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同一个师傅不同的命运

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同一个师傅不同的命运,第1张

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孙膑、庞涓师出同门,同出于鬼谷子门下。鬼谷子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 可以说他以一人之力影响了整个战国的发展局势。

同一个师傅,不同的命运

孙膑庞涓同门师兄弟,孙膑忠厚老实,而庞涓却气量狭小,嫉妒心强。庞涓有一次下山,听说魏王在重金招揽人才。庞涓心动了,想要下山一展抱负,毕竟他在鬼谷子门下学了很长时间,掌握了大量的军事理论,也精通各种排兵布阵。

他决定去魏国闯一闯,就去告别他的老师。老师自然知道自己学生的想法,并没有阻拦。相反,却告诉他入世的时机已到。但面对未知的前程,庞涓迷茫了,他并不知道此番下山能否得到重用。临走前他想让老师给他占一卦。

鬼谷子就让他去山上摘一朵花,庞涓摘了马兜铃”给老师。马兜铃花开全盛的时候一共有12朵,鬼谷子告诉庞涓他能荣耀12年,魏国是他的发展地,临行前还告诉了他八个字 遇羊而荣,遇马而瘁”。

庞涓高兴地下了山,并告诉孙膑,若是能得到魏王赏识,一定会写信推荐你的!

争风夺宠,同门相残

庞涓来到魏国相国——王错的府上拜见,他们相谈甚欢,王错便把庞涓推荐给了魏王。 庞涓去见魏王的时候正值吃饭的时间,下人给魏王端上来一只烤羊,庞涓看了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因为老师说过,自己会遇羊而荣”

果不其然,庞涓见了魏王后便得到了赏识,被委以重任。庞涓平步青云后也没忘了他的同门师兄弟孙膑,便写信邀他前来辅佐魏王。

孙膑收到信后非常高兴,准备去魏国前也去找老师占一卦。鬼谷子也让孙膑去摘一朵花,孙膑下山心切,等不及去摘花,便把老师桌子上瓶子里的黄菊摘下来一朵。

鬼谷子告诉他此花 性耐岁寒,经霜不坏 ,可知你可能遭受大难,但不会丢失性命,能换发第二春。

孙膑去到魏国后,庞涓看到孙膑才学比自己高,怕魏王不在器重自己,于是设计陷害孙膑,孙膑受到了剜刑,被挖去了膝盖骨。

为了活命孙膑天天装疯卖傻,睡猪圈、吃猪食,转移庞涓的视线。幸好遇到了齐国使者,在他的帮助下孙膑这才回到齐国,去田忌门下做了个门客。

田忌赛马,崭露头角

史上著名的田忌赛马,就是孙膑出的计谋。田忌非常喜欢给齐国众公子赛马,以重金作赌注。孙膑发现马分为中、上、下三等马,就告诉田忌说: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这样必胜!”果然这个计谋让田忌赢得了不少金子,田忌知道孙膑不是平常人,便把他推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拜他为军师。

围魏救赵,大败庞涓

公元前354年,赵国打了魏国的小弟卫国,强使卫国屈服于赵,成了赵国的小弟。魏王大怒,让庞涓率兵攻赵,不到一年,庞涓便打到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王迫不得已,派急使向齐国求援。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

田忌准备领军直奔邯郸,跟那庞涓干上一仗,孙膑制止说道, 魏国精锐尽出,国内无精兵防守,我们可以采用避实就虚的战术,去攻打魏国大梁。大梁受危,庞涓必然会率军来救,我们可以在半道上设好埋伏,以逸待劳,伏击魏军。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果然庞涓率军回援大梁的时候,孙膑在庞涓的必经之路桂陵(今山东菏泽一代),设下埋伏,打的庞涓溃不成军,解了邯郸的围。经此一战孙膑名满天下,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

但孙膑还是太善良了,还念在同门师兄弟情义,不忍心致庞涓于死路,放了他回去,后来在马陵之战当中,孙膑又采用了围魏救赵”的策略,攻击魏国大梁。但这次庞涓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齐军包围了庞涓的军队,张弓搭箭,庞涓被射成了刺猬。至此孙膑终于报了仇。

后世影响

通过孙膑庞涓之争,孙膑不仅复了仇, 围魏救赵这一中国历史上有名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孙膑(约前380~前320),战国时兵家。齐国阿(今属山东)人。孙武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成魏国大将,妒忌他的才能,把他骗到魏国,处以膑刑(挖去膝盖骨),所以叫孙膑。后担任齐威王的军师,先后在桂陵和马陵大败魏军。

  经典名言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名言解说

  彼:对方。殆:危险。对自己的情况和对方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成百次打仗都不会失败;不了解对方的情况而了解自己的情况,打仗则有胜有负;既不了解对方的情况,又不了解自己的情况,则每仗必败。

  生平故事

  孙膑 中国军事家。战国中期齐国人。少时孤苦,年长后从师鬼谷子学习《孙子兵法》,显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不料,他却因此遭人暗算……

  孙膑在从师鬼谷子学习兵法时,有一个师弟叫庞涓。庞涓的天资学业虽较孙膑差得很多,但他为人奸猾,善弄小权术,又轻易不被察觉。他与孙膑同学时,心里很是嫉妒孙膑的才能,可在嘴上从未流露过,一再表示将来有了出头之日,一定要举荐师兄,同享富贵。心地善良的孙膑,与庞涓兄弟相称,如同亲兄弟一样。

  转眼过去了几年,孙膑、庞涓两人,经过鬼谷子的精心调教,兵法、韬略大有长进。这时,传来了魏惠王招贤纳士的消息。本是魏国人的庞涓,觉得机会来了,决定下山应招。临别时,他向孙膑保证,此行一旦顺利,马上引荐师兄下山,扶同做一番事业。孙膑自然深表谢意,嘱咐他多加保重,两人洒泪告别。

  庞涓到魏国后又是送礼,又是托人说情,很快见到了魏惠王。庞涓毕竟也有些本领,很快得到了魏惠王的赏识,被封为将军。随后,庞涓指挥军队同卫国和宋国开战,打了几个胜仗后,庞涓成了魏国上下皆知的人物,从此更得魏惠王的宠信。

  春风得意中的庞涓高兴了好一阵子,又突然沉寂下来。原来他有了心病:论天下的用兵之法,除了孙膑之外没人能赶上自己了。一想到孙膑,他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按照当初的诺言办吧,就得把孙膑推荐给魏惠王,孙膑的声名威望很快就会超过自己;不去履行当初的诺言吧,孙膑一旦去了别的国家,施展起来才能自己同样不是对手。庞涓寝食不安,日夜思谋着对策。

  一天,正在山上攻读兵书的孙膑,接到庞涓差人秘密送来的一封信。信上庞涓先叙述了他在魏国受到的礼待重用。然后又说,他向魏惠王极力推荐了师兄的盖世才能,到底把惠王说动,请师兄来魏国就任将军之职。孙膑看了来信,想到自己就要有大显身手的机会了,深觉自己的师弟挺讲义气,立即随同来人赶往魏国的都城大梁。

  孙膑来后,庞涓大摆筵席,盛情款待。几天过去了,就是没有魏惠王的消息,庞涓也不提此事。孙膑自然不便多问,只好耐心等待。

  这天,孙膑闲得难受,找到一本书读起来。忽然,屋外传来一阵吵嚷声,他还没有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已被闯进屋子的兵士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带到一个地方。那里的一个当官模样的人,立即宣布孙膑犯有私通齐国之罪,奉魏惠王之命对其施以膑足、黥脸之刑。孙膑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惊呆了,随即省悟过来,高声为自己辩白。然而,一切都晚了,那些如狼似虎的兵士七手八脚扒去孙膑的衣裤,拔刀剜去了孙膑的两个膝盖骨,并在他的脸上刺上犯罪的标志。孙膑倒卧在血泊之中。

  原来,这庞涓把孙膑骗来之后,即在魏惠王面前巧言诬陷,使孙膑遭此伤身之祸。庞涓以为,受刑后的孙膑成了一个残疾人,他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和自己较量了。

  孙膑的伤口渐渐愈合,但他再也站不起来了,而且,还有人时时刻刻监视着他。他知道庞涓在陷害他,他恨得咬牙切齿,可老这样也不行,总得想个脱身之法才是。不久,孙膑疯了,他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叫闹个不停。送饭的人拿来吃的,他竟连碗带饭扔出好远。庞涓听说了这些,并不相信孙膑会疯,便叫人把他扔到猪圈去,又偷偷派人观察。孙膑披头散发地倒在猪圈里,弄得满身是猪粪,甚至把粪塞到嘴里大嚼起来。庞涓认为孙膑是真疯了,从此看管逐渐松懈下来。

  孙膑装疯产生了作用,他暗中加紧了寻找逃离虎口的机会。一天,他听说齐国有个使臣来到大梁,便找了个间隙,偷偷前去拜访。齐国的使臣听了孙膑的叙述,从谈吐中认定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才,十分钦佩,遂答应帮他逃走。这样,孙膑便藏身于齐国使臣的车子里,秘密地回到了齐国。

  这个时候,正值齐、魏争霸,交战不断的年代。早在公元前386年,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田氏贵族在齐国取得政权后,就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选拔文武人才,坚守边境,反抗外来的威胁。孙膑回国后,很快见到齐国的大将田忌。田忌十分赏识孙膑的才干,便将他留在府中,以接待上宾的礼节殷勤加以款待。

  田忌喜欢赛马,但却时常输掉。有一次,他又与齐威王赛马,马分上、中、下三等,对等竞赛,三场全输,田忌好不丧气。这时恰巧孙膑在场,便给田忌出主意说:“待到下一轮比赛时,你用上马对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威王的下马,用下马对威王的上马,必赢无疑。”田忌依计行事,造成两个局部的优势和一个局部的劣势,以一负二胜赢得齐王千金。一向取胜的齐威王这次输了,大感惊讶,忙问田忌是何原因?田忌把孙膑找来,借机推荐给齐威王。

