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茶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饮用亦用此法。这时不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为了使茶末与水交融成一体,于是就发明了一种用细竹制作的工具,称为“茶筅”。
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为了给客人献上一碗美味可口的茶,水温的调节非常重要。为此,在点茶过程中,如何调整炭火也就变得很重要,调炭时,有“三炭”之说,即底火,初炭(第一次添炭)和后炭(第二次亦即最后一次添炭)。
刘涛在节目中再现宋朝点茶,对于点茶文化我的了解是:宋朝点茶所使用的茶叶是经过烘烤研磨的团饼茶,所使用的器皿讲究小巧而又趁手的,手打出来的泡沫越是光滑细腻有光泽越为上品的点茶手艺。刘涛在东方卫视播出的《斯文江南》这一部电视节目中,为大家展示了宋朝检查的手艺以及所需要的器皿,重新为大家展示了宋代点茶其中的精髓文化。
一、宋代点茶所需要使用的茶叶都是过烘烤的,选取团饼茶作为原料可以做出乳白色的茶品
在宋代时期,三五个文人雅士相聚于茶楼中,在点茶手艺上一争高低。宋代点茶所需要使用的茶叶都是经过烘烤的,为了保证茶叶的口感,一般都会选取团饼茶作为原材料。在把团饼茶烤干以后,就可以使用研磨器将这些茶叶细细的研磨成碎末,保证里面没有一颗碎茶叶块为止。
二、宋代点茶所需要使用的器皿是小巧又精致的,宋朝点茶文化比较推崇使用银器来盛放茶水
在宋代点茶文化中,宋代人发明了很多精致而又小巧的银器,作为点茶的器皿。在搅拌茶叶的时候,他们也会使用裱花银勺子来搅拌,从而增添点茶的文化感。一般来说检查都是需要先用温水将容器烫热,所以宋代也出土了很多精致的点茶水瓶,水盏等容器。
三、宋朝点茶文化的精髓是茶末的细腻程度,这与水温的沸腾程度分不开关系
在宋代点茶文化中,水温直接决定了茶沫的细腻程度。如果茶叶可以点出乳白色的细腻泡沫,则预示着点茶手艺已经到位了。如果可以在泡沫上作画,用其他颜色的茶叶勾画出图案的话,那么则为上乘的点茶手艺。点茶文化主要还是讲究的是细致,稍有差错就毁于一旦了。
那么,你知道哪部电视剧演绎了宋朝点茶文化的片段吗?
昨天晚上正在吃饭,收到小伙伴的邀约,要去看看正宗的点茶,宋代点茶。
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不顾疲劳和时间紧迫,匆忙结束晚饭,骑上共享单车奔向活动举办点。
宋代点茶—— 一种有着千年传承的中国茶道。
推广宋代点茶的茶人名叫张志刚,他告诉我们:“宋代点茶是中华茶道的巅峰。”
据张志刚老师介绍,点茶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而兴盛于两宋,有着一整套的流程。包括备水、磨茶、罗茶、调膏、点茶、分茶等多个步骤。主要的茶具有执壶、茶盏、盏托、茶筅、茶合、茶匙等。
这是老师准备好的点茶美器。
老师开始点茶,边解说边进行,随着大家惊奇的目光茶花慢慢形成,点茶的流程在我们眼前进行。
点茶时,先将磨成粉末状的末茶置入茶盏中,再倒入热水,然后使用茶筅击拂,直到茶、水交融,茶汤表面出现美丽的白色汤花后即可饮用。一般要点入七次热水。
请吃茶!老师捧起茶汤放入茶托,敬献给活动举办地主家,主家兴奋的接过茶汤慢慢品尝,并由衷的说真好喝!
