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的作文

告别的作文,第1张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告别的作文范文600字(精选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告别的作文1

 时间似水,无边的漫延,洗刷了心灵,也冲淡了童真。童年匆匆,未能留下脚印,却留得下回忆。

 曾经,我天真地以为到达十二岁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曾经,我以为时间不会那么无情,会留一些余地。其实错了,时光流逝得好快,满腹童真无影无踪。

 白驹过隙,斑驳的记忆向前冲后又猛地回头。我想起那个大雨滂沱的夏天。水在屋檐下蔓延,雨珠在森森雨势下发出清脆的声响。我突然想起自己还未带伞,可转眼间即将放学。不出一分钟,欢快的放学铃声便催促着我向外走去。楼道的人很多,手上提着湿哒哒的雨伞,不时碰在我的衣服上,留下一串湿润。我对此只是沉默、恍惚。

 我似被挖空内脏般踉踉跄跄冲出门外,接受大雨的洗礼。身边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一把小伞在头顶绽开。“淋了雨会感冒的哦!”朋友用责怪的语气说道。我用蒙眬的眼去看她,忽然有些感动。同学们陆续出来,接着几个要好的同伴挤在这把伞下,嘻嘻笑着:“懒得打伞了,借一个位置哈!”伞本来就小,多了几个人,大家就互相挤着,嘴里还不时说着什么。“哎呀,我的袖子湿了!”“我的裤子也湿了。”“我的也是,我的也是。”大家吵吵闹闹。主人哭笑不得:“带了伞还不打,活该。”听了这句话,大家都没当回事。天很冷,大家紧挨着,心却十分的温暖……

 恍惚回眸,却见眼前一片朦胧。我想笑,可不知从何笑起,是笑大家纯洁无暇的友谊,还是笑流逝的童年?我歪着头,默默思索,是童年这个港口不愿留住我这艘小船,还是我这艘小船,不愿停留在那微小的港口呢?

 童年如烟,逝去了,我的梦也如此散去了。还有几何,才能又这样在伞下挤作一团,嘻嘻哈哈一直走下去呢?

 告别童年,回首童年,满心酸楚,满心留念。

告别的作文2

 “蒲公英告别了母亲,选择了萌发;老鹰告别了巢穴,选择了飞翔;雨水告别了云朵,选择了奉献;流星告别了宇宙,选择了刹那芬芳。”

 记得那是一个阴天,天空阴郁郁地如同我的心境一般。脑海之中闪出了一些回忆:朋友小A的欢笑,B教师的热情教导。与同学在一齐是,一同欢乐,一同痛苦。我最不想应对的一天,还是静悄悄的走过来了,夺走了我与教师同学们六年的感情。他如同一个残酷的杀手,扼杀了一切的完美。我慢慢的走向那给予了我六年回忆的地方学校。那里有我的欢笑、汗水与泪水,一切一切交织成一场梦幻华尔兹。

 最终到了学校了,“某某小学毕业典礼”这八个字在我看起来却那么的耀眼。整个学校一片宁静,似乎也在抗拒着这一天的到来。到了班级后,同学们互相派送着同学录,有悲痛的,有安静的,呃,尽然还有一个开心的,那不是我的朋友小A吗。这让我十分的不解。大家都要告别了,他却还这么的高兴,我便询问了他,他缓缓地说道:“蒲公英告别了母亲,选择了萌发;老鹰告别了巢穴,选择了飞翔;雨水告别了云朵,选择了奉献;流星告别了宇宙,选择了霎那刹那芬芳。”我顿时醒悟了,也许告别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它标志着新生活的到来。我们告别了,但还是能够见面的,还能够祝福,如果一向这样是长不大的。有句古话:“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让我化悲痛为力量,给大家默默地祝福吧,并且在新生活中适应吧。

 告别过去,迎接未来吧。仅有告别了过去,才会有新的开始。

告别的作文3

 “下雨天了怎么办,我好想你……”我们一起唱着歌,来告别我们在一起玩的时光。时光总是那样过着。两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可却承载着我们种种事情,过过的那些日子。我不是特别的喜欢听歌,可听你总是唱着歌我也会了一首。

 在我们要告别之际,我和你一起走到我家顶楼。看着那仅用一根绳子和一块木板做的荡秋千。我们牵手。抬头,看那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唱着我们一起会唱的歌儿。我回忆起我们的点点滴滴,你的喜怒哀乐都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们可以熬夜只为看那短暂的日出,可以在半夜三更互诉着我们的心事,我们是姐妹,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同时也是互相聆听者,更是对方的大姐姐。遇到什么事我们总会相互安慰着。

 我们都有相似的经历,就拿那件事来说吧。在小学时期我上桌翻下来不小心把他的书落在我这儿,我就拿了他的书,第二天要求搜书包,我在书包中拿出了他的书,老师却说我偷了他的书。因为他的书中夹着试卷而我的分数没他高老师就说我偷他的试卷。我的试卷恰好在讲台桌上没拿下来,其实我真的很想说我都没看到过我的成绩不知道多少分,又怎么可能去拿别人的呢。我很委屈。她和我讲起她在小学也被冤枉过。她老师没掉一千元,不巧的的是她今天值日擦黑板。之后老师去问她是不是她拿的,她老师说:有个同学说你在讲台桌待过。听她讲那老师就认定是她偷的最后是因为她没有拿,并且没有什么证据。听她讲之后她的语文成绩一直很低,值到她不是那个老师的学生……歌唱完了。

 听到下面有车来了,我知道她爸妈来接她了。我帮她拿过行李箱放在车上,看着她坐上车。我看着车渐渐迷糊了,眼泪也情不自禁的流落。

 我独自一人望着夜空,看着繁星点点回想着过去,不知什么时候能在见面。

告别的作文4

 岁月的风吹过记忆的水纹,短短的一年初二生活在我手中转瞬即逝。

 握着笔,看着纸面上的题目,好像过去的一年的往事掀起惊涛狂澜,冲击着我的心灵,最终,只化成了眼眶中的两颗泪珠。

 相处了六年的小学同学最终在那个弥漫着花香的夏天天各一方,朝夕相伴的同窗顷刻间失去联络,我哭了,我不能接受。初二开学后,我仍然陷入一种令我陌生的寂寞中无法自拔。每个课间我徘徊在传达室门外,翘首等待小学同学的信。每次读到他们的文字就格外亲切,每逢听到他们的声音就分外欣喜。后来我终于找到了我的知心“死党”,我孤独的心仿佛射进了阳光。我终于学会了微笑。

 上了中学后,我用自己的所见证实了那句名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这里我能时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激烈的竞争,我感到逐渐有些力不从心。我不想面对这个事实,但我却无法摆脱那个阴影。以前无时不伴随着我的有些骄傲的自信不知什么时候起已离我而去。我好难过,我想到了妥协,想到了屈从,甚至想到了嫉妒。可是强烈的好胜心不允许我消沉,于是我努力了,我赶上了。我终于学会了包容。

 感谢初二,这个伤感中夹杂着欢笑的初二,它锻炼了我,教育了我。那个刚踏进校园时懵懂的女孩已经不见了,岁月将她换上了一个幼稚与懂事共存的少女取而代之。不妨把或多或少的收获放进日记,不妨把亦真亦幻的追求交给岁月。不妨用甜美的歌喉给未知的路程唱上一曲赞歌不妨用微笑来面对也许不一定快乐的生活。

 告别初二,迎着岁月的风向前进军。前面的风光更加迷人!

告别的作文5

 天空还飘着细雨,乌云也酝酿着躲藏不住的忧伤,也似乎预示了这个迟来的结局。回首难,不回首更难。细雨掀起白雾掩盖下,那一排排灰瓦泛了青,隐隐露出它灰色的一角。

 再见了,亲爱的过去,记忆中不灭的矮屋。该走了!人总要学会舍弃,隐藏不舍。但是,眼泪却不争气地和在这场愁雨中,分辨不清。

 这间屋子,伴随着我整个童年的美好回忆。我还记得它的屋檐下常有灰燕寄居;我还记得它后院灰白瓦片之间筑成的鸡窝,小鸡的欢鸣萦绕耳畔;我还记得那些年的屋檐冰椎,悬挂着倒映万物的护凌……有没有说过,我喜欢它给人的安逸,一兹炔璧南闫,邻里之间都能传播开去。

 但是,今天的离开,注定你我无法再见。你的门里又会是另一户人家,有我看不到的风景。你再也听不到我的笑声,我也再看不见你的冰凌。我早已不是原来的我,而你却依然如旧。谁知你我相伴的童年,说不尽的难舍,也阻挡不了命运把我们从中剥离。

 今天,我就将离去。在此,与你告别。我第一次拥有思念这么复杂的情愫,也第一次想为你倾尽笔墨。门口有一串除了你我谁都看不见的风铃,像五月的鲜花盛开在谷底。让我为你歌颂吧,最后一次别离。

 告别你,也告别我不朽的童年:我在这儿学习行走,我在这儿学习万物。再见了,我可爱的矮屋。让我抚一抚你青苔遍布的石椅,再看一眼当年顽劣的我在上面留下的痕迹……

 雨一路飘洒,正如我此刻的心情,被打湿在谷底。汽车不疾不徐地行驶着,而你,渐渐消失在我的眼底。我会学着忘记这里,但我不能忘记回忆里,你无声无语,却似一场春雨,刹那,湿润心底。

 再见,那年不灭的记忆。

告别的作文6

 人生不能没有执着,但人生也需要学会告别,拥有执着的人生悲壮,绚烂;学会告别的人生丰盈,美丽。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世上,都是匆匆过客,有些人与之邂逅,转身忘记;有些人与之擦肩,却必然回首。我们都在告别,告别着那一段段的回忆与过去,告别着那一幕幕的画面与屏幕。其实,告别也是一种美。

 一次,一个学生问苏格拉底:“请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来未见过你颦额皱眉,您的心情总是是那好呢?”