  齐威王见是一个双腿受刑的残疾人,开始并未介意,当孙膑陈述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时,齐威王便有意问道:“依你的见解,不用武力能不能使天下归服呢?”孙膑果断地回答说:“这不可能,只有打胜了,天下才会归服。”然后,他列举黄帝打尤,尧帝伐共工,舜帝征三苗,以及武王伐纣等事实,说明哪一个朝代都是靠武力解决问题,用战争实现国家的统一。这一番深刻独到的分析,使齐威王大受震动。再询问兵法,孙膑更是滔滔不绝,对答如流。齐威王感到孙膑其人确实不简单,从此以“先生”相称,把他作为老师看待。

  公元前354年,魏将军庞涓发兵8万,以突袭的办法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赵国抵挡不住,意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欲派孙膑为大将,率兵援赵。孙膑辞谢说:“我是受过刑的残疾人,带兵为将多有不便,还是请田大夫为将,我从旁出出主意吧!”齐威王想想也好,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8万,前往救赵。大军既出,田忌欲直奔邯郸,速解赵国之围。孙膑不赞成这种硬碰硬的战法,提出应趁魏国国内兵力空虚之机,发兵直取魏都大梁,迫使魏军奔赵回救。这一战略思想,将避免齐军长途奔袭的疲劳,而致魏军于奔波被动之中,立即为田忌采纳,率领齐军杀往大梁。

  魏军好不容易将邯郸攻陷,却传来齐军压境,魏都城大梁告急的消息。庞涓顾不得休整部队,除留少数兵力防守邯郸外,忙率大军驰援大梁。没料到,行至桂陵陷入齐军包围。魏军长期劳顿奔波,士卒疲惫不堪,哪还顶得住以逸待劳的齐军?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连主将庞涓也被活捉。到头来,魏国只好同齐国议和,乖乖地归还了邯郸。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之战。其实,也是孙膑对庞涓的重重一击。但孙膑并没有杀庞涓,只是训导他一番,又将他放了。

  桂陵之战10多年后,即公元前342年,庞涓又带领10万大军、1000辆兵车,分3路进攻韩国。小小的韩国抵挡不住庞涓的进攻,一时形势危急,遂接连派出使臣,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群臣商讨对策,有主张坐山观虎斗的,有主张发兵救援的,相互争执不下。孙膑一直没有说话。齐威王见状便说:“先生是不是认为这两种意见都不对啊?”孙膑点头说:“是的。我以为,魏国以强凌弱,如果韩被攻陷,肯定对齐国不利,因此我不赞成见死不救的主张。但是,魏国现在锐气正盛。如果我们匆忙出兵,岂不是要代替韩军承受最初的打击?”齐威王说:“那么,依先生的意见怎么办好?”孙膑说:“我看可以先答应韩国的请求。他们知道我们能出兵救它,必然全力抗击入侵的魏军;而魏军经过激烈拼杀,人力物力也会大大消耗。到那个时候我们再发兵前去,攻击疲惫不堪的魏军,拯救危难之中的韩国,就可以用力少而见功多,取胜易而受益大,不知陛下以为如何?”齐威王十分赞赏孙膑的谏仪,当即采纳。一年后,当魏韩两军交战更为激烈,双方实力已大大削弱的时候,齐威王才决定派兵出战,仍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于是,孙膑与庞涓又一次相逢在战场,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生死较量。

  战役之初,按照孙膑的计策,齐军长驱直入把攻击的矛头指向魏国的都城大梁。时过不久,孙膑得知庞涓回师都城的禀报,便对田忌说:“魏军一向自恃骁勇,现急于同我军决战。我们要抓住这个心理,诱使他们上当。”田忌说:“军师的意思是……”孙膑接口道:“我们可以装出胆小怯战的样子,用迫兵减灶的办法诱敌深入。”随后,孙膑如此这般地对田忌叙说一遍。当庞涓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本土,传令抓住齐军主力,与其决一雌雄。不料,齐军不肯交战,稍一接触即向东退去。庞涓挥师紧紧追赶不放。头一天,见齐军营地有10万人的饭灶;第二天,还剩5万人的灶;到第三天,只剩3万人的灶了。庞涓见状高兴,得意地说道:“我早知道齐国的士兵都是胆小鬼,如今不到三天就逃跑了大半!”于是,传下将令:留下步兵和笨重物资,集中骑兵轻装前进,追歼齐军。

  孙膑得知庞涓轻骑追击的探报,高兴地对众人说:“庞涓的末日到了!”这时,齐军正好来到一个叫马陵的地方。马陵处于两座高山之间,树多林密,山势险要,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可走,是一个伏击歼敌的好战场。孙膑传令:就地伐树,将小路堵塞;另挑选路旁的一棵大树,刮去一段树皮, 在树干上面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随后,命令1万弓箭手埋伏在两边密林中,吩咐他们夜里只要看见树达出现火光,就一齐放箭。说话间已到傍晚,庞涓率领的沈军骑兵果真来到马陵。听说前面的道路被树木塔塞,庞涓忙上前察看。朦胧间他见路旁有一大树,白茬上隐约有字,遂命人点起火把。当庞涓看清树上的那一行字时,大吃一惊,知道中了孙膑的计谋。他急令魏军后退,但已晚了。埋伏在山林中的齐军,万箭齐发,猝不及防的魏军死伤无数,乱成一团。庞涓身负重伤,知道败局已定,拔出佩剑自杀了。齐军乘胜追杀,将魏军的后续部队一气打垮,连魏太子都给俘虏了。

  孙膑巧用奇兵,接连打败强大的魏国,威名迅速传遍天下。马陵大捷之后,齐王要给孙膑加官受爵,但他执意不肯,连军师一职也请求免除。后来,他找了一处清静的地方,招收几个学生,总结、研究早年所学兵法知识和自己的作战经验,撰成《孙膑兵法》89篇,另附作战图4卷。

  打这以后,孙膑的名气传遍了各诸侯国。他写的《孙膑兵法》大概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雀山西汉墓中又重新发现。有一万一千余字。

  名家点评

  (唐)周昙:曾嫌胜己害贤人,钻火明知速自焚。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孙摈》)

  毛泽东: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

  韦辛夷:化友为敌,欺人人欺,妒嫉是这场战争(马陵之战)极具戏剧化的内涵所在。

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孙膑做梦都没有想到,看上去人畜无害、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师弟庞涓居然如此阴狠!

当孙膑看着铜镜中的自己,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时,心中的绝望和仇恨可想而知。 身为一个胸怀大志的有识之士,怎能接受这样一副孱弱的身躯?而情同手足的师弟庞涓,怎能对自己下如此毒手?

当绝望和仇恨一股脑发泄完之后,孙膑的心中肯定又会升起一股悔恨感,因为当初自己可是主动来到魏国的。

孙膑庞涓同是鬼谷子门下的高徒,后来又共事一主,难免会擦出火花。

孙膑是贵族出身、而庞涓是魏国平民, 两个人虽然身份地位十分悬殊、但意气相投,在漫长且枯燥的学艺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当庞涓自认为学成之后,得知魏国正大肆拉拢天下英才,当即被高官厚禄迷住了眼睛,不顾师傅师兄的劝阻毅然下山,投到魏惠王麾下。因为庞涓跟随鬼谷子多年,行军打仗的兵法自然了然于胸,很快就受到魏惠王的赏识成为大将军。

与庞涓相比,孙膑则表现得稳重许多。在庞涓下山之后,孙膑选择留在山里继续侍奉老师,鬼谷子见他尊师重道,便又把自己毕生总结的用兵经验和孙武的 《兵法十三书》 传授给了他。如此一来,孙膑的学识比师兄弟们更加深厚,根本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此时的孙膑可以说是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贤臣择主而事的道理他不是不懂,可是当今天下七分,哪一个才是最好的归宿呢?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孙膑忽然想到了师弟庞涓,他在魏国混迹多年,而且两人的关系又非比寻常,肯定能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 庞涓先是请墨子的高徒秦华礼写了一封推荐信,等到庞涓初次看到这封信件的时候也是喜出望外,没想到与师兄分隔多年,现在居然再次得到他的消息,当即回信邀请孙膑到魏国。

孙膑怀着激动的心情,跋山涉水踏上了去往魏国的道路,而庞涓亦是翘首以盼,期待着和师兄的再次相聚。 他们两个人谁都没有想到,当初单纯的手足情谊早已不再,在这个列国纷争的名利场上,地位和权力才是最炙手可热的筹码。

而孙膑来到魏国,俨然成为阻挡庞涓仕途的拦路虎。 因为孙膑在鬼谷子身边多待了几年,他的兵法修行绝非庞涓能比的,此时的庞涓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感,为了保住这得来不易的地位,必须除掉孙膑!

经过一系列的栽赃陷害,庞涓终于如愿把孙膑变成了阶下囚,对此魏惠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庞涓是魏国的大将军,正是因为他魏国的军事实力才突飞猛进,而孙膑虽然名声很响、看上去满腹经纶,但对魏国没有做出实质的贡献,所以在这件事上魏惠王是偏向于庞涓的。

胸怀大志的旷世奇才,沦为世人唾弃的人彘”,孙膑究竟该何去何从?

