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宁静
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
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担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羡慕别人,否则就会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与恬静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私欲
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祈求快乐、报复,或只祈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从爱欲产生忧愁,从爱欲产生恐惧,拔除爱欲的人,既没有忧愁,也没有什么恐惧可言。
束缚
固执某一件事物(或某种见解)而轻视其他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称它为[束缚]。
没有贪爱和憎恨的人,就没有束缚。
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著,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逃脱的网,爱欲是最难给渡的河流。
一个人应该舍弃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缚。不执著心灵和物质的人,内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宁,而不受外在的影响。
聪明的人说:铁、木头和麻绳做成的枷锁,并不是坚固的束缚,迷恋珠宝、耳环、妻子才是最坚固的束缚。
所有的欲望,只有小的甜味,而却隐藏着相当多的苦恼。
沉溺在爱欲的人,宛如兔子困在牢笼里那般惊恐,为束缚和执着所缠绑,长期受苦痛的折磨。
被不正确的思想所困住,爱欲强烈贪图感官享乐的人,欲望便加倍地增长。束缚也因而更坚牢。
洞察
不可只是依据逻辑、推论、或事物的外表来决断事理。
只有当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确不完善和错误时,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当你自己确实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确时,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体力行。
以不真实的事物为真实,以真实的事物为不真实停留在不真实的思想中,永远无法达到真实的境界。
明智的人不易为别人的想法所影响。
不要被任何报道、传统、或流言所左右。
不要轻信别人的道听途说,不要相信谣言,不要绝对信赖一般书籍。
不要轻信你自己的猜测,不要因为和你的意见相同就加以相信,不要随便轻信权威。
急躁地裁断事理是不妥的。智者应该同时明察正确和错误两方面。
愿望
愿所有的众生幸福安宁,内心满足!
让我们心中无限的爱,遍布整个世界——无论是宇宙的哪一个角落——都没有丝毫的障碍、怨恨和敌意。
愿所有的众生,内心快乐。不论我们看不看见他(她)们,不论他(她)们在远处或周围附近,已出生或尚未出生!
只要是醒着,无论行、住、坐、卧,一个人就应该保持着这种慈悲的胸怀。
愿人慷慨施舍,乐于帮助别人,愿我身心清净,做人正直,朴实无华,品性良好,不起恶念。愿我不自私、不占有,而且大公无私,甚至牺牲小我。愿我聪明伶俐,能够把真理和知识的好处告诉别人。
愿我努力精进。勤奋不懈。愿我能宽容,能容忍、宽恕别人的过失,愿我能信守自己立下我的诺言。
愿我能坚决勇敢,有毅力和恒心。愿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愿我能谦卑、和平、宁静、沉着、安详。愿我能迈向完美的道路,而且能完善地服务别人。
愿所有的生物、动物和人类,没有任何怨恨、疾病、忧伤,而且愿他(她)们都快乐地保护自己。
慈爱
让我们本着无限的爱心,去对待所有的生物,就如慈母冒着生命的危险去保护自己唯一的孩子。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永远不可欺骗别人,永远不可轻视任何地方的人们,在充满愤怒和恶意的地方,让我们用慈爱对待他们,使他们不受丝毫的损伤。
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良善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
所有的动物都害怕刑罚,所有的动物都畏惧死亡,(所有的动物都爱惜生命)。自己舍身处地想想别人,和他人做个比较。一个人不应该杀害动物或者教唆别人杀害动物。
烦恼
当一个人感到不满而刻意追求时,他就成了爱渴的奴隶。
寻找到了过失,而且容易发怒的人,苦恼 越来越多。离开没有烦恼的境界也越来越远。
聪明的人不奢望未来,也不追悔过去。
胜利者招来怨恨,失败者生活在苦恼中。宁静的人舍弃胜败,所以平安幸福。
常思索苦恼的来源,善于约束自己的感官,饮食有节制,充满信心和干劲,就不会别邪魔所击败,宛如大山岩不会被风所动摇。
通常发生下列这种情形:当一个经历过坏医生的诊疗后,他连好医生也不信了。
透过信心、良好的德行、努力、禅定,以及观察体验真理,了解和行同时并进,常做正确的思考,就可以去大烦恼。
障碍
每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损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我不会受报应。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满的。愚笨的人不断地做出微小的坏事,日子久了,整个人就充满了邪恶。
灵明的知觉有五种障碍:
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忧虑、疑惑。
当罪恶的行为还没有成熟(尚未产生结果)时,愚笨的人视罪恶的行为如同甜蜜。可是当他的行为成熟时,他便有了忧伤。
没有信仰、不忠厚、爱撒谎、不考虑到来世的人,将可能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
在恶行为未成熟以前,行恶的人便尝到不好的后果。
杀生、偷到、妄语和邪*,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赏这四种邪恶的事情。
撒谎是罪恶的根源,它使一个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里出现臭味,他所说的话语,不为人喜欢,而且受到别人轻视。
所有的众生都渴求安乐。为了求得自己的安乐而以刑杖杀害众生的人,以后不得安宁。
不贞洁是妇人的污垢,吝啬是施舍的污垢。所有坏的言行和意念都成为今生和后世的污垢。
贪爱、憎恨和愚痴是心理的三大污垢。杀害、盗窃、邪*是身体的三大污垢。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讲粗话、撒谎、花言巧语是语言的四大污垢。
一个人作恶时,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个人不做恶时,他的内心就清净。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
愁苦
执着自我的人,心智将会受到干扰。处处只考虑自我的人,将给自己带来忧愁。
对任何事物没有贪执的人,就没有苦恼。所以我说,在这种境界里没有忧愁,没有激烈的情欲,也没有失望。
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
世界变迁不已,并非是长久不变的。
任何事物,有生必有灭。
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远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存在的属性都是苦!
衰老和死亡驱逐众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里拿着棍子赶着牛群到牧场。
变化和无常是生命的特征。
无常就是一种(很微细的)苦。
译注:不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出它的不完美。
甚至当一个人拥有快乐时,这快乐仍然无法永远持久。
[一切有条件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当一个人用智慧来观察这真理时,他便开始厌离种种的苦恼,这是达到清净的路子。
能真正洞悉苦恼的真相,也就能够知道苦恼的来源,没有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途径。
待人
待人热诚,举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满着喜悦,苦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情感是由过去的缘分和今世的怜爱所产生的,宛如莲华是从水和泥土着两样东西孕育出来的。为了追求快乐,而把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便会受到怨恨的困扰,而无法摆脱怨恨。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而不论其贫富或贵贱。
人们爱戴忠于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对职位负责的人。丈夫应以下面五种方式来对待妻子:第一,称赞对方的优点。第二,永远不轻视对方。第三,对他忠贞不二。第四,授于处理家务的职权。第五,常送给她精致服饰。
妻子就以下面五种方式来对待丈夫:第一,把家务处理得井然有序。第二,帮助丈夫的亲属。第三,对丈夫忠贞不二。第四,聪明地管理和节省丈夫的薪饷所得。第五,勤劳而不懈怠。
服务社会有四项原则:慷慨施舍,体贴的言谈;互相合作;行为合乎时节而且彬彬有礼。这四项原则宛如车子的轴,能使车轮转动。服务社会的人容易跟别人相处,乐于助人而且了解对方的需要,大方又有耐心地教导他人。这种大善人将来一定得到好报。
你们必须要有耐心、充满慈爱,而且具有服务的热诚。
心境
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着良善动机的时,快乐便像影子般地跟随他。
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着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么苦恼便立刻会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着辕牛的足蹄。
接触世俗的事物,内心不被诱惑,没有忧愁,没有瑕疵,心灵安定,这是多么幸福啊!聪明的人常除内心的污垢如同工匠清理银矿中的杂质。
防止心意的愤怒,调御心猿意马,舍弃邪恶的念头,诚心履行正道。乔达摩的弟子们:你们要好好觉醒,不论白天和夜晚,常常想念完美的圣者——佛陀。
行善
及时行善,以免你的心里再起坏念头。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内心不易与恶事绝缘。
人生难免一死,应趁有生之年多做一点善事,宛如从一堆花朵做成许多花圈。莫轻视小善,以为我不会受报应。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集聚小善,而致使他整个人充满着福德。
在急躁的人群中要慷慨。不做任何坏事,培养所有的善行、清净自己的心念,这是佛陀的教诲。
实行
只好说话而没有实行是毫无结果的,这好比一朵美丽的花,徒具颜色而没有芳香。
读诵圣典虽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确的智慧,心里没有挂碍,不贪恋今生和来世,便是启发心智的实行者。
教导别人应先以身作则。约束自己以后才能约束别人。约束自己实在难呀。
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依照佛陀的告示实行戒律,饮食有节制,在宁静的地方生活,专心致力高尚的觉知,这就是佛陀的教诲。
愚笨的人得到知识和名誉对自己毫无益处,不但损了他的幸福,而且还会使他刚愎自用。
读诵没有用的话语一千句,倒不如只听到一句有益的话带给人安宁。
色彩鲜艳美丽而没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给佩戴的人带来多大的快乐,听到佳言而不去身体力行,也是没有多大益处。
省过
不应挑剔别人的过失,批评别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考虑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
智者每天检讨他自己的言行。
在战场上征服百万雄师,远不如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伟大的征服者。
克服自己确实比战胜别人要来得高尚!
别人的过失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不易察觉。传布别人的过失如同丢弃稻壳一般容易。可是隐藏自己的缺点却像赌徒隐藏骰子那般地狡猾。
认识你自己的弱点,而且力求改进。假如一个人痛改前非而开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乌云的笼罩,能照亮大地。
你们应勇于向别人承认自己的过错!忏悔包括改过!
言行
由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宛如铁生锈后,就会受锈的腐蚀。行为使众生产生低贱和高尚的差别。译注:这里所谓的[行为],包括了思想,语言和身体的动作三种。
良好的行为可帮助人们将来诞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脱。
有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见识,依照完美圣者所启示的教法去生活,而且了解真理,认真负责的人,永远受到大家的爱戴。
我不但教导外在的行为,而且更注重内在的意念和思想……我不但教导弟子身体不可表现坏的行动,不可思考或谈论不良善和不健全的事物。……同时我也教导弟子表现良好的行为、思考和谈论健全的事物。
一个人言谈时,应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话去批评别人。
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
不要在别人背后说他们的坏话。
学习
不学习的人,宛如老牛,肉虽多,却没有智慧。要常亲近贤明的人,智者、博学的人,忠诚热心的人、尽责的人。圣者——常跟这些智德兼备的人往来。
贪睡眠,爱闲聊,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做事情懒懒散散,急躁而没有耐心……是导致堕落的重大因素。
不及时努力学习,年轻力壮时就懒散不堪,生活没什么目标和思想,怠惰的人永远不能发现智慧之路。
教育
教师在讲解以前,应该先研究学生的心理倾向。
教育应配合受教育者的根器和适当的时机!
