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美的邂逅

当代散文|美的邂逅,第1张

文/ 博华

傍晚时分,与妻子一同沿着一条乡间小路散步已经成了一个习惯。每当走出高楼林立的生活区,双脚踏在平坦松软的土路上,一种说不出的舒坦感便会油然而生。路两边没过腰身的庄稼在傍晚的微风中轻轻晃动着身躯,用绿油油的叶片轻轻触摸走在小路上的行人。虽是夕阳西下,放眼看去,劳作的人们依然零零星星散布在广阔的田野之中,在精心侍弄着他们的庄稼。微风徐来,没有了中午太阳的烘烤,农民们在黄昏时刻难得的清凉里,快乐地劳动着。望着一望无际,绿油油的田野,我心中泛起了儿时的记忆,想起了故乡的田野,想起了与小伙伴们在田野上跟着大人劳作的情景。“同事家的藕塘离这儿不远了,今天我们到那儿去走走吧!”妻子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回忆。看着妻子一副认真的样子,我马上同意了。

沿着平时散步的小路向南拐出约莫二里地的路程,便来到一个占地十来亩的藕塘边。缺水的北方向来是旱作农业为主,庄稼地里种藕实在是一件新鲜事。一望无际的庄稼地里,十亩荷塘突兀在眼前,与周围大片的玉米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站在荷堤上环顾四周,只见荷塘四周边遍植垂柳,柳风习习,荷韵荡漾。男女主人公正坐在荷塘边的简易小屋门外的空地上惬意地享受着晚餐。环绕着房子,主人家饲养的一群鸭子正扑棱着翅膀,走向鸭圈。见此情景,我内心不由得感叹道:好一幅北国田园风光与江南水乡图画的有机组合!我内心一阵迷茫,真不知这清清荷塘究竟是从千里之外的江南迢迢走来,还是从南朝的《西洲曲》里走到我眼前的。我把目光静静投向眼前的荷塘,眼睛与荷塘相触的瞬间,我立即被一种全新的景象和气息深深吸引。

没有意想中的柔弱,没有一点枯枝败叶的凋零,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叶,在小小的池塘里拥挤着,充溢着一派蓬勃旺盛,茁壮向上的生命力。片片荷叶在微风中微微颤动着,那澎湃的绿色,绿得厚重,绿得凝滞,绿的让人浮出许多生动的想法。粉色的花苞和怡然开放的烂漫白花,与这绿色相映成趣,透着无比的贞静与洁美。面对这片清香蕴藉的荷,呼吸着微风中弥散的淡淡荷香,我心中醉意朦胧。在夕阳的余晖映照下,荷塘如一块凝碧温润的玉石,没有恹恹欲睡的娇态,没有垂首俯身的羞怯,氤氲在一片柔光里,一如沉在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温馨的梦中。我们的到来,似乎惊扰了荷塘的梦……荷塘的主人见我们到来,忙起身打着招呼,妻子的同事,荷塘的女主人更是热情备至,赶紧起身迎了过来,稍事寒暄,我们便在主人的饭桌边落座,此刻,他们已经吃完晚餐,做事利落的女主人只一会儿的功夫就把饭桌收拾干净,并迅速沏好了一壶茶端了出来,就这样我们坐在桌边,品着茶水,边与主人攀谈,边欣赏着眼前这难得一见的荷塘美景。

听荷塘的男主人介绍说,修建这荷塘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这几年粮价太低,虽然粮食产量很高,但一年收入不了几个钱,为了多创点收益,于是便在自己的庄稼地里开挖了这个荷塘。我们当地没有人种藕,再加上藕的产量高,价钱也高,肯定比种粮食划算。这不荷塘才经营了两年,所有的投入就全部收回来了。说到这里,两位主人脸上洋溢着会心的微笑。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我深为他们未雨绸缪的先见之明所带来的生活奇迹暗自高兴。我心想,人这一辈子活着,大多数人习惯按部就班走老路子,这恐怕就是大多数人沦为平庸,永远活不出生命精彩来的缘故吧!这不同样是农民,同样是种庄稼,只不过换一种种植方法,收益就大不一样了。我望着这片在希望的田野上生长的新荷,感受到一份新的希望,也许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的农民会象眼前的这两位荷塘主人一样,改变一下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思维方式,换一种经营方式,让种惯了庄稼,习惯了粮食生长的土地上,生长出新的农作物,那时千篇一律的庄稼地一定会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人们的餐桌上再不会是清一色的白面馒头了。

