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梵高是一个伟大的画家,它曾把自己的一只耳朵割了下来,对于他割耳朵的传言有很多版本,下面这个说法势必较常见的,仅供大家参考。
历史学家一直认为大画家梵高为了一个女人而亲手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不过德国汉堡大学的科学家却宣称,割掉梵高耳朵的是其好友、同样赫赫有名的画家高更,他因为一个妓女而与梵高起了争执,遂用剑砍掉了梵高的耳朵,但这也是一种猜测。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历史学家花费10年时间研究了与高更有关的一切著作和民间故事,得出了上述结论,梵高本人在失去了一只耳朵后没有对此事做任何评论,因此历史学家们只得通过高更一方的故事还原当时的情景。
据说,1888年12月,高更和梵高同时来到了法国南部某地,并居住在一起,自从住到一起后,两个人经常因为小事发生口角和争吵。梵高的脾气比较固执、拗、性情也比较古怪。再加上他从1880年就开始画画了,但是直到1888年,他一幅画也没卖出去过,不得志、不被世人认可,使他得了疯病。他们两人常常因艺术观点不同而打架。梵高认为一名艺术家应该根据所看到的景物作画,而高更则认为艺术家应当根据自己的记忆作画。历史学家称,梵高就是在此期间失去了一只耳朵,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
汉堡大学的学者汉斯·考夫曼表示,虽然梵高和高更经常因对艺术的不同看法而打架,不过梵高的耳朵并不是因此而丢;为了争抢一位名叫拉谢尔的妓女,他们二人在妓院门外起了争执,高更手持利剑向梵高挥舞而去,在争斗中将他的耳朵砍掉。不过考夫曼表示他们不能确定高更到底是故意为之还是失手所致。
关于梵高失去耳朵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这与其家族遗传性精神病史有关,也有人认为这是他不能接受与高更友谊破裂的打击所致。总之,说法众多,对于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来说,我们静静的观赏他的作品则是对他最大的尊敬。
中文名称: 达·芬奇
性别: 男
生卒年: 1452-1519
国别: 意大利
生平文件:
达·芬奇
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赞誉他都当之无愧。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诞生在意大利芬奇镇附近的安基亚诺村,芬奇镇靠近佛罗伦萨。达·芬奇是非婚生子,他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庄里度过的。孩提时代的达·芬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学会弹琵琶,他的即兴演唱,不论歌词还是曲调,都让人惊叹。他尤其喜爱绘画,常为邻里们作画,有“绘画神童”的美称。达·芬奇的家庭是当时佛罗伦萨有名的望族,父亲皮埃罗希望达·芬奇象自己一样当律师,可后来由于发生了一件事情而使皮埃罗改变了想法,决定让小芬奇学画。当时,皮埃罗受一位农民的委托,要画一幅盾面画。他听说儿子会画画,想试试儿子的画艺,便将这任务交给了小芬奇。小芬奇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成了一个骇人的妖怪。这妖怪长着火球般的眼睛,张着血盆大口,鼻孔中喷出火焰和毒气,样子十分的恐怖。作品完成后,小芬奇请父亲来到他的房间。他把窗遮去一半,将画架竖在光线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皮埃罗刚走进房间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面目狰狞的怪物,吓得大叫起来。小芬奇则笑着对父亲说:“请您拿去吧,这就是它该产生的效果。”皮埃罗从此确信儿子有绘画天赋,便将小芬奇送往佛罗伦萨,师从著名的艺术家委罗基奥,开始系统地学习造型艺术。此时的达·芬奇只有14岁。委罗基奥的画舫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中心,经常有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这里聚会,讨论学术问题。达·芬奇在这里结实了一大批知名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科学家,开始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 达·芬奇在20岁时已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用画笔和雕刻刀去表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的真、善、美,热情歌颂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达·芬奇并不满足他的这些才干,他要掌握人类思想的各个领域。他眼光独到,做事干练,具有艺术的灵魂。有一次,他在山里迷了路,走到了一个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突然产生了两种情绪——害怕和渴望:对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会有什么怪异的东西。”他一生都被这两种情绪所羁束——对生活之不可知或无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这个神秘之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释其含义,描绘其壮观。他很早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研究者、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艺术家。
达·芬奇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的眼光与科学知识水平超越了他的时代。
在文艺复兴早期,人们盲目地接受传统观念,崇拜古代权威和古典著作。人们学习科学知识也只是学习象《圣经》一样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只相信文字记载。达·芬奇反对经院哲学家们把过去的教义和言论作为知识基础,他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学习,到自然界中寻求知识和真理。他认为知识起源于实践,只有从实践出发,通过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他说“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实践应以好的理论为基础”。达·芬奇提出并掌握了这种先进的科学方法,采用这种科学方法去进行科学研究,在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这一方法,后来得到了伽利略的发展,并由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最基本方法。 达·芬奇坚信科学,他对宗教感到厌恶,抨击天主教为“一个贩卖欺骗的店铺”。他说:“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达·芬奇的实验工作方法为后来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发明创造开辟了道路。
在天文学上,达·芬奇对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的观点。他认为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颗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太阳本身是不运动的。达·芬奇还认为月亮自身并不发光,他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辉。他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早于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甚至在当时,达·芬奇就幻想利用太阳能了。
在物理学方面, 达·芬奇重新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他指出:在连通器内,同一液体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体的液面高度不同,液体的高度与密度成反比。他发现了惯性原理,后来为伽利略的实验所证明。他认为一个抛射体最初是沿倾斜的直线上升,在引力和冲力的混合作用下作曲线位移,最后冲力耗尽,在引力的作用下作垂直下落运动。他的这一发现使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学说产生了动摇。他发展了杠杆原理,除推导出作用力与臂长关系外,还算出了速度与臂长的关系。他指出了“永动机”作为能源的不可能性。达·芬奇还预示了物质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那东西将从地底下爆起,……使人在无声的气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彻底毁坏,看起来在空中似乎有破坏力。” 达·芬奇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他掌握了人体解剖知识,从解剖学入手,研究了生理学和医学。他最先采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也是设想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他发现了血液的功能,认为血液对人体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他说血液不断的改造全身,把养料带到身体需要的各个部分,再把体内废物带走。达·芬奇研究过心脏,他发现心脏有四个腔,并画出了心脏瓣膜。他认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动脉硬化,而产生动脉硬化的原因是缺乏运动。后来,英国的威廉.哈维证实和发展了达·芬奇的这些生理学成果。 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军事和机械方面,他发明了飞行机械、直升飞机、降落伞、机关枪、手榴弹、坦克车、潜水艇、双层船 壳战舰、起重机等等。他还在数学领域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可以说,达·芬奇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每一部门,他的思想和才能深入到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发展的学者。 但是达·芬奇的大多数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世人所发现。科学史家丹皮尔这样评论达·芬奇,“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 说到艺术创作,在文艺复兴时期当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成就最高。他们的艺术成就达到了西方造型艺术继古希腊之后的第二次高峰,仅绘画而言,则达到了欧洲的第一次高峰。其中尤以达·芬奇最为突出,恩格斯称他是巨人中的巨人。在艺术创作方面,达·芬奇解决了造型艺术三个领域——建筑、雕刻、绘画中的重大课题:1、解决了纪念性中央圆屋顶建筑物设计和理想城市的规划问题;2、完成了15世纪以来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骑马纪念碑雕像的课题;3、解决了当时绘画中两个重要领域--纪念性壁画和祭坛画的问题。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不仅象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达·芬奇比之文艺复兴时期中的任何一人,有更多的、领域更广的幻想。