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画家毕加索的资料呢?

有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画家毕加索的资料呢?,第1张

毕加索作品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画中色彩仅有蓝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这里只充当次要的角色。虽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恩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廊还能隐约显现,然而人们却难以判断其与真人的相似性。研究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专家罗兰·彭罗斯,在看了这幅画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视线在这些涟漪中游动,可以在这里和那里捕捉到一些标志,例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一条表链以及一双交叉的手。但是,当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时,它会不断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来游去的乐趣,因为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这种新现实的匀称和谐生命的推动下,它会满心欢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此时却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在分析立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而如今,在综合立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这就是说,他在表现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经把一个抽象的画面结构,组织和安排妥当了。通过对涂绘及笔触的舍弃,他甚至获得一种更为客观的真实。他采用报纸、墙纸、木纹纸,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面。这些块面,一方面显示着画以外的那个世界,另一方面则以其有机的组合而显示出画的自身世界的统一性和独立性。难怪他的画商及好友卡恩维勒会如此地评价他:“即使没有摆弄画笔的本领,他也能搞出绝佳的作品。”在这幅拼贴的画上,左边的一块报纸表示一只瓶子,那块印有木纹的纸,则代表着一把提琴。而几根用木炭笔勾画的坚挺的线条,则使这种转换得以实现,并且将那些不相干的拼贴材料,纳入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毕加索曾说:“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义。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这种拼贴语言的运用中,毕加索显然比别的立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为大胆和富于幻想。别的画家在拼贴不同的纸片时,多少要顾及到是否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他们总是把木纹纸限于表示木质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毕加索则全然摆脱这种约束。在他的画上,一张花纹墙纸可用来表现桌面,一张报纸也可剪贴成小提琴。毕加索曾在与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于拼贴的看法:

“使用纸粘贴的目的是在于指出,不同的物质都可以引入构图,并且在画面上成为和自然相匹敌的现实。我们试图摆脱透视法,并且找到迷魂术(trompe L'esprit)。报纸的碎片从不用来表示报纸,我们用它来刻画一只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张面孔。我们从不根据素材的字面意义使用它,而是脱离它的习惯背景,以便在本源视觉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后定义之间引起冲突。如果报纸碎片可以变成一只瓶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报纸和瓶子的好处。物品被移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格格不人的世界。我们就是要让人思考这种离奇性,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侣笔下的毕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陶艺作为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但如今的陶艺,早已不只是陈列在博物馆的展览品,你还以可以在优加手作找到喜欢的玩具和饰品。

陶艺DIY玩逸生活 是一种艺术的展现,是一种创新的体验,在目前的市面上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市场所在哟。在现在这个产品替如此迅速的时代,传统行业相较于创意的行业而言是有一定的缺点的,创意的行业多的是在不断的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创新来把握住消费者的命脉。

陶艺DIY作为近些年兴起的一种休闲娱乐行业,依托中国古老的陶瓷艺术,旨在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体验到一份悠闲趣味。 

陶艺DIY玩逸生活 是一个做了14年的手工DIY品牌,精于陶艺DIY打造。现在许多中小城市及县城,陶吧还未兴起,而需求却是存在的,市场潜力大。正在创业的朋友们,期待与您同行。

陶艺DIY玩逸生活 的作品可以作为亲友之间的礼品,也可以作为生日和毕业礼物。我们提倡自己动手,做属于自己的礼物。陶艺DIY不仅可以作为送人的礼品,还能放在家里当做装饰。一起做陶泥DIY,回忆橡皮泥的童年乐趣。

在陶艺的世界里,你可以塑造自己理想中的超级英雄,可以让自己的想象力在指尖尽情挥洒,也可以寄托对亲朋好友的真情实意。欢迎搜索关注“优加手作”,了解详细内容。

你好,首先说一下 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他是法国画家,立体主义代表。乔治·布拉克1882年5月13日生于塞纳河畔的阿让特伊,乔治·布拉克的父亲是位房地产经纪人。1963年8月31日卒于巴黎。他的影响实际上并不比毕加索小。乔治·布拉克与毕加索同为立体主义运动的创始者,并且,“立体主义”这一名称还是由他的作品而来。

《画家与模特儿》也是立体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巴勃罗·毕加索的作品。是毕加索晚年的田园时期画的,时间是1963年。附图就是《画家与模特儿》:

印象派大师毕加索

毕加索(1881~1973)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是一位多产画家。他逝世后,人们花了 5 年的时间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整理。据统计,他的作品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 幅,总计近 37000 件。

