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电影会被遗忘,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长存

《牛虻》:电影会被遗忘,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长存,第1张

**诞生100多年,古典音乐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格里高利圣咏横空出世之际,那是公元9世纪和10世纪的事了。那么,小弟弟向老大哥取经,也就名正言顺了。**喜欢引用古典音乐,《走出非洲》引用了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沉默的羔羊》引用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入殓师》引用了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时光倒流七十年》引用了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幻想》…… 有没有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专门为一部**创作过音乐呢?

在聆听上海爱乐乐团2018-2019年音乐季闭幕演出之前,我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就算听过那场音乐会之后,我都惊讶得难以想象, 自己少年时看过很多遍的苏联**《牛虻》,居然请了当年已经闻名世界、被誉为“20世纪贝多芬”的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来为**创作背景音乐。

听完那场音乐会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忆当年自己一遍遍观看《牛虻》的情形,要么是应学校要求去学习列瓦雷斯为意大利人民奉献自己青春的动人事迹,要么为了再看几眼漂亮又打扮入时的女主角波拉夫人,要么为仔细揣摩红衣主教蒙塔奈利究竟用了什么计谋骗取了阿瑟的信任,等等。从来没有一次是为了音乐再去看《牛虻》的—— 在聒噪的所谓音乐中长大的我们这一代,到了能观看**《牛虻》的年龄,又有几人已经能认知到音乐是非常美妙的存在。

根据英国作家伏尼契的同名小说拍摄的苏联**《牛虻》,初映于1955年。**完成后,人们发现受命为《牛虻》谱曲的肖斯塔科维奇为**谱写了不少音乐素材,限于影片的篇幅和叙述节奏,这些音乐素材没有全部用上。嗣后,另一位苏联作曲家列冯·阿托缅不忍心让大师的创作烟消云散,便根据肖斯塔科维奇的手稿整理出了总共12首的《牛虻组曲》。

《序曲》、《民间舞》、《华尔兹》、《加洛普》、《浪漫曲》等等组成的《牛虻组曲》中,最广为人知的,非小提琴协奏曲《浪漫曲》莫属了。

准备重看**《牛虻》之前,我按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默默地将《牛虻组曲》的每一首与**中的人物一一对应, 觉得最有听众缘的那一首《浪漫曲》应该出现在阿瑟初遇琴玛对她陡升爱慕之情、两人共坠爱河以及由阿瑟变身为牛虻列瓦雷斯后重遇已成波拉夫人的琴玛时,然而,窄银幕、黑白片《牛虻》,虽然清晰度不够,声音效果也显扁平,但《浪漫曲》渐渐响起的刹那,我的耳朵没有误听。1小时40分钟片长的《牛虻》,两度完整地出现了《浪漫曲》,一次出现在影片开始4分多钟时,还有一次出现在影片的结尾处1小时30多分钟时。那么,两次响起《浪漫曲》的当口,银幕上出现的人物形象是不是阿瑟和琴玛以及列瓦雷斯和波拉太太呢?答案是否定的。4分多钟的《浪漫曲》是为阿瑟和神父蒙塔奈利奏响的,1小时30多分钟响起《浪漫曲》时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是红衣主教蒙塔奈利在劝说被捕入狱的意大利青年党人列瓦雷斯俯首称臣。

《浪漫曲》出现在**《牛虻》中的时间点,貌似音画错位了。当然,**创作者不会错,一定是我们的理解出了岔子。为了找到自己错在何处,我翻箱倒柜地找出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原著翻阅起来。 “意大利青年阿瑟,出身于富商家庭,但成年后毅然投身革命。由于疏忽,他泄漏了机密,使得战友被捕,令青梅竹马的女友琴玛误会,并痛苦地发现自己竟然是崇拜已久的蒙塔奈利神父的私生子。在严酷的现实教育下,他以假自杀为掩护,愤然出走,在外漂泊13年,历经艰辛,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化名牛虻,回国组织武装,偷运军火,积极准备起义。最后不幸被捕,面对军方的威胁和生父的劝降,不为所动,从容就义。”这是印在书的封底上的内容简介,与我重看的同名**表达的内容并无二致。 正因为是一部表现幼稚的青年被蒙骗后幡然醒悟、继而为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生命的**,1955年上映的苏联**《牛虻》,情节经过删繁就简后几乎只剩下了从阿瑟到牛虻的成长过程,阿瑟与琴玛的爱情、列瓦雷斯重遇琴玛的悸动以及作为私生子阿瑟遭遇的鄙视,影片都表现得非常匆忙,没有了表演空间的演员们,只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吹胡子瞪眼”,所以, 很多年以后苏联科学院《**史纲》曾这样评价**《牛虻》:“影片《牛虻》是不均衡的……但肖斯塔科维奇谱写的充满紧张激情的、很有气魄的音乐是影片最优秀的部分。”  既然如此,影片最优秀的部分音乐怎么会将《浪漫曲》错位给阿瑟与蒙塔奈利在一起时的戏码?

