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竟不行文言文

事竟不行文言文,第1张

1 文言文《不关我事》

关于文言文的翻译

请问哪位高人可以帮我翻译一下这篇文言文,很少见。

题目叫《知行合一》,作者是王阳明(王守仁),

请问网上哪里有译文???

开头是: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

结尾是: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

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知行合一

徐爱(王阳明先生的第一个学生)说:“现在世人都明知对父母应该孝顺,对兄长应该尊敬,但往往不能孝,不能敬,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

先生说:“这是被私欲迷惑了,再不是知与行的原意了。没有知而不行的事。知而不行,就是没有真正明白。圣贤教与知和行,正是要恢复原本的知与行,并非随便地告诉怎样去知与行便了事。所以,《大学》用‘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来启示人们什么是真正的知与行。见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在见到好色时就马上喜好它了,不是在见了好色之后才起一个心去喜好。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闻到恶臭时就开始讨厌了,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才起一个心去讨厌。一个人如果鼻塞,就是发现恶臭在跟前,鼻子没有闻到,根本不会特别讨厌了。也因他未曾知臭。又如,我们讲某人知孝晓悌,绝对是他已经做到了孝悌,才能称他知孝晓悌。不是他只知说些孝悌之类的话,就可以称他为知孝晓悌了。再如知痛,绝对是他自己痛了,才知痛。知寒,绝对是自己觉得寒冷。知饥,绝对是自己肚子饥饿了。知与行怎能分开?这就是知与行的原意,不曾被人的私欲迷惑。圣贤教人,一定是这样才可以称作知。不然,只是未曾知晓。这是多么紧切实际的工夫啊!

2 《王述不让》文言 文

王述字怀祖,安贫守约,不求闻达。性沉静,每坐客驰辨,异端竞起,而述处之恬如也。司徒王导以门地辟为中兵属。尝见导每发言,一坐莫不赞美,述正色曰:“人非尧舜,何得每事尽善!”导改容谢之,谓庾亮日:“怀祖清贞简贵,不减祖、父,但旷淡微不及耳。”

太尉、司空频辟,又除尚书吏部郎,并不行。历庾冰征虏长史。时庾翼镇武昌,以累有妖怪,又猛兽入府,欲移镇避之。述与冰笺曰:“方今强胡陆梁,当畜力养锐,而无故迁动,自取非算。历观古今,鉴其遗事,妖异速祸败者,盖不少矣。且当择人事之胜理,思社稷之长计,斯则天下幸甚,令名可保矣。”

述出补临海太守,莅政清肃,终日无事。母忧去职。服阕,代殷浩为扬州刺史。初至,主簿请讳。报曰:“亡祖先君,名播海内,远近所知;内讳不出门,余无所讳。”述每受职,不为虚让,其有所辞,必不受。至是,子坦之谏,以为故事应让。述曰:“汝谓我不堪邪?”坦之曰:“非也。但克让自美事耳。”述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及也。”坦之为桓温长史。温欲为子求婚于坦之。及还家省父,因言温意。述大怒,日:“汝竟痴邪!讵可畏温面而以女妻兵也。”坦之乃辞以他故。温曰:“此尊君不肯耳。”遂止。王述字怀祖,安贫守约,不求闻达 阅读答案王述字怀祖,安贫守约,不求闻达 阅读答案。简文帝每言述才既不长,直以真率便敌人耳。谢安亦叹美之。

但性急为累。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掷地。鸡子圆转不止,便下床以屐齿踏之,又不得。瞋甚,掇内口中,啮破而吐之。既跻重位,每以柔克为用。谢奕性粗,尝忿述,极言骂之。

述无所应,面壁而已,居半日,奕去,始复坐。人以此称之。

(选自《晋书一·王述传》,有删改)

3 法制不行,自上犯上文言文

1、“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人物商鞅说的一句话。意识是说,法令得不到执行,关键是上层有人犯法,是上层有头有脸、有权有势、有恃有宠的人带头不执法、违法甚至犯法。