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

一、蓝色时期

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并在1904年定居在那里。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 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简化(《熨烫衣服的人》),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结合成一种简单的图样,其中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两姐妹》)。这种线条具有情感的重量。画家后来的作品大多具有这种富于表现力的线条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从观察人的动作和姿势中得到的。这一时期也是毕加索对现实生活关注的时期,他还没有脱离普通群众太远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强于艺术性的表现。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于是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至于为什么毕加索会采用蓝色作为主调,尚没有确定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受法国画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响,认为这种色调加强了画面中的诗意成分。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毕加索之所以偏爱蓝色是因为它代表着忧郁。也就在那片单色的浅蓝、粉蓝、深蓝、湛蓝中,毕加索开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二、粉红时期

毕加索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

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奥里威尔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的单一蓝色中去(《扇子女人》),很快成为他画布上主要的颜色(《花篮女人》)。那种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青春和爱情活生生地出现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玫瑰红时期"就这样开始了,毕加索的油画进入了完全新的世界,一个与流浪艺人和杂技演员接轨的世界,于是也有人称之为"马戏团风格"(《马上的姑娘》)。在这时,毕加索的声望使他得到了与众多女人接触的机会,在这个充满欲望和希图的时代,他用公牛一般的意志统辖着他的女人们(《玫瑰色的裸女们》)。

三、黑人时期

1905年下半年,与奥里威尔关系破裂后,毕加索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古典主义时期,表现出他对艺术形式无休无止的探索(《土耳其装束的夫人》)。他预示着毕加索艺术思想中的一个新的倾向,他追求古典式的单纯线条,匀称和永恒的和谐。粗大的造型如同雕像一样简练,没有偶像的背景和与主题无关的任何细节(《立着的裸女》)。造型人物,开始带上了某种几何形的棱角和简化了的结构,不再用什么玫瑰色和淡蓝色,而是用简朴的褐**;与此同时,又有力图强调和保持画面的平衡感。

毕加索年表:

父:荷西·路易兹-布拉斯科

母:玛莉亚·毕加索-洛培兹

1881 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8/9 7/8岁 在父亲(美术教师)指导下画画。

1889 8岁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画的是斗牛士。

1895 14岁 进入巴塞隆纳的隆哈美术学校,其父于该校任教。入学考试是古典艺术与静物写生,依规定可有一个月时间完成,毕加索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

1896 15岁 作品“初次领圣体”参加巴塞隆纳美术与工业展。

1897 16岁 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但常不去上课,比较喜欢去“普拉多美术馆”参观。在那里,他可以接触到西班牙大师的作品:葛雷柯、委拉斯盖兹及哥雅等。 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898 17岁 经常出入“四只猫”酒馆,开始与前卫艺术圈往来。结织卡萨吉玛斯及日后成为其私人秘书的沙巴特斯。

1900 19岁 在“四只猫”酒馆举行首次个展。与卡萨吉玛斯首次前往巴黎,居住于蒙马特区。

1901 20岁 好友卡萨吉玛斯因失恋自杀,触发毕加索以蓝色调作画,蓝色时期开始。在弗拉画廊举行巴黎首次个展,开幕前就卖出15张画。

1902 21岁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 22岁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1900-1903年间三度回西班牙。

1904 23岁 定居于巴黎“洗衣船”。邂逅费尔南德.奥立维并同居,常去观赏马戏团的演出,粉红色时期开始。

1905 24岁 以马戏团题材创作“卖艺人家”等。画展受到重视。结识洁楚·斯坦因兄妹。

1906 25岁 在罗浮宫看到伊比利亚半岛的雕塑展,印象深刻。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

1907 26岁 创作“亚维农的少女”。到民俗博物馆看非洲雕塑。参观两个塞尚回顾展。结识布拉克。

1908 27岁布拉克第一次举行立体派画作展。

1909 28岁 解析立体派开始。与布拉克成为邻居。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1 30岁 首次把印刷字母放到构图中。邂逅艾娃·谷维。

1912 31岁 与费尔南德分手。完成第一个拼贴作品“藤椅静物”。与布拉克合作纸贴画,发展出合成立体主义。

1915 34岁 艾娃因肺结核逝世。

1917 36岁 至意大利为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台设计,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瓦。

1918 37岁 与欧嘉结婚。因芭蕾而与上流社会接触。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19 38岁 认识米罗。

1921 40岁 长子保罗(1921-1975)出世。

1922 41岁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4 43岁 以装饰性立体派风格作许多静物画。

