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英文版 推荐

世界名著英文版 推荐,第1张

司汤达的作品很适合现在的年轻人看。

司汤达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司汤达的本名叫亨利·贝尔。1783年1月23日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父亲是一个资产者,但却拥护王权与教会,头脑里充满了贵族的观念。司汤达的家庭教师是一个神甫。这个神甫对他进行严格的贵族式教育,禁止他与一般的儿童玩耍。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母亲和外祖父。他母亲属于意大利血统,生性活泼,思想较为自由开放,能够用意大利文阅读但丁等人的作品。但她在司汤达七岁时便逝世了。司汤达的外祖父是一个医生。思想特别开放,是卢梭和伏尔泰的信徒,拥护共和派。司汤达少年时期经常住在外祖父家,在那里阅读了大量的世界名作。

司汤达的童年,是在法国大革命的疾风暴雨中度过的。

1796年至1799年,他在格勒诺布尔的中心学校上学,那是法国革命时期按照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潮和教育思想建立的新型学校。司汤达在那里面系统地学习了新思想,新知识,对法国文学和唯物主义哲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779年,他来到巴黎,原来准备投考著名的综合工艺学校,但为革命的形势所鼓舞,加入了拿破仑领导的军队。1800年,他随拿破仑率领的大军到了意大利的米兰。米兰人民长期遭受奥地利的统治,视拿破仑的军队为救星。他们对法国革命的热情,他们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司汤达的影响很深。以后他长期在米兰居住,写作,并以米兰人自居。

从1806年到1814年,司汤达随拿破仑的军队转战欧洲大陆。在1812年从莫斯科大撤退时,他担任后勤军官。长期的斗争实践,使他的共和派的观点更加坚定,更加憎恶腐朽没落的封建贵族与教会的黑暗统治。因此,以后他脱下戎装,投身于文学创作时,他的批判的笔锋总是指向贵族和教会,便不奇怪了。

1814年拿破仑下台,波旁王朝复辟。资产阶级的革命派遭受镇压,封建的王公贵族则弹冠相庆。在这种形势下,司汤达觉得“除了遭受屈辱,再也不能得到什么”,便离开祖国,侨居意大利的米兰。在这里,他对意大利的爱国主义人士抱以极大的同情,与争取民族解放的烧炭党人来往密切。他的行动,引起了统治意大利的奥地利军警的注意。当1821年意大利革命失败,许多爱国者身陷囹圄时,他也被警察当局作为烧炭党人的同情者而驱逐出境。直到1834年,他被派任为法国驻教皇管辖下的奇维塔韦基亚城的领事,才再度回到意大利。

司汤达从1817年开始发表作品。处女作是在意大利完成的,名为《意大利绘画史》。不久,他首次用司汤达这个笔名,发表了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从1823年到1825年,他陆续发表了后来收在文论集《拉辛和莎士比亚》中的文章。此后,他转入小说创作。1827年发表了《阿尔芒斯》,1829年发表了著名短篇《瓦尼娜·瓦尼尼》。他的代表作《红与黑》于1829年动笔,1830年脱稿。1832年到1842年,是司汤达最困难的时期,经济拮据,疾病缠身,环境恶劣。但也是他最重要的创作时期。他写作了长篇小说《吕西安·娄万》(又名《红与白》),《巴马修道院》,长篇自传《亨利·勃吕拉传》,还写了十数篇短篇小说。在1842年3月23日司汤达逝世时,他手头还有好几部未完成的手稿。

司汤达是以长篇小说名世的。他的长篇代表作《红与黑》,传世一百多年,魅力分毫未减。然而,他的短篇小说也写得十分精彩。其代表作《瓦尼娜·瓦尼尼》、《艾蕾》(直译为《卡斯特罗修道院长》)等,写得生动传神,脍炙人口,堪称世界短篇小说花园里的奇葩。它们与梅里美的《马特奥·法尔戈纳》、《塔芒戈》、巴尔扎克的《戈布塞克》一起,标志着法国短篇小说创作的成熟。

《往事连篇》于1825—1826在英国《伦敦画报》连载,1826年,法文译本或者改写本在巴黎的不列颠书店与读者见面,开始时无人知道作者是司汤达。司汤达逝世后,他的表弟柯隆伯在整理他的遗稿时,发现了这篇作品的部分底稿,于是把它收入1854年版的《司汤达小说集》。

这篇小说描写了在拿破仑的军队占领意大利期间的社会风俗,世态人情。保守的人士聚集在教会的旗帜下,企图神灵于圣母的保佑,阻止滚滚而来的革命浪潮,而教会势力则趁机制造奇迹,编造所谓圣母显灵的谎言,蒙蔽愚昧的人们;年轻人,有理智的人则对教会那一套持反对态度,他们欢迎拿破仑大军的到来。小说叙述了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劫持教皇的行动,对乱世英雄有一些精彩的描写。总之,小说描写的意大利社会是一个保守的、愚昧的社会,广大民众视教皇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因此,拿破仑大军在意大利失败,教皇复辟,掀起复仇运动是势所必然的事。

