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毕业后在昆明、上海执教于中学,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1948年到北平,任职历史博物馆,不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行至武汉被留下接管文教单位,1950年调回北京,在文艺团体、文艺刊物工作。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1958年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1962年调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1963年出版儿童小说集《羊舍的夜晚》。“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羊舍一夕》。
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
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
艺术小品集,手稿《羊舍一夕》;《汪曾祺:文与画》。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
剧本京剧:《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
京剧:《范进中举》。
扩展资料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傍晚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
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
父亲:汪菊生(1897-1959),字淡如,多才多艺。
生母:姓杨,在汪曾祺三岁的时候因肺病去世;
第一个继母:姓张,后也死于肺病;
第二个继母:姓任,伴随汪曾祺的父亲度过漫长而艰苦的沧桑岁月,汪曾祺对她很尊重。
长子:汪朗
儿子:汪朗,汪明,汪朝
参考资料:
汪曾祺散文特点是:汪曾祺受的散文优美、淡雅、朴实、精炼。
第一个特点,汪曾祺的语言出落的就是大大方方,平平淡淡的白话。有人评价汪曾祺的语言说是“把白话白到了家”。然而,读汪曾祺的文章又很明显地可以感受得到他在行文之中所带有的那种文人雅气。二者得到了某种平衡和协调之后,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二个特点,则是汪曾祺的散文中,善于从小处写起,以小见大。他似乎特别擅长于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中取材,寓巧于拙,表达真挚的感情。
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从小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1930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家学习写作。他是跨越几个时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都有建树的作家。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诗和散文。
1948年出版第一个作品集《邂逅集》,1963年出版第二个作品集《羊舍的夜晚》,1978年发表小说《骑兵列传》,1980年发表小说《受戒》,受到普遍赞誉,随后一发不可收。现已出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以及多卷本《汪曾祺文集》等十几个作品集。
他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其中《大淖记事》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他还写散文、评论和剧本。他与人合作改编、加工的《沙家浜》深受观众的喜爱。
汪曾祺是个很特殊的作家,他的文章很浅显,乍一看他的意思会容易明白,但是他文章的深层次的意境需要读者一品再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汪曾祺散文 读后感 ,希望大家喜欢!
汪曾祺作品读后感篇一
我的深度阅读的对象就是汪曾祺老先生,我对他的影响很淡很淡,也许是因为汪老这个人本来就并不招摇,在二十世纪40年代,汪老已经在文坛崭露头角了,但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他失去了成为文学泰斗的机会,而这场灾难无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他的文字也开始变得成熟和淡淡的忧伤。
我之前在《邂逅集》中看见了一个对未来有着无限希望的阳光青年,“如果我注定要孤独一生,那就让我站着,寻找那孤独的轨迹,我相信,孤独有一天会死去。”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霎时呈现在读者面前,就是这样,汪曾祺在文坛创出了一番天地。