1916/7-1924年间多次为芭蕾舞台作设计。

1925 44岁 创作“舞”,首次影射与欧嘉的紧张关系。参加超现实主义的首次展出。

1926 45岁 以集合物手法作“吉他”系列。

1927 46岁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雷莎·华特。

1929 48岁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姻婚危机。结识达利。

1931 50岁 于柏吉卢城堡设立雕塑工作室。参加超现实主义于美国的首展。

1932 51岁 以玛丽-德雷莎为模特儿。

1933 52岁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佛拉系列版画)。费尔南德.奥立维出版回忆录。

1934 53岁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发表用织物做模型翻制的雕塑作品。

1935 54岁 6月与欧嘉及保罗分居。9月玛丽-德雷莎与毕加索的女儿玛亚出生。

1936 55岁 邂逅南斯拉夫女摄影师兼画家多拉·玛尔。

1937 56岁 创作“格尔尼卡”。

1939 58岁 同时画玛丽-德雷莎与多拉的同姿势肖像。

1943 62岁 邂逅22岁的方斯华姿·吉洛。作集合物“牛头”。

1944 63岁 加入法国***。

1945 64岁 于慕洛完成第一批石版画。

1946 65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同居。访马蒂斯。

1947 66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子克罗德。首次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中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

1949 68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女帕乐玛。为世界和平会议作“鸽子”石版海报。

1950 69岁 获颁列宁和平奖章。

1953 72岁 于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 73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分手。马蒂斯逝世(毕加索曾说:“只有马蒂斯才是真正的画家”)。开始创作德拉克洛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5 74岁 欧嘉逝世。

1956 75岁 与克鲁佐共同拍摄**“毕加索之谜”公映。写信给***,抗议俄罗斯入侵匈牙利。

1957 76岁 画委拉斯盖兹“宫女”变奏40余张。

1959 78岁 作马内“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 80岁 与35岁的杰奎琳结婚。

1963 82岁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系列。巴塞隆纳的毕加索美术馆开幕。布拉克逝世。

1964 83岁 方斯华姿·吉洛出版回忆录,造成毕加索与克罗德及帕乐玛决裂。

1966 85岁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

1970 89岁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画作捐赠给巴塞隆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3 92岁 4月8日逝于坎城附近的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的花园里。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汪 成 琼 作 品

汪成琼(海陶):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世界艺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宜兴徐悲鸿艺术研究会理事

1970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自幼受家庭影响,热爱美术与摄影。1990年开始研究紫砂陶刻及制壶艺术,由于具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很快出类拔萃,成为陶都新一代知名的制壶及陶刻艺人。

壶艺作品以光货为主,注重造型及嘴把搭配,在平稳中求动感,流畅中求曲变,传统中求新意,小品中求大气,大品中求细腻,使用中求美观,文雅中求情趣。装饰上以陶刻为主,用刀多变,富书画韵味,对陈鸿寿(曼生)、瞿应昭(子冶)、吴汉文(企陶、岩知)、任淦庭(缶石)等刀法有较深入的研究,主张“刀随笔意”。山水、花鸟、人物俱佳,尤喜动物,“趣味小品”堪称一绝,有“陶刻虎王”之美誉。作品融书法、绘画、雕刻、诗词、金石、陶艺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博得行家及国内外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世纪雄风》紫砂艺术盘入选96中国国际陶艺研讨会,并在第四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上荣获“金奖”;《百虎壶》、《山林之王》、《君子壶》等分别在前三届中国国家级工艺大师精品展上荣获“银奖”;《十二生肖壶》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获“银奖”;《八仙品茶壶》、《竹林七贤》等分别在第六届2000'现代生活精品博览会、中国紫砂艺术精品展上获“金奖”,并多次为国家***和知名人士设制纪念品。作品及简历先后编入《中外名人辞典》、《宜兴当代陶艺名家集》、《中国专家大辞典》、《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百年(人物篇)》、《陶魂》、《宜陶人》等大型辞书。2002年经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审委员会评定,由文化部艺术家服务中心颁发“高级工艺美术师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证书”。