 苏格拉底笑了笑道:“因为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使我感到遗憾的东西。”

 的确,在许多人看来,人生中似乎有很多很多的苦,失去了自认为宝贵或早已被堆积在仓库的渴望的东西,对平常人来说都是痛苦之色。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人若能坦率面对它主动的告别那些可有可无,并不触及生命要义的东西,那么这“双赢”的轻松与愉快就是必然的。

 “晚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文人对秋悲悯的情怀,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心太细,叶子的飘飞在他们眼里象征着爱情的悲欢离合,秋蝉的嘶叫象征生命苦短,让人哀叹逝去的时光。

 诗人多情而脆弱的情感之丝在秋风萧萧中震颤着,宛如古琴的袅袅琴声透着苦涩和回味。

 如果,告别,那也是一种美。

 秋寒袭来时,树木自知无法用绿叶抗争严寒,一种力的积蓄,一种耐心的态度,一种更具有希望的选择,一旦春暖花开,生命新芽将会再次萌发。

 如果告别名利,我们会拥有淡泊的心境;如果告别忧伤,愁帐,我们会拥有快乐向上的昂场;如果告别失败,我们会拥有令人羡慕的成功。

 告别,不是人生的懦弱,不是屈膝脚怯,而是审实度势的追求。

 人生不能没有执着,但人生也不能没有告别。

 待到阳春三月,则又是咦个美丽的告别。

告别的作文7

 “走,跟我回老房子去拿东西!”过年的时候康爷爷总是兴奋的对我们说。

 说完,跨上摩托车疾驰而去,那用土砌成的缸中,米粒粒饱满结实,每到过年的时候,康爷爷都会把收成最好的几十斤大米送给我们。

 老家没有特别耐嚼,特别香的零嘴,小吃腊肉是一种“奢侈”而美味的食品。用自家喂的猪制成的腊肉,咬一口,肥肉瞬间爆出一股油,瘦肉劲道耐嚼,平常爷爷吃一口都心痛啊!这时他可忙了,把梯子搬到土墙那里,拿着钩子忙得满头大汗,足足挑了十多块腊肉,抱起来像块死沉的大石头。

 走过一大截土坎,正长得结结实实的蔬菜渴望被人摘走,平常大多都吃些小菜,这个时候背着箩筐,看见大萝卜就拔,看见茂盛的韭菜就割。

 那浓浓的菜香引来了一群鸡,康爷爷好像想到了啥东西似的,急忙跑进屋中搬出一个大箱子,里面有淡红的鸡蛋,浅绿的鸭蛋,皮蛋,咸蛋和鹅蛋。爷爷兴冲冲的拿着口袋,这个装一点,那个夹几颗,差点就装满了,再拿几个吧!

 车几乎和坐了人一样重了,可爷爷还是觉得不够多,骑着摩托车风风火火的跑回家,来到冰箱边,急忙打开冰箱,里面的牛腱子肉,猪头,棒子骨。平常这些被视为珍宝的肉,没想到今天都给拿了出来。

 还没反应过来,爷爷就跑下楼,急忙杀了两只羽翼丰满的鸭子,硬是塞进了后备箱里面。

 接着,爷爷从包中拿出一个鼓鼓的红包,一数,哇!足足有一千块!十张100元上粘着汗和泥巴,一股乡下淳朴的土香远盖过了钱臭。

 正要走,别忙,紧接着一个鼓起来的麻袋提了过来。“砰”原来是四只鸡“爸,装不下了!”“装不满!”爷爷又把鸡塞了进去。

 我们开车走了,爷爷一直目送着我们,与我们告别,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远装不满的。

告别的作文8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小学的学习生活眨眼就过去了。我告别了美丽的校园,告别了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们,心中不禁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我还清楚地记得,7年前,我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了校园。绿草如茵的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天真烂漫的同学们,和蔼可亲的老师,还有那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课本。一切都是那么地诱人!

 7年过去了,我在那里茁壮成长,我在那里学到了许多知识,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是您,在课堂上一丝不苟地向我们传授各种知识。您就像辛勤的园丁,用汗水哺育我成长;您就像春蚕,无怨无悔地吐丝,只为结出造福天下的茧;您就像雨伞,义无反顾地被雨水打湿,只为保护千万被您悉心呵护的桃李。您的教诲,是明朗朗的阳光,照在我们的心田,让青春之花纵情开放。是您启迪我们真正领会了大自然的恩惠,从此我们读懂了每一瓣绿叶,每一片彩云,每一朵浪花。

 老师,您或许并不知道自己那潜移默化的神奇魔力,早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感恩的激动;您或许并不知道您的羽翼是如此温暖,已经哺育了我们安然成长。我们是一棵绿树,沐浴着智慧的阳光,在您的知识土壤里,茁壮成长。您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您的每一根银丝,都见证了我们成长的历程;您的每一条皱纹,都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心里!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我又有了许多新的老师,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您那张熟悉的面孔,永远不会忘记您那声声亲切的呼唤,永远不会忘了你对我的恩情!

告别的作文9

 我看着两只相互打闹而不知道内幕的两只巴西红耳龟不觉得哭了,我只是迫不得已。

 妈妈打算把他们俩放入河里,因为他们两个在家里,要抽很多时间照顾,只能把他们放生。

 本来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在我看来是乌云密布,我拿出放两只小乌龟的盒子,把他们装进去,两只小乌龟依然互相打闹,我忍着不看他们快乐的样子,把它们放进了车子。

 我打开窗子听着风呼啸而过的声音不由得哭了,我看着两只小乌龟眼泪落到了盒子里,两只乌龟害怕的躲到角落里,我自己安慰自己说,没事的他俩虽然弱小,但谁会去吃他们呢?又一个声音说,他们弱小就很容易被吃掉……

 我慢慢地慢慢地睡着了,我梦到两只乌龟被放入大海,被一个无比巨大的生物吃了……我被一个声音叫醒。妈妈说下车吧,我的手开始微微颤抖。

 下了车我把盒子抱在怀里,走河边的石梯时我故意放慢脚步又故意系鞋带,本来很短的石梯,却被我走了一分多钟。

 到了河边,我慢慢地拿出了一只乌龟,扶下身子问哥哥哪样让它安全点,哥哥说让它贴着边上安全点,我把其中一只乌龟贴着河边,但并没有放下去,大概还有5cm,它的四肢不停地动,我抓紧它,发呆了好一会儿才恋恋不舍的把它放进了河里。

 我眼泪涌了出来,又发呆了一会儿准备拿出另一只乌龟,可它好像发现了危险不停地跑动可我一抓就被我抓住了。它还是动,可动了一会儿他就认命了,我轻轻地把他放入河里,看了好一会儿直到看不见他了为止。

 我开始嚎嚎大哭,又静了静想便不哭了。

 我想告别总是会很悲伤,时间怎么过得如此快,只能保佑他们俩一路平安了。

告别的作文10

 我们还是小孩子,好象永远只会用哭来诠释心中的想法,只会用闹来获得自我想要的。童年就泡泡一样,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告别,也许也是其中一个最绚丽的泡泡吧。也许那是以往。

 我们在秋天漫步时,常常看见树叶从枝干上旋落而下。我们以为这是最平常可是的事了。可是它们舍得那孕育它们的母亲吗它们想离开那温馨的树吗它们又何曾明白这就是命可是它们明白:秋是一首有韵味,节奏感强的诀别诗。它的落下短暂而精彩。虽将被世俗埋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们落下的那一日瞬间享尽了树上没有的。在秋风飒飒的季节里舞动着轻盈的身躯,在生命里与降落间盘旋,以最美的舞姿来结束多梦的一生。它们永远思念着自我的母亲。它们将以最优美的姿势埋没心中离别的伤感。所以,我们听不出它们落地的响声;所以,没有了孩子们吵闹,母亲才能让下一群树叶,春满人间;所以,告别,让世界更美丽。

 司马迁在狱中坚持创作,艰难、痛苦和对外面世界无尽的思念;无时无刻不折磨着他。可是在毅力与信念的共并下,他勇敢的告别了那些以往令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坎坷。他成功了!《历记》让他的告别更多了一层动人心魄的美丽从此风光一生,流芳百世!

 西楚霸王项羽在战败后,孤江自刎。他在战败后已经关掉自我以往敞开的心门;已经没有了生活的信念;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威风八面了。虽他不得江山,却得美人。他英雄一世,却以杯具收场。因为他告别了他以往拥有的一切,一切。

 懂的告别,让我们的人生更为璀璨!懂的告别,让我们的生命更为欢乐!懂的告别,让我们更为美丽!

告别的作文11

 童年,是一道霞光,为我们的成长洒下一片金色的暖阳。当我们热情地张开双手拥抱童年的时候,也注定要放手与之告别。

 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摆脱幼稚走向成熟的。小的时候,总是喜欢坐在妈妈的腿上,听妈妈轻声地讲着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是怎样打破女巫的魔法,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丑小鸭是怎样摆脱孤独,努力变成白天鹅。那时喜欢,听妈妈用甜美的声音唱着儿歌。摔倒了时,又总是要父母帮着擦干眼泪,拉着手站起来。那时的自己,如此天真,总想着: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呢?是不是因为乌云哥哥总挡住他的颜色而伤心的哭泣?

 童年,就像一块水晶,澄澈透明。那是被鲜花包裹着的,盛满了阳光的色彩,芬芳而又明媚。

 顽童终究要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小学背着沉重的书包,又一摇一晃的走向初中,我的心智也逐渐变得成熟,未勉会失去一些天真。现在一想起曾偷穿妈妈的高跟鞋,抱着芭比娃娃当妈妈的样子,才知道,小时候的自己是多么的单纯、幼稚。面对学科的增多,压力也逐渐变大,经历了一次次考试的失利,看着一张张画着红叉的考试卷。我知道,自己一直都在坚持,因为我知道,丑小鸭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进取,才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的,也清楚,摔倒了就该自己擦干眼泪,再独自站起来,才能让自己的羽翼更丰满,飞翔得更有力,更高远。

 童年是一首歌,是我们欢快唱出来的;童年是一个梦,是我们用汗水和泪水编织出来的。告别童年,不代表要忘记过去,只是要以最好的姿态,迎接风雨,塑造出更好的自己。

 再见,童年,我的生命因你而丰盈,你也定会因为我的成长而更加多彩!

