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题材一般有哪四个特点?

诗歌题材一般有哪四个特点?,第1张

中国诗歌从体裁和特点上划分有古体诗歌、近体诗歌、现代诗歌、民歌民谣四大类,现分述如下:

一、古体词歌

古体诗歌,是指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常见的诗歌体裁,具有不受声律(平仄)限制、句式较为整齐、有押韵规律、非语体文(白话文)的特点,常见的有四言、古绝、古风、杂言、乐府等五种形式,称为古体自由诗。

一四言

四言诗每句四字,个别诗的个别句子有加一字者。每首最短三句,有四句、五句、六句及六句以上者,句数不限。押韵自由,有每句押韵、隔句押韵、交互押韵三种押韵方式。请参看《诗经》里的四言诗,对照使知。

二古绝

⒈五言古绝:每首限定四句,每句限用五字。可押平韵、多押仄韵,押韵字的读音要相近,平仄韵不能混押。

⒉七言古绝:每首限定四句,每句限用七字,押韵方法同五言古绝。

三古风

⒈五言古风:每首八句以上长度不限,每句限用五字。可押平韵、可押仄韵、可以同韵部的平仄韵混押,也可整首一韵到底,但押韵字的读音要相近。押韵位置有逢双句押韵、有句句押韵、有中间换韵一首用多韵。

⒉七言古风:每首八句以上长度不限,每句限用七字。押韵方法同五言古风。

⒊五言七言混杂的古风:不管五言所占的比有多大,只要杂有七言统称为七言古风,押韵方法同五言、七言古风。

四杂言

每首四句以上,其它具有古风的一切特点,同时在五子句和七字句中杂有三字、九字甚至十字以上的句子,押韵方法同五言、七言古风。

五乐府

“乐府” 名词最早见于西汉之初。“乐府”是古代官办音乐机构采集的文人创作的、民间流传的诗歌,经过整理、加工后配以乐谱,为朝廷歌功颂德歌词。因此,这类诗歌思想性、艺术性较高,为了与其它诗歌区别开来,就称为乐府诗,冠以“歌、行、辞、吟、曲” 等特定的名目。早期的乐府诗形式自由,后来发展为五言体、七言体,也有三言、五言、七言混合体。其实乐府诗就是水准较高的古风、杂言体

二、近体诗歌

近体诗歌是文学界的一种习贯称谓,其实从时间上也可以划归古体。因为近体诗歌与古体诗歌有显著区别,所以把近体诗歌列为一大类。近体诗歌主要是指唐代格律诗、宋代格律词、元代格律一格律诗

格律诗从唐代以前产生,因盛行并成熟于唐代,故现在所指的格律诗就是唐诗,分为律绝和律诗。格律诗的特点为:有固定的声律(平仄)排列、固定的押韵位置和押韵要求、固定的句子字数。

⒈律绝有五绝和七绝两种:

⑴五绝:每句限定五字,每首限定四句,声律排列有四种格式,押同韵部平声韵。

⑵七绝:每句限定七字,每首限定四句,声律排列有四种格式,押同韵部平声韵。

⒉律诗常见的有五律、七律、五长律、七长律四种:

⑴五律:每句限定五字,每首限定八句,声律排列有四种格式,押同韵部平声韵,要求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对仗。

⑵七律:每句限定七字,每首限定八句,声律排列有四种格式,押同韵部平声韵,要求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对仗。

⑶五长律:每句限定五字,每首十句以上长度不限,声律排列按五律排列规律往后加长,押同韵部平声韵,要求从第一句开始对仗,就是第一句与第二句、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第七句与第八句、第九句与第十句……成双句往下排列均用对仗,直至结束。

⑷七长律:每句限定七字,每首十句以上长度不限,声律排列按七律排列规律往后加长,押同韵部平声韵,对仗要求同五长律。

另外,还有三韵小律诗(分五言和七言)、六言律诗不常见,在此不作介绍。

格律诗的格式请参看《浅谈近体诗词的格律和韵律》。

曲三大体裁。

二格律词

格律词的初始就是配以乐曲歌唱的歌词,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文学性质,所以后来就成为一种文学体裁。格律词起源于两汉乐府民歌,奠基于随唐时期,盛行并成熟于两宋,现在所指的词就是宋词。格律词的特点为:句子长短参差不齐,有特定的词牌(调名),各词牌有各自的固定格式(有固定的声律排列和固定的押韵位置及固定的押韵要求)。格律词按片数划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四种形式:

⒈单调:每首只有一段,大多属于小令。常见的词牌有:《十六字令》《荷叶杯》《忆江南》《渔歌子》《捣练子》《调笑令》《如梦令》等。

⒉双调:每首分上下两段(也叫两片、两阕)。双调中令、引、近、慢各体都有,占词类的绝大多数,常见的词牌有:《长相思》《相见欢》《生查子》《点绛唇》《浣溪沙》《采桑子》《菩萨蛮》《卜算子》《减字木兰花》《诉衷情》《巫山一段云》《好事近》《谒金门》《忆秦娥》《清平乐》《阮郎归》《画堂春》《人月圆》《眼儿媚》《桃源忆故人》《太常引》《西江月》《醉花阴》《南歌子》《浪淘沙》《鹧鸪天》《鹊桥仙》《玉楼春》《虞美人》《南乡子》《踏莎行》《小重山》《蝶恋花》《临江仙》《一剪梅》《渔家傲》《定风波》《破阵子》《苏幕遮》《谢池春》《行香子》《青玉案》《江城子》《风入松》《洞仙歌》《满江红》《玉漏迟》《满庭芳》《水调歌头》《凤皇台上忆吹箫》《烛影摇红》《八声甘州》《声声慢》《念奴娇》《东风第一枝》《桂枝香》《水龙吟》《齐天乐》《喜迁莺》《雨霖铃》《永遇乐》《望海潮》《沁园春》《贺新郎》《摸鱼儿》《金缕曲》《六州歌头》等。