作品赏析

名称:百 虎 壶

该作品在第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大师精品展上荣获“银奖”。 名称: 百虎壶

简介:该壶造型似一座高山,嘴、把与壶身线条流畅,柔中见刚,有大气感;壶的子(即壶钮)为一只雕塑的红色卧虎,一副唯我独尊的王者风范、壶身刻者一百只各具形态的老虎。这些老虎有的温文尔雅,如友闲聊;有的威猛雄憾,正气凛人;有的母婴相依,柔情似水;有的雄视万山,欲震百邪。如分类则有上山虎、下山虎、跳涧虎、爬山虎、坐虎、卧虎、泳虎、睡虎、斗虎、奔虎、飞虎、捕虎、壮虎、瘦虎、幼虎等;若论神情则有雄视的、远眺的、长啸的、舔毛的、嬉戏的、打哈欠的、饮涧的、食肉的、赛跑的、形态各异,变化多端。山涧、树木、云雾穿插其间,再加上段泥壶身,黄底黑面更显耀眼。远看俨然是一副意境深远的古画山水。整副画面构图完整、构思巧妙、老虎造型准确、形神兼备、画法娴熟、刀工精到。集书画、陶艺、雕刻、泥塑等多种艺术与一体,不失为一件具有实用、欣赏及收藏价值的紫砂艺术珍品,该作品在第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大师精品展上荣获“银奖”。著名书画家张继馨先生专为之题词“紫砂碧玉百虎壶”,还有艺术家赞之为“陶中瑰宝”、“壶之掇英”等。

名称:首 相 壶(竹鹤长春)

容量: 大:800cc 中:380cc 小:200cc

简介:该壶是纪念“中日邦交三十周年”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设制。作品以竹为题材,以鹤为装饰,正面刻“竹鹤长春”,边款“小泉首相雅品,宜兴徐悲鸿故居陈列馆赠,海陶特制”,底刻“中日邦交三十周年纪念”,构思巧妙其意义深远、做工精细其内外光洁、装饰得体与寓意相连,不失为壶艺之珍品也。

名称:竹 林 七 贤

2002年6月“中国紫砂艺术精品展”获“金奖”。

容量: 大:800cc 小:350cc

高度: 13cm

简介:魏晋时期有稽康、阮咸、向秀、王戎、山涛、阮籍、刘伶等七人,才高识渊、胸怀大志,但生不逢世,勿能报国,因愤世而隐居山林。他们在竹林中,吟诗作赋、弹唱对弈、品茗饮酒过着悠闲自得的安逸生活。后世之人称之为“竹林七贤”。我对“竹林七贤”的了解不是太深,据说是稽康善琴,自作“广凌散”妙曲,后被曹操诏见,因不愿为曹操弹曲而被害。“广凌散”曲因此失传。成为千古遗憾的绝曲。山涛会做生意,发了大财,后将全部家产济贫而退居山林。刘伶以饮酒闻名于世。向秀悟出了不少世态哲理。阮籍爱酒善歌。阮咸善弹琵琶。七贤中王戎年纪最轻。我作“竹林七贤”紫砂茶具,运筹以久,只因种种原因,未能动手。曾有七壶组一一列之设想,终未采纳,后绘图十余张得此样。作品“竹林七贤”一壶六杯,七件为套,以突出“七”字。壶嘴、把、的子及杯子的把都为竹子,并配以高档的柱子的锦盒,这锦盒又可作竹子“茶海”使用,处处不离竹子。这当然便成了“竹林”了。用料上我采用了蟹黄段泥,以突出画面的醒目与古雅。该壶容量约800cc,高约13cm,嘴至把长约18cm,杯子口径65cm,杯高38cm。一壶茶水去掉茶叶所占的容量正好装满六杯。造型上,壶身似一段竹,杯子为缩小的壶身的一部分,这样壶与杯子造型便协调统一了。在装饰上我依然采用传统的陶刻装饰方式。正面刻画,图中抚琴畅弹、神情自得者稽康;介然不群、以傲愤世者山涛;闭目神思、超然心悟者向秀;嗜酒而立、引吭高啸者阮籍;手执玄乐、任达不拘者阮咸;执酒笑谈、与世无争者刘伶;悠闲自在、身心无任者王戎。在人物之间穿插了竹林,并落刻小款为序,以调整画面的结构。画中人物形神各异,线条传统,画法闲熟,刻工精到,新意十足,古味不减,既富变化又有统一。最后我在壶的另一面刻上草书字词句“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是他,愚是我,争什么?”以示七贤等人与世无争的悠闲心境。词意、画意与壶意相呼应。纵观整套作品,茶壶与杯子造型统一;草书中多变的线条与人物衣纹线条相协调;黄条与黑画形成了色彩上的对比;诗、书、画、壶与寓意紧密相切。这些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该作品完成之际,正赶上2002年6月“中国紫砂艺术精品展”在苏州举办,托人带去,竟获“金奖”。虽然如此,为求更完美,还望各位师友提出缺点和建议,不尽感激。

