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温瑞安武侠小说诗意风格的体现

浅析温瑞安武侠小说诗意风格的体现,第1张

题记: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温瑞安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武侠作家的特点,尤其在文字与风格上独树一帜。在如今新派武侠作家所剩无几的境况下,温瑞安的作品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重视。而对于其风格,大多数人都会用“诗意”二字来形容。温氏善用诗词曲赋、散文笔法装扮自己的武侠作品,在无形之间展示了一种新的武侠小说的写作方法,以诗意的笔触来表现人们普遍印象中本应粗犷的武侠小说。本文通过对温氏作品中体现出“诗意”这一风格的各方面内容进行探讨,从温氏作品中人物名字、武功招式及兵器和对战场面的描写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从而找到解读温书风格的钥匙。

引言:

武侠小说的定义为:中国通俗旧小说的一种重要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武侠梦一直是中国人不变的追求,无论是武侠小说的滥觞期和发展期,还是现在步入新世纪网络化社会,武侠的侠义思想仍旧没有消逝,反而有越来越发展的趋势。这一点从现在武侠作品拍成的**、电视剧频频获奖、武侠主题的游戏受人追捧、新的武侠小说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作者都能够看出。而随着金庸封笔、古龙早逝,前不久新派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梁羽生先生的去世,新派武侠小说奇才温瑞安的作品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期待。温氏的代表作品有《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侠》系列和《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等。其作品《逆水寒》、《布衣神相》、《惊艳一枪》等被拍摄成影视作品,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温氏作品早期受古龙影响,有些奇幻素材中又有些还珠楼主的影子,而温氏在吸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又求变求新,建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以有力的笔触、简洁精炼的对白、严谨的结构、出人意表的情节、明快的节奏、**转换镜头的多重角度表现事物人情的演进技巧,共同烘托出雄伟的文章风格”(1)而温氏作品艺术风格中最值得人称道的,莫过于他作品中那些诗意化的语言了。温氏作品的诗意风格究竟是如何体现的?本文对此开展了探讨,希望可以更加清晰的领悟到温瑞安作品的诗意魅力。

一、温氏作品中人物名字所表现的诗意风格

自读温书以来,每每都被温氏所构思的人物姓名所陶醉。温氏有着深厚的诗词散文功力,对中国文化造诣颇深,因而塑造出的人物所拥有的姓名皆非凡品,现拣选几个系列中的人物名称,分别做一些浅析,有助于对温氏作品诗意风格的了解。

首先说一下温氏的代表作《神州奇侠》系列中的人物名字。比如“萧秋水”这个名字就有着浓厚的诗意风格。萧秋水作为整个《神州奇侠》系列里的第一主角,名字出自《庄子》的《秋水》,非常大气磅礴。而另外比较常见的一句含有“秋水”二字的诗句,则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正代表着广阔的江湖,而《神州奇侠》系列,概括来说,也就是萧秋水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小伙子成长为一代大侠的故事,所以他的名字里,蕴含着深意。再如“柳随风”这个名字,细数其中的诗意,首先要看温氏为柳随风这个人物做的人设。他是江南人氏,因在帮派中排行第五,所以人称柳五公子。喜着青衣,正应和了“柳”这个姓氏,而柳枝随风轻摇,自是一派江南烟雨迷蒙之色,非常应和人物性格。而《神州奇侠》中的另一主要人物的名字“李沉舟”,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歌表现了诗人沉郁却豪放的心情,既是勉励友人亦是与友人共勉,因此非常有气势。而作为《神州奇侠》中最大的帮派“权利帮”的帮主,有着“君临天下”之称的李沉舟,也担得起这个名号。

然后我们分析一下《四大名捕》系列中的人物名字。比如“戚少商”,少商为一经穴名称,位置在大指内侧,指甲角外一分,当我们竖起大拇指表示叫好、夸赞等含义的时候,便可以看到少商穴。所以这个名字也含蓄的表现出温瑞安的学识之渊博,在他的作品前期几乎可算是配角的戚少商,到了后期,突然成为京师武林中的群龙之首,成为第一主角。很多读者都觉得突兀,但其实细细品味,则可以发现温氏在戚少商的名字中早已藏了伏笔。我们知道,武侠小说中喜爱运用的一个标志就是,武林盟主的大拇指上总爱戴着一个表示独一无二身份的玉扳指,正好套住少商穴,由此可以看到,温氏为什么会起这个名字给这位后期的群龙之首的原因了。说到戚少商,就不能不提他的对手顾惜朝:“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惜朝,惜取今朝,只争朝夕。顾惜朝这个人物,可以说是温氏所有被拍成影像的作品中最成功的一个。四大名捕之《逆水寒》在2004年被拍摄成为电视剧,顾惜朝这一角色由香港著名演员钟汉良先生扮演,他认真的把握了角色的性格,成功的扮演了这一亦正亦邪的人物,直到2010年的现在,顾惜朝这一人物的魅力仍旧不减。而谈到顾惜朝的成功,很多影迷都表示过,一个好听而又符合人物性格的诗意名字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温氏的文采通过这些人物名字已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笔者通过对温氏武侠的读者朋友们做的一些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读者都会对温氏作品中的人物名字留下深刻印象,认为其所赋予的人物姓名充溢着一种诗情画意,并且与人物性格十分相称。为什么温氏会构思出这些充满了诗意的名字,我们可以从其经历中探寻原因。温瑞安1954年出生于马来西亚,5岁时尚未入学,已念遍了家中藏书,并写了第一部以少量文字作为说明的连环图故事《三只驴子》,从此开始尝试用所知的少量文字写信、作文、日记。温家算得上是书香门第,温氏从小天资聪颖,又非常好学,对文学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性,这为其以后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温氏自高中起,便开始在新马文坛重要文学刊物《蕉风》及《学报》频频发表作品,专攻现代诗、纯散文及新批评,并开始为外间刊物执编《诗专号》、《评论专号》等。这些成绩促使温氏更加专注于文学,并激发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其文字中的诗意风格,至此开始显露。一九七三年,温氏正式创办了天狼星诗社,在当时非常有影响力,而在此时他的武术也越习越纯熟,并常常构思武侠小说的情节。青年时期的这些经历,对温氏文章风格有着巨大的影响,几乎可以肯定,若无幼时的书墨浸染,若无青年时的诗歌社团活动,温氏未必可以形成现如今的诗意风格,风靡一众读者。