⒊三叠:属于慢调,每首共有三段。三叠词调占词类的比例不大,词牌有:《瑞龙吟》《绕佛阁》《剑器近》《兰陵王》《十二时》《宝鼎现》《戚氏》等。

⒋四叠:每首共有四段,是词调篇幅最长的一种,四叠词调占词类的比例最少,词牌有:《莺啼序》《梁州令》等。

格律词格式请参看《词谱举要》。

三格律曲

格律曲也和格律词一样,初始就是配以乐曲歌唱的歌词,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文学性质,所以后来就成为一种与格律词不同的文学体裁。格律曲称为散曲,分为南曲和北曲,最早来自民间。北曲是在唐宋大曲、宋词以及民间曲的基础上,吸收金、元音乐而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盛行并成熟元代,现在所指的散曲就是元曲,也就是北曲。散曲的特点为:句子长短参差不齐,有特定的曲牌(调名),各曲牌有各自的固定格式(有固定的声律排列和固定的押韵位置和押韵要求)。

散曲与词的区别:①曲的句子限制较宽松,可以在句子原定字数的基础上适当加衬字;词的句子限制较严,在句子中加衬字的较少见。②曲的用韵严格,有独立的曲韵,押仄声韵有的要区分上声和去声;词的用韵较宽,用的是诗韵,大多数押仄声韵、部分押平韵,押仄声韵不区分上声和去声;③大多数词的语言风格散文或诗化,大多数曲的语言风格民俗化。散曲的曲牌有许多与词牌相同,两者体制结构却不同。

散曲分为小令、套数、带过三种形式:

⒈小令:每首只有一段,体制短小精悍,押韵密集,几乎每句押韵,在元曲中占主要地位。小令分为:黄钟、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双调、越调、商调、商角调、般涉调十二宫调。特别说明的是:小令曲的双调与词的双调含义不同,词的双调指每首两段(两片),小令曲的双调只有一段。最常见的小令曲牌有:

⑴正宫:《端正好》《滚绣球》《脱布衫》《醉太平》《叨叨令》《塞鸿秋》《鹦鹉曲》《小梁州》;

⑵仙吕:《天下乐》《寄生草》《醉中天》《一半儿》《游四门》《太常引》《后庭花》《青哥儿》《四季花》;

⑶中吕:《普天乐》《四边静》《山坡羊》《红绣鞋》《阳春曲》《迎仙客》《卖花声》《醉春风》《朝天子》《快活三》《尧民歌》《上小楼》《满庭芳》《乔捉蛇》《鹘打兔》《齐天乐》《红衫儿》;

⑷南吕:《哭皇天》《乌夜啼》《四块玉》《阅金经》《乾荷叶》《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

⑸双调:《夜行船》《银汉浮槎》《清江引》《殿前欢》《水仙子》《折桂令》《落梅风》《庆东原》《拨不断》《沉醉东风》《雁儿落》《得胜令》《驻马听》《庆宣和》《风入松》《离亭宴煞》;

⑹越调:《东原乐》《天净沙》《小桃红》《寨儿令》《糖多令》《凭阑人》;

⑺商调:《知秋令》《玉抱肚》《秦楼月》《商调水仙子》《蝶恋花》《集贤宾》;

⑻黄钟:《节节高》《贺圣朝》《人月圆》《刮地风》《昼夜乐》。

⒉联套:又称套数,是把相同宫调的若干个曲子联缀组合而成,不带科白(道白),全套一韵到底,篇幅长短伸缩自由,便于表现纷繁复杂的内容。套数联缀组合的基本结构:⑴引子:开头的一个曲子;⑵过曲:中间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曲子;⑶结尾:收尾的一个曲子。有一种最简单的联缀只有一个正曲和一个尾曲。另外,若引子后面联缀带过,就不需要再加尾曲了。联套中各支曲前后排列顺序有大致的规定,以仙吕宫调联缀举一例如下: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哪吒令—鹊踏枝—寄生草—煞尾

请参看《散曲联套举要(126套)》。

⒊带过:是由两至三个(不超过三个)音律相通又能相互衔接的曲子联缀而成的小组曲,要求一韵到底。它通常是在作者制完一曲后意犹未尽,再选一两个宫调相同、音律又恰好能衔接的曲调继续填制而成,前曲调与后曲调之间空两格隔开,标题要标明前调名加带后调名。带过曲要求严格,前人使用的不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组合:

⑴正宫:《脱布衫》带过《小梁州》,标题“[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

⑵南吕:《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标题“[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哭皇天》带过《乌夜啼》,标题“[南吕]哭皇天带乌夜啼”。

⑶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标题“[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水仙子》带过《折桂令》,标题“[双调]水仙子带折桂令”。

