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蹈艺术的园圃中,少儿舞蹈堪称为一朵娇嫩可爱、自然成趣的小花,它盛开在城乡各地,在红砖青瓦之中,在翠雾绿荫这下,散发着宜人的清香。少儿是人生最美的时期,性格活泼,好奇好模仿,并且有强烈的求知欲。如何针对孩子的特点,培养他们辨别美与丑的能力?如何培养他们美的思想、观念的情操?这是少儿舞蹈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少儿舞蹈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生动活泼,适合少儿接受的舞蹈形象,在生活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方面进行培养。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少儿舞蹈教学呢?下面谈谈我教学的浅见。
一、少儿舞蹈教学中的音乐选择
舞蹈音乐应悦耳动听,旋律流畅,具有教育性、趣味性,能启发少儿展开丰富的联想,能发展儿童对音乐的感性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音乐的节奏要鲜明、强烈,能引起儿童的动感。节奏的强弱、动静、停顿等都应鲜明。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乐句是整齐的,这有利于少儿对舞蹈形象、情感的表现和抒发。并且少儿思维又要比较具体形象,他们对事物的爱憎直接表现在言行举止上。例如,少儿舞蹈《一分钱》,通过儿童的口,叙述他拾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手中这一件小事。曲调天真活泼,充满幼稚雅。歌调完整毫无说教的味道,却非常自然地体现了拾金不昧的美德。音乐形象唤起了孩子对美的向往,从而达到了美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艺术作品的表演中,少儿的道德感、理智感、实践感和美感都受到各种程度的启迪。所以选择形象鲜明、乐曲短小、简单易懂、节奏性强、旋律优美、有感染力、易被少儿接受和激发其情绪的高尚音乐,是搞好少儿舞蹈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少儿舞蹈教学中的动作设计
在设计少儿舞蹈表现的动作时,应考虑到少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少儿舞蹈的生理性和生活性。了解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少儿实际动作发展和接受水平。少儿处在生理上发展时期,骨骼较软,易变形,肌肉纤细,弹力小,收缩力差,易疲劳,这些特点决定了少儿动作的平衡力、控制力都较差,所以应选择简单、生动、明快、富有少儿情趣和生活气息,具有形象性,能反映少儿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动作。他们好动、好奇、好模仿,有时会出现下意识的手势动作,所以少儿舞蹈还应以模仿、律动、歌表演、集体舞动作为主,去表达他们的内心情感变化。比如小鸭一摇一摆、小兔子一蹦一跳,生活中拍拍手、跺跺脚、跳一跳是少儿舞蹈动作的原型。这些动作来自少儿本身的生活,少儿做起来也亲切。又如少儿舞蹈《我有一只小木枪》,此舞表现的是一群活泼的幼儿在愉快游戏中,模仿解放军的操练、打靶等军事活动,老师根据孩子们日常游戏中的形象动作,及少儿喜欢模仿解放军的操练、射击、打仗等心理要求,把动作加以提练,变得活泼、夸张。设计少儿舞蹈动作时,还要考虑到少儿的自然素质,克服其不足,力求舒展、开放、动作鲜明欢快,丰满又有朝气,充分把握少儿思维形象具体性、好奇性、幻想性和模仿性。发挥其长而避免其短,使他们的表演动作更有感染力。
三、少儿舞蹈教学中队形与角色的安排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少儿舞蹈常常是以整齐的队形统一动作来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所以少儿舞蹈教学的队形变化简单明显。无论表演舞还是娱乐性的集体舞,都不宜太繁琐、复杂。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如一个顺时针大圆圈内再加一个逆时针小圈,或横线前进、竖线推进等都是少儿可以接受的,尽量少用那些歪、斜等不规则的对形。在角色的安排与变化上应简单好记、角色单一,故事情节与人物不宜太多,使舞蹈队形既丰富明了又简单合理。
幼儿园都开设有幼儿舞蹈课,那么幼儿舞蹈都培养孩子们哪些能力呢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比如身体素质提高、潜能开发、学习能力等,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1、培养儿童的舞蹈基本功,培养儿童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从而实现孩子的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2、培养儿童身体对节奏的敏感性,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3、培养儿童良好的姿态和气质
4、培养和增强儿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学习能力,并且促进儿童全脑的开发。
5、培养少儿的兴趣、信心、毅力、意志等优良品质,从而促进少儿智力全面发展