翻开伏尼契的原著,我们会发现, 女作家在表现阿瑟与蒙塔奈利这位秘密的亲生父亲之间的互动以及列瓦雷斯撕掉红衣主教的面纱与虚伪的父亲当面对质时,笔触细腻、细节饱满、情感炽热、内涵丰富。总共300来页的《牛虻》,一上来伏尼契就用了两个半章节详细描述了阿瑟对神父蒙塔奈利的依恋以及蒙塔奈利对儿子阿瑟的爱意,父子俩在神学院读书,到瑞士游玩,在家里在路上,通过伏尼契的文字我们能感受到蒙在鼓里的阿瑟和实情在胸的蒙塔奈利共同围绕着“爱”字展开的亲密无间互动:

”神学院院长蒙塔奈利神父停下手中的笔,以疼爱的目光看了看俯在文稿上的那颗乌黑头发的脑袋。“

”说我的样子像你。我要真是你的侄子那才好呢,神父——“

至于小说快要结束时,已知红衣主教真实身份的牛虻与蒙塔奈利的一次灵魂对话,则将一对如双头蛇一般的父子因人生目标完全相异而撕裂的战栗,痛陈在了字里行间。

肖斯塔科维奇为什么要将《牛虻组曲》中最美的旋律安排给阿瑟与蒙塔奈利以及牛虻与红衣主教?虽然受命为**谱写音乐,这个认真了一辈子的作曲家,一定一丝不苟地读了伏尼契的小说,所以,他知道女作家主要想表现的,并非1955年版的苏联**所呈现的,是一个懵懂青年何走上革命道路并为之牺牲自己的故事。那只是背景,伏尼契想要表达的,是在革命洪流滚滚而来时,一对曾经亲密无间的父子是如何分崩离析的。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俄语:Дмитрий·Дмитриевич·Шостакович,英文:Dmitriy·Dmitriyevich·Shostakovich,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生于圣彼得堡,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20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

1919—1925年在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作曲;1923、1925年先后毕业于钢琴、作曲专业,以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的演出而成名;1927年在肖邦钢琴比赛中获奖;卫国战争中所创作的第七交响曲享誉世界;1957、1962年先后因《第十交响曲》和《第十三交响曲》引起争论;1960年加入苏联***;1975年在莫斯科去世。

中文名: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

外文名:Дмитрий·Дмитриевич·Шостакович

别名:Dmitri·Shostakovich

国籍:前苏联

出生地:圣彼得堡(列宁格勒)

出生日期:1906年9月25日(圣彼得堡)

逝世日期:1975年8月9日(莫斯科)

职业:作曲家、钢琴家

毕业院校:列宁格勒音乐学院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20世纪世界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

代表作品:15部交响曲、2部钢琴协奏曲、2部大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

早年经历

1916—1919年上格里亚塞尔音乐小学,开始作曲;1919—1925年在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作曲。这期间对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等现代作家的音乐发生兴趣,自己的创作也倾向现代潮流;1923、1925年先后毕业于钢琴、作曲专业。以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的演出而成名;1927年在华沙肖邦钢琴比赛中获荣誉奖。

他的母亲曾在音乐学院学过钢琴。他在母亲的指导下,在格利亚塞尔音乐学校开始受音乐教育。9~11岁写作了第一批乐曲,包括在十月革命的气氛感染下写成的钢琴曲《自由颂》、《纪念革命烈士的葬礼进行曲》。

这些童年时期的作品已经显露出他一生创作的重要特征:力求通过音乐反映现实生活的重大主题,并满怀激情表达作者的感受与态度。

1919年肖斯塔科维奇考入彼得格勒音乐学院,师事ⅢB.尼古拉耶夫(钢琴)和M.O.施泰因贝格(作曲)。这期间,他对I.F.斯特拉文斯基、A.勋伯格、P.欣德米特、法国“六人团”的音乐发生了兴趣,自己的创作也倾向现代潮流。

1923和1925年,他先后从钢琴专业和作曲专业毕业。他的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1924~1925)隐含着A.H.斯克里亚宾、斯特拉文斯基、C.C.普罗科菲耶夫的影响,但又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风貌。

演艺经历

专事创作

1927年后

二十世纪20—30年代末写了大量不同体裁、内容的作品。卫国战争开始不久所创作的第七交响曲以强烈对立的音乐形象,表现了苏联人民与法西斯的搏战,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他曾用常规的艺术手段表现革命和建设的新题材,音乐明亮、清新,受到了普遍赞扬。

1957、1962年先后因《第十交响曲》和《第十三交响曲》的问世而引起过争论,1960年加入苏联***;1960—1968年任俄罗斯联邦作曲家协会理事会第一书记;曾任苏联第6~9届最高苏维埃代表;1965年获艺术科学博士学位。

共创作约150部作品,代表作品有:第一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第十交响曲、第十一交响曲(1905年)、第十三交响曲;清唱剧《森林之歌》、康塔塔《阳光照耀着我们祖国》;无伴奏合唱《十首诗》;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选》;歌剧《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即《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管弦乐《节日序曲》;轻歌剧《莫斯科的李花村》;钢琴五重奏及大量**音乐等。