一个人应使用恳切而富有同情心的话语。
一位好教师讲话应中肯而避免谈论不相干的事物。
在所有的礼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贵。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最佳。在所有的快乐中,真理的喜悦最大。拔除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恼。
快乐
不沉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以获得大安乐。
在充满愤恨的人群中不怀丝毫的恨意,生活才能够快乐。
有两种极端是修行人所不应该做的。这两种极端是什么呢?[贪图感官]的享乐是低级的、粗鄙的、俗气的、下流的,而且导致身心的损害;[自我折磨]是痛苦的、卑鄙的,也同样会给身心带来伤害。然而完美的圣者所发现的[中道]避免以上两极端,而带给你敏锐的洞察力和知识,引你走向平安、睿智、觉悟和永恒的乐境。
到老年还一直保持良好的品德的人是快乐的,信心坚固的人也是快乐的。得到智慧的人快乐,不做恶的人也是快乐。
幸福
幸福不仅在于愿望的实现,而且在于存着高尚的愿望。
信赖你自己,除了你自己之外,还有谁能做你的依靠。
人是他自己命运的主人。
健康是最佳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富。
守信的朋友是最好的亲戚:没有烦恼是最大的幸福。
一个人的心念极为微细而且不易察觉,可是聪明的人却善于护守即将蠢动的心念,经过护守的心能导致幸福。
啊!没有一切贪执和挂碍,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宛如光音天的神仙以喜悦为食。
慷慨地施舍,举止合乎时宜,帮助亲戚,没有羞耻的行为——这是最大的幸福。
孝敬父母,爱护妻子,职业安定,是大幸福。
智慧
了解神圣永恒的事物,可适当地称为[智慧],对俗事物的了解只不过是[知识]罢了。
宇宙间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完美的圣者不但解释生成原因,而且也说明每件事物的消灭情形。
不知道苦恼的真相、苦恼的原因、除去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方法——就叫做[无知]。
锻炼心智的形成有三种:第一种是高尚道德训练。第二种是高超思考力的训练。第三种是高等领悟力的训练。
让你的老年过得像童年一般天真浪漫,让你的童年过得像老年一般沉着稳重,这意思也就是说:不要在你的只会中夹杂傲慢,也不要是你们的谦卑缺乏智慧的成份。智慧是从禅定产生的,没有禅定就不能生大智慧。
假如只一个人活了一百岁而没有真实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规律,那到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静的功夫。
容忍
假使有人说你的坏话,你不需要心怀恶意、愤恨轻视或者对他们不满。
假如你心存怨恨,那么它不但会障碍你心智慧的发展,而且使你无法判断那言论到底是对还是错。
同时,假如别人给我戴高帽子,过于赞美我的教法和僧侣,你也不必要太得意,因为这样也会损害你内在的(心智)发展。你应该接受事实的部分,而且向他们表明实际的情况。
莲华生在被人遗弃的废物和污泥中,任然放出悦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爱欲强烈的人群中,而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不是从今天才开始,早在古代就已经这样传说了;沉默的人受到毁谤;话太多的人受到毁谤;话太少的人也受到毁谤。
世界上没有不被毁谤的人。
知足
不要期望不正当的成就。
健康是最佳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财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
过着粗衣淡饭的生活,节制你的欲望,减少你的需要,在这种没有烦虑的适度生活里,你将可以发现满足。
纵使天上下金雨,仍不能满足感官的欲望。感官的欲望没什么快乐可言,只有痛苦。
人们总是随着自己的信心和喜好而施舍。嫉妒别人的饮食和所有,白天和夜晚都得不到安宁。
健康
贪欲、憎恨和无知是疾病的三大要素。
疾病有两种,哪两种呢身体的疾病和心灵的疾病。有的人身体似乎可以一年、两年甚至一百年或更多年不生病,可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心智没有污垢的圣者以外,心灵能够片刻不生病的人,实在太少了。
情绪不稳定,不能被人信赖又不善待朋友的人,健康情况将大打折扣。
好人不贪执任何事物。他只谈论高尚的事,而不追求爱欲和享受。不论他遇到快乐或痛苦,智者总是不过与得意或哀伤。
聪明的人,无论快乐或痛苦,都不会过度地表现他的感受。
智者应清除自己心灵的污垢,舍弃感官的享受,使内心没有挂碍。
假如手上没有伤口,你就可以用手来拿有毒的东西,毒素不会侵入没有伤口的手。同样的道理,没有做坏事的人,不受恶报。
有活力,常思考,行为清净,明辨是非。
自我约束,依照真理生活,警觉而不放逸的人,必定会更健康。
预防胜于治疗。
医师在开药方或进行治疗以前,必须先确定病症。
施舍
田地因为杂草而荒芜,人们因为贪欲而受害;施舍东西给没有贪欲的人,将可以得到丰硕的果报。
布施有三种:第一种是财物上的施舍,第二种是真理的布施,第三种是消除众生的恐惧。
高尚的人施舍东西时,心中不存在任何意图或目的……,这种不求果报的施舍产生的功德是很难测量的。
肉体不是真正的我,因为假如肉体是我的话,身体就可以自由自在而不生病了。
当无我的信念深植在一个人的内心时,(当一个人深信无我的真理时,)他便可因而达到宁静、沉着和更泰然自若的境界。
友谊
诚挚的友谊,味道绝佳。
旅行时,假如没有找到比自己更好或相等的伴侣,那倒不如自个单独行走,也不要跟愚人作伴。
朋友的谄谀会败坏一个人的品德,同样的道理,敌人的侮辱有时也能矫正你的错误。
你们应当知道下面四种人是真正的朋友:第一、帮助和支持你的朋友;第二、同甘共苦的朋友;第三、能使你等得到益处的朋友;第四、具有爱心的朋友。
宽容和忍耐的人,将可能得到朋友、财产、名誉和长久的安乐。
财富
愚笨的人说[我有儿子,我有财产。]这是有烦恼的。因为他自己尚且不真正属于他,何况他的儿子或财产呢?
拥有很多财产,大量的黄金和食物,而却只贪图自己奢侈的享受——是导致堕落的一大因素。
财富会毁灭愚笨的人,但不能毁灭想断除烦恼的人;当愚笨的人渴爱财富时,他不但害了自己,同时也损了别人。
在家人应该把财产分成四份:一份供日常使用,两份作为储蓄或施舍之用,另一份留做紧急备用。
一个人用钱应该合理,并且跟他的收入成比例,不可以浪费也不可以吝啬。不可处心积虑贪图财富,也不可挥霍奢侈。
信心
信心是智慧的根本,能够产生良好的德行。内心不安定,不明白好的教诲,心念动摇的人,无法成就圆满的智慧。
聪明的人不为赞誉和毁谤所动摇,如同坚硬的岩石不被风所动摇。
解脱
除去自私的欲望,便可以治好痛苦。
这就是达到自由和解脱的途径——帮助别人而不贪求名利和果报,不存伤害别人的意念,而且本着理智去做事。
就如同棕榈树被连根拔起一样,永远不会再生长;当一个人的行为(包括思想和语言)没有丝毫的贪爱、憎恨和无知时;他将来也就不会再受生、老、病、死的折磨了。
可以导致宁静和智慧的途径:
正当的了解
正当的思考
正当的语言
正当的行为
正当的职业
正当的努力
正当的意念
正当的禅定
禅定不生于缺乏智慧的人,智慧也不生于没有禅定的人。同时有了禅定和智慧就接近没有烦恼的境界了。
精勤
从今天开始,一个人应当努力改进他的心智,因为我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亡。
不背诵是读经的污垢;不勤勉是持家的污垢;懒惰是皮肤的污垢;放荡是启发心智的污垢。
工作努力、精勤不懈,不怕危难的人,会有好报。
愚笨无知的人毫无忌惮地恣情放逸;但聪明的人保持努力不懈,视勤奋为无上珍宝。
自己是自己的保护者,自己是自己的依靠者。所以你们要好好调御自己的保护者,宛如马商调御良马。
你自己应好好努力为善,因为完美的圣者只能告诉你该走的道路。
甚至像这见解这么完美而没有负担,如果你贪执了它,那就是你没有了解。所有的教诫都是像一条木筏,是用来渡过河流,而不是供人执取得。
发愿文:
愿生西方净土中,
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不过,佛教的确赞叹出家的功德,那也并不等于反对在家人结婚,信了佛教的人也不会都该出家。其实,唐宋时代,在家的佛教非常兴盛,我们可以从敦煌石窟的文字记载、图画、或雕刻中,看到许多关于在家居士家庭生活的描述。宋、元朝以后,佛教渐渐隐遁山林,与人世间渐渐疏远,因而造成一般人认为佛教是仅属于出家人的错误观念。很多父母,如果发现自己的子女亲近道场、亲近法师,就会很担心他们出家。事实上并不尽然!你们就经常亲近寺院,却没有因此而准备出家。出家不是消极地逃避,仅有极少数人适合出家、出得了家。
在家居士是佛教的基础,在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家庭生活,重视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如何彼此相待。甚至还有经典讲到结婚之后,怀孕、生子的事。例如《善生经》、《玉耶女经》,均对夫妻亲子有明确的伦常原则。《长阿含十六经》明文说:为子求善婚娶是父母的义务。《中阿含经》亦明言:「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妻子当以十三事善敬顺夫。」并说:若人慈愍妻子者,必有增益,则无捐耗。」由此可知,佛教并不是与世隔绝的。诸位菩萨很幸运,能够参加我们第一届的佛化婚礼。今天请诸位来上课,就是从佛教徒的立场、从将来要踏入人生另一境界的立场来认识婚姻。
一、婚姻的意义
婚姻本身是责任和义务的肯定与承担。通常一般人在结婚之前,认为自己还没有结婚,可以什么都不管,不但没有想到如何让父母颐养晚年,其至还一直接受父母呵护照顾;可是,结婚之后因为有了家室,同时因为孩子的诞生,才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劳,而产生家庭的责任感。所以结婚和没结婚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婚姻本身是家庭责任的肯定与开始。
有人说「婚姻是链锁」,「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有现代年轻人认为,反正结了婚还可以离婚,为什么一定要结婚,不结婚不是很自由吗?这是不负责任、过份浪漫而不务实的态度。如果结婚的时候就准备离婚,还结什么婚!结了婚还要求绝对充分的放肆,还结什么婚!结婚是一份责任,岂能儿戏?请诸位菩萨一定要肯定:婚姻是一个严肃的课题,是人生绝佳的历练。
现今社会问题最多的,莫过于金钱及男女色。印度因为天气炎热,一般人都很早熟,女孩子十二、三岁就能结婚,甚至更早。气候炎热加上居住空间小,所以一般人多半在树下或门前露天而眠,因此男女之间的性行为比较混乱。释尊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而规定在家居士一是要守五戒,其中的不邪婬戒更是非守不可。由此可见佛教对婚姻的重视,及夫妇彼此之间要互守信诺、互守贞操等观念的强调。可是,中国自五四新思想的学者们提倡「守贞操是吃人的礼教」因此弄得家庭不像家庭,夫妻不像夫妻,所以今日的中国,也在注意正常的婚姻关系了。
站在佛教徒的立场,五戒中的不邪婬戒,是夫妻共守。因为邪婬不仅是家庭问题,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这种罪业是很重的。大家千万不要认为逢场作戏没有关系,假戏真演,终会导致婚姻破裂;而且以生理健康而言,男人在外面宿娼嫖妓,可能感染花柳病、梅毒、爱滋病的病毒,而带回家传染给太太,贻祸给后代。就心理层面而言,不论男女,一个人有了外遇,便会造成另一半的不平衡,因而第四者也可能接着出现,问题不断衍生,造成社会的不安,这个责任实在太大了。所以婚姻的社会责任是不容忽视的!
