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的守望相助议论文

乡土的守望相助议论文,第1张

大地再度震颤!7月22日7时45分,甘肃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截至昨日18点,地震已造成75人死亡,14人失踪,584人受伤。定西市政府介绍,此次地震致岷县、漳县多个乡镇受灾严重。重灾区出现大面积通讯中断和停电,泥石流、滑坡不断发生。定西市主要负责人前往岷县蒲麻镇一带,城市损失不大,重灾区在农村。(相关新闻今日本报07、08版)

每一次强震或灾难,都以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为其悲情注脚。好在,人类行进在文明的社会进程中,无不是以“充满温度的互助守望”去抗击挫折与灾难,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就在地震发生当日,无数网友在网络上点烛祈福,祈祷平安;救援团队更是第一时间赶赴灾区,驰援灾区民众——抗震救援机制正迅速启动,各方力量迅速集结,政府和民间的涓滴之力,迅速汇集成人性互助的正能量,去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个有温度的社会从来无须畏惧灾祸。

文明不沦陷,人性有温暖。但与此同时,人类社会朝向文明的努力,也必须以对灾难的预警、设防与救助体系的建设为重要标志,这种标志更不应以城乡不同而有所区别。拿这次甘肃定西地震来说,虽然地震震级不比此前的雅安、汶川地震,但人身、财产受损状况却一点也不轻。或许,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震重灾区是农村,而农村通常在灾难防御方面属于“不设防”的土地。事实上,放眼全国,不仅是在地震灾害中,在平时更常见的暴雨、风雪、山洪、泥石流等灾难中,农村往往更容易成为重灾区,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农村常常地处偏远,基础设施缺失,防灾预警能力薄弱,并且受地理环境影响,在灾害发生后,极容易发生更严重的次生灾害。“不设防”的土地,容易多灾多难。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地区又极容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盲区,导致救援出现空白地带。

这次的甘肃地震,就呼唤我们重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这片土地。地震重灾区在农村,那么我们的救援团队如何在72小时黄金救援期,打通生命通道,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民众生命财产,就成了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地震震中在山区,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不断,余震不停,这种情况下,如何迅速、安全地转移灾区民众,防止次生灾害二度伤害民众,也是需要立即着手开展的救灾工作。当然,在生命救援之后,如何进一步安置灾区民众,重建家园,为这片土地设定灾害防御机制,建立起更完备的防灾、预警、救助体系,则是下一步需要提上议事日程的议题。

日益多发的灾害性天气,以及我们正在进入的一个由突发事故、自然灾害等构成的“高风险社会”,呼吁整个社会必须建立起城乡无差别的、完备的风险防御与危险应对体系。定西在历史上就曾多次发生地震,国家地震局网站消息称,有历史记录以来,此次地震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5次。处在这样一个地区,考虑到地震监测手段尚不完备,建立起良好的房屋抗震性能、常态的居民防灾抗震意识和常识,可谓是灾情应对的关键。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如何告别过去完全“自给自足”的传统建筑模式,提高居住房屋的防灾抗灾水平;如何更科学地选址,修建房屋,避免次生灾害二度伤害灾区民众,则是公共部门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灾难面前,只有全社会休戚与共,共同面对,用人性的温情守望,去援助生命,传递关爱,每个人在灾难面前才不是孤立无援的原子,而是彼此可以感受到对方并能凝聚一体的力量。除了人性关爱,公共制度也需要以一种完善、无差别的风险预防与危险应对体系,去兜底抚慰人心,让人们感受到公共服务的温度。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路径浅析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路径浅析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日渐成为乡村振兴和扶贫富民的新渠道。里口山村依托独特的杏花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通过科学规划,实施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建立工友创业园、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系列举措,成功打造了“十里杏花谷”特色旅游品牌,成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和样板。本文通过对里口山村进行个案调查,对其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乡村旅游;乡村振兴;里口山村;个案调查

