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汪曾祺
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身上士大夫精神的体现,在于儒道互补,水乳交融。富家死那个,在他那里不是治国平天下的轰轰烈烈,而是对有情人间的拥抱。孔子在他眼里,不是圣,而是“很有人情的人”“一个很有性格活生生的人”。他生活在人间烟火之中,对世俗生活保持浓烈的兴趣。
无论环境怎样,他始终不忘品味生活。无论世界怎样变迁,他始终怀着一颗温柔敦厚的慈悲之心,用悲悯的情怀观照着大千世界。
其人,其文,都融入了“士大夫”精神。
一、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1920年3月5日,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
1958年,他被划成右派,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4年。一段时间里,他的任务是画马铃薯图谱,每天一个人独自对着各式各样的马铃薯,画了又画。画完后,他将马铃薯烤熟,吃了。这世界上,恐怕没有谁像他那样,吃了那么多种类的马铃薯。
二、一种调子,一种温度
三、春初新韭,秋末晚菘
汪曾祺的散文于平淡含蓄中流溢着一种雅韵,一种隽永的天真。
“十月,我们有别的农活。我们要去割稻子。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着吧。”
他的小说,带有浓浓的散文化特色。不注重情节,不注重故事,注重意境,注重情感和意绪,注重内在的气韵,结构自然得没有丝毫人为的章法与痕迹。有人曾说,他的小说就是一篇篇抻长了的散文,是诗化小说。
复仇
蜜在罐里,他坐在榻上。但他充满了蜜的感觉,浓,稠。他嗓子里并不泛出酸味。他的胃口很好。他一生没有呕吐过几回。一生,一生该是多久呀?我这是一生了么?没有关系,这是个很普通的口头语。
这蜂蜜——他想起来的时候一路听见蜜蜂叫。是的,有蜜蜂。蜜蜂真不少(叫得一座山都浮动了起来)。现在,残余的声音还在他的耳朵里。从这里开始了我今天的晚上,而明天又从这里接连下去。人生真是说不清。他忽然觉得这是秋天,从蜜蜂的声音里。从声音里他感到一身轻爽。不错,普天下此刻写满了一个“秋”。他想象和尚去找蜂蜜。一大片山花。和尚站在一片花的前面,实在是好看极了,和尚摘花。大殿上的铜钵里有花,开得正好,冉冉的,像是从钵里升起一蓬雾。他喜欢这个和尚。
多少日子以来,他向上,又向上;升高,降低一点,又升得更高。他爬的山太多了。山越来越高,山头和山头挤得越来越紧。路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模糊。他仿佛看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人,向前倾侧着身体,一步一步,在苍青赭赤之间的一条微微的白道上走。低头,又抬头。看看天,又看看路。路像一条长线,无穷无尽地向前面画过去。云过来,他在影子里;云过去,他亮了。他的衣裾上沾了蒲公英的绒絮,他带它们到远方去。有时一开眼,一只鹰掠过他的视野。山把所有的变化都留在身上,于是显得亘古不变。他想:山呀,你们走得越来越快,我可能只是一个劲地这样走。及至走进那个村子,他向上一看,决定上山借宿一宵,明天该折回去了。这是一条线的尽头了,再往前没有路了。
鱼呀,活在多高的水里,你还是不睡?
烛火什么时候灭了。是他吹熄的?
他包在无边的夜的中心,像一枚果仁包在果核里。
老和尚敲着磬。
水上的梦是漂浮的。山里的梦挣扎着飞出去。
他累了,像一根长线似的落在地上。
和尚,你敲磬,谁也不能把你的磬的声音收集起来吧?你的禅房里住过多少客人?我在这里过了我的一夜。我过了各色的夜。我这一夜算在所有的夜的里面,还是把它当作各种夜之外的一个夜呢?好了,太阳一出,就是白天。明天我要走。
太阳晒着港口,把盐味敷到坞边的杨树的叶片上。海是绿的,腥的。
一只不知名的大果子,有头颅那样大,正在腐烂。
贝壳在沙粒里逐渐变成石灰。
浪花的白沫上飞着一只鸟,仅仅一只。太阳落下去了。
黄昏的光映在多少人额头上,在他们的额头上涂了一半金。
人看远处如烟。
自在烟里,看帆篷远去。
你经过了哪里,将去到哪里?你,一个小小的人,向前倾侧着身体,在黄青赭赤之间的一条微微的白道上走着。你是否为自己所感动?
庙与僧
忧郁症
死了
“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你看,十三朵。”
哦, 山丹丹记得自己的岁数。
大青山到处是山丹丹,开七朵花、八朵花的,多的是。因为,“这东西,皮实”。
嘿,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年又一年……
枸杞头是春天的野菜。采摘枸杞的嫩头,略焯过,切碎,与香干丁同拌,浇酱油、醋、香油;或入油锅爆炒,皆极清香。
夏末秋初,开淡紫色小花,谁也不注意。随即结出小小的红色的卵形浆果,即枸杞子。
山包下的草丛里,一对老夫妻弯着腰在找什么。他们一边走,一边搜索。走几步,停一停,弯腰。
啊, 原来他们捡枸杞子,玩!