这是喜欢喝茶的小伙伴为我们自己准备的茶盏,然而这次活动没有品尝茶的项目,但是这两个漂亮的茶盏还是获得同桌的陌生小伙伴的赞叹。
老师告诉我们,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是先辈首先把茶食从我们饮食中间剥离开,成为最早的茶文化之源。
煎茶,最早就是用开水,开水烧开之后把茶叶洒入水中煎煮,记得到南方的一个什么地方喝过闲茶里面不光有茶叶还有一些食物,想来过去的茶,就像我们现在的饭汤一样,作为一种汤品出现。
静坐听清风,煎茶当然需要一段时间,古人就把这个过程加入禅意,慢慢地品味生活的乐趣。
禅挂——大道透长安。盛产文化的古中国,有了这么好的产品,一定会衍生出其文化,所以自然就会有茶到参禅场馆以及煮茶的各种器皿的讲究和敬茶的礼仪。
茶,自然是文人的最爱,她碰上崇文的宋代,自然会发展到鼎盛。宋代追求白色,隐喻着高风亮节,追求简单典雅。
就一节课的光景,让我把那么多零碎的珍珠知识被这位老师用点茶这条红线串联了起来,收获颇大,特别感谢小伙伴提供的这个信息。
从茶室出来才知道小伙伴牺牲了晚餐的时间赶到活动现场,于是陪小伙伴共进晚餐。吃过晚饭的我自然吃不进去什么,但和小伙伴的畅谈让我找到了久违的自由自在;倾诉心底的秘密;那种身心舒畅的感觉让人陶醉……
不敢再耽误了,夜深了,我骑着共享单车回家,不时抬头望望稀疏的星星,它们在路灯和建筑灯光下显得不那么明亮,许久没有在这个时候还在室外,赶回家已经快24点了……
《梦华录》这部电视剧正在热播,我们看到了刘亦菲所饰演的赵盼儿是一个茶楼的老板娘,除了她制作的单非常美味以外,她还会点茶,也就是茶百戏。宋代的点茶文化是宋朝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化,那时候茶叶已经大规模的开始推广种植,大多数人都在品尝茶水之外,衍生出了点茶的文化。因为宋朝大多数人过的都非常的安逸,大家除了正常的吃饱喝足外,还会有一些悠闲的情趣,所以在茶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家会用茶叶进行更加丰富的一些做法。
在人们发展的茶文化中,有一种就叫点茶。点茶所需要的过程非常的繁琐,大家大多都用来斗茶,将茶碾成细末状,并且放在茶杯中,然后倒入少量沸水成糊状,之后再倒水,边倒边不断的搅,茶末也就会上浮,但是这是需要技巧的。点单可以让人感觉到生活愉悦,会非常的开心,享受这个过程。古代点茶历史悠久,还有很多专门的著作是用来描述点茶这样的事情,点茶除了技巧以外,对于茶叶品质以及茶具的品质是都有非常细的讲究的。
宋朝国家非常的繁荣,百姓们都是安居乐业的,所以大家有更多的闲情雅致去推崇点茶文化,点茶也是很讲究茶末与水的一种比例的,所以很多人点茶也练了很久,只想用来互相比拼,消磨时间。送人豆茶时都会用来比较谁的茶沫颜色更白更细腻,而且不容易散,这样的就是好的技巧和好的茶。所以那时候大家只要一没什么事情就会叫上自己的好朋友来一起斗茶。而茶百戏就是在茶水里面画画,也就像我们平常咖啡和牛奶形成的拉花,让茶水中形成各种的形象。
茶百戏非常美,因为不仅讲究茶的品质,还讲究一种技巧性以及对于物的描绘是否好看,宋代点茶文化历史悠久,大家都是为了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来进行消遣,宋代的点茶文化最为繁荣。
《盘鼓舞》有艺技相融,以舞为重。
一、艺、技相融,以舞为重