他思想深邃、博学多才。他怀着永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去研究自然和人生的一切奥秘,他把艺术和科学、理智和情感、形体和精神熔于一炉,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把艺术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达·芬奇是当之无愧的“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列奥纳多· 达·芬奇 (1452-1519) da Vinci,Leonardo 全名列奥那多·迪·塞尔·皮耶罗·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人类智慧的象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他不但是个大画家,同样还是一位未来学家、建筑师、数学家、音乐家、发明家、解剖学家、雕塑家、物理学家和机械工程师。他因自己高超的绘画技巧而闻名于世。他还设计了许多在当时无法实现,但是却现身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总的来说,达芬奇大大超越了当时的建筑学,解剖学和天文学的水平,但是却未能推动其发展。他于1452年出生于佛罗伦萨,虽然他是一个私生子,但是却很被重视,历史资料显示,安东尼奥·达·芬奇(达芬奇的祖父)在译本笔记本的后页上写到:1452年4月15日,星期六,夜间第3个小时,我有了一个孙子,我儿子塞尔·皮耶罗的儿子,名为列奥那多。5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已《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蒙娜丽莎》则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他曾说过:"绘画的最大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 (达·芬奇是闻一多首创翻译名,乃按意大利语翻译。旧译“达·文西”乃按英语翻译,误;意大利语ci读如“奇”非“西”) “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莱奥纳多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优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难题迎刃而解。”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传记作家瓦萨里对达芬奇的溢美之词。 莱奥纳多1452年4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中部据佛罗伦萨不远的芬奇市(Vinci),并在那儿度过了童年。1469年,他来到佛罗伦萨并在Verrocchio的画室学徒。 1472年,进入当年画家协会。在艺术方面,他是一位雕塑能手但特别注重绘画艺术,他说:“绘画是自然的女儿。”传说,在他年轻时,有一次帮老师在一副名为《约翰为基督洗礼》的画中画了一个小天使,结果其水平超过了老师画的所有其他人物。这位在当年已有些名气的老师羞愧难当,从此不再涉猎绘画,只搞雕塑了。达芬奇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就是他绝高的绘画艺术,其最著名的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圣安娜与圣母子》等。
《蒙娜丽莎》的绘制前后历时四年。据说模特是佛罗伦萨人,刚刚丧婴,为解除她的痛苦并露出自然的微笑,莱奥纳多便请人来为她奏乐。她的微笑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时似乎是很严肃有时又象很温柔;有时略含忧伤有时又显讥讽。蒙娜丽莎的右手更被称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最后的晚餐》绘制在格拉齐教堂圣餐厅的墙壁上。达芬奇一改前人绘制“最后晚餐”围桌而座的布局,让所有人物座成一排面向外,而耶稣基督座在最中间。在科学方面,他观察天体,曾写下:“太阳是不动的。”几乎是与哥白尼同时发现了“太阳中心说”;他研究飞行的科学原理,设计制造了第一个飞行器;他解剖过三十多个尸体,探究人体结构并第一个发现了婴儿在母体中的生长过程。他曾说过:“你可能会被这天然的臭气弄得退避三舍你还可能缺乏耐心且不够勤奋,在这些方面我不曾被贪欲或懒散所阻碍,阻碍我的只是时间不够。”达·芬奇年轻时在佛罗伦萨画派画家韦罗基奥的工作室学画,1481年离开佛罗伦萨去米兰,其后获法王法兰西斯一世(Francis I)邀请,前往法国。达芬奇是当时世界的一位天才,他的主要才能表现在科学发现和想象上,他曾经设计过直升机、飞行器、热气球、攻城器,设计过城市防御体系、排水系统,研究过人体解剖、比例、透视。他是欧洲第一位描画风景的画家,他以科学、清晰的头脑著称。当然,也有人认为他很少动手实现他的设想,很少做出真正的成绩,因次在科学上他只是虚名。在文艺复兴“三杰”中(另两位是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他画中的人物真实、栩栩如生,构图严谨、稳重。他最著名的画作是为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作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画《蒙娜·丽莎》、《岩间圣母》,著作有《绘画论》。
晚年达芬奇定居于法国罗瓦河谷的克劳城堡(Chateau De Clos Luce),并在该处完成他的自画像。晚年的达芬奇却变得泰然、宁静,致力研究信仰与自然的关系。他于1519年在克劳城堡去世。
“一日充实,可以安睡;一生充实,可以无憾”是他遗嘱中的名句。
1452年4月15日,达·芬奇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城附近的芬奇镇上。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公证人,家庭富有。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绘画天赋,他画的小动物惟妙惟肖,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刻家佛罗基阿的画坊当学徒。
===============梵高的艺术成就====================
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他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
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
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
在他的眼中,
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
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
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他用全部身心,
拥抱一切。
凡高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
凡高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为弄到画布、油彩和画具而日复一日地奔波劳碌,精神上也不断处于矛盾的状态,为追求艺术的完美而承受着压力,这些即使不是他后来罹病的直接原因,也给他的生活悲剧埋下了种子。
凡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凡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凡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这也是自称表现派的艺术家们共有的特性。凡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凡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凡高自杀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憾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
凡高死后不出几年,一些画家就开始模仿他的画法,为了表现强烈的感情,可以不对现实作如实的反映,这种创造性的态度被称作表现主义,并且证明是现代绘画中一种历久不衰的倾向。
尽管高更和凡·高的名字双双成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成为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家的典型,但要设想他们的个人特点有多在不同则是很难的。高更是个攻击传统观念的人,语言刻薄、玩世不恭、冷漠无情,有时蛮横无礼。而凡·高对于共事的艺术家,则充满了一种天真的热情的深沉的爱。在他有了一段生活经历之后,这种爱使他成为一个美术商人,并产生了进行理论研究的愿望,进而成为比利时煤矿区的一名传教士。1880年他开始学画,后来他在布鲁塞尔、海牙和安特卫普进修。于1886年来到巴黎,他在这里见到了劳特累克、修拉、西涅克和高更以及原先的印象主义小组的成员。
凡·高在巴黎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之后,他的调色板就变亮了。他发现,他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征,与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但由于他对于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具有非凡的个性。这从来都是如此的。
凡·高的激情,来自他所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来自他所认识的人们所做的按捺不住的强烈反应。这绝不是一个原始人或小孩子所做的那种简单的反应。他写信给弟弟提奥的信,是一个艺术家写出来的最动人的故事。信中表明了他高度敏感的知觉力,这种知觉力完全符合他他那感情的反应。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正在获得效果,这种效果是通过**或蓝色来取得的。虽然他的大部分色彩观念用来表达对于人物和自然的爱,及其表现过程中的愉快,但他对较深的色彩十分敏感,所以在谈到《夜晚的咖啡馆》时说:“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夜晚的咖啡馆》是由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的墙壁和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金灿灿的**地板呈纵向透视,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背景也用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个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的斗争。结果是一种幽闭、恐怖和压迫感的可怕体验。作品预示了超现实主义用透视作为幻想表现手段的探索,但是没有一种探索,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
