毕业,刚开始在北京工作后来回到了西安工作。工资在西安不算低,一万多,他是搞计算机的。回来买了房子,生活按部就班。今年他失业了一次,还在还房贷,生活压力巨大。西安房价大涨,物价大涨。生活的马马虎虎,马上到了三十五岁了,最怕被辞!我大白家孩子,他二本,学校不算好,大学出来他没有选择他原本的制造行业,转身去做了东风起亚厂家里的督导,负责大片区4s店,他的工资特别高,一年有三四十万。前几天买了一套196万的房子。平时4S店做活动的经费,他会吃点百分之十左右黑色收入等。我其他的同学的大专,混了这么多年按部就班老老实实上班的都过得不怎么样。但是没有办法只能撑着。高房价的绝望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今天重点说说我身边农学院出来的发小和高中同学。我那个发小刚从杨凌的农科大毕业出来在可口可能公司上班,做一个小小的送货员,他干了几年摸清门道,自己代理了蒙牛的酸奶片区,起初他自己骑三轮车送,每个月收入非常高,达到了二三万。大前年开了一家超市,花了七十万。前十天买了一辆奥迪。另一个高中同学他从农业大学出来,刚开始在一个养殖场,干了有个两三年就回家不干了。后来在家里专门做水果生意,在网上卖,他不单单只卖我们本地的水果,也经常跑南方的产地谈合作网上出售,和他谈话间知道他最高峰一天可以卖三五万块钱。真的吓到我了。

我大学毕业出来进了铁路局。一直到现在死去活来,饿不死活不好。好的一点是假期超级多还可以做副业。总结一句话,只要你肯努力,不管学什么都可以活得很优秀。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很巧,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同学 ,都是农业专业毕业的,有过得好的,也有一般的,也还有不如意的,和其他专业毕业的一样,有人成功,有人不如意,有人过得一般般,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区别。唯独不同的是因为毕业时间比较早,甚至有些人已经不再人世了。

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类。涉及的人多,由于保护隐私的需要,我们就用ABC来代替吧。

一,事业比较成功的

A,男,57岁,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毕业。后参军,上过越南前线。读过在职研究生。现在是某国有大型企业的副职领导,副厅级。

B,男,56岁,在校时表现良好,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当过乡镇长,地级市政府副秘书长。某局局长。

C。男,55岁,畜牧兽医专业毕业。上学的时候生的又矮又小,不到1米6,平凡毫不出众。后任地级市劳动局长,正处级。

D,男,58岁,畜牧兽医专业毕业。毕业多年后任县水电局长。另有人担任过粮食局长,土地局副局长,还有其他担任科级领导的数人。这是一类从政的。

二,毕业以后改行的

E,男,50多岁,土壤肥料专业毕业。现为某房地产公司老总。

F,男,55岁。工作几年以后改行到国家金融部门。现为市级银行的员工。这个类型的也有几个。

三,坚守在农林 科技 部门的

G,男56岁。中学时高考成绩比较好。农字专业毕业。现为某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同为高级农艺师的还有另外多人。有时候需要下乡,但工作并不累。薪酬也比较好。

四,下岗失业的。

这一类是改行以后下岗的。如果一直坚守农业部门的话。多的是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不存在下岗问题。

H,58岁。农学专业毕业。加入国有银行,后离开,自谋职业。这种情况也有几个。

五,工作多年,已经在农林专业岗位上离世。这一类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也有好几个。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农业专业的毕业生,和 社会 上大多数人一样,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也是一样。就业难 ,也有不难,如果一直坚持在农林岗位的,基本不会下岗失业。这个比其他很多行业要好,要稳。