 1、研究区概况

 里口山村隶属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街道,地处烟台市和威海市之间,南依昆嵛山脉,距昆嵛山旅游区约11公里,距养马岛旅游区约12公里,紧依烟威公路,与牟平高铁站、高速路口、蓬莱机场等处于1小时交通圈内,交通条件优越,区域位置独特。全村共203户,342人,耕地570余亩,山岚7000余亩,杏园100余亩,杏树15000余棵。该村已有300多年杏树种植历史,每年清明节前后,杏花盛开花深似海,延绵10余里。

 2、里口山村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路径实践

 21科学规划布局

 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根据本村特色,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聘请专业设计公司,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制订了依托本村十里杏花资源,建设“一条大道、三个片区”的规划方案,即修建一条杏花观赏大道,规划“百户民宿、千亩现代农业、万亩生态山林”3个特色产业片区,同时挖掘村内古泉、金鱼池等人文景观,以杏花大道为轴,四向拓展,大力发展健康养生旅游产业,扩大旅游业发展半轴,打造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规划格局。

 22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里口山村挖掘本村独特区位优势和杏花资源,争取上级政府支持,将该村纳入牟平区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根据村庄规划,分步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改善村庄环境,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最具代表性的是投资270万元,在牟平区乡村率先实施了一体化污水处理项目,铺设300毫米混凝土主管道3460米,110毫米PVC支管2800米,75毫米PVC支管3800米,建设适合旅游景点、小城镇污水处理的MBBR工艺污水集中处理站3处,日处理污水量达50立方米/天,能够满足本地村民生产生活和民宿旅游业发展污水处理需求。项目的实施改变了乡村传统污水处理模式,为村庄污水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提供了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在全区起到了示范作用。里口山村先后争取上级和社会资金2000多万元,清理整治河道2400米,建设3处拦河坝,扩大河道蓄水能力,因水制宜打造水面相连、水绿相依的'河流景观带,开发休闲垂钓等旅游项目;建成2处大规模的游客服务中心,可同时容纳300人进餐;规划设计3个中国庭院建筑,打造富有生活气息和历史底蕴的人文景观;逐步实施了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实施完成的700亩高标准农田滴灌等农业项目,为农业观光采摘游提供了条件;为方便游客停车,新修建停车场2个,新修建的杏花观赏大道,直通G228国道,使该村交通条件更加优越,旅游观光更加便捷,加之独特的区位优势,为短途游、近郊游提供了绝好的便利条件。通过对以污水处理为代表的村庄基础设施和以杏花观赏大道为代表的旅游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里口山村更加整洁,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村庄的旅游吸引力,进而带动了该村经济等各产业的发展。

 23建立“工友创业园”

 带动增收致富里口山村在区总工会指导下,充分利用本土特色乡村资源,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为当地村民创业就业创造机会,以“培、联、创、扶”为核心理念创新建立“十里杏花谷工友创业园“,完善工会组织建设,实施企业民主管理,创造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和干事创业氛围,以旅游业为基础,推进工友创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帮扶农民增收致富。一是通过“培”提升技能。工友创业园加大农民、工友培训力度,定期开设“农民大讲堂”,组织乡土人才现身说法,聘请专家教授现场辅导并深入田间地头、送学上门,组织农民工到威海、招远、寿光等地考察调研,开阔了工友眼界,提升了创业技能。二是通过“联”抱团发展。工友创业园结合自身特色,优化产业结构,引领杏林湖酒业股份公司、24小时保鲜水股份公司、新希望土地股份公司、健康养生旅游股份公司等本园企业利用当地优势资源,抱团发展,开启“1+1>2”模式,带动更多的人创业就业,因杏融合,促进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三是通过“创”提质增速。在工友创业园的带动下,充分依托当地杏花资源,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健康养生旅游产业,通过举办旅游赏花节、甜杏丰收节等节庆文艺表演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赏杏花、踏青、游玩,发展绿色生态旅游,打响“十里杏花谷”旅游品牌,使该村发展成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十里杏花谷”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世博年最佳乡村旅游节”“好客山东最美乡村”,乡村旅游业出现质的飞跃。四是通过“扶”增收致富。工友创业园切实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孵化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引导社员自愿入股,上不封顶,扶持每户社员200元原始股;残疾人、低保、贫困户、五保户每户在享受自己的资产资源收益分红和社员原始股之外,由创业园为每户垫资300元作为扶贫股,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助力精准脱贫。里口山村工友创业园的创业扶持计划依托本村旅游特色,既坚持了公平自愿的原则,又兼顾了特殊人群,展示了里口山村共同致富、精准脱贫的创业风貌;建立的多个产业、公司在提高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的同时,也起到了打响招牌、吸引更多游客的作用。乡村旅游发展的工会组织支持、乡土特色守正出新、生态资本支撑,都最终服务乡村旅游发展,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的借鉴。