肖斯塔科维奇曾经荣获苏联人民演员称号(1954),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66),还曾经被授予苏联国家奖章(1941、1942、1946、1950、1952、1968),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国家奖(1974),西贝柳斯奖以及国际和平奖(1954);此外,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学和科学院都曾授予他荣誉称号。

探索时期

20年代后半期~30年代初,是肖斯塔科维奇在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上进行紧张探索的时期。他广泛借鉴俄国和西方现代音乐流派的艺术经验,写出了各种体裁的作品。

他试图以新风格、新技法表现革命变革的新主题。《第二交响曲》(《献给十月》,1927)、《第三交响曲》(《五一》,1931)就是这方面的例证。前者采用了线条对位(13个独立声部的喧嚣结合),试图表现人民大众从黑暗、愚昧走向觉醒、斗争、胜利的历程;后者试图描写街头、广场群众集会的情景。但是在这两部作品中,主观的创作意图与客观艺术效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1927~1932年间,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大量的戏剧音乐:两部歌剧、两部舞剧、五部话剧配乐以及四部**音乐。

在一些作品中,他一向热衷的讽刺性、怪诞性题材和风格得到进一步发展。他的第1部歌剧《鼻子》(1927~1928)以怪诞的手法再现了H.B.果戈理原著的幻想形象,对趾高气扬而又心灵空虚丑恶的旧俄官员加以讽刺。当时苏联舆论对此歌剧毁多于誉,它在首演后即湮没无闻,30多年后(1970)才重新上演得到肯定。舞剧《黄金时代》(1927~1930)和《螺丝钉》(1930~1931),都是通过芭蕾反映当代生活的尝试。后者也是突出漫画式笔法,勾勒出现实中各式反面人物的脸谱。他的某些**音乐也对风靡一时的小市民庸俗趣味进行了冷嘲热讽。

1930~1932年,肖斯塔科维奇根据俄国作家H.C.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说写作了歌剧《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这是标志肖斯塔科维奇艺术上臻于成熟的作品之一。剧情描写一个商人的妻子出于对爱情自由的追求而杀人犯罪、并惨遭毁灭的故事。作者称这部歌剧为“讽刺悲剧”,他企图把自己创作中两个重要的方面──悲剧性和揭露性讽刺熔于一炉。歌剧于1934年1月在列宁格勒首演,并随即在欧美许多剧院上演。

1936年1月28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混乱代替音乐》的专论,全盘否定了这部作品,致使歌剧辍演20余载,直至1963年才再度与观众见面。1936年2月6日《真理报》又发表编辑部文章《舞剧的虚伪》,对肖斯塔科维奇的芭蕾舞剧《清澈的小溪》(1934)加以否定。这是一部轻松愉快的娱乐性音乐作品,作者创作企图是“寻求观众和演员都喜闻乐见、简洁明了的语言”。《真理报》的一再指责使肖斯塔科维奇从此不再从事歌剧和舞剧音乐的写作。

肖斯塔科维奇在30年代的器乐创作以三部交响曲最为重要。《第四交响曲》(1935~1936)是他的第一部哲理性悲剧交响曲,表明他的交响创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由于社会气氛的严峻,作者不得不取消这部作品的公演,它的首次演出是25年后举行的。《第五交响曲》(1937)也是一部哲理性悲剧交响曲,它典型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苏联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比《第四交响曲》具有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魅力。《第六交响曲》(1939)的构思是从悲哀的思考与回忆过渡到生活的欢乐,但它的艺术成就并未立即得到承认。

肖斯塔科维奇还写了另一些器乐作品。如《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1932~1933)、《第一钢琴协奏曲》(1933)、《第一弦乐四重奏》(《春天》,1938)等。这几部作品的风格与他的歌剧、交响乐迥然不同,而与他的舞剧音乐属于同一格调。这一时期的最后一部大型作品是《钢琴五重奏》(1940),这是他唯一的一部规模宏大、感情和谐、不包含悲剧性冲突的器乐作品。

卫国战争时期

肖斯塔科维奇在卫国战争期间的重要作品是两部交响曲。《第七交响曲》(1941)是在战争爆发后约一个月开始写作的,仅用三个多月便完成,大部分总谱是在战火纷飞的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写出的,它是题献给这座英雄城的。

这部交响曲是第一部反映卫国战争的大型作品,是交响乐迅速反映重大社会事件的突出范例,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的抗敌意志。它的形象、内容既反映卫国战争这一特定事件,明确而具体;同时又超越了此一特定事件的范围,对光明、理性与黑暗、野蛮的斗争作了高度概括。

《第八交响曲》(1943)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一部悲剧交响乐。作者说他“试图表现人民的体验,反映战争的可怖悲剧”。它立即在欧美各国受到重视,但苏联音乐界对它相当冷淡,多年后这部交响曲才被承认。

战后20年

战后,他的第一部大型作品是《第九交响曲》(1945)。与一般人的期望相反,它并不是一部欢庆胜利的凯旋交响曲,而是具有古典主义的和抒情喜剧的色彩,其中也包含了若干悼念的篇页。完成于1947~1948年间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内容比较深刻,演技艰深,但未能立即得到公演。1948年1月联共(布)中央发起对苏联作曲家中所谓形式主义倾向的批判,使这部作品的首演推迟了七年。在这次批判运动中,肖斯塔科维奇又首当其冲。他的第六、第八、第九交响曲都被称为“形式主义作品”,并从演出曲目中消失。

