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扬州的朋友们

请问扬州的朋友们,第1张

  在扬州老城区东南隅,有一条历史上名声很响的古街,这就是康山街。在康山形成至今的600年历史中,这里与很多历史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些名人有:陈瑄、康海、董其昌、乾隆帝、江春、蒋士铨、阮元、曾国藩、卢绍绪以及近代的魏毓之、吴孟节、陈从周……这些人或为政要,或为文人学者,或者是富商巨贾,他们都与康山有着一定的联系。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不少古街、古巷、住宅、园林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一处小街区就与这么多名流有关,这在扬州应是首屈一指,在全国亦属罕见。要了解康山,得从600年前说起。
  平江伯无意造康山
  大凡有关扬州的史籍,如李斗的《扬州画舫录》、王振世的《扬州览胜录》、徐谦芳的《扬州风土纪略》,对康山均有记载。前年,市档案馆从中央一史馆复制回的清代图志档案中也有“康山草堂图”(见题图)。根据这些史籍,扬州有“三山不出头”之说。所谓三山指禹王庙的巫山,蒋家桥的倚山,康山地区的康山。这些地方地下是否有山,有待地质学家来考证。但历史上康山地区的确有过山,但不过是一小土丘而已。它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当时坐镇淮安,总理漕务的平江伯陈瑄(1365—1433),字彦纯,明庐州府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是位很有建树的水利专家。由于漕运的需要,他先后在上海、江苏、山东等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造福一方,深得后人赞扬。陈瑄曾经率领扬州军民疏通扬州城河,把挖出来的土方置扬州城外东南一隅,形成一座无名土丘,就是后来的康山。当时的扬州城是元代在宋大城基础上改建的,只有后来的“旧城”,尚无“新城”,大东门、小东门一带城墙以东区域,都是郊区。所以当时康山的确在城外。到了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为了抵御倭寇,扬州的前后两任知府吴桂芳与石茂华在扬州城东南面扩建新城,从此康山地名才开始出现。康山形成的确切年代有待考证,但是陈瑄是1415年总理漕务的,1433年病逝淮安任所,所以康山形成时间应在1415年—1433年之间。当年陈瑄并非有意在扬州造一座康山,实在是水利工程的副产品,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康状元隐居建草堂
  明弘治十五年(1502),陕西武功人康海状元及弟。康海字德涵,别名对山,曾任翰林院编修。文学上,康海与李梦阳、何景明同属“前七子”范畴,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政治上,他反对太监把持政权。正德年间(1506—1521),太监头子刘瑾把持政权,他与康海是同乡。刘为了装点门面,千方百计想把康状元罗致于门下。状元并不为其所动。后来,李梦阳因得罪刘瑾而下狱。他写了“对山救我”四字纸条托人交给康海。康海出于公谊私交而奔走于刘瑾门下,营救李梦阳出狱。李出狱后康海反被列为“阉党”。不久刘瑾垮台,康海也被株连罢官,从此客居扬州,建草堂于上述土丘之山,弹琵琶,宴宾客,玩世不恭,并作《中山狼》杂剧,讽刺李梦阳忘恩负义。从此,这座无名土丘得名“康山”,所建草堂称为“康山草堂”。后来曾任礼部尚书的书画家董其昌曾为之题名石刻作为纪念。解放前后这块石刻仍在康山山麓。1954年,扬州遭受水灾,因取土建工厂,康山被平。“康山草堂”的石刻也不知所终。
  清盛世两番迎圣驾
  光阴荏苒,岁月沧桑。随着政权的更换,康山草堂又易新主。清乾嘉年间是扬州繁盛年代,也是康山的全盛时期。此时康山草堂的主人是江春(1720—1789)。他字颖长,号鹤亭,安徽歙县江村人,是个亦官亦商的人物,官至布政使,头品顶戴,赏孔雀翎。虽属虚衔,也算得上“红顶商人”了,且比胡雪岩还早一百年。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是经商。从22岁投身商界,从事两淮盐务,且担任两淮商总长达四十余年。其间,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六次南巡,“临幸”扬州,江春均参与接驾圣典。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首次“临幸”扬州,江春“创立章程,营缮供张,纤细毕举”。高宗最后两次南巡,即乾隆四十五年(1780)的第五次与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第六次,均驾临康山草堂。乾隆对康山草堂十分满意,说“喜平山之外,得近处小憩”,且赐额赋诗。可见江春接驾有功,深得皇帝赏识。