《箱子与鬼》写于1829年底。这一年圣诞节司汤达曾把它读给梅里美听。这篇小说通过一个警察局长利用权势,霸占民女,活活拆散一对恋人的故事,向读者揭露了西班牙复辟势力的凶残与霸道。作为这种恶势力的对立面,两个恋人的纯洁、善良,为了爱情不惜抛洒热血的情节,极具动人心魄的力量。

《媚药》写于1830年1月,同年6月发表于《巴黎评论》。司汤达自称写这篇作品是为了“治疗头痛,散心”。而且他承认参考了十七世纪法国作家斯卡龙的一起作品。他说:“每个时代的调味汁不同。我不过把1660的调味汁换成1830年的罢了。”这篇作品描写的是一个西班牙**鬼迷心窍,抛弃富裕但年老的丈夫。与一个跑江湖的马戏演员私奔,上当受骗仍不变心的故事。也许这确是一起消遣之作,思想平平,但在创作手法上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开头与结尾受人称道。开头描写的时间、地点、氛围与情节十分协调,很能抓住读者;结尾言简意深,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米娜·德·旺格尔》写于1829年12月至1830年1月间。其后又几经修改。但司汤达生前未拿出发表。直到他死后十一年巴黎的《两世界评论》才将它刊发。在司汤达的作其中,这是少有的描写德国人的作品之一。米娜·德·旺格尔出身于德国大贵族家庭。她父亲因厌恶非正义的征战,受到宫廷的监视,最终忧郁而死。她为了追求自身的幸福,离乡去国,来到巴黎,堕入了爱河。为了达到目的,这个爱幻想的德国姑娘不惜纡尊降贵,乔装改扮,来到她私下热恋的人家里做女佣,不料因高兴过度,吐露了秘密,酿成悲剧,最后以身殉情。司汤达通过这个哀惋曲折的爱情故事,展示了德国人与法国人性格上的差异以及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小说的女主人公米娜·德·旺格尔在作者的人物画廊里,是一个有血有肉,光彩夺目的人物。

《菲利贝》成于何时,专家们尚未得出定论。有人认为是在1827年至1830年间。也有人认为是在1839年。但法国文学史家克鲁才分析了菲利贝与《红与白》中的主人公吕西安的性格特征,觉得两者相近,便认为它成于1835年至1839年间。严格地说,这篇东西也许够不上短篇小说,只能算一个短故事,也有点像中国的笔记小说。内容也确如副标题,是一位膏粱子弟的几个生活片断,如经商、恋爱、搬家等,写得比较粗放。在司汤达的短篇创作园地里,它也许只能算一根小草,但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司汤达的创作,终究是有益的,因此我们也把它收进集子。

在收入《意大利轶事》的八个短篇里,除了《瓦尼娜·瓦尼尼》成于1829年以外,其余的都写于1833年以后。关于这些小说,有些情况需略作介绍。

1833年,司汤达再次来到意大利后,在一个朋友家的藏书室里,发现了一批“古代的手稿”。这些手稿真实地记录了意大利十六、十七世纪的一些重大的“社会新闻”。司汤达在阅读之后,大感兴趣,认为它们是“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意大利历史的有益补充”;它们描绘了“孕育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一代天才的风土人情”,便花重金购得抄录权,请人仔细抄录了某些篇章,保留在身边,反复阅读,并以部分翻译加部分创作的手法,将这些手稿改写成短篇小说。他在世时,选出《艾蕾》、《维多利娅·阿柯朗波尼》(或译作《帕利亚诺公爵夫人》)、《桑西一家》三篇结集出版。在他去世十二年后,他表弟整理了他的脾气据此改写的短篇小说,并加上描写意大利人爱情故事的《瓦妮娜·瓦尼尼》,结成一集,取名为《意大利轶事》出版。

1829年发表的《瓦妮娜·瓦尼尼》,是一起短篇杰作。它通过烧炭党人彼埃特罗与罗马贵族**瓦妮娜的爱情,歌颂了意大利的民族解放运动,歌颂了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烧炭党人。瓦妮娜是个倾国倾城的美女。她虽然出身于阀阅世家,但视富贵如浮云,心甘情愿地追求一个出身低微,身负重伤,又被官方通缉的逃犯。为了爱情,她甘愿舍弃一切,甚至不惜自己的名声。但为了得到彼埃特罗的爱,她竟然告密出卖了彼埃特罗手下的战士,破坏了他们的起义。她当初爱上彼埃特罗,是钦佩他为民族解放奋斗的大无谓精神。但由于私心的支配,她的爱情到头来变成了正义事业的阻力。