二、温氏作品中武功(兵器、招式)名称所表现的诗意风格

温氏作品中不仅仅只是人物名字诗意流露,连其中的武功、兵器和招式等也尽显一派诗情。如上文提到过的萧秋水,作为温氏武侠小说第一高手、第一大侠,他所拥有的武功自然也是以气势磅礴为主。温氏赋予他一些极其大气的武功名称,如天下最佳攻招“玉石俱焚”、天下最佳守招“海天一线”、天下最佳快招“闪电惊鸿”、天下最佳慢招“老牛破车”。而萧秋水的两招剑法“剑气飞纵”与“惊天一剑”更是有着万夫莫当的气概。读者读到这些武功名称,都深感其气势恢宏,足以与萧秋水这温氏作品第一主角相称。再如柳随风:作为温氏武侠中最具有江南公子气质的人物,不论从人物名字还是武功名字来说,都呼应了他“江南柳五”这个称号。柳随风的刀法是五瓣兰,而使用的镖法则是客舍青青镖,客舍青青柳色新,江南柳色迷蒙,宛若柳五公子此人一般,充满了忧伤而神秘的气质,读来令人齿颊留香,感慨中华文字的魅力,亦对温氏的诗意风格与博学感到佩服。

再举《说英雄》系列中的几例,如王小石,作为《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中的主角,王小石人如其名,憨厚、朴实,像一颗小石头那样令人觉得踏实,值得交往。王小石的性格是健康、乐观,又带有一点浪漫情怀,这一点从他的感情经历上也可以看出,他“从七岁开始恋爱,到二十三岁已失恋15次;每一次都是自作多情,空自情伤”。(2)而王小石的武器是刀剑合一,名为“挽留”的剑其奇妙之处在于剑柄处还是一把小刀,而王小石的武功则是“隔空相思刀”与“凌空销魂剑”,这个名字非常映衬王小石浪漫的性格。温氏描写王小石的刀法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闻高堂明镜悲白发”的相思的刀,而王小石的剑则是“带着三分惊艳三分潇洒三分惆怅和一分不可一世”销魂的剑。温氏对武功名称的命名,侧面向我们展现,原来武侠小说亦可以这样来描写。而苏梦枕的刀,叫作“红袖刀”,原著中是这样描写这把刀的,从中可以窥见温氏武侠的诗意风格,“多么美的刀。像美丽女子的一声轻吟,动魄动心。刀锋是透明的,刀身绯红,像透明的玻璃镶裹着绯红色的骨脊,以至刀光漾映一片水红。刀略短,刀弯处如绝代佳人的纤腰,刀挥动时还带着一种像和天籁一般的清吟,还掠起微微的香气。这是柄让人一见钟情的刀”。(3)而刀法则是“黄昏细雨红袖刀法”,凄艳诡谲。从这些描写中,已足以看出温氏对于武侠的写法,是自成一派的诗情画意。

对于武功招式名称来说,许多武侠作家起名字时都是刚硬有余、美妙不足。似乎武侠的定义就是粗犷,就是血腥的打打杀杀,硬气十足。而温氏显然是对这一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武侠同样可以有其柔情的一面,而诗词曲赋的运用,各种诗情画意的意象的添加,无疑使其文字更增添了画面感,读来使人觉得美不胜收。温氏早年是以诗名进入文坛的,直到后期还一直没有停下诗文的创作,比如《大悲十九首》就是笔者十分喜爱的作品,认为其诗歌功力完全不逊于那些比温氏名头响亮的诗人。后来温氏开始出版武侠作品,文坛非常重视,著名小说家倪匡就说过:“现在的武侠小说只剩下温瑞安在独撑大局了。”(4)

温氏作品这种诗意风格的形成笔者在上面做过一些分析,早期确实与其家庭的熏陶离不开。他的父亲温伟民当过记者、教员,后来担任一所中学的校长,而且非常喜好武术,这些无疑对年少的温瑞安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而其母周淑琴是一个端庄贤淑的女子,在品行上是温瑞安做人的榜样。

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温瑞安,他五岁时就把幼小心灵里幻想中的东西组成故事,画的是一些卡通式的英雄人物,可见,温瑞安从小就崇拜英雄,并且具有极高的文学创作天赋。而成为武侠作家之后,温氏自然会将自己的诗情画意与英雄崇拜情结联系在一起,绘出他心目中的侠之江湖。

温氏在台湾求学,却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这一点在他的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也正是因为他对中国的爱,使他想要将这种感情凝注于笔尖。而对祖国的爱,诗人温瑞安用一种充满了浓厚深情的诗一般的语言写在了他的作品里,温氏的江湖是一个诗意的江湖,虽然他从不避讳丑恶,有些甚至血淋淋的揭露了丑恶,可是在关于“情”的描写中,仍旧可以看出他的一颗赤诚之心。他曾写过:“打开稿纸,几乎毫不犹豫地就要写下:中国,这两个我魂牵梦绕,荡气回肠的名字。我知道我不顾一切写下她的后果,也许引起别人的诧异、误解或怀疑、不满,但她却是我终生努力的方向。”(5)

三、温氏作品中对战场面描写所表现的诗意风格

在《一怒拔剑》中,温氏是这样描写王小石与齐文六(此处也要提到温氏笔下一个武术组合“六合青龙”六位人物的名字,“鲁书一、燕诗二、顾铁三、赵画四、叶棋五、齐文六”,其名字变化自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徐渭徐文长的自称,徐渭自称其“吾书第一,诗二,文三, 画四 ”,由此亦可看出温氏对于中华诗词文化的浸染之浓厚)对战的场面:

“青衣文士冷哼一声:‘好,你再看这个。’他一面长吟,手底下却没闲着,‘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实,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

这写文章的六大诀要,而今却成了天衣无缝、丝丝入扣、无瑕可袭、绵延不绝的六记剑招。”

温氏描写的青衣文士以写文章的诀窍来驾驭剑法的场面中的词句,正是刘勰的《文心雕龙》的《神思篇》,《神思篇》的主旨是说明心神的修养,以及分析神思与外物的交感,从而构成文章意象。可是,这些做文章的道理,在青衣文士手上使来,就完全变成了武功招式。实乃构思精巧,出神入化。

再如“他一口气使出‘踏、破、贺、兰、山、缺’六刀。六刀一出,仍冲不开剑网,逃不过剑劫。他立即又使六剑。‘满、座、衣、冠、似、雪。’随却,他右手使:‘梦、断、故、国、山、川’六刀,左手施:‘细、看、涛、生、云、灭’六剑。二十四式刚刚使过,刀剑合运,运出‘今、古、几、人、曾、会’和‘一、时、多、少、豪、杰’!”