结婚是两个家族的结合,人际关系因之扩大而改变。面对人生的新境界,更应秉持慈悲的精神,来对待、照顾另一半的亲人,公公婆婆及岳父岳母。同时也应以智慧来处理自己的公私事务,以理性来迎接儿女的出生,给予适当的教育。这是在婚姻过程中,应该学习负起的责任与义务。
二、建立佛化家庭的意义
(1)以宗教信仰来促进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
宗教信仰是非重要的,这次法鼓山农禅寺举办的联合婚礼,我们准备赠送每一对新人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是特别请艺术家设计雕塑后制成的白瓷观音像,希望你们不论居家空间的大小,都能虔诚供奉此尊观音菩萨。从此这不仅是你的家,也是你们共同修行的道场。
供奉观世音菩萨有二种意义,一是学习、模仿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如果能像观世音菩萨那样慈悲,夫妻还会吵架吗?还会打小孩吗?还会弃父母于不顾吗?还会对朋友不忠诚吗?不会的!第二种意义是,菩萨的确是有感应,当在有困难、有麻烦时,要以佛菩萨为模范,同时祈求佛菩萨给予力量和信心,让你们在平顺 渡一生。夫妻双方由于同床异梦、意见不合是正常的。要在观世音菩萨的保佑下,互相的调和,彼此包容。
有的人结了婚以后,夫妻吵架,就来找我,我的方法,通常是谁来就骂谁,「有理扁担三,无理三扁担」,因为吵架是两张嘴巴之间的事,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吵,一会儿就吵不下去了,有了这种认知,就算对方不改变,家庭也不致于破裂。结婚仪式的本身很简单,但在婚后的未来,则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彼此一定要以宗教的信仰为依归,有了共同宗教信仰的家庭,一定会美满、幸福。
(2)以家庭的净化,提升人品、净化人间
净化人间要从净化家庭开始,也就是要从建立佛化家庭开始。以佛菩萨的慈悲、及智慧,为我们学习的重点。提升自己,净化家庭,进而影响周遭的亲人、朋友,再扩及社会,达成净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的目标。
三、如何建立佛家庭
(1)建立婚姻的共识
建立佛法家庭,是希望从你们两个人结婚时开始,就是一个佛教家庭。如何建立佛教的家庭呢?首先须要建立婚姻的共识,那便是彼此关怀、彼此尊敬、彼此体谅、彼此礼让、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这才像是互为同修的菩萨,互为善友,互相提携的佛化婚姻。
如果遇到你的另一半陷于情绪的低潮,现出消极、无奈、孤单寂寞、惊恐失望的时候,你应该鼓励他(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待我们再好好努力,千万不要灰心!我会陪着你共同度过难关,而且我们的孩子也需要你的照顾!」这就是互相关怀。
释尊教导我们,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皆是未来的佛。所以要尊敬对方,即使对方不尊敬你,甚至虐待你,也要认为这是助你成长的逆增上缘。这不是教你逆来顺受,而是在无法避免的情况已经发生的时候,就要学习接受事实,并且由衷地感谢一切助你成长的各种因缘。「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如果对方一时无法改变,一定要调整自己,时时以尊敬、尊重的态度,来与对方相处,视其为未来佛、现在的菩萨。互敬、互重,此种方式,对家庭生活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家庭问题的发生,是来自夫妇双方不能相互礼让。曾经有一位男居士在禅七期间痛哭流涕,他告诉我说:「一味嫌弃太太,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罪恶,出禅堂后,我一定跪在太太面前,好好地向她赔罪、忏悔,并由衷地谢谢她多年来的包容。」禅七结束后的第二天,便见他的太太跑来告诉我:「感谢师父!本来我先生已经准备和我离婚,如今,我捡回了先生。谢谢师父。!」这是很不容易的。夫妇之间一定要互相礼让,尤其是先生对太太忏悔,因为一般而言,使得先生向太太赔罪是比较难的。
(2)怀胎之教育
结婚后,有不要孩子的权利,如果仅为自私,便是不负责任的想法,也是拒绝成长的观念;如果不自量力拚命生孩子,也是自害害人的事。有了孩子,才会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生养儿女是多么的不容易!从怀孕到生产,从生产到小孩上学、结婚、成家,成家之后,还要帮他立业,牵肠挂肚,万般呵护。没有孩子,不会知道为人父母的责任,也很难知道为人父母的辛苦。但现代的社会,不论中国人也好、西方人也好,结婚之后,非但忽略了双亲的奉养,还因忙着事业,而把小孩小给父母去「含饴弄孙」当褓母,这是颠倒了。
佛教非常重视胎教,大藏经中有关胎教的,至少有三部:一、《菩萨处胎经》,二、大宝积经《佛说入胎藏会》,三、大宝积经《佛为阿难说处胎会》。孕妇怀胎的时候,要作如此想:这是菩萨来入胎,怀的是一尊小菩萨。千万不要认为:「生孩子嘛!把小鬼生出来就好了」,如果你认为那是小鬼,他真的会变成小鬼;如果你视他为菩萨,他会是个菩萨。心的念头是非常重要的。怀孕时,心中常念观音菩萨,多看观音菩萨像,经常观想菩萨慈祥的面容,对胎儿很有用;我们要经常保持心平气和,想要生气的时候,就赶快念观念观音菩萨。怀胎时,不可以暴饮暴食、生活不正常。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情及心理现象,都会对胎儿产生直接的影响。丈夫们可能认为始教仅是母亲妊娠中的事,跟做父亲的没有关系,其实你的身心状态会影响到你的太太,也就会影响到腹中的胎儿。所以良好的胎教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
(3)小菩萨的培育
当小菩萨会爬行时,就要开始教他拜佛;在还未识字之前,可以让他看佛教故事的儿童图画,例如佛陀、观音、佛在《本生故事》种种类似童话的传说,救度众生的感人事迹,培养孩子们慈悲对待一切众生的情怀。许多父母都主张父母不要对孩子灌输宗教信仰,让他们长大后自己选择需不需要宗教信仰。这种观念绝对是错误的,这等于说,小孩子还不懂事,不要教育他们什么是危险和安全的情况,等他们长大了让他们自己选择需要不需要避免危险确保安全。这那算是爱护孩子及尊重孩子呢?所以佛教的信仰,应该从很小的时候,就得开始打基础立印象,更何况母亲怀胎时,就已经在念观音菩萨圣号,其实他在胎里就是佛教徒了,为什么还要等他长大再让他自己决定信佛不信佛?在宗教信仰方面,父母宜多给小孩一点时间,小孩才能健康地长大,心理上才不会古怪。
(4)夫妇的生活
「原谅对方」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有一对皈依弟子,结婚四年后,有一天来跟我说,他们要离婚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丈夫说:「性格不合,生活方式不一样。我这个太太,吃苹果不削皮,吃橘子不吐丝,还常常把擦桌子的抹布拿来擦碗筷」太太也说:「我先生每天晚上睡觉前不漱口也不洗脚的,上臭下臭,我觉得跟死尸睡在一起,我还能睡得着觉吗?」这可有趣了,吃苹果不削皮,吃橘子不吐丝,不漱口,不洗脚,都变成了离婚的理由。夫妻之间原本就不会有什么大事,但是最讨厌的就是这些鸡毛蒜皮、芝麻绿豆的小事,因为天天都为了这些细故争吵,就变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局面,事虽然小,日子过得蛮不舒服,结果就可能闹离婚了。其实夫妇的共同生活,必须练习著包容对方,能改就改,不能改也是小问题,只要太太不红杏出墙,先生不拈花惹草,其他都是小事,怎么样也不应越闹越严重,乃至要离婚的程度,否则便证明你对婚姻的诚意不够,认识不清,必须好好反省,绝不能轻言离婚。
还有,要谅解对方,不要怀疑对方;夫妻之间要互信、互爱,不能猜疑,就算先生在外面真的有一点事情,你也要相信他,久了他会觉得惭愧:「太太这么相信我,对我这么好,我竟对太太不忠实,实在太不像话了。」夫妻双方彼此要绝对信任,而互信是从谅解、宽恕中来的。做为一个佛教徒,你要相信对方,相信他绝对会守五戒中的不邪婬戒,相信他会念观世音菩萨,学习著关怀对方、原谅对方,婚姻必定会美满。
并没有你想象中所谓的“哪个真或者哪个假”,要明白“实相无相”。
佛教所说“明心性”、“清净本然”、“离诸名相”、“无有方所”、“体自觉”、“体自明”……都是本有自尔之性德,本无所谓十方三世,更无所谓大地、人、畜、木、石、地狱、天堂等等,只因妄念一起,就实现、显现出宇宙间万事万物(诸有为法)。心性又叫做常住真心、真如觉性、法身、实相等等,这些名相都是真理本体的别名,绝能所之对待,离有无之分别。佛学所谓“能”,即现在说的“主观”、“主动”;所谓“所”,即现在说的“客观”、“被动”。所谓“十方”,即现在所说的空间,东、南、西、北、东南、南北、西南、西北、上、下。所谓“三世”,即现在说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
《楞严经》中富楼那问:“觉性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释尊答:“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媾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胞胎中受生之质)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为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胎、卵、湿、化,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惟杀盗*,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这是富楼那因闻释尊说法,明白世间法是有为,如来藏是无为。既然都是无为,就应当无相,为什么忽然生起山河大地无情的世界以及有情的众生呢?