告别的作文12

 清风拂袖间,你远远地,远远地,离我而去,不再回,不再回。——题记

 告别是过去的终点,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次的告别,可能是与人告别,可能是与事物告别,也有可能是与时间告别……在我内心深处,有一段美好却又短暂的记忆,那就是与童年的告别。

 翻开相册,我被上面的照片吸引着,陷入了深深的回忆……那时候,爸爸妈妈没有现在这样忙,他们会带我到处游玩。外婆还在世的时候,我常去外婆家,在那一望无际的农田上奔跑,在落叶堆旁打闹,在“绿院”中吃西瓜。这是些多么美好而值得回忆的画面!可惜的是,那时候的我并不懂得珍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幼稚的我了,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迫”和童年告别了。

 如今六年级的我,马上要面临小升初了。因此我对“六一”儿童节不会再有强烈的盼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要面对更多的挑战。社会是不可预料的,各形各色的人或事,常常会来诱惑我。我需要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面对不同的挑战。

 背着书包,我不会再追着蝴蝶跑,也不会在墙壁上乱涂乱画,更不会拉着父母的手要这个要那个。小时候总是憧憬着长大以后,真的长大了,就会对童年十分留恋。因为时光真的匆匆且一去不复返,所以我选择把这一次的告别藏在心里。我想,太阳落山了,还有满天的繁星或皎洁的明月,我告别了童年,还有美好的未来。

 你愈行渐远,我在你身后,挥手,挥手……风,轻轻掀起我的衣角,又悄悄离去。泪,潸然而下。你不再回头,不在回头。留恋不再,时光不再,回首不再。

 我迈着沉重的步伐,与童年挥着手告别……

苏誉说:阿拂,我只希望你活着,可以对我哭,对我笑,对我生气,我只有这一个愿望而已!

楔子

  一、殉国的公主史书上记载寥寥,当年的知情人在这六十七年的世情辗转中早已化为飞灰,这桩悲壮而传奇的旧事便也跟着尘光掩埋殆尽。

  二、国破苏誉和叶蓁有史可循的第一次相见,在卫国灭亡的那个下午,中间隔着半截生死,百丈高墙。

  第一卷 浮生尽

  她吻一吻他的眼睛,撑着自己坐起来,捧着他的脸:“我会救你的,就算死,我也会救你的。”

  第一章

  我死在冬月初七这一日,伴随着卫国哀歌:“星沉月朗,家在远方,何日梅花落,送我归乡……”

  第二章

  事隔三年,我其实已记不得他的声音,只是那些古琴的调子还会时不时响在耳旁,袅袅娜娜,是我不会唱的歌。

  第三章

  “君拂,爱一个人这样容易,恨一个人也这样容易。”

  第四章

  苍鹿野的雪山里,那个沈岸对她说:“若姑娘不嫌弃,待在下伤好,便登门向姑娘提亲。”

  第五章

  那一刹那,似乎雨中飘来清冷梅香,盈满狐裘,盈满衣袖,多半是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幻觉。

  第二卷 十三月

  看着她的背影在月光下渐行渐远,他想唤她的名字,莺哥,这名字在心中千回百转,只是一次也没能当着她的面唤出。“莺哥。”他低低道。可她已走出老远。

  第一章

  我多么想告诉他,你跟前这个面具姑娘就是当年雁回山上那个被蛇咬得差点死掉的小女孩,如今长这么大了,一直想把自己许配给你来着,天上地下地找你,找了你三年。

  第二章

  我初遇他,只有十四岁,那时娃娃脸尚未脱稚气,等到最好看的十七岁,却连最后一面也未让他见到。

  第三章

  我看到莺哥在这个世界越走越远,携着她的短刀,像一朵**花渐渐盛开,花瓣是冷冽的刀影,而她浓丽的眉眼在绽放的刀影中一寸一寸冷起来

  第四章

  景侯七年,飞花点翠,春深。

  第五章

  她眼中有万般光彩,像她十五六岁最好的年华,手中还未沾上人命。

  第六章

  他离开她,手指却像是有意识地抚上她的眼,触到一丝水泽。她哭了。

  第三卷 柸中雪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想着,假如我有一个心上人,我要把我的愉悦和快乐全部弹给他听,把我的悲伤和难过全部哭给他听。我的心上人,此时,他在这里。

  第一章

  烛火映出慕言深海似的眸色,似有星光落入,而窗外风雨无声。良久,他将我揽入怀中:“阿拂,以后可以尽情地哭给我听。”

  第二章

  他似乎毫不在意,也许已经忘记少年时代曾在这里邂逅一名女子,那女子黑发白衣,撑着孟宗竹的油纸伞,不知在何时死于何地。

  第三章

  曼妙的姿态在卿酒酒纤长的身段间蔓开,似三千烦恼丝缠在足踝,被十丈红尘软软地困住,指间却开出一朵端庄的青花。

  第四章

  临别时他对我说,等山上的佛桑花谢了,我就来接你。此后每夜入睡我都将这句话仔细想一遍,牢牢贴在心口,真心祈祷第二日让我找到哪怕一朵凋零的花盏第五章冷风将正房大门吹开,重重纱幔飘舞纷飞,隐约可见帐幔后揽镜梳妆的美人,像裹着一层朦胧的雾色,寒涔涔透出几分妖异。

  第六章

  纱帐围出的这一方天地,雪芙蓉大朵大朵开在帐顶,眼前的这个人,有好看的容颜,笑意含在眼帘,是我留在人世的执念。

  第四卷 一世安

  被他一剑刺穿胸膛的一瞬间,我这样想,想我面前的这个人,是我的夫君,我只想和他一世长安。

  第一章

  满弧的月下,少年漆黑的眸子里映出那个绝色的红影,秀致的眉,杏子般的眼,额间绘一只展翅的红蝶,未挽的发飘散在夜风中,红裙下露出一双雪白的赤足,纤细的脚踝处拴了晃眼的银铃。

  第二章

  当年长门僧断言我是个命薄之人,他所言非虚,今日不过死于宿命罢了。但慕言,我想,他一定会自责难过,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他不要那么难过就好了,如果我能不死,就好了。

  第三章

  火把燃尽,晨曦微现,日升日落,夕阳映余辉。他果真把所有会的曲子都弹给我听,整整一夜又整整一日,琴音一直未停。

  第四章

  银的月,寂寥的夜,雪白的梨花,微微摇曳的烛火,冰冷的石浮屠透着禅意的幽冷。

  尾声

  这样窝在他怀里,同他家长里短一般谈论这些天下大事,倘若我能同他白头到老,我们一辈子都该是如此,我可以这样做好他的妻子

1我和他第一次相见,我踢了他一脚,结果踢出我月经初潮。

  2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涌泉之恩无以为报,九州的规矩是,无以为报时我们一般以身相许。

  3我从前并不相信父王的那个梦,和他梦中的长门僧。倘若命运要被虚无的东西左右,这虚无至少要强大得能够具体,比如信仰,比如权力,而不是一个梦境。但命中注定我要死于非命,这真是躲都躲不过的一件事。

  4这城墙修得这样高。修建城墙的国主认为,高耸的城墙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高大即是力量。但如此具象的力量,敌不过一句话,敌不过这一代的卫国国主说:“我们投降罢。”

  5师父教导叶蓁王族大义,常训诫王族是社稷的尊严,王族之尊便是社稷之尊,半点践踏不得。可父王在递上降书之时,有否将自己看做社稷的尊严?倘若叶蓁是一国之君,断不会不战而降,令社稷受此大辱。父王自可说此举是令卫国子民免受战祸,可今日陈国列兵于王都之下,自端水之滨至王都, 一路上皆踏的是我大卫国子民的骸骨,城中三万将士齐齐解甲,又如何对得起为家国而死的卫国子民?今日在此的皆不是我卫国的好男儿,卫国有血性的好男儿俱已先一步赴了黄泉,葬身阴司。叶蓁虽从小长在山野,既流的是王族的血,便是社稷的尊严,父王你领着宗室降了陈国,叶蓁却万万不能。倘若叶蓁只是一介平民,今日屈服于陈的铁蹄之下无话可说,可叶蓁是一国公主……社稷死,叶蓁死,这本该,是一个公主的信仰。

  6我不能像一位公主那样长大,却像一位公主那样死去。

  7宋凝爱上沈岸,因他打败了她。这也是后来比武招亲不得不流行的原因——世上强大的姑娘越来越多,强大的姑娘们在寻找夫君时基本上都用的一颗独孤求败的心。你想得到她,就先打倒她。你若打倒她,就必须得到她。。

  8那些刀伤刻在她手上,刻在她心上,毁掉她对沈岸的全部热望。她醒来,沈岸躺在她身边,英俊淡漠的眉眼,眉心微皱,她想这是她爱过的人,茫茫人海中她一眼就相中他。

  9如此声声血泪的调子,不知宋凝一颗心已百孔千疮到何种程度。再如何强大,她也是个女子,没有死在战场上,却败在爱情里。

  10越过他的肩膀,可以看到地上宋凝的遗骸,今晨我见着她时,她还挽着高高的髻,颊上抹了胭脂,难以言喻的明艳美丽。朝为红颜,暮为枯骨。

  11“你想让她说什么呢?她现在也说不出什么了,即便你想听,也在说不出了。倒是有一句话,她曾经同我说过,新婚那一夜,她想同你说一句甜蜜的话,她刚嫁来姜国,人生地不熟,眼里心里满满都是你。她没有父母姊妹,也没有人教导她如何博取夫君的欢心,但那一夜,她实心实意地想对你说来着,说:‘夫君,我把阿凝交给你,好好地交给你,请一定要珍重啊。’只可惜,你没让她说出口。”

  12慕言,思慕的慕,无以言对的言,我的名字。

  13怎么可能没有心呢,我把心放在你那里,可容浔,你把我的心丢到哪里去了?

  14容垣手中的棋子无声裂成四块,他面无表情将手摊开,像刀口切过的两道断痕:“我前一刻还想好好珍惜它,后一刻却将它捏碎了,可见世上从无绝对之事。既是如此,拿所爱之人冒这样的险,”顿了顿:“就未免儿戏。”

  15她看着他,似想在眼角牵出一个笑,像她时常做的那样,一半真心一半假意,无懈可击。他的唇却及时吻上她欲笑的双眼:“你可知道,君王之爱是什么?”

