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庄子》这部作品?

如何评价《庄子》这部作品?,第1张

庄子》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哲理与诗意的交融。表现于①《庄子》的理想本身就带有诗意,这些理想境界构成了诗意昂然的艺术境界。如:《逍遥游》中描写了翱翔于天地间得大鹏与渺小的斥鴳,由此指出真正的“逍遥游”。造出一个诗意盎然的艺术境界。②庄子以艺术的态度体味人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诗意。例如:《齐物论》中庄生梦蝶。庄子产生了不知究竟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的奇想。③《庄子》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字里行间跳荡着强烈的激情。流露庄子的苦闷悲愤之情。后人称其为“蒙叟之哭泣”。例如《大宗师》。《庄子》表达了对生活的理性认识,也包含了深厚的情感体验,达到了哲理与诗意的和谐交融。

2异彩纷呈的寓言故事。①把深奥的哲理形象化。用寓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②《庄子》寓言独具寓真实于诡诞的浪漫主义特色。如:涸辙之鲋能够“忿然作色”。③《庄子》寓言能超乎言意之表。庄子主张“得意忘言”④《庄子》寓言注意细节刻画和夸张渲染。如“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

3意出尘外的想象。庄子的作品充满了奇幻而丰富的想象,这与他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有关,他主张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克服'成见''成心'达到绝对的自由,生活范围的狭隘,限制了人们的眼界,把有限的存在放到无限的宇宙中去考察,才能极大地扩展人的精神视野。他主张用多种尺度对同一事物作多侧面、多角度的透视,而不要拘执于一成不变的眼光。庄子善于逆反型思维。

4汪洋自恣的文章形式。文章结构富于跳跃性,跌宕开阖,曲折有致,起伏变化,他的语言奇峭富丽,精彩传神。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庄子和《庄子》一书 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 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 虚构 形象恢诡的论辩 富有诗意的语言

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33篇,分为内、外、 杂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庄子的身 世不可确考,从《史记》本传和《庄子》一书的记述中,可以大略知道一些。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但却鄙弃荣 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 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庄子人生就 是体认“道”的人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精 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 (《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 界(《大宗师》)。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 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

《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天下》)。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 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把道理讲清,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文”(《寓言》)。 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 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 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庄子》一书,大 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三言”之中, “寓言十九”(《寓言》),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庄子》内篇及外、杂 篇中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 无端崖之辞”(《天下》)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 以捉摸。如《逍遥游》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鲲 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 陪衬、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而“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这个题句, 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庄子》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并不意味着文章结 构缺乏内在联系,而是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贯注于行文之中,形成一条纽带, 把看似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之间,段与段之间联结在一起,融为一个有 机体。《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文章先为 主题作铺垫,然后是主题的阐发,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袅袅余音之 中。内篇中的其他作品,也是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之下,以各种各样的寓言,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形象的展示,最后完全避开逻辑推理下判断,而以 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庄子》内篇,可以说是哲理抒情散文。

《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不仅由于寓言数量多,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 集,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 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 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 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同时,从“道”的立场来看待万物,万物等 齐一体,物与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 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 世界万物,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 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北溟之鱼,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任公子垂钓,以五十头牛为 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投竿东海,期年钓得大鱼,白浪如山,海水震荡,千里震 惊,浙江以东,苍梧以北之人,都饱食此鱼。(《外物》)宏伟壮观,惊心动魄, 写尽大之玄妙。杯水芥舟,朝菌蟪蛄(《逍遥游》),蜗角蛮触(《则阳》), 曲尽小之情状。而骷髅论道(《至乐》),罔两问影(《齐物论》),庄周梦蝶 (《养生主》),人物之间,物物之间,梦幻与现实之间,万物齐同,毫无界限, 想象奇特恣纵,伟大丰富,“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 要》第三篇“老庄”)

源自网络,仅供参考。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庄子散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代表了先秦诸子的最高成就,庄子的散文具有其独具风格的创作特色,本文从浪漫主义、艺术形象、论证逻辑、说理气势、感情色彩、语言风格六个方面对《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加以分析。

一、个性鲜明的浪漫主义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理解文学上的浪漫主义

1创作原则上,侧重从作者的主观世界出发,通过文章中的描写与议论,抒发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2创作方法上,常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雄奇壮美的艺术形象、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进行说理或抒情。

由以上两点观之,《庄子》无疑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一个里程碑,在书中庄子往往强调对“我”的绝对尊重,如“濠梁观鱼”中,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庄子就强调:“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就是说,庄子是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另外在庄子其他散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庄子对自我和心灵绝对自由的追寻,而正是在这种追寻中,我们看出庄子对自己理想世界的追求。