当孙膑正在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被魏王委以重任,率军出征所向睥睨之际,一队卫兵却将住所包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手执利剑随时都有可能冲上来将自己劈得七零八落。正当孙膑迷惑时,一个熟悉的人影走上前来,仅仅一个手势自己就被彻底制服。

当孙膑看见一名刀斧手阴笑着走近时,他已经恐惧到了极点,见那阴寒的铡刀举起又落下,剧烈的疼痛感瞬间使他昏迷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孙膑终于苏醒了过来,他原本以为那只是一场梦,可遗失的手脚和膝盖上血淋淋的空洞却告诉他,那不只是一场梦。孙膑想了又想,始终无法弄明白师弟为什么会下此毒手,直到庞涓站在牢笼外冰冷地问道《兵书十三篇》的下落时,孙膑才恍然大悟,原来 这一切都是庞涓早已设计好的,目的就是师父传授给自己的绝世兵法。

可是庞涓把自己弄得这副模样,孙膑又怎会心甘情愿地交出兵书呢? 为了蒙混过关, 孙膑干脆装疯卖傻起来,在猪圈里和畜牲争食、每天疯言疯语毫无人样,目的就是迷惑庞涓。

这一番操作果然让庞涓上当,他真的以为孙膑已经成了十足的疯子,就算自己拿不到《兵法十三篇》,这样一个废人对自己又有什么威胁呢?于是便放松了对孙膑的监视。

恰巧这个时候,齐国使臣出使魏国,当他见到孙膑的第一眼时,就感觉这个人虽然看似疯疯癫癫,但实际上却是不可多得的奇才,如果将他带回齐国,肯定如虎添翼。于是当齐国使臣回国时,便将孙膑偷偷藏进自己的马车里,将他进献给了齐威王。

蛰伏多年,孙膑终于抓住机会一雪前耻,把庞涓逼上了绝路。

孙膑初到齐国的时候, 齐威王对他简直可以用嗤之以鼻来形容, 这样一个手脚不全、容貌尽毁的人能堪以重用?当即下令要将他扫地出门。

虽然齐威王眼拙,不能分辨出孙膑这匹千里马,但齐国还是有伯乐的,这个人就是出身于名门望族的 田忌。

起初,田忌对孙膑只有怜悯,对他的经历十分哀痛,但随着接触的时间越长,他渐渐发现这个人虽然外表肮脏不堪,但无论是学识还是气质都远超朝中重臣。当 田忌听说齐威王要把孙膑驱逐出王宫的时候,便直接派人把他接到自己的府中, 而孙膑在后来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赛马是古时候贵族王公们专属的娱乐活动。贵族们派出自己心爱的战马,在比赛之前压上赌注,谁的马能够在比赛中争得第一,谁就能把所有赌注收入囊中。其实明面上的赌注对他们来说无关痛痒,更重要的还是名誉。

这一次, 田忌和几位公子开设赌局,每个人都押上了一千两黄金,分别派出三匹马进行比赛。

孙膑虽然坐在马车里,但对外面的赌局却了如指掌,只扫过一眼心中便有了谋划。他派侍奉在身边的仆人叫来田忌,安排起了赛马的出场顺序。大家都派了实力差不多的三匹马,谁能取胜全看运气,但如果我们调换顺序, 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阵他们的上等马、上等马对阵他们的中等马、中等马对阵他们的下等马 ,肯定能够拿到两胜一败的成绩。

对于这样的安排,田忌深表赞同,最终赢得了所有的赌注。与此同时孙膑在齐国的名声大噪,原本不待见他的齐威王也开始刮目相看,于是孙膑多年的蛰伏终于迎来了曙光,不久之后开始了复仇之路。

公元前342年,庞涓率领十万大军进攻韩国,经过五次大战韩国溃不成军, 韩昭侯无奈之下向齐国求援。于是 齐威王任命田忌为大将军、孙膑为军师,带领军队赶往前线。

大军走出齐国边境后,孙膑却并没有急着前往韩国,而是建议田忌 扑向魏国都城大梁 ,将当年围魏救赵的战术故技重施。当身在前线的庞涓得知大梁被围之后,立即马不停蹄地带军回援,这正好中了孙膑的圈套。

为了迷惑敌人,孙膑在灶台上动起了心思。 第一天挖十万个灶坑、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减为三万个,以此类推。 当庞涓看到灶坑之后欣喜若狂,原本以为这将是一场恶仗,可是没想到短短几天的时间,齐军就逃跑了大半,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为了能更快地追击齐军,庞涓放弃行动迟缓的步军、只带领几千名轻骑兵孤军深入。经过连续几天的日夜兼程,庞涓一行人终于来到山高路狭的马陵。

当庞涓一行人在山谷行进的时候,两岸峭壁上突然冒出数以万计的弓弩手,他们高举火把和弓箭,喊杀声响彻山谷。庞涓知道自己中计,刚想下令撤退,密密麻麻的箭矢扑面而来,心狠手辣的庞涓葬身于此。

逼死庞涓并不能解孙膑心头之恨, 在之后的几天时间里, 他又将魏国十万大军全部杀死,原本是中原霸主的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干预其余六国事务。

有齐国使者和田忌

庞涓陷害同门:

孙膑到魏国后,庞涓嫉妒他的才能,于是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当齐国使者出使至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时,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齐国使者,用言辞打动了他。

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逃奔到齐国的孙膑得到了田忌的赏识,于是他寄居于田忌门下担任门客。 

扩展资料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

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将领们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将领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庞涓

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孙膑和庞涓是两个死对头,两人的故事,正好印证了一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孙膑和庞涓相比,他算是非常的厚道了,他至少不会像庞涓那样,害完人还不够,还要折磨人。

孙膑被庞涓把双足砍了后,幸亏得到齐国使者相助才逃亡到了齐国,后来成为了田忌的门客,而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征伐不断,这种混乱的局面给了孙膑复仇的机会。

公元前354年,赵国出兵攻打卫国,卫国便向魏国求救,魏国出兵攻赵,赵国无力抵挡,只能向齐,楚两国求救,段干朋向齐威王建议,等魏国攻下了赵国首都邯郸,在出兵攻打魏军,这样一来,魏,赵两国的实力都会被削弱。

齐威王便采纳了段干朋的建议,兵分两路,一路进攻魏国襄陵,一路出兵救援赵国。田忌指挥齐军救援赵国,而此时,庞涓率领八万魏军围攻邯郸,在孙膑的建议下,田忌并未让大军和魏军交战,转而佯攻魏国平陵,分兵直取魏国都城大梁。

佯攻平陵的齐军大败,庞涓误认为齐军主将无能,率军回援大梁,孙膑又建议田忌让军队佯装和庞涓大军交战,主动示弱,诱敌深入,庞涓果然上当,丢弃辎重,轻装追击齐军,孙膑率领主力部队埋伏于桂陵,大败魏军,并擒获了庞涓。

庞涓嫉妒于孙膑的才华,只能用上不了台面的手段陷害孙膑,孙膑虽然残废了,但才学是货真价实的,在战场上率领齐军大败魏军,擒获了庞涓,通过这样的方式击败一个自负的对手,远比直接杀了他更有力量,这一回合是诛心。

庞涓和孙膑的对决还未结束,此战进攻魏国襄陵的齐军被韩军击败,楚国调停,各国休战了,庞涓也被齐国释放,八年后,魏军击败韩军,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答应救援韩国,却迟迟未派出援军,在韩军被魏军严重消耗后,齐威王才派军队救援,孙膑作为军师随军出发。

孙膑故技重施,再次让大军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得到军情后,立刻从韩国撤军回援,魏军兵力强大,骁勇善战,而齐军却比较怯战,孙膑便决定设伏歼灭魏军,他让齐军在魏军回援的路上,埋做饭的灶,每日递减,让魏军误以为齐军士兵在不断逃跑。

庞涓再次上当,他不等主力到来,率领轻骑日夜兼程回援大梁,孙膑让军队埋伏于马陵,此处道路狭窄,地势险峻,但确实魏军的必经之路,孙膑让士兵将两旁树木的树皮扒了,在树上刻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夜里庞涓率军赶到马陵,见两旁的树树皮全被扒了,十分疑惑,便拿了个火把上前查看,就在他看清楚字的同时,齐军数万名弓箭手,弓箭齐发,庞涓知道遇伏,此战必败,不愿被俘,长叹道:遂成竖子之名!”拔剑自刎而亡。

庞涓可能到死都没明白,人生一世,棋逢对手也是幸事一件,他并非没有才华,可惜心胸狭隘,也负了一身才学,孙膑两次击败庞涓,先诛其心,后杀其人,庞涓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可悲啊!

孙膑是把庞涓杀了,还诛杀了庞涓的自尊心!

孙膑和庞涓是师兄弟,二个人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耀眼的军事家,二个人军事才华,同样在战国时期大放异采,传说孙膑和庞涓的师傅,那是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鬼谷子,鬼谷子是神一样的存在,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传说中的鬼谷子,有通天彻地之能。

孙膑和庞涓,也是鬼谷子最得意的徒弟,但鬼谷子也预测不到,在若干年后,这对亲如兄弟的徒弟,会自相残杀,甚至是杀得天昏地暗,改写了春秋战国的进程。

这庞涓下山之后,投靠了当时实力雄厚的魏国,庞涓的军事才华,在魏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魏惠王知道庞涓是有治国之才,所以非常重视庞涓,庞涓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庞涓在魏国也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庞涓没想到孙膑也来到了魏国,孙膑会来魏国,其实也是认为自己好兄弟庞涓在魏国,所以才想着来魏国。

庞涓下山之前,那孙膑是依依不舍的送别,可以说是兄弟情深,但聪明的孙膑就没想到过,一山不可能容下二只虎,孙膑的才华,完全可以掩盖住庞涓的光芒,庞涓内心里,本来就嫉妒孙膑的才华,他也知道自己的计谋,比不上孙膑。

庞涓觉得孙膑来魏国了,会抢走自己的一切,甚至孙膑的才华,会把庞涓挤兑的没有立足之地,庞涓就想到了一条毒计,诬陷孙膑是齐国的奸细,是来魏国刺探情报的,这可是要人命的罪名,庞涓在魏国,又是一手遮天的存在。

所以孙膑被安上了奸细的罪名,也没人替孙膑去证明清白,也没人敢对庞涓的说法提出异议,庞涓就命人挖去了孙膑的膝盖骨,孙膑成了残疾人,才反应过来,这自己是遭到了庞涓的黑手,孙膑也把这仇恨,深深记在了心里。