谈话间,天色不知不觉暗了下来,一轮月亮挂在了东方,将水银般透明的光,静静泻在这碧玉般的荷塘里,荷塘里升腾起淡淡的水汽,将一片片硕大的荷叶笼罩在一片朦胧的薄雾里,眼前的荷塘就像一幅浓淡适宜的中国水墨画呈现在眼前。柔柔的风中传来各种鸟虫的鸣叫,更衬托了这夜的宁静。置身这宁静的旷野,与一方浅浅的荷塘相伴,在朦胧的月光里,心生一份清净。无欲无求,只把心交给眼前这片在北中国土地上难得一见的荷塘。她就像一位从 历史 深处款款走来的美丽村姑,没有大家闺秀的仪态万方,雍容华贵,有的是一种接地气的自然神韵与灵性。该怎样形容她呢?我首先想到了一个“清”字,清纯明丽,风清骨峻,真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还想到了一个“雅”字。高雅脱俗,典雅端庄,淡雅有致。我也想到了一个“洁”字,洁身自好,处污泥而不染,不和流俗,格高气清。我还想到了一个“壮”字。生于沃土,壮而不野,丰腴有度,活力无限,既健且美。我更想到了一个“灵”字。空灵剔透,钟灵毓秀,充满灵动与灵性,且永远保持灵魂不受世俗风尘的诱惑。我被眼前这美丽的荷塘所散发的美的力量慑服了。在美好的事物面前,心里只觉得一片空灵与澄澈,如饮春缪,身心俱醉。此刻,我一下子想到了朱自清先生那片经典散文《荷塘月色》。朱先生之所以行文流水,将月光笼罩下荷塘景色描述的美轮美奂,除了先生特有的艺术才情外,肯定先生也被呈现在他眼前的荷塘美景慑服了。只可惜我没有先生那样的文采,没法写出先生那样优美的文字,来抒发我的心灵感受。

看着辛勤劳作了一天的荷塘主人脸上因疲惫带来的倦意,我和妻子赶忙起身与他们告别。此时,我心中仍几分恋恋不舍,几度回首凝望月光下的荷塘。清风、朗月、晴空、鸣虫、宿鸟,更有那亭亭玉立穿着舞女的裙的荷叶交织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绝美画卷。今晚与荷塘的美丽邂逅,将会化作一道美丽的心灵风景,留存在我生命的记忆里。

(源自网络)

《当代散文》 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com、sdca98@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

  我和她缘于一次偶然的相遇。

 那天在小街上行走,突然有人的肩膀碰到我的臂膀,我转过头一看,是一位女人,年齢大概是三十多岁,她转过头与我对视一下,但我和她都不想第一个开口说对不起,也不知道是谁的错,可能是各有隐由吧!

 但有些事不是你想过就过了,很多事情是我们原先想不到的,真可说是冥冥中上天自有安排。

 我刚在一间快餐店坐下,又来一男二女,其中一位女的,就是跟我臂膀相撞的那一位。男的是我的同行,虽不同单位,但早就认识。

 真是“恩家路宽”,怎么又走到一起来了!

 是时间的捉弄,还是空间过于狭窄?这家快餐店已坐满了人,就剩下一张桌子我一个人坐下,他们三个人本也可以同桌坐下,但那位同行老师说:“我们换个地方吧,这地方也太小了。”

 他说了,我也未置可否,这是他们年轻人的事。

 怪就怪在那位同行非要我一起去不可:“好久不见了,一起去聚聚。”碍于老相识同行的面子,只好跟着他们三位另去找一家食店。

 我跟着那位和我肩膀相撞的女人后面,觉得臂膀还隐隐作疼,两人一句话没吭,只是有点不好意思。

 在另一家食店坐下,坐在我对面的又是“恩家”,这下子四目对视,总不能不说一句话了:“真不好意思,刚才是我的不对,是我心太急了,不小心撞到你,可我不是故意的。”我说了这话,但觉得是多余的,五岁的小孩也能这样说。

 “没事,‘不打不相识’,世界这么大,能碰在一起的人,也许是先世我欠你的,提醒我偿还你的孽情。”说完还哈哈大笑。

 我们几个都被她逗乐了。我问那位同行的朋友:“这位‘乐神’叫什么名字来着?”