 24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打造乡村旅游产业

 里口山村秉承“红色党支部引领,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于2015年注册成立了烟台市十里杏花谷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村党支部引领下实行以发展生态产业、带领群众致富为切入点,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采取“村集体+合作社+村民”的模式,合理确定股份,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致富。近年来,合作社与滨州医学院、鲁东大学和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达成合作协议,将十里杏花谷作为三座高校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以学促旅,学旅结合,极大宣传了当地的旅游文化;成立了烟台市第一家山村共享书院——再思书院,收藏图书上万册,供村民和游客免费共享,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2019年书院获得市总工会“助力乡村振兴农家书屋”称号;合作社健康养生旅游成果显著,乡村旅游产品杏子酒和蜂蜜已经成功推向市场,农家乐、特色民宿稳步运行,以“杏”搭台,连年举办杏花节、甜杏丰收节,独创“杏”福长街宴,累计接待游客20多万人,每年直接经济收益30余万元,总资产2000多万元,年收入200多万元,带动、扶持150人创业,辐射带动周边镇村村民、农民工1500人就业。总的来说,里口山村合作社会发展健康有序,已经探索形成一条“红色引领、赏杏花景、采生态果、饮农家酒、住农家屋、享农家乐”的生态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3、结语

 在里口山村发展过程中,以科学规划布局、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建立工友创业园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打造乡村旅游产业为代表的独特路径,对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并进而助力乡村振兴起到了独特作用,使里口山村发展成为了有活力、能复制的乡村振兴典型,对探索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

;

论乡村教育的发展的论文

  [摘 要] 乡村教育经百年发展,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与意义。近代,梁漱溟先生在山东邹平县创办的乡农学校旨在实现政教合一,启发农民自觉,从而实现村民自治;新时期,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带领河南辉县的年轻教师创办社区大学,发展成人教育,意在唤醒逐渐被城市文明弱化和边缘化的乡土记忆,传续乡土文化的根脉。通过比较两种乡村教育形式在建设背景、内容设置、产生影响上的不同,探究现如今乡村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思考世代乡村教育实践者的责任担当与价值实现。

  [关键词] 乡村教育;乡农学校;社区大学

 梁漱溟先生曾说,乡村问题的解决,第一固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第二亦必须靠有知识、有眼光、有新的方法、新的技术的人与他合起来,方能解决问题,而两者的结合势必要依附于乡村教育的建立。

  一、乡村教育创办的背景

 1乡农学校的创办

 梁漱溟认为近代中国问题的实质是文化失调, 西方的入侵使中国人深刻意识到了自身的两大缺点: 缺乏团体组织意识和不重视科学技术。而救国之道则是“重构文化”, 即调和中西方文化, 汲取西方文化中的重团体组织和科学技术的长处,保留中国的固有精神。由于当时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聚集在农村,因此改良旧中国的重担自然落在了农村。乡农学校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教育机关。强调其行政机关,则注重实行乡村教育与地方自治相结合,将中国的地方自治放到教育中来,即作为学生的村民要以团体为重,关心村庄公共事务,积极发表意见。作为教育机关,则体现在教员讲授乡村建设的`课程,主要有阐发“中国民族精神”的“精神陶炼”和因地因时制宜的“实用技术”。