从1948年起,肖斯塔科维奇写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在音乐语言和风格方面,仍然突出了他一向固有的深刻性与平易性并存的特点。最突出的是清唱剧《森林之歌》(1949)表现了苏联人民改造大自然的宏伟事业,歌曲形式与其他声乐形式相穿插,雄伟性与抒情性相结合,是一部不同于以往同类体裁的新型清唱剧。其他如无伴奏混声合唱套曲《十首诗》(以革命诗人的诗为词、以革命歌曲的音调为基础)、管弦乐《节日序曲》(1954)《第二钢琴协奏曲》(1957),以及**音乐如《易北河会师》(1948)、《攻克柏林》(1949)、《难忘的1919年》(1951)、《牛虻》(1955)等也都属于平易性作品。

肖斯塔科维奇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体裁仍是交响乐。《第十交响曲》(1953)继续了由《第四交响曲》发端的哲理悲剧交响曲的路线。作者指出,反侵略和反暴政的苏维埃人道主义是它的基本主题。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曾在苏联音乐界引起尖锐的分歧。之后,肖斯塔科维奇转向了另一种类型和题材的交响乐──革命史诗型标题交响乐。《第十一交响曲》(1905年》,1957);合唱套曲──《十首诗》一脉相承,描写了俄国第一次革命的历史画面。作者首次在自己的交响曲中大量引用外来旋律,把广泛流传的几首革命歌曲运用在各乐章中,以加强时代的真实感和形象联想的明确性。《第十二交响曲》(《1917年》,1961)继续了前者的思想与风格,但艺术功力却逊色得多。

在此之后,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意念又转向了新的方面──从当代和古代取材的声乐-器乐交响乐。《第十三交响曲》(1962)以苏联诗人E.A.叶夫图申科的五首诗为各乐章的唱词,接近清唱剧体裁,但音乐的布局和发展与他以往的纯器乐交响乐隐隐相联。作品以尖锐有力的笔锋针砭时弊,因而在苏联的首演遇到了阻力。管弦乐声乐曲《斯捷潘·拉辛的死刑》(1964)也以叶夫图申科的诗为唱词,描写俄国17世纪农民起义领袖拉辛的悲剧结局。这是肖斯塔科维奇的非歌剧作品中最歌剧化的作品,它综合了作者过去的许多创作经验,揭开了声乐-器乐交响乐新的一页。

最后10年

肖斯塔科维奇虽然疾病缠身,但仍创作了27部作品,其中的大半为多乐章的套曲。他仍采用政治性题材,如为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英雄们所作的《哀悼和胜利前奏曲》(1967)交响诗《十月》(1967)、8首男声合唱叙事歌《忠诚》(1970)等。但他更为倾向的却是人生哲理的题材,悲哀、孤独、死亡的主题增加了,音乐语言更加复杂化,风格也有新的发展。

《第十四交响曲》(1969)以4个不同时代和国家的诗人(大多为象征派)的诗为唱词,为女高音和男低音独唱及室内乐队而作,由大小不等的11个乐章组成。这部悲剧性作品以死亡为内容中心,同时鞭笞邪恶、暴政,赞颂艺术家的人格和艺术创造的不朽。

《第十五交响曲》(1971)是他在这一体裁领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对人生旅程的回顾与思考是它的构思基础。

《第二大提琴协奏曲》(1966)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创作,同样是一部悲剧型的交响性作品。

在肖斯塔科维奇的晚期作品中,室内乐是一个突出的创作领域。他写出了各具特色的七部声乐套曲。如以A.A.勃洛克的诗谱曲的《浪漫曲七首》(1967),在形式内容、艺术风格上都很有独创性的《玛丽娜·茨维塔耶娃诗歌六首》(1971),以米开朗琪罗的诗谱曲的《组曲》(1974)等。

肖斯塔科维奇在后几年写作了他全部弦乐四重奏的三分之一,即第11~15首。它们的构思各有特点,但总的说与他最后两部交响曲及声乐套曲有内在联系。他逝世前一个月完成的绝笔之作,是《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1975)。

音乐作品

交响曲

第一交响曲作品10(1926)

第二交响曲作品14(1927)

第三交响曲作品20(1929)

第四交响曲作品43(1935—1936)

第五交响曲作品47(1937)

第六交响曲作品54(1939)

第七交响曲作品60(1941)

第八交响曲作品65(1943)

第九交响曲作品70(1945)

第十交响曲作品93(1953)

第十一交响曲作品103(1957)

第十二交响曲作品112(1961)

第十三交响曲作品113(1962)

第十四交响曲作品135(1969)

第十五交响曲作品141(1971)

弦乐四重奏

第一弦乐四重奏作品49(1938)

第二弦乐四重奏作品68(1944)

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73(1946)

第四弦乐四重奏作品83(1949)

第五弦乐四重奏作品92(1952)