释尊依据富楼那这一问,首先详细解释:空如来藏是不变之体,不空如来藏是随缘之用。首先说明世界相续,是由于地水火风四大,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致生起依报世界,成住坏空,终而复始,相续不断。如果不破迷成悟,返妄归真,那就永无清净的日子。耶稣教徒说世界末日将降临,科学家说世界能毁灭,这都是不懂得世界相续的道理。
其次说明众生相续,都是依业因感召而来,成为四生,并不是另有什么主宰。情想合离,各有善恶的分别,善业就飞升,恶业就沉坠。因缘有远近,远则无明为因,业识为缘;近则情想合离为因,父母己业为缘。四生转换,三界升沉,生死长缚,轮转不休。这就是众生相续。耶稣教徒说众生是神造的,真是无稽之谈。
再次说明业果相续,负命还债,闹个不休,常在生死。爱心怜色,牵连不断,常在缠缚。杀盗*是三种贪习根本种子,以这个种子为因,现行为缘,因缘互相资长,所以有业果相续。这业果相续是和众生相续不同的。众生相续是约受生的一念而说;业果相续是统约历劫积习而说。积习既深,轮转莫停,一念之差,而变易无定。假如能够顿绝一念,消除积习,那么,变易就可定,轮转也可定。总而言之,众生不离业果,业果不离众生。三种相续,都是颠倒之相,从真起妄而有,所以说都是明觉。换言之,就是在真觉上生起妄明,所谓无明不觉生三细,由细成粗,就是境界为缘长六粗。这就是山河大地诸有为相的生起。世界有成住坏空,众生有更相变易,业果有彼此酬偿,都是由此虚妄,妄有相续,终而复始,循环往复,无有止息。上面是释尊解答富楼那的疑问。
真如觉性既立了真妄,于是有不变和随缘的分别。平等不变,离差别相,无圣无凡,非善非恶,真实如常,是不变真如,也是空如来藏。随缘生灭,起差别相,有圣有凡,有善有恶,是随缘真如,也是不空如来藏。就“不变真如”来说,万法即真如,非心非物非神;就“随缘真如”来说,真如即万法,即心即物即神。
唯心论者,错认“识神”,就随缘真如方面来看,以为随缘真如就是真心,因此倡唯心论。
唯物论者,囿于边见,就随缘真如方面来看,以为随缘真如就是物,于是倡唯物论,又根据唯物而倡无神论。
唯神论者,也是囿于边见,妄生分别,就随缘真如方面来看,以为随缘真如就是神而倡唯神论。这些人都是不明白心即物、物即神,心物与神同一理体,有物则有心有神、无心则无神无物的道理。不过,所谓“有”不是有无之有,而是非有而有的妙有;所谓“无”,不是断绝之无,而是超有无的妙无。唯心论、唯物论、唯神论者,均未明真义,互相攻击,实则都没有不是,也都不是。只要研究佛学,就可明白这个道理。
明白道理后,就不会再考虑这些虚妄的假相了。最好是思考如何真修实干,跳出三界轮回。
祝你好运!阿弥陀佛
佛陀对于无我的认识其实是有错误的, 佛陀只是用了经验主义和还原论的方法,将自我整体分解为经验性的五蕴,还原成微观上分立的生灭现象,通过禅修状态下的经验感知,发现五蕴都是刹那生灭的,这当然会得出“无我”的结论 。因为现象都是生灭的,前后现象都是各自相异的,所以杂阿含313经说:“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这里的异阴就是前后相异的五蕴。 由于自我的存在必须要建立在持存性和同一性基础上,五蕴的刹那生灭否定了持存性,五蕴的前后相异否定了同一性,所以佛陀认为不可能有同一自我的存在。 而佛陀的原始教义并不承认非五蕴的阿赖耶识以及如来藏等梵我化的本体,认为自我只不过是五蕴的因缘聚合。杂阿含1202经说:“如和合众材,世名之为车,诸阴(五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斯里兰卡的菩提比丘说:“根据巴利文经典,个人只不过是一个复杂的五蕴统一体,每一蕴均有无常、苦与无我三种基本特性”,缅甸马哈希尊者亦言:“禅修者了解自己只是由名色(五蕴)所构成,其中没有永恒的实体,只有身体的现象和能知的心这二者存在而已”。帕奥尊者则称:“众生的身心是由五蕴所构成的。由于无明、爱欲与邪见的缘故,他们将这些五蕴认定为我。”
佛陀之所以认定每个生命个体只是生灭的五蕴所构成,是因为借助于被叫做毗婆舍那的内观禅修方法(巴利文Vipassana,一种侧重于对身心现象的生灭性进行如实禅观的动态性禅修方法,也称为四念住),对身心现象进行分解还原,只能经验观察到五蕴以及五蕴的生灭现象,但这种经验观察的方法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其实是有严重缺陷的,无法认识自我和存在的完整真相。 从经验观察的角度来说,最多只能说可被观察经验的身心现象都不是"我",但是逻辑上却不能排除无法被经验观察到的具有同一性的本体自我的存在,绝不能把观察感知的经验现象视为全部。 除了可被观察的经验现象,还有可能存在无法被经验观察到的形而上本体。本体无法被直接观察,属于经验之外,只能靠理性思辨和直觉认识而认知,而佛陀在这方面没有能深入下去,过强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以及理性思辨能力的欠缺,阻碍了佛陀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佛陀并没有从整体论的角度去理解自我,五蕴相续生灭的整体序列,不同时间段的不同身心现象,其实就是同一自我。自我是一种整体性现象,只能整体的去考察。在更深层面上,五蕴生灭的整体序列其实是本体性的先验自我在现象界的不同时刻的相续展开,它是潜在的本体自我的现象性的反应。 就像量子力学里电子不同时刻的经典本征态(相当于确定的物理量)实际是同一电子的量子叠加态在不同时刻的展开,尽管每个时间点的不同本征态是各自不同的,而且也是分立性的相续生灭,然而它们却是同一量子叠加态的展开。被观察测量的单一经典本征态是现象,而抽象的量子叠加态则是本体,尽管量子叠加态无法被直接观察,但是却可以借助于对本征态的经验观察和逻辑推断,进而逻辑推导出量子叠加态的必然存在,这正是著名的电子双缝实验所显示的。我们不能因为电子每一时刻的物理量不同,就否认存在同一电子。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自我在童年,青年和老年的相貌不同或者构成身体的细胞不同以及思维意识的不同,而将整体性的同一自我进行否认,从现象观察的角度,自我是一种整体现象,将身心现象进行分解的还原论做法是无法认识事物的完整性质的,还原论有偏颇局限。
具有同一性和持存性(连续性存在)的独立自我本体是完全存在的,在我所创建的革命性的心物波粒二象的理论体系当中,它就是现象界之外(物理时空之外)的具有意识性的波性本体,也可以称为波性意识或者量子自我,或者称为先验自我。我们所经验感知的自我身心,即佛法所说的现象界的相续生灭的五蕴现象,其实是一种经典自我,或者称为经验自我,它是形而上学的本体界潜在的同一波性本体(量子自我)的粒性坍缩,近似于一种投影,这就类似于三维物理空间上的经典本征态(粒性),是抽象数学空间内的同一量子叠加态(波性)的不同坍缩。由于波性意识具有明显的独立性(独立于现象之外并有自己的个体性),恒常性(连续性),主宰性(影响支配现象),所以波性意识本体即是佛陀所否定的神我。天行新学是明确的有我论,而不是佛教的无我论,二者是根本对立的。佛陀只是认识到经验现象的非连续性(离散性),但是经验主义的禅修方式却使得他排除了现象界之外的连续性本体,所以犯下了大错误,造成了佛教必然的教义矛盾,突出表现就是上座部佛教荒谬的五蕴和涅槃的严重二元割裂,以及异时缘起的难以成立,还有轮回主体问题,以及业力存储的难题等等,这也是后期部派佛教发生严重分裂并逐渐产生和佛陀原始教义看似相同但是本质完全对立的大乘佛教的根本原因。
我认为,佛教后期的教义混乱以及教派分裂的根源是佛陀的错误引起的,佛陀自己也不是一个真正开悟解脱的人,而只是一个走在半路上甚至还根本没有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的人,他对自我和存在的认识还太粗糙原始了,远远没有达到他号称的所谓究竟解脱。至于后代的佛教祖师和佛陀弟子们,离解脱更是差得遥远,他们连佛陀的明显错误都无法认识到,并且严重依赖于佛陀这个宗教权威,如此怎么可能解脱呢 ?在佛陀本人错误的无我教义引导下的禅修实践和解脱路径也是必然错误的。无常无我以及缘起和涅槃皆是谬见,正如佛陀本人所说,“邪见生邪行,生邪智,生邪解脱”。对自我和存在的严重扭曲认识,绝不可能找到正确的心灵解脱和自由之道,也绝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苦灭,佛陀宣称的解脱轮回只不过是幻梦一场!