经过幼儿舞蹈的学习,儿童获得了基础的舞蹈知识,锻炼出身体的柔韧度、平衡力、协调力,使儿童的体质得到增强,同时,儿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学习能力也得到大大增强。并且,儿童的艺术潜能得到开发,形态以及气质得到改善。因此,通过少儿舞蹈的学习,儿童的学习能力得到大大提高,使得儿童在其他课程知识的学习也变得轻松、容易。所以说,幼儿舞蹈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不在于让孩子学会什么舞蹈,而在于在孩子得到锻炼和提高。所以,家长不需要太在意孩子跳舞跳得好不好,只要让他参与就OK了。
舞蹈起源于劳动,于文学、音乐相伴而生,是人类历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它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作为教育手段,舞蹈活动不仅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动作的协调、灵活,富有节奏感、表现力,而且可以丰富、抒发、表达情感,起到良好的健身、健心作用。舞蹈对人们(表演者、欣赏者)的心态、生理、情感、品德等多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民族的文化素养所具有的深远的社会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有许多的孩子对舞蹈非常感兴趣,但学舞蹈的女孩居多,男孩少,其原因是有些家长认为男孩学舞蹈会变得女性化,说话走路像女孩,其实这种看法不完全正确,现在很多男孩喜欢跳街舞,街舞也是舞蹈的一种形式,每种所练的基本功都一样,跳街舞没有腰腿的功夫也不行,所以小时候学舞蹈有许多好处:
1、形体优美: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2、动作协调: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
3、肢体灵活性、柔韧性: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
4、锻炼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5、提高身体素质: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剪除练习后能促进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
6、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益感:舞蹈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念。
7、培养审美情感:舞蹈是通过音乐、动作、表情、姿态表现内心世界,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8、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当中表演的能力,使孩子们不怯场,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
9、培养孩子的想像力: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过程中能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尤其是自编自演的作品,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少儿舞蹈教学方法
一、创立良好的幼儿舞蹈教学环境,引导幼儿步入舞蹈艺术美的殿堂。
幼儿舞蹈教学环境是指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所必须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
第一,创设一个充满文明、健康而美好的物质环境。
这是一种有形环境。主要指幼儿园舞蹈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舞蹈室的建立和其教学设备的配置应充分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空气、温度、光线、声音、颜色等环境中物理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舞蹈室应具备空气流通,光线适度、温度适宜等条件。舞蹈室应铺设硬度适中的木质地面或地毯以及适宜幼儿进行舞蹈基本训练高度适中的把杆和墙镜,配备电化教学设备,如大屏幕、电视机或大屏幕投影仪、录像机、VCD机等音响系统。在舞蹈室内装饰色彩艳丽,童趣盎然的绘画和窗帘等。这样可以加强幼儿对舞蹈艺术美的直观感受,在美的环境中愉悦地学习。
第二,创设一个充满爱心,相处融洽的人际社会环境。
这是一种无形环境,主要指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师生关系。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知觉分为情感知觉和理智知觉两种。当这两种知觉达到完全协调时,人的思维才最活跃、想象力才最丰富、记忆力才最旺盛。幼儿的特点往往是情感外露并支配理智,情绪容易波动。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情感有其特殊的意义。舞蹈本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幼儿只有在良好的情感状态中学习舞蹈,才能充分地体验舞蹈美并表现出来。假如,在课堂上教师表现得态度生硬和冷漠,就会使孩子们产生紧张、反应迟钝、根本无法体会舞蹈艺术的美感,最终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凭着一颗诚挚的心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建立彼此间亲切、和谐而良好的感情联系。