凡·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凡·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那是奔放的,或者是象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凡·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这种笔触,就象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确是如此,因为凡·高是一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他看到的是幻象,他就是幻象。《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凡·高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扬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后审判。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他的神经第二次崩溃之后,就住进了这座疗养院。在那儿,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在神志清醒而充满了情感的时候,他就不停地作画。色彩主要是蓝和紫罗兰,同时有规律地跳动着星星发光的**。前景中深绿和棕色的白杨树,意味着包围了这个世界的茫茫之夜。
凡·高继承了肖像画的伟大传统,这在他那一代的艺术家里鲜见的。他对人充满了激情的爱,使他不可避免地要画人像。他研究人就象研究自然一样,从一开始的素描小品,一直到1890年他自杀前的几个月里所画的最后自画像都是如此。它如实地表现出疯人凝视的可怕和紧张的眼神。一个疯人,或者一个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画出这么有分寸、技法娴熟的画来。不同层次的蓝色里,一些节奏颤动的线条,映衬出美丽的雕塑般的头部和具有结实造型感的躯干。画面的一切都呈蓝色或蓝绿色,深色衬衣和带红胡子的头部除外。从头部到躯干,再到背景的所有的色彩与节奏的组合,以及所强调部位的微妙变化,都表明这是一个极好地掌握了造型手段的艺术家,仿佛凡·高完全清醒的时候,就能记录下他精神病发作时的样子。
凡高——一个火崇拜者
他象夸父一样地追逐着太阳,最后在阳光中燃烧,轰然倒下——每当我看见凡高的作品,总会想起古希腊智者赫拉克特关于这个世界说过的话:“它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一切转化为火,火又转化为一切。”凡高正是艺术世界的火崇拜者,他的身世经历,他的精神状态,他的绘画创作都闪耀着生命燃烧的熠熠光华,他是艺术史上最伟大的自焚者,一个古老而单纯的信仰,已为现代人所接受。
也许,凡高个人生活史是一部英雄史诗的最好题材,事实上欧文·斯通的纪实小说《渴望生活》正是在对其悲剧命运的描述中有力地证明了理想、道义和人格力量对于人生的价值。人们从凡高艰难惨烈的遭遇和对艺术执着以至狂热的追求中,树立了殉道者的榜样,这榜样一直在激励着那些处在社会底层,至今默默无闻的天才。
但这些远不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个画家,我们更需要直接研究他的艺术创造。
凡高30岁开始从事绘画。他有广博的文学知识,但并未成为一个文学性的画家。习画之初曾向荷兰绘画传统讨教,也曾对印象派有过一时冲动的兴趣,但他天性中那股地火一般的激情,使他必定要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因为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凡高在本质上属于浪漫主义,1888年他在书信中坦率承认自已深受德拉克瓦思想的陶冶:“因为我不是企图把我眼前的自然一丝不变地准确地描绘下来,而是通过更为强烈的色彩去表现自己。”
浪漫主义是现代艺术的序曲,它的基本精神是对个性和情感的解放。德拉克洛瓦在历史性绘画中发展了一种充满动感、活力、光暗强烈、色彩炽热的个人风格在他的画面上还偶尔地出现过不加调合的色彩并置。浪漫主义作为社会冲突和精神冲突的直接表达,突出地代表了现代精神的指向。但这种表达还局限在未曾改变的表现体系之中,而这个成形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体系出于群体规范和社会理想,对个人在自然面前的自决权是排斥的,德拉克洛瓦克服不了这一内在的矛盾。印象派尽管在光色研究中改变了传统绘画的面貌,但这还只是艺术体系的表层变化,因其真实观仍以人对自然的臣服为前提。这样,浪漫主义对个性的崇尚(也即是对社会规范的反叛)和对情感的尊重(也即是结理性主义的冲击),作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必然要在19世纪末叶的欧洲世界寻找自己的继承人。从这个意义上看,凡高是幸运的,他在被环境抛弃的时候能够和历史相遇。
自然永恒性的时候,凡高更正以其对宗教和原始生活的热情与想象力在寻找超越绘画自身的精神性,而凡高则凭藉着沸腾的生命活力和对事物特征的敏感反应,孜孜不倦地创造属于心灵世界的艺术作品。正是他们各执一端的差异性和不相容性,开辟了现代艺术多向发展的可能。在他们中间,凡高是人道主义者,以全身心的激动和虔诚,护卫着个体生命的崇高和内在需要的价值。他是平民化的浪漫主义,这和他喜欢自然主义(左拉)不无关系。从他对普通事物——椅子、烟斗、旧皮鞋、简陋的小酒馆等等——的亲切关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人与物在上帝面前的平等。凡高是现代艺术“主观——表现”倾向的开创人,而这一倾向正是以对个体价值的全面认可为前提的。
人们很容易把凡高视为西方艺术自我表现的始作俑者,其作品突出的个人风格和强烈的主观表现都会给人以这种印象。但应该指出,自我表现并不等同于内心世界的孤独发掘和个人情感的任意渲泄。凡高作品的主体意识并不排斥他对自然的研究:他经常以线条变化来抓住事物的特征,如在法国圣玛利斯村所作的风景画,墙用直线,烟用曲线,路面用点,叶簇用旋涡状的粗线……等等。但这种研究绝非臣服自然,凡高对特征的捕捉是主观化的和个性体的,因而题材和对象在他的绘画中只是一个起点。同样,凡高作品的情感表现也不排斥理性思考对创作的作用,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不要认为我愿意故意拼命工作,使自己进入一个发狂的状态。相反,请记住,我被一个复杂的演算所吸引,演算导致了一幅幅快速挥就的画作的迅速产生,不过,这都是事先经过精心计算的。”凡高的创作是一种疏导、一种集结,由此产生的形式创造,显示出情感生成的激烈过程,而不仅仅是对情绪现状的静观和描写。
凡高永远处在矛盾的中心:尊重自然时与自然对抗;生活于激情但求助冷静的分析;表现自我的过程中追求着高于自身的东西;以至在精神崩溃的临界线上,保持最强悍的自制力——这种充满内在冲突的精神状态,曾是人类不容揭示的秘密,长期压抑于心理底层,是凡高第一次在绘画创作中把它们充分地暴露出来,凡高的艺术成就是真诚地展示人类心灵的艺术成就。精神矛盾和心理运动,每一个形象都充满戏剧冲突,人在画布和颜料面前颤抖,冥冥中寻找着心灵物化的方式,为的是向着现实背后那个超越自身的神秘世界,那个终极的世界飞升。凡高艺术语言——线条、笔触、色彩、空间的一切创造成果都源于此,并因此具有更深刻、更富有启示性的意义。
凡高似乎对线条所能蕴含的情感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在他的素描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把印象派的色点扩展成色线,由此超越印象派而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在发挥线条笔触的表现性方面,他和荷兰画派不无渊源,但伦勃朗慎密而阔达的笔触与创作主体精神状态的联系是隐晦的,也是相当有限的,而凡高则把伦勃朗绘画中只有元素的东西,作为方法析取出来,使之明确、纯粹,带着原始的表情,推向极端。他服从于心灵(更多是潜意识)的召唤,经常用波形、螺旋形的笔触来运载奔涌不息的情感之流,粗犷,豪放,充满动势、紧张和强烈的节奏感:大地在颤抖,天空如旋涡似火焰,树木绞扭,似乎要把自身连根拔起。这种饱含自发性激情的有力笔触,既非顺从于事物固有的肌理(伦勃朗),也不倾向对象本身的动态(柯罗),而是从大自然中抽取出来的心灵象征。凡高越画越厚重的笔触使他的精神日益专注理以物即道的直接性,也许,对于颜料本身(色泽、质地、浓淡厚簿)的敏感是使一个画家离距自然、超越自我的直正原因。在这里,凡高揭示了在绘画形式和人类情感之间、在物质材料和终极真理之间可能存在着的直接联系性。
梵高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但他的父亲没有梵高有名。梵高的父亲是西奥多梵高,他的职业是基督教牧师。
梵高的父亲出生于1822年2月2日。他于1885年3月26日去世,享年63岁。梵高的父亲过着平庸的生活。虽然家里有点穷,但据凌虎竹说,他父亲的人品真的很好。梵高的父亲虽然只是个牧师,但他的兄弟们在当时都很有影响力,所以他们家在当时也有很大的社会地位。
1849年,梵高的父亲成为一名杰出的基督教牧师。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遇到了梵高的母亲安娜科妮莉亚,她出生在海牙。两年后,他们结婚了。1853年,梵高的父亲和妻子安娜科妮莉亚在比利时边境附近一座教堂旁边的小房子里生下了梵高。在此之前,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出生时夭折了,所以他的父亲以他死去的哥哥的名字给梵高取名文森特威廉。之后在1857年、1862年和1867年,梵高的父亲陪伴妻子,生下了三个儿子,两个男孩,一个女孩。梵高的父亲和其他家庭的父亲一样。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追随父亲的脚步,但梵高不喜欢这样。他喜欢艺术,父亲最后也没有强迫他追随父亲的脚步。梵高的父亲虽然不是什么大名人,但却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一个伟大而负责任的丈夫。
关于梵高的作品
梵高在接受传统绘画艺术理论后,又将新文艺的特点融入其中。同时,受日本绘画的影响,梵高的作品给人以视觉冲击。高调又略显怪异的画风,让当时的人们普遍不以为然。但是艺术家梵高仍然在他的信仰之路上。
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星夜》。整幅画给人一种活泼安静的感觉。在整幅画中,他大面积使用冷色调,生动地描绘了宁静的夜晚。**和橙色的交替和谐,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同时又像活泼的小精灵一样灵动。
另外,《向日葵》在梵高的作品中也非常有名。在这幅画中,**调的大量使用就像一朵热情的向日葵在纸上热情地舞蹈。这幅画更多的是艺术家对生活的信念。
一小块棕壤上开出了大面积的《鸢尾花》朵花。在这幅画中,梵高展示的蝴蝶花叶子比蝴蝶花头还多。阳光下的树叶看起来有些苍白,仿佛是艺术家梵高艰辛的绘画之路。但是,也不乏在艰难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且骄傲自大的人。
梵高的十幅风景画向世界展示了阿尔勒的丰收。同时,《在阿尔勒卧室》也是一部名作,构图有张力,色彩有统一性和张扬性。画中什么也看不见,一切都悬浮在空中。这种感觉让观众莫名紧张。
是梵高最后一幅画,之后梵高自杀。金色的小麦笼罩在黑暗的天空中,乌鸦的出现更是让人感到压抑。这表现了一种压迫和痛苦,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心情。
关于塞尚梵高
塞尚和梵高都是伟大的画家。关于塞尚梵高,不得不说他们有着非常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也有很高的绘画天赋,但在当时并不被人们所接受。直到他们去世后,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才被人们发现。
除此之外,关于塞尚梵高的相似之处,还有两个人的绘画理念。塞尚对古典绘画有所研究,他主张绘画要创新和实践,突出展示自己独特而真实的个性。在塞尚创作的成熟期,有《有乌鸦的麦田》,《酒神宴舞》,《玩纸牌者》等作品,都可以表现塞尚。梵高和塞尚一样,主张表达作家的真情实感。创作要赋予真实独特的感情,哪怕是天真、偏执或者善良单纯,都会赋予画作一种全新的灵动。关于塞尚梵高,两人也各有鲜明的个性。例如,出生于普罗旺斯的塞尚在创作理念中强调自然与艺术的融合,这就要求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要将看的本性与想的本性完美融合。梵高在这方面与众不同。梵高是一位充满激情的画家。他主张用强烈的色彩将自然原始神秘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样的画无疑是感人的,热情而纯粹的原始人展现了生命的无限张力。让-克洛德塞尚和梵高都选择在法国发展。虽然出生年代久远,但他们绘画中的相似之处让后人感触颇深。同时,他们的努力也使印象派在历史上繁荣起来。
梵高的画有什么好的?