温氏这一段王小石的武功描写,这六六三十六刀剑并用的绝美武功,合起来便是“满座衣冠似雪,踏破贺兰山缺;一时多少豪杰,梦断故国山川,今古几人曾会,细看涛生云灭”。在王小石手上使来,以六句六位当朝名将的词作为剑诀,而又以刀剑合并,逼出六词的意境气势,读来令人惊艳万分,仿若身临其境。

在这一战中,作为六合青龙中的高手齐文六,以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作为剑招,写文章的六大诀窍却与武功剑法天衣无缝,丝丝入扣。而王小石的武功则分别用了岳飞的《满江红》、辛弃疾的《贺新郎》、苏轼的《念奴娇》、陆游的《双头莲》、陈亮的《念奴娇》、文天祥的《酹江月》这六位当朝名将写的名词,将诗词曲赋与武学招式结合在一起,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物事,令读者读来却没有丝毫违和之感,实乃是令人拍案叫绝。可以说在新派武侠小说甚至是武侠小说发展史上,都是独具一格的。

再如《英雄好汉》中柳随风斩杀和尚大师一战,柳随风作为一个武功绝顶的人物,是一派翩翩公子的形象,更是温氏书中最具有江南气质的角色,在《英雄好汉》中,温氏是这样描写柳随风凭一己之力斩杀当世高手和尚大师之前的表现的:

“她侧过头去,只见柳随风在笑。杨柳在飞。云在飘。水流。柳五恨不得化作流水,长长流去。但是人生里有些战役,是迫不得已的。也是不可逃避的。逃,纵逃出重天,但也没了信心,缺了勇气,毁了声誉。”

“柳五笑。他齿白如贝。眼光温柔若春水。忽然闪电般连点萧雪鱼身上三处穴道,一扳一推,已推至莫艳霞那一头。”

“柳随风敛袖向和尚大师一拱道:‘感谢大师不吝赐教。’随而云停岳峙,又错开几步,走到下首,完全是以后辈请前辈赐正之礼数。”

短短数笔,一个谦恭的、儒雅的、带着江南气息的翩翩公子形象跃然纸上,描写柳随风的眼光,是“温柔若春水”,而笑起来则是“齿白如贝”,丝毫没有那些彪悍或者粗鲁的江湖人士的样子,而是可以入诗入画的儒侠。对战之前,本应剑拔弩张,互相灭他人威风,而柳随风却是如此的温文尔雅,甚至是恭敬的,仿佛他不是与人对战,而只是一个学生,来请教武功的。这样谦和而优雅的战前准备,呈现出一个诗意的柳随风,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面不改色的江南公子,迷煞人也。而温书中类似的描写非常多,各有其优雅之处,着实吸引人的眼球。纵观诸多名家,也很少看到这种风格的描述。黄汉立先生曾对温氏这样的写作风格做过一语中的的评价,“温氏精通武术,又能以超现实浪漫笔触处理其书中打斗场面,所以既神奇精彩,又不悖乎拳理。”(6)

四、结语

纵观新派武侠小说各家,金庸以写史的笔法写武侠,大气磅礴;古龙以浪子的情怀写武侠,有着令人欲罢不能的感觉;梁羽生文笔了得,有着浓浓的民族风情,同样善用诗词曲赋。而如今金庸封笔,古龙与梁羽生已逝,我们对温瑞安的作品,则充满了更大的期望。金庸曾是温氏的良师益友,古龙的情节架构温氏从中借鉴了不少,而梁羽生的文笔也与温氏有着相通之处。温氏吸取百家之长,又能脱出其蹊径,自成一家。“集诸家之大成、百尺竿头更进数步,完成自己更伟大的风格和成就”(7)本文对温瑞安武侠小说的探究,则侧重于他文字中诗意的一面,从温书人物名字、武功招式及兵器名称和对战场面三大方面进行探讨,解读温书中的诗意风格,希冀可以窥得温氏作品最重要的风格的一面。

注释:

(1)引用自黄汉立先生于1986年3月为温氏作品《逆水寒》所作的序言中总结的温氏写作七大风格的第六点。

(2)引用自《说英雄,谁是英雄》之《温柔一刀》中对王小石的介绍。

(3)引用自《说英雄,谁是英雄》之《温柔一刀》对苏梦枕的“红袖刀”的描写。

(4)引用自《将军剑壹凄惨的刀口》(21世纪出版社,2007年1月1日出版)封底的编辑推荐中倪匡先生对温氏作品的评价。

(5)引用自温瑞安创建的神州社主笔的刊物《坦荡神州》出版时温瑞安所作的序言。

(6)引用自黄汉立先生于1986年3月为温氏作品《逆水寒》所作的序言中总结的温氏写作七大风格的第五点。

(7)引用自黄汉立先生于1986年3月为温氏作品《逆水寒》所作的序言中总结的温氏写作七大风格的第二点。

参考文献:

(1)温瑞安著:《神州奇侠》系列,花城出版社,1994。

(2)温瑞安著:《四大名捕会京师》,花城出版社,1994。

(3)温瑞安著:《逆水寒》,敦煌出版社,1995

(4)温瑞安著:《将军令》,天狼星出版社,1975

(5)叶洪生著:《论当代武侠小说的『成人童话』世界》,2009,小书楼。

(6)叶洪生著:《中国武侠小说史论》,2009,小书楼。

(7)钟英良整理:《温瑞安(武侠)作品创作年表日志》,2007,六分半堂。

(8 ) 沈庆均:《血河车》代序之《编辑断语》,中国友谊出版社,1993。

(9)笑商:《温书南顿——卷上五节之神州子弟今安在》,2006,百度温瑞安吧。

(10)笑商:《温书南顿——卷上六节血马兵车入梦来》

(11)朱近墨:《从温瑞安的<寂寞高手>说开去》,2004,六分半堂。

(12)《新生活报》专栏《剑挑温瑞安》,1985年12月

(13)黄汉立,《近代武侠小说的发展——兼论温瑞安作品的特色》,19863

(14)神州社主笔、温瑞安主编《坦荡神州》,1978。

(15)南航:《温瑞安武侠人物起名艺术》,2010,六分半堂。

我觉得金庸小说的成功以及风靡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缺少任何一方面 他的作品都不会火到这种程度

外因方面

上世纪6070年代是新派武侠小说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 最早的应该算是梁羽生 其后金庸古龙卧龙生等等都开始写 这个时期武侠小说创作集体井喷 写作和阅读的受众都可谓是空前的 一方面比之前的还珠楼主白羽等人的老派武侠要生动更多更吸引人内涵也更为丰富 另一方面 整个华人届是趋于一个政治和社会比较稳定的状态 人们对通俗文学的阅读较以前更广泛也更多(正因为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文学中的一种 它的传播范围自然比一般的文学作品广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那时“有华人的地方 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这是大的环境和阅读氛围

内因方面

金庸在这个时期 确实是对武侠小说创作 整体实力最强的一个 他比古龙的写实 比梁羽生的生动好看 更关键的是 他的武侠小说不单纯是武侠小说 而是有着较为深刻的内涵 金庸个人的国学修养非常强(撰武侠小说之前就是著名的传媒人 也是《明报》创始人之一 这也为他的武侠小说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滋养) 比如他的《射雕英雄传》就是以中国传统“易经”为载体创作的 《笑傲江湖》算是个政治斗争的寓言 《连城诀》探讨了人性中的恶 《天龙八部》探讨了复杂的人性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分别就儒家和道家的视角塑造了两个主人公郭靖和杨过 《鹿鼎记》分明就是半部中国历代的政治变迁史算是一部历史的一本历史视角的武侠小说 而且探讨了关于中国人国民性的问题 这些都是金庸小说在观点和主旨方面的 就细节而言 他创造的武功啊情节啊以及和真实历史的嫁接啊 等等 都可谓无人出其右 这些都是金庸武侠小说能够成功的主观方面的因素

所以说 在上世纪6070年代 那个时候 人民大众普遍缺乏精神的和娱乐的双重满足和需求 而金庸的武侠小说 恰恰在思想性精神性 和娱乐性休闲性两个方面给了华人读者满足 你说 这样的作品有可能不风靡全球华语文学界吗?