名称:八 仙 品 茶 壶

该作品在2001年10月“第六届2000’现代生活精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容量: 大: 800cc 小:350cc

高度: 138cm

简介:中国民间关于八仙神话传说很多,诸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庆寿”、“八仙醉酒”等。一些工艺品、艺术品市场上也常出现以八仙为题材的作品和图案。但“八仙品茶”却从未有过,我作“八仙品茶壶”主要是为了赞颂茶文化,在吃茶、品茶的同时增添一些吉利祥和的神话气氛,以增加艺术的感染力。我把壶的造型设计成梨子形,壶嘴为鸡头形,寓意为吉利。壶钮为梨子的柄,壶把为梨子的枝干,这样不但与壶身协调了,而且意义相连;壶高138cm,嘴至把长约18cm,容量约800cc。在用料上,我选蟹黄段泥,画面更显耀眼,并具有古色古香的中国画的韵味。蟹黄泥是用紫砂三主色(拼紫泥、清水泥、段泥)之一的老段泥,加上天然石磺(亦为紫砂原料)练制而成。这些矿料都是手工精选出来的,属真正天然紫砂泥。在装饰上,壶中刻的八仙人物形态各异,铁拐李腰系葫芦,载歌载舞;韩湘子凝目吹管,心神入境;汉钟离手摇葵扇,悠闲自得;何仙姑捧杯而坐,聆听萧音;张果老背带鱼鼓,欣然挥手;蓝采和扛篮而立,鹤伴其后;吕洞宾把盏品茶,回味清香;曹国舅怀抱拍板,举杯欲饮。地上摆着两杯清茶,供八仙品用,清香四溢,啸鸣鹤舞,整幅八仙都陶醉在祥和雅乐的气氛之中。图中人物,线条传统,刻工精细,在刻划时我着意增添了线条的粗细、深浅、虚实的变化,许多地方采用了破皮平刮(亦深亦浅)的方式,以增加画面的墨润感、层次感和色彩的对比度,最后我用传统的书法,在壶的另一面刻上自作的“八面品茶”诗一首,“八仙醉云端,异香绕额面,早知有此物,何必瑶池宴。”以颂扬宜兴紫砂茗壶烹出的新茶的美味清香。该壶无论是取材、选料、造型、做工、书法、绘画、刀法、印款、还是寓意都是以传统为主,并且以壶为主线,紧密协调,属真正的“传统中创新”,达到了我心中预想的满意的艺术效果,很荣幸该作品在2001年10月“第六届2000’现代生活精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名称:五 虎 啸 谷

容量: 大:800cc 中:380cc 小:150cc

简介:该壶身似一只**老虎,造型传统,嘴把与壶身相接自然,线条流畅,柔中见刚,因壶身刻着五只各具形态的老虎而得名,既有圆玉之柔润,又有虎威之气度,反面书法刻诗“从来战斗与龙争,草泽谁甘困不鸣,漫道封候班定远,还须入穴建功名”。传统的诗词、传统的书法传统的画面与传统的造型相互协调映衬,使诗、书、画、壶融为一体,不失为“传统中创新” 的壶艺珍品。

  陶艺是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中国的英文名称叫china,意思是陶瓷,中国是陶瓷古国,说起陶瓷,外国人就想到中国。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

  目前国外陶艺发展非常快,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陶艺课,而且许多家庭建成了陶艺作坊,还出现了一些个人经营的陶艺工作室,许多休闲场所也摆放陈设着陶艺家的作品,这样即能很好地发展陶艺事业,又增近了与陶艺家的学习和交流。

  随着陶艺热的逐步升温,陶艺制品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亲手做陶艺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释放自我的又一休闲方式。

  中国陶艺正处于发展中,从几年前各地陶吧的兴起,逐渐让人们了解了陶艺,陶艺正在走进家庭。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的教育部门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这样从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非常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陶艺是一种文化,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和发展,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生艺术。亲自动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带着泥的味道,更透出你的个性。 现代陶艺的创作主要通过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纹饰,釉色来表达作者的意念,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体现自我个性的要求,陶艺并列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行列之中,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吸引众多的陶艺家,艺术家,陶艺爱好者,学生以及少儿从事陶艺创作或制作。从杀泥(练泥)开始,盘余,泥扳,捏塑,拉坯等技法的应用,一件件艺术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出来,装点自己美丽的生活。

