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正在看凯利麦格尼格尔写的《自控力》这是一本畅销书,已经是第27次印刷了。
这本书主要想告诉读者如何科学的改变旧习惯、培养健康的新习惯、克服拖延、抓住重点、管理压力。其中最吸引我的内容是人们为何会在诱惑前屈服,以及怎样才能抵挡诱惑,有没有觉得很吸引人?
我举个例子你大概就明白为什么我会这么激动了,你正在减肥,眼前放有一块蛋糕,为什么有时候你可以做到不吃,有时候却忍不住吃了?有没有办法可以让自己面对诱惑的时候可以抵挡住。
答案是,有!抵挡诱惑是与自控力有关,锻炼自控力,会让你成为一个很强大的人!
为什么自控力强大会让你成为一个强大的人呢?
自控力是要能管住自己,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可以去做什么事,这个能力比智商更重要,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商家开始利用大量套路获取你的注意力,例如:王者荣耀游戏、好看的**、还有各类新闻以及标题党的文章等等。
诱惑如此之多,我们的注意力会被各种事情所吸引,而一个自控力强的人会主动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事情,能管住自己而不是被动的被各类商家的套路所吸引,一个可以选择自己人生的人,你说他强大不强大?
在注意力如此稀缺的时代,如果你想变的更强大那就要锻炼自控力,如何锻炼?推荐你看《自控力》。
我是大头书生,一个每年读书100本,一读书就头大的阅读者,欢迎一起交流沟通。
如果把《白眉大侠》等同于金庸名作《射雕英雄传》的话,天聋地哑就好比是江南七怪,他们二人是徐良的启蒙恩师,也是第一位打基础的师父。而其他的师父就是在他打好基础后,负责提高他的修为的。地位如同马钰、洪七公、周伯通。
徐良是单田芳先生的经典评书作品《白眉大侠》中的主角,就像郭靖一样身带主角光环,原本一个普通的孩子,一路开挂般逆袭而上,各种高人师父相继送上门来传授武功。不同的是徐良的最终成就也只不过是名列《白眉大侠》武功榜第十五位,而郭靖到了最后几乎堪称江湖第一人了。
徐良的众多师父们
徐良是三侠五义中五鼠之一穿山鼠徐庆的儿子,人称“三手大将多臂人熊山西雁”,因为眉毛是白的,也被人称为“白眉大侠”,是后展昭时代开封府的主要武力担当。在白玉堂的儿子白玉瑞一起为开封府效力,维护江湖秩序。
徐良作为《白眉大侠》一书的当之无愧的主角,自然是奇遇连连,虽然其貌不扬,但运气极佳,拜了很多师父,武功也如同开了挂般成长极快。
他的启蒙师父人称天聋地哑,分别是天聋仙师赵朴和地哑仙师魏百宝。其中天聋仙师赵朴将自己的拿手武功二十八路天龙掌传授给了徐良,地哑仙师魏百宝也将自己的拿手武功十八节葫芦鞭,七十二趟地躺拳传授给了徐良。这两位师父对徐良算得上是尽心尽力,将自己的武功倾囊相授,以徐良打下了良好的学武基础。
但在《白眉大侠》这个高人层出不穷的江湖中,天聋地哑传授的武功对徐良来说远远不足以让他成为名震一方的高手,所以单田芳单老就又为徐良安排了其他的奇遇,另外几位有自己绝活的剑客相继看中了徐良资质,传授了他不少绝活儿。
他的师父之一是人称“云中鹤”的魏真,他将自己的轻功绝技传授给了徐良,这也是徐良得绰号“山西雁”的原因。而另一位师父则是人称“金睛好斗”的梅良祖,他传授了徐良八卦万胜金刀刀法,并赠给徐良一件兵器--紧背低头花装弩。