我国古代的“乐”是由诗、歌、曲、舞组成,那么究竟以何为骨干我国古代的舞论强调没有舞就没有整个乐,真正的乐是以舞的存在而完成的。“乐以舞为主”的观点,深刻积淀着音乐舞蹈起源发展的古老历史。以舞为重是指“舞艺”的分量之“重”,技巧含量之“重”。汉代的舞蹈将舞蹈的舞艺和杂技的技巧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舞”更复杂、更惊险、更高难,强化了舞蹈本体的审美特性,这是中国舞蹈的一个“质”的飞跃。
汉代的舞蹈多在音乐、歌舞、杂技、角抵幻术等百戏中演出,艺、技相融,以舞为重的特征也正来源于此。代表的作品为《盘鼓舞》,《盘鼓舞》的主要特征是舞蹈与杂技相结合,舞蹈的特征是通过长袖的舞动,舞姿的“进退曲伸”得以体现;杂技的特点是通过在盘和鼓上的踏蹈腾跳得以表现。“振朱屣于盘樽,奋长袖之飒纚”,“揄皓袖以振策,竦并足而轩跱”,柔和、飘逸、高雅的舞蹈姿态与矫捷、迅猛、惊险的杂技腾跳相结合,舞蹈的柔韧美与杂技的力度感融为一体,技中有艺,艺中有技,刚柔相济,美感丰富,构成了中原汉代舞蹈艺术的一种重要特征。
在艺、技交融的基础上,汉代舞蹈“舞”的语汇和动律也得以丰富和强化,突出地表现在“舞袖”、“舞腰”、“舞足”三个方面。
以袖作舞是汉代舞蹈中常见的舞态,以飞扬的长袖作为舞动的主要手段,为汉代舞增添了蓬勃的生命力。长袖是舞者手臂的延长,舞者运用手臂的暗力将长袖横向甩过头部,在头顶划成一道弧形,另一臂反方向将长袖从体前甩过髀间,这两袖形成一个弧度很大的“S”形;身体的曲线随舞袖而动,同时形成一个弧度较小的“S”形;两个“S”型套在一起,形成一幅极其优美的造型,这一造型每每出现在中原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中,如郑州新通桥出土的汉画像砖中的长袖舞即典型再现了这一动作造型特征。代表作为《长袖舞》。
“舞腰”在汉代舞蹈中表现的十分突出。腰是身躯的中心枢纽,灵活曲折的转动,既牵动上身,又牵动下肢。中原汉画像中的女乐舞伎均是腰肢纤巧,其舞腰的技巧更是袅娜多姿。有前俯后仰,有左折右倾,有扭腰出胯,有斜冲斜出……丰富多彩的舞腰大大增强了汉代舞蹈的曲线之美。张衡在《舞赋》中写道:“搦纤腰而互折,环倾倚兮低昂。”
舞足的特点主要显示在汉代《盘鼓舞》的表演中。汉代《盘鼓舞》的主要特点是踏盘踏鼓而舞,所以对于足的舞动特别强调。舞者从此鼓盘向彼鼓盘“浮腾”、“纵蹑”,不能有丝毫误差,蹈鼓时需目光集中,灵活敏锐,足足准确,足足响亮。尚且,不仅足的动作要漂亮,足的装饰也特别讲究,穿的“屣”(舞鞋),颜色是鲜艳醒目的朱红或彩色修饰。汉代记述舞蹈的文字中,对舞足的描述多能见到。张衡《西京赋》中有“振朱屣于盘樽”[注:参见[汉]张衡《西京赋》,引自《全后汉文》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64页。],卞兰《许昌宫赋》中有“振华足以却蹈”[注:参见[汉]卞兰《许昌宫赋》,引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三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223页。],王粲《七释》中有“安翘足以徐击”[注:参见[汉]王粲《七释》,引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63页。]。
二、美丑相兼,刚柔相济
中原汉代舞蹈深邃的历史渊源和兼收并蓄、广纳博采的开放精神,不仅使得它的舞艺大进,同时舞蹈自身呈现出的美感也是多重的,亦美亦丑,亦刚亦柔,色彩丰富,风格多元,使舞蹈之美进入到一个较高的审美层面。