⑷中吕:《齐天乐》带过《红衫儿》,标题“[中吕]齐天乐带红衫儿”。

另外,曲还有两种作法:①第一个曲子制完意犹未尽,再完全按原调格式制一个或多个曲子接在后面,称为“前腔”;② 第一个曲子制完意犹未尽,再按原调换首后制一个接在后面,称为“幺篇”。前腔可以接多个曲子,幺篇只能接一个曲子。

三、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产生的、用现代汉语写成的诗歌,分为新体和自由体两类。

一新体诗歌

新体诗歌是指不受声律约束,有押韵特征,用语体文写成的诗歌。从表现形式上分为两种:

⒈句式排列整齐:每行字数大致相等,常见的有五言和七言;每首四句以上,有一句一行、有一句分两行排列;不分段或分段,分段的有两行一段、三行一段、四行一段等等;押韵位置近似格律诗,一般都是逢偶句押韵。

⒉句式参差不齐:每行字数不等,参差错落,分行、分段自由;押韵位置近似格律词,有句句押韵、有隔句押韵、有三句或四句押韵,有中间转韵、一首多韵。

二自由体诗歌

自由体诗歌是指不受声律约束、不押韵,句式自由、参差不齐,用语体文写成的诗歌。自由体诗歌最复杂,准确分类较难。从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西方体:多用直言法描写,有一定情节,通过对情节的描写表达思想情感。

2、当代体:这类诗歌更侧重内涵上的思想性、表现形式上的个性。是一种非直言法的表现形式,运用超越和幻想似的描写手法、逆向思维的语言技巧,创造出一种既可感知、又捉摸不定的意境,文学界戏称为“朦胧”诗。

3、散文体:称为散文诗。既有散文的特点,又具有现代诗歌的特征。在注重语言优美的同时,注重思想情感的表达,当前流行的现代诗歌大多数属于这种体裁。

四、民歌民谣

民歌民谣产生于文字形成以前,文字记载最早的是夏代歌谣。民歌民谣的主要特点:

一没有声律艰制,多数有押韵规律,少数不押韵;

二格调质朴清新,爱憎分明,多数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三采用比、兴手法描写,想象力丰富奇特;

四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语言新颖通俗,篇幅短小;

五由民间创作、流传,也有文人创作的歌谣。

民歌民谣资源十分丰富,如南朝的《子夜歌》《子夜四时歌》《读曲歌》等,又如著名的《孔雀东南飞》《康定情歌》《茉莉花》等等。现代有一些文学家、音乐家根据民间歌谣的体裁创作出许多民歌词配新乐传唱,就是新民歌。

注:上文因篇幅所限,未进一步举例说明,旨在介绍中国诗词学基础知识,让爱好诗歌的读者对中国诗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结合自身情况择而攻习之。因成稿仓促,故有疏漏,敬请方家指正!

参考书目:

⒈《诗词基本知识》席金友/著

⒉《诗词格律纲要》涂宗涛/著

⒊《诗学广论》姜舒阁/著

一、先秦诗歌

(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的历史。全集分风、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如《关睢》,这是一首民间情歌,用起兴的艺术手法着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青年男子思恋少女,感情真挚大胆。由于此诗思想、艺术性都很强,且为《诗经》之首篇,故历来均受重视。

(二)屈原《离骚》

《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首抒情诗,在我国诗史具有独特地位。《离骚》篇名之意,据汉代班固所释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全诗共373句,2490字。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鸿篇巨制,确为我国诗史上之骄傲啊。屈原的代表作除此外,还有《九歌》、《天问》等。

二、秦汉诗歌 我国的诗歌发展至汉魏之间,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主要是乐(yue)府诗、民间歌辞与文人五言诗。

(一)乐府:乐府原为秦时设置的音乐机关,后经汉武帝充实编改,其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等;魏晋六朝,乐府则是指带有音乐性的诗体,逐步转变为一种新的诗体的名称。唐时的乐府是相对于近体诗与一般五七言古诗而言的另一种比较活泼质朴的诗体,“感于衰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义传统。宋元之后,凡属合乐之,如词、散曲均可称为“乐府”。

(二)汉乐府诗:它主要包括四类作品:1、郊庙歌辞;2、相和歌辞;3、鼓吹曲辞;4、杂曲歌辞。乐府民歌是在《诗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诗经》有共同之处。可以说《诗经》又向前发展了。

三、魏晋南北诗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五言诗发展的全盛时期,而且开始形成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诗体,主要有建安体、正始体、永嘉体、陶体、谢体、永明体等。在此不作详细论述,我们简略谈谈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寻阳柴桑人。其诗的内容尤为丰富,通过对农村田园生活之吟唱,表现躬耕田亩的种种体验与坚持崇高理想的斗争精神,出污泥而不染,并向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提出抗议。

他开创中国的田园诗,把田园看作是一片纯情的净土,歌颂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表现其自然天籁与美好。陶渊明具有敏锐的领悟力,生存在那与大自然距离很小的环境中,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出见一辙,对它歌颂咏唱,以至于复归自然。如他的《归园田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表现一种深远的竟境。

南北朝的诗歌形式,上承汉魏,下开唐宋,在民间歌辞的基础上,经过许多诗人的努力,逐步形成各种诗体,成为一个重要的诗体过渡时期。

四、唐代诗歌 唐代是我国诗史上的黄金时代,各体诗歌全面成熟。三百年间,诗才辈出,作品繁多,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诗坛上万紫千红,百花争艳。

(一)初唐时期——准备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

(二)盛唐时期——顶峰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洒》;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等。

