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煮完花甲的水是蓝色的?

为什么我煮完花甲的水是蓝色的?,第1张

亲,花甲体液的颜色就是蓝色,很正常,不必紧张,可以正常食用。

花甲(学名:Paphia undulata),帘蛤科横帘蛤属动物。

花甲是一种软体动物,长约3厘米,壳卵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壳面黄褐色或浅紫色,密布不太规则的紫色博文状花纹,并常被有1层光亮的壳皮,同心生长线较细密;壳内白色或略带紫色,外套窦弯入。其生活在浅海底。世界性分布。

花甲主要指的是蛤蜊,属于一种水生的动物。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属于一种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适当的吃一些花甲,可以有效的补充身体所需要的铁离子和钙离子,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加骨骼强度的作用。其中含有的脂肪含量比较少,并不会引起肥胖。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花甲具有滋阴明目、软坚散结、活血化痰的功效,对于阴虚导致的两目干涩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花甲又叫做蛤蜊,味道非常鲜美,素来有天下第一鲜的美誉,有的地方还有吃了花甲肉,百味都会失灵的说法,所以花甲深受人们喜欢。花甲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也特别丰富,常吃花甲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那么,花甲营养价值及功效具体有哪些呢?
一、花甲的营养价值
花甲的营养非常丰富,100克花甲中可食用46克花甲肉,其中含有77克的蛋白质,06克的脂肪,22克的碳水化合物,22毫克的胆固醇,另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镁、铁、锌、硒、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食物,常吃可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花甲的功效
1降低胆固醇
因为花甲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并且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常吃花甲可以很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建议中老年人平时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花甲。
2滋阴润燥
花甲性咸寒,可以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如果有阴虚内热、内热消渴等问题时,适当的吃一些花甲对于身体健康也有好处。
3利尿消肿
常吃花甲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水分,所以能起到一定的利尿消肿作用,所以身体中因水钠滞留出现浮肿症状时,适当的吃一些花甲可以改善不适症状。
4改善气血
花甲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可以有效的改善贫血症状,常吃花甲可以让气色红润,是不错的美容佳品。
三、食用花甲的注意事项
虽然花甲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是花甲性寒,脾胃虚寒者,有腹泻症状时,最好不要吃花甲;不要把花甲与啤酒同食,以免诱发痛风;对海鲜过敏时,最好不要吃花甲,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花蛤鸡汤

鸡肉500克,花蛤200克。

调料

盐3克,料酒5克,生抽5克,姜1块,胡椒粉少许。

做法

1鸡肉斩件,加盐、料酒、生抽、白胡椒粉一起腌制15分钟。

2花蛤买回后,放入清水中,切一个辣椒一起浸泡30分钟,直至花蛤吐尽泥沙。

3锅里放少许油,下姜爆香,把腌制好的鸡肉下锅过一下油,将鸡肉炒至表面焦黄。

4倒入1500克开水,大火煮至奶白。

5把煮至奶白的鸡汤倒入砂锅中,大火煮开后,小火再煮30分钟。

6倒入花蛤,大火煮5分钟,壳开了就马上可以出锅。

花甲粥

材料

花甲100,枸杞15克,大米150克

调料

姜丝3克,盐、香菜,食用油各适量

做法

2枸杞洗净,香菜冲洗干净,切碎。大米洗净,加少许盐,用清水、食用油浸泡30分钟。

3砂锅中注入足量清水,大火烧沸,放入大米煮滚,加入枸杞,转小火煲至米汤浓稠,加入花甲、姜丝,继续煲10分钟。

4加盐调味,撒上香菜即可。

木盆花甲

原料

花甲300克。

调料

蒸鱼豉油、盐、姜、生抽、红辣椒各适量。

做法

1姜洗净切片,红辣椒切小片,花甲洗净。

2花甲用姜水煮开口,去掉一边的壳,用小刀把花甲的内脏剔掉摆入蒸盘,放上姜片和红辣椒片,用少许盐、蒸鱼豉油、生抽调好味之后,淋在花甲上,盖上一层锡纸。上锅大火蒸10分钟出锅即可。

凉拌花甲

材料

花甲50克,红椒20克,葱10克,姜5克。

调味料

盐5克,味精、胡椒粉各3克。

做法

1红椒洗净去蒂去子,切成小块,花甲洗净。

2锅中加水烧沸,下入花甲煮至开壳,肉熟时,捞出装入碗内。

3将花甲装入碗内,加入红椒块和所有调味料一起拌匀即可。

锡纸包花甲

原料

花甲200克。

调料

盐3克,花雕酒5毫升,鸡精3克,姜丝10克,大葱50克,红椒1个,葱花适量。

做法

2大葱切成丝,红椒切圈,将大葱丝、盐、花雕酒、鸡精、姜丝,与花甲拌匀。

3把拌匀的花甲放在锡纸中包好,放入烤箱内烤6分钟取出,撒上红椒圈和葱花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522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