公开表示喜欢金庸武侠小说的名人有很多 甚至包括邓小平蒋经国等政治家 山野村夫就更不用说 为什么他能够争取到这两方面多层次的读者群 就是因为金庸的书 属于那种 你具备多少给养就能从中汲取多少东西的人 不同层次的人在他的小说中所得到和体会到的是不同的 有民族大义 有文化传统 有励志故事 有郎才女貌 有兵器武功 等等 这正是金庸的高明之处

而反观今日 金庸小说照当年比是式微的 但是这是人们阅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乃至主流价值观改变的结果 试问现在读书的人还有多少呢? 分到读武侠和金庸的人头上就更少 而且金庸小说里所宣扬的东西 未必都当下的年轻人认同 对吧?

因此 我觉得被金庸武侠小说影响深刻的 确是你问题中提到的那样 属那“一代人” 金庸的小说也避免不了时代和其个人的局限性 因为谁都避免不了

说起武侠小说,首推金庸和古龙的小说。

有趣的是,金庸小说多数武侠迷都看过,但是古龙小说的话,就算是武侠迷也未必全部看完了。

原因很简单。金庸小说一共就14大本,加上一篇越女剑,数量有限。而古龙小说呢,一共有80多本,再加上一些挂名、代笔之类的作品,那数量就更加多了。

不要说武侠迷了,就算是铁杆武侠迷,真正把古龙小说全部看下去的人,也不会很多。

大概只有古龙迷才会有这样的热情,去翻看古龙的每一本小说,去找出古龙小说的真品与代笔之处。

当然,现在武侠小说已经凉了,就算是金庸小说也没有太多年轻人喜欢了。

多数人也只知道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天龙、笑傲、鹿鼎记这六大长篇,像什么飞狐外传、鸳鸯刀之类的,都没啥名气了。

而古龙小说的整体处境,只会更加糟糕。现在的古龙迷,多数也只看古龙的一些代表作,没有兴趣也没有精力去看完古龙的所有小说了。

所以,想想还真是挺唏嘘的。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看武侠24年的老武侠迷。喜欢武侠的朋友,记得关注我哦。

今天我和大家古龙3本冷门武侠小说,读者寥寥无几,老古龙迷却如数家珍。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够唤起大家心中的武侠情。

第1本,古龙《大地飞鹰》。

在古龙的众多冷门作品里,《大地飞鹰》的质量其实非常不错。但是非常奇怪,这本小说的名气却非常低,知道的人都寥寥无几。

其实,《大地飞鹰》的剧情颇为精彩,围绕着“三十万两黄金”的争夺,男主角小方与班察巴、吕三等各方势力展开了精彩的博弈,斗智斗勇,剧情颇为曲折。

小方是典型的浪子形象,与波娃、苏苏、小燕三个大美女都情浓不已。只不过,小方对女人的态度,和其他浪子一样,可以相爱却并不留恋,反而不如对友情的忠臣。

小方的形象,算是古龙小说中浪子形象的总结,总体上没有创新的地方,但也不至于说缺乏性格魅力,还是有着主角的色彩的。

只可惜,小说虎头蛇尾,书中后半部分,颇具神秘感的“卜鹰”领了盒饭,小说质量也直线下滑,读起来没有太多趣味。

当然,我个人觉得这是一本瑕不掩瑜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对于边陲风光的描述,日光、圣洁而又充满杀机,颇具奇异画风,让人难以忘怀。

第2本,古龙《游侠录》。

这是一本古龙早期小说,小说写游侠谢铿寻找杀父仇人“童瞳”报仇,却被“无影人”的女儿“石慧”下了毒。

这时候,反而是童瞳救下了谢铿。童瞳为了赎罪,有意放弃生命。

谢铿看上去大仇得报,但实际上,他真正的仇人就是无影人。无影人告诉谢铿误杀好人,谢铿果真是一个大侠,居然自断双臂,借此赎罪,不愧是侠客风范。

小说另一个游侠,也就是本书事实上的男主角“白非”,他与石慧联袂江湖,产生了可贵的爱情。

白非受到谢铿的影响,明白了侠客的意义。他在江湖上,多次得到高人的指点,战胜了崆峒派的袭击、化解了玉鸢子与那霞子的仇怨,武功大进。

故事的结尾,谢铿重新练了一身武功,终于击杀了无影人,成功为父报仇。

而无影人痛恨白非,不许白非与石慧相爱,拆散了一对有情人。故事戛然而止,却余情悠悠,让人感慨。

相比古龙的名著,这本《游侠录》确实有不少缺点,比如线索比较繁多,人物有些繁乱,读起来有些难受。

但仔细想一下,这本小说其实线索还是很明确的。这是一本另类的双主角小说,或者说是双线索小说。

一条线索是游侠谢铿为父报仇而与铁手童瞳、无影人产生的恩怨纠葛。另一条线索,则是白非游历江湖,与无影人女儿石慧爱恨难说的悲剧爱情故事。

小说带有一种浓厚的悲剧色彩,最终古龙用散文化的手法抒发了他的感慨:“《游侠录》结束了,真的结束了吗?其实放眼天下,又有什么是成功了的?什么是结束了的?”

第3本,古龙《七星龙王》。

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很霸气,但是小说的剧情却相对简单,甚至可以用童话故事来概括。

小说写出身武林至尊家族的元宝行走江湖,意外卷入济南城首富孙济城离奇死亡的迷案。

最终,元宝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这一切都源于郭灭与高天绝、高天仪姐妹两人的爱情悲剧。

总体来说,这本小说的剧情并不复杂,人物也不够出彩,并不算是一本佳作。也因此,小说的名气也不太大。

男主角元宝也没有太多的闪光点,反而各种凭借“武林至尊”的家族地位来解决问题,与古龙名作有着鲜明的区别。

但这本书也有一个特别的亮点,那就是男主演元宝居然不喜欢小姑娘,而是喜欢比自己大了十多岁的并不能说是美女的“汤大老板”。

这种奇异的姐弟恋,在所有武侠小说中显得比较特别,也让看了这本书的古龙迷难以忘怀。

小说主要特点是什么

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虚构性”与“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上述要素中最能体现小说性质的东西。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

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断)、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断,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集生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小说的特点