  她没半分犹豫:“雨露均撒,泽陂苍生。”

  他放开她双眼,看着她强作镇定却不能不嫣红的双颊,手抚上她鬓发:“我和他们不一样。”

  16我将你看得太高,高得一定要好好珍重仔细对待,其实,你根本就不需要我珍重爱惜,在你眼中,我只是个工具啊。

  17梦是人心欲望,人在脆弱时,最难敌的就是心中欲望,她迟迟不能醒过来,因敌人不是别人,是她自己。

  18那日平侯将随身佩剑架在景侯的脖子上,问了景侯一句话:‘我将她好好放在你手中,你为什么将她打碎了。而他微微抬头,淡淡地:“即便是碎,紫月她也是碎在孤的怀中。”

  19事实证明,能够靠眼泪发泄出来的情绪都不是什么情绪,而无法用眼泪纾解的,也不会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20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想着,假如我有一个心上人,我要把我的愉悦和快乐全部弹给他听,把我的悲伤和难过全部哭给他听。我的心上人,此时,他在这里。

  21我怕得发抖,人为什么会害怕呢,你说得对,阿拂,是因为有想要守护的东西。你这么笨,我不在你身边,你该怎么办呢?

  22她微微垂头看着他:“这是我最开心的一夜,以后回想起来,也会很快乐。”

  23你从来未曾明白过,你想要什么,我总会答应你,不是你说服了我,只是我想让你心满意足。

  24一个男人,即使再无能,起码要会保护两样东西,脚下的土地,怀里的女人。

  25我听过很多那样的话,为了他好你应该如何如何,不然就不是真正喜欢他。可喜欢不是一个人的事,为什么要是为了一个人好而不是为了两个人一起好呢?我很喜欢他,正因如此,才更要和他在一起。

  26她只想给他最好的东西,假如她可以做到,无论如何都要做到。他却觉得她只是争强好胜。

  27爱这种东西不是说给就给得出,说收就收得回

  28被他一剑刺穿胸膛的一瞬间,我这样想,想我面前的这个人,是我的夫君,我只想和他一世长安。

  29幸福要走那么多路,用那么漫长的时间,做出那么多努力,毁坏它却只要迈出一步,一瞬之间,不费吹灰。

  30记住我,不能忘了我,假如今后喜欢上别的女子,一定不要让我知道。

  31世人所谓一句一伤,有时候我们伤心并不是因为那些话不好,而是不能承受。

  32如果我已经不再是我,你觉得我要如何才是幸福,你又要如何才是安心?

  33他每次都知道我是在装哭,乐得陪我一起装罢了,对他来讲,我还晓得惹他生气才代表我有活力,他才能够放心,要是哪天我连惹他生气都没兴致了,那才是让他担心。

  34原来他也可以那样笑,连眼底都是愉悦的样子;也可以那么用心,仿佛天下的诸多大事,只有她是最大的那件事。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

古琴结构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

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纳音”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就构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从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官、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实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因为礼的作用是为了保障个体,使个性有所发挥,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与群体谐协。礼乐之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剂,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礼乐这两套表面相反的技艺的推行,实为求达到相辅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从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会秩序、等级的名称来著,可见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伦的深意。

古琴造型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古琴演化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浑圆。现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龙池、凤沼的面板上贴有两块小桐木,作为假纳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采用这种方法。唐琴的断纹以蛇腹断为多,也有冰纹断、流水断等。其表面漆灰则有墨、栗壳色两种,有朱红漆者皆为后人修补时所加。灰胎皆为纯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两侧直至面板边际,以防止上下板开胶。这些琴的边长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间。宋代的古琴发生变化,全长128厘米,肩宽25厘米,琴身扁而长大,尺寸大于传世唐琴,为北宋琴主要风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体形则逐渐扁平狭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耸而狭之状,为南宋制琴的主要风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为主要制琴材料。断纹有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等,牛毛断则鲜见。灰胎仍以鹿角灰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见。北宋晚期还出现了八宝灰(即将金银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后制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官方甚至设局制琴,即所谓“官琴”。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间的过渡期制品,由于历时比较短,现存的实物也比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况空前,不论皇帝亲王还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宁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制作始于崇祯年间,据传达四五百张之多,且式样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编号刻款于腹内;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题 “仰长江水”诗文以及“潞国世传”大印一方,皆用八宝漆灰。

弹奏方法

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七个。演奏技法繁多,右手有托、擘、抹、挑、勾、剔、打、摘、轮、拨刺、撮、滚拂等;左手有吟、猱,绰、注、撞、进复、退复、起等……

古代制琴名家及款识特点

唐代的制琴高手有很多,除雷氏家族(雷威、雷霄、雷文、雷珏、雷远一)外,文献记载的名家尚有:张越、郭高、沈镣等。可惜除雷氏琴外,余者皆无作品传世。宋代的制琴名家很多,如北宋朱仁济、马希亮、马希仁、僧仁智,南宋金洲、金公路、陈亨道等,末期尚有严樽、马大夫、梅四言等人。宋人制琴刻年款者较少,亦有很多落唐款的仿作。元代制琴名家有严古清、施溪云、施谷云、朱致远等,其中朱致远最为著名。朱琴的仿制品很多,其款识有刻为“朱智远”或“朱制远”的,望收藏者加以注意。明代制琴高手也很多,如涂明河、汪舜卿,最著名的要数张氏敬修、委修、顺修等人。张岱《陶庵梦忆》称张敬修制琴为吴中绝技之一,“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

古琴断纹

指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痕。断纹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等。一般来说,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而随年代久远程度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是鉴藏古琴的主要依据之一。

古琴鉴藏要领

古琴断纹不经百年而不出,这是鉴定古琴非常重要的一点。伪制断纹古已有之,方法很多,如用猛火烘烤,再以冰雪激之使其进裂;或以蛋白渗入灰中刷漆,做成后用甑蒸,然后风干;或用石膏做灰底烤制等。其实,断纹真伪经仔细观察区别还是很大的,真断纹纹形流畅,纹尾自然消失,纹峰如剑刃状;而假断纹经过冷热催化或刀刻等过程,难免有失自然,出现破绽。古琴的铭刻,也是鉴定古琴真伪的重要依据。琴背均为刻款,而琴腹则有刻款和写款两种,刀刻者容易保存,墨写的若年代长久,则较难辨识。古琴腹内之刻款,如琴体两侧上下板粘合处无剖过重修的痕迹,大多是原款,若发现重修痕迹则需仔细研究。最难辨认的是将老琴剖开重修刻上伪款而粘合处又做得天衣无缝者和用古木制琴时就刻上伪款者。不管腹款、背款,资深的鉴定家还可以从历代帝王年号的惯称、用字避讳及一个朝代或某书法家的书风加以辨认。以弹奏为主要目的收藏者,一定会以琴的音色为主要标准之一,我们听一张古琴的声音,音色沉厚而不失亮透,上中下三准音色均匀,泛音明亮如珠而反应灵敏,就知是一张上好的古琴了。有的古琴因有断纹,而按音弹奏时会出现“刹音”,影响听觉,此时要慎重权衡得失,切勿轻易弃之。收藏古琴一般选择干燥墙壁垂挂,不宜长时间平放;若长时间平放,则容易造成“塌腰”。古琴作为乐器应经常弹奏为好,否则会使音色暗、涩,且会生虫存蛀损坏古琴。

古琴名曲

《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广陵散》《潇湘水云》《渔樵问答》《捣衣》《阳关三叠》《流水》《酒狂》等。古琴的一大优点就是自我心情的表达展现,夜深人静的时候,为抒发自我心情,最好的选择就是弹奏一曲古琴曲。

传世名琴

唐 代

春雷琴·连珠式

九霄环佩琴·伏羲式

九霄环佩琴·伏羲式

春雷琴·伏羲式

大圣遗音琴·伏羲式

九宵环佩琴·伏羲式

大圣遗音琴·灵机式

独幽琴·灵机式

太古遗音琴·师旷式

梅花落琴·仲尼式

老龙吟琴·响泉式

一池波琴·神农式

飞泉琴·连珠式

宋 代

玉壶冰琴·神农式

混沌材琴·伶官式

万壑松琴·仲尼式

铁客琴·凤势式

海月清辉琴·仲尼式

明 代

壑雷琴·落霞式

中和琴·列子式

祝公望琴·焦叶式

鹤鸣秋月琴·鹤鸣秋月式

古琴流派

一、关于琴派的概念

(一)什么是琴派

百家争鸣,对于学术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琴文化自然也是如此。 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不同地域、不同师承的琴家的风格彼此都不相同。同一地域、同一师承的琴家的风格也是各有特点而不尽相同。同一曲目,不同的琴家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而形成不同的风格。 所以,在琴的领域,也同样有流派之说。 所谓流派,是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 这里所说的派别,是指依照共同的义理或风格而探讨学习的不同的群体。 琴文化领域,也和其他学术领域一样,存在着多种艺术观点和演奏风格。琴家们各自遵循某些共同琴道观点和风格,而形成一定的琴家群体,就是所谓琴派。 同一琴派中的所谓共同特点,一般取决于地方色彩、师承渊源、本派所依据的传谱、琴学观点及基本演奏风格。

(二)琴派是怎么形成的

琴派是怎么形成的呢?琴乐是人心灵的外在体现。不同琴家,对于琴文化的理解,自然也受其天资、性格、个人修养、思想境界、心理状态的影响。随着理解的不同,流露于指下,则神韵各异,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风格相近者,最终形成琴派,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琴派的形成,主要因素约可总结为三个,即:地域影响、师承影响、传谱不同。

所谓地域影响,是指同一地域的琴家,便于寻师访友,相互切磋琴艺,加之民风相近,性格往往相近。如此相互影响,较易形成默契,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风格,最终形成琴派。

所谓师承影响,是指卓越的琴学家,由于其深厚的造诣,独树一帜,得到大众的仰慕,以致琴人相继随之学习。如此就形成了不同的师承体系。同一师承的琴家,遵循恩师的教导,往往对琴道的理解和演奏的风格相同或相近,最终形成琴派。

所谓传谱不同,是指随着琴谱的普及,不同琴家,依照不同的琴谱钻研琴学。学习同一琴谱的琴家,则更易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风格,最终形成琴派。

自唐朝起,琴学流派就已见于著录。如隋唐赵耶利所述:“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延,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

