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昆仑》全诗以及意思

《念奴娇·昆仑》全诗以及意思,第1张

『全诗』

《念奴娇·昆仑》

作者:现代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译文』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你雪山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你的千年功过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今天我要来谈一谈昆仑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这么多的雪花。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片呢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予美洲一片留给日本。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注释』

横空出世:横空,横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形容山的高大和险峻。

莽:莽莽,状高大。《小尔雅》:莽,大也。后世引申有鲁莽、莽撞、猛健诸义。

昆仑:即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

阅尽人间春色:阅尽,看足、看尽、看遍。人间春色,不止指大地春光,而且指人世衰盛。

飞起玉龙三百万: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

搅得:闹得、搞得。今语的“搞”,早期白话作品中都作“搅”。

周天寒彻:满天冷透。

消溶:积雪消融、融化。

『创作背景』

这首词毛泽东作于1935年。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全诗赏析』

《念奴娇·昆仑》是一首十分复杂的词,其主题的丰富性可能会使细心的读者应接不暇,而又扑朔迷离。毛泽东的胸怀在这首词中不仅仅是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其气魄之大堪称穷尽八荒,涵盖寰宇。那么,它的主题到底是什么?作者在1958年12月21日为这首词的批注中曾向我们揭开了谜底:“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接着作者继续批注道,

“改一句, ‘一截留中国’,改为 ‘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民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

当读者在读到 “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时,也许一定会问,毛主席为什么要把昆仑一分为三赠予英、美、日呢?根据作者的解释是反对帝国主义,我们循着这一思路向前,就会豁然开朗了。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从来都是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不屑于一寸一地之得失,他输得起也赢得起。他胸怀世界的抱负,是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的,且随着岁月的流逝没有丝毫减退,反而越来越高涨,一浪高过一浪。终于在1935年10月,借昆仑山为着眼点或壮志之出发点,一举表达了他对于全世界的义务、责任及抱负,这一切都是很具体的,说到底就是要把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而且要铺开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形成燎原之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毛泽东对于世界革命的整套思想体系露出了最初的光芒,从这一天开始,直到后来他提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学说,在最大范围内团结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革命同志,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为此,“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即是把中国革命的经验以及毛泽东思想传送给他们,而不是真的把昆仑砍成三段送给他们———以上也可说是此诗的思想境界之美。

释义:在昆仑山处立马,形容人雄健的气魄,奔放的豪情

全句: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拼音:fú zhōu cāng hǎi,lì mǎ kūn lún 。

释义:在大海上划船,在昆仑山处立马,形容人雄健的气魄,奔放的豪情

出处:周恩来的自勉联。

表达情感:体现了阔的空间和深邃的情感。可感受到世救国的伟大胸襟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英雄气概。