徐良的师父还有被合称为春秋四老的四人,分别是大爷春月、春光好,二老夏至、夏天长,三老秋霜、秋风舞,四老冬至、冬静波,这四人也传授过徐良不少武功。徐良师傅中武功最高的是人称“飞天魔女”的龙云凤,这位女性剑客的武功排名第八,曾传授徐良一套魔山剑法,可以说是徐良的剑术老师。
徐良的师父们除了龙云凤,没有一位是真正有实力的。可以说徐良是“名师出高徒”的反面例子,完全是三流剑客教出了一位一流的剑客。徐良的成功自己的天赋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
天聋地哑实力
天聋地哑作为徐良的启蒙恩师,虽然对徐良日后的成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公正地讲二人的实力只能算是三流。如果把《白眉大侠》中所有出场的人物武功来个大排行的话,天聋地哑的武功在我看来顶多只能排到六十多位。后来天聋地哑在八王擂中,和“三尺地灵魔”陆昆交手时,实力不济,双双毙命。而陆昆的实力在《白眉大侠》全书中也并不突出。
所以说白眉大侠徐良的两位授艺老师天聋地哑武功如果按绝顶、一流、二流、三流来进行划分的话,只能算是三流水平。但能教出徐良这位一流的高手出来,也证明了他们眼光独到,足以自豪了。
白眉大侠徐良天赋奇才,得多位名师真传
白眉大侠徐良是青年侠客中的佼佼者,无论武功还是声望在同年龄段中都是一骑绝尘的。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是天赋奇才,二是谦虚好学,三是得到了多位名家的真传。
徐良的性格不像白云瑞那样整天端着个架子,沉着个小脸一副盛气凌人的劲头。徐良天性随和而且非常用功,痴迷武学,在开封府闲暇的日子里他不像其他人一样喝酒聊天玩耍而是在练功或者研究武术上的业务。
徐良的这种表现自然逃不过很多名家的眼睛,名家们都非常喜欢徐良,很多人甚至主动传授给他武功并以教他武功为荣。徐良的正式老师有两个,那就是云中鹤魏真和金睛好斗梅良祖,其他那些老师都是在各种机缘巧合下主动教徐良武功的。
比如北侠欧阳春、飞天魔女龙云凤、海外野叟王猿等。这些名家的传授让徐良受益匪浅,徐良在关键时刻经常使用的绝招八步赶蟾就是北侠欧阳春亲传的,徐良经常用这一绝招上演以弱胜强反败为胜的好戏。比如在擂台上他就用八步赶蟾挫败了实力强于自己的飞剑仙朱亮、飞云道长郭长达等高手。
龙云凤传授的六十四路魔山剑让徐良成为剑术高手,刚学成魔山剑就用这套剑法斩去了金掌佛禅的左臂,显示了魔山剑的威力。海外野叟王猿传授给徐良绝技仙人倒挂画,在八王擂上郭长达将徐良举过头顶想把徐良摔死在台柱子上,没想到徐良用仙人倒挂画的绝技将身体贴在了柱子上,这让郭长达大为惊骇。
小孤峰天聋地哑主动传艺徐良那么说来说去,天聋地哑跟徐良有啥关系呢?天聋地哑其实也曾经主动传授过徐良武艺,不过他们所传的功夫徐良没用过。
徐良为捉拿假徐良王顺到小孤峰打探他的下落,在此邂逅天聋地哑两位先师,天聋名叫赵朴,地哑叫魏百宝。两位先师久慕徐良大名就想把自己的武艺传授给他,所谓艺多不压身徐良欣然同意。
赵朴传给徐良二十八路天龙掌,魏百宝传授的是七十二路地躺拳。虽然天聋地哑也就教了徐良一两个月的时间但是毕竟与徐良有了师徒名分。不过在日后的实战中徐良从来没用过这所谓的天龙掌和地躺拳,主要原因就是这两种功夫实战效果不行。
天聋地哑的武功总得来说就是名气大于实力,而且俩人有些过于自信,尤其是地哑先师长得跟王猿差不多脾气暴躁且目中无人。还未开打就叫嚣要对方如何如之何,但是真正交上手了才知道被打脸的感觉是多么掉价。
八王擂就是检验天聋地哑真正实力的绝佳舞台,两位先后对阵来自东海小蓬莱的三尺地灵魔陆坤,那么两位老剑客表现如何呢?