  江春为人不俗,能诗善文,堪称儒商,且喜结交海内文人。当时寄居康山草堂的名流颇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蒋士铨。蒋士铨字心余,江西沿山人,乾隆廿二年(1758)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等职,是位诗人兼杂剧家。相传他的杂剧代表作《红楼雪九种曲》中《四弦秋》、《空谷音》就完成于康山草堂的“秋声馆”。特别是《四弦秋》,又名《青衫泪》,演绎的是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的故事,古今文人对其评价很高。
  阮太傅终老康山宅
  江春虽然声名显赫,但身后萧条,他死后因亏欠公款,籍没家产。康山草堂也被充公入官。从此名园荒芜,游踪罕至。到了道光廿三年(1843),又有一位大人物住进了康山草堂,他就是阮元。
  道光十八年(1838),阮元75岁,且患腿足风火,总算如愿以偿,离开朝廷回到故乡扬州。阮公在扬州城内原有旧宅,位于旧城公道巷(今大东门桥南侧),巷口有石牌楼,上书“福寿庭”三个大字(所以至今此处称为福寿庭或阮家大院),石牌楼两边有副对联“三朝元老,一代伟人”。然而老人久历官场,唯恐遭人非议,或许因此而萌发迁居之念。
  道光廿三年(1843)正月廿日是阮公八十大寿,朝廷礼遇甚隆。这年清明节前三天,阮元回公道桥扫墓,且夜宿于他在公道桥修建的爱吾草庐。就在这天,扬州城内阮氏旧宅遭受火灾,所有文物惨遭焚毁。阮元因不在宅内,幸免于难。从此,阮公在扬州城内,已无容身之处,势必另迁新居。
  阮元本是江春晚亲。据说其先辈受过江氏的帮助。阮元曾为江春立传,可能与上述原因有关。阮元买下了已入官的康山草堂,略加修建,改为康山正宅,花园在其侧面。他将正宅大门上对联改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其用心良苦,可见一斑。阮元于这年八月正式迁入康山正宅。从此阮公安居康山,直到道光廿九年(1849)十月十三日病逝于康山正宅。
  众名流荟萃风水地
  太平天国战争以后,扬州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盐商,大多是湘、淮军阀的子弟。他们享有特权,掌握盐票,又拥有巨资,所以在扬州经营盐业,获取巨利之后,也要修公馆、建园林,以求享乐。而原来盐商公馆集中的东关街、东圈门、地官弟一带已无容身之处,加之扬州市面南移,南河下、花园巷、居士巷、新城仓巷一带出现了一批新的公馆、住宅、园林、别墅。康山与南河下相连,所以再一次繁华起来。
  同治十二年(1873),盐商在今康山街20号处建造了曾公祠,纪念两江总督兼管盐政的曾国藩。曾国藩既是朝廷重臣,又是盐商靠山。曾公祠是朝廷批准,盐商投资兴建的,现在康山街20号处形成的一条小巷,就叫曾公祠巷。如今,曾公祠还保存了门楼、大厅、照厅。1962年,扬州市政府把它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曾公祠巷隔壁,现在的康山街22号就是康山草堂遗址。在光绪二十年到二十三年之间(1894—1897),江西籍盐商卢绍绪在此修建了规模宏大的住宅“庆云堂”,当时花费纹银7万两。庆云堂前后7进,这是扬州现存盐商住宅中最大的一户。解放后,五一食品厂住此。1981年,庆云堂发生火灾,第二、三、四、五进楼厅被烧毁,现存水磨砖刻门楼,两进楼房与一些建筑。
  抗日战争期间,笔者尚在童年,有一天随先祖散步到康山街与北河下交界处,发现一幢公馆式的大建筑,大门楼上书“淮南寄庐”四个大字。先祖对我说“这是原是盐商魏毓之的公馆,淮南盐务管理局局长吴孟节居此”。这幢建筑的两任主人魏毓之与吴孟节都是扬州名流。魏毓之,湖南衡阳人,湘军将领后代,是扬州著名的盐商,能诗善文,且长于昆曲、京剧。吴孟节,扬州著名文人、诗人、书法家,精于小楷,有“银钩铁划”之誉。笔者近年几次到康山寻访旧踪,“淮南寄庐”遗址已难寻觅。
  1961年前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教授曾率团几次调研扬州园林。他们到过康山街区,调研过卢宅,也调研过魏宅,并把康山魏宅的假山拍成照片,收载于陈教授的专著《扬州园林》中(第98页)。这足以证明,扬州康山街区历史上确有过一幢魏公馆。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当年康山仅为小土丘而已,然而600多年历史中,荟萃了众多名流,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扬州的一块风水宝地。另外,康山还有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康山西近何园与南河下盐商住宅群相连;东与风光秀丽的运河风光带相望;南对徐凝门大桥,交通便捷;北边与北河下的天主堂、吴道台宅弟等古迹连成一片。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到来之际,古运河畔的康山被修葺一新,成为诠释扬州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又一典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216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