(三)中唐与晚唐时期——发展与成熟期 在中晚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中晚唐诗人较著名的还有:韦应物、刘长卿、韩愈、孟郊、柳宗元、李贺、李商隐、杜牧等。

五、宋代诗词

词起源于唐代。宋词是我国诗史上又一高峰。北宁著名的词家有晏几道、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等。

苏轼(号东坡),北宋最有名的文学家,诗、词、散文都写得很好。苏词题材广泛,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风格亦多样,但其主体风格是豪放的。他不仅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而且也用来表现爱国激情和反映农村生活,代表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怀子由》、《念奴娇·赤壁情古》,表现诗人对理想之执着与追求,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颂和热爱以及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向往,感情奔放,联想丰富,笔力豪迈,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成为豪放派词家的典范作品。

南宋著名词人是张孝祥、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姜夔……。

宋代著名诗人是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陆游、文天祥,其中以陆游和苏东坡的成就最高。

陆游是一个多产的诗人,一生写了9300多首诗,他的不少诗篇洋溢爱国主义豪情,激越悲壮,雄浑豪放,在宋代诗坛上独树一帜。代表作如《关山月》、《金错刀行》、《书愤》、《示儿》等,充分表达了他对南宋王朝忍辱苟安的愤恨和祖国命运的关怀。他的诗不论在当时或对后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六、元曲、杂剧

元代是散曲和杂剧兴盛的时代。元代散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马致远是元代散曲之大家,很有影响,其作品多写怀才不遇的悲愤或羁旅飘泊的痛苦,代表作如《双调·夜行船》(秋思)、《天净沙》(秋思)等。“枯藤老树皆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马致远的确善于摄取自然景物,融羁旅飘泊之情于萧瑟荒芜之景,强烈烘托出“断肠人在天涯”的秋思情绪,情调虽感伤,艺术手法却很高,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元杂剧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与王实甫,代表作分别为《窦娥冤》和《西厢记》。

七、明清诗歌

明清两朝是戏曲和小说兴盛的时代。较有成就的诗人如:高启、于谦、戚继光、俞大猷、顾炎武、陈子龙、夏完淳、吴伟业、王士祯、纳兰性德、袁枚等人。

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对旧体诗词的借鉴。创作新诗应当全面继承和发展几千年来中国古典诗词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优良传统,努力创造发扬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诗的民族形式。在此对我国诗史只作了一个简要介绍,理出一个基本脉络构想,还有待不断充实、完善。

明代诗歌是在拟古与反拟古的反反复复中前行的,没有杰出的作品和诗人出现

清代诗词流派众多,但大多数作家均未摆脱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套子,难有超出前人之处清末龚自珍(1792--1841)以其先进的思想,打破了清中叶以来诗坛的沉寂,领近代文学史风气之先他的诗常着眼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的观点来揭露现实,使诗成为现实社会的批判工具后来的黄遵宪(1848--1905)、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1873--1929)等新诗派更是将诗歌直接用做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载体

八;

“五四”文学革命中,中国的现代文学诞生了1917年胡适(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8首,并提出“诗体大解放”的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在新诗诞生过程中,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创作主力经过他们的努力,新诗形成了没有一定格律,不拘泥于音韵,不讲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质朴,以白话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诗集有:胡适的《尝试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儿》和郭沫若的《女神》

郭沫若的《女神》带着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带着不同于其他白话诗的鲜明艺术性,为新诗奠定了浪漫主义的基础《女神》也是新诗真正取代旧诗的标志它成功地创造、运用了自由体形式,将新诗推向新的水平

经过开辟阶段,新诗形成了以自由体为主,同时兼有新格律诗、象征派诗的较为完善的形态

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的自由体诗,他们的诗多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觉醒后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追求与苦闷其中朱自清的成就较为突出他的诗突出地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如《光明》一诗表达了作者不靠施舍、踏实求索的愿望还有《匆匆》、《自从》、《毁灭》等诗都表现了历经坎坷与幻灭,追求理想之心不渝的坚韧文学研究会中自成一家的冰心,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出版了《繁星》、《春水》两部诗集她的这些诗都被称作“繁星体”她的“繁星体”诗多表现母爱、童真和自然之情,满蕴温柔、忧愁之风

怒吼的诗指的是瞿秋白和蒋光赤等***员作家的政治抒情诗,其中蒋光赤(1901/FONT>1931)的诗最多他的诗中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色彩,如《太平洋中的恶象》、《中国劳动歌》、《哭列宁》等诗一扫当时许多新诗中的缠绵悱恻之调,充满了阳刚之音,但他的政治抒情诗存在内容较空泛的弊病

在新诗创作中,爱情诗这一领域当属湖畔诗社的诗最为引人注目,汪静之(1902-- )、应修人(1900--1933)、潘漠华(1902--1934)和冯雪峰(1903--1976)是其中的主力他们的诗中所描写的爱情大胆而袒露,其间所显现出的质朴、单纯的美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写自由体诗的冯至(1905--1994)也是比较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既写爱情,也写亲情和友情,出版有《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等诗集