我认为你并没有看懂我说的是什么,而且异时缘起本就是一个佛教词汇,它指的是缘起支的异时性,而不是同时性。
佛陀的缘起法确实是异时缘起,也只能是异时缘起,因为佛陀不承认非五蕴的本体的存在,那么这意味着当下现象的生起必然要依赖于前面生起的五蕴现象,也就是前一个现象缘生后一个现象,这两个现象必然是异时的。在上座部阿毗达摩里面,这种缘起被列为二十四缘当中的等无间缘(也称次第缘),是必须要有的。前一个现象叫做“缘法”,后一个现象叫做“缘生法”。前为因,后为果,两者紧密相续,次第生起。
然而根据佛陀的生灭无常理论,这个观点是不可能成立的,因为根据佛陀本人的生灭无常的理论,前一个现象必然是灭去了,已经灭去的现象怎么可能缘生出新的现象?前后现象的相续无法衔接,而所谓的次第缘其实是一种强行的无理认定,没有任何逻辑支持。
如果要缘生出新的现象,那么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前一个现象并没有灭去,依然还驻留着,这意味着现象必然是持续存在甚至可能是恒常不变的,被观察的灭其实是假灭,是经验上的错觉,然而这已经和佛陀最根本的无常理论矛盾。
第二,当下现象的生起并不是依赖于前一个现象,而是依赖于现象背后无法被经验观察的形而上的本体,这个本体一定是非经验性的五蕴,是五蕴生灭序列之外,那么这就难以否认不可被直接观察体验的恒常性,主宰性和独立性的本体性存在,这和佛陀最根本的无我(无本体)理论矛盾。
通过还原论的方式,将身心现象分解还原为五蕴,依靠禅修经验观察,分别对不同时间生起的不同的五蕴现象进行观察觉知,于是佛陀“如实”地观察经验到现象的生起依赖于其它现象(缘起),“如实”地观察经验到现象的生灭(无常),“如实”地观察经验到前后生灭现象的不同,没有同一性(无我),进而认为被观察经验的现象是不圆满的(苦)。
佛陀却没有意识到这种经验主义和还原论的认识方法根本无法认识生灭和自我的完整实相,也并不是真正的“如实”。认识方法的错误导致了认识结果的扭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现象,不见本体;犹如盲人摸象。而佛陀所经验的“涅槃”其实也是经验上的错觉,它之所以产生,和佛陀还不懂的迄今为止人类尚未充分认识的,具有潜在性和先验性的波性意识的特性有密切联系。佛陀被禅修经验严重的局限住,由于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辨,拒绝形而上的思考(十四无记的提出以及对生灭机制缺乏深入的理性审视),过于依赖于禅修经验和神秘体验,过于强调灭苦灭烦恼的实用倾向(这一点在箭喻经中有明显表现),最终造成严重的认识错误和实践错误。
佛陀并不仅仅是这一点的错误,还有其它很多或大或小的错误,暂不一一列举。毫无疑问,佛陀本人并没有达到他所自称的觉悟,也没有实现他自认为的解脱,佛陀的认识是很粗糙原始和有严重漏洞的,难以承受理性的审视。也正是因为佛陀本人的认识局限和严重不足,造成了他所创立的佛教在他死后不久就开始产生严重的混乱分裂,围绕生灭和无我以及涅槃等根本性理论问题产生了各种矛盾歧见以及不同的佛教支派,部派佛教的种种分裂以及其后大乘的产生都是必然发生的。大乘理论的本体化倾向以及假托佛陀名义伪造经典和新的教义其实更像某种程度的迫不得已,从中观到唯识到如来藏思想,一步一步的本体化,一步一步向婆罗门教梵我不二的教义靠拢,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进而逐步被同化,印度佛教最终灭亡。而其实婆罗门教的梵我不二论尽管也有一些不足,但某种程度上反而更接近真相。完全背离佛陀根本教义,实际是伪佛教的的大乘佛教尽管伪造了几乎全部的大乘经典,可是在理论完善度上确总的来说是越来越进步,但是依然还有太多的错误扭曲。当然这只是针对中观唯识如来藏这一系列的理论发展,而不包括类似净土宗这种低级的世俗化佛教,也不包括禅宗的卖弄玄虚以及密宗的种种不光彩的恶行。
依靠伪造经典和各种不择手段发展信徒,往北流传并发展壮大的北传大乘佛教,以及尽力保持佛陀原始教义特色,却把佛陀的错误通过阿毗达摩放大到极端荒谬的南传上座部佛教,都有着各自严重的致命硬伤。经典的谎言越来越无法掩盖,理论的漏洞也越来越无法掩盖,由于对佛陀本人的权威崇拜等种种原因,使得佛教自身难以完成理论的革新,难以完成实践方法的突破,佛教徒也无法面对一个平凡的,有错误的,没有觉悟的佛陀,所以只能徒劳的自圆其说,最终也越来越失去其教义的公信力,因循守旧的佛教徒们将成为佛教衰灭的陪葬。
龙树也发现了这个严重问题,他认为次第缘不可能成立。龙树对部派的破斥,实际就是对佛陀本人的破斥,因为佛陀本人也并没有注意到这个明显问题。如果真注意到,他不可能不提。(上座部说阿毗达摩是佛陀所讲,可是如果阿毗达摩确实是佛陀所讲,那么佛陀更容易被推翻了)
龙树的思辨能力相比佛陀还是有进步的,至少他意识到了关于生灭的一些严重问题,但是他的解决方式却错误了,他将生灭的真实性完全否定了。认为生住灭不可能是真实的,只能是幻生,这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龙树在中论里面也同样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我曾经批判过的那句“云何于一处,一时聚三相”。龙树认为生住灭不可能是同时发生的。可是,可是。。。
在普朗克空间(一处)的普朗克时间(一时)之内,生住灭确实是同时性的。这个就是时空的量子化导致的。龙树本人并不理解,也错误的排除了它。
龙树主观上当然是要维护佛法的,就像我当初主观上也是尽力维护佛法,我不相信佛陀犯错误,我认为是后代犯了错误。 然而我和龙树不同的是,经过大量的对佛教经典的阅读,经过对大小乘的对比,经过深入的理性思辨,并结合自己的禅修实践经验,我发现原来最根本的问题是出在佛陀身上,是佛陀本人的认识方法论(经验主义+还原论)的错误导致的。
龙树的《中论》是在破斥当时部派佛教的观点,然而部派佛教其实只是把佛陀的观点变得更清晰而已。其中最清晰也最接近佛陀原始教义的就是流传到现在的分别说部,也就是现今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可是它的理论却又是最为荒谬的,突出表现就是阿毗达摩把五蕴和涅槃彻底的二元割裂,造成了极其荒谬的结果。这一点我在那篇 《笼罩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上空的两朵乌云》 的文章里面已经指出。
所以佛教很尴尬,越是接近佛陀教义的“正法”,漏洞越多,错误越严重,越是背离佛陀教义的“像法”,却越能自圆其说。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却又是很自然的,因为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是从最初的粗糙原始,逐步走向成熟完善。如果佛教能够有勇气正视佛陀本人思想的不成熟,不断进行修正超越,必然能发展的更好,但这对佛教这种封闭性的宗教体系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佛陀被认为是一个并无开悟解脱,犯下严重认识错误的凡人,佛教自身的根本就倒塌掉了,这对佛教徒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一个开放性的,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新思想体系就孕育而生,它修复佛陀思想的错误,提出更完善更合理的思想认识,指出新的解脱之道,并不断自我修正,所以必然会有很强的竞争力,最终也将会逐步取代佛教,实现思想的革新,它就是我所创建的天行新学。
这就是佛陀的严重错误,他太实用主义了。
佛陀显然经验观察到了现象的生灭(无常),经验观察到了现象的不圆满(苦),于是认为灭苦第一,就像箭喻经所说的先解决箭伤,但是佛陀却没有深入的理性思辨现象究竟从何而来(箭从何来)?现象的生灭如何发生?他所经验到的现象生灭是否真的能够成立。他表现出极强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特点,缺乏形而上的理性思辨和追根溯源的精神,后者被认为无益于灭苦而被忽视,可是却正由于这个忽视,造成了佛陀理论的严重矛盾,造成了佛陀只窥一斑而未知全豹,将最为重要的五蕴现象背后的形而上本体忽略舍弃。
不顾当下的箭伤,追问箭从何来的那些看起来很傻的人其实更有智慧,也更有机会从根源上避免屡屡被箭射中。因为他们忍着当下的苦痛,追根溯源,求取真相,方能从根源上实现了灭苦,不再被“箭”射中。更有人求真仅仅是为了求真,而无关实用性的灭苦,那么就更值得尊敬,我始终认为求真应当是第一位的,高于任何实用性的灭苦或者灭烦恼。不臣服于任何权威,不断的质疑性的追根溯源和强烈的非为实用的求真精神才是真正的哲学精神,也因而更加接近真理,通往心灵的终极自由。
佛陀当然不是喜欢形而上思辨和追问本体本源的哲学家,他只是一个有着严重的经验主义,还原论和实用主义倾向的宗教家,创建了一个强烈的经验论特色的独特宗教,只是这个宗教后来又变质了,教义自身的矛盾困惑以及婆罗门教的渗透影响,使得后来的佛教越来越被迫做形而上的追问探求,并逐步走向本体化,大乘佛教尤其明显,而其实这个未必是倒退,而是思想的进步,因为原有的佛陀认识确实存在诸多疑惑和矛盾,无法解决一些重要问题。
佛陀一直说要灭苦,佛陀也认为正见第一,可惜他的正见只是他所自认为的,自我规定的,站在客观的角度理性审视佛陀的思想,佛陀所谓的正见其实并不那么正见,反而他所反对的婆罗门教的思想更接近正确的认识。在理论方面,佛陀的思想明显有严重的矛盾漏洞,而在实践上,佛陀也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况且如果佛陀对生灭的认识都是错误的,如果佛陀的正见其实是谬见,那么谈何灭苦,谈何解脱轮回呢?