梵高生前的作品并不被人们所接受,但不得不承认,随着时间的沉淀,梵高作品的独特个性备受人们推崇。梵高在创作中总是在原画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主观想象。他将抽象绘画运用到极致,从而表现出内心的视觉感受。梵高的画有什么好的答案可以由此得出,那就是他用抽象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世界。
因为梵高是一个有个性的艺术家,他作品中的情感非常强烈,奔放。梵高能投身艺术,这是梵高作品美的答案。他在用自己的生命诠释艺术,梵高的作品表现了他作为艺术家的信念,他所有的画都表现了他内心的感受,那就是生命的孤独和呐喊。
梵高曾经接受过传统绘画的基础知识,所以他在绘画方面有很强的基础。当时资本家正在进行革命,传统的旧观念不断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作为一名艺术家,梵高很好地将新文学和艺术融入到他的绘画中。由此,一系列色彩鲜明、个性张扬的作品展露无遗。后来梵高受到日本绘画的影响,基本塑造了他的作品。
如果颜料和画笔是死的,那么梵高把它们点在画布上之后,它们可能就是有生命力的精灵。梵高的画之所以好,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作品展现了吃的生命力。梵高画的对象是一些极其普通的对象,比如小麦和向日葵但是这些物种更多的展现了它们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很普通却不可或缺。梵高的作品因其独特的表现,在他死后备受后人追捧。
著名的梵高
梵高的绘画能力是世界公认的,但梵高的画主要是他自己的兴趣在创作。梵高在长期从事绘画后成名。
梵高出生在荷兰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从小没有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梵高小时候用泥塑捏东西的时候对艺术很感兴趣,做出来的泥塑很精致。我的第一个作品,《肖凯像》,也是我妈欣赏的。1869年,16岁的梵高出发去国外工作,在一家艺术公司工作。1880年,梵高与家人日渐疏远,走上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但他多年的创作并不被人们认可。梵高抱着对艺术的兴趣练习绘画,1885年是梵高的转折点,梵高去了安特卫普。在安特卫普,他参观博物馆时,日本浮世绘和鲁本斯对光和色的运用的构图方法迷住了梵高,从此梵高作品的基调开始发生变化。在这里,梵高还创作了他的第一幅名作《猫》,这也是梵高成名的开始。
梵高在阿伦尼乌斯镇创作时一举成名。他厌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伦尼乌斯镇继续创作。正是在这里,梵高迎来了他的创作高峰。梵高绘画的一大特点是用心灵作画,阿尔镇的环境拓展了梵高的这一特点。著名的《吃土豆的人》就是在这里创作的,后来他的好朋友高更也来和他一起生活。也是在这里,梵高患了精神病,经常和高更吵架。
这件事引起了艾尔镇居民的抗议,把梵高赶出了艾尔。虽然他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但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他自愿去圣雷米的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治疗期间,梵高不忘绘画,创作了他最著名的作品《向日葵》。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关注梵高和他的作品,这也是梵高名气的体现。
关于梵高的一生
梵高1953年出生于荷兰。他是家里的长子,祖父和父亲都是当时有名的牧师。在梵高的一生中,绘画是他一生的挚爱。梵高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绘画艺术,求学期间也学习了绘画艺术。之后梵高逐渐走上了创作之路。离开学校后,梵高开始工作,期间四处奔波,进入一所教会学校。
步入社会后,梵高的生活依然与绘画有关。梵高自学色彩理论,师从莫夫学画,也与当时的画家有交往,比如高更。由于贫穷等现实原因,梵高的精神一直不佳。有一次和人吵架后,他用刀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梵高依然坚持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坚持绘画,尽管当时没有人认可他精心创作的艺术作品。
梵高的生活很穷,干了一段时间就被解雇了,最后没能成为一名牧师。而且,梵高的爱情生活充满了悲剧色彩。1873年,在伦敦工作时,梵高爱上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于是,丑陋的梵高开始幻想自己可以和这个美丽的女孩共度一生,但残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的幻想。后来,梵高疯狂地爱上了他的表妹。一方面触犯了当时的社会禁忌;另一方面,梵高的表弟也不喜欢这个表弟。绝望的梵高再次受到重创,直到他遇到一个被抛弃并怀孕的风尘女子,他们相爱了。但梵高负担不起他们的生活费,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这是我在的第116篇文章,听说写够10万字就能回家,加油^0^~
2019720
悲情而落魄的天才
在巴黎被众多印象派艺术家排挤后,梵高出逃到南部普罗旺斯阿尔,这里的太阳又大又圆,初来乍到的梵高异常兴奋,他感受到一种通透而灿烂的生命力。在给兄弟提奥的信中,梵高不止一次地描述了阿尔的太阳带给他的激动和灵感。通过阳光,他找到属于自己的颜色——**,夺目的黄。从此以后,他一改以前的低沉而转为响亮、明朗。梵高一生的全部杰作都是在他到达阿尔后,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
梵高的一生是悲情的一生。在他的一生中,脱离中产阶级的家族生意,深入到贫苦的农民生活中,对荷兰人爱清洁、重仪表的诸多传统精神的反叛,和妓女西恩同居并照顾她的两个私生子,流浪到法国南部最后客死异乡。
他向往爱情,渴望结婚生子,渴望与人接近,但社交的经验往往带来的是鄙视、轻蔑和不理解,他逃避到自己的世界里,强忍着世俗标准的苛求,自己给自己鼓励,探索心灵的出路。
他爱土地,爱自然的色彩,因为这一切不会因为他的贫穷和衣着邋遢污秽而将他与其他人群隔离。在信件中,他直率地探讨着自己对生命的主张,痛苦的生活,压抑本能的辛勤劳作,让人生沉溺在漫长的苦难之中,人生本就是苦难,只有备受煎熬和折磨的人眼中,才会焕发出坚毅和力量,只有通过诚实的劳作而获得食物的人,其人生才是诚实的。在梵高的画里,看不到阿谀奉承自然的调调,也看不到肖像或自画像中已往那种自以为是的,中产阶级的貌似自律,庄重的清洁和干净。
1运用蓝色和**的对比来刻画静物是梵高常用的形式。《蓝珐琅咖啡壶、陶器和水果》1888年5月
2《玻璃杯中的杏花枝》1888年
《一碗雏菊》1888年5月
1888年初夏,在巴黎被酒精和心脏疾病折磨的梵高认为离开提奥和其他艺术家而前往南方,会是解决在巴黎时期阴霾心情的良方。初到南方的梵高创作了大量的花卉和景物写生,南方村镇里艳丽明快的色彩出动着他的绘画热情,此时的他开始探索更奔放更热情的表现手法,开始进入绘画生涯的鼎盛时期。
3《插着夹竹桃的花瓶和书》1888年8月
4《有鸢尾花的阿尔风景》1888年5月
5《收获》1889年6月
生长在北方荷兰昏暗阴郁气候下的梵高,对南方的田园风光和收割的情景无限地欣赏。在完成了果园系列之后,梵高欣喜若狂地将初夏收割的田园搬上画布。
强烈的色彩的对比和精确的远近透视法,他自由地运用赤金色、青铜色和黄铜色,将古典和热情描绘成一望无垠的田园。梵高将画面处理得非常平静坚稳,精准的用色和几何图形式的构图法使得画面呈现难以置信的深邃感,将观赏者的视线随着远去的田野一步步引向遥远平静的天空。这种平静自信的心情和宁静安详的画面,在梵高的作品中极为罕见。
6《鲜花盛开的花园》1888年7月
梵高在巴黎时期常用于描绘风景的点彩技法再次出现。区别于巴黎时期,在普罗旺斯的梵高运用了更大胆、更纯净的红色、**、宝石蓝等明亮的颜色,有别于巴黎时期大量灰色的运用。在前景红色花朵和远处橘**花朵的对比下,两组暖色使画面中布的蓝色花朵更为突出醒目。
7《枝上杏花开》1890年2月
1890年初,提奥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在疗养院的梵高创作了这幅生机勃勃的作品,作为送给侄子接受洗礼的礼物。画面构图饱满,杏树的树枝布满了整个画面,树枝造型自然,充满变化。素雅清新的画面,是梵高少有的传达平静愉快的情绪的作品。他运用日本绘画平面化的空间感,将树枝精心地安排在画面中,显现出一种东方绘画的简约和宁静。
8《圣–玛利海滩的渔船》1888年6月底
地中海在梵高的作品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在信中,梵高曾提到地中海的海水像鲸鱼一般美丽而奇幻,让人无法预计下一秒钟,它会呈现绿色、紫色或是青色。明快的颜色和轻巧的笔触描绘人造船只停留在灼热沙滩上的场景,而背景的省略处理则突出了空间感,这种日本版画中扩大空间的构图方法,加上适当的省略和夸张变形,让画面呈现出劳动过后,一片晴朗的天气与心情。
9《圣–玛利的海景》1888年6月
10《罗恩河星光灿烂的夜空》1888年9月
11《阿尔夜间的露天咖啡馆》1888年9月
位于阿尔卡马丁广场的兰卡萨尔咖啡馆因为通宵营业而被当地人称为“夜间咖啡馆”。在这个时期,梵高觉得夜间比白天更充满生气蓬勃的色彩,因此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大量蓝色背景和灿烂的星空出现在画面上。橘**雨篷在煤气等的照耀下,发出闪耀的金**光芒,与深蓝色的天空形成明暗和色彩上的鲜明对比,画面中的场景发生在漆黑的夜里,但画面没有一丝黑暗的痕迹。梵高经常用颜色的强烈对比来表现出他心中复杂不安,紧绷彷徨的精神世界。在梵高完成这幅作品的百年之后,这家咖啡馆一直是阿尔人聚会饮酒的去处,现在在当地被称为梵高咖啡馆,并且依旧保持着画面中的摆设和布景。
12《雨中的麦田》1889年11月初