 “叫馨蕊。”

 “‘馨蕊!’好听的名字,是花了多少钱买来的名字?”我也凑乐地说。

 “不用钱买,是您送给我的。”她又开玩笑了,想必是要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

 食店老板把菜码在桌上,我和那位同行的喝了点酒,女士们吃饭,最后算账时是那位逗我的女士买单,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男人的社会,为什么让一个女子买单?但我的同行要买单,被那位女士拦住:“你的钱比我的多吗?我们比一比,你的多,你买单,我的多,理应我买单。”说罢,拿出一大叠“大红牛”,我那同行的无语了。我更不敢吭声。

 吃好饭,那两位女士要回去,同行的叫我开摩托车载其中一位去车站搭车。我不好拒绝同行的“重托”,载了那位叫“馨蕊”的女客人,一路扬长直抵车站。到站一问,没有去目的地的班车了。

 这下可懊恼了,两位女士执意要回去,“有心难留无心人”。我那同行的招来一辆的士,叫两位女士坐上,把两佰元钱付给司机。料不到的是,那位不服男的叫“韾蕊”的女士又横刀一喝:“这钱我来付,你们谁也别逞强。”

 我又静溜溜的躲在后面,毕竟大话也不能当钱花!

 送走了两位女客,我回了家,我那同行也回去了。我以为故事没有了后继,忙我自己的事。

 但世间的事说有未必有,说没有未必没有。熟悉的手机铃声响起,一看,是那位同行的打来,说那两位女朋友,搭乘的的士车在半路没油搁浅了,叫我去接那两位女的,送到高速公路路口搭顺风车。

 我吃了人家的饭,不好推辞,只好另叫我邻近的一位朋友和我一起,用摩托车送两位女客人去石梅高速公路路口搭顺风车。幸好我那位朋友也乐于助人,招之即来,一个人载一个“免费客人”,送到高速公路路口。

 到了路口,没有顺风车,有几部拉客小汽车,其中有一个司机认识我。我好说歹说,等凑足满车位的人,他才答应把两位女客人送到目的地。

 两位女客人上了车,互道告别,目送小汽车渐渐远去,直到消失,我的心也随风而去。

  有个人,从不在身边,心里却总是惦念;有段情,虽然短暂,却倍感温暖。

 ——题记

 你在春光里走来,又在春光里转身,一场美丽的邂逅,在繁华间落幕,渲染了一段寂寞风华。相遇最美,转身就在流年里四溢飘香。

 红尘万丈中,相遇是缘。疏疏倩影,缕缕情怀,你清雅温馨,如花带雨,我愿化蝶轻舞,缠绵一世,带一枕春风,拥阵阵幽香,在流年的时光里轻扬。

 你是我生命中刻画的尘缘,你是融入我心海的一滴甘泉,三世佛前的祈求,换得今世相遇,纵是短暂的美丽,那幸福也够我一生享用。

 春天,守在阳光下,任莺歌燕舞,一心只听花开的'声音;夏日,酌一杯香茗,凭烈火情炽,心中留恋的只有曾经。

 相遇的季节,在每个夜晚都散出爱的芳香。拔一根心弦,将昨日的欢歌撩起;填一首阕词,把今日的思念寄出;时光浅浅,岁月悠悠,让这场美丽的邂逅和着甜蜜在似水的年华里流淌。

 写一段文字添一份暖意,采一朵雪莲在流年里绽放。让你的风姿在我流年里独舞,让你的温柔在我文字里凝聚。

 写你的时候,文字里装满了甜蜜与幸福,浅浅的笑容丰盈了我的风华。与你相遇没有错,那是心与心的结合,是情与情的交融。留你的美在身边,与流年作伴;留你的温柔在心上,让流年温暖;手握你的真情,陪流年芬芳。