再从创作方法上看,刘熙载评价庄文“意出尘外,怪生笔端”。这是中肯的评价,在书中庄子想象奇崛、比喻生动、抒情热烈的创作手法,创造出了雄奇壮美的艺术形象与气势磅礴的说理气势。如《逍遥游》一篇中的鲲鹏变化、鹏飞南溟等艺术形象的采用,为我们营造出一种大势磅礴的说理气势。

二、雄奇壮美的艺术形象

《庄子》笔大可包含宇宙,小可触及蜗角,无所不包,庄子往往采用那些雄奇壮美的艺术形象进行说理。鹏飞南溟要直上九万里云霄、藐姑射之山的神女金石流遍而不惊、任公用牛垂钓、死去的骷髅可以站起来与人辩论、蜗牛角上可以发生流血漂橹的战争等等。这些艺术形象,让读者在大开大合的艺术境界中的感受庄周散文的艺术特点,庄子的艺术形象,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比喻贴切:用鹏飞南溟抟扶摇直上九万里比喻“无待”的逍遥,用庖丁解牛来比喻顺其自然的养生道理,用庄周梦蝶比喻物我之辩,这些比喻用气势开阔的故事,来比喻抽象、难难以理解的道理。

2夸张奇崛:想象和夸张并非庄子散文所独有,但却在庄子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触氏和蛮氏打得流血漂橹,劳民伤财,庄周却大笔一转,两个国家却是在蜗牛角上的两个国家,蜩与学鸠、昆虫鸟兽口吐人言、再比如佝偻承蜩、运斤成风等故事的想象与夸张,都为其散文增色不少。

3三言结合:“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庄子自己也曾说他的文章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 和以天倪”。这样庄子通过这样的创作手法,创造出一系列壮美的艺术形象。在《逍遥游》中,“鲲鹏变化”从整体上看来是“寓言”;而所引用的《齐谐》之言属于“重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便是“卮言”。三言结合的创作方法,即塑造了一系列的艺术形象,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说理力度和可信度。

三、打破常规的论证逻辑

庄子认为他所推崇的大道是妙不可言的,所以在行文中常常摆脱传统的“名实之辩”打破常规的说理方法,采用自己独特论证逻辑。也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以《逍遥游》为例,全篇紧紧围绕“什么是逍遥”这一核心的主题思想展开,所有的寓言、论证都是紧紧的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也就是“神不散”。

而在行文过程中,庄子对一切的论据都是信手拈来,根据自己的行文需要对材料进行排列整合。比如在论述大小之辨之时:忽而鲲鹏,忽而学鸠,忽而彭祖,忽而大椿,这些论据和形象都是随着作者的需要而进行整理。

另外,庄子在行文过程中,常常从一个视角直接跳到另外一个视角,从一个论据直接跳到另外一个论据的阐述,形成自己独特的逻辑

四、磅礴壮阔的说理气势

正是由于庄子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雄奇壮美的艺术形象和打破常规的说理逻辑,是庄子的散文并不是以缜密的说理逻辑取胜,而往往是一磅礴壮阔的说理气势来使读者对自己的道理深信不疑。

如《逍遥游》一篇中,作者提出了逍遥的三个层次“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接下来作者并没有具体的对这三个层次的逍遥加以定义说明,而是采用了三个寓言:尧让天下于许由、藐姑射之山神女、宋宋人资章甫三个故事,一一加以深入的论证说明,让读者读完这三个故事之后,深深的折服于庄子的说理气势,而自然而然的理解了庄子所谓的“逍遥”。

还有庄子为了说明想要开创大事业,必须要坚守的信心和执着的精神,庄子举出了“任公垂钓”的例子来证明,让人在读过之后,不会再思考专心的重要意义,而是从任公的成功之中领会到重要意义。

五、复杂强烈的感情色彩

庄子极端鄙视功名利禄和“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黑暗社会现象,却十分推崇那些“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得到真人”。所以在庄子的散文中,他对于那些最新追寻功名利禄的人给予尖锐的讽刺,而对那些他推崇的对象则毫不吝啬的赞美。

在《庄子》中,庄子以乌龟宁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也不愿当“死后留骨而贵”来表明自己对功名的鄙视态度。除了表明自身的态度以外,庄子还对那些醉心功名的人给予毫不留情的讽刺:《列御寇》对曹商的讽刺,表明作者对这些奴颜婢膝的奴才嘴脸的不懈。还有“儒以礼发冢”的故事,则对那些披着仁义外衣的小人刻画出一幅可耻的面孔。

而对那些真正能够“逍遥”的人,却给予了无限的赞美:鲲鹏变化神奇、鹏飞南溟的壮阔、藐姑射山上的圣人、解牛时“合合于桑林之舞”的庖丁,这些人都是真正的“逞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真正的人,庄子对他们极端推崇,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六、生动形象的艺术语言