**的围墙从左侧近处一直延伸至画面右侧,隔离在田园和围墙外的自由风景之间。画面的雨景生动自然,却让人难以忽略在轻松的氛围中传达的失去自由的压抑和哀伤。
13《星光灿烂的夜空》1889年6月
教堂细长的尖顶,扭曲盘旋的柏树,和天空中宛如一般具有强烈动感的云彩和星空,都让画面传达出一种不安焦躁的情绪。
14《在雪中挖地的农妇》1890年3-4月
双人物造型位于画面正中,是梵高惯用的构图方式。
15《日落时红色天空下的松树》1889年11月
传统的日本风景画构图法,日本浮世绘和版画对梵高的影响,浓郁的东方之美。
16《一轮弯月下散步的情侣》1890年5月
两名即将走出画面的情侣,山坡上火焰般的灌木,背景处尖锐地插入天空的柏树,以及蓝色的山脉,厚重颜料堆砌的**天空。
梵高将自己探索的几乎所有表现方式和绘画特点及对色彩的偏好都运用在这幅作品中,是梵高绘画生涯中一幅总结性的作品。
17《有柏树的田野》1889年6月末
相比阿尔时期,丰富变化的造型取代了激烈对比的颜色而出现在画面上,是这一时期的特色。作品中梵高有意寻找尖细向上的线条和地面平行线之间的对比之美。植物在天空和地面的两个互不交集的空间中起到了桥接的作用。
右边两棵相互依偎的柏树,如同太阳下两个相互扶持的幽灵一般,长久地站立在旷野中。这也是梵高对人际关系亲近的尝试失败后,彻底绝望的心境。
18《有丝和星星的小路》1890年5月12-15日
夜景如白昼,成双的人物造型和成双的柏树相互呼应,诗意的浪漫
19《鸢尾花》1889年5月
蓝色和**一直是梵高钟情的颜色
纵观艺术史,自画像一直是艺术大师们十分钟爱的题材。
无论是几百年前的文艺复兴,还是冲破传统限制的现代主义,亦或是概念先行的当代艺术,艺术家们都会为自画像保留一块“创作的自留地”。
从超凡绝技的写实风格,到荒诞不经的解构主义,艺术家们极尽巧思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眼中的自我。在这种看似“博眼球”的记录方式里,往往隐藏着艺术家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隐秘,可能是那些最真实的欲望、痛楚、落寞或是对救赎的渴望。
那既是他们隐忍一生内心的独白,又是渴望被世人知晓的宣言。
在那些独特的美学符号之下,我们得以接近一个更为真实的灵魂,而非被世俗传颂的光辉。
今天我们整理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六位艺术家自画像,和大家一起欣赏他们最希望被铭记的瞬间。
这位慈祥的、有着长长白胡子的老头就是可以被堪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达芬奇。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最完美代言人”,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一生完成的作品不多,但几乎件件都是不朽的名作,像《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在世界美术史上都堪称独步。
这幅自画像创作于 1513 年左右,此时的达芬奇已经将近 60 岁了。达芬奇在绘画中素来以拥有超高的素描技术著称,在这幅自画像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整幅画用笔流畅、洗炼,线条丰富多变且刚柔相济,尤其善用浓密程度不同的斜线表现光暗的微妙变化。画家脸上披散着的长发与颌下的长须,每一笔都让我们看到这位巨匠晚年时的思考力,气质以及他那深邃的充满着智慧的目光。
号称“北方文艺复兴第一人”的丢勒,也被誉为“自画像之父”。
他在 13 岁时就画下了第一幅对镜自画像,形象生动、造型逼真,比上面达芬奇的那幅自画像还早问世二十多年,可以说是西方绘画史上最早以写实方法记录自己容貌的画家。
丢勒在当时妥妥的大帅哥一枚,是真正的“才过宋玉,貌赛潘安”,当时有人这样描述过他的容貌:
可能因为太满意自己的高颜值,所以丢勒一直乐此不疲的用他超凡绝顶的绘画技巧来表现自己。
而且丢勒不仅热衷于画自己,他还常常喜欢在旁边叨逼叨的写上一句:这就是我的容颜~
操作手法跟现在我们发朋友圈自拍照,再配文“今天觉得自己有点帅”如出一辙。
在这幅《自画像》上(52×41厘米),丢勒扮成一个举止潇洒、受人爱慕的青年骑士模样,这幅装扮是德国当时最时髦的青年装束。长发被烫成缕缕卷曲的辫式披落在两肩,稀疏的一撮淡褐色胡须,使他的脸显得老成持重,其实他还是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背景中窗外连绵不绝的山峰也似乎暗示着他三次翻越阿尔卑斯山,前往意大利学习的特殊经历。
也难怪丢勒这么自恋,他画这幅画的时候只有28岁,就其造型能力和用色技巧来看,才华已经初显。
两年后,他又给自己画了一幅《皮装自画像》,这次彻底引起了画界轰动,因为 他第一次抛弃了人像侧面面对“镜头”的传统,完完全全让自己正面面对观众。
可能有些小伙伴不理解这有什么了不起,但 在当时,只有神才能以正面构图形象出现 ,凡是艺术家画人,都得转点角度。
因此当时有人以为他画的是耶稣,但丢勒说了:大爷画的就是自己!~
而且丢勒把自己翻山越岭到意大利学习的当时最先进的绘画理论,比如透视法、解剖学等都精妙的融入到了这幅画中。
在这幅画里,丢勒不仅极其优秀的体现了立体感、光影效果,而且连他身上那件棕色皮领上衣的每一簇绒毛都被细致的描画出来,让人完全能感受到它的质感,包括那只正在拨弄衣领上的毛皮的右手,其观察之细密,连手的振颤都画出来了。
在余生中,丢勒以北方画派严谨的科学精神,去结合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唯美崇高的古典美学,以一己之力使原来各自为政的地方画派融合,是第一位兼具南北画派长处的大师。
半生富足、半生潦倒的伦勃朗一生创作了近百张自画像,成为西方美术中对自己最严格的的画像解剖。
他从 23 岁开始记录自己的容貌,经由冷静而客观的方法,仿佛在镜子里凝视另一个自我,看自己从青年到壮年,从壮年到衰年,从年轻的意气风发,到老年的苍老颓败。
1606 年,伦勃朗出生在荷兰一个富有的磨坊主的家庭,家境殷实,自身才华横溢。25 岁独自跑到大城市阿姆斯特丹闯荡,不仅迅速的功成名就,成为了一个订单不断的肖像画家,还在 30 岁之前就实现了在市中心最贵的地方买大 House,迎娶白富美的一系列操作,真人生赢家。
1642 年,36 岁的伦勃朗迎来了他事业的巅峰,他完成了载进史册的大作《夜巡》。
可命运总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一击重挫。
在同一年,他最爱的妻子逝世,他们的四个孩子也相继夭折。这对画家的个人情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然而,当命运想要捉弄你的时候,它从不缺少花样。
为伦勃朗奠定历史地位的《夜巡》也转瞬让这位成功的职业画家一夜间变的无人问津。他的作品超越了自己的时代,那些打破常规的创作方法无法被当时的人们和主流画坛所接受。
他的艺术变的越发深刻和执着,可他的境遇却越发急转直下,曾经拥簇赞美他的人群纷纷背离他而去,伦勃朗破产了。
步入老年的伦勃朗只能靠不断变卖家产和举债过日子,但他在用自画像记录自己时,却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落魄和丑陋。他绝对忠实的在镜子里观察自己,那些晚年画下的自画像,满脸皱纹,茫然而彷徨的看着人间,仿佛无限感伤,又仿佛无限悲悯,使绘画不再只是表象肤浅的赏心悦目,更是对深刻人性的揭发。
伦勃朗后期的油画,肌理堆叠很厚,近看时像是抽象的色块与笔触,却都能准确传达出内在的精神特质。
处在浮华巴洛克时期的伦勃朗摆脱了宗教与宫廷的虚华,却以最厚实的方法刻画人生的现象,在凝练的冷静中内蕴着饱满的热情。
从绝对准确的写实技巧发展到丰富的酣畅淋漓,他使绘画被革新,被颠覆,也使绘画变成他悲剧生命最后的救赎。
除了达芬奇,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位艺术家能像梵高一样家喻户晓,他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疯狂的天才艺术家。
和伦勃朗一样,梵高在艺术史上也以自画像著称。
但伦勃朗的自画像贯穿一生,而梵高的绝大多数自画像都创作于 1885 到 1889 四年之间,多达四十多幅。他像是以自画像的方式“写日记”,并坦荡无疑的将自己暴露在观众面前,那些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快乐。
梵高自己曾说:
梵高在他的自画像中经常表现得很拘谨和严肃,脸上带着专注的表情。
尽管如此,在每一幅自画像中都能找到梵高不同的个性。他形容他在巴黎画的最后一幅自画像是 :
这就是他当时的感觉:身心俱疲。
1888 年 12 月 23 日,梵高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割下了自己的左耳。这将是他一系列精神崩溃的第一次。他不愿意在信中讨论这件事,但他确实在两幅自画像中 "报告 "了这件事。
梵高并没有为了效果或引起人们的同情而把自己描绘成一个生病的、崩溃的人。他坚信绘画能帮助他痊愈。他给提奥写道:
1890 年 7 月,梵高开枪自杀,年仅 37 岁。他的最后一幅自画像是送给母亲的礼物。
来自挪威的表现主义艺术家·蒙克,常被艺术史学家称为“世纪末”的艺术家,因为他的作品反映了欧洲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生活面貌。在蒙克生活的时代,再没有别的艺术敢于像他那样赤裸裸地描写人类本能的丑恶,使善良与罪恶并存,让美丽与丑陋共生。他被称为“绘画界的尼采”。
这个悲苦的男人,5 岁丧母,14 岁姐姐去世,26 岁患精神疾病的父亲去世,唯一还在世的妹妹也被精神疾病所折磨,一直住在精神病院里,蒙克自己也从小罹患肺结核,倍受病痛折磨。
所以,死亡和疾病一直是他作品里恒久的主题。
蒙克在创作这幅《骷髅手臂自画像》时只有 31 岁,但他把自己描画成一个幽灵般的人物,漂浮的头颅是二十世纪初艺术表达中以个熟悉的手法和主题,意味着肉体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分裂,画面底部的骨头是对死亡的一种纪念,或提醒。画面上方有艺术家的名字和日期,这些细节都让它成为一种墓碑一样的存在。
他曾说:
毕加索可以称得上是“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最好榜样!