我认为佛陀的智慧被大大高估了,对他的不切实际的吹捧实际才是对他的贬低。尽力还原佛陀本来面目,理性认识他的部分思想洞见,理性认识到他部分的思想谬误,才是对他的真正尊敬。
佛陀本人的“无我”确实必然导致断灭论,虽然他自己不承认。也是因为他自己的理论本就充满着矛盾,并不成熟。佛教后期一直想修复佛陀的无我理论,但是最后越修复,越接近婆罗门的神我论。最后阶段的如来藏思想,已经和婆罗门的神我论高度接近了。
这里很多佛教徒,坚持的其实都是佛教教义的变种,他们自己根本不懂佛陀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真正搞清楚了,他们会非常失望的。。。
傅天行 于 (Tue Apr 12 17:25:13 2016) 提到:
关于经验主义和还原论,学习过西方哲学的人应该有所了解,尤其是对于经验主义,西方哲学分析的比较深入,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这对认识论上的根本矛盾,贯穿了整个西方哲学2000多年的发展史,并且至今也没能有效解决。
佛教在认识论上研究的非常粗浅,大乘佛教有所涉及,原始佛教则严重缺乏,佛陀本人也没有注意到认识论的重要。
傅天行 于 (Tue Apr 12 17:34:57 2016) 提到:
旧的佛教已经必然死去,如果“佛”这个词是指觉悟,如果确实有解脱之道,那么新的“佛教”也必然会产生,人类对自我的认识以及觉悟将会不断进步,所以我看好我所创立的新学的发展,虽然它还无比弱小,然而它却有着强大的潜力。
我是佛教的掘墓人,也是佛教的继承者,继承的不是佛教的糟粕和谬误,而是继承佛教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精神。佛陀曾经是我的启蒙老师,围绕佛法提出的种种命题,我做了将近20年的深入探索,然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理性最终使得我彻底摆脱了佛陀以及他所创立的佛教。我非常尊敬佛陀对真理的探索追求以及曾经付出的努力,但是绝不笼罩在他的光环以及阴影之下,我越来越独立自由的探索,并因此而取得不断的认识突破。
我觉悟了吗?如果觉悟是指完全的认识究竟真理或者究竟解脱,那么我不认为自己彻底觉悟,我强烈认为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我同样也不认为自己已经解脱轮回。只是经过对前人经验的学习以及深入思考和实践,我认为我比佛陀以及过去所有自称觉悟的大师们看得更深更远。
尽管人类取得了物质领域的惊人进步,但是人类对自我和心智的认识其实还处在非常蒙昧原始的阶段,越来越多的证据使得我相信,包括佛陀在内的几千年来宗教和非宗教的所有自称或自认为觉悟的人其实没有一个实现他们所认为的觉悟,没有一个人实现真正的解脱,没有一个人真正的终止轮回。在认识自我,追寻自由的漫长征程上,我们其实刚刚起步,对大部分人都还谈不上起步,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现在我将开辟出新的方向,新的道路。
如果觉悟是指认识到自身的认知不足,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革新;不断的超越前人,超越自我;不断的朝着终极自由,朝着至真至善的目标无比坚定的迈进,那么我毫无疑问的觉悟了。并且愿意分享我的思考,分享我的经验,分享我的发现,也愿意引导那些信任我,愿意跟随我的人,一起携手朝着光明的彼岸,朝着星辰大海迈进。
对佛教的系列批判:
1、灭佛者天行:我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2、佛陀根本错误:经验主义和还原论
3、笼罩在南传佛教上空的两朵乌云
4、看《南传佛教上空的两朵乌云》有感
5、先验自我论证:对认知的理性考察
6、佛法和新学比较:无我与有我
7、佛法和新学比较:灭苦与求真
8、佛法和新学比较:无常与有常
句句启迪心灵!
迷者师渡|悟者自渡
一切法不生起于何处,亦不消失于何处,
一切法常住,一如曾经。
1人毕生之中,无时不在变化,由出生婴孩长为少年,又从少年步入老年,这是自然规律,而我们和自然规律有什么不同,自然影响着我们的内外。
2 我们运用智慧,诸般苦行,追寻正道,如果此路前行不通,放弃也非不可取。
3树木,随季节生长,春雨生荫,秋至萎黄,叶落飘零,同样,我们的生命也如此循环,时而幸福,又时而悲伤,没有什么是恒常的,我们的思想与身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4爱,贪,乐,是肉体的感知,舍弃肉体的渴求,便坚如顽石,不受奈何,如云开日出,驱散黑暗,同样,若了知智慧之光,那一切的诱惑都将落于大地。
5这一片叶,日 月 星 都在其中,无阳光叶子不生,无云朵雨水不落,无雨水新叶不长,大地,宇宙,时间,知觉这一切事物,皆在此叶中。我也如此叶,从未出生,我们只是昙花一现,因此,我们亦无死,只是消失不见,宇宙万物密不可分,本无差别是一体,是自然的本质。这片树叶,是我,是我们所有。
6不畏烈火灼焚,不畏气衰力竭,不畏销骨毁身,我今若不证无上正觉,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7大地的存在象征着我们能在对立的事物间保持正中,内与外,喜与悲,都是一体的两面,因欲望而感欢愉,终以悲伤结局。生命的意义,众生皆应明悉,唤醒觉知,遨游天河,但你,必须脚踏实地,我明了了喜悦与悲伤,白昼黑夜,善行恶行,真实与虚幻,但其中关键,在于中道,那是生命之源,存在于每个人的觉知,不在身外。
8爱因分享而滋长。
9专注于当下的每一刻,不追忆过去,不妄想未来,仅仅按住在当下的每时每刻, 你如此生活,就了解自己与他人,没有什么不同,明白了这些,我们将友好慈爱地对待他人,有了关爱,人们就能相互包容,也懂得了我们、他人和世间万物是一种能力,一种来源。
10你的心专注地投入到这一刻,不念念追忆过去,不沉浸在未来的幻想中,活在当下吧,就是身心都投进此时此处。
11无名而有苦,误解、忧虑、贪婪、愤怒、傲慢、妄想、嫉妒、恐惧、都是源于无明,幻象则与之相反,此乃两性,守持中道,不偏不倚如北极星,不饿己身亦不耽于欲望,专注中道,如果认识到邪恶只是摩耶幻象,那一切烦恼自然熄灭,我们便能体会爱与包容,这两种感觉本质相同,有如此感受,再无怨恨,即使残忍对待我们的人,也能试图理解,当智慧之门开启,只有宽容常伴。
12禅定中,思想产生了幻象、智慧将真理与事物剥离,将我及他人加以区分,并以这种分别误导我们的生活,人们常为情感所困,而贪婪令人远离真理,在由生至死的轮回中,我们畏惧疾病与死亡,这只会增长我们的无知与恐惧,因此须破除一切幻象,一旦,从幻想走出,那生命也将自由脱离囚笼,清静、沉定与平和。
13四圣谛即真理,第一,无可避免,苦,如影随形;第二,苦之集聚,执着他物,而无餍足,其终归易散,又以何为凭;第三,解脱之道,在于意识思辨,专注自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至和谐圆满;有一道路,可引领我们远离诸苦,达至真理, 八正道,通过正见,正思维,正念,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指导我们的行为。
14当欲求由心而生,我们都以为满足它就会获得快乐,而梦想正真之时,我们的心又空虚如昨,知道为什么吗,生起欲望就像在做一个梦,一旦得到满足,就失去了那个期待已久的梦,生命的瞬息如指间水流,所以人生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对吗?是啊,忘记尘世的欲望幻想吧,不随你生死,给不了你任何东西,畏惧生命流逝,先要否认它的存在,去捕捉那个潜藏的“我”。
15人之所见,都是心的选择。任何事物的过度,甚至快乐,最终都是痛苦,因此,要秉持中道,你将看到事物的本质,获得无上的寂静。
16一切罪行源头是我们自己,也唯有自己,才能打开解脱之门。
17大地是我们的根基,而天空给我们自由空间,我们身在其中,为何要加以分别呢。
18问:那什么是法?什么是无上真理?答:只能去体验,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没有思想,没有欲望,只是去感受,保持正中,体会到这些,您不会再认为事物间存在差异,如季节变换,树木叶落而凋零。
19智慧无处不在,太阳,月亮,星辰与天河,无上的真理,每个人都能拥有。
20众生因缘会相续,整个自然浑然一体,则生诸法,被看不见的线相连。
21世间万物获取热量,是根据自身的需要,草叶尽力生长,也高不过向阳花,棕榈也是如此。树木强壮且宽广,棕榈常高入天际,直插云霄,意味着,自然法则就是成长。
22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规律,不论老与幼,智者或愚夫,人人皆有一死。
23明月悬于夜空,就像这无上的真理,每晚升起日日渐盈,直至圆满,圆满后渐损,终不见踪影,又周而复始,但它并没有消失,不过藏在我们的视线之外。
24老师,你从禅定中获得了什么?什么都没有,脱离嗔怒,脱离悲伤,无忧,亦无恐惧,不惧衰老,而后,战胜了死亡。我的比丘们,我所重视的是一切正行,林中起火,为了持续燃烧,火焰会吞噬沿途的所有植物,吞噬的越多,火焰则燃的越旺, 而恶行,亦是如此,愤怒、焦虑、贪婪、恐惧利用我们的燃料,不停的灼烧,仇恨与贪婪之火,永不止息,直到,我们脱离轮回,假使有人只着眼于物质的享受,在生活中尽力获取更多的钱财,而他的内心,反在纠缠的矛盾中愈陷愈深,永不满足,心有戚戚,日夜不得安寝,这些财富消失了怎么办,而如果有人,能斩断这些束缚,他既不会担忧未来,也不承受过去的负担,平衡自我,专注生命的当下,守持中道,最终,体会到这世间真正的喜悦。
25如果一个人,始终坚持任何原则,他将失去心灵的自由,变得刻板而呆滞,盲目地遵循这些成见,认为自己的信仰才是真理,对别类事物加以否定,此时,思想的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一种见解占据上风,人的心念受到抑制,而冲突与对抗也随之而来,盲目的信仰,甚至是非信仰,又愈加抑制,思维是极其强大的,它可以完全将你掌控,而这样的执念,是修行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如果被它困住,那真理之门永远不会敞开。
26情感有三种之分,喜悦、悲伤与平静,这三种情感,驻留在我们的身体和思想中,情感如波浪升起,而后又归于平静,我认为,首先,审视情感的深度,理解了解它们,去追寻它们从何处而来,不论是快乐或者悲伤,都要去寻找它们的起源,而抵达源头时,只会发现,一切皆是虚空,所谓虚空就像这青色天空,虽空空如也, 却能包绕下界万物。
27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祭祀、献牲皆不可行,欲摆脱无明只有修习禅定。