本人三十多年前新疆农业大学毕业,现在退休在家,生活有滋有味。

很多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我的研究生、本科生许多就业很不错,遍布各行各业,上大学培养的是覆盖专业知识的拓展能力。大学是舞台,学生是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技如何跟你在大学下的功夫有关,用经济学的一句台词“投入产出成正比”,如果不成立或没实现,就是你的方法可能存在瑕疵或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农业、农村、农民一直被广泛关注,“三农”是国家一直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努力吧,年轻人,现在国家从产业链角度出发,考虑链条各环节,努力打造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和服务 社会 化,将来的农业就是按钮时代,呈现工业40,农民是职业,而且地位会很高,有尊严的劳动,中国的农业未来可期。

我的孩子读的是农业大学,但他的专业不是农学专业。其实有些农业大学实际上就是一所综合大学了。农学及相关可能是本学校的重点学科,具体就业以行政单位为主。做科研的可能相对较少一点。收入都是不错的。吃亏的就是一个农子,感觉不太好听,其实这些学校综合实力相当强,只是某些不懂行的人不了解罢了。

斯通纳》讲述一个名叫斯通纳的人,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一本书,能写下一个人的人生历程,却不可能涵盖一个人的一生,即使只是一个普通人。作者约翰·威廉斯没有意图将一个人全然装进去一本书,他只是用着极为平和、不带悲喜的语言,为我们讲述斯通纳的六十五年。

“感觉”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往往和时间不可划离开来。作者把斯通纳好几十年的时光藏在书的每一页里,一页就是一段过往。时间浓缩了的生活里的悲愁、快乐和宁静,都不可能被文字表达完整,或者说这种“感觉”的东西难以经文字被人感受。书里的悲欢离合,我们都只能想象,加上作者冷静的笔触,《斯通纳》这本书并不好读懂,我们能略微感知和想象斯通纳的感受,但却明白不得。即便如此,似懂非懂的朦胧感本身和生活一样,值得也需要慢慢体会。

期待

斯通纳出生农村,从小帮着父亲干农活儿,生活只有两件事,干活和自己念书。凭着自己的努力,十九岁上了密苏里大学。大学里,住在舅舅家,同样只有两件事,帮着舅舅干沉重的农活和沉浸在学习里。从贫瘠的地方走出来,大学里的丰富足以给斯通纳无尽的期待。大学的后两年,斯通纳基本放弃了农学院的课程,选修了哲学、历史和文学,最终获得文学学士。

斯通纳不想回到农场了,那是一个孤独、令人绝望的地方,斯通纳十七岁之时便在那块土地因为农活开始驼了背,回到农场,那一眼看尽的未来令人恐惧,一眼看尽的孤独未来更是令人窒息。学校里的文学老师斯隆,感受到了斯通纳对未来的期待和渴望,也感受到了斯通纳对教育事业的潜在意愿。斯通纳最终继续读了硕士,意图最终成为教师,也确实最终得以成为教师。

斯通纳对世界,或者说对大学的期待,背弃了父母对他的期待——回到农场。少不经事,人对自己的期待和对世界的期待是不可分割的,年轻的岁月里的冲劲就源于这两种期待的高度融合。

作者在斯通纳开始教书时,做了个铺垫——斯通纳未来必然被自己这种对世界的期待所背叛,这种铺垫通过斯通纳的好友马思特斯讲出:“你足够聪明——只是比我们共同的朋友聪明一点。但是你有这个瑕疵,那个顽疾。你觉得这里有某种东西,有某种东西值得去寻找。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你很快就会明白。你同样因为失败而与世隔绝;你不会跟这个世界拼搏。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

逐渐枯萎的期待

一战来临,仅有的两位好友费奇和马思特斯都参军打战。战争年代,全民征兵,全民内心一致,代表国家去战斗的士气鼓动着,每个人都逃不开这种环境的影响,不参军是一件受人鄙夷的事情。斯通纳可以并选择了申请免役。他选择留校的教育事业,他明白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明白自己做的事情的意义。

老师斯隆与斯通纳是一样的人,志向一致。战争和骚乱让学生无心学习,一心战事,对于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着期待的人,并意图以自身微薄的力量影响一教室人的老师而言,战争这种非理性和黑暗使得斯隆的教育事业走向破产,并在人生最后的年岁里郁郁而终。斯隆对世界期待的破灭,是斯通纳期待枯萎的开始。