中原出土的汉画像中,有大量美丑兼溶的舞蹈画面,其表演的内容大都是《盘鼓舞》或《长袖舞》,或杂糅百戏技艺。以女伎为主舞,冠饰华艳,细腰如柳。丑角为伴舞,多袒胸露臂,戴面具。如南阳市七一乡沙岗店出土的画像石,女伎舞双袖踏盘向左作回望状;丑角弓步扬臂,憨态可掬,向右作回应态。南阳县出土的汉画像石,女伎纤腰侧拧,长袖曳地;丑角左手摇鼗鼓,右臂上耍一壶,动作俏皮。郑州市博物馆收藏的汉代画像镜,女伎扬臂双绕袖踏鼓作舞;丑角张臂挺肚,举足踏鼓作舞。荥阳河王村出土的汉乐舞彩绘陶楼壁画中,女伎黑衣、朱唇、细腰、红裳,以纵跳式踏盘,长袖飘扬;丑角赤上身,着红色短裤,在背后正伸出右臂撩逗主舞者。一幅幅美丑相兼的画面,从形象到动作色调,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主舞者美的形象与动作使人感觉优雅、端庄,伴舞者丑的形象与动作使人感觉滑稽、风趣。
汉代舞蹈“刚”的风格表现为刚健浑厚、热烈奔放。首先,汉代的袖舞有这种风格。此类袖舞舞衣较短,一般长稍过膝,袖子的尺度也较短,表演时注重身姿的奔放和腰部的跨越腾跳,舞姿矫健而豪爽。另一种是对舞,如现藏于禹州市文化馆的汉代乐舞百戏画像镜上即有一组矫健活泼的男女对舞,男子宽衣大袖,女子紧衣窄袖,一前一后,追逐雀跃,欢快之情,溢于画外。
代表作品有《建鼓舞》,《干戚舞》、《剑舞》、《鞞舞》。《建鼓舞》是以形体硕大的建鼓作为舞器表演的双人舞蹈,其舞姿“刚”的特点表现得尤为充分。郑州二里岗出土的汉代空心砖《建鼓舞》图,二舞者是大跨步张臂舞袖,举桴击鼓,气势威武;郑州新通桥出土的西汉空心砖《建鼓舞》图,二舞者双飞叉起跳,跃身擂鼓,气氛热烈;南阳新店出土的鼓舞吹箫画像石,二舞者奔跑式飞身腾跃,双手举桴击鼓,舞姿奔放;郑州肥料社出土的西汉《建鼓舞》画像砖,二舞者弓箭步大探身举臂跃足,且鼓且舞,舞态洒脱。一幅幅气势飞动的画面,矫健奋发、气势昂扬,再现了《建鼓舞》雄浑的节奏感和力量的壮美。
汉代舞蹈“柔”的风格表现为轻柔飘逸,纤巧婀娜。《长袖舞》、《盘鼓舞》、《巾舞》中舞袖、舞巾的飞扬飘洒,细腰、裙裾舞动中的婉转灵动,集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中原汉代大量出土的汉画像石砖中,舞者挥动长袖、长巾腾跃翻转的舞态十分丰富,一道道飞动的线条抛向空际,如轻云出岫,如瀑布飞溅,如烟波飘渺,如飞虹悬天,妙不可言。长袖、长巾的扬举,裙裾、裙带的飘曳,配合肢体的折曲,充分体现了“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的意境。
三、神秘奇谲,以悲为美
从中原汉代舞蹈所呈现出的艺术色彩、气度风范来看,还具有神秘奇谲,以悲为美的特点。观看汉画像石砖中的汉代舞蹈,往往给人一种独特的神秘感。舞台的环境背景,常绘有云气、苍龙、瑞木、怪兽等。《总会仙倡》一类的节目,戏豹舞罴,苍龙白虎奏乐,仙人女娥洪崖的表演动作,《鱼龙曼延》的神奇变化,《东海黄公》对白虎施行的厌胜术等都带有诡秘之气。从道具、舞器看,盘鼓舞的盘和鼓所象征的日月星辰的太空世界,《建鼓舞》由怪兽座承负,上面所装饰的流苏、羽葆、鹭鸟等,都富有神秘的含义。中原汉代舞蹈这种神秘奇谲的色彩与汉代人带有神秘色彩的意识有关。
在汉代,神秘奇谲、色彩浓郁、极具神仙思想、阴阳五行变化思想的流行舞蹈是《盘鼓舞》。盘鼓舞中积淀着复杂的古代宗教意识。汉代人的神仙思想,宿命意识不仅形成了汉代舞蹈浓郁的神秘色彩,也形成了汉代舞蹈以悲为美的审美习尚。汉代辞赋中所描写的乐舞,都是以悲为美,推崇的是尚悲的乐舞风,“其歌舞欣赏风尚是以悲怆为高”尚悲的乐舞风气使得秦汉时代的表现哀伤感情的舞蹈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汉武帝子燕王刘旦,企图夺帝位失败,临难前,在宴会上悲伤歌唱,其妻华容夫人随之扬袂起舞,撕裂人心的歌舞使在座之人无不泪下。汉高祖好楚声,《西京杂记》说:“(高)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毕,每泣下流涟。”
