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竹林

散文|竹林,第1张

停步,我于阳光下俯身望去,门前的竹林又密了许多。那里面,竿并竿、枝压枝、节环节、叶抱叶。我停下脚步的时候,正好有一阵小风儿吹过,竹林刷拉拉的作响声,让我顿感神清气爽。

这片竹林长在楼厅台阶旁边,较前开发,彼时稀稀疏疏,现今能有如此葱郁茂密之势,得力于春天那场雨水。记忆里,那场雨水过后,我踏水路过竹林,春笋只一夜间已密密麻麻遍布地面。那一根根身披灰褐色外套、破土而出的春笋,个个精神抖擞、身姿亭亭玉立,真个是吸睛、聚神。看来,古人对雨后春笋这句话的总结,确实符合常理、常规,更有其十足的生活哲理。我不禁失声赞叹,赞叹竹子生命的坚强。

春笋是竹子幼年期,亦是人间食之鲜味,古人亦早有诗句表白,但路过此地的人,没谁贪婪春笋的味道、垂涎春笋的美味。他们走过来是赏竹、品竹,尤以下雨的时候,静静伏在竹林里听雨声为最。侧耳,点点雨珠滴落在竹叶上,发出滴滴答答声,时急时慢、时疏时密,富有节奏。沉浸在如此人生另一番境界中,还有什么烦愁忧虑可上心。

常常随手翻书、抬头看画,今闭目而思,我发现,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都已竹吟诗作画。“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这首《竹》,就是唐朝诗人郑谷郑老先生的代表作。令人叫绝的是,这首诗句中虽没有一个竹字,但句句赞美的都是竹。由此可见郑老先生笔之功力,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郑老先生爱竹之心切、观竹之细致、品竹之深刻、抓竹之精髓、赞竹之绝妙。

我在诗句中品读着郑老先生的心境,其中之点点奥妙让我叫绝,我愿享受着竹之美、竹之声、竹之韵,合着竹子醉倒在竹林,哪怕长夜不眠、长夜不归也好。

抬眼,阳光透过密密的竹叶,落于地面,一片一片。竹林里,竹竿摇曳,竹叶作响,风儿又在拨弄琴弦,弹奏曲子。一道道白色的光线,像竹。我于竹林旁托腮,浑身清爽,恍惚中,左前方不远处,郑板桥郑老先生飘然而至,挽袖挥毫泼墨,刷刷点点,一根根竹子跃然纸上,浓淡相宜,远近不同。我已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又是画。

门前,有一片竹林甚好,让人清淡名利权贵,给人超凡脱俗,使人耳聪目明。翻身回归时,我突然想起了《于潜僧绿筠轩诗集》中、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苏老先生的那首诗。其中最为深刻的是“不可居无竹,无竹使人俗” 这两句话。细细品味,人生确应以竹为伴,把生活写得漂亮、洒脱。

赏竹、画竹、品竹,再融入繁琐生活中,点点乐趣一涌而出。侧身,阳光把我长长身影送给竹林,分散在黄绿黄绿的竹竿上,我动它动,美得出奇。

家乡产竹,但并不多。只有一片成林的竹子长在小白岩下的箐沟中。小时候那里曾是我们的乐园。

一到假期,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都到那儿放猪、牛、羊、马。把牲口往沟里一赶,便守在岔河处。燃一灶火,烤土豆吃。烤得焦黄的土豆,香味四溢,一个个吃得脸上像舞台上的包公或张飞。彼此狂笑一阵后,便去砍根粗壮的水竹来,放在火上烤,等竹筒变了色,里面空气因加热膨胀时,握住一端奋力往河边山石砸去,竹筒子会爆响一声,脆脆的声音在山谷回荡,几个小子的笑声又随之飘向四野。这就是所谓“爆竹”的'乐趣了。

尽管幼时不曾读过东坡居士“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句。可童年的许多记忆总和竹联系在一起。竹林箐里有羊肚菌、蘑菇、竹叶菜、竹笋,还有山鸡、野兔和各种的鸟儿。春夏秋冬,各有意趣。外婆家四围长满了竹篷。去外婆家,我总是很兴奋,因为除了三表哥那些满箱子满床头的小人书和各种小说,就数那苍翠茂密的竹丛子充满磁性诱惑着我的脚步。与表姐妹捉迷藏,或让表哥砍下一根竹,做水枪、弩弓、拐杖和冬天下鸟的扣子,还可削竹剑等。竹就像一个魔术师,总会变了法让孩子高兴。从那时起,我也想在自家屋后种一片竹林,变成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世界。