八王擂天聋地哑双双毙命八王擂白眉大侠徐良力战飞剑仙朱亮,用八步赶蟾最后一个动作黄莺掐嗉将朱亮咽喉掐住,就在朱亮快被掐死的时候三尺地灵魔陆坤跳出来偷袭徐良,徐良被迫放开朱亮。
徐良大战朱亮已经消耗大量体力再战陆坤已经力不从心。关键时刻天聋先师赵朴飞身跳上擂台替换下徐良,他让徐良下台休息等自己把陆坤收拾了之后再跟徐良唠嗑。但是天聋先师高估了自己又低估了陆坤,俩人激战五十回合被陆坤一掌从三丈高的擂台上打了下去,台下的徐良见势不妙飞身将天聋先师从空中接住,但是为时已晚,天聋先师早已绝气身亡。
地哑先师弼马温魏百宝哇哇暴叫跳上擂台要为天聋先师报仇雪恨,但是高手过招最怕头脑发热,这魏百宝气急之下脑子跟一团浆糊一样再加上实力不济,三尺地灵魔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
在开打之前陆坤劝地哑没必要再打了,最好是带着天聋给他安排后事否则连他地哑也得完蛋,地哑脾气暴躁哪能听陆坤的劝。也就是三十回合被三尺地灵魔一掌击下擂台,可叹地哑先师绝气身亡。眨眼间天聋地哑双双死在八王擂。
结语:从天聋地哑的实战来看确实是技不如人,技不如人还爱吹牛喜欢出风头,没有自知之明得到这么个结果。总得来说天聋地哑也就是三流水平,真正实战可能连徐良都打不过,虽然他们名义上是徐良的老师,但徐良的能耐早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至少比云中鹤魏真、金睛好斗梅良祖包括天聋地哑强得多。
天聋地哑在白眉大侠里地位有点尴尬,因为在单田芳400回本和电视剧版白眉大侠中,天聋地哑的人设简直天差地别。
单田芳版白眉大侠单田芳先生400回本白眉大侠,是从龙虎风云会中单独节选的故事,独立成书。
在白眉大侠中,徐良的授业恩师并不是天聋地哑,而是云中鹤魏真,金睛好斗梅良祖,这两位是徐良授业老恩师。
天聋地哑在白眉大侠中,出场比较晚,在徐良捉拿紫面天王王顺过程中,王顺逃到八宝叠云峰,青松狼牙涧。
徐良追踪到这里,遇到了天聋地哑,这才二次学艺,武功更上一层楼。
天聋地哑和徐良并非师徒关系,而是亦师亦友,双方结拜为忘年交,所以,不能算授业恩师。
天聋地哑的武功,其实很差,只是名号响亮而已。在八王擂中,飞剑仙朱亮出手,天聋地哑当场毙命。武功甚至不如徐良。毕竟徐良第一次和朱亮单挑,也能斗上四五十回合不落下风。
电视剧版白眉大侠电视剧版白眉大侠中的人设,和评书中天差地别。天聋地哑被界定为准圣级别,仅次于于和,比陶福安还要厉害。成为白眉大侠中定海神针式人物,也是徐良的老师之一。
相反,夏遂良武功被严重削弱,在天聋地哑面前,走不过十招。完全没有了八老战金灯时期的霸气。
天聋地哑的结局,和评书一样,也是死在了反派手里,但不像评书中那般窝囊。
他们遇到的是酒色财气四大天王,顶尖高手,死在这四个人之手,并不算堕了名声。
两个版本不同,天聋地哑的人设也不相同,在我看来,天聋地哑的武功,也就是朱亮级别,前期还可以,到了后来世外高人全都出现。就成了路人甲,甚至不如徐良白云瑞。
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 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羞光剑! 招,是什么样的招?天地阴阳招! 人,是什么样的人?飞檐走壁的人! 情,是什么样的情?美女爱英雄!
我虽然是一个90后,但是从小爷爷和爸爸都喜欢听单老的评书,我深受影响,白眉大侠这个评书我已经听了不下5遍了。
单老介绍的天聋仙师”赵朴、“地哑仙师”魏百宝,他们是江湖上有名的老剑客,他们两个人在很久以前发生过一次大比武,最后受别人和解,两个人重归于好并形成了一个搭档。和春秋四老一起传授徐良武义,但是在八王擂被“三尺地灵魔”陆昆给打死,两个人的出场高开低走,戏份就这样杀青了,我至今都无法想象,觉得单老写得有点牵强可能是要突出对比吧。
“三尺地灵魔”陆昆没有“疯僧醉菩提”凌空厉害,凌空没有郭长达厉害(不是郭达啊),然后天聋仙师”赵朴、“地哑仙师”魏百宝,话说回来能和陆昆打80回合的不白给!看这样的话武功排名应该仅次于陆昆。
单老虽然已经走了,但是他留下来的东西是非常宝贵的,我以后也会让我的孩子让我的孙子来听一听单老的评书,缅怀,致敬。
那是相当厉害
还人心愿如还己心愿
丁又乔:她要的不只是圣马丁的肯定
丁又乔,2007年毕业于中国北京清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染织服装系,同年,进入顶尖设计师的摇篮——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服装设计系继续深造,并于201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这个通过率只有30%的院校中的佼佼者。
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是世界四大时装设计学院之一,作为盛产时装设计名师的名校而闻名于国际时装界,它的时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大多被Dior、Gucci等国际时装品牌聘用。在圣马丁学习的第二年,老师要求他们用“不是面料的材料”做衣服,丁又乔找到了一种薄薄的,灰色合成材料,这种材料轻便挺括,她用立体剪裁、编织等制作方式,完成了一件贝壳衣,当她牵着模特走到教室中间时,大家都沉默了,良久,平时少言寡语的系主任,一个快70岁的老头突然爆了一句粗口:“这件衣服太他妈美了!”