四、形神兼备,意境深邃
从中原汉画像石砖上展现出来的舞蹈形态神貌和文人乐舞赋中所阐述的舞蹈审美倾向,明确地显现出中原汉代舞蹈已实现了由强烈的教化品格向鲜明的艺术品格的历史嬗变。其舞蹈的艺术之美较重要的体现在形神兼备、意境深邃的特点之中。
宋代袁文《瓮牖闲评》说:“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 [注:参见袁文《瓮牖闲评》,引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在艺术创造中,形与神应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形离不开神,神也离不开形。形若离开了神,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神若没有了形象,就失去了物质的依托。所以,“形神兼备”是艺术创造中的高境界。汉代的宫廷女乐舞蹈即达到了这种境界。
1形与神的和谐展现出了精妙的舞容舞韵。音乐、舞蹈是心灵的律动,抒情是古典舞的主要内容。舞蹈动作在时间过度上的或快或慢,或接或续,或起或落,在空间形象上的或大或小,或曲或伸,或长或短,都应与舞者所表达的情感和谐一致。有了动态性形象与情感表现的和谐一致,就可以舞出饱满的神采,舞出精妙的舞容舞韵。傅毅在《舞赋》中描写《盘鼓舞》有几句传神的句子:“其始兴也,若俯若仰,若来若往,雍容惆怅,不可为象。其少进也,若翔若行,若竦若倾,兀动赴度,指顾应声。”
2形与神的和谐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有无相生”、“阴阳调和”的思想。汉代文人的观舞赋给了我们以启示,凡舞蹈必须“千变万化,不可胜知” 汉代舞蹈的欲进先退、欲伸先屈、或迟或速、乍止乍旋、千变万化、不可胜知的动态特征,即充分挥洒了“万变”与“一宗”;汉代舞蹈的柔中有刚、刚极生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动律规则,即充分发挥了“阴阳调和”。
3形与神的和谐表现出深邃广阔的意境。意境说在传统美学中具有独特价值。“意境是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是意与境的契合。美学上的‘境’,是指突破了有形的象而产生的无限的象,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虚实结合的象。” 傅毅在《舞赋》中提出的“与志迁化”、“明诗表指”,是汉代舞蹈的另一美学成就。这里的“诗”和“志”可以归到“精神”的范畴,“舞”和“容”属于“象”的范畴,以有限的舞容表现无限的诗意,从而获得一种“象外之意”、“弦外之音”、“画外之旨”,这是对舞蹈艺术意境美的一个新的拓展。
中原汉代舞蹈所显现出来的情操和艺术品味已达到气若浮云、志若秋霜、令观者叹为观止的境界。其形神兼备、容以表志、舞以明诗的特征,较完美地实现了舞蹈艺术娱乐与教化的双重功能,对中国传统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