但孙膑知道,自己的小命,握在庞涓手里,只要庞涓那一天不高兴了,就会随时结果了孙膑,孙膑就只能装疯卖傻,麻痹庞涓,但庞涓看孙膑疯了,那没打算放孙膑,他要把孙膑活活的囚禁死。

庞涓想玩猫抓老鼠的游戏,才暂时没杀了孙膑,孙膑也是个能人,在别人的接应下,联系上了当时齐国的使臣,这个齐国的使臣,确实是有眼光,他偷偷的把孙膑带回了齐国,孙膑的才华,得到了齐威王的赏识,孙膑也是掌握了齐国的军事大权。

看到孙膑在齐国,那是发展的如日中天,庞涓肯定会后悔,自己当初妇人之仁,还是不够狠辣,如果当初把孙膑斩草除根了,也就不会有这强大的竞争对手,庞涓当初挖孙膑的膝盖骨,也不知道咋想的,挖膝盖骨那也不能影响孙膑的智商。

这对师兄弟,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终于在战场上相见了,公元前354年,魏国发兵攻打赵国,带兵的正是庞涓,庞涓攻势凌厉,攻打赵国的国都《邯郸》,赵国危危可及,就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出了孙膑,去解救赵国之危。

孙膑太高明了,他没有直接去解救赵国之危,而是派出大军,假装攻击魏国的国都,眼看着齐国大军压境,魏惠王赶紧传消息给庞涓,庞涓赶紧放弃攻打赵国,回师魏国,结果孙膑在桂陵设置下伏兵,因为这地方是庞涓回魏国的路。

庞涓果然中计了,率领着刚从赵国战场上下来的疲惫大军,急冲冲的赶回魏国,中了埋伏的庞涓,被孙膑杀得丢盔弃甲,大败而逃,庞涓带的人马,折损一大半,吃了败仗的庞涓,是颜面丢尽了,孙膑简直是他的克星。

后来魏国又攻打韩国,韩国的又向齐国求援,当时魏国和齐国,那也是实力最雄厚的,齐国的齐威王那最终的目的,是要一统天下,要吃掉所有的竞争对手,在孙膑的建议下,齐威王给韩国使臣回信,告诉韩国尽力抵挡魏国的大军。

齐国的大军随后就会赶去救援,但齐国的兵马却故意行军缓慢,韩国接到有援军的信息,那是拼尽举国之力和魏国拼杀,魏国的庞涓也遭遇了最顽强的抵抗,损失巨大。

这时候孙膑向庞涓捅出去了,最狠的一刀,孙膑在次摆开架势,率领大军进攻魏国的国都,其实这是个死结,如果庞涓不回援魏国,那孙膑就会真的指挥大军,先灭了魏国,所以庞涓被逼无奈,只能救援魏国。

庞涓是又一次率领疲惫的大军,急速回援魏国,庞涓这一次也聪明了,采取稳扎稳打方式,跟在沿途拦截的齐国人马交战,但孙膑吩咐兵士,在和庞涓接触后,假装被庞涓打得大败而逃就行。

结果庞涓跟齐国兵马交战后,看见齐国的兵马,就向乌合之众一样,一打就溃不成军,庞涓就认为孙膑率领的主力大军,一定在魏国,这半路拦截的齐国人马,也只是一小部分,只能起到骚扰魏军的作用。

放下警惕之心的庞涓,一路长驱直入奔着魏国来了,庞涓想不到,孙膑在马陵这比较狭窄的地带,设置下了十万大军,在等待着庞涓,张开口袋的孙膑,就等着庞涓进入圈套了,庞涓果然中计,被孙膑围住了,孙膑率领的大军,万剪齐发,彻底打败了庞涓。

庞涓也在这场战役中,被孙膑杀了,孙膑的复仇,确实比庞涓狠辣,当初的庞涓,虽然挖了孙膑的膝盖骨,但并没有杀了孙膑,但孙膑却从心里上和智谋上,彻底打败了庞涓,二次败在了孙膑的同一计谋上。

估计庞涓死的时候,也会挺不甘心的,明知道孙膑的计谋,却还是被孙膑牵着鼻子走。

原本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却被斩断双腿,脸上刺字,变成了一个丑八怪。这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为了活命,又不得不装疯卖傻,在猪圈中,与猪共食同寝,甚至,吃到满嘴猪粪。如此奇耻大辱,如果不报,的确枉为堂堂七尺男儿。

相比庞涓的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孙膑为人,更加忠厚,更加气量恢弘。

孙膑的气度,也决定了他即使是要复仇,也必行之有道。

据传,孙滨和庞涓同为春秋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兵家鬼谷子的门徒。

庞涓贪慕功利,学有所成之后,就投奔了魏国,很快就因功被魏惠王拜为了将军。

庞涓在下山时,曾向孙膑许诺,等他有所成就之时,就邀孙膑一起,干一番事业。而且,在庞涓看来,他是魏国人,孙膑是齐国人,孙膑根本无法威胁到他在魏国的地位。于是,庞涓就以向魏惠王荐贤为名,将孙膑邀到了魏国。

在庞涓的引荐下,孙膑被魏惠王任命为了客卿,开始在魏国的朝堂之上,高谈阔论,提出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建议。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庞涓突然发现自己的才能竟远远不及这个师弟,不免妒火中烧,开始为自己的地位担忧。

很快,一封写往齐国的密信被送到了魏惠王手中。信中,详细描述了魏国的兵力部署情况,而落款正是孙膑。

里通外国,论罪当诛。信的来源,就不用细究了,而陷害孙膑的庞涓却又跳出来装好人。

庞涓拼命在魏惠王面前替孙膑求情。最后,孙膑的死罪免了,活罪难饶,膑刑,刺面。

庞涓之所以要留孙膑一命,除了要继续看孙膑备受折磨、侮辱之外,据说还为了得到由鬼谷子亲自注解的《孙子兵法》。

一开始,孙膑还以为是庞涓救了他,非常感激,十分卖力的默写兵法给庞涓。但是,很快孙膑就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是庞涓一手策划的。

怎么办?自杀?那岂不是正中了庞涓的诡计。孙膑经过再三思虑之后,决定活下来,逃出去。

可怎么样才能做到呢?

装疯!

一天,孙膑突然晕倒在地,口吐白沫。醒来之后,他开始胡言乱语,行为也变得疯疯癫癫。一会目光呆滞的坐在那里发呆,一会又嚎啕大哭,满地打滚,一会却又哈哈大笑,手舞足蹈……

庞涓也深谙兵法、谋略,自然不会轻易相信孙膑真疯了。他让人将孙膑扔到了猪圈,开始观察孙膑的反应。然后,我们一开始说的那一幕,出现了。

孙膑跟猪一起,猛吃槽中的猪食,甚至,连同猪粪一起往嘴里塞。晚上,他就蜷缩在猪中间,跟猪一起睡。

一天,两天……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庞涓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摇了摇头,面带嘲讽的笑意,心满意足的走了。

从此之后,庞涓不再关注孙膑。

又过了一段时间,庞涓直接让人将孙膑赶出了庞宅,任由孙膑在街头自生自灭。

而孙膑,继续装疯,靠路人的施舍,艰难地活了下来。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一位齐国的使者从大街上经过,遇到了疯疯癫癫,沿街乞讨的孙膑。

佯装乞讨的孙膑,一句齐语说出,瞬间引起了使者的好奇。两人交谈数句之后,使者觉得眼前这位看似疯癫的乞丐,绝对是一位奇人。于是,他在准备离开魏国时,悄悄的将孙膑藏在了辎重车内。一行人躲过了魏国边境的检查,成功将孙膑带回了齐国。

使者将孙膑送到了田忌家中安置,而孙膑也顺理成章做了田忌的门客。

田忌赛马的故事人尽皆知了。

在孙膑的建议下,田忌用自己的劣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上等马,上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则对阵齐威王的下等马。田忌虽然输了第一场,却轻轻松松赢了后两场,最后,以二比一获胜。

孙膑的谋划自然非常高明,但是,其中更显出了孙膑的胸襟和气魄。

正所谓,有舍才会有得。通常的思维,不会舍掉任何一场比赛胜利的机会,而是想尽办法,赢得每一场比赛。而结果,却是场场皆输。

通过这场赛马和田忌的引荐,孙膑成功得到了齐威王的器重。经过了数年的隐忍,孙膑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和为自己复仇”的机会。

孙膑接着要做的事,就是围魏救赵,俘虏庞涓了。

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魏国作为卫国的盟友,出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派使者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决定发兵救赵。他任命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救援。

诸葛亮羽扇纶巾,乘坐轮车的军师形象,最初就来自军师鼻祖孙膑。

按照田忌的想法,就应该率大军直奔邯郸,与赵军里应外合,夹击魏军,解邯郸之围。

孙膑却有不同看法,再次显示了孙膑的气度。仇是要报的,但并不急于一时,不能因为个人恩怨,就不顾大局。

孙膑认为,魏武卒横行天下数十年,以相同数量的齐军,绝对不是魏军的对手。而且,齐军千里奔袭,魏军以逸待劳,再输一筹。所以,齐军应该避实就虚,反攻魏国都城大梁。

这样,既可以逼庞涓分兵救援,还可以减轻邯郸的压力。齐军则可以轻松设伏,以逸待劳,战胜魏军。

田忌一听,眼睛亮了,好计策!

围魏救赵,说干就干,齐军直奔大梁而去。

同时,孙膑还不断地迷惑庞涓。

他派人从齐国都城临淄和附近的高唐调来了战斗力非常差的地方军,去进攻城防坚固,重兵防守的平陵。结局,自然不用想了,齐军大败。

消息传到庞涓那里,惹得庞涓哈哈大笑,齐国无人呀!