2、“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简单的说就是上行下效,法自产生的过程就很严谨,法的生成过程和下达过程都是有严格程序的。发行下达了的法要有严格的程序 ,从下达开始的第一步接触到的人就要学以致用,弄会学懂,逐条都有一定的定义,而非意思可随人而变,不可一层一个意思。简而言之就是-----法之而出、上行下效。有“威出于严而后宽”,就是只要你严格按法律办事了,效果好不好与你无关,是制定的“法”不可行,自上犯之。

3“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相当于当今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方针。

4 文言文“魏征”的翻译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止)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翻译:然而,别看魏征状貌不逾中人,却有胆有略,善回人主之意。魏征是一片赤胆忠心,况且总是言之在理,因而,大都是太宗皇帝“霁威”改容,瞿然向魏征赔不是:“吾已悔之。”

一次,魏征从外面回来,看到太宗皇帝车驾齐备,像是要出门,见到魏征,突然又下命令将车马驱回。魏征不解,问道:

“听人说陛下要驾幸南山,外面都己严装待命,却突然不去了,这是为什么?”

太宗皇帝笑着说:

“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还有一次,太宗皇帝得到一只特别好的鹞鹰,非常喜欢,在朝廷上把它架在胳膊上,逗着它玩儿。正玩得高兴的时候,远远望见魏征走来,急忙把鹞鹰揣在怀里藏了起来。魏征奏起事来,没完没了,说个不停,太宗皇帝也不敢动。等魏征告辞后,急从怀中掏出鹞鹰,结果早给憋死了

魏征活着的时候对他非常好。活着的时候下场不惨,就是死了的时候下场惨了些。

魏征给李世民打工,兢兢业业,一干就是17年,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主仆情深。唐太宗对身边这个智囊非常器重,一向宠爱有加。不止一次对外国使节夸赞魏征,说大唐搞得这么好,而是因为朕身边有魏征的缘故。

魏征病重的时候的时候,唐太宗隔三差五到魏征跟前看望,每次去都带来好多礼物,还下令宫中最好的御医用最好的药让魏征早日康复,有时候在魏征家中一待就是半天。还把自己心爱的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 ,从精神上给魏征支持。

但是当魏征死了以后,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从爱惜、怀念、到憎恶、仇恨。答应公主嫁给魏征儿子的事再也不提;而且派人推到了魏征的墓碑。这时候,魏征尸骨未寒。

唐太宗因此怨恨魏征推荐人不当。交友不慎。

向皇上推荐自己的河北老乡杜正伦。两人私交很好。杜正伦也是唐朝宰相,两个人官级相当,也轮不到魏征推荐。只是当年魏征曾推荐杜正伦当太子的老师,杜正伦怎么努力,还是走上了谋反的道路。杜正伦虽然没有和太子同流合污,但对太子的教育是失败的。同时侯君集是唐朝军中大佬,手握重兵。魏征跟侯君集关系不错,两人常在一起走动。但侯君集最后带兵参与太子谋反,兵败被杀。

李承乾可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他造反当诛杀,唐太宗也没有将他诛杀。却被魏征身边的人祸害了,这能不让唐太宗抓狂嘛。

魏征活着的时候,唐玄宗对魏征非常信任和尊敬,多次给予他丰厚的奖励和高度的赞扬。

其实,魏征活着的时候,照一般的情形来看,李世民对他应该很不好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魏征本来是李建成的首席谋士,曾多次建议李建成打击李世民,可以说是李世民的敌人。二是魏征追随了李世民后,多次直言敢谏,很多次都搞得李世民很没面子。

但是,魏征活着的时候,李世民偏偏从来没有打击过魏征。反而在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对魏征进行了打击。《旧唐书》记载李世民取消了自己女儿与魏征儿子的婚约。《新唐书》记载,李世民不仅取消了女儿与魏征儿子的婚约,还推倒了他为魏征写的墓碑。而魏征的家族,也因为这件事,“其家渐衰矣”。

(魏征剧照)

那么,李世民为何在魏征生前对他那么好,魏征死后,他却又做出如此凉薄的事情来呢?