28辱骂是恶行,它不会得到回应,只能像回音一样,让恶语回荡在你的心中,就像人不能脱离他的影子, 同样,恶行也不会离开做它的人,它们还会回来加重你的痛苦,我想说只是,醒悟、认识你自己,邪念恶行都会慢慢地消失。
29生命中没有恒常之物,而这样的无常,使内心时处患得患失,用具和财富可能并无价值,但对美好事物的依恋执著将我们紧紧的束缚,生起了我慢,并令其滋长,却只是过眼云烟,当你进入禅定会发现,所执著的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你的悲伤在慢慢消失,而获得的喜悦死亡也无法夺去,更何况是衰老。30美丽或丑陋,同样由五元素组成,与世间万物并无差别,宇宙之简令人惊叹,如果我们以艺者的眼光看待,那世间万物亦无美丑之分。
31美亦是无常,它从不带来悲苦,那慈悲自由之心,不为任何事物束缚,这颗心,感受到寂静与喜悦,即是至高真理,只管去实践吧,这扇门为每个人敞开,你只需迈出那第一步。
32美丽乃无常,因此,从欲望中解脱的人们,已不左右美丽,亦不压制丑陋。
33当你觉察到自己犯下罪恶的时候,那时你就已经走上了自我解脱的道路。
34水不经阳光蒸腾上升,就没有雨水的形成。
35 嗔怒,就像在掌心点火,我们总想把它扔给别人,可在此之前,却会先烧了我们自己。
36真理之路,只有两种错误,其一 半途而废,其二,从未开始。37身体的病痛与忧愁,是人必然要经受的。
38欲望、嫉妒、嗔怒、愚痴与贪婪的困缚,我帮助人们脱离此间,这些炽焰烧毁你们的生命,令无数人葬身其中。
39仇恨不能抹去仇恨,仇恨,只能用爱化解,这是自然恒古不变的真理。
40人皆有思惟,还要体现自己的潜质,重拾自己的尊严。
41我们深入思考,常省己身,使自己不致迷失于欲望,更要活在平和,喜悦和满足的生命中,这是法的真义,是生命的意义,它不生亦不死,不创造亦不毁灭,不减亦不增,唯一存在者是寂静。
42生与死,是人生命中的必然,我们深入思考,常省己身,使自己不致迷失于欲望,更要活在平和,喜悦和满足的生命中。
43最危险的火焰是愤怒,最凶狠的野兽是仇恨,最大的陷阱是恶行,最可怕的障碍是贪婪。
44若人心生愧疚之情,那么勇于承认就是改正错误的第一步。
45疑心乃是恶疾,它离间人性,有如毒液灼毁友情,有如芒刺,侵肌入骨,也不要忘记,是我们的思想塑造了我们。
46我们所为即是所想,善念成就善行,恶念成就恶行,这是自然法则,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无时无处不令人迷失。
47短暂的欢愉掠夺了我们的财富,这财富就是无上的寂静,一旦我们被这样的欢愉诱惑,让它深植脑海,也就如一枚长钉,在悲喜间沉浮。
48僧团点亮了许多晦暗的人生,真理之言的宣讲,如同狮吼,悉破无数的妄见邪说,狮子有森林之王的美誉,它走出洞穴巡视八方,发出如雷吼声,声贯长啸众鸟惊飞,巨鳄深潜于水下,象群闻之,即改变前进的方向,同样,无上真理之吼声,震慑偏见与邪见,无律,执著与不安,大道如潮响,令昏惑众生立时觉醒,惊叹而自问,在这重重危机暗无天日之地,是如何生活了那样长久,以无常为恒常,自认世间存在独立的我,视谎言为真相,如今是时候摧毁这堵颠倒无明之墙了。
49解脱之道有三次第,持戒,禅定,与智慧,如果我们持戒正行,禅定修行自然会增长,而禅定中又生智慧,人人择善而行,也就能战胜情欲,嗔怒,愚痴,幻象与渴求,收获解脱,平和和喜悦。
50冤冤相报永无尽头,用爱化解怨恨,才是根本原则。
51三种事物绝不会被黑暗掩盖,太阳,月亮与真相。
52人欲蜕变,必先自觉。
53不只这具躯体的这一世,更是在躯体之外的生世轮回,皆要承受所做之业果。
54现世躯体非此世所有,躯体消逝后仍不脱轮回,正如做何种业,受何种果。
55生命之奥秘,为离脱恐惧,无人能预知未来,无论是我的还是你的。
56勿依靠他人,你将恐惧拒于门外之时,也就得到了完全的解脱
57 若你在这世上,寻找爱你之爱,而非爱你之人,会发现那个人只是你。你就是那唯一值得你爱和原谅的人。
58佛陀,正法与僧团住于每个人的内心,觉醒之能力是为佛,觉醒之道路是为法,将自我身心投入者是为僧,而三宝皆在我们心中。
59人们都不该遗忘对父母真正的孝敬,莫过于贤良幸福的一生,这样的生活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60一盏灯能点亮许许多多的灯,它挡不住光芒,事实上反是增辉而闪耀的,欢喜是通过分享传播的。
61侍奉双亲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62有什么可以让母亲平静下来吗?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身心的健康,不要去哀悼过去,也不要担心未来,你当下的这一刻,就是你应完全去专注,完全理解的一刻。
63如果你用心爱着自己,也就看不到他人的悲伤。
64不论读了多少典籍,或是记住了多少内容,它们不构成你生命的核心,那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
65任何行为的过度,哪怕是不杀,也都会转变为暴力。
66以善胜恶,邪恶占据上风,人性便荡然无存,如果你不得不发动战争以摧毁邪恶,那就去做吧,但不要因私欲而开战,这样的选择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67对待晚辈要给与慈爱,而对待长辈则要怀着慈悲,我们要体谅那些作出努力的人,对于弱者,无论他们行为如何,都应该宽容以待,要记得,这些机会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68我们的思想塑造了我们,我们的思想卑劣就会反应在行动中,痛苦便随之而来,就像是小车跟随着推车人的方向,我们心怀善念做出的也便是善业,幸福将永伴我们左右。
69觉醒之能力是为佛,觉悟者住于你的思惟, 我皈依佛醒觉之道是为法, 我皈依法将你全部的身心投入修行者是为僧,我皈依僧。
70最终,也只有三点最为重要,第一,我们能否能用心去爱,第二,我们能否圆满地活着,而第三,我们能否更进一步,去放下一切。
71我们之所以生存,为探寻生命的意义,当我们牺牲自我,交付整个心与灵魂,也就见到了生命的真谛。
72生死如影随行,聚合终有离散,一切法皆无常,不要执著于它。
73要做自己的一盏灯,比战胜他人更重要的是战胜自己,那份胜利只属于你自己,任何人都无法夺去。
74有三条真理,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广袤之心,友善之辞,以慈悲根生性奉献终生,这三句真言,将重塑人性之本。
75生而后死,起而后灭,你们要时刻精进,以得解脱。
76暴行永远无法终止暴行,爱却能做到这点,这便是自然的规律,人人都畏惧死亡,如果你认识到他人同样的思想,也就会自觉地放弃暴行。
77 生命奥秘之一,便是从恐惧中解脱,不忧心未来之事,不纠缠过去的伤痛,也不要依赖畏惧你过去的人, 而生命的另一真理,你所执著的人或物,最终必将失去,从你不再伸手求助那刻起,便是得到了解脱。
78婚姻生活,平等为要,丈夫与妻子的结合是甜蜜的,家庭才有生气繁荣,这样的繁荣可以传播开来,令人人都感到喜乐,丈夫与妻子在世间结合,是要超越躯体与金钱物欲的,妻子是丈夫躯体的一份,丈夫应给予妻子尊重与荣耀,丈夫也不应使妻子在人前蒙羞,妻子不违背为人妇的准则,丈夫亦当担起正法,远离诸恶习,丈夫的每个决定要考虑妻子的愿望,深爱丈夫,亦是妻子的职责,将丈夫的家庭视为自己家,常做爱的港湾,对夫家成员关心照顾,礼敬宾客,你们信任彼此,那无上真理,将共属你们二人。
79清晨我们睁开眼睛,眼前是新的黎明,清楚认识自己要做什么,是很重要的。人们常会忘记感恩,人须要铭记所亏欠的事物,树木、花朵、风、水、天空都非我们所有,更应该感激着所有的一切,怀有感恩之心,去生活和思考,我们会有所收获,而非两手空空,一无所获,我们岂不是会生病,如果我们病了,那离死亡还远吗?我们心怀感恩,也会像美丽的花朵,盛开在这世上。
80一切法之自性即“如来”,万事万物皆从“如是”来,于是莲花从“如是”生。
81一切法不生起于何处,亦不消失于何处,一切法常住,一如曾经。
82一切法皆无常,生命本就是向死之路,聚合就昭示了分离,有潮涨便会有潮落,若无死亡,又怎会有诞生呢
83谨记,我的路并非让你们弃世消沉,我深信人们会因他人的善行或恶行有所转变,这希望寄托于高尚的灵魂,而人有何种命运,取决于他做下的业行。我们生于大地,所受皆苦,轮回时间苦悲充斥其中,世间却非痛苦的驻留之处,这世间是觉悟者的居处,但觉悟者须得醒觉,现在,这便是汝等之责。
84无明生起痛苦、忧伤与妄念、嗔怒、贪婪、傲慢、自负、妒忌皆由无明而起,幻象将人诱入歧途,虽为二相,但生死无别,竟为一体。我们为妄见所障碍,一旦诸障破除,那我们整个的生命,将无一无著,独立而生,戒定慧,乃八正道,可破除种种的妄见, 正见,正思维,正念,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
85对失眠者而言,夜晚格外漫长,对疲惫者而言,目的地格外遥远,而对盲目生存不解正法者而言,生命中处处皆苦。
86任何的知识,无论你们自己阅览,还是听智者宣讲,甚至是听我所讲,都不要轻易相信,要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去加以分别验证。
87 在真理之路与任何人相遇,都不要轻易去接受,倘若见到佛陀,不要以为幻灭,即使遇到你的父亲,也不要因此偏离正规,你们的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去依赖任何人。
88所谓生而智慧者,绝不会惧怕死亡,这具躯体将腐烂,但我的声音,我讲说的经典,会永远闪耀在你的心中。
89由灭中见不灭,悲伤中见欢喜,残暴中见人性,丑恶中见至美,无明遮蔽了人们的视线,我们拨开这样的幻象,那一切苦,一切优自然息止,我们的内心,慈爱与宽容开始觉醒,众生情感,皆是一般,倘若你非觉悟者,便不能发现觉悟之趣,倘若你生起觉悟之趣,那你也将成为佛陀。
90点亮自己的灯火,做自己的一盏灯,去认识自己的智慧,觉醒吧,行持正法,专注你的内心,向自己皈依,勿依赖他人,一切皆无常,将自己安住其中,精进不懈,永不认输
耶输陀罗在花园欢快的荡着秋千,她想起了悉达多王子充满爱与关怀的眼神,一见为之倾倒的笑容,和如旋律般悠扬的声音。
而此时,她的父母善觉王和甘露王后在讨论着他们的心仪女婿。 甘露王后喜欢悉达多,而善觉王喜欢提婆达多。
这天,悉达多和提婆达多一同前来天臂城。
悉达多和提婆达多分别向向善觉王和甘露王后问安后,提婆达多拿了一盆荷花走向耶输陀罗要送给她。
耶输陀罗并没有接过提婆达多的荷花,而是转向问悉达多:你没有东西送给我吗?悉达多。
悉达多笑着说: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问。接着,他从怀里拿出一朵荷花,送给了耶输陀罗。耶输陀罗开心的收下了。并对提婆达多说: 你的这些花,还是留给你吧。
提婆达多不服气,问道,这花有何不同?