  拉胚的制作方法:如果你是新手就把机器调慢点,下面说正题,先把一块泥放在机器中央(放好后开始转机器)用大母手指按住泥的中央,慢慢按出个洞,之后用两只手把泥按成一个笔筒状,如果干的话手沾点水之后就是你随意创作的时候了

  中国现代的艺人,可以造出直径18米的大青花泥金盆,可以烧出比前人更薄的直径更大的薄胎瓷瓶,但却无力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现代陶艺作品。长长100年的时光在中国陶艺史上是一块寂寞的空白,时代在呼唤大师的出现。

  当邢良坤以一匹黑马的姿态出现在中国陶艺界前台,他便迅速聚焦了众多的目光。前所未有的作品展示着前所未有的创造,12项专利明白无误地告诉历史,陶艺史上新的一页翻开了。

  台湾权威性专业杂志称他为“天下第一陶”,海内外陶艺界认为,他的出现将改写中国现代陶艺史,中国因他而在陶艺领域跨越日本,从而打破了当今世界陶艺大国的格局。

  陶是神秘莫测的,人工努力,现代科技都无法完全揭示其中的奥秘,同样的配方,火候结果可能却大不一样,当成型的土胚关进窑里,人便成了造化的助手,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在人的目光无法触及的高温地域,火,泥土和某种灵性旋腾、翻滚,最后合为一体,这是人类文化中至今水月雾花的世界。

  “窑变”是陶艺最根本的环节,由于火在陶艺制作中必然地间离了人与物的直接关系,陶艺家因此在烧造环节上失去了他在一般美术创作过程上那种绝对的控制力。最终的作品在偶然和必然的作用下诞生。窑变的过程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一种期待的心情,是发现而不是寻求,技术与艺术乃至人生的关系在这里完全溶合了。

  邢良坤陶艺的独创性首先是他在“窑变”这一环节上的突破,几千年来人们难以控制的窑火在邢良坤面前变得温顺,驯服。

  陶艺界将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脱胎于传统的茶

  茶道碗;一类是脱胎于传统鼎炉结构的转心瓶,吊球等作品;一类是面具,人体,树叶等雕塑型作品。三类作品在陶瓷工艺、造型、釉色等方面体现了作者的探索与追求。

  茶道碗是邢良坤作品中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的12项专利最集中地体现在茶道碗上。

  茶道碗的诞生和中国古老的茶文化紧紧相联,尤其在茶文化传到东瀛日本以后,日本人结合本民族文化形成了著名的茶道文化。日本传统的陶艺大师无一不把茶道碗的制作看成是竞争技艺高下的标尺。东方文化中天人合一的闲适情趣,观空如色,观色如空的禅理机趣在形体素朴、沉静的茶道碗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文化背景的存在使邢良坤选择茶道碗作为自己陶艺创作的主要品类和突破口。这一选择也使他的创作找到沟通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契机。

  某种意义上讲,邢良坤茶道碗的成功主要是釉彩的成功。立体开片釉;红天目釉;网纹系列釉;珍珠套彩釉等特殊工艺的创制是邢良坤陶艺风格的重要环节。

  立体开片釉曾获国家专利,这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所谓开片指陶瓷釉面的自然裂纹,是利用内胎与釉层两者之间不同的膨胀系数形成“冰裂纹”似的开片。自古以来,这种冰裂纹即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时尚而为人所重,开片的花纹、色泽是评价作品艺术品位的重要标准。但近千年来这种开片几乎都是自然形成的,不能按人的意志设定开片的纹式,而且传统开片无一例外是白底上显现黑纹。邢良坤的立体开片却打破了这一自古以来的定式:他不但成功地烧出了黑釉白纹得及其它色釉的开片,并能让这些细微的开片变成立体的突起纹络,犹如哈密瓜上凸起的纹络一样。千古不变的陶瓷釉彩装饰工艺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景观。

  他的立体开片釉千姿百态,参差纵横,如天工鬼斧,美不胜收。更为重要的是,开片纹脉走向,形状可以根据作者的要求加以控制,或纵或横,或倚或正,或同心放射或直来直去皆可随心所欲,出神入化。“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古语被邢良坤改为“七分人工,三分天成。”

  网纹釉是邢良坤独创的另一系列的高温釉彩作品。在立体开片基础上产生的网纹釉大多显褐色或深褐色,网纹隐约其中。单层双层交错的网纹,有的细如游丝,有的状若蟒纹,飘飘渺渺,神出鬼没。