在圣马丁学习的时候,丁又乔在伦敦V&A博物馆邂逅了“来自紫禁城的中国袍服展”,这场展览给她带来的震撼简直难以言表,也正是这场展览坚定了她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方向。2011年从圣马丁毕业的丁又乔选择了回国创 业,她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时装品牌乔JOQIAODING,她为这个品牌赋予了“轻中式·慢生活”的概念,丁又乔认为每个设计师都有属于自己的空气,这种空气就是抚育她成长的故乡和文化。只有深深地扎根于故土中,吸收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养分,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好的设计师需要做到的不只是创造,更有传承。把民族精髓从历史的陈列馆里拿出来,吹一口仙气儿,变成活物,这是一种责任。
丁又乔:“偏执疯狂”让她和LV相见恨晚
2009年,LV和圣马丁合作举办了一场箱包比赛。规则很有趣:从LV最经典的10款包包里,自选一款,做出延伸的系列设计。
丁又乔喜欢包,她家里有一个大衣架,看到喜欢的包就买回来挂上去,最后挂成了一棵“圣诞树”。参赛的时候,她的想法很简单:选不上就自己用!所以,当别的学生只做了设计图时,她却花了一周时间,硬是用缝纫机手工完成了两个“丁又乔的LV”。最后,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被LV选中,获得了到巴黎总部工作的机会。
LV是设计师的天堂。“无论你想要什么材料,第二天它就会放到你的桌上。设计部的地上胡乱扔着各种成品,略有瑕疵的,都会被直接剪掉!”
LV的严谨、认真,也是丁又乔一直坚持的设计态度,加之圣马丁专业设计训练的影响,丁又乔对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表现出近乎偏执的认真。材料,她只选最好的丝、棉、麻;设计,经常改了又改,有一毫米的误差都会推倒重来。丁又乔说:“每一件成衣,我们都会用灯照着一寸一寸地看。哪怕是内衬上有一根丝略粗一点,那件衣服就废了。”
丁又乔:每一件衣服都有属于自己的中国灵魂
乔JOQIAODING品牌所体现的是传统与现代中国的完美融合,在“乔”的设计里,你很少看到青花、襟扣那样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元素,但只需一眼,你就会知道,那就是中国的神韵,是用现代的设计和剪裁方式完美展现的中国神韵。
丁又乔 在圣马丁的毕业作品是一袭白袍,单调的色彩通过丰富的剪裁,呈现出强大的张力:冷静、保守、禁欲……那是当时她眼里的中国。那套作品最终被选中,参加了伦敦时装周圣马丁专场秀,这不光是对丁又乔的肯定,更是对她背后文化的肯定。 “乔”的每一件设计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从战国时期的少女陶俑,到宋代的《瑶台步月图》,再到胡适先生的《我们要我们的自由》,她的灵感都来自遥远的时代,这些穿越时代的文化艺术作品是“乔”生长的河床,他们所赋予“乔”的是一场传统审美的复兴。
汪曾祺汪曾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小说的传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有《大淖事》、《受戒》等。
中文名: 汪曾祺
别名: 中国
出生地: 中国江苏高邮
出生日期: 1920年
逝世日期: 1997年
职业: 小说家,散文家
毕业院校: 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主要成就: 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
《大淖记事》获全国短篇小说奖
《沙家浜》深受观众的喜爱
代表作品: 《邂逅集》;《羊舍的夜晚》;《骑兵列传》;《受戒》;《大淖记事》
目录
简介
基本资料
汪曾祺格言式名诗
人物生平
人物评价
作品一览汪曾祺散文的特色
汪曾祺小说的特色
相关事件汪曾祺与美食
平静淡泊的汪曾祺
人物自述
《受戒》绝美的比喻
迷惑人的高手
宣扬着复苏的人性
曾受业于沈从文
随意漫谈
价值意义简介
基本资料
汪曾祺格言式名诗
人物生平
人物评价
作品一览 汪曾祺散文的特色
汪曾祺小说的特色
相关事件 汪曾祺与美食
平静淡泊的汪曾祺
人物自述
《受戒》 绝美的比喻
迷惑人的高手
宣扬着复苏的人性
曾受业于沈从文
随意漫谈
价值意义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汪曾祺(qí)(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姓名:汪曾祺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0—1997 籍贯:中国江苏高邮 汪曾祺从小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家学习写作。他是跨越几个时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都有建树的作家。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诗和散文。1948年出版第一个作品集《邂逅集》,1963年出版第二个作品集《羊舍的夜晚》,1978年发表小说《骑兵列传》,1980年发表小说《受戒》,受到普遍赞誉,随后一发不可收。现已出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以及多卷本《汪曾祺文集》等十几个作品集。他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其中《大淖记事》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他还写散文、评论和剧本。他与人合作改编、加工的《沙家浜》深受观众的喜爱。他的短篇散文《端午的鸭蛋》入选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本。
编辑本段汪曾祺格言式名诗