正在庞涓得意之时,齐军主力已经悄悄的绕过了平陵,兵临大梁城下,顺带烧掠了周边的十几个村庄。

消息很快传到了庞涓耳中。

庞涓经过一番分析之后,成功被孙膑迷惑。他认为,齐军根本就是一帮乌合之众,只不过是趁魏国兵力空虚之时,趁机到大梁劫掠一番罢了。

结果么,也不出孙膑所料。庞涓仅仅带领两万军队,急行军,火速回援大梁。

急行军,跑得越远,掉队的士兵越多。等到庞涓到达桂陵时,还紧跟队伍的,就只剩下了一万来人。而且,由于急行军,个个是疲惫不堪。而他们面对的,却是已经吃饱睡足,个个精神奕奕,士气高昂的八万齐军将士。

战斗结束,庞涓被俘,相别数年的老同学终于再次相见。

按照常人的想法,必须斩了庞涓报仇。可孙膑并没有这么做,再次以大局为重,将庞涓作为人质关押了起来。

桂陵之战后,魏军主力尚在,而邯郸也被魏军占领。魏惠王联合韩国,包围了齐、宋、卫联军。双方在楚国的调停下,休战。

前351年,齐、魏、赵等国,在漳河签订了盟约。作为交换条件,魏军撤出了赵国都城邯郸,庞涓也被送回了魏国。

此后,孙膑和庞涓,长达十年,再未交手。

前342年,魏国跟曾经的盟友韩国大打出手。韩国势弱,向齐国求救。

田忌跟孙膑相处十余年,能力也直线上升。他向齐威王建议,先派人告诉韩国,齐国援军马上就到,让韩国跟魏国死战。等到双方都筋疲力竭之时,齐军再攻击魏国,就可以一举获胜。

韩国得到了齐国的消息,立刻如打了鸡血一般,士气大振。短短几个月内,韩国就组织发动了五次对魏国的大举进攻。不过,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五次皆败。

齐威王一看,再不救援,韩国真有可能投降了。

前341年,田忌再次搭档孙膑,率领十万大军,继续实施之前围魏救赵时的伎俩,只不过这次是围魏救韩”。最大的不同是,这次魏国保留了充足的兵力。

魏惠王派太子申为主帅,庞涓为上将军,带领十万大军迎战齐军。

齐魏两军相遇于之前说过的平陵。

十万对十万,面对实力尚在的魏武卒,齐军还是没有必胜的把握。不过,不怕,孙膑自有对策,而庞涓的死期,也一步步逼近了。

原本,庞涓摆开阵势,信心满满的要跟孙膑大战一场,以雪前耻。可是,他却突然得到报告,齐军逃跑了。

庞涓上过孙膑的当,一开始小心翼翼,派出小股侦查部队进入了齐军营地。确认没有埋伏之后,庞涓才率领大部队跟进。

剩下的事情,就是庞涓一天、一天,按照孙膑早已设计好的圈套,开始数齐军留下的火燥数量。

第一天,十万个;第二天,五万个;第三天,三万个……

庞涓是越数越高兴,以此推算,齐军逃跑的数量是越来越多。庞涓不免又开始得意起来,孙膑不敢正面交锋,原来是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军队了。

庞涓命大军紧紧跟随,齐军则是若即若离,魏军怎么也追不上。很快,双方就到了临近齐魏边境的地方。

庞涓有些着急了,忘记了当年被俘的惨痛经历,也忘记了孙膑的军事能力远胜于他,曾让他妒火中烧的往事。

庞涓丢下步兵,只带着为数不多的精锐骑兵,开始了日夜兼程追击齐军之旅。到第二天傍晚时分,庞涓追到了一个叫马陵的地方。

马陵,道路险峻、狭窄,骑兵只能下马,排成纵队徒步蹒跚前进。

突然,队伍停了下来。

庞涓跑到队伍前头一看,只见一颗大树已经被人削去了树皮,而白白的树干之上,写着几个大字。庞涓让人拿来火把一照,赫然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字还未读完,无数弩箭已经飞来,射得魏军将士人仰马翻,阵势大乱。

原来,孙膑早已让田忌在马陵道旁埋伏了一万名弓弩手,并且下令,只要有人拿着火把照那颗写了字的树,就万箭齐发。

庞涓见此情景,知道自己已经回天无力,顿时万念俱灰。他不愿再受被俘之辱,说了一句:遂成竖子之名!”然后,拔剑自刎。

齐军则趁机反攻,俘杀了紧随庞涓之后的魏太子申,歼灭了十万魏军。从此,魏国一蹶不振。

庞涓死了,孙膑终于报了当年受辱之仇。

可是,孙膑高兴么?也许,有那么一刻吧。对于早已将一切看得风轻云淡的孙膑而言,更多的应该是一股兔死狐悲”之情围绕心头。

对手没了,岂不是要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了。更何况,田忌已经功高震主,而齐国还有一个向来与田忌不合的成侯邹忌。

孙膑看清了一切,就劝说田忌,趁重兵在握之际,突袭都城临淄,逼走邹忌,将齐王变为傀儡,彻底掌控齐国。否则,必会遭到邹忌的算计。

结局也果不出孙膑所料,田忌成了英雄,却很快遭到了邹忌的构陷,被迫出逃楚国。而孙膑也跟随田忌一起到了楚国,从此潜心著书,终成传世巨作《孙膑兵法》。

无敌是多么寂寞,当人无敌之时,仇恨也只是人生的一个乐趣罢了。仇报了,人生乐趣,也会少了一个。

  孙膑,齐国人,是“孙武之后世子孙”。《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他生在“阿、鄄之间”,这个阿、鄄之间应在山东郓城县古廪丘(今称水堡镇)。孙膑少年时曾与庞涓一起从师“学兵法”。庞涓出师后在魏国做了将军,自感才能不如孙膑,就把孙膑诱骗到魏国,设计处以膑刑(去膝盖骨),然后软禁起来。后来,有位齐国使者出使魏国,孙膑以刑徒身份私下去会见,说动了使者。使者认为他是一位奇人,就偷偷用车载他回国。齐国将军田忌以客礼接待了他。田忌经常与齐国的诸公子赛马,用重金赌输赢。孙膑见状,说你尽管和他们赌,我能保证你获胜。田忌遂与齐王和公子们约好赛马场次,赌注为千金。临赛前,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同他们的上等马赛;用您的上等马同他们的中等马赛;用您的中等马同他们的下等马赛。三场赛后,田忌二胜一负,赢了王的千金。

 田忌乘机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询问孙膑用兵事宜,孙膑回顾历史,从军事理论到用兵方法,回答得头头是道。威王对他很佩服,赞叹他“言兵势不穷”,于是命他为军师。孙膑辅佐田忌打过几场胜仗,最著名的就是公元前354年的桂陵之战和公元前343年的马陵之战。经过桂陵、马陵二次战役,魏国势力衰落,齐国成为中原最强大的国家。马陵之战后,齐相田忌与成侯邹忌发生了争权斗争。孙膑支持田忌发动兵变,企图赶走邹忌,结果没有成功。便随田忌一道逃亡到了楚国,在楚过了很长一段流亡生活。所以,《吕氏春秋·不二篇》高诱注和王符《潜夫论》都说他是楚人。

 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和《孟尝君列传》,齐宣王即位后,了解田忌被成侯邹忌所卖,又召回田忌、孙膑,复用田忌为将军。孙膑后来即终老于齐,有兵法留传于世。

 《史记·太史公自序》明确说:“孙子膑脚而论兵法”。《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家有“《齐孙子》八十九篇”。但这部书在东汉以后就亡佚了。所以,至宋代学界开始怀疑孙膑和《孙膑兵法》的存在,并一直持续到现代。有人说孙武、孙膑为一人;有人说孙武、孙膑虽为两人,但《孙子兵法》为孙膑所作。有人说孙武、孙膑为两人,《孙子兵法》则一部,是由孙武撰写、孙膑修订而成的,等等。直到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了《孙膑兵法》残简,这个历史的遗案才告终结。

 汉墓竹简《孙膑兵法》经发掘者整理,于1975年出版,分为上、下两编,共三十篇。但经过学术界十几年来的研究,文物出版社于1985年重编《孙膑兵法》时,将原上编十五篇补入《五教法》,更改为新编十六篇。原下编十五篇,因无法确认为《孙膑兵法》而未被编入。纵观《孙膑兵法》十六篇,在继承孙、吴军事思想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首先,孙膑在《威王问》中阐述了战争是政治斗争工具的战争观。他明确地说,战争不是什么别的,而是先王传布“道”,即政治的工具。先王不是不想要“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为社会创造和平的生活环境,但是,依靠空口说教办不到,所以才“举兵绳之”,用战争的手段禁止争夺。然而,战争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并不是可以经常使用的。战胜固然可以“存亡国,继绝世”,而一旦战败,则会“削地而危社稷”。所以,对待战争“不可不察”,要慎之又慎。喜好战争的国家一定灭亡,贪图胜利的人一定受辱。孙膑的这种战争观显然比《司马法》所说的“以战止战”的思想更加深刻。W战争作为布“道”的手段,进行战争一定要合于“义”,“战而无义,天下无能固且强者”。经济是战争的基础,只要有充足的物质准备,小城照样能巩固坚守。在《强兵》篇,孙膑又进一步提出,要想强兵,当务之急在于“富国”,明确揭示了战争对于经济的依赖关系,在理论上发展了孙武所提出的“因粮于敌,取用于国”的论题。