 一场相遇,平添了人生锦绣,一段柔情,醉美了人生。

 你深情的眼神,引诱我今生的追寻,你绽放的春情,铭刻着我无悔的思念。生命因你而绵长,流年因而你丰盈,相遇你,是我今世难以割舍的风景,四季流年因你温润明媚。

 思念在悠悠岁月里成绽,执着在遥遥守护中成石,一次邂逅,编织成亘古不变的钟情,在流年里将神话延绵……

 感谢与你相遇,我心从此不再孤单,感谢生命中有你,温暖了我的流年。

 茫茫红尘,始终为你敞开心怀,抛去愁思,用一支素笔轻轻勾勒出那份经久不衰的曾经。

 我用夏日的激情,把那场春恋化作思念在音信里寄去:珍重……

 时光浅浅,绕指温柔。暖风徐徐,花香流溢。那场遇见,如诗如画浸染了时光。我愿将你静静地放进流年的时光里,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飘出阵阵醉人的花香。

  我曾在一篇散文中这样写道:“……与喜欢的人,与喜欢的事,在细水长流的时光里,泡一壶清茶。可以读书,可以习字,可以吟诗,可以作画……让心都系在宁静上,相互依偎着,共度时光,共赏夕阳……”我无数次地梦想过这样的情景。然而,当这样的一处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

 心若等待便可释怀

 等待的那一场静谧,与我不期而遇。等待的那一片净土,与我不约而至……

 与双廊的“邂逅”,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喜。“双廊”,美丽的画廊,极富诗意的名字。想象着它的名字,你就有一种想去的冲动,想看的欲望,想浪漫的情怀。

 我们选择在双廊住下,是临时决定的,行程里并不曾有,听朋友说起,才想去看看的。风花雪月的大理,是人尽皆知的人间仙境。双廊,却是我不曾听到过的,也是我不曾想到要来过的,一个小得不能再小,小得一眼就能望到尽头的,静立于洱海东边的一个小镇。从大理古城往双廊,差不多正好绕洱海半圈。站在双廊,抬眼就能看到苍山。

 我们到达双廊的时候,已是暮色沉沉了。细雨霏霏的夏日里,凭你愿意不愿意,伴着你的,总是那一场场来去匆匆的云雨。虽然,会给人平添些烦恼。不过,也会给人平添些诗意。

 些许的烦恼,就是寻找住宿的地方,令我们一群人沿街巷跑了大半个晚上,最后,在一个叫“雨霞”客栈的旁边,找到了两处农家开的小店,是分成两拨住下的。我和肖住在一处,宋和其他朋友住在另外一处。

 小镇的客栈,大都建在靠海的这一边。宋她们住的那一处,很是幽静温馨,方方正正的小四合院里,有挂满了青果的果树,两层高的小楼的前面,是一块空地,是爬满了牵牛花的篱笆,围成的一个小菜园子,满园子的鲜花和小菜,随手采摘下来,煮上一锅鲜味十足的小菜汤,那带着泥土味的清香,会氤氲整个小院。再下几级台阶,是一个小小的露台,露台被设计得低于院子,这样,涨潮的时候,洱海的潮水可以冲上露台,还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哩。露台上,放着躺椅、竹凳、藤条编制的茶桌……待夜幕降临,闲坐露台上,有晚风轻轻徐来,有花香慢慢飘过,还有小村里的犬吠人迹,青瓦檐草。这会儿,你不用想别的,只要乐活慢享就好了……住的地方找到了,我们才安心地去吃旅行中的第一顿晚餐。

 吃完晚饭回去客栈的时候,已接近午夜了,踏在青石与鹅卵石镶嵌的路面上,我这才有心思观赏起夜幕下的双廊来。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双廊,在朦胧雨雾的笼罩下,就像一处青山拥怀的世外桃源,又像一枚镶在碧水云天里的璀璨。寥寥闪烁的霓虹,把小镇两边的门廊照得时隐时现,隐约可见的斑驳,展示着光阴留下的殇逝,岁月镌刻的魅力。那幽幽的小巷和被时光磨去棱角的青石,静静地诉说着双廊前世今生的记忆,和亘古不变的静怡……