遇见伊迪丝,年轻时的激情和爱情使斯通纳奋不顾身往上追逐。追逐的最后是缔结婚姻,但婚姻是失败的。伊迪丝,独身女,她自幼便在父母的安排下生活的,婚姻亦是父母的许可或肯定下结成的。伊迪丝没有自我概念,但是又非常偏执,她不爱斯通纳。一个月,斯通纳意识到婚姻的失败,一年,斯通纳已然不再抱以希望。这是斯通纳对爱情、婚姻期待的落败。

斯通纳对教育事业的认真,使他不可能放任不诚实、无真才学的沃尔克通过课程最终进入教师队伍,斯通纳要捍卫教育这片领地,但是他失败了,败给了同事——喜爱沃尔克的劳曼克思,并且从此结下梁子。这是斯通纳对教育事业期待的一次落败。

斯通纳对爱情的期待没有因为妻子而消失,他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助教凯瑟琳,斯通纳的年纪足以作为凯瑟琳的父亲。他们进入一段可以说是必然不长久的爱情,在爱情包围下度过一段难舍难分的甜蜜,终于在公共压力下,并在劳曼克思的推动下更快地终结了。

对世界的期待,此时已然所剩无几。并且在二战之时,学生走向战场,循环老师斯隆当年面对的事情,斯通纳无可避免的失望。期待的枯萎,让斯通纳更加深切意识到朋友马思特斯的那句“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也意识到了把一个人的自我完全托付给这些毫无理性和黑暗的力量纯属徒劳和浪费,这些力量推动着这个世界走向不知的终点。于是转而面向自己的内心,只期待着自己当下的一分一秒和一分一秒内的生活。

无关期待与否

期待枯萎的事情里,作者完全作为一个旁观者、讲述者,那种客观的感觉,就像斯通纳逐渐不再期待世界为自己的意志发生一丝改变,从而抽离开自己,冷静且轻蔑地看待周围的环境一样。

世界如何没有关系,怎么认识和看这世界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人,对于自己,一定要保持着期待。对环境和别人的失望,一定不可以变成对自己的失望。我相信,这是作者在讲述斯通纳的故事里所要表达的核心。

对世界的没有期待,就和斯通纳家乡的人一般。斯通纳的回忆:“他们共同的道德信仰就是把自己的脸交给一个严苛不公的世界,而那一张张脸毫无表情,铁硬又荒凉”,“他看到,好人都落入缓慢、绝望的衰落中,当他们对体面生活的憧憬崩溃时,人也随之崩溃”。多少人,伴随着对世界期待的破灭而放弃自己,和伊迪丝的父亲一样,投资破产而选择自杀,只不过更多人的放弃自己是麻木地活、无尽的空。

斯通纳在二战后,放弃了对世界的期待,那是他最幸福的几年。“他很少考虑过去或者未来,也不考虑失望和欢乐,他把自己能有的全副精力都集中在工作的时刻,希望自己最终由自己的作为来作定论。”当一个人把自我成长和超越自我作为唯一意义,把对自我评价作为唯一评价来源,无疑这个人找到了他的最幸福。

关于爱情

斯通纳一生除了母亲,只有两个女人的存在,一个是妻子伊迪丝,另一个是助教凯瑟琳。在伊迪丝那儿,斯通纳认为爱情是一种绝对的状态,如果一个人足够幸运,就可能找到入口的路径,但是斯通纳并不幸运。慢慢的,斯通纳把爱情视为一种虚幻,一种朦胧手不可轻易触及的天堂。直到遇上凯瑟琳,四十三岁那年,斯通纳学会了别人——比他年轻的人——在他之前早就学会的东西:你最初爱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最终爱的那个人,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一个人想去了解另一个人。