 其次,发展了孙武“任势”的军事理论,明确提出了“因势而利导之”的作战原则。《吕氏春秋·不二篇》说:“孙膑贵势”,这指明了孙膑兵法的特点。势是战争态势,是敌我双方军事实力(包括兵力、武器装备、军事物资等)的布局。孙武早在十三篇中就提出了“任势”,即驾驭战争态势的思想。孙膑则在“任势”的基础上,提出创造和争取有利作战态势的各种原则。他在《威王问》中说:“势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而士的斗都应当在创造优势的条件下进行。如齐威王问:敌我两军实力相当,两军将领相望,阵势都很坚固,谁也不敢先动,应该怎么办孙膑回答:先派少量部队,由贱而勇敢的将吏率领去试探攻击,接战后只许败,不许胜,把主力部队隐蔽地布好阵势,待敌军分兵追击我小部队时,我军从侧翼攻击敌军主力,就可获得大胜。在应付“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战争态势时,孙膑提出要“让威”。即避开敌人锋芒,隐蔽好后续部队,以便使我军能随时转移。主力部队将持长兵器的战士排在前面,持短兵器的战士排在后面,选派弩机手援救危急。等待敌人攻击能力下降,再行反击。这也是充分利用敌我双方的条件,造成有利于我的态势,以扭转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

 战争是瞬息万变的,所以要及时抓住有利战机。孙膑把弓弩比喻为“势”,也正在于说明战争就是要争取发射弩矢的那一最有利的瞬间。孙膑还注意利用各种地形创造有利的态势。他在《官一》篇说:在山险中作战,要放开谷口,把敌人引出山谷来交战。在杂草丛生的地方作战,要虚设旌旗,诱敌深入,进行消灭。“易(地形平坦)则多其车,险(地势险阻)则多其骑,厄(山陵狭谷地带)则多其弩。”自己要抢占有利地势,攻击处于不利地势上的敌人,这叫做“居生击死”。总之,孙膑主张把握有利战机,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创造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态势,以争取战争的胜利。

 其三,孙膑指出了人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他在《月战》篇中说:“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这是人文思想的重要表现。中国的人文思想导源于春秋,战国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思潮,在人不被当作人看待的专制时代,孙膑能指出人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无疑是进步的。从人文主义的论题出发,孙膑与孟子一样,也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他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所谓“人和”,就是得众、得人心。“得众者,胜”,“不得众者,不胜”。孙膑的这种以人为贵的军事思想,显然也是由继承《司马法》的“仁本”思想而来的,但提法又超越了《司马法》,是战国时代人文思想在军事学理论方面的重要表现。$其四,孙膑在军事学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丰富和发展了春秋以来的阵法。春秋时,由于盛行以车兵为主的方阵作战,阵法大多以“三阵”、“五阵”为主。战国时,由于形成以步兵为主,车、骑兵为羽翼的多兵种协同作战,又出现了大规模的野战和围城战,所以军阵的阵法更加复杂化了。孙膑在《官一》篇中,指出了十几种阵法,如:索阵,用来进剿敌人;囚逆阵,用来疲惫敌人;危□阵,严兵以临敌;云阵,以弓弩与敌对射;羸阵,围困敌人;阖燧阵,用来消灭敌军前锋;皮傅阵,用来强攻救援;错行阵,声张军威;刲阵,攻击高陵之敌;雁行阵,适合摆在蜿蜒曲折而多荆棘的路上;锥行之阵,适于火烧敌人的辎重粮草及接应的战车,等。这就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春秋以来的军阵阵法。

 孙膑还概括出一套使用八阵作战的理论,“用阵三分,每阵有锋,每锋有后,皆待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这就是说,用八阵作战,可以把兵力分为主力、先锋、后续部队三支。作战时只以三分之一的兵力接敌,而以其它三分之二作为机动兵力蓄劲待敌。如果敌人弱而乱,就用精锐的部队击溃它;如果敌人强而严整,就用老弱士卒去引诱它,待它兵力分散以后,再行进攻。孙膑对于运用八阵作战的说明,是经典式的说明,这可以使我们从中了解古代军阵作战的奥秘。这是他多年统兵作战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其五,孙膑在一系列战略战术上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指导原则。如:他提倡坚持积极进攻的战略原则,在《威王问》中说:“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主张打击敌人没有设防或防守薄弱的要害之处。这个说法显然继承了孙武“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的思想。但孙膑并没有简单地吸收,而是把它从一般策略原则升华为战略原则,使它变成整军经武的急务。孙膑还发挥了孙武“攻其所必救”的军事原则,把这一原则与“批亢捣虚”、“示之疑”、“示之不知事”等巧妙结合起来,取得了桂陵之战的胜利。

 对于孙武“我专而敌分”、以寡敌众的战术原则,孙膑也有创造性的发展。他提出对强敌要避开锋芒,而引诱迷惑敌人,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我卒并而击之”。

 孙膑在军队建设上提出选拔将帅的原则是“知道者”,即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在国内得民之心,在国外知敌之情,上阵知八阵之经;见胜利敢于战争,不见胜利敢于进谏。他还提出了一套军事教育法则,即五教法:处国之教,行行之教,处军之教,处阵之教,利战之教。并主张在军中选拔一批勇武的战士做选卒,以他们为冲锋陷阵的主力。他认为,具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国家才会“战胜而强兵,故天下服矣”。(《见威王》)当然,《孙膑兵法》作为二千多年前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会有局限和不足。例如:它杂有阴阳五行的神秘成分,认为日月星辰可以影响战争的胜负。有时对于战争中的地形等物质条件看得过于片面和绝对。但这些缺点和不足并不影响它的价值。它是战国时期战争实践的理论总结,继承了前辈军事家的优秀成果,又对这些成果进行了发挥创造,在我国的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孙膑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个非常耐力,坚韧不拔的人!下面请看我带来的孙膑有关的故事!

  孙膑与庞涓

 孙膑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有传他是孙子的玄孙,师从春秋战国的著名谋略家鬼谷子,鬼谷一派还有很多知名的人物,比如:苏秦,张仪,盖聂,卫庄。

 留传到今的孙膑传说,都要联系到一个人,就是他的同窗庞涓,二人都是师从鬼谷子,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精通兵法,这样的人才是那时战火纷飞的战国群雄们极力招揽的,于是在孙膑和庞涓还没出师时,魏国发了一重金招贤榜,让庞涓动心了,他想要出师入仕,就向师父告辞,离别时,拥有占卜宿命的鬼谷子,告诫庞涓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不得善终。

 但是师父的'警言没有阻止他嫉妒贤能的心,和孙膑一同在魏国求仕时,他自知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害怕魏王会择一而留,于是他设计陷害了自己的同门师兄弟,使孙膑下狱受刑,想要用身体残疾,终身囚禁,而让他意志消沉,可是,他没想到孙膑身残志坚,还是逃出了魏国,并到了齐国大将军田忌门下,然后用自己的计谋让田忌赛马大获全胜,被田忌推荐给齐王,并受到齐王的重用,为齐国称霸打下了基础。而且在齐国对外争战时,作为军师消灭的魏国的军队,最终把魏国灭了,而庞涓也应验了鬼谷子离别时的警言,不得善终,在战争中,被孙膑用让,在马陵道上,万剑穿身而亡。他们俩的故事流传了千年,到现在还有教育意义。

  孙膑减灶

 孙膑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著有《孙膑兵法》流传后世,他生卒不详,只能从史书中推测出,他出生于今山东省菏泽市城北,是春秋战国时另一位大军事家孙子的后代。

 孙膑和他的同门师兄庞涓一同在魏国效力时,被庞涓嫉妒才能在自己之上,阴险狡诈的小人庞涓,设计陷害孙膑,诬陷身在魏国的孙膑有通齐罪行,被魏王下令狱,而在狱中被庞涓处以极刑,双足被剜,孙膑后逃出魏国,报效齐国,一心血洗前仇。

 在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时,齐国援韩中,指挥战役,直接度率军奔袭魏国都城,诱使魏军将领庞涓追击,在路途中行军五十里时,让军士所扎营留下的灶迹减少,故意造成齐军长途行军,部队涣散,士兵减少的假象,以混淆魏军,而魏军在勘察齐军的营灶时,果然中计,认为齐军现在疲惫不堪,趁胜追击,在马陵道时,孙膑在一棵大树上,削去树皮,刻上“庞涓死于此树下”,然后命令弓箭手埋伏于马陵道两旁,等待庞军率领大军入局,果不其然,经过前几次观察齐军留下的军灶,魏军以为齐军到此已是散兵游勇,不足为惧,不设防的直奔马陵道而来,在看到树上有字时,近前查看,埋伏在两旁的齐军已是万箭齐发,庞涓身中万箭,至死才知道自己上了孙膑的当,而孙膑也终于报了仇。

 经此一战,孙膑声名鹊起,孙膑兵法受到世人推崇,当时的人们皆传习他的兵法。

孙膑和庞渭是同学,拜鬼谷子先生为师一起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情谊甚厚,并结拜为兄弟,孙膑稍年长,为兄,庞涓为弟。

有一年,当听到魏国国君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到魏国做将相时,庞涓再耐不住深山学艺的艰苦与寂寞,决定下山,谋求富贵。

孙膑则觉得自己学业尚未精熟,还想进一步深造;另外,也舍不得离开老师,就表示先不出山。

于是庞涓一个人先走了。临行,对孙膑说:“我们弟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这一去,如果我能获得魏国重用,一定迎取孙兄,共同建功立业,也不枉来一回人世。”

两人长时紧握双手,最后洒泪而别。

庞涓到了魏国,见到魏王。魏王问他治国安邦、统兵打仗等方面的才能、见识。庞涓倾尽胸中所有,滔滔不绝地讲了很长时间,并保证说:“若用我为大将,则六国就可以在我的把握之中,我可以随心所欲统兵横行天下,战必胜,攻必克,魏国则必成为七国之道、乃至最终兼并其余六国!”