作为她的对立面,彼埃特罗表现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他爱瓦妮娜,爱她胜过爱自己的生命。但是当他必须在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幸福之间作出选择时,他放弃了后者。为了民族解放他甘于吃苦,当他手下的战士被捕,起义失败后,他毅然投案自首,以免被人疑为叛徒。当他得知是自己的心上人告的密后,他愤怒地拒绝了她的解救,与她断绝了情缘。他的凛然正气和非凡的人格力量使他成为文学史上一个光彩夺目的爱国者形象。

《岸边的圣方济各教堂》是一起描写“意大利激情”的小说,教皇的侄媳康波巴索王妃表面冷漠、清高,谨守妇道,实际上充满了不可抑制的情欲。她与法国驻教廷的使馆随员,法国摄政王的私生子暗通款曲。但她一心要独享情夫的情爱,一旦得知他移情别处,便与教会的野心家勾结,派人暗杀了情夫。司汤达在描写这对青年的情爱波折时,附带了几笔,便把当时教会任人唯亲,编织裙带关系,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互作私人交易的丑恶事实揭露无遗。

《维多利娅·阿柯朗波尼》写的是宫廷贵族为情爱和利益进行的两次阴谋仇杀。小说是以记叙“社会新闻”的笔调写的。尽管案情十分曲折,解决案件的方式惊心动魄,但最精彩的还是关于初为红衣主教,后为教皇西利斯图斯五世的蒙太托的描写。菲利克斯是蒙太托的外甥和养子。红衣主教视他为掌上明殊。然而,他在听到养子被人暗杀的消息后“面不改色”,一点儿没有震惊的表现。第二天梵蒂冈召开红衣主教会,人们认为他不会到场,谁知他和往常一样,第一批到会,而且在教皇本人流泪安慰他时,他也和平常一样,十分平静,并且要求圣上不要下令调查案情,说他已宽恕了杀手。他的这些表现,赢得了教皇和其他人的好感。大家都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教士。此后不久,他当选为教皇(他在外甥死后的表现无疑为他当选脾气了道路),脸立刻变了,逼得涉嫌与他外甥谋杀案有关的人逃离罗马。他的种种表现,活脱脱表现了一个野心勃勃,不择手段往上爬的高级教士的伪善心灵。

《桑西一家》以哀怨动人的笔调写了贝阿特丽丝及其一家的不幸遭遇。她是个美丽的少女,正值如花似玉的年龄,本该充分享受父母的怜爱。谁知她父亲是只衣冠禽兽,想方设法虐待她,糟蹋她。她忍无可忍,与继母一起,叫人杀死了这个*棍。这件杀人案事出有因,理当得到法官的同情,然而教会的裁判机构却不顾天理人情,判决这位少女及其一家人死刑。作者在这里对司法的不公正表达了强烈的义愤,对不幸的少女表示深切的哀怜。

《帕利亚诺公爵夫人》叙述了一起贵族家庭常有的事情:女主人与年轻的男侍从偷情。司汤达没有过多地描写偷情的场面,倒是对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作了详细的描写,更费了不少笔墨,对教廷内部你死我活的斗争,作了逼真的展现。两个偷情者当然被处死了。甚至连腹中的胎儿都不放过。封建大家族里,这种惨无人道的私刑制度令人触目惊心。

《艾蕾》是一出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贵族**艾蕾与“强盗”尤拉相爱,遭到父兄的极力反对。不幸在一次战斗中,她的兄弟死于尤拉刀下。伤心欲绝的父母为斩断她与尤拉的情丝,把她送进修道院;而尤拉攻打修道院失败,为了逃避追究,远走他乡,失去了联系。在与情人生离死别,身处恶劣环境,十分痛苦的情况下,艾蕾自甘堕落,先花费重金贿赂,当上了修道院长,后失身于道貌岸然的主教。最后,因怀孕事发,被判重刑。当她听说尤拉率人前来解救她的消息时,留下一封长信,自杀身亡。这篇名作通过艾蕾这个大家闺秀的不幸遭遇,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的门第观念是扼杀青年人幸福的凶手;伪善的教会,修道院是使人堕落的根源。

《血染风情》(直译为《宠爱过度反害人》)和《苏奥拉·斯科拉蒂卡》两篇的题材有类似之处。虽然故事发生的年代不同,一起是1585年前后,一起是1740年前后,但两篇小说都写出了封建制度的惨无人道,和贵族修道院的黑幕。那些多子女的贵族家庭为了保证家庭的财产不致分散,往往只把财产传给长子,对于其余的儿子只给一定的生活费,对于女儿则一律赶出家门。或者嫁出去换一笔财产,或者把她们送进专门为这些人开办的贵族修女院。进了修女院则等于进了坟墓,与外面的一切联系都要切断。正如《血染风情》里修女说的:“父母把我们送进修道院,家庭财产都被兄弟霸占,我们被关在这座活人的坟墓里,没有第二条生路。”但是少女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不甘心牺牲自己的青春、爱情、幸福,想方设法与外面的情人幽会。然而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便要被视为渎圣罪,轻则打入地牢,终身监禁,重则处死。《血染风情》和《苏奥拉·斯科拉蒂卡》写的就是贵族修女们的生活,她们对幸福的向往和对命运的抗争。对受社会与家庭迫害的修女,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她们英勇反抗,追求幸福与自由的行动则予以热情的歌颂,把这些“淳朴而富于感情的人”称为“现代文明的先驱”。