如果说,人生中少有的和期待不相干,那爱情是其一。只有在爱之前,或者在爱的初始,斯通纳满怀着不实际的期待,但是爱情本身,它没有期待,它就只是两个字“爱”和“情”。爱情不是最终目标,爱这个过程里,是一秒接一秒,一天接一天,在其中,是爱的双方,心灵、心智和意志逐渐发生转化。爱的过程,是极度浓郁和极度清淡构成的一个总和,人就在其中,了解并被对方和爱情改变,而改变同样不是目标,只是作为爱的赠品。

斯通纳婚姻中出轨,体悟到爱情。作者不是歌颂出轨,作者始终只是一个讲述者,冷静客观的讲述者,把斯通纳身上的事情和感受述说给每一个读者。但我相信,作者是歌颂爱情的,将爱视为一种人类行为,不去管时间的长短和外界的影响,爱情无关期待,爱情没有杂质,让爱进行下去就够了。

最终的浪漫

斯通纳的一生,在作者的字句里,在我们看来是无聊的,一生两件事,教书和爱情,而且爱情仅占极小的一部分。但是作者给了斯通纳一种浪漫,冷静的字句里描绘出的浪漫。

对这个世界有期待,有企图,希望世界是按照自己的预想来发展的,这是人类的不自量力,是人类的单纯纯真之处,也是人类的浪漫之处,这是斯通纳年轻时。

倘若哪一天,一个人突然被自己内心预想的世界所背叛,他突然发现他无法改变世界,无法超越这个社会,他开始感受到青春里有害却不曾消失的苦涩,于是他把期待转回到自己身上,他仍然期待着,世界不由我控,我还能控制自己要跳着还是跑着走,这种转变的过程,是人类的又一浪漫,这是斯通纳中年至老年的过程。

浪漫还不止于此,人,社会里的人,他期待自己的成长和趋于完美,他其实还对这世界有期待,期待自己所在的方寸之地里,心口那一小块,可以挖掘着幸福和安静,这是人类的最浪漫,这是斯通纳的老年时。

因此,作者赋予了斯通纳平淡一生无尽的浪漫,让斯通纳作为普通人的同时区别于其他普通人,斯通纳始终没有放弃对自己的期待,无法以己之力影响世界,即使只是一个学校或者学校里的课堂这样的一个世界,斯通纳仍然追求着自己,安静地雕琢自己,让自己越来越符合自己心中的美。斯通纳没有在外界的冲击下变得麻木,没有把绝望没有色彩的脸面向世界,因为他从来没有那样面向自己的内心,他没有怀疑过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和意义。

作者约翰·威廉斯真是足够强大,斯通纳平淡一生中的浪漫就像一潭死水里的生机一样,竟然被作者找寻了出来,不得不佩服其对世界和人的洞察和体会。

尝试细细地读这本书,慢慢体悟斯通纳平淡、孤独中的浪漫,同时不忘回到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我对自己有什么样的不受外界影响的期待,且期待中是不是包裹着浪漫?

南京农业大学毕业的名人校友主要有:

1、张德慈:农学家、环境科学家、生物学家、植物遗传学大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9年,曾获世界环境科学领域最高奖——泰勒环境成就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

2、李景均: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被誉为“人类遗传学的开拓者”。

3、马保之:著名农学家。1949年到台湾,任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植物生产组组长,1954年任台湾大学农学院院长。

4、陈桢:著名动物学家、遗传学家,教育家。中国动物遗传学的创始人和动物行为学、生物学史研究的开拓者。

5、戴芳澜:著名的真菌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6、戴松恩:著名作物育种和细胞遗传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7、钱崇澍:著名植物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中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地植物学、植物区系学的创始人之一。

8、裘维蕃: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届理事长,国际植物病理学会第四届理事,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在植物病理学方面有杰出贡献。