昆仑文化代表什么:即代表了一个地方区的文化特色。一、那什么是昆仑文化呢 昆仑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以昆仑山为主脉的青海地域文化,是对广大青海人民几千年独具特色的卓越创造的肯定,是对神秘高原自然、人文、审美经验的积累,是对生息繁衍和社会进步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汇。但对昆仑文化认识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理解的,山文化、西王母文化、旅游文化等多种形态构成了昆仑文化研究的动态系统,可以说,对昆仑文化的研究是对整个青海高原的山山水水到人文生态的逐步认识过程。 二、山文化---对昆仑文化的最初诠解 传说中的昆仑山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中国两千年学术史上的一个悬案。有两河说,中亚说,西北说,天山说,祁连说以及顾颉刚的泰山说。尽管我们至今还无法统一关于昆仑山的确切地望,但有一点可以认定,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昆仑山总是与"西方"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认为,昆仑山是天下最高的一座山,位于大地的中间,在中国的西部,神话中的昆仑是黄河的源头。 可以设想,即使原始时代的一个部落联盟,其活动范围也是狭小的,他们"自我中心"的眼光看世界,往往认为,自己境内最高的山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立于天地之中,并被赋予神话的意义。因此,从民族学和神话学的观点来看,虽说昆仑山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世界大山",但它最初也很可能仅仅是一座极普通的山(甚至我们可以直接把它理解成一处设在高山上的社坛,如泰山一般)。而且随着昆仑神话的载体---远古中原人的不断分裂、迁徙,昆仑神话也就在迁徙过程中造就了更多的昆仑山、昆仑神话。这样一来,可以说,对昆仑山地望的地理学争论在神话传播理论面前就应该灭亡了。 然而,事情并不那样简单,在一沫世纪曙光都能卖钱的今天,昆仑山作为一个品牌,却极具诱惑力。有了名称上的昆仑山,也就有了实际的昆仑山。或许,这就是对昆仑文化研究的最大贡献。 这方面的著作有吕微的《“昆仑”语义释源》、萧兵的《“昆仑”祁连说补证》、顾颉刚的《〈山海经〉中的昆仑区》、凌纯声的《昆仑丘与西王母》。 试图证明昆仑山就是现在的昆仑山,这是昆仑文化研究的第一阶段。 三、西王母文化----对昆仑文化一次并不成功的诠解 有了昆仑山,也就有了西王母神话。他们既然能用瑶池(青海湖)、二郎神洞(西王母仙窟)证明昆仑山,也就证明了以昆仑山为居的西王母。或许,史料的丰富直接带动了对西王母的研究,从此进入昆仑文化研究的第二阶段。 这方面的著作有辰伯《西王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西王母与西戎》;吴晗《西王母的传说--西王母故事演变》;小川琢治(日本)《昆仑与西王母》;吕思勉《西王母考》;方诗铭《西王母传说考》;林祥征《西王母的变迁及其启示》;周明《落叶归根--试谈我国神话中西王母形象之变迁》;汤池《释郫县东汉画像西王母图中的三株树》;董明兰《穆天子会见西王母汉画像石考释》;李德芳《试论西王母神话的演变》;孔思阳《西王母传说的起源及其演变》等,出现了数百名有影响、有成果的文史专家、学者,同时,在青海也涌现了一大批热心、有作为的专家、学者,如赵盛世、谢佐、赵宗福、李文实、栗凰、朱世奎、芈一之、黎宗华、许英国、董绍宣、辛存文、张得祖、卢耀光等。他们为开创青海昆仑文化研究新纪元。其研究不可谓之不深、成果不可谓之不丰。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理论学术资料。 然而,从“虎齿豹尾”到“西海唱和”,从殷墟甲骨到汉砖三株树,引经数典,从《归藏》到《道藏》、从《汉武帝内传》到《汉武帝故事》都无不为证明西王母捏造着神话,却使昆仑文化西王母研究走入了死胡同。 四、地域文化--昆仑文化研究的转折 昆仑文化考察活动和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似乎是昆仑文化研究的转折。它第一次将昆仑文化纳入地域文化的范畴。虽然此次成果不多,但有很多启示。首先,学者们认定中国古代先民的心目中,天和地是可以交往的,昆仑山是能使天地交往的山。其次,他们认为昆仑文化是地域文化,作为青海的主要个体形象,也就代表了整个文化特性。 不难理解,地域文化所特有的渗透性、包容性、创新性、延续性赋予了昆仑文化个体丰富的特性。 所谓渗透是指昆仑文化精神的渗透,在这里,千百年来,每个民族都以其宽大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进行着情感和文化上交流和认同。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的交往由起初时的浅层互动系统,进而有组织联系进入社会系统,扩展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联系,这既是表达了不同民族的不同需求,又体现了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 所谓包容,就是昆仑文化在民族融合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海纳百川的气度,以及它对各种文化的吸收和接纳,过去的民族交往史证明,不同文化模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相互交流与影响,形成了相互的认同和理解。通过民族间的交往凝成的不同民族共同的国家意识和对中原文化的情感,又维系着历史上国家与外域的关系,维系着逐渐发展起来的内地与高原的联系,维系着国家的统一。 所谓创新,就是昆仑文化所体现出的创新活力,那绚丽多姿的彩陶艺术、彩绘艺术成为昆仑文化的创造力象征。 所谓延续性,就是昆仑文化性格和品质的延续性,所体现的昆仑文化精神:充满生机活力,不拘一格,刚毅,豪放及高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循规蹈距、保守念旧,容易满足的双重性格。 作为“大地域”文化概念,昆仑文化正如有些人概括的,可以是以“花儿”创作演唱为代表的民间民俗文化,是以玉树歌舞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歌舞文化,是以绘画、雕塑、建筑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文化,是以彩陶精品为代表的史前博物文化,是以都兰吐蕃墓群及其出土的大量中西文物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西部开放文化,是以赛马会、那达慕、九曲黄河灯会、土乡纳顿节、热贡艺术节、撒拉族艺术节为代表的民族民间节庆文化和以藏、土、撒拉族为代表的民间风情文化。但正如我在篇头所讲的,昆仑文化应是对生息繁衍和社会进步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汇,它是一个包括自然、人文、一切可作为审美观照的大系统。 可以肯定,昆仑文化是自然文化,青海瑰丽的自然风光纳入其中;昆仑文化是人文文化,它体现这历史的延展性,不以卡约文化--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河湟文化为限,不受特殊的区位思维的束缚,打破背景框架,强调人文历史特征所具有的历史象征意义和启示作用;昆仑文化是经济文化, 其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作为文化产业的领头雁,旅游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必将促进昆仑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昆仑文化是保持特色的文化, 不仅是地域特色,也不仅是文化特色,是思维特色,没有思维的特色,就没有昆仑文化,发展昆仑文化就要努力保持昆仑文化特色,主导昆仑文化特色,开创昆仑文化特色。 昆仑文化还是发展的文化,它还在不断渗透、包容、吸收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相结合,始终把握着青海文化事业前进的脉博。 追问: 你谈的 昆仑 文化很广泛很受易体现了青海文化但从 神话传说 和宗教的观点来看它更有更高的境界和遐想神圣