第六弦乐四重奏作品101(1956)

第七弦乐四重奏作品108(1960)

第八弦乐四重奏作品110(1960)

第九弦乐四重奏作品117(1964)

第十弦乐四重奏作品118(1964)

第十一弦乐四重奏作品122(1966)

第十二弦乐四重奏作品133(1968)

第十三弦乐四重奏作品138(1969—1976)

第十四弦乐四重奏作品142(1973)

第十五弦乐四重奏作品144(1974)

协奏曲

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35(1933)又名《为钢琴,小号及弦乐所作的协奏曲》

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102(1957)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1947—1948)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作品129(1967)

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7(1959)

第二大提琴协奏曲作品26(1966)

钢琴独奏

24首前奏曲作品34(1932—1933)

24首前奏曲与赋格作品87(1950—1951)

室内乐

大提琴奏鸣曲作品40(1934)

钢琴五重奏作品57(1940)

第二号三重奏作品67(1944)

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34(1968)

中琴琴奏鸣曲作品147(1975)

歌剧

《鼻子》(1927—1928)

《姆钦斯克的马克白夫人》作品29(1930—1932);1956年修订,改名《卡捷琳娜·伊斯梅洛娃》作品114。

**音乐

新巴比伦1929/3/18,导演科静采夫和特拉乌别尔格。

孤独1931/11/6,导演尤特凯维奇。

迎展计划1932/11/7,导演尤特凯维奇和埃尔姆勒尔。

神甫和他的长工巴拉达的故事(未完成)影片毁于二战期间,导演特茨哈诺夫斯基。

马克辛三部曲1935/1/27,1937/1/21/,1938/5/1,导演科静采夫和特拉乌别尔格。

伟大的公民1938/2/13,1939/11/27,导演埃尔姆勒尔。

愚蠢的小老鼠的故事1940/9/13,导演特茨哈诺夫斯基。

科金基娜历险记1940/11/11,导演敏茨。

丹娘1944/9/22,导演阿伦施塔姆。

孤身一人1956/8/25,导演科静采夫和特拉乌别尔格。

外科医生皮罗戈夫1947/12/16,导演科静采夫。

青年近卫军1948/10/11,1948/10/25,导演格拉西莫夫。

米丘林1949/1/1,导演杜甫琴科。

易北河会师1949/3/16,导演图尔兄弟和西埃宁。

攻克柏林1950/1/21,导演切阿列乌里。

难忘的1919年1952/3/3,导演切阿列乌里。

别林斯基1953/6/4,导演科静采夫。

大河之歌1954/9/17,导演伊文思。

牛虻1955/4/12,导演范齐美尔。

第一梯队1956/4/29,导演卡拉托佐夫。

霍万斯基之乱1959/5/23,导演斯特罗耶娃。

五天五夜1961/11/23,导演阿伦施达姆和爱勃林。

莫斯科,美丽的稠李1962/12/30,导演拉波波尔特。

哈姆雷特1964/4/19,导演科静采夫。

一年如一生1965/3/18,导演罗沙尔。

卡塔林娜·伊兹迈洛娃1966/9/25,导演夏皮罗。

索菲亚·普罗夫斯卡娅1968/5/6,导演阿伦施达姆。

李尔王1971/2/4,导演科静采夫。

人物评价

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遍及各种音乐体裁,特别是15部交响曲使他享有20世纪交响乐大师的盛誉。他在通俗音乐领域同样是一位能手,他的歌曲《相逢之歌》(1932)成为30年代苏联群众歌曲大繁荣的先声。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艺术家,肖斯塔科维奇从不旁观生活,回避矛盾,而总是置身于社会生活的湍流,满怀激情和鲜明的爱憎去反映生活。他是一位强调音乐创作的思想性,而又善于运用音乐手段表达思想的艺术家。

他也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艺术革新家,但他的创作又与传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的艺术面貌是异常独特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处处表现出自成一家的鲜明特征。他的旋律常以古调式为基础;尤其是阵音级的各种所谓“肖斯塔科维奇调式”的频繁运用,以及在一个主题内经常的调式突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殊表现力的乐汇。

在后期创作中,他也采用十二音音列的旋律进行(如《第十四交响曲》等),但只是把这种技法作为众多的表现手段之一,而从不把自己束缚在某一种体系或法则之中。

他的旋律富于朗诵性,尤其是器乐的宣叙性独白更是情味深长。他的和声很有特色,有时写得非常简单朴素(甚至仅限主、属和弦),有时又异常复杂,富于刺激性(如由自然音列全部七音或由全部十二个半音构成的和弦)。他扩展了传统的复调技术,给赋格、帕萨卡里亚等古老复调形式注入了现代内容。

他的配器不倾向于色彩性的渲染,而着力于戏剧性的刻画,乐器的音色好像剧中角色,直接参与“剧情”的发展,是表现矛盾冲突的有力手段。他在曲式方面的独创性也很突出。他的交响套曲结构和各乐章之间的功能关系,从不拘泥一格,而是按构思需要灵活变化。