北宋时,亦有京师、两浙、江西等流派,并有著录评价说:“京师过于刚劲,江南失于轻浮,惟两浙质而不野,文而不史。”

到了明朝,江、浙、闽派也有很大影响。如明朝刘珠所说:“习闽操者百无一二,习江操者十或三四,习浙操者十或六七。”

明末清初以后,至于现代,相继又出现了“虞山”、“广陵”、“浦城”、“泛川”、“九嶷”、“诸城”、“梅庵”、“岭南”等著名琴派。

现代通讯技术发达、交通便利、文字音像资料较多,给于了现代琴家便利的学习条件,使之能够广求名师,研讨琴学。所以,现代的琴文化领域,各琴派之间,得以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因此,现代的很多琴家,都能吸取多派长处,形成自己独立鲜明的风格。

二、名派简介

(一)浙派

派 名:浙派、浙谱、浙操 形成时期:南宋末年

创 始 人:郭沔(楚望) 主要风格:流畅清和。

代表人物:郭楚望、毛敏仲、徐天民、徐秋山、徐梦吉、徐仲和等

代表琴曲:《潇湘水云》、《渔歌》、《樵歌》、《胡笳十八拍》等

重要琴著:《琴操谱》(郭楚望)、《琴述》(袁桶)、《霞外琴谱》(金汝励)、《琴学名言》(徐梦吉)、《梅雪窝删润琴谱》(徐仲和)、《梧岗琴谱》(黄献)、《杏庄太音续谱》(萧鸾)等。

(二)虞山派

派 名:虞山派、熟派

形成时期:明末 创 始 人:严征(天池)

主要风格:清微淡远,中正广和。

代表人物:严天池、徐上瀛、吴景略等

代表琴曲:《秋江夜泊》、《良宵引》、《潇湘水云》等 重要琴著:《松弦馆琴谱》(严天池)、《大还阁琴谱》(徐上瀛)等。

(三)广陵派

派 名:广陵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人:徐常遇等

主要风格:中正、跌宕、自由、悠远。

代表人物:徐常遇、徐祜、徐祺、吴灴、秦维翰、释空尘、孙绍 陶、张子谦、刘少椿等

代表琴曲:《龙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潇湘水云》、《广陵散》等

重要琴著:《澄鉴堂琴谱》(徐常遇)、《五知斋琴谱》(徐祺)、《自远堂琴谱》(吴灴)、《蕉庵琴谱》(秦维翰)、《枯木禅琴谱》(释空尘)等。

(四)浦城派

派 名:浦城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祝桐君

主要风格:指法细腻,潇洒脱俗,疾缓有度。

代表人物:祝桐君、许渔樵、张鹤等。

代表琴曲:《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阳关三叠》、《石上流泉》等。

重要琴著:《春草堂琴谱》(苏琴山)、《与古斋琴谱》(祝桐君)、《琴学入门》(张鹤)等。

(五)泛川派

派 名:泛川派、川派、蜀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张合修(孔山) 主要风格:峻急奔放,气势宏伟。

代表人物:张孔山、顾玉成、顾隽、顾梅羹、夏一峰、查阜西、喻绍泽等。

代表琴曲:《流水》、《醉渔唱晚》、《孔子读易》、《普安咒》等。

重要琴著:《天闻阁琴谱》(唐松仙)、《百瓶斋琴谱》(顾隽)等。

(六)九嶷派

派 名:九嶷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杨宗稷(时百)

主要风格:苍劲坚实,讲究吟猱节奏。

代表人物:杨时百、管平湖等。

代表琴曲:《流水》、《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幽兰》等。

重要琴著:《琴学丛书》(杨时百)等。

(七)诸城派

派 名:诸城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王溥长、王雩门

主要风格:清和淡远(溥长),绮丽缠绵(雩门)。

代表人物:王溥长、王雩门、王心源、王燕卿、王心葵等。

代表琴曲:《长门怨》、《阳关三叠》、《关山月》等。

重要琴著:《桐荫山馆琴谱》(王溥长)、《琴谱正律》(王雩门)等。

(八)梅庵派

派 名:梅庵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王宾鲁(燕卿)、徐立孙

主要特点:流畅如歌,绮丽缠绵,吟猱幅度较大。

代表人物:王燕卿、徐立孙、邵大苏、王永昌等。

代表琴曲:《平沙落雁》、《长门怨》、《关山月》、《秋江夜泊》、《捣衣》等。

重要琴著:《龙吟馆琴谱》(毛式郇)、《梅庵琴谱》(徐立孙)等。

(九)岭南派

派 名:岭南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黄景星

主要风格:清和淡雅。

代表人物:黄景星、李宝光、郑健侯、杨新伦等

代表琴曲:《碧涧流泉》、《渔樵问答》、《怀古》、《玉树临风》、《鸥鹭忘机》、《乌夜啼》等。

重要琴著:《古冈琴谱》、《悟雪山房琴谱》(黄景星)等。

古琴美学

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传统琴曲主要用五声音阶,即五正音,这可说是儒家中和雅正思想在音乐上的落实,而琴乐清虚淡静的风格和意境则主要为道家思想的反映。 古琴由于其乐器的形制、音色、乐曲题材、内涵、结构等因素,其音乐风格是倾向静态的、简单的、含蓄的、古淡的、阴柔的、抒情的、典雅的美。很多人于第一次听琴乐时甚至觉得这件乐器是无声的。古人亦说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琴到无人听时工”。“不中听”、“无人听”,其实正因为古琴音乐风格属于淡静、虚静、深静、幽静、恬静等等静态的美。这也是为什么古琴最适宜于夜阑人静时弹奏,因为这样的环境才能与琴乐的风格和它所追求的意境配合。整个古琴音乐艺术被称为琴道确实有其道理,因为对古琴的欣赏和认识不能只单一地从其音乐曲调去理解,而是综合地从多方面作为知识份子的精神反映去理解。这一切则表现在对题材的选择、意境的追求、道德的规范等各方面代表著琴乐的理想风格和审美标准上。

中国乐器中很少像古琴那样具备一套完整的弹秦风格审美准则。古琴音乐的美学,早在六朝麴瞻提出对散音、泛音及按音音色的要求时已初步形成。而唐末五代之际的刘藉更在《琴议篇》中提出了“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迥幽奇、忝韵曲折、立声孤秀”作为琴德的标准。其实,论述古琴演奏风格的文章,历代均有点滴。有些见于琴文、专集的琴书、琴谱中,亦有些散见于零星的诗文中。而较有系统和条理地阐述古琴演奏风格的审美经验结晶和审美准则判断的琴论文章,则以明代冷谦的《琴声十六法》和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为较完整和重要。

冷谦的琴声十六法实际上乃提出了十六个审美范畴,企图为琴乐的审美与表演作一归纳和依据。十六法分别为: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在每一个美学范畴之下,冷谦更详细地论述它的内涵和外延,企图从不同的本质与现象和美感特征去引导读者把握古琴的声音美。现简单的将十六法的提纲和内涵分析如下:

(1)轻——论音之适中和清实(技巧控制和意趣表达间相互之关系);

(2)松——论吟猱动荡之妙(技巧论);

(3)脆——论手指与手腕力度的灵活和弹性(技巧论);

(4)滑——论指法技巧在滑与涩表现上之难易(技巧论);

(5)高——论琴乐意境之深远高古(意境论);

(6)洁——论琴品与人品之配合(道德论);

(7)清——论平和洁净的环境、心境、乐器等条件在操缦时的重要(意境论);

(8)虚——论“心静”与“声虚”内外因素配合的重要(意境论);

(9)幽——论琴音之幽雅出于琴人高雅闲逸之品德(品德论);

(10)奇—— 论雅淡琴乐之奇特处乃在于吟逗等装饰性之指法和乐句起承转合间变化之处理(表现论);

(11)古——论琴乐古朴之风格来自和澹宽大之气度(风格论);

(12)澹——论琴音雅淡的本质(风格论);

(13)中——论偏之弊处以言中声之妙(表现论);

(14)和——论和之本质在于技巧之无过不及(本质论);

(15)疾——中论指法徐疾之处理(兼论技巧与意境);

(16)除——论指法舒徐之变化(本质论)。

综合此十六个提纲,可将其内容的描述作不同的组合。总的来说,还是著重于风格、意境、道德和技巧几方面。属于较抽象意境的描述者有高、清、虚等;论琴的表演技巧老有脆、松、轻、滑等;论琴品与人品者有洁、清、虚、幽等;论琴的风格者有古、淡等。

十六法亦可组成四组: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第一组为外在演奏风格的描述,第二、三组均为演奏时内在意境与曲韵表达的描述,第四组则为演奏时对乐曲整体节奏速度均衡的要求。第一组之轻松脆滑除在此处言技巧外,亦为论琴材九德之一“奇”的内容。奇所包含的特质为轻松脆滑,轻谓材轻,松谓声透,脆谓声之清老(老,桐木也),滑谓声之泽润,近木材也。总的来说,十六法的提纲和内容以抽象性、文学性和形象化的描述为多,实际配合技巧实践的理论少,故容易导致偏向唯美形式主义。

另一位是明末清初琴坛上重要人物徐上瀛,他受了宋.崔遵度(953一1020)《琴笺》“清丽而静、和润而远”思想的影响,写成了琴学最重要的论著《溪山琴况》。徐上瀛,别号为青山,娄县东仓人,其《溪山琴况》见于《大还阁琴谱》。其中二十四况的提纲和内涵简析如下:

(1)和——论调弦、吟揉、音意等之和(兼论本质与技巧);

(2)静——论琴音之简静在于调气与练指(兼论品格修养与风格之配合);

(3)清——提出贞静宏远为琴度之内涵,并指出气候在演奏中之重要(兼论木质与技巧);

(4)远——论想象及弦外之音的意境(意境论);

(5)古——论琴音雅俗之辨(形式与风格论);

(6)澹——论琴元音之孤高岑寂(趣味论);

(7)恬——论恬之为君子之质和有德之养(趣味论);

(8)逸——论琴音之超逸实来自琴人品德之超逸(品德与修养论);

(9)雅——论琴之雅得于静远澹逸而不媚俗(风格论);

(10)丽——论琴音丽与媚之别在于古淡与妖冶(风格论);

(11)亮——论琴音之亮得自左右手所发清实的金石之响(音色论);