麻烦采纳,谢谢!

原文: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⑾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⒁。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译文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你雪山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你的千年功过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今天我要来谈一谈昆仑: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这么多的雪花。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片呢?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予美洲,一片留给中国。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昆仑山的解释 [Kunlun Mountains] 亦作昆仑山。 中国 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 高原 ,经新疆西藏 之间 ,通过青海 西南 到四川西北部,长2500公里,7千米以上高峰有多座 词语分解 昆的解释 昆 ū 子孙,后嗣:昆裔(子孙 后代 )。后昆。 哥哥:昆弟(a.兄弟;b.友好亲爱)。昆仲。 昆季 。 昆玉 (称人兄弟的敬辞)。 众多:昆虫(虫类的统称)。 山名(a.“昆山”,在中国上海市和江苏省;b.“昆

没有区别,就是相当于中文”相逢“和”相遇“,其意思均为彼此遇见、会见或碰见。两个词义详解:

(1)交汇(二つの川・沢の合流する所。支流が本流に合流する所)。

(2)碰见;邂逅(出あうこと。初めて颜を合わせること)。

(3)幽会(男女がしめし合わせて会うこと。密会)。

例句:

出会い邂逅パーティーでの出会いをきっかけにして、彼女と付き合い始めた/以聚会中的邂逅,开始了和她的交往。

出逢い森の阴にて君に出逢い、忘れぬ姿に心乱れ。巍より。/邓林之阴初见昆仑君,惊鸿一瞥,乱我心曲。巍笔。

扩展资料:

日语中其他表示遇见的词语:「あう」「であう」「めぐりあう」「でくわす」「ゆきあう」。这几个词都是“人与人或事物相遇”的意思。

其使用差异如下:

1、「あう」在很多场面都会用到。一般写做「会う」;当对象不是人或偶然性强的时候写做「遇う」「遭う」;男女约定时写做「逢う」。

2、「であう」与「あう」基本相同,但比「あう」偶然性更强。另外,当遇到事故等不令人喜欢的事态时,「あう」有受到伤害的意思,「であう」有正好在现场的意思,「でくわす」也是一样。

3、「めぐりあう」是经过很长时间之后与一直想见的人或一直追求的事物相碰面的意思,比「であう」的使用范围小。

4、「でくわす」限定用于偶然性强的事物,惊讶的心情比「であう」更强烈。「出っくわす」这种说法也有。

5、「ゆきあう」是在去某地的途中与人或物偶然碰面,和「でくわす」相比起来惊讶程度小,有种路过的感觉。「いきあう」这种说法也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5568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