老同志把手里一个罐头玻璃瓶举起来给我看,已经有半瓶了,解嘲似的哈哈笑了几声。
一边走着,一边捡枸杞子,这比单纯的散步要有意思。这是两个童心未泯的老人,两个老孩子!
人老了,是得学会这样的生活,从生活中寻找乐趣。
哟, 自己分明是路人甲嘛,真的邂逅于他们,一问一答,一举一动,极洒脱!
路西,有一家的门头上种了很大的一丛枸杞,秋天结了很多枸杞子,通红通红的,礼花似的,喷泉似的垂挂下来,一个珊瑚珠穿成的华盖,好看极了。
这家怎么会想起在门头上种一丛枸杞?
咦, 我也相当好奇。
玉渊潭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蜜蜂忙着采蜜,进进出出,飞满一天。
丈夫安静平和,做事从容不迫,慢条斯理,妻子觉得东南西北到处跑的养蜂生活好耍。
哪里有鲜花,就到哪里去。菜花开的地方,玫瑰花开的地方,苹果花开的地方,枣花开的地方。
喏, 这是一种农村式的浪漫主义。
荆条花的蜜最好,养蜂人说。这很出乎我的意料。
荆条是个不起眼的东西,而且我从来没有见过荆条开花,想不到荆条花蜜却是最好的蜜。
啧, 过了两天,养蜂人迁走了,因为玉渊潭槐花落了。
似乎是想挽留却不能挽留的落寞,喜忧参半,企盼岁月无忧。
我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开,回首,再回首,你们等我,我还会来的。
喂, 我就是喜欢在汪老的文字里穿梭,徜徉,徘徊,轻松愉悦,亲切自然,毫无负累。
文/舒悦
20210401
汪曾祺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朱自清等。语文作文满分100分,沈从文先生却打120分。汪老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随便翻阅老先生的照片,都能看出这是一位对生活极其热爱的人。于是一下子买了他的四件套:《人间小暖》,《人间有味》,《人间有趣》,《人间草木》。
《人间小暖》以“爱和温暖”为主题,收录了汪曾祺经典小说与散文共36篇。这些文字饱含生命由繁华与浓烈归于平静后的从容与淡雅,倾注了汪老对光阴草木、虫鱼鸟兽以及人间生活的关注与温爱,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透过文字,汪老向我们传递了他的处世智慧:人生如梦,唯有将一颗真心安顿好,热爱生活,理解生活,才能获得生命的馈赠
汪老的作品,总能拉家常一般把一个个身边的小人物拉到读者面前,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一草一木皆得光阴温爱,一笔一书不负岁月深情。旧时候的慢时光,风俗人情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字字似漫不经心,不着痕迹,却句句钻入心底,引人入情入景。人间小暖,都是民间故事,真挚朴素。或温暖人心,或叹息遗憾,或会心一笑,或感同身受。人生需要很多指导,但更需要带有温情审美的雅意来浸润性情。汪老文章就是这种浸润性情的容器。世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汪老的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言语有趣。如在《牙疼》写道“我对牙疼泰然置之,而且有点幸灾乐祸地想:我倒看你疼出一朵什么花来!”,在《腊梅花》中写道:“我把这些腊梅珠花送给我的祖母,送给大伯母,送给我的继母。她们梳了头,就插戴起来。然后,互相拜年。我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写什么屁小说!”,如在一篇《复眼》,写道“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不胜枚举。汪老在文中是这样看待幽默的:“幽默要轻轻淡淡,使人忍俊不禁,不能存心使人发笑,如北京人所说”胳肢人。”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汪老先生淡然自若的心态,望尘莫及。岁月带不走的就是人的心境,那是历练出来的,真实的感受。万物皆有灵气,人性也有情有义。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也不是空虚时的填充。是挂在碗口的一滴米酒,甘醇的流过记忆;似屋檐下嗷嗷待哺的乳燕,只知道世间爱的浓情。当时间匆匆流过,先生的文字终于停留,再读、再忆时,已是泪流。
平淡是真,温暖如春,人心的平和才是真正的美。汪老的文字总是能让人豁然开朗。他的文字并不惊奇,却朴实的令人羡慕。用感恩的心态去看待生活的每一处细节,把每一处细节都能想象成是美好的事物。他的内心里充满了爱。
结语:人间小暖,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摘抄
1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毛主席年轻时曾采用了几种锻炼自己的方法,一种是“闹市读书”。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不受外界干扰,我想这是可以做到的。
2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作“习静”。唐人诗云:“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
3为有才华翻蕴藉,每于朴素见风流。
4人总要老的,但要尽量使自己老得慢一些。要使自己老得慢一些,首先要保持思想的年轻,不要僵化。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办法,是和年轻人多接触。
5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6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7为什么大雁南飞要头朝着西呢?草原上的人说这是依恋故土。
8向阳门第常春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书名:《人间草木》
内容简介:《人间草木》(汪曾祺著)是汪曾祺优秀的散文集。当代文坛上,能同时在小说和散文两块田地里经营,且自成一家的并不多,汪曾祺先生算是其中的一个。汪曾祺先生是公认的文体家,不仅能写一手优秀的小说,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散文。