咱们先来说说,为何魏征活着的时候,李世民会对他那么好。

其一,李世民为了安抚李建成旧臣。

玄武门政变发生后,李建成的那些旧臣们都惴惴不安,唯恐李世民进行清算。李世民从稳定统治的角度出发,当然不愿意把事情扩大化,引起动乱。但是,李世民却不能取得李建成旧臣们的信任。于是,李世民从魏征入手。李建成的旧臣中,魏征无疑是与李建成关系最为亲密的人。如果李世民对魏征都能容忍,其他人就都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出于这个考虑,李世民不但赦免了魏征,还封他为詹事主簿,派他去安抚李建成的旧臣们。这一招果然起到了奇效,李建成的旧臣们很快就心安了。

(长孙皇后剧照)

其二,长孙皇后对魏征的喜爱。

长孙皇后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贤后之一,李世民和她的关系非常好,很听她的话。有一次,李世民想把他与长孙皇后的女儿嫁给长孙无忌的儿子。因为特别钟爱这个女儿,因此想提高出嫁待遇。朝臣们都积极附和李世民,只有魏征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样做,不合规矩。

李世民还没有表态,但长孙皇后知道后,对魏征大家赞赏,还专门送他礼物,表达对他的敬重之意。

这样一来,魏征就成了长孙皇后庇护的人。李世民深爱长孙皇后,因此也就对魏征非常信任了。

其三,李世民想做一个千古贤君。

李世民之所以要做贤君,一方面,是因为他要急于消除玄武门政变对他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他作为优秀政治家的眼光使然。魏征作为一个直臣,同时又是李建成的旧人,只要善待他,李世民的历史地位也就确立了。所以,无论如何,李世民一定要善待魏征。同时,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大臣,魏征的存在,确实对李世民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后来,李世民征伐高句丽,对国库的消耗太大,那时候李世民就说,若是魏征还活着,他一定会劝我别干这件事。

(李世民剧照)

那么,李世民在魏征死后,为什么又要那样凉薄地对待他呢?

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侯君集谋反被处死,同时,另一个大臣杜正伦又因事被罢免。而这两个人,都是魏征向唐太宗推荐过的。还有一件事,就是魏征向唐太宗上奏,但是他把自己上奏的内容拿给史官褚遂良看。李世民认为,这是魏征希望自己的事迹能够进入史书的表现。

这三件事,因此改变了李世民对魏征的看法,认为魏征心怀奸诈,并不是一个忠直的人,因此,做了“悔婚”和“仆碑”两件事。

不过,李世民做出的“悔婚”和“仆碑”,其实还有更深层的意思。尤其是魏征在把上奏的内容给褚遂良看的时候,触动了李世民非常敏感的一根神经。因为在李世民和魏征的君臣关系中,虽然一个“敢谏”,一个“纳谏”,看起来相得益彰,实际上李世民始终处在一个不利的位置。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说的都是李世民不对,李世民做了错事,魏征给他纠正过来。这一点,李世民肯定是不爽的。

虽然李世民不爽,但是魏征活着的时候,李世民是不好打击他的。因为一打击他,就会给人一种他在打击报复的嫌疑。那他和魏征的“君臣神话”,也就大打折扣了。而当魏征去世后,这时候打击魏征,一方面魏征不可能争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努力压低魏征的历史地位。压低了魏征的历史地位,李世民的历史地位,也就抬高了。

当然了,李世民也就是打压魏征一下,最终,他又重新把魏征的碑给他树起来。这样做,不是说魏征有多好,而是表明,这是李世民给魏征的恩惠。这样一来,李世民的历史地位,就变得更高了。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因君臣相知而流芳百世的故事,非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魏征之间发生的故事最为感人。尽管最后魏征死后,唐太宗李世民怀疑魏征结党营私,并且私下把自己给皇帝出的谏议告诉了史官,唐太宗李世民怀疑其图谋不轨,图谋虚荣,最后把他的墓碑都给弄倒了,也取消了魏征的儿子跟公主之间的联姻。

 

但生前二人的关系确实好得无以复加。唐太宗那一句知人善用的名言仍然响彻在耳边: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一生的作用就相当于唐太宗的一面明镜。在李世民当皇帝之前,魏征是太子李建成的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太子这一党彻底失势,魏征束手就擒。李世民问魏征,你为什么一直跟我作对?魏征却说出了这样的话,如果李建成听我的话,早没你什么事儿了。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说出口后,李世民不但没有杀魏征,反而佩服魏征的勇气和才干,对其大加重用。