1989年在上海从《新民晚报》上读到汪老的《老夫子自道》非常知趣,特引用如下,供朋友们一读: 我自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钻研文学,读书很杂。偶写诗文,幸蒙刊载。 百无一用,乃成作家。弄笔半纪,今已华发。 成就甚少,无可矜夸。有何思想?实近儒家。 人道其里,抒情其华。有何风格?兼容并纳。 不今不古,文俗则雅。 与世无争,性情通达。 如此而已,实在无啥。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汪曾祺在书房
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的汪曾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39年秋,汪曾祺进入心仪已久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师。众所周知,该校师生的教与学,是自由的。汪曾祺就经常晚上看书,白天睡觉,或泡在茶馆里。但该校的制度是刚性的,没有一点通融的余地。汪曾祺本应在1943年毕业,因体育不及格、英文不佳,只得补学一年。对此,豁达的汪曾祺后来曾感慨地说:“我觉得不会外文(主要是英文)的作家最多只能算是半个作家。这对我说起来是一个惨痛的、无可挽回的教训。我已经72岁了,再从头学英文,来不及了。我诚恳地奉劝中青年作家,学好英文。”经过一年的学习,两门功课过关。但这年毕业生要到陈纳德的飞虎队做英文翻译。他未报名,根据学校规定,只能算肄业。因之,他虽在该校学习了五年,并未获得毕业证书。以后,在填各种表格时,他只是写1939年至1943年在西南联大中文系学习汪曾祺虽未获得毕业证书,但在校期间,他读书之博之杂,让后人称道,加上受名师熏染,使其打下了丰厚的精神底子。他的大学生活,在其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毕业后在昆明、上海执教于中学,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 1948年到北平,任职历史博物馆,不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行至武汉被留下接管文教单位,1950年调回北京,在文艺团体、文艺刊物工作。 他是跨越几个时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都有建树的作家。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诗和散文。1948年出版第一个作品集《邂逅集》,1963年出版第二个作品集《羊舍的夜晚》,1978年发表小说《骑兵列传》,1980年发表小说《受戒》,受到普遍赞誉,随后一发不可收。现已出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以及多卷本《汪曾祺文集》等十几个作品集。他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其中《大淖记事》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他还写散文、评论和剧本。他与人合作改编、加工的《沙家浜》深受观众的喜爱。 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 1958年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 1962年调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1963年出版儿童小说集《羊舍的夜晚》。“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 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 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1] 汪曾祺同别人不一样之处,在于他接受过西南联大正规的高等教育,当属科班出身。他虽也喜欢做学问,但同那些大学者不同的是,他多半陶醉于辞章考辨之类的“小学”,做的是阐幽发微的工作。他喜爱《世说新语》和宋人笔记,继承明清散文传统和五四散文传统,倾心晚明小品集大成者张岱的文章,同晚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也息息相通。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深厚、从事过京剧编剧的汪曾祺,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和布莱希特标榜的“间离效果”的西方现代理论,加上个人身世浮沉的沧桑之感,促使他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去努力建构作品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美学价值。他长于江南,定居于京城。翻阅他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景。汪曾祺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狂泻喧腾的大瀑布之美固然可敬可畏,然而置身清丽澄明的小溪边,观鱼游虾戏,听流水潺潺,不是让人忘掉精神疲惫而顿感其乐融融吗?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正是适应了中国读者文化心态和期待视野的调整。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汪曾祺,资深文化界名人。汪曾祺同别人不一样之处,在于他接受过西南联大正规的高等教育,当属科班出身。他虽也喜欢做学问,但同那些大学者不同的是,他多半陶醉于辞章考辨之类的“小学”,做的是阐幽发微的工作。他喜爱《世说新语》和宋人笔记,继承明清散文传统和五四散文传统,倾心晚明小品集大成者张岱的文章,同晚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也息息相通。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深厚、从事过京剧编剧的汪曾祺,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和布莱希特标榜的“间离效果”的西方现代理论,加上个人身世浮沉的沧桑之感,促使他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去努力建构作品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美学价值。