提倡格律诗的是新月派闻一多(1899--1946)为格律诗理论做出了很大贡献为建设新格律诗,闻一多提出建设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并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创作实践闻一多有两部诗集《红烛》和《死水》在他的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感贯穿始终此外,他的诗还表现了“五四”时期积极向上,进取追求的精神风貌他的艺术表现方法是浪漫主义的他常选择某一形象来托物寄情他善用贴切的比喻以增强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他的诗具有他所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一特点对整个格律派产生过重大影响徐志摩(1896--1931)是新月社的另一重要诗人他的诗主要表达对光明的追求、对理想的希冀、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个性解放、追求爱情的诗在徐志摩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风婉约,文字清爽、明净,感情渲染浓烈、真挚,气氛柔婉、轻盈,表现手法讲究而多变他的诗多收于《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诗集中

几乎在新月派活跃的同时,象征派的诗也出现在中国的诗坛上象征派的诗既不真实描写,也不直抒胸臆,而是常采用不同于常态的联想、隐喻、幻觉、暗示等手段制造朦胧、神秘的色彩李金发(1900--1976)是象征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微雨》、《为幸福而歌》等诗集他的诗反映了“五四”之后一些知识分子面临茫然的前途时而产生的悲观情绪李金发被人称为“诗怪”,是因其诗怪诞,可读性较差,但他的诗也有许多成功之处,如诗中大量形象鲜明的比喻、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强烈的感觉等皆为许多人所不及其他成绩较为突出的象征派诗人还有王独清、穆木天和冯乃超

30年代的左翼诗派以高昂的战斗激情领诗坛一派风骚殷夫(1909--1931)是重要的政治抒情诗人他的诗热情颂扬无产阶级革命,生动描绘工人运动的战斗场面因为有实际斗争经验,所以他的诗感情充沛而真挚又不流于空泛,艺术风格朴实、粗犷,代表作品有《血字》、《1929年的5月1日》、《我们的诗》等左翼诗派的重要代表团体是中国诗歌会他们的艺术主张是诗歌大众化,倡导诗歌面向下层人民,歌唱抗日救亡运动,代表诗人是浦风(1911--1942)

新月派之后,描写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的现代情绪的现代诗派兴起,戴望舒(1905--1950)是现代诗派的主要诗人他因1928年发表的《雨巷》一诗而获“雨巷诗人”的美名,曾出版过《我的记忆》、《望舒草》等诗集这些诗作集中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感和孤独感他的诗大量采用象征意象,但因贴近主观情绪,诗意虽曲折、朦胧但并不过于晦涩他常用的譬喻也新鲜而贴切富于节奏感是他的诗的另一特色

抗战后诗坛上最重要的诗派是七月派七月派的重要诗人是胡风、艾青、田间、亦门、鲁藜、邹荻帆等在他们的创作中,政治抒情诗占有很大比重,内容多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呼唤人们的抗敌斗志七月派在艺术上注重以炽烈的激情去撞击人们的心灵,而不讲究文学的雕琢、修辞质朴、粗犷、奔放是七月诗人共有的艺术特色

40年代后半期,被后来称为民歌体的新诗在解放区农村成熟了民歌体新诗的突出成就表现在李季与阮章竞的叙事诗中

马凡陀是袁水拍(1907--1983)40年代中期发表讽刺诗的笔名他在这一时期的诗结集为《马凡陀的山歌》,这是当时国统区最有影响的政治讽刺诗集它多以市民熟悉的民谣、小调写成,轻松、诙谐而又锐利、泼辣,锋利的笔锋扫荡了末日社会的各个角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诗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题材、新主题伴随着新生活应运而生诗人们满怀激情抒写了一首首新时代的颂歌同时,新的社会也造就出一批诗坛新人和崭新的作品他们是:邵燕祥和他的《歌唱北京城》、《到远方去》,森林诗人傅仇和他的《伐木者》,严阵的《老张的手》,未央的《祖国,我回来了》,李瑛的《军帽下的眼睛》,公刘的《边城短歌》和《黎明的城》,顾工的《喜马拉雅山下》等此外,诗歌形式有所创新,吸取民歌营养的信天游、接受外来影响的阶梯式、新格律诗等形式相继出现

50年代未60年代初,诗歌兴起了新民歌运动,发展了传统民歌政治抒情诗以独立的艺术形式在60年代出现,郭小川、贺敬之是当时两位优秀的政治抒情诗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另一突出成就是长篇叙事诗的丰收郭小川的《深深的山谷》、《将军三部曲》以新颖的形式和深遂的思想享誉诗坛,李季的《杨高传》、闻捷的《复仇的火焰》、韩起祥的《翻身记》、王致远的《胡桃坡》、臧克家的《李大钊》、田间的《赶车传》等也都别具特色

但取得成绩的同时,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也存在着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不够丰富的缺点

新时期以来,沉寂十载的诗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景象诗歌在表现手法上,得以古今中外广泛借鉴,形式则更趋于松散的自由体,风格千姿百态新时期初期,欢呼胜利、反思历史的诗歌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并使之继续发展与此同时,一批青年诗人,如舒婷、顾城、江河等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快速成长起来他们的诗通常表现出一种晦涩的、不同于寻常的复杂情绪,人们谓之“朦胧诗”

80年代中后期以后,诗坛又出现了自称为“第三代诗人”的现代派潮流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0—2011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编)考试要点

一、单选

1.60年代初关于历史剧的讨论史学家吴晗提出“历史剧是艺术也是历史”的观点要求历史剧不可虚构和夸张文学批评家李希凡针对这一观点认为“历史剧是艺术不是历史”