交响套曲的第一乐章往往不是奏鸣曲快板,而是奏鸣曲慢板或中板,乐思徐缓展开,动力逐渐积聚,波澜起伏地推向总高潮。奏鸣曲式的处理也有许多突破,如《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加入长篇的“侵犯插部”。他后期的交响乐已经不以奏鸣曲式为基础,回旋性与变奏性相结合成为音乐展开的推动力。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是(原)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1916—1919年上格里亚塞尔音乐小学,开始作曲;1919—1925年在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作曲。这期间对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等现代作家的音乐发生兴趣,自己的创作也倾向现代潮流;1923、1925年先后毕业于钢琴、作曲专业。以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的演出而成名;1927年在华沙肖邦钢琴比赛中获荣誉奖,此后专事创作。

20—30年代末写了大量不同体裁、内容的作品。卫国战争开始不久所创作的第七交响曲以强烈对立的音乐形象,表现了苏联人民与法西斯的搏战,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他曾用常规的艺术手段表现革命和建设的新题材,音乐明亮、清新,受到了普遍赞扬。

1957、1962年先后因《第十交响曲》和《第十三交响曲》的问世而引起过争论,1960年加入苏联***;1960—1968年任俄罗斯联邦作曲家协会理事会第一书记;曾任苏联第6~9届最高苏维埃代表;1965年获艺术科学博士学位。

共创作约150部作品,代表作品有:第一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第十交响曲、第十一交响曲(1905年)、第十三交响曲、清唱剧《森林之歌》、康塔塔《阳光照耀着我们祖国》、无伴奏合唱《十首诗》、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选》、歌剧《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即《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管弦乐《节日序曲》、轻歌剧《莫斯科的李花村》、钢琴五重奏及大量**音乐等。

肖斯塔科维奇曾经荣获苏联人民演员称号(1954),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66),还曾经被授予苏联国家奖章(1941、1942、1946、1950、1952、1968),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国家奖(1974),西贝柳斯奖以及国际和平奖(1954);此外,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学和科学院都曾授予他荣誉称号。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苏联作曲家,1906年9月25日生于圣彼得堡,1975年8月9日卒于莫斯科。

他的母亲曾在音乐学院学过钢琴。他在母亲的指导下,在格利亚塞尔音乐学校开始受音乐教育。9~11岁写作了第1批乐曲,包括在十月革命的气氛感染下写成的钢琴曲《自由颂》、《纪念革命烈士的葬礼进行曲》。这些童年时期的作品已经显露出他一生创作的重要特征:力求通过音乐反映现实生活的重大主题,并满怀激情表达作者的感受与态度。

1919年肖斯塔科维奇考入彼得格勒音乐学院,师事ⅢB.尼古拉耶夫(钢琴)和M.O.施泰因贝格(作曲)。这期间,他对I.F.斯特拉文斯基、A.勋伯格、P.欣德米特、法国“六人团”的音乐发生了兴趣,自己的创作也倾向现代潮流。

1923和1925年,他先后从钢琴专业和作曲专业毕业。他的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1924~1925)隐含着A.H.斯克里亚宾、斯特拉文斯基、C.C.普罗科菲耶夫的影响,但又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风貌。 20年代后半期~30年代初,是肖斯塔科维奇在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上进行紧张探索的时期。他广泛借鉴俄国和西方现代音乐流派的艺术经验,写出了各种体裁的作品。他试图以新风格、新技法表现革命变革的新主题。《第二交响曲》(《献给十月》,1927)、《第三交响曲》(《五一》,1931)就是这方面的例证。前者采用了线条对位(13个独立声部的喧嚣结合),试图表现人民大众从黑暗、愚昧走向觉醒、斗争、胜利的历程;后者试图描写街头、广场群众集会的情景。但是在这两部作品中,主观的创作意图与客观艺术效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1927~1932年间,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大量的戏剧音乐:两部歌剧、两部舞剧、5部话剧配乐以及4部**音乐。在一些作品中,他一向热衷的讽刺性、怪诞性题材和风格得到进一步发展。他的第1部歌剧《鼻子》(1927~1928)以怪诞的手法再现了H.B.果戈理原著的幻想形象,对趾高气扬而又心灵空虚丑恶的旧俄官员加以讽刺。当时苏联舆论对此歌剧毁多于誉,它在首演后即湮没无闻,30多年后(1970)才重新上演得到肯定。舞剧《黄金时代》(1927~1930)和《螺丝钉》(1930~1931),都是通过芭蕾反映当代生活的尝试。后者也是突出漫画式笔法,勾勒出现实中各式反面人物的脸谱。他的某些**音乐也对风靡一时的小市民庸俗趣味进行了冷嘲热讽。