 

登基后的唐太宗励精图治、踌躇满志,整日为国家大事辛劳万分,常常把魏征叫到他的卧室里面商讨国策。魏征如鱼得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很多人向李唐太宗说魏征的坏话,说过他太无礼太粗鲁,唐太宗却说这反而是魏征妩媚可爱的地方。魏征性格耿直,敢于直言犯谏,一生向唐太宗谏言200多次。有一次魏征建言时一激动居然把唐太宗的袖子都给撤掉了,唐太宗莞尔一笑。

 

还有一次唐太宗正在玩鸟,看到魏正来了,直接把鸟闷在衣服里面,魏征说完话之后已经过了大半个时辰,魏征走后,唐太宗发现自己衣服里面上的那只鸟已经被捂死了。唐太宗想要把16岁到18岁的青壮年男劳力大规模进行征兵,被魏征批评为竭泽而渔,唐太宗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唐太宗又像效仿秦始皇想去泰山封禅,魏征却谏言说,此举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老百姓实在是不堪重负,唐太宗最终放弃这一计划。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这首诗题为《述怀》,是初唐名臣魏征所作。

魏征是河北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在战国时期荆轲、高渐离易水悲歌、慷慨刺秦的精神感召下,几乎每一个河北人都有一颗成为侠士的心。魏征也不例外。

对于这位贞观名臣的早年,历史只有简单的记载。《旧唐书》的记载是“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

从这样简单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个胸怀大志的寒门子弟在乱世中试图主导自身命运的艰难努力。

在很小的时候,魏征就成为孤儿了。父亲生前是一个小官,留下的产业并不多,所以他只能凭借着微薄的家产艰难度日。

但他的人生目标并不是成为一个有几亩薄田,置几处产业的乡绅地主,提笼架鸟,优游卒岁。他胸怀大志,渴望着建一番不朽的功业,他的人生偶像是西汉初年的萧何、曹参、韩信。

可以想象,在那一段时间里,河北魏州馆陶市井中必定游荡着一个名叫魏征的羸弱小子,虽然一日三餐都无法保证,但这个小子却既不学经商,也不做苦力,腰间常配一把破剑,手握着一卷借来的卷帙,一边行走,一边若有所思。

为了摆脱生计的烦恼,他出家当了道士。当道士有两个好处,道士有庙产,可以不用为吃饭发愁;道观中藏有许多书籍,方便读书。

但天下不可挽回地走向了混乱。魏征想必也感受到了一种彷徨无依的焦灼与不安。孤贫力弱的他只能从书籍中,从前人的文字中寻求指引。

终于,在各家经典中,他选择了纵横家,选择使自己成为一名纵横之士。

纵横家,可能是一个寒门子弟在乱世之中想要出人头地最方便的门径了。这门由战国时期苏秦、张仪发扬光大的学问,讲究的是用三寸不烂之舌对资源进行整合,将天下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门学问不需要有多大的背景、势力,只需要极佳的口才以及对资源进行整合的能力,它的核心是能发现人性的幽微处,能察觉他人自己都认识不到的最根本的诉求,然后善加利用。

纵横家的名声很坏。因为在他人看来,他们是一帮朝秦暮楚之徒,没有原则,没有底线,不讲信用,不讲是非,只讲利益,赤裸裸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很出人意料,后来以刚直著称的名臣魏征,他早年研习的居然是这样一门令人不耻的专业。

隋炀帝大业末,隋末唐初本来最有实力当皇帝的人李密起兵反隋。风起云涌,政治冒险家们纷纷浮出水面。天下大乱。

看上去,胸怀大志的魏征有了用武之地。然而,即便如魏征,在这乱世中,也如同飘萍,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他先是投奔李密,得不到重用。李密兵败他投降李唐,依然没有得到重用。后来他又被窦建德俘获,意外的是,居然在窦建德这里颇受器重。但窦建德马上失败了,魏征再一次投降李唐。这一次,他终于被李唐内部重要人物看重。但遗憾的是,他再一次投身于失败的一方,因为我们知道,看重他的,是玄武门之变的失败者,太子李建成。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在《述怀》一诗中,魏征这样写道。他的专业是纵横之学,但他学艺不精,纵横之计没有一次成功的。这样的局面恐怕令魏征非常尴尬。