简。奥斯丁

简·奥斯汀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著名女性作家之一,介于新古典主义和浪漫运动的抒情主义之间的“小幅画家”和“家庭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眼里堪与莎士比亚在不朽性方面相提并论的英国作家。

2000年,BBC做过一个“千年作家评选”活动,结果奥斯丁紧随莎士比亚之后,排名第二,而且,她是前十位里唯一的女性作家。这位女性堪称英国之骄傲。她创造出了一大批的人物,开启了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小说高潮。

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几乎影响了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奥斯汀经久不衰。而这位伟大的女性一生只走过了42个春夏秋冬。

1794-95 《初次印象(傲慢与偏见)》动笔。

1796 《初次印象(傲慢与偏见)》完成,《埃莉诺和玛丽安(理智与情感)》动笔

1798-99 《诺桑觉寺(苏姗)》完成。

1803 《苏姗(诺桑觉寺)》以10镑价格卖给理查克罗斯比,但未被出版。《沃森一家》动笔(1818年出版)

1805 《沃森一家》放弃。

1811 《曼斯菲尔德庄园》动笔。《理智与情感(埃丽诺和玛丽安)》出版。

1813 《傲慢与偏见(<第一印象> 修订版)》出版。《曼斯菲尔德庄园》完成。

1814 《曼斯菲尔德庄园》出版。《爱玛》动笔。

1815 《爱玛》完成并出版。《劝导》动笔。《苏姗(诺桑觉寺)》从出版商理查克罗斯比手中买回。

1816 《劝导》完成。《苏姗(诺桑觉寺)》修订。

1817 《沙地屯》动笔

1818 《诺桑觉寺(<苏姗>修订版)》和《劝导》出版。

莫泊桑

莫泊桑的三百五十多中短篇小说从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普法战争的:在这类题材的作品里,莫泊桑揭露了普鲁士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法国军队的无能,歌颂了法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者的爱国精神如《羊脂球》(1880)、《米隆老爹》(1883)(必读)、《两个朋友》(1883)等。《羊脂球》是写被敌军占领的里昂城里十几位居民同乘一辆马车出逃的故事。一辆马车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作者通过乘客们出逃的不同原因,一路上的表现,特别是对羊脂球前后不同态度的变化,表现了他们不同的社会身份和性格特征。

2描写资产阶级世俗生活,揭露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如《项链》(1884)、《戴家楼》(1881),表现世人贪图钱财而不注重亲情的《我的叔叔于勒》(1883),描写小市民吝啬的《雨伞》(1884)等。

3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贫困痛苦以及优秀品质的,如《西蒙的爸爸》(1881)、《一个女长工的故事》(1881)等。

找找就有你想看的书

中文名称:安妮日记

英文名称:The Diary of Anne Frank

德语名称:Das Tagebuch der Anne Frank

作者:安妮·弗兰克 Anne Frank, 莫珍·普莱斯勒 Mirjam Pressler, 奥图·弗兰克 Otto H Frank

内容简介: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

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三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一九四四年四月五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安妮的日记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写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从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搜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以信件与日记做为例子。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依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

学术界编纂的《安妮日记:评注本》将安妮第一次写成、未经整编的日记称为A版,以别于第二次所写、经过整理的版本,是第二种版本,一般称为B版……奥图·法兰克斟酌许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他从A与B版中选材,编成篇幅较短的一种版本,后来称为C版,全世界读者历来读到的《安妮日记》就是这个版本。

奥图·法兰克的遗产由坐落在瑞士巴塞尔的安妮·弗兰克基金会继承,该会拥有安妮日记的版权。后来,基金会决定为日记推出一种增订的新版本,从安妮的A与B两个版本取材,对奥图·法兰克的内容加以补充,内容大约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希望让读者更了解安妮的内心世界。

自从安妮死后,她的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五十五种文字,销售二千四百万册,安妮的确以另一种方式完成她的梦想。这个最新披露的绝对版本对于已经认识安妮的人来说,提供一个重新发现安妮的机会;对于未识安妮的人而言,更是一个值得珍藏的版本。

精彩书摘:

一九四○年五月以后,好日子很少,而且相隔很久……我们的自由被一连串的反犹太命令严格限制:命令犹太人身上要佩一颗黄星;……犹太人禁止搭电车;……犹太人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才能买东西;…… 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可是日子还是过下来了。贾桂琳常常对我说:“我现在什么事都不敢做,怕做到不准做的事情。”