(12)采——论琴音之采得之于几经锻炼后指下之神气(音色论);

(13)洁——论琴音之意趣实得之于修指之严净(境界论);

(14)润——论琴音之中和温润(音色论);

(15)圆——论吟猱、按弹、乐句转折间婉转动荡无滞无碍之处理(技巧论);

(16)坚——论用指之坚必清劲和无力不觉乃可得金石之声(技巧论);

(17)宏--- 论琴音必冲和闲雅、下指必宽裕纯朴,始能合乎古调(境界论);

(18)细——论节奏、章句转折、连指与全篇细微之处理和把握(技巧与趣味论);

(19)溜——论技巧之熟练无滞得于指之坚实灵活(技巧论);

(20)健一一论指之灵活刚健与琴冲和闲雅之配合(技巧论);

(21)轻——论音之轻重变化皆不离中和之旨(音量与趣味论);

(22)重——论弹琴重抵轻出之法和情气之并兼(音量与技巧论);

(23)迟——论希声与迟趣之关系(趣味与意境论);

(24)速——论小速意趣、大速意奇之旨(技巧、趣味与意境论)。

二十四况虽比十六法多出了八个范畴,基本上二者的结构都是以一系列美学范畴来组织成文的。二十四况内容中亦有部分与十六法相同。如二者之和、清、古、澹、洁、轻项,二十四况之静与十六法之虚;二十四况之雅与十六法之中;二十四况之圆与十六法之松;二十四况之健与十六法之脆;二十四况之迟与十六法之徐;及二十四况之速与十六法之疾。

概括地说,二十四况主要为对琴乐内在意境和外在风格、审美价值与标准之要求,为古琴艺术所提出的审美准则。此内容和形式总合的特征即为整个古琴风格的体现。而这二十四况所涵摄的内容仍然主要渗透著儒道二家的色彩。此二家的影响可分别以“中正和平”、“清微淡远”两句来总括。前者为儒家雅正、中庸之道等观念在音乐上的体现;后者则为道家崇尚自然、隐逸、澹泊明志、虚静等思想和人生观在音乐上的落实。

儒家的入世思想讲求中庸、和雅、道德,反映在音乐上则为雅乐、德音的推崇和俗乐、*声、溺音的贬斥。雅乐的特色正在于其平和雅正、温厚含蓄,因而可移风易俗和导人向善,其风格是含蓄的、平静的,与所谓繁手*声,追求声响效果复杂多变的俗乐相反,故曰“大乐必易”。此乃以道德的约制介入音乐的审美标准,所以对音乐有中和的要求而反对极端与“穷其变”。道家超世的思想讲求自然、逍遥和超脱世俗的羁绊,反映在音乐上则为老子“大音希声”的思想,追求所谓 “道的境界”的音乐。所以道家只对音乐的精神层面积极,而对音乐的声音层面(即物化、形而下的层面)来说,基本上是采取消极和反对的态度。(这与儒家之对音乐的道德层面积极,对声音本身变化护展之“技艺性”层面约制的主张仍是有其共同之处的,只不过前者以弦外之音的意境为挂搭,后者则以道德为挂搭,唯二者同样排斥音声物化层面之过度发展。)道家超世的思想则形成其清微淡远这一类追求意境、贵“意”说,讲求弦外之音的审美理想。而清微远这一提纲亦包括了如清和淡雅、古淡疏脱、清静和远、淳静简略、萧散简远、恬淡清逸、静远淡逸等等衍生和变奏。

知音之交的故事:伯牙子期的故事。古时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音乐才子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懂,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而和寡。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

俞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俞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俞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

这就是那段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扩展资料

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琴曲。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交往的其他称谓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谓“布衣之交”;有钱人与没钱人交朋友谓“车笠之交”;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称“患难之交”;吃喝玩乐结交的朋友称“酒肉之交”;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称“忘年之交”;幼年相交的朋友,称“竹马之交”。

交情深厚的朋友谓“肺腑之交”;亲密无间的朋友谓“胶漆之交”;生死与共的朋友谓“生死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称“莫逆之交”;哪怕砍头也不改变友谊的朋友称“刎颈之交”;无意中相遇而结成的朋友称“邂逅之交”;在道义上互相支持的朋友称“君子之交”。

作者/季风**

2010年,在北京新春音乐会上,龚琳娜受邀在人民大会堂演唱《忐忑》。

随后,王菲在微博中说,《忐忑》激起了她强烈的翻唱欲。

次日,天后称“难度”太高,决意放弃。

天后差点眼珠子都转丢了,最终也没有找到龚琳娜的“忐忑劲儿”。

在王菲及其他明星的推波助澜下,《忐忑》迅速火遍全网。

“啊啊啊哦,啊啊啊哦唉……”,这首没有一句歌词的歌曲,也被人称为极具魔性的“神曲”。

而跟着火爆的,还有原唱龚琳娜。

她穿着夸张的服饰、顶着雷人的发型,用夸张的表情唱腔唱着不知所谓的歌曲。

极具话题性的曲风,也让龚琳娜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

随后,她又推出《法海不懂爱》、《金箍棒》等神曲,更加坐实了龚琳娜“奇腔怪调”的标签。

或许是人红是非多,在《法海不懂爱》推出后,她遭到了炮轰。

这首“恶搞”法海的神曲,引发了千万佛教网友的抗议。

他们骂她,“对佛教文化不尊重、毁三观”,也由此引发了文化界对“ 娱乐 底线问题”的讨论。

这首歌,更是将龚琳娜推向了风口浪尖,被人狠贬,风评一度跌落谷底。

后来,她又因手撕天后王菲,公开diss王菲唱功,遭到菲迷的炮轰。

这件事发生在2016年年底,王菲在自己的世纪演唱会上,严重走音跑调。

演唱会结束后,龚琳娜直接发文称:“王菲音色丢了,气息没了,音准走了……”

龚琳娜说,“唱歌好不好与过去的成绩无关,与今天的感冒无关,与是不是坚持不懈地专注和努力有关。”

她是在抨击王菲,作为音乐人的懈怠。

龚琳娜的“敢说”,也遭到菲迷集体骂:“一个唱神曲的人,也好意思评论天后”;

更有人指出,龚琳娜无非是想蹭天后的热点,想红想疯了,和哗众取宠的小丑无异。

就是这样一位,被戏谑为“小丑”、备受争议的歌手,除了《忐忑》令人过耳不忘;

近几年,在热门音乐综艺上,她演唱的《小河淌水》《自由鸟》《静夜思》等曲目,让观众对她彻底改观。

早期,龚琳娜在很多人心中,是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网红”;

近些年来,她凭借很多“中国新艺术音乐”让人不禁惊叹,“国宝级的歌唱大师”。

尤其她演唱的那首《小河淌水》,极具唱功和技巧,开腔简直是惊艳全场,打动无数人,让人听着“想流泪”。

其实深扒她的背景,我们会发现,曾让全网“忐忑”的龚琳娜,远不止你看到的那样。

01

1975年,龚琳娜出生在贵州省贵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

她的父母不是什么音乐家,爸爸是医生,妈妈是单位的小干部。

但父母都是文艺爱好者。

当年,因为龚妈在舞台上拉得一手好手风琴,让龚爸一见钟情。

龚爸平时也很爱唱歌,早上起床开始他会一边干活,一边唱歌,唱各种各样的老民歌。

在父母的影响下,龚琳娜从小也爱唱歌,尤其在独唱时,更有表现欲望。

5岁那年, 她参加了每年一度的《花溪之夏》音乐会,演唱了一首《有首歌儿就是我》;

10岁的时候,她就获得了上海民族杯小歌手一等奖。

1987年,12岁的龚丽娜就跟随“中国儿童中心少儿艺术团”到法国演出;

她在舞台上,穿着民族服装唱着贵州的民族歌曲。

那次表演,让小小的她也收获了粉丝,也让龚琳娜明白了一件事:

“音乐可以打破隔膜、冲破语言,音乐无国界”。

从那时起,她就暗暗发誓,以后要做一个真正的音乐人。

1992年,当时还在贵阳艺校读书的龚琳娜,认为贵阳太小,限制发展。

于是,她写了一封2500字的自荐信给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学,随后她被录取。

不得不说,龚琳娜年纪虽小,却胆识非凡。

被录取后,母亲不同意她去,因为2500元的学费让这个家庭犯难。

龚琳娜哭着对母亲说,一定会拿到优秀学生的免费名额,这才让母亲勉强同意。

北上之后的龚琳娜,学业并不是那么顺畅。

她因为水土不服,半年内长了一身红疙瘩,被休学一年。

再回来之后,在众多音乐才子之间,龚琳娜显得天赋平平。

在老师眼中,龚琳娜虽然天赋平常,但很刻苦;懂得钻营,知道自己要什么。

从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到中央音乐学院,她一读就读了7年。

她也拜在声歌系教授邹文琴的门下。

邹文琴的得意门生,除了龚琳娜,还有韩红和梦鸽等著名人士。

邹文琴让龚琳娜保持真声,学习戏曲的唱腔,龚琳娜也以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毕业。

02

正如教过她的老师所说,龚琳娜一直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一毕业,龚琳娜就以青歌赛的银奖,来奠定圈子里最初的名气。

随后,她进入中央民族乐团工作。

进入乐团,她才发现唱歌原来是件体力活。

她跟着乐团,每天穿梭在不同的城市,穿着华丽的舞台服,游走在不同的晚会舞台。

别人安排她唱什么就唱什么,用她的话说,就像提线木偶。

她看到了乐团中的歌手,数十年还在唱着同一首歌,每天争着“谁是一级二级”。

唱腔流于“千人一声”,生活一眼望到头,这种情况让她心生厌倦。

因假唱,让她更加质疑自己职业音乐人的身份。

有次,龚琳娜受邀去江苏卫视,去到一个城市表演。

表演的前一天,她被通知在录影棚录音。

录音的目的,就是配合假唱。

第二天,在万人现场,巨型的舞台上,龚琳娜脚踩恨天高,身着如婚纱般的礼服,嘴巴一张一合,顾盼生姿地假唱。

观众的热情,让她突然心生羞耻:“这是在骗观众啊。”

她也开始真正反思,这是自己想要的吗?