魏王听了,很兴奋,便任命他为元帅、执掌魏国兵权。庞涓确有本领,不久便侵入魏国周围的诸侯小国,连连得胜,使宋、鲁、卫、郑的国君纷纷来到魏朝贺,表示归属。不仅如此,庞涓还领兵打败了当时很是强大的齐国军队!这一仗更提高了他的声威与地位,魏国君臣百姓,都十分尊重他、崇拜他。而庞涓自己,也认为取得了盖世大功,不时向人夸耀,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气势了。

这期间,孙膑却仍在山中跟随先生学习。他原来就比庞涓学得扎实,加上先生见他为人诚挚正派,又把秘不传人的孙武子兵法十三篇细细地让他学习、领会,因此,孙膑此刻的才能更远远超过庞涓了。

有一天,从山下来了魏国大臣,礼节周全、礼物丰厚,代表魏王迎取孙膑下山。孙膑以为是学弟庞涓以魏王名义请他共创大业,很高兴两人的情谊并没有失去;但又顾恋自己的老师。鬼谷子先生见魏国使者很真诚热情、务必要请孙膑下山,也就劝孙膑:“学本领固然不为谋个人富贵,但若有为国家百姓效力的可能,还是应施展自己才能的,你去吧!”

孙膑于是秉承师命,随魏国使臣下山。

其实,请孙膑到了魏国,并非出于庞涓的推荐;而是一个了解孙膑才能的人向魏王讲述后,魏王自己决定的。

孙膑到魏国,先去看望庞涓,并住在他府里。庞涓表面表示欢迎,但心里很是不安、不快:惟恐孙膑抢夺他一人独尊独霸的位置。又得知自己下山后,孙膑在先生教诲下,学问才能更高于从前,十分嫉妒。

第二天两人上朝。魏王对孙膑很敬重,“听从讲先生独得孙武子秘传兵法,才能非凡。我盼您来,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程度。今天您终于来到敝国,我太高兴啦!”接着问庞涓:“我想封孙膑先生为副军师,与卿同掌兵权,卿以为如何?”

庞涓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情况,暗自咬牙。表面上却说:“臣与孙膑,同窗结义,孙膑是臣的兄长,怎么能屈居副职、在我之下?不如先拜为客卿,待建立功绩、获得国人尊敬后,直接封为军师。那时,我愿让位,甘居孙兄之下。”

魏王听罢,很满意庞涓的处世为人,便同意了。

其实,这不过是庞涓防范孙膑与他争权的计谋:客卿,半为宾客,半为臣属,不算真正的魏臣——于是自然没有实权,只空享一种较高的礼遇而已。

从此孙膑与庞涓朝夕相处。两人论谈兵法,庞涓时时因学识粗浅而无话可答,而孙膑却诚心诚意为他讲解介绍。庞涓知是孙膑学过孙子兵法所致,就故意叹气自责:“愚弟当年也经先生传授,但近年忙于政务,几乎遗忘了。能不能把孙子兵书借我复习一遍?”

“此书经先生讲解后,只让我看了三天,就收了回去,并无手本在此。”孙膑诚恳地说。

“吾兄还能全部忆出吗?”庞涓问。

“基本能背下来。”

庞涓心里巴不得让孙膑告诉他,但一时又不好开口、硬逼。

有一天,魏王要试验一下孙膑的才能,就在演武场,让孙庞二人表演阵法。庞涓之阵,孙膑一眼就能看懂,并指出如何攻破。而孙膑排成一阵,庞涓却茫然不识。为怕失面子,忙偷偷问孙膑,孙膑一五一十告诉了他。庞涓听罢,赶忙走到魏王面前讲:“这叫八门阵。又可以中途变为长蛇阵。”待孙膑布置完毕来到魏王前,所回答自然与刚才庞涓所说一样。

“两卿才能并称杰出,真是魏国大幸!”魏王十分高兴。

但庞涓经过这事,便有了一种危机感。于是下决心:必须除掉孙膑!否则,日后必然屈居其下了!他心生一计,便在一次私下聚谈时,问:“吾兄宗族都在齐国,现在我们二人已在魏国为官。为什么不把兄长家属宗族也接来一起享福呢?”

孙膑一听,掉下泪来:“天灾战乱,我家亲属宗族早消亡殆尽了。当年,我只是由叔叔和峡谷个党兄孙平、孙卓带到外地流浪。后来我被放在一人家当佣工,叔叔、堂兄也不知去向了!再后来我单身从师鬼谷先生,已多年没跟故乡、亲人联络,连仅有的叔叔、堂兄怕也已不在人间了吧!”

“那么,兄长就不想念故乡吗?”

“人非草木,谁能忘本?只是现在既已做了魏臣,这事就不必提起了吧。”孙膑有些伤感地说。孙膑是齐国人,而齐魏两国一直敌对,所以孙膑只有忍隐思乡之情。

“兄长说得有理,大丈夫随地立功,又何必非在故土?”庞涓安慰说。

半年之后,孙膑早把这次谈话忘了。有一天,忽然有山东口音的汉子来找他。及问,那人说叫丁乙,是齐国人,有孙膑堂兄孙平的书信带来。孙膑忙接过信。信中以孙平口气,讲述了兄弟情谊,告诉了叔叔已去世。堂兄两人已回到齐国,希望孙膑也回到故乡,把几近消亡的孙氏家庭重新建立起来。信中语气恳切、情感深重,最后再一次盼望孙膑早日归来。

孙膑看罢,不觉流下泪来。然后热情招待传信人丁乙,并写了回信请他带回去。信中讲:自己十分思念故乡,但目前已成为魏国臣子,不能很快回去。待为魏国建立了功勋,年老后,一定与两堂兄在齐地故乡相聚、欢度晚年。

不料丁乙根本不是齐国乡亲,而是庞涓的心腹家人。庞涓骗到孙膑回信,又仿其笔迹,在关键处涂改了几句:“仕魏乃不得已、碍于情面。不久一定回国,为齐王效力!”然后将此信交给魏王:“孙膑久有背魏向齐之心。近日又私通齐国使者。臣为忠于大王,忍痛割舍兄弟之情,现截取孙膑家信一封,请大王过目。”

“你看该怎么处理?”魏王问。

“孙膑才能不低于我,若放他归齐,将对魏国霸业不利。所以……”庞涓没说下去。

“杀掉他?”魏王一语道破。

“我与他毕竟是同学、兄弟,还是让我再劝劝他。要同意留下来,最好。若不想留,仍要归齐与我国为敌,请大王把他发到我府中,由我监管、处置,您看怎么样?”庞涓一副为朋友尽情尽义的神色。

魏王虽气恼孙膑,但在庞涓请求下,还是同意了。

庞涓当晚见孙膑:“听说兄长接到了家书?”

孙膑对朋友毫不隐瞒:“是。要我回乡。可我怎能辜负魏王及兄弟待我的深情?让我辞回了。”

“兄长真的不想念故乡?”

“久别故乡,怎能不想?只目前不能回去。”孙膑叹道。

庞涓深表同情,说:“兄长是不是请魏王准一两个月的假期,让兄长回乡扫扫亲人之墓,然后再归来?”

“恐怕魏王会怀疑我去而不归,不会答应的。”

“兄长明天试试看。我在旁边为兄长再说几句。以兄长为人品行,谅魏王会相信的!”庞涓道。

孙膑很感动:“全仗贤弟促成了!一旦扫墓归来,我一定全身心报效魏王,再无别意!”

庞涓辞别孙膑,当夜就入见魏王:“臣奉大王之命劝他回心转意。但他不但不改,反怨恨大王。他明天还要当面以请假之名,要求回齐国!我真是爱莫能助了!”庞涓一脸无可奈何。

第二天,孙膑上朝,很奇怪没见到庞涓,因为昨晚说好一起对魏王说的。以为因事耽搁,就先对魏王讲出要请假回齐之事。不料话刚一开口,魏王就大发雷霆,不容半句解释,就令武士把他抓起来,押到军师府问罪!

见到孙膑被捆绑进军师府,庞涓装作一怔:“我因事耽误一会儿,正要上朝。怎么回事?!”

押解官员宣布魏王命令:“孙膑私通齐使,要叛魏投齐,请军师问罪!”

庞涓大惊失色,忙对孙膑说:“不要着急,我去魏王面前替你求情去!”说罢,急惶惶离家上朝。

及见魏王,庞涓道:“孙膑虽有私通齐使之罪,但罪不至死。以臣愚见,不如让他成为不能行走、面有罪记的废人。这样,既成全我们弟兄的情分,又无后患,您看怎么样?”

“照你意思办吧。”魏王道。

庞涓回府,流下泪来,对孙膑说:“大王盛怒,判兄死罪。我力争苦求,才免于一死。但要受刖刑及鲸面。”说罢,唏嘘不已。

孙膑叹了一口气:“总算保住了性命,这全赖贤弟救助愚兄了!以后我定要报答的。”

庞涓于是掩面跑出大厅。不一会儿,来了行刑的刽子手,把孙膑绑起来按在地上,用尖刀剜剔下孙膑的两个膝盖骨。孙膑惨叫一声,立刻昏了过去,在他昏迷中,脸上被用黑墨刺上“私通敌国”四字。

这时,庞涓泪流满面走进来,亲自为孙膑上药、包裹,把他抱进卧室,百般抚慰,无微不至地照料。

一个月之后,孙膑伤口基本愈合,但再不能走路,只能盘腿坐在床上,真成了废人。

此时,庞涓对孙膑更是关心体贴,一日三餐,极其丰盛。倒使膑很过意不去了,总想尽自己所能为庞涓做点什么。开始庞涓什么也不让他干,后来孙膑再三要求,才说:“兄坐于床间,就把鬼谷先生所传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及注释讲解写出来吧,这也是对后世有益的善事,也可因此使吾兄扬名于万代千秋呢!”

孙膑知道庞涓也想全面学习这十三篇兵法,就高兴地答应;而且从那天起,日以继夜地在木简上写起来,日复一日,忘食废寝,以致人都劳累变了形。

一个照顾孙膑起居的小男孩儿为孙膑拼命工作的精神所感动,便对庞涓一贴身卫士讲,是否求庞将军让孙先生休息几天,那个卫士道:“你知道吗?庞将军只等孙膑写完兵书,就要饿死他呢!还会让他休息?!”

小男孩儿一听,大惊,偷偷把这消息告诉了孙膑。犹如一盆凉水从头浇下,孙膑身心一下子凉透了!原来此如!原来如此啊!!