  红天目釉陶及其生产方法是邢良坤获得国家专利的一项。天目釉为宋代铁黑结晶釉的通称。历史上的天目釉多为黑褐色,也曾烧出过黄天目釉,而红天目釉是从邢良坤才开始出现的。

  在物欲世界里,现代人追求那种失落已久的自然情趣和天性,邢良坤的茶道碗借古开新,传达给人们土的温暖,仁和与至真,一个手印,一道指纹无一不记录着创作者自由奔放的情感和泥土本身的旷远、深沉。

  温润如玉,青白似雪,红艳似火的釉彩上飞舞着幽峭,跃动的花纹,如水塘里的波纹涟漪,崇山中的沟壑流泉,明月下的斑驳树影,春河上的青冰乍裂……明亮者如晴空荡云,令人顿起悠然天外之想,暗沉者如山林夕照,仿佛是要逸出红尘的心绪。

  而以转心瓶、吊球、葫芦形器、香炉等为一系列的作品又显示了邢良坤在对于中国传统器物陶艺继承和创新方面的精彩把握。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十层转心瓶,镂空的瓶体中套着十层球,在上下球部两侧各置双耳,双耳下吊着可以转动的空心球。

  吊球,是一种内有类似钟摆吊挂结构的鼎炉式陶器,内部层层吊挂着一至五个球。吊球多取传统鼎、炉样式为基本造型,有的则类似中国青铜器中的壶。吊球内动外静,妙不可言。

  除了这些作品造型的奇妙之外,令人称奇的是这种层层相转的空心瓶结构是作者在制陶工艺上的又一大突破。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邢良坤的第三类作品,估且把这些面具、人体、树叶、动物等作品称为雕塑型作品。也许你会感到惊讶:这样一些几乎风格,特点差异极大的作品难道是出于同一个人之手吗?是的,而且这只是他在几年陶艺创作中的一小部分作品。如果说茶道碗系列作品更多展现了邢良坤在陶艺釉彩上的突破,人们会发现其作品的造型,风格还规范在传统文体的影响之下;如果说转心瓶,吊球表现了邢良坤独具的匠心和鬼才,那么人们更多地会为作品巧妙的构思和高难度的技艺喝彩!如果仅此而已的话,邢良坤的思维和创造力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可能被掩盖,而那正是他作为现代陶艺家最重要的一点。

  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最本质的不同在于优秀作品与一般作品的区别不完全在于技术,而在于强烈的个人品格和生命意蕴。一件好的陶艺作品必定是一件技术精湛的作品,而技术精湛的作品不一定就是好作品。这种两难的要求正是陶艺较之其它造型艺术更为复杂,也更为艰难的地方。陶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将狂热的情感,激荡的心灵通过技术完整地转化到作品之中再传达出来。那是一种“大匠不雕”“大象无形”的自由境界,东方文化中“天人合一”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只有陶艺创作的过程才最名副其实。

  如果没有了这一类作品,或者说邢良坤的作品整体上如果不具备这种喷薄汹涌的生命激情的话,那么他也许只是一个离现代陶艺大师的位置有一步之遥的陶艺家。

  这只叫瀑布红的瓶状作品上端涌出的红色釉彩象喷流的血液,暗示着生命力的豪情和状美,一种惊世骇俗的壮美,在追求典雅,合和的传统陶艺史上,你能找到一件这样惊心动魄的作品吗?

  邢良坤喜欢用粗砺的沙土创作,这也许暗示着作者在追求一种粗壮,健朗的生命形态;红与黑像征着生命中正气与邪恶的纠缠与搏斗,人类命运之河在无际的旷野上奔腾、流淌,荡涤泥沙,撞击岩石,真实的生命无所遮蔽地坦露在天地之间。千百年来优雅,静谥的陶艺空间里响起了邢良坤一声响亮的霹坜和呼喊!

  邢良坤前期的作品中,这些造型怪诞而奇特的动物、人面脸谱的作品就体现了邢良坤奇异的想像力。

  贯穿着生命和死亡这一主题的变形人体作品交织着种种复杂的文化观念,文化传统与艺术灵性之间的撞击。神性与人性,理想与幻觉的聚合之间,山水、鸟兽、草木、人间的英雄与圣徒、搏杀与游戏、都定影在那里,鬼怪与神祗、天堂与地狱同在一身,它们挟带着窑炉里烈焰的雄雄,照亮了观者的面庞、眼睛和胸膛,照射着人们肺腑里潜藏着的悲苦与欢喜,把辛酸燃烧起来,把欢乐燃烧起来,这是陶的歌唱!这是大自由的赞歌。