13 岁就出道,顺便把传统学院派能得的最高奖项和荣誉都尽收囊中。
他是一个不安分的终极探索者,拒绝停歇的在挑战自我的道路上撒丫子狂奔,而且长寿又精力旺盛的他效率高的不可思议,人生似乎从不摸鱼,一共创作了将近 37000 件作品!
从严谨写实的学院派为起点,毕加索的艺术生涯,经历了忧郁暗淡的“蓝色时期”,浪漫美好的“粉红时期”,盛年的“非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和“抽象主义时期”等等,要论对自己作品风格和画法的转变甚至颠覆,恐怕没有艺术家能赢过毕加索。
多变的风格在贯穿他一生的自画像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这幅毕加索15岁的自画像已经能清晰的看出他非凡的传统写实技术。
毕竟,他的名言是:
1900到1903年,是毕加索人生的低潮。在这段阴郁、沉闷的时期,蓝色主宰了他一切的作品,因此也被成为他艺术生涯中的“蓝色时期”。
但很快,爱情来临了,毕加索也定居在了巴黎。与人生中第一段爱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的邂逅让毕加索一扫往日作品中忧郁阴沉的蓝色调,而180度的转向了柔和温暖的粉红色调,毕加索正式告别了“蓝色时期”,大踏步的迈入了幸福的粉红时期。
1907年的这幅自画像最经典,因为他标志着毕加索逐渐开始转向他人生最重要的是一个时期——立体主义。从这时开始,毕加索的画风就开始“放飞”,一层一层的解构着对自我的剖析。
毕加索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
卡罗是 20 世纪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拥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家之一,也是第一位入驻卢浮宫的墨西哥艺术家。
6 岁小儿麻痹;18 岁遭车祸,全身粉碎性骨折;32 次手术、3 次流产;22 岁成婚,互相出轨背叛;32 岁离婚,33 岁复婚,47 岁去世。
这个女人的一生支离破碎却又色彩斑斓,她把她人生中所遭到的所有痛苦:病痛、残疾、由于车祸无法生育、流产、离婚、被背叛……都用自画像的形式记录在了画布中。
她一生的 143 幅作品中有 55 幅是自画像,并且独特的让人过目难忘。那道标志性的一字眉和唇边薄薄的髭让这张雌雄同体的脸再难从脑海中抹去。
1939 年,弗里达和丈夫迭戈·里维拉离婚,分离后的她常常沉浸在绝望、孤独的情绪中。
这张著名的《两个弗里达》即是创作于此时。在这幅画里,这个哀伤的女人描绘了自己的两面,右边穿着墨西哥原住民服装的传统弗里达,象征着里维拉曾经爱过的女人,她心脏的大动脉绕过右臂,连接到手中拿着的里维拉的画像,那是她生命的源头和养分。
而左边穿着欧洲洋装的弗里达是里维拉不再爱的女人,她的面色苍白,心脏已经被撕裂,血管被剪断,即使手持手术钳也无法阻止血液的留出,鲜红的血液一滴滴的滴在白色裙子上,仿佛很快就要失血而亡。
1940 年,里维拉向弗里达又提出复婚,弗里达最珍贵的画作之一——《带荆棘项链和蜂鸟的自画像》应运而生,它里面充满了象征元素,每一个细节都清晰表达了弗里达锥心的痛楚和倔强。
在这幅画中,弗里达坐在正中央,无畏的凝视着看向她的观众。颈部带刺的荆棘项链刺入她的身体,鲜血流淌。一只蜘蛛猴坐在她的右肩,把玩着自己手中带刺的项链,但毫不关心的玩耍却会使卡罗脖子上的刺插的更深,一只死去的蜂鸟吊在项链的挂坠上,左侧的黑豹在虎视眈眈的靠近。
在墨西哥民间传说中,蜂鸟代表着坠入爱河的好运气,而黑豹则象征着坏运气和死亡。
弗里达用死去的蜂鸟表达自己对这段婚姻的绝望,而那只牵动着荆棘项链的蜘蛛猴则是里维拉曾经送给弗里达的礼物,而现在,它的每一次牵动都会使弗里达伤痕累累,血流满地。
关注“ArtFocus焦点艺术”! 来看更多「有趣、有料、有态度」的艺术故事和行业深度报道,还有更多优秀青年艺术家的分享!有酒有故事,就等你来!
梵高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死后100多年里,会成为艺术圈的顶流网红。
《向日葵》 1887年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很多人说看不懂梵高的画,到底好在哪里?我觉得吧,一方面信息时代,我们每天被各种高清视频包围,见过太多美景美女,眼睛早就变钝了。另一方面,我们的美育实在不够,艺术鉴赏还停留在画得像不像的阶段,自然无法领悟梵高画中的美,那种热情狂烈浓缩艺术家生命的美。
梵高的艺术人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半生,梵高用深沉浓郁的色彩表达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怜悯,满身是泥的矿工,贫穷的农民。善良的梵高在得不到家人支持,失意灰暗之时依旧不忘关怀那些在生活中挣扎的劳苦大众。梵高用泥土般漆黑的色彩和写实的画法表达自己的慈悲心。
《吃土豆的人》1885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 梵高美术馆
1886年,梵高来到巴黎,像每个进城务工的小人物一样,梵高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喜悦接受城里的一切,出入艺术沙龙和酒吧,爱上日本文化浮世绘,画面的色彩也明亮了起来,这期间他结交了很多艺术圈朋友,包括那个让他疯狂的好基友保罗高更;导师般的人物毕沙罗,梵高的“点描画法”深受毕沙罗影响;还有善良有爱的颜料画商,唐吉老爹,梵高曾为他画过肖像画。
《唐吉老爹》 1887年 法国巴黎 罗丹博物馆
梵高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这期间的生活依旧穷困潦倒,全靠弟弟的救济,提奥无条件支持着梵高的艺术梦,支援他生活和买颜料的费用。
《蒙马特菜田》1887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 现代艺术博物馆
1888年,梵高来到阿尔,从小镇走向城市,又从城市回归到农村,他简直爱死了阿尔,炙热的阳光,翻腾的麦浪,滚烫的向日葵,梵高的内心在燃烧,这里值得他逗留一生,他住了下来,开启了艺术生涯最绚烂的时期。阿尔这个法国南方的偏远小镇,注定与梵高的名字一起永留艺术史册。
《12只向日葵》1888年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
梵高的后印象风格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三四年形成的,27岁开始画画,37岁离开人世,梵高仅用了10年时间走向职业巅峰,展现了惊人的天赋。梵高在阿尔居住期间没有朋友,村民把他当作一个神经病怪物,对他只有冷眼和偏见。梵高的心在痛苦中煎熬,色彩在画布上燃烧,内心的激情一触即发。
《太阳下收割的麦田》1889年 荷兰 梵高美术馆
评价一个艺术家的成就须结合时代背景,以梵高《星月夜》为例,1889年的作品,可以想象一下,1889年的社会文明发展和大众主流审美在什么程度?结合时代背景看艺术的本质,才真的了不起,梵高的艺术造诣超前。
《星月夜》1889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基本技法对于大师而言,不是最重要的,透过画作表达的艺术家眼中的世界,才是艺术价值的核心,提供我们观察世界的不同眼光和纬度。
“古典主义”绘画流派以伦勃朗为例,在没有相机的年代,艺术家注重的是形体和轮廓,强调精微的细节和逼真的明暗色调,如同照片般纯粹写实,体现油画艺术的高超技法。再比如提香·韦切利奥,达芬奇等,那个时期的画家就相当于皇家摄影师,专门为教皇天皇这样的顶级客户画肖像,画出人物的精气神是很重要的kpi考核指标。
《保罗三世》提香·韦切利奥
从“印象派”开始,绘画强调艺术家的主观观察,以自我描绘客观的自然,不再一味追求逼真,不再纠结像不像。(这个年代欧洲已出现照相机技术)
学画的人都知道,不同光影对物体固有色的起伏变化,不同亮度对色彩的冷暖影响。后印象派画家透过光观察万物,阳光,星光,灯光,烛光,各种光,可以说印象派是光的艺术,大家比较熟悉的莫奈《日出印象》,这幅日出是莫奈眼中晨雾里的朦胧世界,可以说,印象派很浪漫。
《日出印象》莫奈 1872年
说回梵高,热情澎湃心思细腻的梵高,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光的能量,并把这种能量流动实现在画布上,在梵高的眼里,光不是静止的,是具象变幻的。
1889年,梵高画下《星月夜》,黑夜在幻觉中旋转。梵高赋予了星辰生命力,光在卷云的漩涡里奔涌,“一切沉浸无言,而又万千奔流” 。这个麦田怪人在长期的孤独压抑焦虑中,住进了精神病院,讽刺的是,这幅艺术史上最辉煌的作品,竟然是在精神病院完成的,没有人理解梵高。
我们小时候,一定天真的问过父母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会动?” 长大才知道,宇宙万物本就在高速运转。斗转星移,微光氤氲,梵高把所有的狂热倾注在画里,有人说这幅画是在梵高精神病发作的时候完成的,星夜与梵高一起发了疯。我认为不是,一个精神病人拿起笔都有困难,又怎么画出这样精准的笔触?每一笔都有方向。梵高也许根本没有得精神病,只是孤独太久,长期的压抑让他彻底崩溃了。
终其一生,梵高都未得到主流艺术界的认可,卖出的画寥寥无几,活在拖累弟弟的愧疚中,活在世人的误解里,最终,梵高用一把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神秘博士》其中一集,博士冒着修改历史的风险,带着梵高穿越到2010年的巴黎奥赛美术馆,在一百年后,在自己的作品面前,梵高终于获得了肯定
他对色彩的掌控无与伦比,他把生活中遭遇的痛苦转化成画布上热情洋溢的美,痛苦很容易表现,但如何融合热情与痛苦,来表现人世间的激情、喜悦、壮丽,却很难,前无古人,也许也后无来者。他不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同时作为人类个体,也是同样伟大的”。
编剧借讲解员之口给予梵高最高的评价,为梵高平反,梵高泪流满面
梵高自画像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
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将不再眷恋人间……
梵高
这滔滔短暂的一生,让无数艺术爱好者触动,感慨
至于梵高的画到底好在哪里,如果你已经看到这里,应该已有答案。
岁末年初,人们问的最多的问题:2017会更好吗?