 习惯早睡的双廊,已沉入甜甜的梦乡里,街边的小店,基本上已关门打烊了。我和肖走在街上,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心里空落落的。这时,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里,还有一家亮着灯开着门的小店,我们信步进门,看到店里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民族服饰,知道吧,女人最钟爱的事,就是给自己一份美丽。经过一番试穿、讨价还价之后,在肖的建议下,我买了一袭洁白的外罩,一件红色长衫的飘逸的长裙,肖买了绿色的那件。穿起来相互欣赏观看,竟有了一种窃窃的喜悦。想着,明日里,我们就穿起长裙,再充当一回双廊的女人……慢慢地,欢喜的感觉涌上心来,那刚刚些许的烦恼不胫而走,随之而来的,是些许的诗意和这不期而遇的静怡……

 如果说,乌镇的水墨烟雨令我缠绵。那么,这双廊的闲适沉静,更让我迷离。我同样地欢喜着,欢喜着流年里遇见的这一处惊喜。这一刻,我觉得,应该放下心来,放慢脚步。让自己重又柔软,重又花开,在最深的梦乡,去约会朝阳下的双廊……

 心若如莲便可安然

 倚着岁月的门扉,枕着时光的流年,把每一次朴素的遇见都当成良缘……

 双廊的夜,在滴滴答答的雨声里,就这样静静地过去了。当天尽头的那一线清亮才将露出的时候,我们都已早早地站在小镇的街上。远望去,小镇一片涤静,看来,昨夜的雨,并没有挡住今天的晴朗,晨曦里有一抹喷发欲出的光亮。

 我们沿着睡眼惺忪的街道前行,一路上,没有车声,没有人潮,就连街上吃饭的店面,都没有几家是开着的,即便开着门,也没有急急的地招揽客人进来吃饭的意思,他们自顾准备着吃食,只等吃饭的人自己找上门来:“老板,有啥吃的没?”回答:“在做着呢,还要等一会儿。”你不用停留,店主也不留你,你自可以到下一家寻找。你可能在想,怎么不热情地招呼客人呀,人家不强求你,你自己愿意等就进去好了,顺其自然,可能就是双廊人的处事之道吧。看着他们那不虚、不急、不华、不燥的样子,我们也就释然了。

 小镇的街上,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人力三轮车,别有风味且洁净环保,在这旅游的季节里,都还静静地卧在那儿,没有动的意思,也没有看到车主的人影。我们想着,如果想坐车,怎么找主人呢,围着车转了一圈,才看到车上有****:想乘车游览洱海风光,请与XX先生联系……打电话,找司机,坐车。好像在别的地方,不曾有这种现象,都是司机早已等在车里的。这里,还是你找他,还得你等他。也好,即来则安,随遇而缘,随俗入闲吧,急不得的。

 双廊的建筑格局如棋盘般,分成了两边,中间的一条是“楚河汉界”,一边临海,一边靠山。临海的这一边,每隔几幢房子,就有一条细长的巷口,从巷口一直细细地望过去,便能看到一线洁净的蓝。小巷里有很多农家开的小旅店,很有特色且风味十足,特别是小巷尽头临海的客栈,只看那名字就觉着浪漫,有“春暖花开”“旧日时光”“碧水清波”“喜窝凤洱”“老木船”“水云天”……听着这些,你还想走吗?反正,若有可能,我不想……如一个人在小巷里漫步,那幽静会让时光凝滞,那凝滞又会让你的记忆穿越到双廊的从前。如果从巷口一直走到巷尾,你会突然发现尽头的一片“水田”,在“疑无路”的转瞬之间,又给你一个“花明”的`峰回路转,那心里的窃喜自不必言……

 因此,来到这里,你什么都不必急,什么都不必管,只管凝望着山水苍茫,只管坐等着风月流淌……一切尽在悠然里闲散,犹如一朵开合的青莲,绽放出自然的花尖,闲卧在此时的静谧里安然。

 心若灿烂宁静致远

 将那悠悠的深蓝,揽入我的心间。在我心的一隅,绽放一片花海满天……

 我和肖穿着昨夜买的长裙,一件绿意缱绻,一件灿若红莲,悠悠地漫步在清晨的风里,沐浴着晨曦的微澜,披着朝露的潋滟,准备着去风花雪月的洱海徜徉,浪漫……

 晴空下,洱海边,一条木制的长廊,蜿蜿蜒蜒地围绕在岸边。凭栏,看天,辽阔得无际无边,云淡如洗的天空,成了真正的“天空”,空得只剩下一片凝固的蔚蓝,都凝得“欲滴”了。此时,看那片片的白云,已飘落入山涧,汇成一条银河流淌在山间,绵延起伏的群山,成了银河的堤岸,洁白的浪花,追逐着嬉戏于山峦,想急着把自己的洁白与天空蔚蓝一片……此刻,我想鞠云水,我想拥蓝天,我想沉沦在这里——休闲。若是你,你想吗?

