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暮春归故山草堂

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暮春归故山草堂,第1张

这是因为关于这首诗的作者大家说法不一,被普遍承认的是两种观点,一种说是刘长卿的《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一种说是钱伟长的《暮春归故山草堂》。

这种作者存疑或不可考的情况其实经常发生的。

小题1:(2分)春残、黄鸟稀、花尽、杏花飞(选两个即可) 小题2:(2分)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屈世俗的高尚节操的礼赞。 点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由景色的特点尤其是人物的心境、处境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做题时我们要注意诗歌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其内容与写法,综合分析景物、写作背景等因素,体会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题1: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点题,(1分)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2分)一“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调零空寂的气氛。(作用2分)

小题1:这里诗人用了反衬的手法(对比也行)来突出幽竹清音不改的形象。(答拟人手法的不算错,酌情给分)用晚春时节竹的花来反衬,突出幽竹清阴不改的形象。(3分)幽竹的不改清阴,体现出幽竹坚持自我的气节,而作者以一个“怜”字,表达了深深地怜爱和赞美之情。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美与外美的和谐统一。(3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071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