翻出2005年的文字。内容无关跨年,含义或许可以借用。无关乎哪个时点,那个时代,何时更好,何时很糟,我们的人生注定如同梵高和莫奈,凋零与绽放轮番占据。
梵高、莫奈 — 凋零与绽放
2005 年5 月
AUVERS和GIVERNY,两个离巴黎很近的小镇,因为梵高(Vincent Van Gogh)和莫奈(Oscar-Claude Monet)而闻名,前者是梵高去世前创作和居住的地方,后者是莫奈倾尽情感建造的美丽家园所在。
由于一天之内要去两个地方,时间较紧,于是决定和几个同学租一辆车前往。从巴黎出发前,同行的伙伴问,是先去AUVERS还是GIVERNY?我问:你是想先忧伤后快乐,还是反之?最终决定,把快乐留在后面。
驱车西北,直奔AUVERS。春天的巴黎,呼吸里带着花草的清香。城郊的路边,郁郁葱葱的草木舒展着蛰伏了一冬的腰身,十分惹眼。
自从在伦敦的“国家画廊”看到梵高的“向日葵”开始,AUVER之行的渴望就日益在心里滋生。梵高的个人悲剧和其作品强烈的表现主义,令你睁大双眼,渴望走进他的世界。在艺术学校,很多时候是就作品谈艺术。但每个大师的作品,其实是他人生和情感经历的折射,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他们自己是无所谓被归入何门何派的,或者说,这不是他们创作的根本目的。对于我这种不从事纯粹艺术实践,仅仅涉猎艺术欣赏的人来说,倒是对艺术以外的事更感兴趣,总是希望着能够透过作品,看到艺术家的人生。
想理解梵高的作品,不妨看看他的足迹。对出生在荷兰的梵高(1853—1890)来说,37年的人生当中,基本上经历了人生所有的重创:和父母关系破裂、终生为贫穷所困、没有和谐的宗教支撑、为爱情所弃(第一次失恋既导致情绪危机)、患有精神分裂症、不被同行乃至社会接受、作品近千幅,生前却几乎没有人买。难怪我们的导师曾说,梵高具备那种生前默默无闻,身后声名卓著艺术家的所有“条件”。在同时代的人眼里,他的“失败”足以让人迅速遗忘,但对于后来者,他的不幸和超前反而成为传奇。
梵高唯一的朋友是小他4岁的弟弟THEO。THEO倾其所有支持哥哥的创作,后人对梵高的了解多是从他们兄弟几百封书信中得知。在梵高自杀后的6个月,THEO在巴黎因抑郁和忧伤而死。1914年,他的尸骨被移到AUVERS,葬在梵高墓旁。
虽然梵高真正的绘画生涯不过才10年,但他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他认为艺术家不仅仅只是画出他们所看到的,更应该画出他们所感知到的、灵魂深处的声音,色彩则是情感宣泄的工具。
在给THEO的信中他写到:“和真实绘制下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相比,我更倾向于用色彩自由地表现我的觉感。”这与当时的“沙龙”学院派(Academy)以及追求记录下瞬时光影色彩变幻的“印象派”(Impressionism)都无甚相关,更不要说以描绘眼目所见事实为目标的“现实主义”(Realism)派别如:MILLER(代表作“拾穗者”)和COURBET了。梵高少小时清寂而压抑的成长环境使他根本不具备迎合世俗的技巧,而他孤傲而怪癖的个性又使周遭环境无法接受他。
和他同属一个时代的“印象派”画家PISSARRO就曾说:“这个人要么是个疯子,要么就是远远走在我们前头。”这些,和梵高对自己艺术天赋的极度自信形成强烈的冲突。创作成为他逃避世事的唯一途径。他生命的最后70天在AUVERS度过,期间创作了80多幅作品,目前均收藏在世界各地知名的美术馆里。他在自杀之前写给THEO的信中说:“我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就是没有人要我的画。但总有一天,他们会认识到,这些画和创作它们所用的那些颜料相比,更有价值。”
到达AUVERS,一个安静、朴素的小镇。乡间的小路,曲曲弯弯;两边依地势而建的房舍和小花园,少有敞开的窗子;不远处的田野和近处的柏树,撩动着对梵高一幅幅画作的回想。这里的安静使我们不得不连说话都压低声音。
可能是为了让自己心理准备更加充分,我不想马上去看梵高的小屋。于是取道先去Le Chateau d’Auvers sur Oise,一个中小规模的美术馆,参观那里一个关于19世纪法国“印象派”诞生、延革的展览。由于塞尚(CEZANNE)也曾在AUVERS生活、作画,所以这里关于“印象派”的推介非常全面、生动。出了Chateau,我们又直奔GACHET医生的房子。GACHET医生受THEO之托,曾一直照顾梵高,他本人也是一个业余画家,和梵高、塞尚都是好朋友。只是后来梵高精神分裂极度严重,认为GACHET也有病,两人关系一度破裂。1890年7月27日,梵高朝自己胸口开了一枪,并坚持走回他在Ravoux夫妇的住所。是GACHET医生为他包扎伤口,并通知THEO。29日,梵高在THEO怀里死去。
GACHET医生的住所在一座小山旁边。房前有个小花园,屋后有个依小山而建的园子,长满花草。梵高为他画的肖像和一些作品的复制品,被装祯在四周。和梵高一样,GACHET医生也酷爱日本的版画,在他家里还看到塞尚为他作的素描。
走出GACHET医生家,沿着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路一直往东走,约25分钟,左拐进一条幽静的小街,我们来到了Ravoux Inn,梵高度过他生命最后时光的地方,一座普普通通的两层小楼。
来这里的游人并不多,沉默拾级而上,阴暗的楼梯、阴暗的石头、狭窄的楼道。到了二楼,梵高的房间就在眼前,一间7平方米、带一个小天窗的屋子。里面只有一把椅子,就是梵高作品中放烟斗的那种椅子。光秃秃的四壁,和一百多年前同样阴冷。在这样的空间里,人生会被压缩成怎样,不得而知。然而被压缩的渴望和绝望,亦可以成倍地释放;对梵高来说,唯一可以令他释放的举动,便是背上画布,去涂抹色彩—他和这个世界唯一可以连接的语言:如漩流般涌动的形态,模糊的景物和人,毫不妥协的、只存在于他理想世界的幻彩,如同一个被抛弃的人,死守着自己去爱、去表达爱的最后权利,任由这个世界对他关上所有的门,只留给他7平方米,在那里,他握着唯一的亲人THEO的手,数算完人生最后的时刻。
讲解员是个当地的法国女孩,英文很有限。她说,现在梵高Institute在积极筹款,希望能买下一幅梵高的代表作放在这间屋子里,但还缺四千万欧元!而且一旦有了画,整个Ravoux Inn的安全防卫系统全部要强化,以防窃贼,这又需要一笔钱。
如果梵高知道,百年后人们要费如此周折把他自己的画放到他自己的小屋子里,他会做何感想。如同当代人把梵高的作品风格归为“后印象派”和“表现主义”一样,其实之于梵高,最好的概括莫过于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短诗:
“他生下来。
他画画。
他死去。
麦田里一片金黄,
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
这个世界在他有生之年没有给他任何回应。如同梵高的那幅“Four Cut Sunflowers”。很多人知道他给高更(GAUGUIN)画的“向日葵”,其实最震撼的是“Four Cut Sunflowers”!