他长于江南,定居于京城。翻阅他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景。汪曾祺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狂泻喧腾的大瀑布之美固然可敬可畏,然而置身清丽澄明的小溪边,观鱼游虾戏,听流水潺潺,不是让人忘掉精神疲惫而顿感其乐融融吗?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正是适应了中国读者文化心态和期待视野的调整。 当今社会,由于复制技术造成的那种虚拟幻化的“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因为它们的虚幻和刻板,已经不再具备可体验的审美特征。真正具有可体验的美的特征的,恰好是真实的个体生存中的无时无刻不在的“小文化”“小话语”“小叙事”。汪曾祺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贡献,就在于他对“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解构,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汪曾祺散文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 必须指出,汪曾祺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文深蕴着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但其效用并不只是自娱一己的性情,他强调自己的作品还应于世道人心有补,于社会人生有益,决不是要把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对立起来。他的作品间或也流露出道家主张的随缘自适、自足自保的悠然任化的意趣,但断然有别于魏晋文人的清谈和颓废,在本质上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描绘是乐观向上的,相信“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现代艺术,太多的夸饰,太多的刺激,太多的借助声光电气。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边的“凡人小事”还没来得及完全呈现自己的意义就被抛到记忆的背后。由此看来,人们除了被“忙”包裹、挤压之外,似乎根本体验不到人生还有什么其他乐趣。汪曾祺的散文在向人们发出这样的吁请:慢点走,欣赏你自己啊!
编辑本段作品一览
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 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 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 艺术小品集 手稿《羊舍一夕》
:《汪曾祺:文与画》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 剧本京剧:《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 京剧:《范进中举》 文集:《汪曾祺自选集》(1987年);《汪曾祺文集》(共四卷,《小说卷》《散文卷》《文论卷》《戏曲剧本卷》1993年,江苏文艺出版社);《汪曾祺全集》(共八卷,《小说卷》《散文卷》《戏剧卷》《其他卷》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汪曾祺》(共五卷,《说戏》《五味》《谈师友》《文与画》《人间草木》,山东画报出版社) 汪曾祺著作 《邂逅集》,1949年4月,文化生活出版社。 《羊舍的夜晚》,1963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1982年8月,北京出版社。 《晚饭花集》,1985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寂寞和温暖》,1987年9月,台湾新地出版社。 《汪曾祺自选集》,1987年10月,漓江出版社。 《晚翠文谈》,1988年3月,浙江文艺出版社。 《茱萸集》,1988年9月,台湾联合出版社。 《受戒》(法文版),1989年,中国文学出版社。 《蒲桥集》,1989年3月,作家出版社。 《晚饭后的故事》(英文版),1990年,中国文学出版社。 《旅食集》,1992年4月,广东旅游出版社。 《汪曾祺小品》,1992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汪曾祺》,1992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汪曾祺散文随笔选集》,1993年6月,沈阳出版社。 《菰蒲深处》,1993年6月,浙江文艺出版社。 《榆树村杂记》,1993年9月,中国华侨出版社。 《草花集》,1993年9月,成都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4卷5册),1993年9月,江苏文艺出版社。 《塔上随笔》,1993年11月,群众出版社。 《老学闲抄》,1993年11月,陕西人民出版社。 《异秉——汪曾祺人生小说选》,1994年9月,甘肃文艺出版社。 《五味集》,1996年1月,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矮纸集》,1996年3月,长江文艺出版社。 《逝水》,1996年3月,中国青年出版社。 《汪曾祺散文选集》,199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 《独坐小品》,1996年11月,宁夏人民出版社。 《去年属马》,1997年,北京燕山出版社。 《中国当代才子书·汪曾祺》,1997年,长江文艺出版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