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男,汉族,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其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汪曾祺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书摘:
1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2四月二日。月光清极。夜气大凉。似乎该再写一段作为收尾,但又似无须了。便这样吧,日后再说。逝者如斯。
3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4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5中国人很会吃鸡。广东的盐鸡,四川的怪味鸡,常熟的叫花鸡,山东的炸八块,湖南的东安鸡,德州的扒鸡……。如果全国各种做法的鸡来一次大奖赛,哪一种鸡该拿金牌我以为应该是昆明的汽锅鸡。
6菜花昆明叫椰花菜。北京炒菜花先以水焯过,再炒。这样就不如干脆加水煮成奶油菜花汤了。昆明炒椰花菜皆生炒,脆而不梗,干干净净。如加火腿,尤妙。
7北京人过去不吃蕹菜,不吃木耳菜,近年也有人爱吃了。
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
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8蒙古人非常好客,有人骑马在草原上漫游,什么也不带,只背了一条羊腿。日落黄昏,看见一个蒙古包,下马投宿。主人把他的羊腿解下来,随即杀羊。吃饱了,喝足了,和主人一家同宿在蒙古包里,酣然一觉。第二天主人送客上路,给他换了一条新的羊腿背上。这人在草原上走了一大圈,回家的时候还是背了一条羊腿,不过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次了。
9有客人来,杀一只羊,这在牧民实在不算什么。关于手把羊肉,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收入《蒲桥集》,兹不重述。那篇文章漏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即羊肉要秋天才好吃,大概要到阴历九月,羊才上膘,才肥。羊上了膘,人才可以去“贴”。
10“泡茶馆”是西南联大学生特有的说法。本地人叫做“坐茶馆”,“坐”,本有消磨时间的意思,“泡”则更胜一筹。这是从北京带过去的一个字。“泡”者,长时间地沉溺其中也,与“穷泡”、“泡蘑菇”的“泡”是同一语源。联大学生在茶馆里往往一泡就是半天。干什么的都有。聊天、看书、写文章。
11这是来往滇西的马锅夫卸货、装货、喝酒、吃饭、抽鸦片、睡女人的地方。我们在街上很难“深入”这种生活的里层,只能切切实实地体会到:这是生活!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卖砂锅的,并且常常为一点细节感动不已。
12我寻找什么
寻找潇洒。
13日本人派飞机来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不那么容易被吓得魂不附体。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为了反映“不在乎”,作《跑警报》。
14闻一多先生上课时,学生是可以抽烟的。我上过他的“楚辞”。上第一课时,他打开高一尺又半的很大的毛边纸笔记本,抽上一口烟,用顿挫鲜明的语调说:“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这样讲唐诗,别的大学里大概没有。闻先生的课都不考试,学期终了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
15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
16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
17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沈先生的气质。“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
18看来,能否接近农民,不在衣裳。但是敢于穿了狐皮大衣而不怕农民见外的,恐怕也只有赵树理同志一人而已。――他根本就没有考虑穿什么衣服“下去”的问题。
感想:有时候对一本书的兴趣或者说喜好是很简单,或者很奇妙的。对这本书的兴趣之初是他的名字——人间 草木。像一杯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水,却又在不经意间为它添上千万沟壑。作出这样名字的人是一定是个可爱又深情的人了。(另一本因为名字很吸引到我大概是《寻找无双》了!)豆瓣上看到评论说,简笔绘浓情,淡词演世事。大概就是这般了。一草一木,一餐一饭,一人一地,落笔成文。沈从文说写作不在教,大概也是因为好的文章不是闭门造车的刻意习得,更多时候是自觉不自觉的把身边万物写入笔下,最真实也最动人。散文美之处也正在于此吧。若是在慢慢的一天,阴雨连绵也好,阳光浅照也好,读到这般文字,怕是莫大的享受了。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羊舍一夕》。
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
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
艺术小品集,手稿《羊舍一夕》;《汪曾祺:文与画》。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
剧本京剧:《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
京剧:《范进中举》。
扩展资料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傍晚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
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
父亲:汪菊生(1897-1959),字淡如,多才多艺。
生母:姓杨,在汪曾祺三岁的时候因肺病去世;
第一个继母:姓张,后也死于肺病;
第二个继母:姓任,伴随汪曾祺的父亲度过漫长而艰苦的沧桑岁月,汪曾祺对她很尊重。
长子:汪朗
儿子:汪朗,汪明,汪朝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