带着这种情绪,告别Ravoux Inn,继续向东,经过梵高画笔下那个质朴、古老的教堂,来到一片稻田围绕的墓地。
从正门进入,向左绕行,不久便是梵高和THEO极其普通、其上长满青藤的墓碑。周围的墓碑错落纷呈,许多装祯得非常奢侈,反衬着这个角落的寂廖,那种身在异乡的冷落。今天,无论外面的世界赋予梵高怎样的光环,AUVERS,他的小屋,他的墓地,其实才是他生命轨迹真正的浓缩。
我们的车子启程前往GIVERNY了。耳边萦绕着一首歌:Starry Night(星夜)。这是纽约的创作歌手唐麦克林(Don McLean)纪念梵高的作品。Starry Night也是梵高著名的画作之一,而这首歌的另一个名字VINCENT,则是梵高的名字。
Starry, starry night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ay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
With eyes that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Shadows on the hills
Sketch the trees and the daffodils
Catch the breeze and the winter chills
In colors on the snowy linen land
Now I understand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did not know how
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同学们让我cheer up,因为一小时之外的GIVERNY,世界如此美好。
莫奈的一生给予你希望。他比梵高早出生13年,晚去世36年,整整活了86(1840—1926)岁。莫奈的成长并不一帆风顺。他生在巴黎,家境并不宽裕,少小时对学业了无兴趣,但很活络,靠给人画木碳漫画赚钱;在诺曼底的海滩上,他遇到了艺术家 欧仁·布丹 (EUGENEBOUDIN),欧仁后来成了莫奈的良师益友并教授他学会画油画。之后,莫奈曾在阿尔及利亚服过两年兵役。1862年,他在巴黎加入了 格莱尔 (CHARLES GLEYRE)画室。在那里他结识了雷诺阿(RENOIR)、 巴齐耶 (BAZILLE)以及 西斯 里(SISLEY),这些日后“印象派”的代表性人物。
十九世纪的法国,是全世界艺术文化的中心。铁路的开通、管装颜料的出现,只在画室做画的传统被摒弃。年轻的艺术家,开始背上画架,进入更广袤的空间,尽情涂抹大自然赋予的色彩光亮。这意味着,他们将不得不与传统的宗教、神话题材的创作手法决裂 -- 那种人为的室内光线和色调,以及当时学院派推崇的技法。他们看到一个全新的、可以捕捉瞬间光影变幻的室外创作世界。“要表现瞬间的变化,就要创造新的画法”,但此举招致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学院派的封杀,一年一度的“沙龙画展”,印象派作品无缘入围。年轻的画家们只好自己举行独立画展。
1874年,莫奈以Le Havre一处风景为背景创作的《 印象·日出 》在第一次印象派画家展上亮相,如今它陈列在 巴黎 的Musée Marmottan-Monet。根据这幅画的题目,艺术评论家LOUIS LEROI提出了“印象派”的说法,既按照正常的欣赏习惯,他根本看不出莫奈画的是什么,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言语间充满了对这种画技的嘲讽和贬低。
一度,莫奈和所有的印象派画家一样,财务上捉襟见肘。但他对自然与艺术的迷恋,对所谓“市场”和“成功”的比较现实的态度,使他得到了一些富有同行(BAZILLE和CAILLEBOTTE)和经纪人(Art dealer)的持续支持。19世纪80年代,莫奈开始周游欧洲各国,尽情捕捉他所迷恋的“光”“影”和“色彩”,执著地延续他与传统陈规告别的旅行。他的画布开始记录法国、英国及地中海的日出日落,天光水色---晨曦的清澈、正午的炽烈、黄昏的迷离;海的涌动,溪的微澜,风吹过的叶尖,莫奈沉浸在光带给他的奇妙感受中,也创立了自己对光线的描绘意境,让他的画笔,凝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瞬间,在感染了那些眼睛习惯于人造光线的巴黎人的同时,他自己也与大自然水乳交融……
1890年,当梵高在几十里外的AUVERS挣扎在自我毁灭的边缘,莫奈已经成功地被巴黎所接受,开始在GIVERNY购置、建筑自己被自然环抱的房屋、花园、池塘、小桥,和第二个妻子ALICE及8个孩子(2个是自己和前妻的,6个是ALICE带过来的)过着田园般的生活,并开始创作他著名的睡莲系列、卢昂大教堂系列及稻草堆系列。此时的莫奈,已无需行走天涯来追逐光的身影。从一天当中太阳投向池塘的不同影象,从晨昏赋予田野的金灿与萧肃,“光的诗人”,已经可以用身边最朴素的事物,展现光线下的世界。
进入GIVERNY,我们沐浴着春天的暖阳。在AUVERS冰封的心,开始融化。
莫奈的房子、花园和池塘,承蒙世界各地热爱他的人的慷慨解囊,在五月的芬芳中容颜绽放。
穿过窄小的入口,满眼的姹紫嫣红扑面而来。
莫奈的家园,由花园、池塘和青绿色的房子构成。花团锦簇的庭院,当年动用了8位园艺师设计而成,展现了莫奈将艺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构思。
层层迭迭的花丛后方是一栋青绿色的长型楼房,那就是莫奈的家。和梵高小屋的寂廖及仅有一个当地讲解员相比,这里上下两层有10几间房,挤满了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有穿戴整齐的安全保卫人员礼貌地提醒你,不要在室内拍照。画家生前的起居习惯,在这里都有迹可寻。日本浮世绘作品,广重、北斋等画家的版画随处可见,还有塞尚,MANET, RENOIR, DEGAS, COROT, SARGENT等同代艺术家的画作。房子左侧就有一栋大画室绕着清幽莲池,这里成就了莫奈晚期作品《睡莲》。
晚年的莫奈,已经公认是法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印象派”最伟大的实践者。他对自然的爱,他所留住的色彩世界和光影瞬间,完美地体现着人生“稍纵即逝”却又“永恒”的含义。和梵高一样,创作成为莫奈呼吸的一部分。老人虽然晚年患白内障,但还是画到1926年12月5日去世为止。
告别GIVERNY的花红柳绿,我们启程返回巴黎。路上,法国司机操着半生不熟的英语问我们最喜欢哪里。我们反问他,他笑着说:我不懂艺术,但我喜欢莫奈,因为他的东西好看。
此时,午后的太阳依然光艳迷人,映衬着远处金黄的油菜花。如果莫奈在的话,他定会凝神眺望,然后用油彩幻化一幅图景,满心温暖,带着诗意……但我心灵的另一端,仍被梵高占据。或许,他注定是一轮高于这个世界的清冷孤月,照耀暗夜里的挣扎。
莫奈和梵高,可以说是性格决定命运;可他们的境遇与结局,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凋零与绽放轮番占据。
梵高是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表现主义的先驱者。先后受到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东方艺术的影响,梵高形成了表现力和写实性高度统一的绘画风格。梵高的作品色彩鲜艳,笔触有节奏,线条连续,给人以燃烧的激情,表现了梵高对生活和普通劳动人民的热情热爱。
文森特-威廉-凡高(1853330 -- 1890729)出生于荷兰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一位新教牧师的儿子。梵高从小就很严肃、安静、体贴。他在9岁时就表现出了绘画的天赋,但年轻时他只是一个艺术品商人,经常旅行,但当他被调到伦敦时变得很沮丧。1878年,他转向宗教,作为新教传教士在比利时南部生活。他对拯救灵魂和帮助穷人的渴望使他被派往比利时最贫穷的矿区工作。
凡高在1880年被驱逐出境。这时,凡高想成为一名画家,并于1881年开始作画,当时他的身体状况良好,但在孤独中漂泊,后来搬回了父母家。他的哥哥提奥支持他,两人通过信件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联系。梵高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当时,他的画作不被社会主流认可,所以他的生存成了一个问题。他的大部分生活是由他的兄弟支持的。可以说,梵高一半生活在残酷的现实中,一半生活在艺术的理想天堂里,他的精神是分裂的。他的绘画对象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工人,这与上层社会的审美需求是相悖的。
从梵高的画作中可以看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一种面对现实的固执和对生活的热爱。阅读梵高的画作不需要太多文字。要清除一颗纯洁的心,你感受到的是燃烧的太阳和让人流泪的蓝天。生命的力量在它的画面中流动和扭曲。梵高和中国的徐渭有着相同的悲惨命运,也正是这种悲惨的命运使他在艺术上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得不说,苦难是艺术的破壳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