小说是一种散文体的叙事文学样式。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是小说样式的基本特点。

小说能够充分表现出丰富多彩色的旨趣、情况、人物性格、生活状况乃至整个世界的广大背景。

以下分而论之。

{一}丰富而细致的人物刻画

小说偏重于客观生活的描述。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作家能对丰富而统一的人物作多方面的细致描写。

小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文学作品中,惟独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

{二}完整而多变的情节铺叙。

小说更具复杂性、更有连贯性,尤其长篇小说,往往头绪纷繁,线索众多,错综复杂。

近现代小说,情节不但完整,而且多变,突出表现在打破故事情节的顺序结构,摒弃作品叙述人 完整描述故事的单一方法,而通过不同角度,运用各种技巧描写,体现情节的完整。

甚或当代一些借鉴“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小说,表面上时空颠颠倒倒,过去、现在、未来,交杂无序,时代氛围、人物场所、具体环境,穿插叠映,但根据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向和事件的因果关系,可以发现,情节在变化中仍然是完整一体的。

(三}具体而独特的环境描写

小说通常通过典型环境的具体描写,展开情节,刻画人物。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可以显示人物的身份、情致和品格,小说常常通过展示人物的独特环境,表现人物的个性和精神面貌。

小说的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特点,不是各自孤立,而是密切联系的。

丰富而细致地刻画人物,必须借助与情节的充分展开

具体而独特的环境描写,则给人物活动、情节铺叙创造了特定的氛围。

三者互为作用,构成了小说世界。因此欣赏小说也就应该根据小说的基本特点,去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首先把握环境和人物的关系。

2其次把握情节和人物的关系

欣赏小说,读者很容易被故事情节所牵引,以致忘了人物。其实除了部分推理小说、科幻小说着重于表现情节和事件外,近现代绝大多数小说都以塑造人物为主。

3再次把握人物和人物的关系。

认识各人不同的思想感情立场,从而理解事件具有的思想意义和对刻画人物、推动情节表现作品主题所起的重要作用。

此外,欣赏小说还可以从各种角度品位小说刻画人物、铺叙情节和布局结构的各种艺术技巧,诸如肖像勾勒、心理摹绘、细节点睛、对话妙语、伏笔技巧和构思匠心等等,都可以程度不同的收到审美的效果。

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1 视角独到,以小建大 2 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3 心灵刻画,入木三分 4 情节安排,匠心独运 5 环境描写,烘云托月 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

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理解许多人的面目。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 、结局四个部分。

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

小说与作文一样,也注重描写和选材。一部好的小说就总能让人身临其境,而不像科学报告那样枯燥。

作者总是能以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描写和不可思议的想象把这个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读者的脑海里。以上说的是传统小说的一些特点。

小说的特点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 、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同人、官宦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特点编辑

价值性

小说的价值本质是以时间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几个人物为主线的,非常详细地、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非常细致地、综合地展示各种价值关系的相互作用。

容量性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小说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情节性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实例更加集中,更加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环境性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环境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发展性

小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魏晋南北朝,文人的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雏形;唐代传奇的出现,尤其是三大爱情传奇,标志着古典小说的正式形成;宋元两代,随着商品经济和市井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话本小说,为小说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至今在古典小说领域内,没有可超越者,四大名著皆发于此。

纯粹性

纯文学中的小说体裁讲究纯粹性。“谎言去尽之谓纯。”(出自墨人钢《就是》创刊题词)便是所谓的“纯”。也就是说,小说在构思及写作的过程中能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维护阶级权贵谎言、愚民谎言等谎言,使呈现出来的小说成品具备纯粹的艺术性。小说的纯粹性是阅读者最重要的审美期待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光是小说,整个文学的纯粹性逾来逾成为整个世界对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核心。

概括中国小说的特点 并试举例说明

我国的小说源远流长。

“小说”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篇》。我国小说的萌芽,可溯至上古劳动人民的口头传说与远古神话。

这部分遗产主要记载和保存在《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书中。先秦两汉时期,“小说”一直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根本算不上一种文学体裁。

到了魏晋以后,别具风格的所谓“志怪”、“志人”小说的大量产生,使我国的早期小说出现了一个较为繁盛的时期,如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都是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但这时的小说,因为是“志”,即搜集记录下来的,还算不上创作,所以人们把它同历史归于一类。

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是唐代以后的事。唐代经济文化发达,文人思想比较活跃,于是产生了依照传说创作而成的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了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

明代出现了章回小说。如《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还出现了由文人模拟“话本”体制写成的作品“拟话本”。冯梦龙编撰的《三言》中,不少作品就属拟话本小说。

这以后再发展,便有了文人独立的创作。这一时期出现的长篇小说《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清代的《红楼梦》发扬了这个传统,使中国古代的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古今小说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古代小说也有其自身特点。

因而欣赏时,应根据古代小说自身的特点来加以欣赏,具体可以从了解古代小说的特点、欣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鉴赏古代小说的语言三个角度入手。 古代小说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古代小说有现实主义的传统,立足现实,反映现实,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古代小说重情节,通过情节表现人物,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心理;古代小说继承了史传文学的传统,描写人物,一方面有善恶、是非之分,一方面好人身上也有缺点,坏人身上也有长处;古代小说由“话本”发展为章回小说,结构上形成一种模式,回目往往是一副对子;古代小说的语言有文言白话之分,就是古代白话,与现当代小说语言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小说的特点和种类

小说是一种散文体的叙事文学样式。

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是小说样式的基本特点。

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分小说为六类: 1志怪,如《搜神》、《述异》; 2传奇,如《飞燕》、《崔莺》; 3杂录,如《世说》,《语林》; 4丛谈,如《容斋》、《梦溪》; 5辩订,如《鼠璞》、《鸡肋》; 6箴规,如《家训》、《世范》。 清代乾隆年间,敕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纪昀把小说分为三派: 「其一叙述杂事,其一记录异闻,其一缀缉琐语。

」 清代小说可分为笔记、讽刺、人情、才藻、狭邪、侠义以及谴责七种。 1笔记小说以《聊斋志异》为代表, 2讽刺小说以《儒林外史》为表代, 3人情小说以《红楼梦》为代表, 4才藻小说以《镜花缘》为代表, 5狭邪小说以《花月痕》为代表, 6侠义小说以《三侠五义》为代表, 7谴责小说以《老残游记》为代表。

五四新文化运动 金庸承先启后,奠定武侠小说新格式。 通俗小说成为明清两代小说的代表,题材取自历史、神怪、英雄、世情等。

五四新文化运动,带动了文学创作的新路线,而中国小说的种类,也演变繁多起来。知识分子对於小说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学价值的认识,把以前当作是消闲读物的小说,提升为鼓吹爱国、转移风气、开导民心、抨击政治、宣传革命的工具。