  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多是些在自然界根本找不到出处的形体,那些非人非兽,亦人亦兽的作品更象是梦中出现的幻形。

  这只葫芦人形作品,以一种温馨的幽默感让人联想起种种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童话般善良美好的愿望象是来自梦中的精灵。

  作者的创作心境是轻松的,手随心转,如水银泻地般的灵感千奇百巧,随心所欲地让泥土赋有了灵性,有了呼吸。

  人体是邢良坤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类,也是邢良坤最感到惬意和自由的创作。这些稚拙的人体造型,夸张,抽象却又合情合理,没有学院派的严谨、理性,却散放着来自民间泥土中浪漫,天真的热情。仿佛霍去病墓前的石马、石兽,浑沦不雕中通体洋溢着粗朴,憨重的生命力。

  夸张的臀部和乳房,极力扭转的腰、腿,局部上刻意和偶然造成的肌理,釉彩的对比,让我们无法把它们归类,也许他的作品本身就无法理喻也无法按理性的逻辑来区分,造型的神秘、怪诡、狞厉、诙谐让人们感闻到了神秘荒古的原始意象;粗犷深朴的乡土古风,又使人想起非洲文明,玛雅文化以及楚文化的神韵,他们象是渺杳处一声低沉的呼唤或远方一个意蕴模糊的手势,体现着一种惊人的遥远,逸散出天机与心机、物性和灵性浑融合一的颖异情调。

  没有丝毫的伪饰、做作和犹疑,任由激情和创造力在泥土中爆炸,大概只有真正的东方人,真正这块东方的土地上才能诞生出这样的作品。

  有人从邢良坤的作品中隐约看到了毕家索等现代派大师的影子。事实上,仅有小学六年文化的邢良坤在制作这些作品之前根本不了解毕加索是何许人。但人们这种下意识的感觉似乎又从一个角度触及到了邢良坤作品的精髓。毕加索曾在其艺术生涯中广泛吸收了亚洲、非洲民间艺术,原始文化的素养,兼容并蓄地形成了他本人开创性的陶艺创作。但就象是贡布里希看到了毕加索陶艺上的破绽一样,毕加索作为画家是伟大的,而他的陶艺更多地表现了探索,吸收的过程。换句话说,邢良坤的作品毕加索是创造不出来的。但出身平民,来自民间的邢良坤天性中对于民间艺术超人的领悟力和天才的表现力,使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惊人的世界性,并与不同民族的文化面貌产生了暗合。也许这又是一个值得历史学家,艺术理论学家们大大探讨的一个现象。与生命相连接的创造永远有一种神秘感。

  没有师承关系,没有家学渊源,这些棱空出世的作品几乎让所有的评论家都一时语塞,陶的神秘在于变化莫测。这和人的命运又多么相似,走进他的作品也就走进了他的人生。邢良坤的人生旅程布满了苦难和荆棘,这些磨难恰恰成就了他今天的艺术,从社会最底层走到今天,他经历的传奇与曲折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容纳的。我们只能寄希望有心的读者从他的作品中有所领会,我们也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一本作品真实全面地将他的思想、他的经历,他的艺术展现在读者面前,我可以预言,那将不仅是一部极为精彩的传记,也是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来社会演进,人文思潮变迁的侧影,因为这一切和他的作品有着血肉难分的关连。

  被岁月蚀光了的岩壁化成陶的图案,一行行的点缀,是人生跋涉的记忆。

  是平静的海,却保留了海的波浪,象沉睡的风,却留下了风运行过的形状。

  瀑布红是血的喧哗,珍珠釉是泪的晶莹,当这团泥土被作者赋予了温暖,它就变成了火中烧成的诗篇。

  秋风里枝头的叶片无可挽回地飘落,它奔向生命之源的泥土和根而去,在陶艺家的眼里,秋叶不是青春流逝的悲哀,也不是生命毁灭的沮丧,它是宇宙间生命轮回的标点,青春涅磐的辉煌。

  怪兽和裸女诞生自泥土,火又给了他们魂灵,一双手把上帝的秘密悄悄揉进了陶土,火中就爆炸出力与美的交响!

  从一千年前走来,从一万年前走来,这是一个流光溢彩,一片琳琅的色彩世界,陶土、火焰和手的世界。那些失落已久的精灵就在这梦境中幽幽飞来,它们在泥土和火焰之中微笑着涅磐!

希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4731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3
下一篇2023-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