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图片长什么样子

蒲公英的图片长什么样子,第1张

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蒲公英,根略呈圆锥状,弯曲,长4~10厘米,表面棕褐色,皱缩,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叶成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每侧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裂片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

蒲公英的特点如下:

蒲公英的分布广泛,在中、低海拔的山坡、田野、草地和河滩边上均有分布,而且植株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很快,具有耐热、抗旱等特点,此外蒲公英在松软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蒲公英的根系较长,折断后具有乳白色的汁液,而且汁液中带有一定毒性,此外蒲公英在花后会结出种子,种子上带有密集的白色冠毛。

它开放的花朵没有香气,但是却在洋溢着春天的气息。通常是生长在山间、沟谷、山坡、草地旁。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够忍受很低的温度还能忍受很高的温度,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1、萌发出芽

在每年温度稳定在15度以上时,会将颗粒饱满圆润的蒲公英种子撒播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薄土后浇水保湿,此时土壤内的种子会不断吸收水分膨大,最后长出嫩芽露出土面,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2、生长开花

蒲公英的幼苗长出2-3片真叶后,即可追施稀薄的腐熟液肥,以加快植株的生长速度,等到花期前1-2天开始控水,一般蒲公英单花绽放持续时间为2-3天,此时花朵白天怒放,傍晚时分会将花瓣向中心收拢。

3、开始结籽

蒲公英一般在夏季结籽,此时每株花的结籽量会随着生长年限增加,部分单花可以结籽10粒以上,等花期结束15天后,种子的外壳会从翠绿色变为黄绿色,种子呈浅褐色时,则说明种子已经成熟。

蒲公英共有九种,分别是:

1、亚洲蒲公英

亚洲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颈部有暗褐色残存叶基,叶线形或狭披针形,舌状花**,稀白色,边缘花舌片背面有暗紫色条纹,柱头淡**或暗绿色,花果期4~9月。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等省区,生于草甸、河滩或林地边缘,俄罗斯、蒙古也有分布。

2、红角蒲公英

红角蒲公英的根颈部被褐色残存叶基,叶基腋部有稀疏的细毛,舌状花上部白色,下部**,。分布在巴基斯坦、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阿富汗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30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河谷草甸或洼地处,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3、白花蒲公英

白花蒲公英根颈部被大量黑褐色残存叶基叶线状披针形,舌状花通常白色,花果期6~8月。产甘肃西部(阿克塞)、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2500~6000米,山坡湿润草地、沟谷、河滩草地以及沼泽草甸处,印度西北部、伊朗、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也有分布。

4、深裂蒲公英

深裂蒲公英的根颈部被少量暗褐色残存叶基,叶基腋内有少量褐色弯曲柔毛,叶长圆形或长圆状线形,舌状花**,花冠无毛,花果期6~8月。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3100米至38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河谷草甸和低山草原。

5、小花蒲公英

小花蒲公英叶倒披针形,全缘或大头羽状半裂至深裂,舌状花**,边缘花舌片背面有紫色条纹,花柱和柱头**,瘦果淡橘黄至棕色。产山西(五台山)、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生于海拔1500-4500米沼泽地、河滩草甸以及山坡草地,不丹、印度西北部及巴基斯坦北部也有分布。

6、华蒲公英

华蒲公英别称碱地蒲公英,根颈部有褐色残存叶基,叶倒卵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舌状花**,稀白色,花果期6~8月。分布在蒙古、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四川、青海、陕西、河北、内蒙古、云南、山西、河南、吉林、辽宁、甘肃、黑龙江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29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稍潮湿的盐碱地、原野及砾石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7、窄苞蒲公英

窄苞蒲公英别称厚叶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颈部密被黑褐色残存叶基,叶基腋内有少量的暗棕色细毛,分布在哈萨克斯坦、欧洲、伊朗、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420米至143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盐碱地、农田水旁、河漫滩草甸或路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8、东北蒲公英

东北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倒披针形,两面疏生柔毛,花葶多数,头状花序,下有疏绒毛,舌状花,**。产黑龙江、吉林、辽宁,生于低海拔地区山野或山坡路旁,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9、异苞蒲公英

异苞蒲公英是中国的特有植物,生态适应性较强,可在较湿润的环境及稍盐碱化的土壤上生长,一般生于湿润草地原野,路旁或林缘附近。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生长于海拔150米至900米的地区,多生于路旁或湿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高级农艺师

蒲公英是菊苣族莴苣亚族蒲公英属植物,花型奇特,花开后风吹即散,种子随风而去。

蒲公英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在中国、朝鲜、蒙古、俄罗斯均有分布。

蒲公英根为圆锥状,叶片多样,花多为白色。

别称

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

形态特征

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

根长4~10厘米,表面棕褐色,皱缩,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

叶呈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

花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高10~25厘米,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直径约30-40毫米;总苞钟状,长12~14毫米,淡绿色;舌状花**,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红色条纹,花药和柱头暗绿色。

养护方法

蒲公英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对环境要求不高,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蒲公英生长更为旺盛。

蒲公英生长期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定期施薄肥,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养分即可。

白缘蒲公英(原变种)  藏蒲公英  长锥蒲公英  川甘蒲公英  川西蒲公英   葱岑蒲公英  葱岭蒲公英

简介:

婆婆丁,学名称   蒲公英,又名   黄花苗、   黄花地丁、   黄花郎、木山药、浆薄薄、补补丁、   奶汁或苦蓿等。 

多年生   草本植物,叶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花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   花期4-9月,   果期5-10月。

分布在广泛,华北、华中、华东、东北等区的许多地方,春、夏、秋三季,田野、路旁、山坡,以及房前屋后,均有蒲公英生长;人工栽培蒲公英的单位或个人也日益增多。蒲公英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形态特征:

蒲公英根为纺锤形或圆锥形,垂直生长,入土较深,单一或分枝。地上茎不明显,高10-25cm, 婆婆丁(8) 全株被白色疏软毛,含白色乳汁。 根出叶铺散,呈莲座状,叶片倒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15cm,宽约5cm,大头羽裂或羽裂,袭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顶端稍钝头或尖,基部渐狭细成柄,无毛或有蛛丝状细软毛。春或秋开花, 花茎比叶短或等长,但结果时则伸长,有蛛丝状毛; 头状花序直径约35cm,总包片草质、绿色,部分可带淡红色或紫红色,顶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蛛丝状毛; 舌状花鲜**,顶端有红色细条,两性,雄蕊5 个,雌蕊1个。 瘦果倒披针形,土黄或黄棕色,长约4cm,有纵楞与横瘤,中部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喙长6-8mm, 冠毛白色,成熟时黄褐色 。

生物学特征:

蒲公英属 短日照植物,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有利于 抽薹开花;较耐荫,但光照条件好,则有利于茎叶生长。适应性较强,生长不择土壤,但以向阳、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生长较好;早春地温1-2℃时即可萌发,种子在土壤温度15-20℃时发芽最快,在25-30℃以上时则反而发芽较慢,叶生长最适温度为15-22℃ 。

资源分布:

世界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均有野生或种植的蒲公英。蒲公英在我国的分布则更为广泛,华北、华中、华东、东北等区的许多地方,春、夏、秋三季,田野、路旁、山坡,以及房前屋后,均有蒲公英生长;人工栽培蒲公英的单位或个人也日益增多。蒲公英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818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