于是,在山上、在路旁,一见到茁壮的竹,我总爱挖回家种着,受我影响妹妹和弟弟也爱种竹。我们一天天长大,读书、工作在外,两个妹妹也出嫁了,老屋后的竹日益繁盛,真的变成了一派茂林修竹的景象。三表哥家因山体滑坡搬家,那片竹林成为了遥远的记忆。只有村子中各家房前屋后的竹篷子给整个山村扮出几分秀气,尤其是冬季,一片萧索中,只有山上青松和屋后那片竹给人一点振奋的精神气儿。每当回到家乡,从远处的公路望去,那点绿让心头格外踏实亲切。那就是可爱的家啊!故乡家家几乎都有几簇竹,不知道柔韧的竹枝,是不是牵挂那些外出漂泊的游子?

老父退休后,也爱上那些竹。不遗余力地培土、施肥、修枝。心灵手巧的父亲,从木工、泥水工到竹工、样样精通,从砍柴种地到跟母亲用背架子扒松毛无所不能。干起农活比农民还地道的他,似乎更钟爱做个篾匠。父亲专心做竹器,什么花篮、马篮、撮箕、筛箕、簸箕、鸟笼子、蜂篓子······一经他的手,都像模像样、有板有眼。颇有几分竹艺师姿势。

今年元月二十四日,我和妻从山上砍松明回来,天飘起了雨雪,叫上弟弟,去屋后扫竹叶,足足几大篮子,有些干燥的,用作垫猪窝,稍潮和有泥沙的,扫到园子里,以待以后烧成肥土。每年扫除很麻烦。可连母亲也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它们。连下了几天的雪后,竹被压弯。母亲心疼那些遭受重压的生灵,大清早,穿上雨靴,拿着棍子去给竹儿卸雪。父亲起来又说:“快去敲竹帽上的雪。”我说:“母亲早去了。”全家都乐了。

竹根越串越深,越串越远。滑坡的泥土让父亲垒了石墙。二十几年前植下的竹,绿得刺眼,一直把它倔强的生命色彩着染在全家人心中。经过奋斗,我在城里安了新家,只要一想到祖屋及屋后那些竹就如一瓣竹叶,回归它的根部,人也有根,不是吗?任你飞得再高再远,也不过是父母手里攥着线头的风筝。老家是游子永远的根。屋后那片竹林,将绿在我未来所有的日子里。

哦,屋后那片竹林。

敬爱的父亲大人:

您好!

您可知四儿想你。夜夜啊,思念如潮水涌来,漫过我的心田。人间四月春暖花开,芳香馥郁。我再也按捺不住,我要回老家。故乡山水呼唤我,家乡温馨啊!乡音熟透,泥土芬芳,思念也沾了甜蜜。此时儿啊饥渴难耐,唯有乡情能解渴。于是我匆匆赶往家乡,没有沉甸甸的行囊,中午时分到家。那些叔侄、姑姐、伯公、伯婆见了我都笑着问候:“老四回来啦?”简单的话语,让我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城里的纷扰早已抛却脑后。

下午,我带着您孙子,来到你留下的河边竹园挖笋。进入竹园,便听见哗哗的流水;笛豆、笛豆的鸟鸣;哗啦、哗啦的竹林风声。您的孙子可就欢了:“爸爸,这儿有根大笋,毛茸茸的,斑斑点点。什么竹笋?”“是苗竹笋”,我微微笑道。“就挖这根吧”,您孙子欣喜道。没多久就挖了一畚箕。您孙子爱不释手,左手一根,右手一根,摆弄姿势,笑颜如花。“爸,给我照相,”您孙子嚷嚷。嚓嚓、嚓嚓,好不欢闹。“来,我也给你照照。”我来到一根长竹笋旁,倚着竹干。就在此际,思念袭来,如藤蔓延伸,那藤蔓啊,在这春天里也焕发了生机,似乎看见它匍匐前进,一直延伸到心底。

二十年前,您从大姐家挖来竹苗,种在这园子里。想平时用用,贴补家计。编织箩筐、米筛、畚箕到集市换点生活用品。母亲身体羸弱,生儿育女一串串,不会种菜。冬天挖冬笋,春天挖春笋,解决部分蔬菜。您的心思我最懂,父亲大人。二十年了,二十年的变幻,二十年的沧桑,让我们父子阴阳两隔。您可知,您种下的两根竹子已蔓延了整个沙坝,足有千米。每家的菜地已没了篱笆,每家都有用不完的竹具。丰富了家家的筵席,笋干鲜笋享用不尽。充实了乡亲们的腰包,每年都可以砍竹子卖钱,一根十元啊。如您泉下有知,你会多么欢欣。我知您虽然没想到日后惠及乡亲,但您确造福了乡亲。您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家乡世代都记住了您——罗汉饱。