1930~1932年,肖斯塔科维奇根据俄国作家H.C.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说写作了歌剧《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这是标志肖斯塔科维奇艺术上臻于成熟的作品之一。剧情描写一个商人的妻子出于对爱情自由的追求而杀人犯罪、并惨遭毁灭的故事。作者称这部歌剧为“讽刺悲剧”,他企图把自己创作中两个重要的方面──悲剧性和揭露性讽刺熔于一炉。歌剧于1934年1月在列宁格勒首演,并随即在殴美许多剧院上演。1936年1月28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混乱代替音乐》的专论,全盘否定了这部作品,致使歌剧辍演20余载,直至1963年才再度与观众见面。1936年2月6日《真理报》又发表编辑部文章《舞剧的虚伪》,对肖斯塔科维奇的芭蕾舞剧《清澈的小溪》(1934)加以否定。这是一部轻松愉快的娱乐性音乐作品,作者创作企图是“寻求观众和演员都喜闻乐见、简洁明了的语言”。《真理报》的一再指责使肖斯塔科维奇从此不再从事歌剧和舞剧音乐的写作。

肖斯塔科维奇在30年代的器乐创作以3部交响曲最为重要。《第四交响曲》(1935~1936)是他的第1部哲理性悲剧交响曲,表明他的交响创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由于社会气氛的严峻,作者不得不取消这部作品的公演,它的首次演出是25年后举行的。《第五交响曲》(1937)也是一部哲理性悲剧交响曲,它典型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苏联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比《第四交响曲》具有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魅力。《第六交响曲》(1939)的构思是从悲哀的思考与回忆过渡到生活的欢乐,但它的艺术成就并未立即得到承认。

肖斯塔科维奇还写了另一些器乐作品。如《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1932~1933)、《第一钢琴协奏曲》(1933)、《第一弦乐四重奏》(《春天》,1938)等。这几部作品的风格与他的歌剧、交响乐迥然不同,而与他的舞剧音乐属于同一格调。这一时期的最后一部大型作品是《钢琴五重奏》(1940),这是他唯一的一部规模宏大、感情和谐、不包含悲剧性冲突的器乐作品。 肖斯塔科维奇在卫国战争期间的重要作品是两部交响曲。《第七交响曲》(1941)是在战争爆发后约1个月开始写作的,仅用3个多月便完成,大部分总谱是在战火纷飞的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写出的,它是题献给这座英雄城的。

这部交响曲是第1部反映卫国战争的大型作品,是交响乐迅速反映重大社会事件的突出范例,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的抗敌意志。它的形象、内容既反映卫国战争这一特定事件,明确而具体;同时又超越了此一特定事件的范围,对光明、理性与黑暗、野蛮的斗争作了高度概括。

《第八交响曲》(1943)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一部悲剧交响乐。作者说他“试图表现人民的体验,反映战争的可怖悲剧”。它立即在欧美各国受到重视,但苏联音乐界对它相当冷淡,多年后这部交响曲才被承认。 战后,他的第1部大型作品是《第九交响曲》(1945)。与一般人的期望相反,它并不是一部欢庆胜利的凯旋交响曲,而是具有古典主义的和抒情喜剧的色彩,其中也包含了若干悼念的篇页。完成于1947~1948年间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内容比较深刻,演技艰深,但未能立即得到公演。1948年1月联共(布)中央发起对苏联作曲家中所谓形式主义倾向的批判,使这部作品的首演推迟了7年。在这次批判运动中,肖斯塔科维奇又首当其冲。他的第6、第8、第9交响曲都被称为“形式主义作品”,并从演出曲目中消失。

从1948年起,肖斯塔科维奇写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在音乐语言和风格方面,仍然突出了他一向固有的深刻性与平易性并存的特点。最突出的是清唱剧《森林之歌》(1949)表现了苏联人民改造大自然的宏伟事业,歌曲形式与其他声乐形式相穿插,雄伟性与抒情性相结合,是一部不同于以往同类体裁的新型清唱剧。其他如无伴奏混声合唱套曲《十首诗》(以革命诗人的诗为词、以革命歌曲的音调为基础)、管弦乐《节日序曲》(1954)《第二钢琴协奏曲》(1957),以及**音乐如《易北河会师》(1948)、《攻克柏林》(1949)、《难忘的1919年》(1951)、《牛虻》(1955)等也都属于平易性作品。

肖斯塔科维奇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体裁仍是交响乐。《第十交响曲》(1953)继续了由《第四交响曲》发端的哲理悲剧交响曲的路线。作者指出,反侵略和反暴政的苏维埃人道主义是它的基本主题。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曾在苏联音乐界引起尖锐的分歧。之后,肖斯塔科维奇转向了另一种类型和题材的交响乐──革命史诗型标题交响乐。《第十一交响曲》(1905年》,1957);合唱套曲──《十首诗》一脉相承,描写了俄国第一次革命的历史画面。作者首次在自己的交响曲中大量引用外来旋律,把广泛流传的几首革命歌曲运用在各乐章中,以加强时代的真实感和形象联想的明确性。《第十二交响曲》(《1917年》,1961)继续了前者的思想与风格,但艺术功力却逊色得多。