 2社区大学的创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城市文化的诸多要素正以突飞猛进之势冲击着乡村,从而改写了“乡土中国”的发展轨迹。在这场以“离土”为主旋律的文化大迁徙中,乡村的社会生态日趋瓦解,村教育更因落入“城市中心主义”的误区而面临深度危机。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规模撤点并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导致大量村庄学校急剧消失。为了追逐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父母陪孩子进城读书已成为乡村普遍的事实。这种教育改革政策在强调教育公平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割断了孩子与乡土的联系。

 3两者在乡村教育目的方面的比较

 梁漱溟先生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自治制度,即同时把乡农学校作为乡村的自治组织。以乡村教育机构及其所进行的民众教育作为整个乡村建设的基础,乡农学校既是民众教育机构又是乡村行政机构,意在通过教育唤起民众,进而开展乡村建设。孙庆忠教授提出教育即唤醒的理念,通过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恢复农村家庭教育的功能,进而更好的延续乡土文化。不同的时代背景使乡村教育承担着不同的使命,无论是唤醒民众的自觉意识,还是唤醒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观念,皆反映出乡村教育对乡村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乡农学校、社区大学的内容设置

 乡农学校的性质为团体组织,有明确的范围划分,而社区大学则以乡村学校为中心,向周围村落延展进行乡村教育运动,无地域范围的划分。源于乡农学校行政机的属性,四大结构各有明确的职责、权利与义务,均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构成组织,维持了学校的稳定运转。设有类似于现行的地方立法、司法机关,结构严明。社区大学的机构设置更趋于扁平化,没有严格的层级限制,适合向外延拓。

 乡农学校的课程开设注重精神陶冶,包括启发农民自觉,培养村民的公共意识与参与意识,同时强调对校长、校董会的绝对服从。社区大学的课程注重对乡土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提高村民对自身乡土文化的认同,进而言传身教促进家庭教育功能的恢复。

  三、从功能主义视角比较两者运行的现实影响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方案是以乡村为基本单位,中心环节是通过乡农学校,引导农民关心社区问题、参与政治生活。在这个基础上,成就一个权力来自人民的自治式的民主政治。他相信具有高度传统修养又掌握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应当并且能够指导混乱中的中国走上正确的道路。寄希望于知识分子来复兴农村的功能主义理论在面对遭受外来侵略的巨大社会变迁中显得微不足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社区大学的运行理念则体现了帕森斯对行动类型划分的三个层次。通过成人教育,首先唤醒对乡土文化的认知,让学员重新审视乡土事物的价值,进而从内心接受并且潜移默化的落实到行动中,以达到重视教育、恢复以家庭为单位的乡土教育目的。即从认知乡土文化的价值到用鉴赏的眼光审其意义,再到言传身教高度评价乡村教育。

  四、如今乡村学校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乡村教育目前的发展出路要从农村教育本身的功能定位出发,改变农村教育城市文化导向的基本设定,丰富农村教育的乡土文化内涵,以寻求农村教育与乡村社会适切、与乡土文化协调的道路。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组建具有乡土情结的教师队伍、利用社区资源营造乡土文化教育氛围、实现乡土认同与社会认同的统一。

  五、世代乡村教育实践者的责任担当

 梁漱溟将自己的乡农学校建设总结为:“尽管并非全无是处,我诚然错了”,半个世纪后,中国农村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文化问题,这些问题促使人们重读梁老的乡村教育理论。“只有经过田野的洗礼,学生才能对社会学有自己的理解,才能热爱所学专业,才能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是孙庆忠教授对专业学生进行“成人训练”的教育理念。孙庆忠带领学生深入田野,助力提升村民改变处境、创造生活的能力,这种身体力行的乡村实践,小而言之是以文化干预的方式所做的村落减贫和脱贫实验,大而言之是在寻找乡村复育之道。