 一天一时间,一水一云天,昨夜还是淅淅沥沥的雨雾,今天依旧灿烂了山野水间。难怪双廊的人们,喜欢在阳光里酥软,喜欢把时间无端地变得迟缓。就只这一刻,我已经被同化了,更何况常年相伴于此间,凭谁都抵不过这诱惑的缠绵。

 我静坐水边,看着如镜的水面,即便捧着书,也会呆呆地不知翻没翻。真的不想做任何事,只想任阳光沐浴,任思绪蔓延,静待云舒云卷,静待天阔水蓝。此时,心底不禁有一股暗涌——我真想,真想在此,拥有一间面朝大海的房子,静坐庭前,向未来借一点时间,让时光在这儿悠闲;让心情在这儿慵懒;让烦恼融化于云水间……

 从此,与山水厮混、与云野相恋,把生活里的劳累奔波丢到一边,用这水的柔软,融化心里的沧田,在心的一隅,绽放花海满天……

 因着双廊的静谧与美丽,有很多的艺术家都客居在此。洱海的中央有一个小岛,岛上的风景旖旎如画,里面住的是著名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那若隐若现的白色建筑,被绿树掩映着。那蔚蓝的天,把洱海的水也染的成了蔚蓝,这才是真正的水天共一色了。我很喜欢杨丽萍为沈建华(客居双廊的艺术家之一)的《双廊双廊》写的序:“其实到这里来,并不是遗世孤立,但浮躁的心必须安宁,你在这儿的确能体会到人生的静谧……一个明智的人,应当找一个僻静优雅的去处,放松心情,放松生活,如此这般,便知简单的生活如此馥郁,沉寂的人生如此芬芳,而双廊正是这样一个去处……”

 是啊,人生于凡尘俗世间,不免有纷纷扰扰牵绊,处处事故,难有清静。倒不如静下心来,享受其中的乐趣,细细品味平静中的淡然,也乐得自在呢。

 轻轻地拾起这一份纯美,携着岁月,揽着静好,与安然同行。

《邂逅》是席慕容步入中年时的作品,是写一次与旧友邂逅,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隔离而导致了谁也认不出谁的尴尬而悲哀的局面。读这首诗的时候,情不自禁就被诗中意境所感染,从而脑中就会若隐若现地出现一幅幅常见而深刻的画面——两人擦肩过,漠然不再相识。

整首诗给人感觉沉重,而文字如行云流水;平静,却思绪翻滚;哀婉,掩饰不住对生活无奈的感叹。席慕蓉在诗中就是将一个人的眼角、额头、头发和手深深地勾画上忧伤和流浪,再轻轻地抹上思念和岁月的水彩。在这张岁月雕刻的面具下,“在街角我们擦肩而过”却竟然漠然,心灵相距了十万八千里,谁也不再认得谁。两个人就像大街上天天擦肩而过的行人,谁都没有把心留给谁。等到擦身过后,或许才发现那张陌生的脸孔曾是那么熟悉。然后转身,但是“他”已经消失在人群的浪潮中,欲寻不着。相遇的缘分就这样错过,接着很自然就引出一串叹谓:到底是韶光改变了你我的容颜,还是我们自己才是那个给自己化妆的人?“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两句充满着哲理的诗句结束了全诗,却留给了读者无尽的想象和思考。

在结构方面,作者采用了对称的手法去加强表达的力度:“你把忧伤画在眼角/我将流浪抹在额头”,“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盎然的诗意,第一人称的亲切,意景的优美。画,抹,添,雕刻,几个动作犹如一个画家在白纸上轻快地勾画。下半节诗在一声感叹中转折,思想也向了哲理的思考,意味深远,使全诗达到了精神上的完美,使读者为之疾呼共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8922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