03

老锣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她一生的轨迹。

老锣曾带着他的乐队,到北京的一个剧院演出。

龚琳娜和同伴在现场观看后,对巴伐利亚筝产生了好奇。

于是,她们去了后台,与老锣交谈。

在交谈中,同伴对巴伐利亚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龚琳娜却对老锣更感兴趣。

知道她也是搞音乐的,于是老锣和龚琳娜互相交换了****。

一次短暂的邂逅,龚琳娜怎么也想不到:

这个眼前的男人,会成为自己一生的音乐合作伙伴,以及人生伴侣。

老锣何许人也?他是一个来自德国的老外。

和龚琳娜一样,他也从小学习音乐,科班出身。

他10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传统乐器巴伐利亚筝,1988年的时候考入了柏林音乐学院。

出于对中国音乐的 探索 ,老锣来到中国,在上海音乐学院学古琴,拜在大师龚一的门下。

他来到中国的第六周,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高山流水”。

这是一个扬琴、笙、贝斯、打击乐和一个蒙古族歌手的组合。

他们录了《高山流水》专辑,还参加了北京爵士节的演出。

在这期间,他也与乐队成员乌仁娜相恋结婚。

他先后和乌仁娜十多次去蒙古采风,将她送进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为她做了二十多首歌,让乌仁娜在德国音乐圈中名声大噪。

但这段因音乐结缘的感情,之后也因“音乐合作”终止而结束。

老锣结束第一段婚姻之后,又回到了中国,继续 探索 中国音乐。

05

有天,老锣约龚琳娜在三里屯的景约酒吧,见面。

那天,酒吧里只有他们二人。

音响里放着音乐,老锣投入地伴奏。

他拿起话筒,对龚琳娜说:“你想唱什么,就自由地唱,我来为你伴奏。”

龚琳娜随意地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而老锣随意地伴奏,让她觉得轻松。

这才是她想要的音乐啊,充满着自由和快乐。

二人也相见如故,谈音乐、玩音乐。

曲终之后,老锣向她表达了喜爱。

老锣对音乐的见解鞭辟入里,与龚琳娜对音乐的理念不谋而合。

对于迷茫期的龚琳娜而言,老锣无疑是照亮她的光。

自从那次在酒吧相约表白之后,老锣又邀请龚琳娜去参加德国音乐节。

到了音乐节现场,龚琳娜才知道,老锣是音乐节的主席,在德国音乐圈享有很高的声誉。

由此,龚琳娜对老锣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那年冬天,老锣向龚琳娜求婚:

“我们在一起吧,虽然我没有太多的钱,但是我很富有,我很自由,可以让你跟我一起快乐。”

正是希翼音乐的快乐和自由,龚琳娜于2004年在贵州,和老锣走入了婚姻殿堂。

婚礼现场,龚琳娜穿着民族服装、一脸素颜、戴着锣妈妈给她编的花环,嫁给了老锣。

这一结婚,却让她和自己的妈妈十年未通电话,一直没有来往。

06

龚妈妈不喜欢老锣,不仅因为他是个老外,还是个二婚。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初次的家长见面,老锣竟然当着龚妈妈的面,说龚琳娜的打扮和唱歌“很恶心”。

在老锣看来,那个被框束在中国表演程序里的龚琳娜,失去了歌手的真实性,他不喜欢。

而龚妈妈却一直引以为傲,她骄傲女儿龚琳娜穿着华服,在各个晚会舞台上的表现。

第一次见面,龚妈妈就和老锣结下了梁子。

让龚妈妈觉得最过分的是,龚琳娜听了老锣的“诱骗”,竟然辞去了中央民族乐团的铁饭碗。

龚妈妈无法接受女儿的新音乐。

她也不看好龚琳娜的婚姻,甚至骂她:“你们是不会有幸福的。”

龚琳娜与妈妈的这一僵持,就是十年。

十年间,她们互相不通电话,产生了深深的隔阂。

07

与老锣结婚后,2005年,龚琳娜与老公回德国定居。

她也开启了,她的中国新音乐的艺术 探索 之旅。

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德国巴伐利亚森林里,老锣写歌,她唱。

她也如《自由鸟》中一样,“跳过了山顶跑进森林去逍遥”。

在这些隐居的时光里,她早起练声,对着所有生灵唱歌。

她模仿邻居家的牛马羊猫鸡的叫声,变换各种声音角色。

这时,她才明白,她的歌唱,是为了所有的生灵;她的歌声可以让奄奄一息的生命重焕生机。

她和老锣还经常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大声歌唱,路过的人都以为这是一对疯子。

她在这里一待,就待了五年,也为老锣生下了两个儿子。

老锣试图将中国的文学编进曲里,龚琳娜也从 楚辞的神话故事,唱到诗经,唐诗宋词。

而让她从德国转战回中国的神曲《忐忑》,其实是老锣特意写来给龚琳娜练声的。

《忐忑》对于音准和节奏把握要求都很高,龚琳娜甚至曾建议可以用来作为专业音乐学院的练声曲。

在北京居住的日子里,她常参加节目、到处演出,感觉缺了山与水,作品找不到出口了。

于是,龚琳娜又把家,从北京搬到了云南大理,归隐山林。

因为,她觉得,音乐本来就是给人能量的。

她得像一株植物那样茁壮地向上长,才能唱出好歌声。

在云南,她每天爬到家后面的山上唱歌,几乎把云南红河州文山州,彝族、纳西族、白族走了遍,专心采风。

在这里,她也遇到了很多人,旅居大理不同经历的人,还组建了邻居歌唱团。

有人因为跟着龚琳娜唱歌,抑郁症也治愈了。

而老锣也在大理为龚琳娜创作了《24节气歌》,将“春分的花开满古城,夏至的雨飘零洱海,中秋的月高挂苍山”写进歌里。

如今的龚琳娜,被德国老公宠溺了17年,他们夫妻二人不止是音乐上的珠联璧合,更是生活中的亲密伴侣。

在老公的帮助下,她的唱功和作品,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接受。

有人评论她,“这样一位国宝级的歌唱家,竟然要靠神曲来走红,太可悲了。”

但不管外界如何评价她,她一直都是那个潜心做音乐的龚琳娜。

又名:你还记得西湖湖畔的黄子倩么?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诗经》

(一)总是比别人来的晚一些

如果你去过杭州,很碰巧,如果你也去过西湖边上那家青藤茶馆,我可以给你讲一个小故事。

至于这个故事,你是把它当作我的真实经历,还是把它当作一个我杜撰的故事,权且由你做主。

说来那是我毕业参加工作以后的事情了。指出这一点,是因为上学读书那会儿,自身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不怎么出去玩,少了一些可能性,而且,很多事情从到来的时间上来说,我都要比别人晚一些。我是毕业参加工作后,才第一次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山,才第一次见到真正意义上的大海。

见到大海,是一个晚上,2015年12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夜色中,我坐在出租车里,开着的车窗和车窗外闪过的树的轮廓,已经让我感受到大海的气息,海风的清凉了。那是在厦门,一个美丽的城市。

一年多之前的事,没过去太久。

可我今天要讲的这件小事,发生在更久之前,三年之前,2014年的四月。

(二)青藤茶馆里的包厢

那次,2014年04月12日,周六,我跟公司的同事一起去杭州玩。

到了杭州,已是中午,大家先在预定的饭店里大吃了一顿。下午,就开始绕着西湖游逛,中途还泛舟湖上,嬉水打闹。我记得,那天还有点小雨,所以,路上的青石板上湿漉漉的。

玩累了,已是傍晚。按照行程,去那家叫做青藤茶馆的地方喝茶,吃点东西,填填肚子。说真的,我还蛮喜欢那茶馆的环境,流水,古窗,简洁素雅,稍许穿越的感觉。

人多,坐下,点了些茶,弄点自主的茶点,打起了牌。包厢里很快热闹了起来。西湖边,一座茶馆里,一帮人就这么喝茶打牌,就这么聊天说笑。放水果的盘子空了,闲下的人就再去厢外加点吃的东西。其他不打牌的人则在一旁观战闲扯,不亦乐乎。

某时某刻,某人讲到一个梗,引得大伙儿哈哈大笑,俯仰天地,又有人立刻把食指竖在嘴边,示意声音太大,小点声,别影响到别人。大家又嘿嘿嘿地忍不住。

休闲的时光大致如此,扔下很多事情,这才是当下最想去做的事。

(三)弹琴的白衣女子

某个时候,我去洗手间,忽听得古琴奏起,方知茶馆中的演出开始。

寻得琴声,看到一白衣女子正在弹奏。只见她端坐案后,前面一把古琴,似古筝,但非古筝。她左手右手各执一细长槌状东西,敲击琴弦,如山泉叮咚,如颗粒洒落,琴声响亮,丰满有力。

我在她面前不远处的桌旁坐下,看她弹奏,听她弹奏。我这个人,但凡遇到人家演奏,总想凑凑热闹,已“彰显”自己对音乐之爱。若弹奏之人是美人佳人,更是要多看几眼,投之以倾慕之光,久久不愿离去。

只是,我总不会估计人家年龄。有的人年龄不大,我却觉得人家很是成熟,有的人年龄不小,我却以为人家是那未毕业的学生,带着些校园气息。

看她打扮,开始我估摸她与我年龄相仿,更或,她比我大两到三岁,我可以称之为“姐姐”。

听琴的过程无疑是享受的。有两首曲子,我更是喜欢,便试图记下旋律,回去自己搜索。

没想到,中间她会休息。没想到。

这,是一个机会,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缘分。

像是一种探险,带着不安与兴奋,我走到了她休息的狭小通道外。

她正坐在一把木凳上看手机。

我向她打招呼,她这才把头抬起来。我有点紧张地向她介绍了下自己,却忘记了告诉她我的名字。我对她说,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所以才过来打搅她休息。

这时,才算是近距离的打量。她皮肤白皙,一张秀气的脸,前面刘海,后面长发束起,脸旁还有两缕发丝。还是那身白衣。我猜,那是演奏时才穿的衣服。

她比我一开始想象的年龄要小得多。

(四)凤凰于飞,翙翙其羽

如今,中间的很多细节我已记不清了,但毫无疑问,那是一次很愉快的谈话。同美人相谈甚欢,是一个人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忘记的。那种愉悦感,甚至很多年以后再次回忆起,嘴角也会浮起一丝美好的微微上扬。

我问她器乐的名字。她答道,这是扬琴,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古筝,“跟你一样”,而手里敲击琴弦的,你可以叫它琴竹。

我称赞她弹奏得很好听。她却有些抱怨,说茶馆这把琴并不是很好,音色只算做一般。

我说她谦虚,然后哼了一下刚才记下的那两段旋律,请她告诉我那两首曲子的名字。

她笑笑说,第一首“你一定听过的”,很多背景音乐中有的,是一首动漫中的曲子,翻译过来可以叫《穿越时空的爱恋》,或者叫《穿越时空的思念》。只不过,你可能听到的是钢琴版。那部动漫叫《犬夜叉》。

关于第二首,“它叫《凤凰于飞》。”

“凤凰于飞?”我问,“怎么写?”