虽然庄子推崇“得意忘言”认为“言不尽意”,但是庄子散文的语言,却不是枯燥干别的说理。无论从节奏、韵律、神韵上都是散文中的极致,是庄子散文中最具特色的特征之一。庄子散文语言最重要的特点即:哲理与诗意相结合。

庄子的说理散文摆脱了传统的说教式方法,而是将对道理的论证结合在诗意的语言之中,如《逍遥游》最后一段中,为了论证怎样善于用大,庄子建议将大树树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逍遥乎寝卧其下”。将如何用大的哲理,通过一个逍遥的隐士形象展示出来。

还有庄周梦蝶,“庄之梦为蝶也?蝶之梦为周也?”的诗意的追问中,探寻了物我之辩的哲理。这种论证的方法是庄子散文情理交融的重要方法。

背景探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尝为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与统治者合作。《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但是他能辩证地分析问题,能对黑暗现实进行揭露和抨击,也有其积极意义。从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和政治观点来看,庄子无疑是一个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哲学家。他既不满现实,又无法反抗它,就不得不走隐居遗世的道路,一方面议君相,讥儒墨,甘贫贱而肆其志,一方面否定一切,齐万物,一死生,泯灭是非得失,以追求内心的调和、精神的胜利而自我麻醉。

《庄子》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散文在先秦散文中具有独特的风格。首先是吸收神话创作精神,大量采用寓言故事,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庄子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善用譬喻,且用喻灵活;第三庄子散文多用韵,声调铿锵,富于节奏感。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学问是无止境的,因为宇宙是无穷大的,人在宇宙中显得很渺小,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作品鉴赏

《庄子•秋水篇》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一、用寓言形式设喻阐述深刻哲理

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是设喻而这些比喻又是通过奔放新奇的想象和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抒写出来的。庄子把一切自然事物、神话传说都具体化、人格化。河伯这一神话传说中的神便被庄子任意驱使为其观点服务:先让河伯因受环境和习见习闻的限制而自傲,然后让河伯从小圈子里跳出来,看到了大海而对自己以前的自满羞愧不已。庄子正是通过这个寓言,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并使文章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二、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

《秋水》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文章一开头,作者用“秋水时至……不辩牛马”寥寥二十二个字,就把涨水时那种汹涌澎湃、气象万千而又浩淼无边的壮阔景象毫不费力地描绘了出来,给读者以不尽的吟味。文章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写黄河,则浩浩荡荡,奔腾澎湃,气魄雄伟;写北海,则渺茫空旷,无边无际,意境开阔;写河神,则有喜有叹,逼真传神,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三、巧妙运用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优劣得以辨明,正谬得以彰显,主题得以突出。文中运用了多种对比,现分述如下:

1、 两次所见情形之比

第一次所见,是河伯在自己的领域之内的所见,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此景是何等雄壮!但当他来到大海边,见到的却是“不见水端”的广阔。一个是“不辩牛马”,一个是“不见水端”,两者孰广孰阔,自不待言。

2、 两次两次所见后的感受之比

有所见必有所感。第一次,河伯在见到自己的领地之后,“于是焉,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字,把河伯那种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第二次,河伯见到大海后,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向海神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以为莫若己者’,我之谓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叹,为大海的广阔无垠感叹。一个是“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是“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前为骄傲自满,后为虚心认错,甘拜下风,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两次所见后的动作神态之比

第一次,河伯的神态为“欣然自喜”,第二次则为“望洋向若而叹”,这一“喜”一“叹”鲜明地表现出了河伯两次所见后的不同神态。“喜”所表现的是河伯志得意满的神态,“叹”表现的则是河伯在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后的羞愧佩服的神态。

所见后的动作也形成鲜明对比。第一次所见后,河伯是“顺流而东行”,第二次见后,河伯是“旋其面目”。一“顺”一“旋”表现出了人物不同的心情。“顺”字反映连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那种春风得意之情,而“旋”字则表现河伯改变了认识,掉转头来重新审视自己。

4、 两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之比

河伯第一次自高自大,结果将“见笑于大方之家”,自高自大会使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做法,甚至导致他人的耻笑、鄙视。而第二次所见所体现的是河伯虚心认错的态度,知耻的精神风貌,这使河伯在认识上达到了一种升华,实现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化。做法不同,结果也必然不同。正确的做法带来的是收获,错误的做法带给人的是失误。

总之,大胆的想象拓展了文章的思维空间,强烈的文学色彩撞击着读者的灵魂,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

译释点评

秋水时至②, 百川灌河③, 径流④之大,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了,许许多多的小水流。畅通无阻的流水是这样大,

时:名词用作状语,按照时令。 百:众多的意思。“泾”同“径”。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⑤。 于是焉河伯⑥欣然自喜,