你一定想听听我对躲起来过日子的想法。这个嘛,我只能说我还不是很清楚。我想我在这幢房子里永远不会觉得宾至如归,不过这并不表示我讨厌它。我们很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

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所以,我非常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

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的确很难: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浮现,但只有被残酷的现实压碎。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希望对你会有所帮助

一星级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廊桥遗梦》) Robert James Waller(罗伯特•詹姆斯•沃勒)著

简介:

一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婚外情,恰恰是这样如此平凡的题材,却被高明的艺术家渲染得缠绵悱恻,哀惋动人,以至于在全世界亿万人的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经久不衰。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的人格魅力,使得整个作品甚至亘古以来无数男欢女爱悲欢离合的故事,升华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忍受着情感和良知的双重折磨,一任风吹雨打,把曾经刻骨铭心的女人,送回到生活的正轨……

透析评级:★

现代著作,180页。文字浅显易懂,生词密度低,宜作初学者阅读第一本。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让你很容易一下读完。阅读时建议从小说正文情节开始,待完成正文后,再阅读开头“作者与那两兄妹的洽谈经过”。

加拿大禾林言情小说系列

《The Best-made Plans》(《追梦新娘》)

《In The Market》(《蔬果爱情战》)

《Fire and Spice》(《引爆激情》)

《Two-Timing Man》(《公关俏佳人》)

……(外文社引进了几十本)

简介:

爱一个人很辛苦的原因,在于你常常找不到降落的地方,你的对象经常不在;你孤独寂寞不是因为你没有恋人,而是因为你不知道你的恋人在哪里。有时候你甚至想,要是多两个恋人,找不到这一个就找另一个,是不是好一些?禾林小说里的男男女女总是爱得专一甚至有点霸道,这看上去很原始也很性感。只可惜现实生活中,男男女女都忙得像被抽打的陀螺,谁都顾不上爱谁。有关爱情的问题,也只能和爱情一起,随风而逝。

透析评级:★

现代著作。文字浅显易懂,生词密度低,适合初学者阅读。作为缓解现代人紧张压力的一道特有的“通俗文化快餐”,必然会成为喜爱通俗言情小说读者的新宠,更可能是你培养阅读习惯的绝佳入口。

二星级

Arthur Hailey(阿瑟•黑利)系列Arthur Hailey笔触犀利,文风严谨,为全球众多读者所喜爱。独具特色的是其小说故事情节中极度逼真的专业、行业技术细节。

《The Moneychangers》(《钱商》)

简介:

讲述了美利坚第一商业银行里发生的故事,浓厚的商业、金融背景让你了解银行的运作,包括个人贷款申请与审核、企业信贷、信用卡业务、帐目审计程序,还有美国经济政策与通货膨胀、城市房地产发展、商业犯罪……作者的高明之处,是把商业的内容融入跌宕人心的故事情节里:董事会的明争暗斗,肮脏的权色交易,黑白两道的猫鼠游戏——前几年,某些叱咤一时的民营企业家的突然破产,有人评论道:“如果他们读过《子夜》和《钱商》,就不至于在资金运作上犯下同样的错误。”因此,该小说还能锻炼你的商业头脑。

《Hotel》(《大饭店》)

简介:

被誉为酒店管理专业“教科书”。《大饭店》中,有饭店员工,有住店的顾客,有临时来开会的人,有私人侦探,甚至还有小偷。——这些人物看似庞杂,互不关联,却又非常自然地凑在一起。对许多人着墨不多,却常能惟妙惟肖,使其形象跃然纸上。而书中的主要人物,或高尚睿智,或勇敢坚强,或私欲旺盛,或颟顸糊涂,一个个都被用白描的笔法塑造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令人读后掩卷难忘。有个细节说,在写《大饭店》的准备期间,有个故事情节设计到盥洗间面盆下那根弯管的拆卸与安装。为此,黑利专门跑到一家星级大饭店,找到相关工人,亲眼看他把所有过程操作一遍……连这样一个细节都如此一丝不苟,他的小说在细节上的逼真与生动也就不难想像。

《Airport》(《航空港》,又译作《林肯机场风雪夜》)

简介:

整个故事从傍晚六点半钟到翌晨一点半,前后不过七个小时,地点就在“美国中部的林肯国际航空港”,而机场人员之间的钩心斗角、暴风雪对机场运转的妨害、环保人士示威造成的混乱、骗保自杀者对航班的威胁……,一个个事件纷至沓来,令人欲罢不能,非得一口气读完不可。据说为《航空港》一书,他曾用一个通宵观看机场邮局分拣邮件装机经过,并写了厚厚一叠调查报告,但在小说中,黑利却只采用了一句话——其专业态度令人钦敬。

《The Final Diagnosis》(《最后诊断》)

简介:

讲述医生误诊致婴儿死亡的事件,1959年阿瑟•黑利因此一炮而红。手术台与实验室像一个大舞台,交替上演着喜剧与悲剧。人性的执拗,同行间的相妒相轻以及对权力的着魔使崇高的医德失去了立足之地。于是,医院变成了争夺金钱、权利及个人尊严的战场,直到这场战争使病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后诊断》是一本快节奏的小说,一旦翻开,您就会跟随书中人物同喜同悲。书中有悬念,也有激情,跌宕起伏,令人眩目。

透析评级:★★

现代著作。文字难度中等偏下,生词密度低,适合初学者阅读。情节推进速度快,扣人心弦,读之不易半途而废。特别地,该系列有助于提高某些行业英语,如商务英语,酒店管理英语,医学英语……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阅读。

《哈利•波特》系列 JK Rowling(乔安•凯瑟琳•罗琳)著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哈利•波特与密室》)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Affair》(《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简介:

《哈利•波特》系列写的是孤儿哈利还是婴儿时,双亲就被邪恶巫士杀害。他从小与愚蠢而残暴的亲戚住在一起,后来哈利得知自己也是个巫士,就到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去学习巫术和魔法。在校期间,他与朋友们一起经历了种种惊险事件。据英国权威部门统计,罗琳的前四部《哈利•波特》已经在全球发行了192亿册,这些书至少翻译成55种语言在两百多个国家发行。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更创下了世界出版史的纪录:世界上第一次印刷之最:850万册;世界上电子商务预订之最:亚马逊网上预订130万册;首发之最:英文版开始销售第一个小时,每秒钟卖出80册,首日销售680万册。

透析评级:★★

现代著作。文字难度中等偏下,生词密度中等,可以作为初学者的第一本阅读原著。情节极度有趣,即使成人也能从中找回童年的欢乐。建议自称“对阅读不感兴趣”者阅读,是培养阅读兴趣的首选。读完再看改编**,其乐无穷。

《Robinson Crusoe》(《鲁滨逊漂流记》) Defoe(笛福)著

简介:

笛福是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故事中关于鲁滨孙在荒岛上经历的描写是全书的精华。《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作品语言朴素生动,文字明白易懂,主人公鲁滨孙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透析评级:★★

经典文学名著。文字难度中等偏下,生词密度中等偏低,适合有心拜读名著的初学者阅读。

《Gone with the wind》(《飘》) Margaret Mitchell(玛格丽特•米切尔)著

简介:

《飘》作为一部通俗的爱情小说进入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的行列,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作品以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动乱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以“乱世佳人”郝思嘉为主线,以女性的细腻精确地把握住了青年女子在追求爱情过程中的复杂心理活动。玛格丽特是女性,写作最直接熟悉的当然是以自己的心理来写小说。郝思嘉的外形特征皆与作者相似,绿绿的眼睛,任性的脾气,是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女性,所以作者写来得心应手。而且玛格丽特把自己描写的爱情故事放到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上则更吸引人观赏,不但不生硬,反而通过大背景中发生的坎坷故事把思嘉的坚强、积极的性格显露无遗,把她的形象刻画的深入人心。

透析评级:★★

现代著作,1010页。文字难度中等偏下,生词密度中等,是典型长篇小说。爱情写得登峰造极,女生必看的三部经典爱情小说之首,男孩要了解女孩也不能不读。读后成就感巨大,可消除你对长篇的畏惧。建议英文原著读者偶尔挑战1本超600页的著作。

马克•吐温系列 Mark Twain(马克•吐温)著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汤姆•索亚历险记》)

简介:

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经历。这部小说虽是为儿童写的,但它又是本写给一切人看的高级儿童读物。正如马克•吐温在原序中写道:“写这本小说,我主要是为了娱乐孩子们,但我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小孩看的书就将它束之高阁。”因为阅读这本小说能让“成年人从中想起当年的他们自己,那时的情感、思想、言谈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作法。”

《The adventures of Hackberry Finn》(《哈克•费恩历险记》)

简介: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一本书,即马克•吐温的《哈克•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或在它之后,都不曾有过能与之媲美的作品。” 它给美国和世界各国的读者打开了一个独特的富于美国式幽默气质的心灵世界,一个西部开发时期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进行豪迈拓殖时幽默气质的心灵世界。幽默逗人发笑,幽默蕴含着智慧,幽默乃机智的闪光。

透析评级:★★

美国文学名著。文字难度中等偏下,生词密度中等偏低,适合初学者阅读。美国文学的代表,熟悉美国文化的捷径。

《Thorn Birds》(《荆棘鸟》) Colleen McCullough(考琳•麦卡洛)著

简介:

这本书是一部澳大利亚的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与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情节曲折生动,结构严密精巧,文笔清新婉丽。在描写荒蛮广漠的澳大利业风光时,颇有苍凉悲壮之美,而作为一位女作家。对女人爱情心态的探索,又十分细腻感人,故本书有澳大利亚的《飘》之誉。本书1977年在美国出版后,印数超过了800万册。