第二天,正要继续写书的孙膑,当着小孩儿及两个卫士的面,他忽然大叫一声,昏倒在地,大呕大吐,两眼翻白、四肢乱颤。过了一会儿,醒过来,却神态恍惚,无端发怒,立起眼睛大骂:“你们为什么要用毒药害我?!”骂着,推翻了书案卓椅,扫掉了烛台文具,接着,抓起花费心血好不容易写成的部分孙子兵法,一齐扔到火盆里。立时,烈焰升起。孙膑则把身子扑向火,头发胡子都烧着了。

人们慌忙把他救起,他仍神志不清地又哭又骂。那些书简则已化成灰烬,抢救不及。

小男孩儿赶忙向庞涓报告。

庞涓急慌慌跑来,只见孙膑满脸吐出之物,脏不忍睹;又爬在地上,忽而磕头求饶、忽而呵呵大笑,完全一副疯癫状态。见庞涓进来,孙膑爬上前,紧揪住他的衣服,连连磕头:“鬼谷先生救我!鬼谷先生救我!!”

“我是庞涓,你别认错了!”

“鬼谷先生!鬼谷先生,我要回山!救我回山!”孙膑仍旧揪住庞涓,满嘴白沫地大叫。

庞涓使劲甩开他脏兮兮的痉挛的手,心里疑惑。仔细打量孙膑半天,又问侍卫及男孩儿:“谁对他说什么了没有?”

侍卫及男孩儿连连摇头。

庞涓仍怀疑孙膑是装疯,就命令把他拽到猪圈里。孙膑浑身污秽不堪,披头散发,全然不觉地在猪圈泥水中滚倒,直怔怔瞪着两眼,又哭、又笑……

庞涓又派人在夜晚、四周别无他人时,悄悄送食物给孙膑:“我是庞府下人,深知先生冤屈,实在同情您。请您悄悄吃点东西,别让庞将军知道!”

孙膑一把打翻食物,狰狞起面孔,厉声大骂:“你又要毒死我吗?!”

来人气极,就捡起猪粪、泥块给他。孙膑接过来就往嘴里塞,毫无感觉的模样。

于是来人回报庞涓:孙膑是真疯了。

庞涓这时才有些相信,从此任孙膑满身粪水的到处乱爬,有时睡在街上,有时躺在马棚、猪圈里。也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孙膑困了就睡,醒了就又哭又笑、又骂又唱。庞涓终于放下心来,但仍命令:无论孙膑在什么地方,当天必须向他报告。

这时,真正知道孙膑是装风避祸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当初了解孙膑的才能与智谋、向魏王推荐孙膑的人。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墨子墨翟。

他把孙膑的境遇告诉了齐国大将田忌,又讲述了孙膑的杰出才能。田忌把情况报告了齐威王,齐威王要他无论用什么方法,也要把孙膑救出来,为齐国效力。

于是,田忌派人到魏国,乘庞涓的疏忽,在一个夜晚,先用一人扮作疯了的孙膑把真孙膑换出来,脱离庞涓的监视,然后快马加鞭迅速载着孙膑逃出了魏国。直到此时,假孙膑才突然失踪。庞涓发现时,已经晚了。

孙膑到了齐国,齐王十分敬重。田忌更是礼遇有加。在一件小事上孙膑表现出的智谋,尤其令齐国君臣叹服。

齐国君臣间常以赛马赌输赢为戏。田忌因自己的马总不及齐王的马,经常赛输。有一次孙膑目睹了齐王与男忌的三场赛马之后,对田忌说:“君明日再与齐王赛马,可下大赌注,我保您赢。”

田忌一听,当即与齐王约定赛马,并一注千金。第二天,观众达千人。齐王的骏马耀武杨威,十分骠悍。田忌有些不安,问孙膑:“先生有什么办法,使我一定取胜呢?”

孙膑道:“齐国最好的马,自然都集中在齐王身边。我昨天看过,赛马共分三个等级,而每一级的马,都是您的比齐王稍逊一筹。若按等级比赛,您自然三场皆输。可我们可以这样安排:以您第三等的马与齐王一等的马比赛,必然大输。但接下来,以您一等马与齐王二等马、以您二等马与齐王三等马去赛,就可保证胜利。因此从总结果看,二比一,您不就获胜了吗?!”

田忌一拍额头:“我怎么就不会动脑筋呢?!”于是按孙膑的话去做,果然赢了齐王千金。

只这一件小事,足以体现孙膑的聪明智谋。齐国上下无不交口称赞。

再讲庞涓。庞涓在魏国党军权,总想靠打仗提高身份与威望。在孙膑逃走不久,他又兴兵进攻赵国,打败了赵国军队,并围住赵的都城邯郸。赵国派人到齐国求救。

齐王知孙膑有大将之才,要拜他为主将。孙膑道:“我是残疾人,当大将会令敌人耻笑。还是请田忌为将,才好。”于是齐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不公开身份,只暗中协助田忌,为他出谋划策。

田忌起兵,要直奔邯郸解赵国之围。孙膑劝止,道:“我远途解赵国之围,将士劳累,而魏军以逸待劳。而且赵将不是庞涓对手,等我们赶到,邯郸可能已被攻破。不如直袭魏国的襄陵,而且一路有意宣扬让庞涓得知。他必弃赵而自救。这样,我则以逸待劳,形势就大不同了!”

田忌觉得有理,便按计行事。

结果,不费吹灰之力使邯郸脱离了危险;又在庞涓率部回救途中,正疲惫不堪时,大胜魏军,使之死伤两万余人。直到这时,庞涓才知道孙膑果然在齐国与自己为敌。

为此,庞涓日夜不安,终于想出一条离间计:他派人潜入齐国,用重金贿赂齐国相国邹忌,要他除掉孙膑。邹忌正因齐王重用孙膑,惟恐有朝一日被取代,便暗中设下圈套,并作假证,告发孙膑帮助田忌,要夺取齐国王位。由于庞涓派人早已在齐国到处散布谣言,说田忌、孙膑阴谋造反夺权,齐王已有些疑忌,一听邹忌所说,勃然大怒,果然削去田忌兵权,罢免了孙膑的军师之职。

庞涓大喜:“孙膑不在,我可以横行天下了!”不久,就又统兵功侵韩国,韩国自知不能取胜,派人到齐国求救。

恰恰齐威王逝世,其子齐宣王继位,知道田忌、孙膑冤枉,又恢复了他的职位。听到韩国求救之事,齐国君臣忙在朝堂议事。宣王问众臣:救还是不救?

邹忌主张:不救。让这两邻国自相残杀,于齐国有利;田忌等人则极力要求去救:不救,一旦韩被魏吞并,魏国力大增,必要进攻齐国。那时就危险了!

此时,只有孙膑含笑不语。

宣王问他该怎么办。孙膑道:“这两种意见都不好。我们应该‘救而不救,不救而救’。”

众人都不明白。

孙膑解释:“不救,则魏灭韩,必危及我国;救,则魏兵必先与我军开战,等于我们代韩国打仗,韩国安危无恙;但我国无论胜败,都要大伤元气。所以这两种意见都不很好。我认为大王应采取这样方针:答应救韩,以安其心。韩国必然努力坚持与魏国死战。等到两国都疲惫之极,马上要分胜负时,我们再真正出兵击魏,这样,攻击已筋疲力尽的魏军,不用大力;救解已快失败的韩国之危,他们也必定感激。于是,少出力而建功多,不更好吗?!”

宣王一听,佩服得鼓起掌来:“太好了!”便命田忌、孙膑统兵,伺机救韩。

到了韩魏已打了段时间后,齐军又按孙膑谋划:不救韩,而袭魏国首都大梁。

庞涓闻讯,暴跳如雷,大骂孙膑狡猾,发誓与齐军决一死战,于是气冲冲率师迎战齐军。孙膑知庞涓兵来,制止田忌迎敌的打算。

田忌不解:“以逸待劳,不是上次成功战法吗?”

“此次不同,庞涓怀忿怒、挟气势而来,若正面交锋,我军纵胜,损失亦大。不如如此这般……”孙膑小声说出计策。

庞涓提兵赶到魏国,齐军已撤离。庞涓决心与孙膑拚个你死我活,拚命追击。追击前,他派人去数齐军营垒中的灶迹,一听竟有十万之多,吃了一惊:“齐军人多,我们不可轻敌!”待追了一天,再数齐军遗下灶迹,只剩五万了。庞涓大喜:“齐兵厌战,更闻风丧胆,逃亡过半了!快追!!”及第三天,齐军只有三万个灶了。庞涓再也抑制不住冲动,下令:“不顾一切,尽快赶过去,务必活捉孙膑!!”自己更披甲执戈,亲自率二万轻骑,日夜兼程追击齐军。

再说孙膑,在计算日程、地点后,他在马陵道设下埋伏。马陵道,是夹在两山间的峡谷,进易出难。孙膑又让人在道中一棵大树上刮下大片树皮,用墨写上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然后在附近安排五千弓弩手,命令:“只看树下火把点亮,就一齐放箭!”

庞涓赶到马陵道,已黄昏时分。士兵报告:“前面谷口,有断树乱石堵住道路了!”庞涓大喜:“这说明敌军畏惧,而且马上要追上他们了!快,搬开障碍,冲锋!!”说罢,一马当先,率部队冲入峡谷。

正快速前进,忽然被一棵大树挡住去路,隐约见到树身有字迹。此时天色已黑,无星无月,只冷风飕飕,山鸟惊啼。庞涓令人点亮火把,亲自上前辨认树上之字。及看清,立刻大惊失色:“我中计了!!”话音未落,一声锣响,万弩齐发,箭如骤雨,庞涓浑身上下像刺猬一样,“扑通”栽倒在地,呜呼身亡。

以害人始,以害已终。捣鬼有效,但毕竟有限,这就是孙膑与庞涓故事给后人的启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5475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