9、秦仁昌:中国现代著名植物学家,中国蕨类植物学的奠基人,中国植物学的一位拓荒者,著名的蕨类学家、植物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0、俞大绂: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农业微生物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中国植物病理学科奠基人之一,在我国最早从事植物病毒病和细菌病害的研究;首先报道小麦秆黑粉菌生理分化性;并开创了植物抗病育种工作。

11、黄宗道:土壤农业化学家,著名橡胶栽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研究天然橡胶栽培的主要奠基人。

12、金善宝:著名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1934年编著了中国第一部小麦专著《实用小麦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3、陈俊愉:园林学家、园艺教育家、花卉专家。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花协梅花蜡梅分会会长及梅国际登录权威(IRA),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14、樊庆笙:著名农业微生物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农业微生物学的开创者之一。

15、庄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16、刘大钧: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7、任继周:中国工程院院士,草业科学家。长期从事草地研究,他创立了草原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国主要的牧业省(区)。

18、盖钧镒: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数量遗传研究,发表论著430余篇册,并致力于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的创建。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蒋亦元: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农业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创造性地进行谷物割前脱粒收获机的研究,并率先取得成功,推动了中国谷物收获机的创新和发展。

20、蔡道基: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毒理学专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农药环境安全评价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三个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

21、万建民:作物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岗位杰出人才,2015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2、张林秀: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基地首席研究员,201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娄成后

娄成后(1911年12月7日—2009年10月16日),生于天津,原籍浙江绍兴,植物生理学家、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娄成后于1932年获得清华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1934年获得岭南大学硕士学位;1939年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被聘为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副教授、教授;1946年至1948年担任英国伦敦大学大学学院生物物理研究室客座教授。1948年出任清华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教授;1949年后历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副校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开始先后当选为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2009年10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娄成后在植物的感应性与信息的电波传递、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植物细胞间的交通与细胞内含物的再分配再利用、植物根冠间信息传递的研究、生物调节物质作用机制与农业应用的研究等领域取得了研究成果。

中文名:娄成后

外文名:LouChenghou

国籍:中国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11年12月07日

逝世日期:2009年10月16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代表作品:《作物产量形成的生理学基础》

祖籍:浙江省绍兴县

人物生平

1911年12月7日,娄成后出生于天津,原籍浙江绍兴。在中小学期间就对自然科学发生兴趣。

1923年—1928年,在北京育英中学及天津扶轮中学读中学,读完高中二年级即考取南开大学。

1928年—1929年,就读于南开大学。

1929年—1932年,次年转入北平清华大学生物学系学习,受教于中国早期植物生理学家李继侗,选择植物生理学为他的科学研究方向,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32年—1934年,就读于广东岭南大学生物系,并担任助教、研究生,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就是《中国的肉食植物》。

1934年—1939年,就读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植物系,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就是《含羞草膨压运动及动作电流的研究》。

1939年—194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奔赴大后方的云南参加教学、科研工作,并担任昆明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副教授。

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应英国文化协会的邀请到伦敦大学大学学院生物物理研究组进行科学研究,在生理学家阿奇博尔德·希尔(19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神经肌肉实验室对几种植物的电生理进行研究。

1948年11月底,不顾当时解放战争期间交通的困难,从伦敦返回北平清华大学,十余天后在清华园就迎来了北平的解放,之后担任清华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教授。

1949年底,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到北京农业大学,娄成后先后担任农业化学系教授、植物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及学校研究部副主任。

1956年,被评定为一级教授。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并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常务委员。

1980年—1982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副校长。

1982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顾问。

1984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的北京农业大学的实验室得以恢复。

1992年,担任国家攀登计划之一的“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抗逆生理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2009年10月16日凌晨1时,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娄成后首先证明植物生活组织中通过胞间联丝具有“细胞间的电偶联”,显示电解质可以在组织的原生质内部转移证明胞间联丝可以在适当情况下转变为开放通道,容许原生质与病毒等大颗粒通过。在研究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整体反应中,发现电化学波(动作、变异、持续震荡)在体内的传递不仅限于少数敏感植物,而且在适当条件下出现在普通植物中局部(如根系)受到刺激或伤害,或是逆境的胁迫就会发出电化学波或激素通过维管束较快地传递到冠部,随即在叶片上出现反应(如气孔关闭)。首先在中国国内探讨类似生长素2,4—D机理的基础上,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节作物生育与防除田间杂草的应用,从而发展出保持农田水土与节省人工的残茬覆盖减耕作业。倡导了旱区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及育苗移栽。

