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少年励志馆8封面: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什么动漫

意林少年励志馆8封面: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什么动漫,第1张

忠言往往就是逆耳的语言,不中听,却最有价值。逆耳忠言是别人对自己的劝诫,它能使人反省自己的言行缺点,能督促自己保持良好的品德,能激励自己发奋上进,从而杜绝一味地沉湎在自我陶醉中。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谏臣要数魏征了。魏征敢于直谏,多次拂唐太宗之意,而唐太宗竟能容忍魏征“犯上”,所言多被采纳。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意思是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 “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每个人都不能保证自己做的事全都是无可挑剔的,如果每天听到的全都是赞美自己的话,听到的都是一致的声音,这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有了过错并不可十白,只要能够及时改正就无大碍,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从而由小错到大错,由大错到不可救药。所以要想进步,必须要能接受不同的甚至是反对自己的意见。

来自:意林少年励志馆:忠言逆耳利于行_

http://baikebaiducom/view/5944870htm#1

文章名:《采得百花方成蜜》 作者:张静

选自:《意林》少年励志馆5 出版社:吉林摄影出版社

好词好句:采得百花方成蜜,日积月累方成文。 酿蜜需采百花,方得甘甜如怡。 积淀思想,才能厚积薄发;笔耕不辍,方能文思泉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虽然数年寒窗苦读,饱受寂寞,但是畅谈做文,终能洋洋洒洒。 马克思为写《资本论》曾艰苦奋斗40年。他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的笔记就有1500种以上;德国伟大作家歌德,前后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才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古今中外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学者大家,正是由于他们的笃志好学,锲而不舍,方在人类历史的精神世界中留下颗颗铭记思想的璀璨明珠。 文同画的墨竹曾得到苏轼、黄庭坚等名家的称赞。为了对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他不仅系统地研究各种类型的竹,更是坚持不懈地观察竹在春夏秋冬的变化。一年四季,不分寒暑,他每天都要跑进竹林,废寝忘食地观看,思考,揣摩。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文同一说起竹,无论竹叶,竹节,竹根,竹笋,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因此人们就用“胸有成竹”来夸赞他,正是因为这样的“胸有成竹”,我们才能在数百年后欣赏到这样的传世佳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若想学有所成,切不可半途而废;若想博学多才,必须刻苦勤勉。浅尝辄止,对成才无纤毫之力;好求甚解,终能获豁然之智。

我的感悟:对我们来说,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若想学有所成,就必须态度端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风雨之后,定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642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