课堂上耐心讲授,训练时热心辅导,用爱心去和他们沟通,用美去点燃他们求知的心灵之光, 这样才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提高幼儿参与舞蹈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二、丰富幼儿舞蹈教学内容,培养幼儿在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在舞蹈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幼儿掌握自身的形体美的基本形态,确立舞蹈艺术的审美意识,而且应充分发挥舞蹈美的功能,通过学习不同题材的幼儿舞蹈,在理解和表现作品的基础上,树立一种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
幼儿舞蹈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如反映社会题材的舞蹈《红绿灯》、就运用以人拟物的表现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以及人、车在交通中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道理,表现了一种公德之美。反映生活题材的幼儿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灵活地运用了汉民族民间舞蹈语汇和民族服装,通过一群孩子在大年夜看戏种种充满童趣的神态表现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民俗文化之美;还有如表现海岛渔民劳作生产题材的幼儿律动组合《织网捕鱼》则可以体现出质朴的劳动之美;表现科技领域题材的幼儿舞蹈《小火箭》还能够给孩子以科学美的启迪;再如《我们去郊游》这一题材的舞蹈作品,则向孩子们展示了一幅大自然的美景,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只要留心去挖掘大自然、社会生活中美的题材,牢牢把握童趣-这一幼儿舞蹈的审美特征,就一定可以创编出丰富多彩的幼儿舞蹈作品,以充实课堂教学,活跃孩子们节日舞台,为他们编织美好生活、美的理想、为他们撑起一片美天空、孩子们将在舞蹈美的陶冶中树立对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幼儿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
为了在舞蹈教学中对幼儿实施审美意识的培养,我们应认真研究幼儿在审美活动中如何生成美感的最基本的客观的现实。劳承万在他的《审美中介论》中说:"在审美活动中,要了解审美过程及其运动的基本环节,首先就得区分出审美的主体和客体,然后才能在"主体-客体"间找出中间环节。同时,审美过程或审美中介,也必须放在审美的主体和客体的系统中,才能获得科学的解释。"事实上,幼儿在学动作,练组合、排节目期间,总是观察和跟随着教师的示范心 摹 手追地模仿,在聆听教师讲解动作的同时幼儿本人也手舞足蹈。这时他们主要是以审美主体的身份,对审美客体--动作的技术规格,起止路线,舞姿变化,风格韵律、音乐节奏,人物性格等作舞蹈艺术美的初步谛视和判断。
由于舞蹈艺术的美感是由舞者心理现象、文化素养集合于他们的身体动作之中体现出来的,如果教师在运用示范法和讲授法与教学方法的时候,缺乏对舞蹈教材的理解和表现,或是不能够由始至终地示范美,并完成感染和引导幼儿表现美的任务,那么审美过程或审美中介就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削弱幼儿的审美能力的发展,并且会严重阻碍幼儿审美意识的确立。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现代化电化教育手段的教育优势,为我国的幼儿教育服务的热潮正在蓬勃兴起,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现代化电化教学手段具有声图并茂,直观形象、感染力强、表现手段多样,可打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根据教学要求灵活调节画面的独特性。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可以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和灵活地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如蒙古族舞蹈中的"软手 "动作,具有"大雁在蓝天上翱翔"的表现性,给人以辽阔壮观的美,动作由大到小,则有一种"远飞"之感和"草原静悄悄"的优美意境。在教授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可以先通过投影、电视展示草原飞雁、牧马的景色,蒙古族人特有民族服饰和歌舞场面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概况,给幼儿以直观、丰实的感性认识,并将教师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情感深深地倾注于舞蹈美的示范表演和讲解之中,启发孩子的想象,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就一定能够准确把握住蒙古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
;32个。歌曲《浪漫的草原》,原唱赵曦鹏,该歌曲被制作成大众健身舞蹈,广泛流行于网络、民间。浪漫的草原32步32个拍子。歌词节选:心在敖包上祈祷,话在酒杯中激荡,情在月色中缠绵,爱在毡房里流淌,祝福在哈达上诉说,恋歌在小河边欢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