您是一位饱含艰辛的人。八岁没娘,十八没父。饥荒年代吃罗汉树叶充饥在乡里出名。自此人叫罗汉饱,以致他人忘了你的真名。您身前教我要吃苦,要坚韧。一棵小草有一颗露珠滋润。于是我在最艰苦的岁月里,有了信仰。坚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熬过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年月。那时我在二中教书,刚结婚,工资才一百八十元,却欠下九千多元债。又没厨房,在走廊做饭。我又贷款两万买了套房子。那叫霸王硬上弓。每月利息要缴三百元。我爱人在粮管所上班时,工资一百五十元。给儿子每天买一个苹果,用汤匙刮给儿子吃,自己不敢吃一口;每天早上给儿子买个包子,掰来喂给儿子吃,她也不敢吃一口。都是因为每个月要还信用社的利息。后来啊,日子没法过。爱人离开粮管所,打工去了;我离开公立学校,办起了私学。于是没几年便还清了债务。此时我真想唱起我们的客家山歌——《三斤九变三伯公》中的歌词:“严冬过后哟,系春天!”

您是农家好把式。犁铧你会装;轱辘你会雕;箩筐畚箕你会织;桌凳你会做;木排你会编;捉泥鳅,抓乌龟……你啊简直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我啊,以你为荣,要才艺兼备。于是我读书讲究广泛涉猎;教语文,讲究深入浅出;讲究一唱一和;讲究拓展延伸;讲究循循善诱。书写啊讲究要娟秀、飘逸;下棋啊就要讲究布局,熟记定式,摒弃刻板,置身于波澜壮阔的战斗中。迄今我能得人一些认可,或小有成就,都得感谢你——我的父亲大人。

我们父子俩是挚友。你的辞世,让我长久哀痛,不能自已。我在家乡教书时,每逢赶集,你都到我房间喝茶聊天,天南海北,世故人情。假期回家,你去塘里钓鱼,把我当客人。白天跟你到瓜田,你给我讲种瓜秘笈:栽种要趁早;施肥喷药要合时宜;掐叉要及时;上市莫迟疑。晚上跟我讲客家传说:话说张果老须发渺渺,挑担周游天际。时值大雪缥缈,气喘吁吁、直打冷战。刚要歇息,遇一壮汉。身材魁梧、气宇轩昂。于是产生求助念头。便对壮汉说:“请帮忙挑一肩,这位汉子。”没想到那位壮汉却说:“不忙。我们先烤火吧。”于是从路边捡起几个石头,嚓得一下,燃起一堆篝火。张果老非常惊讶,发出慨叹:“张果八百,从未见过石头烧火匝(烤)。“那壮汉答到:“盘古二万又七千,只见过三遍火烧天。”那张果老啊,呆若木鸡。这个传说我只听您讲过,如果不是您,这故事可能就失传了。大凡您是要告诉我看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吧。夜深我们一起睡。正可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啊。

您身前跟我讲过要忍让,虽说不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的成语,但道理你懂。您说:“让一让六尺巷”。您不经意的一句话就成了我为人处事的座右铭,我也就一生大受裨益。当今教育很残酷,为成绩有挖苦、讥讽,有弄虚作假,有挖空心思。我却坦然面对。因而同事都爱和我交流,称我心胸宽广,为人厚道,甚得人缘。教书几十年从不和同事急。得到不少同事、朋友、领导的关照。李校长把有补助的活让我去干。廖校长在我办私学时鼎力相助,借给实验仪具,把运动场地给我用,还让老师到我校兼课。我啊,真要感谢生活,微笑荡起生命之舟。还有什么理由去埋怨社会的不公,还有什么理由去和同事、朋友们去计短长啊。不要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要说给我一片绿阴,我却给你整个森林;不要说给我一片云朵,我却给你整个蓝天。没有那么广博,没有那么大能耐,就好好善待身边的人吧。

“爸爸你发什么呆啊,我们该回去了”,儿子催我了。我正沉浸在怀想中难以自拔。“好,回去”,我漫不经心道。父亲大人,我再看看您的竹林,明年我还来。竹林风声、鸟叫声、流水声,是四儿对您诉说的无尽的思念,您听到了吗?哗哗、哗哗,笛豆、笛豆……

此致

敬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773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