这种方向,其实源自晚清改革的思想。 改革小说,如鲁迅《阿Q正传》、《狂人日记》,社会小说,如巴金《家》、《春》、《秋》,讽刺小说,如老舍《老张的哲张》、《赵子曰》,为新文学运动带来了一定的势头,而郁达夫,闻一多等人的小说,也引入了浪漫情节的小说题材。

俄国文学影响大 抗战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小说的创作也出现新的格局。大量的西方小说,其中特别以俄国文学小说为主,对中国小说的类种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政治小说,改革小说在五、六十年代为小说创作的主流。到了七十年代末期,政治运动结束,中国小说的创作和种类和出现了新的变化。

其中最凸出的为「伤痕文学」小说的出现。 伤痕文学小说,主要叙述文革期间的政治社会民间,种种的疯狂现象和给人所带来的伤痛,代表作者有白桦《苦恋》及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随著改革开放的政策,小说创作又再出现了社会改革题材,张贤亮《男人的风格》、《早安朋友》等均为其中佳作。 另一方面,文艺小说的发展,自五四运动之后,也出现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

张恨水创立鸳鸯蝴蝶派,作品有《啼笑姻缘》、《金粉世家》。张爱玲於三十年代,开始创作言情小说,为一时风尚,《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对香港流行小说女作家影响至深。

新派武侠小说 通俗小说方面,出现了向恺然的《江湖奇侠传》,创新武侠小说之先河。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创仙侠小说,融儒释道三家於一体,神怪述异,引人入胜,也是一个代表。

到后来金庸《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承先启后,奠定武侠小说新格式。而古龙另辟蹊径,将心理分析引入武侠小说,自成一家,可惜最后流於追求手段,成为末流。

小说的定义与特点

长篇小说特点: 首要特点是能容纳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能反映人生的重大题材,能正反面地、纵向地反映整整一个历史时期。

其次是它容纳的人物多,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个性格,男女老幼,上下左右,都能在其宏观的舞台上尽情表演。 其三它可以以一个主要矛盾为主线,也可以由几个主要矛盾交叉纠葛,情节十分复杂,线索重重叠叠,能多面、多角度地展示五彩缤纷、风云变幻的大世界。

其四是它可以为一个单纯的主题服务,也可以包含多个主题、副主题,就如昆仑山脉的胸怀和大西洋的辽阔。 众所周知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俄罗斯列夫。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以及中国当代作家古华的《芙蓉镇》、莫应丰的《将军吟》,均属此类。长篇小说,一般在10万字以上。

中篇小说特点: 反映社会生活的容量比长篇小说要少,但比短篇小说要多,介乎这两者之间。但它还是有较大的舞台,较多的人物,较复杂的矛盾,较频繁的纠葛——用来雕塑一个或几个主要角色,以展示社会中某一段重大事件,揭示生活某一发人深省的问题,它的结构当然不能像长篇小说那样枝叶繁多,但也不是短篇小说那样单纯集中。

如果长篇是海,它就是内陆的江河,尽管它不能像海那样一望无际,但它一泻千里,还是非常宏伟壮观的。 如鲁迅的《阿Q正传》、韩少功的《爸爸爸》、方方的《风景》,均属此类。