2.郭沫若用毛泽东两结合的方法谈毛泽东的一首词《蝶恋花》

3.1967年初毛泽东点名批判的文艺黑线人物是—周扬

4.第一次文代会举行是在1949年7月

5成立于1946年中华全国文艺作家协会的组织者是张道潘

6.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官方主办的文学刊物是《文艺先锋》

71943年重庆报道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情况的报刊是《新华日报》

840年代后期左翼文化的中心—香港

9.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特征是—实践性

10.1962年5月《人民日版》副刊开办了一个杂报专栏—《长短录》

11.杨韶萱将《牛郎织女》的故事改编的剧本是《新天河配》

12.被称石油诗人的是—李季

13.话剧《茶馆》的导演是焦菊隐

14.对杂文振兴有卓越贡献的杂文作家是徐懋庸

15.把散文当诗一样写的作家是杨朔

16.当代叙事诗的开篇之作是《漳河水》

17.周立波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作品是《暴风骤雨》

18.被称为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是孙犁

19.《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

20.1958年新民歌运动背景下开展的一次大讨论是对新诗发展的道路

21.毛泽东谈新诗意见时提出的创作方式是“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22.引发持续十年文革的直接导火线是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

23.毛泽东对文艺问题的第二次批判是在1964年6月27日

24.郭沫若把从现实政治问题出发到历史中寻找事件和人物作为对现实发言的依托作为自己历史剧构思的特点

25.郭沫若对曹操的评价—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形象

26.郭沫若写《蔡文姬》的目的—为历史人物翻案

27.郭沫若对武则天的评价—雄才大略志于富国强兵从谏如流知人善任富于人情味的君主

28—《蔡文姬》哪一部分内容具有爱国主义—“文姬归汉”

29.《蔡文姬》揭示的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学写作的主题—国家社会责任与个人情感的冲突

30.曹禺在当代的第一部剧作是《明朗的天》1961年的五幕话剧是《胆剑篇》

31在当代创作改编的戏曲中吴晗的《海瑞罢官》影响最大并直接成为重要的政治事件

32.郭小川《将军三部曲》闻捷《复仇的火焰》李季《杨高传》是当代的写实诗《复仇的火焰》以新疆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讲述1950—1951发生在新疆东部巴里坤草原的叛乱和叛乱平息的过程有着庞大的艺术结构追求宏伟恢弘的气势在展开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的描述上在安排若干复杂交错的人物线索上在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有理由称它为“诗体小说”

33.毛泽东指出中国诗歌的出路一是名歌二是古典在这基础上发展新诗

341964—1965话剧取材主要来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时期的生活有关亚非拉“反帝反修”运动的想象(如《刚果风雷》《赤道战鼓》等)阶级斗争无一例外是所有作品的主题

《年轻的一代》《霓虹灯下的哨兵》《千万不要忘记》受到当时评论界极高推崇《千万不要忘记》结构最为严谨

35.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可分为两类:一类相对而言格局较小更多从民歌和古典诗歌取得借鉴《回延安》另一类是“鸿篇巨制”《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

36.郭小川在当代诗歌的成名作是总题为《致青年公民》的一组政治抒情诗除“楼梯诗”“半格律体”之外还有“现代赋体”的形式雪和山谷都采用当代流行的半格律体

二、多选

1.中国作协主办的文学刊物有《人民文学》《文艺报》《新观察》《译文》《文艺学习》《诗刊》《民族文学》《文学评论》

2“山西作家群”有那些称号?“山西派”“火花派”“山药蛋派”

3.赵树理40年代的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

4.1962年《人民文学》时报开办的《长短录》专栏的宗旨是表彰先进匡正实力活跃思想增加知识

5.1956年与赵树理同时被誉为中国现代的“语言艺术大师”的有郭沫若巴金茅盾老舍曹禺

6.十年文革被列为批判的**有《早春二月》《兵临城下》《燎原》《革命家庭》《红狐赤卫队》

7.杨朔的名篇有《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香山红叶》

8.40年代后期被称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作家包括朱光潜萧乾沈从文

9.《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有吴晗邓阔廖沫沙

10.属于政治抒情诗的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十年颂歌》

三、论述题

1.柳青《创业史》(第一部)艺术成就

《创业史》堪称当代以反映农村题材并具有史诗性的鸿篇巨制评论界用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尺度“广度”“深度”来评价这部小说足以证明它的艺术成就

小说正反两条主线鲜明并贯穿始终小说对摇摆在两条阵线间的代表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刻画评论界认为是《创业史》最突出成就的标志梁三老汉的形象一是形象的丰满厚实二是揭示了社会现实面貌的深刻和广度

小说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叙述语调与人物语言的鲜明距离有助于实现叙述者对故事的介入显示叙述者全知的权威姿态直接揭示人物的情感心理动机叙述语调还可以对人物事件做出解说和评判从典型性和深度等方面评述《创业史》的艺术成就显然在赵树理当代农村小说之上

2.老舍《茶馆》的艺术特色

老舍的名作《茶馆》(1957)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民国初年、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历史变迁。过三个时代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新社会制度往。老舍在展开这一宏大主题时,选择从“侧面”,从“小人物”生活变迁的角度入手,并把描述范围限定在茶馆这一“小社会”中。他没有采取以中心情节和贯穿全剧的冲突这种当代话剧常见的结构方式,而采用被称为“图卷戏”或“风俗画”的创新形式。众多人物被放置在显现不同时代风貌的情景中。剧中人物,涉及市民社会的“三教九流”,其中,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是贯穿全剧的三个人物。