“你看过《甄嬛传》么?”

我摇摇头,听说过,但没看过。

“《甄嬛传》的片尾曲,就叫《凤凰于飞》,刘欢唱的。这首曲子跟那首歌的名字是一样的,但只是名字一样。”

我点点头,总觉得她带点东北口音。

“你是东北人么?”我试问。

她不由得咯咯咯地笑了,“不是啊。”笑声都如一首欢快的乐曲。

“那我怎么听着…”

“因为我们宿舍的其他女生都是东北人。时间久了,被她们带'坏'了。”

“那,你是哪里的?”

“江西。”

“你是学生?”

“嗯,XX音乐学院的学生。”

“奥~”

“你叫?”

“黄子倩。”

(五)“我要回去了。你?…你不走么?”

忘记谈了多久,她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

“我得开始了。”

“好。”我退回到那张桌子旁坐下。

她则回到案边,理下那身白衣,在扬琴后坐下,拿起琴竹,定气,开始新一轮的演奏。

好像是晚上九点,她演奏结束。换好衣服,背起一个小巧的白色双肩背包,要走。

她就是大一大二的学生模样。

我站在刚才观看的地方。

“我要走了,你?…你不走么?”

我真想跟她在西湖边上走一段路啊。

“嗯,那个……我是跟同事一起来的…他们还没走,我跟他们一起走。”

“嗯,好。再见!”

“再见!”

她转过了头。

她向前走去。

我则盯着那个白色的小巧的双肩背包目送她走。

忘记到晚上几点了,大家才准备回旅店。出了门,路上仍旧湿漉漉的。路旁树上落下一滴滴挂在叶子上的雨,落进脖子里,有些凉。我则一直在回想刚才发生的事。扬琴,那些曲子,我们的谈笑,都在身后这家青藤茶馆里,西湖边上的青藤茶馆里。

我这才想起,没有要她手机号,她也不知道我的名字…

晚上,回到旅店,连上Wi-Fi,依她告诉我的名字,赶紧搜了下那两首曲子,就深陷不能自拨了。

第二天一早,我改变了行程,跟大家说有事儿,就不跟大伙儿去爬山了。大家还都以为我在杭州有啥故事呢。

2013年11月来杭州跑马拉松时,也是我第一次真正见到西湖之时,就在西湖边办了张公共自行车的卡。那时还没有什么共享单车。因为我知道自己肯定会再来杭州,就一直没退掉。这会儿,派上用场了。

跟同事一起吃好早饭,告别他们后,一个人看着地图,往音乐学院方向骑行。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就是想去找她。对,找她。为什么要找她?这是一个我自己都无法回答我自己的问题。

一条条马路,一个个红绿灯路口。一路上,我不断想象。

想象,我找到了她。看到她时,她正在练习,演奏扬琴,旁边有很多她的同学。各种各样的民乐,在学校某个大厅里,她有可能正在排练一出大型的演奏会。可我一眼就能认出她。我默默地看她排练,然后在她休息时,走到她跟前向她打招呼。她很意外,也很欣喜…

也想象,我根本就找不到她。我没有她的手机号,我只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她是音乐表演的学生。哪个年级我都不知道。那么多的学生,如何找,怎么找?从此,再也不会见到她。忽地,她的样子变得模糊不清了…

可,我还是往那个方向骑行。

(六)去音乐学院寻她

等看到很多年轻学生面孔的时候,就到了音乐学院的门口。紧张与兴奋交织。

在门卫处登记了身份信息后,终于踏进了音乐学院。进门后是一条大路,两旁绿树相护,右手边则是一片绿得发亮的草坪,散发着一点青草和泥土的味道。不远处,草坪另外一边木椅处,一群头发有点花白,但很有精神的中老年人正在准备合照,爽朗的笑声不时传来。那好像是老同学的聚会。

我四处张望,寻找着她的身影,打量校园里每一个跟她相像的侧身和背影,看她们洋溢着青春的脸,看她们身后的背包。我在寻找那个白色有镶边的小巧双肩背包。

沿着校园里的路走来走去,看来看去,终究还是没能看到她。无处打听,我只能用眼睛到处搜寻。兴许,她今天根本就不在这校园里。

我边走边看,一条路上,我看到了旁边的公示栏。凑过去,上面列着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名单,每个学生姓名后面都跟了学号和专业。我觉得她“来了”,直奔“音乐表演”那些行。

果真,上天又给我开了一扇窗。我看到了她的名字!

我差点兴奋地大喊起来,快乐地要旋转,要跳舞。

“黄子倩,音乐表演。”肯定是她了!

可这一阵心潮激荡过去后,是低潮。即便如此,我仍然寻不到她的人。

我走到了宿舍区,又往相反的方向走。上了一个小坡,看到了几间琴房,仍没有结果。我回到了那个公示单旁。

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我记下了她的学号,推测着她应该是大一的学生,2013年入学。

我想实在不行,应该可以写信给她。虽没有她的手机号,但我可以把学号写在信封上,把她的名字和专业写在信封上。

她应该能收得到,虽然我也不是很确认这一点。

信会送到传达室,就在我进来登记信息的地方,因为我看到很多学生在那里取包裹。

如果幸运,最终,这封信应该会送到她的手里。

“黄子倩,你的信!”

她打开了。我会在信里写到:也许,你已经不记得我了,但让我说说那天在青藤茶馆的经历,或许你还会记起点什么……如果方便,请联系我(可是为什么要让她联系我?)。我会写上我的手机号,还有我的收信地址……

她会怎么想呢?她还会理我么?她又一定能收到信么?

想到这里,我又变得沮丧。怎么会呢?

我在做什么呢?我到底在做什么呢?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无法回答我自己。只觉得有一股力量驱使我,我不能控制自己。我要找她,我是一定要这样做的。我想,我应该疯了。那是那个年纪才有的吧。

可望了一眼这校园和那来往的学生,垂下了头。

……

忽地,心跳又变得有力。

我可以今晚再去青藤茶馆,去找她。对,就这么着。

我改签了返沪的火车票。

(七)蓦然回首

同事们大多下午就回去了。

我则在校园里逛了又逛,还期待能有可能遇到她。忘记几点的时候,我回到了西湖边。天还未黑,我就进了茶馆,点了一壶茶,还特地跟店员说,我要坐在离演奏近的桌子旁。店员还把这句话特地重复给其他店员。

演奏的时间快来了。我又开始想象,她会看到我的。我开始吃东西,开始喝茶。另外一方面也提醒自己,不能太晚,要去赶去火车的。

演奏快开始时,我被一下子锤到了地上。

今晚不是她!

在一个穿着红色古装姐姐放古筝的时候,我赶忙过去问,才知今晚是这位姐姐表演。我问她,是否知道昨天那位扬琴女生,姐姐摇了摇头。

老天就这样,不会再给我打开一扇门窗了。

突地没了兴致,手都似乎在颤抖。喝茶的一刻,一不小心,茶杯掉到了石板上,成了几瓣儿。

那简直就是我的心啊。

服务员赶来。我有些尴尬。

她们并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她们只知道,有位客人不小心打了一个茶杯。对于她们而言,这应该很常见。兴许她们还记得,就是这位客人特地要求,要坐在离表演近的桌位。

大脑空白,呆坐了一会儿,古筝反而一点儿也没听进去。说好的,喜欢音乐呢。

我看了看时间,不行,真得走了。

于是,付了帐,包括那个被我打碎的瓷茶杯。

想问店员昨晚演出的女生的****,最终还是没能开口。罢了罢了。

我失落地走在西湖边上。我必须要赶去火车站了。

路上行人很多,很是热闹,我的心里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想着昨日的愉悦,上午的骑行,中午的寻找,想着刚才的期待与破碎,夜色的西湖啊,你真的是西湖啊。

走出茶馆没多长时间,就在往前走的时候,就在夹杂着灯光与人影的路上,几个学生模样的人与我擦肩而过,他们好像在谈论做什么活动准备。

我似乎看到了那个小巧的白色双肩背包。

我停下,转过身去,果真是那个小巧的白色双肩背包,一个女生那么像她。旁边和后边的几个学生相互讲着话,走在后面的红色格子衫男生还抱着一捆东西。

“黄子倩!”我叫了声。她停下了,转过头。

看到我后,“嗯~嗯~”,却也再没说其他什么。她又转过头去,继续向前走。

只是后面那个红色格子衫的男生,就像生了妒忌的小孩儿一样,嘟着嘴追她上去,问:他是谁啊?他谁啊?!似乎有些醋意。

她继续走,说道,“就是昨晚上在茶馆的那个!”

我看着他们向前走去,又听到这番对话,突然感到心里有东西放下了,甚至有一种完满的感觉。

有人在乎她。这很好。

好了,真的要去赶火车了。

我跑了起来。

后记:

再有几天,时间就过去三年了。近日重听那两首曲子,加之那时有时无的雨,回忆就像这个季节的樱花一样,在乐曲中飞起。

再去搜索她的名字,她进入了201X年浙江省青年演奏员大赛决赛。看到她的照片,我也不是那么确认,那就是她了。

好久没有去杭州了,自从那次游玩。我想去杭州,想再去灵隐寺听雨声,听钟声。我还想再去西湖边上的那家青藤茶馆喝茶,听人用扬琴演奏一曲《凤凰于飞》,或是那首,《穿越时空的思念》。

我想,我还记得三年前西湖湖畔的黄子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7742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