 笔者看来,梁漱溟与孙庆忠尽管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选择乡村教育的目的、路径不同,却都执着于同一件事:做一名理想主义者,简单而纯粹,拥有关注乡村、服务乡村的情怀和生命里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困境中依然热爱生活并且对美和智慧抱以积极想象。

  参考文献:

 [1]《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乡村组织之乡农学校一章

 [2]《梁漱溟自传》梁漱溟——我为何有乡村建设的主张一章

 [3]《乡村教育视域下乡土文化的割裂与传承》李长娟

 [4]《论梁漱溟创办的乡农学校》端木凡义

 [5]《农村教育与乡土文化的传承》路仕平

 [6]《文化失忆与农村教育的使命》孙庆忠

 [7]《本科生研究性教学的教育关怀》孙庆忠

;

黄钺(莆田)介绍:

黄钺(1565~1643)祖籍福建莆田黄石金墩人。字长白又字赓材,号钟山伯度,行瑞八。亲父黄故仁有侠士之风(《历代文武状元》第430

(论) 页与福建莆田金墩黄氏祖谱记载相

(文) 符),祖父黄卷寓麻城明嘉靖八

(带) 年进士锦衣卫南京一等侍卫,曾祖父黄札

(泻) ,曾祖母浙江慈溪冯氏

(请) 月娘。高祖南京江宁府下关金墩黄凤鸣;高

(家) 祖伯西门镇武金墩黄凤来。黄钺明世宗嘉

(泥) 靖四十四年乙丑八月十八日

(称) 寅时生,世居明江苏南京金陵

江宁府下关金墩台门,行伍出身,世袭祖父黄卷锦衣卫从军,通晓刀枪,略通文墨。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1601)辛酉武科状元,授安顺府守备,旋任广东潮州、海南参将,讨伐海南逆贼,狙击白莲教犹乱,保护龙兴之地凤阳县。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癸丑(1613)辛酉诰授昭勇将军,继升广西总兵挂平蛮将军印,擢授镇国将军、南京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明天启三年(1623)癸亥,受命提督云南、贵州两省地方军务,宣节搁各镇出征长坂。安邦彦起事,总督派鲁钦和黄钺分两路合击,黄钺与参政陆梦龙率3000人马,清晨趁大雾突袭,攻克织金、大方等寨,大败安邦彦,随即与鲁钦汇合追击,三次战役大捷,宏光践祚,杀敌3000余,得胜而归。进爵宫保诰授光禄大夫、左柱国,南京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解印南还居南京应天府,配锦衣卫百户叶继文之女,诰封淑人,累封一品夫人。长子黄琮守居南京金陵江宁府下关金墩宅,次子黄璟与季子黄珂迁浙江上虞西门丰惠镇武村金墩。黄钺明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十一月十五日未时卒,享年78岁。钦赐祭葬于南京江宁府徐府山金墩黄岭之原。附镇武村金墩自然村黄氏族源1至15世简图:1世黄府-2世黄安石-3世黄近-4世黄檟-5世黄胜(字应孙)-6世黄源-7世黄震-8世黄健-9世黄权迁南京下关金墩码头-10世黄凤鸣本宗(兄黄凤来)-11世黄札本宗(弟黄槐、黄相、黄椿)-12世黄卷(宫保锦衣卫)-13世黄故仁-14世黄钺本宗武状元(弟黄铖)-15世黄琮守居南京金墩宅(次子黄璟与季子黄珂迁浙江上虞丰惠镇武村金墩)。

导思:这是一篇给材料作文。该题虽然规定了作文题目,但仍给学生思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从文体来看,写议论文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可以从是非观、处世态度、治学精神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1、确定论点。根据命题提供的材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出诸多观点,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选准一个论点充分论证。

2、选好论据。论据能起到充分证明论点的作用,论据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①真实确凿,不能有虚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说服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3、组织好论证结构。最常用的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7632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0
下一篇2023-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