3.百花文学的特征

绝大部分是短篇创作写作的这些作品中固然有“老资格”作家主要还是在四五十年代之交走上文学道路的青年作者他们的创作表面上看呈现出两种倾向一种要求创作加强其现实政治的“干预性”更多负起揭发时弊关切社会责任缺陷的责任另一种则在要求文学向“艺术”的回归清理加在它身上过多的社会政治的负累两种趋向看起来正相反对其实在作家的精神意向上互为关联

4“十年动乱”文学思潮

十年文学思潮成称为政治文艺思潮是一个特殊阶段不存在一种具体意义上的文学思潮所谓文学思潮只是盗用文学的名义实质上是一种普遍泛滥的极左的政治潮流其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纪要》为代表的对既往文学传统和成就的全盘否定《纪要》中心是炮制了一条“黑线专政论”《黑八论》作为文艺阵线的代表以《纪要》为代表的这股文化虚无主义潮流在文革中对文学进行了全面批判和扫荡造成了当代文学一段难以填补的空白和断层的历史

5.《红旗谱》开头楔子的作用

一方面将事件向深处延伸证明革命的历史依据另一方面是为正文提供铺垫和对比

6.当代短篇小说讨论的焦点问题

7.1958年郭沫若的一百零一首组诗“百花齐放的特点是什么?

具有大跃进的时代色彩(1天等于20年)或诗及时配合政治的典范

8从题材角度讲短篇与长篇的区别

长篇侧重于表现历史短篇更多关注现实关注行进中的情境和事态

9.《文艺报》针对赵树理哪一部小说展开了讨论?《锻炼锻炼》

10.赵树理文学观念前后有何变化?

在小说观念上也坚持小说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同一的理解不过后来不在特别坚持把小说当做农村工作指南的那种看法而且更突出了从传统戏曲等相承的“教益”的功能观

11.简述《龙须沟》的内容和主题体现了老舍的哪些基本艺术特征

《龙须沟》以北京市人民政府未=为整理一条臭水沟为中心情节通过住在沟沿上的大杂院的四户居民在新旧社会不同的生活遭遇表达力作者对新生政权的歌颂之情和“人民政府爱人民人民政府人民爱”的中心主题

人物形象的个性化戏剧冲突的生活化人物语言的性格化

12.第二次话剧高潮的主要作品

《霓虹灯下的哨兵》主人公好八连排长陈喜经得起资产阶级的腐蚀和各种环境的考验《千万不要忘记》主人公丁少纯机电厂工人必须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正确处理好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年轻的一代》主人公地质学院毕业生林育生一个人的成长好与坏决定因素并不在家庭(革命血统论)

革命历史剧有《兵临城下》《红色风景》《七月流水》《最后一幕》《杜鹃山》《东进行曲》历史剧有田汉《关汉卿》郭沫若《武则天》曹禺《胆剑篇》

大写十三年——1950—1963十七年文学——1949—1966(五六十年代文革发生前)

四、名词解释

1.西南边疆群——生活或战斗在川西云贵等西南边疆的解放军战士在搜集整理当地民间史诗抒情诗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一群青年军人作家其中有公刘顾工等

2.第四种剧本——反映工农兵生活题材以外的其他题材的剧本如岳野的《同甘共苦》写的是老干部与他前妻及现任妻子的感情纠葛

3.非主流文学——那些偏离或悖逆主流文学规范的主张和创作产生于文学规范要求有所放松对规范发生多异性理解的时期如“百花时代”政策调整时期以及文革时期

4.海派小说

四十年代生活在上海的一些作者专门写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一些作品和小说被称为海派小说海派小说在三四十年代就受到文学界的批判进入五十年代后更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如张爱玲苏青等

5.《刘志丹》事件——1962年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这部描写刘志丹创建陕甘红军和根据地段经历的长篇小说被批判为“为高岗翻案的大毒草”并引发出毛泽东的“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是一大发明”的著名批语最后成立了以康生为组长的《刘志丹》专案审查组“这事件受株连者数以万计许多人受到残酷迫害”

7.九叶派——江苏人民出版社把辛迪等九人的诗作以《九叶》作为诗集名而正式出版故称“九叶派”

8.七月派——抗日战争期间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发表诗作或在《七月诗丛》专栏出版诗集的一批诗人这批诗人大都受胡风文艺思想的影响其中有些后来被打入胡风反革命的骨干分子

9.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10.三结合——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

11.三中心——

12.三名三高——名演员名教授高工资高奖金高稿酬

13.《纪要》

14.天安门诗歌

1976年4月5日清明节前后北京数百万民众到天安门广场用各种形式悼念周总理的逝世其中诗歌是被广泛用运用的一种形式用来表现对四人帮极左路线罪行的谴责和愤懑盟的诗歌

15.地下文学——文革期间秘密和办秘密的由知识青年写的未公开发表的手抄小说和诗歌

16.山药蛋派——这是一个含有土特产象征意味和地域色彩的形象化的比喻因为以赵树理为代表的的包括马蜂等六位作家都出生和生活在山西都以山西农村生活为题材从事小说创作即挂有出生地山西省的名字还形象地赋予土豆这类蔬菜人格化的意蕴

17.黑八论——黑八论是文艺黑线的代表观点具体指“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现实主义深化”论“反题材决定”论“写中间人物”论“反火药味”论

18.文化性格——作家出身与生活经验及其作品取材的地理区域其特征是地域的转移作家中心的重点由原来五四大多出生于南方江浙福建四川湖南一带的作家向当代出生于西北中原一带转移像晋察冀陕甘宁晋冀鲁豫

