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田园牧歌式作品形成原因

米勒田园牧歌式作品形成原因,第1张

对这样牧歌式的田园生活充满向往。米勒被视为史上最伟大的农民画家。他将自己身上特有的朴实和虔诚深情地注入到艺术的创作之中,用真实准确、描绘生动的艺术语言,即便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耕种于天地间,想必也是非常浪漫的事,是他对这样牧歌式的田园生活充满向往才形成了这些作品。

  我国第一首真正走上国际舞台、被外国小提琴大师演奏的小提琴独奏曲,是马思聪作曲的

  马思聪是在法国接受的音乐教育,从事小提琴音乐创作,则始于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初期。在这段时间里除了一些“现代派”已经开始他们的探索外,后浪漫主义风格的创作手法仍然非常盛行。所以采用民间流传的音乐素材和民歌来写作,是很常用的方法。马思聪的大量小提琴曲,包括这个时期和以后的创作,都带有这样的色彩。它们也都是采用民歌的曲调素材写成的。

  我们中国民族众多,是个民歌大国。无论汉、满、蒙、回、藏,和其他民族,都有着数量多和音乐素材丰富的民歌。马思聪有多量作品采用内蒙古民歌作为创作素材,我想这不但是内蒙古民歌大多具有豪放、朴实、深沉兼具的特征,同时还和它们的曲调舒缓可歌,又能适应各种心情的可塑性有关。《绥远组曲》中的三个乐章分别叫做《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由于马思聪的管弦乐作品非常小提琴化,它们都可以用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这样的形式来演奏。这三个乐章中,尤其以第二乐章最为优美感人。当年前苏联的交响乐队在介绍中国的作品时,就专门演奏它。

  小提琴曲牧歌就是这个形式的乐曲的典范。他以舒缓的调子,温和又温暖的情愫来反映蒙古的朴实和温情,同时把作者对蒙古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田园牧歌主要指代远离城市,远离喧嚣的,宁静的,诗意的,浪漫的生活方式,场景和情感体验。比如沈从文的《边城》里描写的那种,虽然不涉及放牧或者放牛,但也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状态。那么反田园牧歌式就是反对这种生活状态。要积极的参与到生活当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714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