根据2012年1月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网站显示,娄成后主编、撰写了教材及专著10余种,在中国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人才培养

娄成后始终坚持教学、研究兼做,理论、实践并行的原则。

娄成后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所、北京植物生理研究室,北京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展了大量植物生理学的基础研究,并培养了很多研究生和青年科学工作者。根据2012年1月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网站显示,娄成后先后培养博士后5人,博士生15人,硕士生27人,与中国国外联合培养博士生2人。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娄成后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六、七届委员,并长期担任《植物学报》主编。

个人生活

娄成后的祖父娄春蕃长期任职于直隶总督幕府,定居北京、天津。其外祖父卢木斋以精通数学为清末洋务派所赏识,曾任保定武备学堂督学及奉天(沈阳)提学使等职,中华民国成立后在天津隐退,兴办煤矿、水泥、电力及地产等实业,取得成功。他曾创办木斋中学,并几度在京津等地建立图书馆。卢木斋博学多闻,经常谈古论今。娄成后幼年常亲聆教诲,受益颇多。父娄裕焘(字鲁青)曾在美国檀香山任中国领事馆秘书,后去耶鲁大学进修,获法学学士学位后于辛亥革命前夕归国,以后长期任中英合办的开滦矿务局中方秘书,并在天津兴办实业,曾创立华北制革厂、天津造胰公司等企业。母卢云青曾主持私立木斋幼稚园及小学校务工作,该校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木斋中学,由其继母卢定生担任校长。

娄成后在青年时期,当时国难当头,日本侵略加剧,东北沦陷,华北存亡危在旦夕,娄成后爱国爱民,曾走上街头,宣传抵制日货。在美国留学期间,正值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国人人奋起抗战,娄成后参加组织全美留学生会,任学术组长,在美国各处宣传抗日,奔走募捐,支援抗战。

“文化大革命”期间,娄成后在北京农业大学的实验室遭到严重破坏,一时难以恢复,他和夫人祝宗岭于1978年—1984年先后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开展植物感应性和物质运输的研究,使得他的研究得以恢复并做出了新的成果。

人物评价

娄(成后)老留下的严谨、认真的学风,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工作者攀登科学高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评)

娄成后在解放初期就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在化学除草、蔬菜贮藏保鲜、农田覆盖免耕、旱区农业、育苗移栽等方面有超前和独到的见解,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植物生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他为中国植物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评)

后世纪念

2011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通报》编辑部联合出版专辑(科学通报2011年10月第56卷第30期),纪念娄先生百年诞辰、反映植物生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2012年11月5日上午,纪念娄成后百年诞辰活动暨娄成后铜像揭幕式在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大楼报告厅举行。娄成后生前同事、学生、亲友代表等齐聚一堂,回顾娄成后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共同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高尚品质。

湖南农业大学是几本介绍如下:

湖南农业大学是一本。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全国文明校园、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科涵盖农、工、文、理、经、管、法、医、教、艺等10大门类。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3个,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7个,省“十二五”优势特色学科2个。

学校有专任教师155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102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职工193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40人,省级人才325人。有国家教学团队1个。

扩展资料:

湖南农业大学办学始于1903年10月8日创办的修业学堂,周震鳞、黄兴、徐特立、毛泽东等先后在此执教。1951年3月由修业学堂发展而来的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南农学院,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1994年3月更名为湖南农业大学。

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研究生院,学科涵盖农、工、文、理、经、管、法、医、教、艺10大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180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