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白居易在庐山游玩的时候,终于看上了一个好的去处在庐山香炉峰的北面,遗爱寺的南面,有一处风景秀丽甲于匡庐的地方竟然像远游的人回到了故乡一样而不忍离去终于决定在在盖一处草庐,第二年盖成之后,诗人住在那,可以看山,可以听泉,真是美不胜收况且在草庐附近还有一个水池,在池塘周围有很多山竹野卉,而池子里面又有白莲、白鱼这是诗人下了决定,等到以后,弟妹们都成家立业之后,自己就和妻子儿女们搬到这里来住,“终老于斯” 唐代白居易的山水游记,尤显自我的风格,享有盛名的《庐山草堂记》,即是其个性的显现白居易以娴熟的文笔和技巧,充分表达了自己酷爱山水癖好,并注入了自己的身世感、沧桑感,使山水别具内涵与风韵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白居易在记文开篇对庐山发生这样的赞叹,此后这就成为对庐山众口一词的评判“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香炉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记”作者对庐山草堂的四周景物环境,落笔悠悠,却倾吐了真诚的爱恋和审美情趣“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蔑,纳阳日,虞祁赛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碱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帏,率称是焉”作者对庐山草堂建筑的率真写实,成为人们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史料,而《庐山草堂记》亦被视为中国园林学的奠基之作
此诗记诗人在暮春时节返回故山草堂的所见所感钱起的故山草堂在蓝田的谷口,故以“谷口”开篇点明故山草堂的所在“春残”紧扣诗题“暮春”,也为下面的叙写打下铺垫黄莺鸟声稀、辛夷花飞尽、杏花乱纷纷,虽都是在写春
访人不遇,就是拜访人没在家,称为不遇最著名的是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借此来形容隐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岑参的这首诗,也是借寻访主人不遇,来描写主人优美的生活环境及高洁的品格
一条小溪,数株溪柳在摇,一条小巷,几只暮鸟飞,门前雪满,渺无人迹,依依者,柳枝轻摇之状也作者寥寥几笔,就把主人住处的环境跃然纸上,就像一幅水墨画,营造出一幅清绝、孤寂的意境,让人觉得胸次超然、心无点尘,来到一个世外桃源
“门前雪满无人迹,应是先生出未归”,佳句!屋里无人,又不见出去或回来的脚印,应是,或许是,主人出去没有回来,作者用了倒装句,先形容主人家的环境,后点出主人的去处
雪,这里与《寻隐者不遇》的“云”一样,洁白,高洁,这里不但形容大雪封户,而且形容主人品格高尚,犹如冰清玉洁,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无拘无束生活的羡慕之情
《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中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
《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的其中一首,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对希望可否成真的无着和彷徨。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