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不清是牛是马。这时候,河伯乐滋滋地高兴起来,

涘:水边,岸。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河伯:传说中的黄河之神。

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⑦。 顺流而东行, 至于北海⑧,

以为天下的美景全在自己这里。 他顺着河流往东走, 到了北海,

尽:全,都。 东: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北海:(河东端)北方的大海。

东面⑨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⑩,

面朝东一看, 看不见水的尽头。 这时候, 河伯才转过脸来,

东面:面向东。 端;边。 旋:转。 向:面对。

望洋向若(11)而叹曰:“野语(12)有之曰:‘闻道百

对着海神若迷惘的感叹说: “俗语有一种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

野语:俗语。 百;很多。

(13),以为莫己若(14)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

就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 说的就是我啊。我曾经听说过,

莫己若: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谓我也”,意即“说的就是我”。 闻;学识。

少仲尼之闻(15) 而轻伯夷之义(16)者,始吾弗信;

有小看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的人, 开始我还不相信;

少:小看。 轻;轻视。 伯夷;商朝末年诸侯孤竹君的长子。他认为武王伐纣不义,商朝灭亡后,以不食周粟表明自己的义,饿死在首阳山上。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17),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现在我亲眼看见您的广阔无边,我要不是来到你的门前,就危险了,

穷:尽。 殆:危险。 非……则……:要不是……就……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8)。”

我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见……于:表示被动的固定结构。 大方之家;修养很高,明白事理的人。

点评: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学问是无止境的,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课后理解

在《非攻》(节选)和《秋水》(节选)中任选一篇,参考教科书给文言文加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为标号的内容加上恰当的注释。

(2)时至 按照时令

(3)百川灌河 许多小河流的水都注入到黄河里

(4)泾流 直流的水波

(5)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不清是牛是马

(6)河伯 传说中的黄河之神

(7)尽在己 全在自己这里

(8)北海 (河东端)北方的大海

(9)东面 脸朝东

(10)旋其面目 转过脸来

(11)望洋向若 对着海神若

(12)野语 俗语

(13)闻道百 听到很多道理

(14)莫己若 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

(15)少仲尼之闻 小看仲尼的学识

(16)轻伯夷之义 轻视伯夷的义

(17)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现在我亲眼看见您的广阔

(18)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知识盘点

1、通假字

①泾流之大 “泾”同“径”,直。

②不辩牛马 “辩”同 “辨”,辨识。

2、词类活用

①且夫我尝少仲尼之贤 “少”,形容词用作动词,小看。

②而轻伯夷之义 “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③秋水时至 “时”,名词用作状语,按时令

④顺流而东行 “东”,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⑤东面而对 “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3、特殊句式

①以为莫己若 宾语前置,应为“若己”,意为“比得上自己”。

②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应为“谓我”,意为“说的是我”。

③闻道百 定语后置,应为“百道”,意为“很多的道理”。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于……”,表示被动的固定结构。

⑤我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非,则……”,固定结构,可翻为“不是……,就……”

文化卡片

1、仲尼:孔子(前551—前479),名丘,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晚年曾整理“六经”。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考题链接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002全国高考卷)

A 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力尽

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 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D 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实行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1998年全国高考卷)

A 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旧例。

B 得全首领以没 首领:指保持高位

C 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有关官员

D 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3、下列句子中“以……为(以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必以长安君为质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罢 D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5、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两涘渚涯之间 ②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 ③野语有之云

④我之谓也 ⑤我尝少仲尼之闻 ⑥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②⑤/③/④⑥ D①②⑤/③④/⑥

附参考答案

1、A A项中的两个“以”字,均为介词,前者表示率领,后者表示工具,因此两者是不相同的。B项中两个“会”字意为“恰巧,正好”,用法也相同;C项中的“既”表示“已经”“在……之后”;D项的两个“无”字均表示“无论,不论”,是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意思。

2、答案为B “首领”指身家性命。

3、D

4、B

5、B

!

《庄子》又名《南华经》,《庄子》中的文章大多想象力丰富,充满奇幻色彩,结构精巧,思维开阔,瑰丽诡谲是一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庄子的文章看似夸张妄想,但其中包含着很多哲学思想,对于我国文学、哲学的研究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庄子的文学思想中包含其对美学、艺术、人文、政治等多个方面的看法。庄子作为一部道家学派的哲学代表作,其文学思想在表达中多与书中的哲学思想相融合,这是庄子的文学创作特点,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表达方式。庄子将哲学也作为一门艺术,在哲学表述中充分体现哲学思维,将哲学和艺术巧妙的融合,使二者浑然一体,因此想要探究《庄子》的文学思想,也不能忽视其哲学思想。《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一部反映道家思想的著作。书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美学、艺术、人生观、政治观等。其中充分地展现了庄子的文学思想。其中主要观点有天地大美;“虚静”养神;以天合天;“言意”之辩;遗形取神;法天贵真;文艺否定论的“正”与“反”等。文来源:青年文学家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67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