19.楼梯诗——将诗行排列成梯形形状的诗原属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适应朗诵需要将散文诗的长句切割成梯式排列而成为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被称为剁碎了的散文

抓住方法,这种题是有章可循的。

你可以看一看下面的方法和典型的题目。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 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1、 文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2、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①、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诗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②、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③、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④、咏怀诗: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⑤、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苏轼的《念奴娇o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3、诗人风格�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5、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 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等。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6、表现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其他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学生对这些手法都应了解,以便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7、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三、灵活运用答题技巧

学生在回答主观鉴赏题时要重视"三注意":

首先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象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其次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 诗中有画 "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再次要注意注释,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可以这样说,做到了"三要",诗歌鉴赏就成功了一半。

四、强化书面表达

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之后,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往往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成为思想表达的瓶颈。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也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因此,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细说。虽然鉴赏的文字较作文少很多,但是考生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构思后再落笔,避免涂涂抹抹。卷面清爽,阅卷教师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矛盾。

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逻辑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见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论,也应当能够自圆其说。

以上主要从诗歌的内容、形式以及答题技巧几方面,对诗歌鉴赏进行了粗略的谈论。我相信,同学们只要对诗歌饶有兴趣, 掌握一定的规律方法,克服功利主义思想,摒弃为做题而做题的做法,就一定能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在平时的学习和高考中游刃有余。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是新《考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的热点考题是关于现代诗歌的鉴赏,而现代诗歌的鉴赏倍受人们的关注。那么,如何来鉴赏现代诗歌呢

从高考的命题实际来看,现代诗歌的测试多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如1999年高考语文第10题对艾青诗

《我爱这土地》的赏析等。在具体的应试过程中,我认为可以运用以下一些解题技法。

一、借技巧,抓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

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从而顺利解答关于主旨一类的考题。例如:

对诗人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任意蹂躏的命运。

C.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D.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

本诗以马为描绘对象,但作者决不会是在说现实中的马如何如何。作者显然是在以马喻人。本题A、B两项都是错误在不懂得这种技法。C项能联系该诗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展开想象和联想,懂得以马喻人,但对诗的主旨理解错了。“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有泪只往肚里咽”这些关键语句描绘的形象是在“忍受”而非“挣扎”,它是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悲惨形象的真实写照。可见答案应为D。

二、按需要、看搭配,注意表达合语境。

与古典诗歌一样,现代诗歌也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有一类考题是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的。做这类题,一要看词语的搭配,二要看表现方法的需要,三要看是否合乎句意,符合诗境,从而达到排误存正。例如: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诗后考题

也许——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不许清风b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c松阴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第二节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

A、照 飘 树 B、弄 吹 片 C、拨 刷 伞 D、射 掠 团

细品全诗,可知:a处,主语是“阳光”,宾语是“眼帘”,“弄”字显然不当,据下文“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可知ab两处用的是拟人法,“照”和“射”不能产生拟人作用,所以a处应选“拨”。“飘、吹、掠”也都不能产生拟人作用,所以b处应选“刷”。c处,“团”字与“松阴”搭配不当,“树”和“片”与“撑”字搭配不当。只有“伞”字,既能与“撑”搭配,又能与“庇护”搭配。比较四个选项,答案当为C。

三、读原诗,据题干,综合思考防片面。

有些对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惑项,干扰考生。应试时,应把原诗、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解答。仍以闻一多先生的《也许(葬歌)》为例

(原诗见上):

①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天折而作。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 )

A.表现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

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满。

C.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衷心祈祷,希望她能在地下安息。

D.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②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A.通过具体形象,象征社会的环境。

B.通过具体形象,进行生动的比拟。

C.通过具体形象,烘托真实的意境。

D.通过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第①小题考查的是对诗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有些考生知道闻一多是个民主主义战士,知道他的诗集《死水》内容多抨击黑暗现实,因而在做题时不加考虑地选择B项。这是不正确的。本题题干已经提示:这首诗

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天折而作。即是为亡女而作,抒发的就一定是哀痛之情。所以答案应为A。

第②小题考查的是对写作方法的理解。依据上面对诗歌的分析,B项不正确。诗中有比拟,但不是这些事物都用于比拟了,A项以偏概全,也不正确。D项“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表现主旨偏离太远。只有C项与悼念亡女紧相联系,是正确的。

四、找矛盾,扣诗题,把握意象辩真伪。

现代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或否定的矛盾方法来干扰考生。因此,应试时宜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的形象特点,辨出真伪来。例如(1999年高考语文第10题):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看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

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合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我爱这土地》一诗是艾青在抗战时期的名作,四个选项分别着眼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文字表达技巧等,其中C、D两项,一说“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一说“诗中的

‘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构成明显的矛盾项,必有一误。答题时便可从此入手,细作分辨。读诗可知,“我”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形象的特点是“爱这土地”,诗题已很明确。至于诗中写到

“鸟”,是对“我”拟物,以丰富“我”的形象,“鸟”不是全诗的形象。再说,这最后两句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是诗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根据这一形象特点,我们就不难判断D项为不恰当的

了。

总之,在平时的诗歌鉴赏过程中,我们只要把握好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以上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做到因诗制宜、因题制宜,灵活运用。那么我想,不管是现代诗歌还是古典诗歌,无论是平时阅读还是考试,我们就会自如应付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258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