在此之后,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意念又转向了新的方面──从当代和古代取材的声乐—器乐交响乐。《第十三交响曲》(1962)以苏联诗人E.A.叶夫图申科的5首诗为各乐章的唱词,接近清唱剧体裁,但音乐的布局和发展与他以往的纯器乐交响乐隐隐相联。作品以尖锐有力的笔锋针砭时弊,因而在苏联的首演遇到了阻力。管弦乐声乐曲《斯捷潘·拉辛的死刑》(1964)也以叶夫图申科的诗为唱词,描写俄国17世纪农民起义领袖拉辛的悲剧结局。这是肖斯塔科维奇的非歌剧作品中最歌剧化的作品,它综合了作者过去的许多创作经验,揭开了声乐-器乐交响乐新的一页。 肖斯塔科维奇虽然疾病缠身,但仍创作了27部作品,其中的大半为多乐章的套曲。他仍采用政治性题材,如为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英雄们所作的《哀悼和胜利前奏曲》(1967)交响诗《十月》(1967)、8首男声合唱叙事歌《忠诚》(1970)等。但他更为倾向的却是人生哲理的题材,悲哀、孤独、死亡的主题增加了,音乐语言更加复杂化,风格也有新的发展。《第十四交响曲》(1969)以4个不同时代和国家的诗人(大多为象征派)的诗为唱词,为女高音和男低音独唱及室内乐队而作,由大小不等的11个乐章组成。这部悲剧性作品以死亡为内容中心,同时鞭笞邪恶、暴政,赞颂艺术家的人格和艺术创造的不朽。《第十五交响曲》(1971)是他在这一体裁领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对人生旅程的回顾与思考是它的构思基础。《第二大提琴协奏曲》(1966)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创作,同样是一部悲剧型的交响性作品。

在肖斯塔科维奇的晚期作品中,室内乐是一个突出的创作领域。他写出了各具特色的7部声乐套曲。如以A.A.勃洛克的诗谱曲的《浪漫曲七首》(1967),在形式内容、艺术风格上都很有独创性的《玛丽娜·茨维塔耶娃诗歌六首》(1971),以米开朗琪罗的诗谱曲的《组曲》(1974)等。

肖斯塔科维奇在后几年写作了他全部弦乐四重奏的三分之一,即第11~15首。它们的构思各有特点,但总的说与他最后两部交响曲及声乐套曲有内在联系。他逝世前1个月完成的绝笔之作,是《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1975)。

伯辽兹: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茱丽叶》;

勃拉姆斯:F大调温柔的浪漫曲;

布鲁赫:为小提琴和管弦乐而作的A小调浪漫曲;

德沃夏克: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F小调浪漫曲、《水仙女》中“银月之歌”;

佛莱:为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A大调浪漫曲;

法雅:魔法师的爱情;

贝多芬:F大调浪漫曲、G大调浪漫曲

格拉祖诺夫:交响诗《抒情诗》;

李斯特:爱之梦;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

圣桑:C大调小提琴浪漫曲 、降D小调小提琴浪漫曲;

肖斯塔科维奇:《牛虻》**配乐组曲:浪漫曲;

约翰施特劳斯:爱之歌圆舞曲、深情圆舞曲;

理查施特劳斯:歌剧《莎乐美》;

舒曼:A大调浪漫曲;

西贝柳斯:弦乐《爱情故事》、降D大调浪漫曲;

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F小调浪漫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埃尔加:爱的礼赞;

马斯奈:《泰伊斯》沉思;

维尼亚夫斯基:浪漫曲;

萨拉萨蒂:安达鲁西亚浪漫曲。

由于古典音乐大多为调性标题(如:降B小调、C大调等等),作品中的浪漫乐章、爱情唱段(歌剧)很多,多得无法列举,非常好听。

推荐几张浪漫曲专辑:

1、古典发烧极品《穆特演奏的浪漫名曲》——古典小提琴作品中的浪漫乐章;

2、沙汉姆演奏小提琴《浪漫曲》——古典小提琴小品

3、苏克演奏史上最悦耳的小提琴浪漫曲集

4、卡拉扬:柔版名曲集、续集。

俄罗斯:星星,西伯利亚理发师,土耳其式开局,宫廷秘史,小偷,回归,布谷鸟,总统和他的孙女,夏日遗失的二十七个吻,俄罗斯方舟

前苏联: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秋天的马拉松,机组乘务员,一个人的遭遇,士兵的父亲,第四十一,士兵之歌,晴朗的一天,睛朗的夏天,蜻蜓姑娘,普通一兵,青年近卫军,小提琴与压路机,教唱歌的老师,请不要离开你所爱的人,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命运的作弄,合法婚姻,战地浪漫曲,滨河街的春天,卓娅和舒拉,母亲,在人间,女政委,残酷的罗曼史,骠骑兵之歌,愿望的时代,理想的老公,再生,车库,如果这是爱情,别特罗与瓦谢金历险记,丑八怪,给初生者以和平,受伤的小鸟,白比姆黑耳朵,狂欢之夜,海滨假日,雁南飞,战争与和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的故事,被遗忘的长笛曲,童年过后一百天,哥哥的问题在于,吉祥符,伊凡的童年,人与兽,一年中的九天,未寄出的信,莫斯科在广播,热雪,他们为祖国而战,静静的顿河,解放,胜利,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黑兰43年,岸,智擒眼镜蛇,钦差大臣,上尉的女儿,列宁在十月,波坦金战舰,临风而立,白俄罗斯车站,没有战争的二十天,糼儿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279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