幸好,他遇到了李世民。李世民交给了他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因为他是河北人,便让他去安抚河北。

此时的他,虽然受到了李世民的初步信任,但命运的莫测与迷离之感依然萦绕于心,他登山高山,跨过平原,他听见寒鸟在古木中鸣叫,夜猿在空山中哀啼。眼前熟悉的景物令他感慨万千。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不过魏征终究还有一颗侠士之心,“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想当年,荆轲慷慨刺秦,除了幼稚的太子丹,没人会认为会成功,但荆轲依然慷慨前往,不为别的,只为“意气”二字。

事实上,“意气”二字支配着他以后的人生。

魏征的工作完成的不错。回来后,魏征开始受到真正的重用。

后来的故事,每一个中国人都很熟悉,魏征成为贞观最有名的名臣,以直言极谏著称。他的敢于直言甚至常常令李世民都无法忍受,几次三番地想要杀了他,幸亏有长孙皇后,魏征才免于一死。

支撑他的刚直的,仍然是一颗侠义之心。

此外,我倒是觉得,魏征深谙说话的艺术。他早年研习纵横家之学,纵横家之学讲究的就是说话的艺术,善于探察人性的深层需求。

所以魏征虽然直言极谏,但是他的谏言却经过了艺术化的包装,能撬动李世民最深处的欲望与最深切的恐惧,所以才能为李世民接受。

所以,如果认为魏征只是一个一味敢说、不计后果的愣头青,这可能是对魏征最大的误解。

然而,关于魏征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他的另一段故事开始于他去世之后。

魏征去世之后,李世民说了一段怀念魏征的话:“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李世民写了一首怀念魏征的诗:

“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无复昔时人,芳春谁共遣?”

可谓情真意切。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唐太宗渐渐地发现,没有魏征这个老头在旁边提意见的日子,好自由,好轻松。

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魏征曾经推荐过杜正伦与侯君集两人,但后来这两个人都因为犯罪、谋反被诛杀了。

所以,魏征推荐他们的居心就值得推敲了。

第二件事情:有一次,褚遂良有意无意地说出魏征将劝谏皇帝的奏折拿来给褚遂良过目。而褚遂良是史官,有义务记述当时的历史。这就意味着魏征将李世民犯的有些不为外人所知的错误透露给了史官。

这件事情更加令李世民愤怒。

愤怒的李世民决定做点什么。魏征在世时,李世民曾答应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魏征的儿子。现在,唐太宗决定停止这门婚事。

唐太宗做得第二件事则更过分,他派人砸了朝廷为魏征立的碑。这也就比挖坟鞭尸稍好一点。

李世民的晚年展开了一场对魏征的清算运动。

不过,历史再一次做了一次小小的修正。

魏征去世了,房玄龄到一帮贞观名臣也相继去世了。晚年的李世民没有了魏征的规劝,没有了贞观群臣的约束,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

他干了一件大事,继续隋炀帝未尽的事业,征讨高句丽。隋炀帝曾三次征讨高句丽,但都以失败告终。这是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李世民的这次征讨也可耻地失败了。这证明了李世民的能力并不比杨广强。

最后有赖李勣的拼死护救,李世民才得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时值深秋,脱离险境的李世民滞留在辽东的荒山恶水间,阴雨连绵,大军退不得、进不得。

看着帐外连天的冷雨,李世民忽然想起一个故人,魏征。他这时才意识到,曾经魏征对他的规劝让他避免了多少错误。

李世民立马召见魏征的家人,大加赏赐,重新树立起魏征的墓碑。

直到此时,关于魏征的故事才告一段落。

郑公魏征逝世了。魏征病倒在床的时候,皇帝(唐太宗)和太子一起到他床前探病,皇上想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叔玉为妻.魏征死后,皇上亲自为他题写了碑文,并且把碑文刻在石碑上.皇上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以铜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裳;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的兴衰;以人为镜子,可以看出得失.我曾经保住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犯错.现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好)镜子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0542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