透析评级:★★

现代著作,700页。文字难度中等偏下,生词密度中等。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男女皆宜。澳洲文学的代表,熟悉澳洲文化的捷径。

《La Dame Aux Camelias》(《茶花女》)Alexandre Dumas fils(小仲马)著

简介:

1848年小说《茶花女》的问世,以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戈蒂耶的生活经历为主线,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那样纯洁美丽的少女被摧残致死的故事。作品艺术表达上独特而新颖。组织情节时,用了追叙、补叙、倒叙,手法多变,生动有致。一个个悬念的设置,扣人心弦,使人不忍释卷。特别是作品洋溢着浓烈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据称,《茶花女》当时一经出版即轰动全国。尽管上流社会恼怒地批评道:渲染妓女生活,是“*荡堕落”、“低级下流”,但更多的人们则为真切感人的故事所征服。妓女玛格丽特的悲惨命运,她的灵魂悲号,以及男主人公阿芒痛彻肺腑的悔恨,都强烈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令人“心神飞越”。

透析评级:★★

经典中篇文学名著,法文译著(视为原著处理),204页。文字浅显,生词密度低,但也有不少结构复杂的长难句。属于文学名著中比较简单的著作,可作为进入文学殿堂的热身。

《The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地心游记》)Jules Verne(儒勒•凡尔纳)著

简介:

德国科学家李登布洛克教授受前人萨克努塞姆一封密码信的启发,偕同侄子阿克塞尔和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口下降,一路上克服了缺水、迷路、风暴等各种困难,终于在一次火山喷发中从西西里岛的斯德隆布利火山回到地面。整部小说就像凡尔纳的所有作品一样,不仅文笔幽默流畅,情节波澜起伏,而且有着浪漫而合乎科学的非凡想像力,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幻想世界。

透析评级:★★

科幻小说经典,法文译著(视为原著处理)。文字浅显,生词密度低,适合阅读初学者。开头平淡,可是一进火山口,情节悬念性极强,迫使你一口气直坠地心!受到凡尔纳的启迪,或许你也会走上科学探索之路。

《The Godfather》(《教父》)Mario Puzo(马里奥•普佐)著

简介:

《教父》是美国文学创作中的一个转折点,它使黑手党问题引起了举国上下的普遍注意,是美国出版史上的头号畅销书。它详尽地描述了美国纽约5大黑帮势力集团之一的维托•唐•科莱昂一家采用各种极端手段,实现了在整个美国黑帮势力团体中的独尊地位的全过程。在这场斗争中有黑帮团伙之间的火拼,有走私贩毒的嚣浪,有赌场的烟云,有红灯区的人欲横流……本书被认为是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黑社会现象的最具权威的作品。许多人在评论《教父》时都说:“这是一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成功之作……是揭露阴险的犯罪集团的权威性小说。生动的故事所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的真理,比起所有的政治家、政论家和一切新闻报道合起来所揭示的还要多。”

透析评级:★★

现代著作,481页。文字难度中等偏下,生词密度中等。极度吸引男生的一本小说。读完连看三部《教父》**,更可完全透视男人的世界。

《Sons and Lovers》(《儿子与情人》)D H Lawrence(戴•赫•劳伦斯)著

简介:

在 20 世纪英国文坛上 , 戴•赫•劳伦斯 (1885 — 1930) 是最有名气、最富创新和最具争议的小说家之一。虽然他的生命是短暂的 , 但是他却留给了英国乃至全世界的广大读者大量的作品 “劳伦斯的出现 , 对于 20 世纪英国文坛无疑是一场强烈的地震 , 只是在余震过后人们才充分认识到它的震动之猛和影响之深。” 出版于 1913 年的《儿子与情人》以作者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生活为背景 , 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 被公认为劳伦斯的成名作。这部小说虽然没有离奇复杂的情节 , 起伏跌宕的故事 , 也几乎没有爱侣之间如泣如诉的哀怨和风花雪月的浪漫, 然而它却惊世骇俗 , 轰动了英国社会和文坛, 带来了“地震” , 成了研究和争议的一个焦点。

透析评级:★★

现代著作。文字难度中等偏下,生词密度中等。适合初学阅读者。

三星级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Jane Austen(简•奥斯汀)著

简介:

《傲慢与偏见》简•是奥斯丁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上重读率最高的几部小说之一。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奥斯丁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艺术创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

透析评级:★★★

经典文学名著。文字难度中等,生词密度中等偏低,适合有一定阅读经验者阅读。情节丰富,戏剧化,文学性较强。属于文学名著中比较简单的著作,文学爱好者不能错过,对提高语言修养帮助很大。

《David Copperfield》(《大卫•科波菲尔》)Charles Dickens(查尔斯•狄更斯)著

简介:

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代表作,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这部作品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的世态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狄更斯也是一位幽默大师,小说的字里行间,常常可以读到他那诙谐风趣的连珠妙语和夸张的漫画式的人物勾勒。狄更斯的语言堪称英语的典范,而评论家认为《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的其他作品。

透析评级:★★★

经典文学名著,900页。文字难度中等,生词密度中等,DI>5者值得尝试。学英语没读过狄更斯,是说不过去的。与《双城记》相比,此书简单得多,能消除你头脑中“经典文学名著是古英语,和现代英语相差很远”的误会。

《Anna Karenina》(《安娜•卡列尼娜》) Leo Tolstoy(列夫•托尔斯泰)著

简介: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列文则是托尔斯泰式主人公中自传性特别强的一个人物,他在托尔斯泰的创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他身上艺术地再现了作家世界观激变前夕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

透析评级:★★★

经典文学名著,俄文译著(视为原著处理),近900页。文字难度中等,生词密度中等,DI>5者值得尝试。列夫•托尔斯泰是全世界历史上最牛的作家,值得一读。

《Sister Carrie》(《嘉莉妹妹》) Theodore Dieiser(西奥多•德莱塞)著

简介:

当小说开始的时候,嘉莉还是一个天真、幼稚、富于幻想的年轻姑娘,她不谙世故,她只是怀着一颗纯洁的心灵希望通过劳动来使自己得到幸福。然而,在那个腐败的社会里,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她遭到了欺骗,她失去了贞操,成为有钱的男人玩弄和侮辱的对象。到后来嘉莉在社会的熏陶下,她也学会了自卫的能力,两次痛苦的遭遇并没有完全消磨她性格中的主要素质,她还在追求和幻想之中。当然,她自己并不清楚,这些追求和幻想是终究要破灭的,因为她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决定了她逃脱不了被侮辱被损害的境遇。

透析评级:★★★

经典文学名著,382页。文字难度中等偏下,生词密度中等。这是一本震撼心灵的伟大著作,透析法创始人当年六级考前冲刺终日沉迷的正是此书,希望也能带给你考试的好运气。

《The Three Musketeers》(《三个火枪手》,又译《三剑客》)Alexandre Dumas(大仲马)著

简介:

《三个火枪手》是以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和手握重兵、权倾朝野的首相黎塞留红衣主教的矛盾为背景,穿插群臣派系的明争暗斗,围绕宫廷里的秘史轶闻,展开了极饶趣味的故事。大仲马不啻是一位编织故事的能手,不愧是一位高超的语言艺术大师。小说充分显示了大仲马想象思维的超凡脱俗,构织故事情节独具匠心,刻划人物别具特色。他用生花的妙笔将主人公达达尼昂和另三个伙伴的各自性格勾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透析评级:★★★

经典文学名著,法文译著(视为原著处理),530页。文字难度中等,生词密度中等,适合有一定阅读经验者阅读。情节通俗,荡气回肠。金庸最爱之小说,也是武侠小说爱好者的阅读首选。

《Death on the Nile》(《尼罗河上的惨案》) Agatha Christie(阿加莎•克里斯蒂)著

简介:

百万富翁的女继承人林内特死了,死在尼罗河上那条她度蜜月的卡纳克游轮上。她的头部中了一枪,而且是致命的一枪,桌上那条价值五万英镑的项链也不翼而飞了。正在船上渡假的比利时大侦探赫卡尔•波洛先生自然成为调查凶手的最佳人选……

透析评级:★★★

现代著作,侦探名篇。文字难度中等偏下,生词密度中等,然而情节错综复杂,对阅读初学者是个不错的考验。侦探小说迷不应错过。

非小说类

《Rich Dad, Poor Dad》(《富爸爸,穷爸爸》) 罗伯特•清崎 著

简介:

“投资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事实上,富人、穷人、中产阶级的投资截然不同。”本书结合作者的创业及投资经历,更为详尽地阐述了富爸爸的财务思想和投资理念,同时为所有希望获得财务自由的人们提供了许多颇有参考价值的投资创业建议,旨在为希望成为富有投资者、希望象富人那样投资的人提供长期的指导。

透析评级:★

非小说。文字难度低,生词少。初学者跨越小说之作。你读了能体会到:英语不是最重要的,英语作为载体所载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宝贵的财商——能使你收益终生的东西。

《Emotional Intelligence》 (《情感智商》) Daniel Goleman(丹尼尔•戈尔曼)著

简介:EQ始作俑者Daniel Goleman原汁原味的版本。1995年10月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戈尔曼出版的《情感智商》一书。在此书中他把情感智商概括为五个方面的能力:①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②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③自我激励的能力;④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⑤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戈尔曼所提及的这五种能力虽然扩大了情感智力的内涵与外延,但却说明情感智力在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作为时代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向上的情感智力,才能获得永远向上的动力源泉。

透析评级:★★

非小说。文字难度低,生词少,但是学术性较强,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通俗畅销书。再次证明英语不是最重要的,EQ就比英语重要得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067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