耶输陀罗说: 花没有不同,但情意不同。你的花都是仆人们采的, 而悉达多的花是他自己采的。你看,他的脚上还有泥呢。
甘露王后立即吩咐人为王储殿下浴足。 耶输陀罗欢快的拉着悉达多走了。 提婆达多愤愤地盯着他们离去。 善觉王对提婆达多提起他猎杀豹子的事,这才让提婆达多高傲地扬起了头。
耶输陀罗和悉达多来到河边,悉达多就在这里沐足。
耶输陀罗说: 我听说你安排一位宫妓和拘萨罗的信使成婚。
悉达多眼里泛着光芒说: 是呀, 他们彼此相爱。
耶输陀罗说:这么说,你现在懂得爱情了?
悉达多说: 一点点,可还是缺乏经验。
耶输陀罗娇羞的跑开了。
晚上,悉达多带耶输陀罗回到了迦毗罗韦。他在水池里点满了烛灯,迎接耶输陀罗的到来,烛光闪烁,分外美丽。
耶输陀罗说:既然你学会了表达情感,那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你知道爱,告诉我,什么是爱?
悉达多说: 你说的对。爱浓于水,比光明更灿烂。释放于双眼,没过心灵,让言语芬芳。那就是爱。 爱随处可见,在藤曼和灌木中,在大海和河流里,天鹅彼此跟随是爱,青蛙季风中的鸣叫也是爱。
耶输陀罗打断他说: 再说说,爱降临人间又会怎样?
悉达多说: 使人无所畏惧,甚至为爱人献出生命。
耶输陀罗说: 那你会为我献出生命吗?
悉达多说: 是啊,当然, 你可是我的朋友啊。
耶输陀罗不解:朋友?没有别的了?
悉达多说: 还有什么?牧儿?
耶输陀罗哭泣着跑开了。
悉达多不解的自然自语: 时而笑着跑开,时而眼泛泪花,我不明白, 你到底想要什么?
耶输陀罗回到了寝宫。这时,正好拉什卡经过,看到耶输陀罗在哭,便问她是不是悉达多说了什么。
耶输陀罗说:他什么也没说, 没有说出我想听的话。
拉什卡问她想听什么?
耶输陀罗说:就是我很想你,我很爱你。但是悉达多说的只有知识。好像他从未经历过爱。
拉什卡让耶输陀罗随她来,带她去看一件东西。
原来,那是悉达多亲手为耶输陀罗做的雕像。
耶输陀罗抚摸着雕像,激动的落泪。
拉什卡说: 有些人, 不擅于用言语表达感情,却并不意味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爱。王储殿下都不知道他是多么爱你。
过着粗衣淡饭的生活,要节制你自己的欲望,减少你的需要,妄想妄求不要太多,在这种没有烦恼的适度生活里面,你将可以发现满足。
欲望像狂奔的野兽,易放难收。
其实我们需要的不多,但是,我们想要得到的太多。
纵使天上下金雨,仍然不能满足感官的欲望,感官的欲望没有什么快乐可言。
在这个生灭无常,缘起缘灭的真-相就是苦,微细的变化就是苦,微细的无常就是苦。
我们感官的欲望没有什么快乐可言。它只是在欺骗你的真心,你只有痛苦,获得到的只有痛苦。
万法本闲,庸人自扰,万法本空,因果不空,万法入于大寂灭涅槃,不失因果、不坏因果的法则,因空,缘空、法空;但是,因、缘、果清清楚楚,体性本空不坏业相。这个就是佛法。
业是生命的题材,业是生命的动力。
人们总是随着自己的信心和喜好而布施,嫉妒别人的饮食和别人所拥有的一切,这样的人无论白天和夜晚,都活得不能安稳、安宁。
我们的能力不够已经输人家一次了,我们再嫉妒别人输了二次。生命当中你输一次就好。但是,有一种情形可以弥平;我今天能力输人家,可是我内心随喜,这样没有输。我能力输你,但是,我有一颗随喜的心、赞叹的心,可以弥补嫉妒的缺陷。可以弥补你能力的不够。
第一句: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
意思是说:你想要得到幸福快乐的日子,或者是人生,首先要懂得有一颗宁静的心。世间人在刹那生灭的缘起无常法里面起心动念,把感官的刺激误认为是一种享受。佛陀说:那是错觉,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把感官的刺激当做是一种享受,是错误的、是错觉的。感官是虚伪的证人,我们把错觉当做是我们的正觉。佛陀说:宁静来自内心,千万不要向外去追求。任何缘起法的东西都是虚妄的,没有一件事情是实在的东西。越追求,苦恼就愈多!
第二句:放下过去的烦恼,也不担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换另外一个角度说:内心不平静是为什么就是放不下过去的烦恼,一直担心未来,一直执著于现在,却不知道那是刹那生灭的缘起无自性的假相。因此全世界的众生,只要他没学佛,就很难得到内心的平静。所以,佛法一句话,抵得过黄金万两。
第三句:内心不嫉妒他人,也不贪婪任何的事物,没有私欲——自私的私,欲望的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叫做高尚。
什么样的人叫做高尚呢是不是做一点善事叫做高尚呢不,不是!是不是少许的帮忙别人叫做高尚呢不,不是!那怎么样的人叫做高尚呢再讲一遍,这是第三句:内心不嫉妒他人,也绝不贪婪任何的事物,没有任何自私的欲望,在任何的时光、所有的状况之下,内心都保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的人格,这是真正的一个伟大的人!
第四句: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也千万不要去羡慕别人。如果你嫉妒了别人、你一直羡慕别人,不知道自己心就是佛,你就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再念一遍,第四句: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也不要去羡慕别人。如果嫉妒别人、羡慕别人,你就会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第五句: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与恬静的美味时——‘恬静’左边一个竖心旁,右边一个舌头的舌,恬静。再讲一遍: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与恬静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能够在单独一个人仍然不觉得孤独,同时这种孤独充满着智慧,内心与佛同在,同时真正品尝到恬静的这个美味,你的内心里面拥有佛陀的智慧,你就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也不会去作奸犯科、去犯罪,有犯罪的行为。像我们年轻人就是内心空虚,少男、少女就拼了老命去追求。像今天报纸登的,年轻人去当古惑仔,**看得太多了,杀人、放火、贩毒、偷窃车子。**总是把古惑仔或者这些黑道的大哥,演的好像英雄,这就让年轻的这一代产生了错误的示范。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能够有真正佛的心,就算自己一个人,也不会觉得孤独。当我们有宁静的内心,尝试到这种法的喜悦的时候,我们内心就不会有恐惧。恐惧是怎么来的就是患得患失来的。你拥有的东西,你很恐怕去失去,就会有产生恐惧感,强烈的占有欲,就会有恐惧失去。所以,没有得失,恐惧感慢慢的就会消失。
第二小段叫做私欲。自私的私,欲望的欲。
第六句:痛苦的根源是私欲。
意思是说:你自私的欲望太强烈,那就注定一辈子的痛苦是没有办法拔除的。什么都只有为自己想,自私自利,不肯牺牲跟奉献,那么,这一辈子,你想要远离这个痛苦是不可能的!无论你企求快乐,或者是报复,或者是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再念一遍:无论你企……企就是企业银行,企业、大企业那个企。你企求快乐,你想要拥有快乐:我期望快乐!但是,不知道放下那一念,就是快乐!因此拼了老命要去追求快乐。可是,快乐消失的时候,又有失落感,不晓得那是刹那生灭法,没有真实性的快乐。
所以,你企求快乐,会导致你痛苦——指世间假相的快乐,不是法、真理的快乐。或者是说:别人对不起你,你很想去报复,这样也会导致你痛苦!或者是每天都祈祷你长寿,你有这样强烈的欲望、希求,不知道我们这个色身,是业力所感召而来的,万法随缘的过日子。你企求欲望,什么欲望呢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你想要有长寿,就会吃这个补品、吃那个药,吃这个、吃那个。最近有一个妇人,三十八岁,刚好生了第二胎,那么,中国人的传统,它就是这样子,要坐月子。因为她有那个健康的观念,她就开始吃这个四物汤,然后这个烧酒鸡,就拼命的补,拼命的补……一直补,因为她认为,生产过后一个月就是要坐月子,要好好的补。结果两个礼拜,才两个礼拜,中风,补过头了!这个就是当我们一直企求健康,却没有这种健康的知识,结果补过头了,中风!因此还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吃补的!
第七句:欲望会导致你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遭遇知足、满足,这个人的痛苦就会立刻停止。也就是对自己的现况非常的满足:我有一碗饭吃,有个健康的身体,我有佛可以学,我很知足了!所有的痛苦立刻就会消失。第七句再念一遍: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第八句,佛陀说:从爱欲产生忧愁——‘爱’就是爱恋的爱;‘欲’欲望的欲——从爱欲会产生忧愁,从爱欲也会产生恐惧。无论你贪金钱、名利、男女,这个爱欲不放下,忧愁跟恐惧是没办法断除的。佛陀说:拔除爱欲的人,就会没有忧愁,也没有什么恐惧可言,因为他从不奢望任何的爱欲。
第八句整句再念一遍:从爱欲产生忧愁,从爱欲产生恐惧。拔除爱欲的人,既没有忧愁,也没有什么恐惧可言。
第三小段,束缚。捆-绑的意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