中篇小说,一般在2万字以上。

《倚天屠龙记》进一步扩大了《明报》自《神雕侠侣》以来的影响力,将读者的目光和注意力吸引和固定在《明报》上。

内容简介

武术场景

张无忌用这个技能逃出了赵敏的圈套。

天竺武术中的一种方法。很多僧人用“排山掌”托住对方的背心,产生强大的吸力,与敌人对抗。

韦一笑高超的轻功。可以滑过一片草地。

文少林:少林武术。喜欢慢和快,喜欢轻和重。无色。是用来对抗郭襄的。

纯杨无忌的优点:张三丰终身未婚,虽然100岁还是处女。经过80多年的修炼,这一壮举达到了顶峰,他用它治愈了张无忌。

毁心掌:《九阴真经》年记载的武功。藏在天剑里。

达摩剑法:少林剑法。它属于孟刚路。

打狗棍:丐帮的绝技。“北方乞丐”洪七公曾在黄蓉流传。

云菲棕榈:彭莹玉的工作,霹雳般的技术。在蝴蝶谷,他假死,连打五巴掌打伤了围攻他的五个人。

九天掌:杨鼎天用这一掌重重地打了韩千叶的父亲。

欧米茄至尊爪:少林功夫。白用它杀死了海沙教的第四个孩子。

张:少林武术。

峨眉九阳功德:峨眉镇派之宝,生于《九阳真经》。

反刀法:华山武术。刀很锋利,不落俗套。

佛光四射:峨眉独一无二,只有一招,没有其他变化。招式平庸,功力深厚,都是以《峨眉九阳功》为蓝本。

古波斯武学:神火令记载的武学,山中老人霍山铸造的自己武学精髓。在蛇岛上,波斯总教会的教众曾用这种力量打败过张无忌一次,但张无忌打破这种力量后,他们被打败了。

寒棉掌:“蓝翼蝙蝠之王”韦一笑,独门绝技,浑身酸麻,毫无气力。

黑掌:江陵府黑风村老人的贡献。

虎爪:少林功夫。十指如钩,抓来抓去。在对付张翠山时,圆心被张翠山利用,他向他挑战“倚天屠龙”。

虎爪的生疏之手:吴唐门极为厉害的擒拿术。俞连舟十二招,堪称武林绝技。他的原名是“虎爪之手”。

华岳三神峰:华山矮老头与无忌交战时所制。左拳出击,白砍了一刀,左肘已经重击在对方胸口。

幽灵手指:元稹的手指伤害了“吴三人”和杨晓。

混合元恭:成昆的内功很强,谢逊也可以。能把敌人的内劲逼回敌人本身,全身出现血红斑。

武当弟子练习的绝技。收到敌人隐藏的武器后,扔回去。可以打两个,用两个打四个。

峨眉功夫。毁灭者老师用第三式打了张无忌。

斩断手心:一个和尚的功德。常遇春在掌中,最后张无忌无心好好治中医。

峨眉剑法。赵敏用他学会的这招对付陈友谅。

般若:少林派的外在神力。项就是用这一掌打了张三丰,把他打成重伤。

少林功夫。古今五大功勋之一。见空僧顶住谢逊的“七伤拳”。

金刚结界:少林杜南、渡劫、渡厄三僧守护谢逊,挡住天下英雄布下的阵法,在与张无忌的较量中使用。这是用佛祖的力量降伏恶魔的微妙方法。

金刚:佛教中最好的武功。从外到内,没有半分邪恶。

钻石:少林武术。说到指法,其他指法技巧都没有这样的造诣。少林派花了几千年才达到这样的绝技,即使是极其聪明的人也无法自创。

九灵技能:《九阳真经》中所包含的无上内功,据说是达摩所创。写于0755年到79000年之间,但是

空拳:“老顽童”周的得意之作,共72道。

昆仑决一剑:昆仑派剑法,32招,名扬数十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剑法之一。

兰花针手:桃花岛绝学,黄针术。

龙爪手: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三十六招。空洞的性专业知识。

罗汉剑法:少林剑法。它属于孟刚路。

罗拳:少林门派正宗拳法。

罗英剑法:黄石爻由“罗英掌法”演变而来。虽然没有“萧玉剑法”那么精妙,但也是桃花岛的一绝。

泥鳅:英姑的贡献。打不过强敌的时候可以用巧妙的身法溜之大吉。

霹雳拳:成昆的优点。被传授给了谢逊。

峨眉功夫。使用时,手掌起落,吞吐,闪烁。先分散对方内力,再进攻。灭虫人曾经用这些招数中的一个来打张无忌。

七伤拳:崆峒镇学校绝技。这一拳有七种不同的力度,或坚定或坚定,或阴柔,或中间坚定,或中间坚定,或水平向外,或孕育或向内收缩。因为每个人体内都有阴阳,金木有五行水火,心是火,肺是金,肾是水,脾是土,肝是木。七伤是一练造成的。

千蛛杀人:极其恶毒的邪恶功夫。要练习这种技能,毒蜘蛛需要吸自己的血。蜘蛛的身体由花变成黑,再由黑变成白,最后,蜘蛛体内的毒液到达人体。

坤大招:明教世代相传的最厉害的武学之一,就是先寻求激发自身的潜力,再去拉动和移动敌人的力量。

真正的剑法:王重阳在钟南山创造的一种剑法。郭襄与无色禅师打斗时,用的是“天公倒挂”的招数。

绕指剑:张三丰所创,共有72招。剑是温柔的,曲折的,飘忽不定的。使剑直刺,但在挥剑途中,剑尖微微颤抖,于是弯向一边,斜刺。

少林九阳功:少林门派进阶内功。无色大师听了觉远的诵经后心软了。

林全:门开着,看似平淡。如果你深入实践,它的力量是无穷的。

十三神剑:张三丰所创,有十三招。

少林武术中的绝学之一。

骨萎缩:《楞伽经》。全身挤在一起,骨头之间的缝隙变窄。

太极剑:张三丰所创,54式。其中有“三环遮目”、“太魁星”、“燕子抄水”、“左挡扫”、“右挡扫”等。第五十三式是圆规,同时画圆,就成了第五十四式“执剑归本”。

太极传:张三丰隐居十八个月所习得的武学精髓。这套拳的绝招就是十六个字:“虚气,壮劲,胸背,腰臀,肩肘”。

指的是神通:桃花岛主黄的功夫。

云宗:武当轻功。于用这个救了“三只鸟”。

执手绝技:“铁手浮于水”是邱传下来的,号称第一回,刚猛有力。

波斯明教功夫。一股很冷的内力,一种刺痛骨头的感觉。

无声:昆仑派剑法独门绝技,需要两个人同为使者。他们的能力差不多,内在的力量和心智技能都是一样的。当剑移出时,它们的力量正好相反,所以摆动的力量和两把剑上的破空声相互抵消。

武当张冕:武当得专长是门派中最强得。张翠山用棉花棕榈来对付谢逊。

须弥山掌:少林七十二奇功之一。

鬼掌:剧毒无比,天下无双。据张三丰说,是30年前道士练的功夫,后来鹿杖和鹤笔翁用的。这个作品纯粹是基于深厚的内力。

玄刀法:查独创的刀法

山掌十九式:丐帮纪长老所制。用来对付谢逊。

生死斗蛇:华山派绝技之一,有72道。右手持折扇,左手使鹰爪起作用,右手蛇头为构分,左手蛇头为抢钩。

鹰爪握手:“白眉鹰王”是百余年武林绝技。

玉剑法:古墓派女子林朝英所创。

拍山:武当拍。宋青书用此掌法杀死了武当七侠莫声谷。

义剑法:昆仑武术,闻名数百年,是举世闻名的剑法之一。

作品的影响力

1978年,香港导演楚原首次将《九阴真经》搬上大银幕,并改编成两集,由东盛仪饰演张无忌。1993年,港片导演王晶选取了《光明顶》中张无忌单枪匹马对抗六大门派的经典情节,改编成**《九阳真经》,由李连杰饰演张无忌。

电视剧方面,tvbi三次将原著改编成电视剧:1978版由郑少秋、汪明荃、赵雅芝主演,1986版由梁朝伟、黎美娴、邓萃雯主演,2001版由吴启华、理子、佘诗曼主演。

在中国,有两部电视剧改编:1984年版由刘德凯、刘玉璞和喻可欣主演,1994年版由马景涛、叶童和周凯茜主演。

中国已经有两部电视剧被改编,分别是由苏有朋、贾静雯和高圆圆主演的2003版和由张纪中执导的2009版。

作品评价

作家倪匡:“《倚天屠龙记》是金庸作品趋向于更浪漫、更不落俗套的一种转化,这从《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之后金庸作品奔向另一个高峰就可以证明。既是金庸作品倾向于丰富想象力的杰作,也是情感上更浪漫的杰作。”

作者简介

金庸,本名查,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海宁,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记者、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倚天》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获得者,中国最富有的作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原院长。

传统的武侠小说在网络小说中已经没有那么的突出了,逐渐变得落寞,这个可以理解,因为传统的武侠,少数和他的这个体系和网络的玄幻小说,仙侠小说,走的不是一个体系,而且传统的武侠小说,他通常都是要求这个作者具有很深的文化素养的,不是谁都能写的。

现在网上流行的玄幻小说,仙侠小说,可以说模板都是一样的,你读个10本8本的,你就能够知道似乎主角们的成长历程都差不多,从一个小地方逐渐走向更广大的世界,然后遇上各种各样的天才,最终他们无敌了,谁也不是他们的对手表现的是以主角为中心的世界观,但是传统的武侠小说致力于营造的是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江湖,描写的是一个庞大的世界,描写的不是一个主角的人生。

传统的武侠小说不好写的,因为他要求作者有很深的文化素养,逻辑能力,起码人物现在又掰不明白,一本好的武侠小说,它本身的这个人物塑造一定相当到位,就是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还是说经过的一个路人都有自身独到的地方,不是路人甲连正脸都没有的那种,这就要求作者的文笔足够细腻,语言的文字驾驭能力要强,但是写武侠小说的那些人,说实话不是没有文化功底好的,但是跟传统的武侠小说家比起来,真的差太多了。

现在的网络小说你想写你也可以写,随便选个题材你也可以去写呀,而且有一些网站它是开放型的,就是你这个小说点击订阅之类的,高到一定程度,官方就会联系你,邀请你合作签约之类的,然后你就会有收益,没有的话你自己也可以发表,没有任何人限制你所以这个门槛已经非常低了,谁都可以的。

  我先一位一位的细说。

  梁羽生:

  梁羽生文笔功底不错的,文笔严谨,叙事也流畅,同时具有很深的古典文学修养,诗词比比皆是,用的都恰到好处,有很多还是他自己写出来的。但是故事过于单调和乏味,好比一杯清茶,平平谈谈,几乎所有作品都属于那种一马平川毫无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的书,而且所有书中的主角都没有鲜明独特的性格,缺乏立体感,往往看过他的一本书后很难会记得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如果把金庸、古龙和梁羽生三人比喻成盖房子的工匠的话,梁羽生是那种无论怎么盖都能盖出一栋平平稳稳中规中矩的小楼的人。但虽然他有这些毛病,还是和金庸相提并论,盖因他是新派武侠的鼻祖,开一代之风气,他写武侠比金庸还要早,就连金庸也受过他的影响。

  金庸:

  前面说梁羽生的小说读起来如同喝茶,那么金庸的小说读起来就如同喝酒,还是那种前劲不大后劲十足的老酒,刚喝时不上头,到后来越喝越有味道,醇香四溢,十里能闻,往往开局不显山不露水,到后来能勾画出一片江山图,越往后情节越引人入胜,越往后框架越框天覆地。而且他的小说受明清章回体文言小说影响很深,读起来大有古风,并且如同在讲述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并让人欲罢不能。另外,金庸的小说借鉴了许多西方小说的写法,将其引进武侠小说中,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创新,比如以白描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等,所以我们往往能将很多金庸著作中的人或事随口道来,比如杨过,比如乔峰等等,这些人物形象无一不让读者铭记于心。金古梁三位工匠中,金庸是总能盖出一栋摩天大楼的人。

  古龙:

  如果把武侠小说比喻成剑道,那么梁羽生是剑仙,金庸是剑神,古龙则是剑魔,他是武侠小说界的鬼才。首先他在梁羽生和金庸之后,开创了武侠小说中的另一种新奇的风格,光着这点足以让他和金梁两人相提并论了。其次他不但在叙事方式上少见的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式,往往让读者很有代入感,同时还借鉴了西方悬疑侦探和推理小说的叙事结构和方法,这两点都是武侠小说上的极大创新,就更不用说他笔下的诸多人物形象也是异常的饱满丰富和栩栩如生了,比如楚留香,比如陆小凤,比如西门吹雪等等。

  温瑞安:

  温瑞安是爱写诗的人,少年时期就组织过诗社,加上他文风又华丽炫目,所以他的小说往往被称为武侠散文,经常能用一种诗化的语言,把一些平平无奇的场景,写的十分美丽和动人心魄,然而由于在题材上深受古龙文风的影响,他的这种诗化风格使得他的武侠小说虽具有徐克**一般的美和奇,却往往有些散乱。我们常说,金庸是以小说家的眼光写历史,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写小说,他的春秋笔法在长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篇幅越长,越能体现他的大手笔大气魄,所以金庸的小说故事性极强,而温瑞安在这方面差太多,他的小说越长,往往越乱,比如神州系列。另外,梁羽生和金庸的小说均为长篇巨著,但温瑞安的小说则不仅有长篇,还有以诗歌和散文形式来写的一大堆中篇和短篇武侠小说,这是他对武侠小说形式多变的一种尝试,可算是一种大胆求变,但悲剧就悲剧在他走到死胡同去了。 早在他全盛时期,他的作品就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早年因文字坐牢,这始终让他耿耿于怀。所以在作品中,一有机会,他就会通过书中人物的嘴巴大肆抨击统治阶层。每每此时,他笔下的人物就会不顾场合不顾环境,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旁征博引,长篇累牍地替作者发牢骚。这实在有点让人反感。他喜欢出人意料,热衷于让他书中的人物玩“叛变”,做双面间谍。常常是在短短的几页中,书中的角色就能从正到反,从反到正,反复叛变七八次之多。这种伎俩偶尔为之,的确能给人新鲜感;反复使用,就让读者无所适从,莫名其妙了。更不可取的是,他对自己“新、怪”的风格颇为自负,对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字技巧盲目自信,喜欢玩文字游戏、标点符号游戏。在他中期的作品中,就隐隐有这种不好的倾向。有时候某些词句一味求怪,颇让人费解,到后来完全陷入文字游戏的怪圈中不能自拔了。从《少年四大名捕》,即《四大名捕斗将军》系列开始,这种趋势就越来越严重。一本比一本怪异,一本比一本荒唐,简直是每况愈下,一本如一本。请看这么一段话:

  “他要出剑!

  他,要,出,剑!

  他──要──出──剑。

  他……要……出……剑……”

  这是《少年冷血》中,冷血中毒之后想要拔剑杀敌的一段描写,这样的描写比比皆是,多的数不清,我开始觉得很新鲜,到后来发现每本书几乎每隔一两页都有这样类似的写法时,我觉得这完全是在骗稿费。再到后来,他的书越来越不讲故事情节,转而专门花心思去构思各种武功名称和人物外号上去了,从《温柔一刀》到《惊艳一枪》,再到《朝天一棍》,再到《天下有敌》、《天下无敌》、《天下第一》我已经不想说他什么了。《天下第一》这本书我是高中时看的,从那以后,我就几乎没再看过温瑞安的书了,我用“几乎”这个词,是因为后来又去看了他的《纵横》,结果全篇胡言乱语胡说八道,当时才看了一半,我已经觉得那不是他写的了,或许是他找人带笔的,后来知道确实是他写的,自此对他死心了。温瑞安在武侠小说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可惜刚走到一半,就迷失了。说句公道话吧,温瑞安确实比不上金庸和梁羽生,然而他赋予武侠小说诗和浪漫的新意的功劳,还是应该被铭记的。

  黄易:

  他的小说没怎么看,盖因有些玄幻,不为我所喜,所以不好做评价。

  总结一下:梁羽生以现代风格写武侠,使武侠小说从此脱离了还珠楼主以来飞侠剑仙的俗套;金庸融“情”于武侠,明“道”于武侠,使武侠小说更彻底和系统化的宣扬的新的侠义精神;古龙吸收了侦探小说的技巧,武侠从此多了悬念与心理,此三子者,以先后和对武侠的贡献上来论资排辈的话,梁羽生可为孔子,金庸可为孟子,古龙可为荀子,而温瑞安,只可为董仲舒。

  Ps:鄙人自诩是个资深武侠小说迷,上述言论也只是个人的小小观点而已,若无法认同,也不用放在心上。

这个,武侠小说虽然有的也会有儿女情长,但是他主要还是讲述江湖中血雨腥风快意恩仇的事情的,而古代的言情小说也不一定是发生在江湖中,也可能是庙堂之上,或者只是对江湖上的背景做一下描述,主角是江湖上的什么人,是会以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为线索走下去的,像遇到某某庄主厚爱想将女儿下嫁这样的纠结,与武侠小说是截然不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932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