之后,汪曾祺在张家界知青下乡,他体会了十年之苦,他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有他自己的影子,比如他形容的一个女工程师,因为一个莫须名的罪名,被划成右派,这和汪曾祺的经历多么的相似啊!他可以尽情地说出自己的内心的真正的想法。有他对这段生活的美好回忆,比如一篇小说《七里茶坊》,里面他和自己的同事们一起说说笑笑,似乎留下了一连串欢声笑语,但我总觉的,这中间包含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伴随了汪曾祺的平淡的文字出现了神奇的效果,“我们带来一口袋莜面,顿顿饭吃莜面,而且都是推窝窝。——莜面吃完了,三套大车会又给我们捎来的。”“刚出屉的莜面,真香!用蒸莜面的水,洗洗脸,我们就蘸着麦麸子做的大酱吃起来,没有油,没有醋,尤其是没有辣椒!可是你得相信我说的是真话:我一辈子很少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那是什么时候呀——一九六○年!” “这两年他常发牢骚——小王也有些不平之气。”仿佛有一种对时代的埋怨,我常常读着他的小说想流泪,自己似乎也到了那个时代,感受他的苦痛,这应该也算是他的优越之处吧。
这样的文字在汪老的散文中却没有体现,他饱尝了天下的美食,对于美食文化兴致勃勃,他的友人曾这样评价他:“我和汪曾祺同桌吃过饭,在座的宾客都把他视若一部毛边纸印刷的木刻菜谱。听其用不紧不慢的江浙腔调讲解每一道名菜的做法与典故,这比听他讲小说的写作方法还要有意思。好吃的不见得擅长烹调,但会做的必定好吃———汪曾祺先生是两者俱佳。”这边可以体现了。还有汪曾祺对平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就是以平静的口吻来叙述,并不加任何感情的修饰,这与他认真的写作态度和他豁达平淡的人生态度是有关的。
撇开了这些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我更喜欢读他的两篇代表作,一篇是《大淖记事》,一篇是《受戒》,我更喜欢《受戒》,可能是更富童真,但其实,当读了很多遍以后,我开始觉得这与汪曾祺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他依然是在表达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像冲破世俗束缚,渴望自由的感觉,这也是汪曾祺毕生追求的,他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被称为“最后一个士大夫”,他践行的是大儒式的风格,他以天下博爱为己任,把普及苍生作为自己的信念。
读完了这本并不算厚的《汪曾祺作品精选》,好像是与一位文化名人隔了时空对话,他在平静而又耐心的叙述,我在不知疲倦地听着,不仅仅是故事,还有味道,浓浓的乡土文化味道。
汪曾祺作品读后感篇二
汪曾祺是个很特殊的作家,他的文章很浅显,乍一看他的意思会容易明白,但是他文章的深层次的意境需要读者一品再品。
汪曾祺的故乡在江苏的高邮,高邮以它的咸鸭蛋着名,按汪曾祺自己的说法他的老家实在徽州。他的家境很是殷实。
《我的高邮》是汪曾祺回忆性的散文,书中为我们展现了高邮的风土人情,平实易懂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同时画面中所带有的情感也是最真挚最动人。
书中的散文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的母亲》,汪曾祺描写了三位母亲。一位是她的生母,一位是他第一任的继母,还有一位是他第二任继母。文中集中笔墨刻画了第一任继母的形象,因为她陪伴汪曾祺成长,不是生母更似生母。汪曾祺的母亲在他三岁那年便不幸得了肺病过世了,因为年纪小的缘故他对生母并没有多少的映像,只是通过母亲的画像和母亲养病时所住的“小房”里面母亲所留下的遗物来回忆过世的母亲。汪曾祺是幸运的,他和他第一任继母很投缘,继母很喜欢他,对他如视己出,每次归宁回家都会抱着他和他同乘一辆黄包车回家;当汪曾祺忍不住大便,弄在了裤子里,继母帮他洗裤子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这份感情恐怕连很多亲妈都是望尘莫及的。文章中汪曾祺并没有多提自己对于继母的感情,他只说“我可怜她,也爱她。”这是需要多少的付出才会让一个孩子心里明白自己的爱。很不幸,他的继母也死于肺病。第二任继母嫁给汪父的时候,汪曾祺已经十七岁了,所以感情并没有之前的一位来得深厚。但是他依旧很敬重她,因为在汪父最困苦的时候陪伴在他身边的就是她。我想他们之间的亲情过多是一种客气。
汪曾祺是个细腻的人,他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微小的细节,他把自己对于故乡高邮的爱幻化为笔下的文字,用质朴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他记忆中的高邮,他所热爱的高邮。他记得高邮的过去同时也喜欢高邮的现在。
也许正是因为高邮质朴的民风影响了汪曾祺的笔风,让他的作品“接地气”,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文艺吧。
汪曾祺作品读后感篇三
暑假,我买了一本《汪曾祺的散文》。本想在闲暇之余读这本书消磨时光,那知道却对其手不释卷。
《汪曾祺散文》描绘了各个地区风情,人物特色,民风习俗,以及地方特产,这一切,都使人耳目一新
人物传记,上到文学家,下至普通平民,一切都是汪曾祺先生所接触的人。我印象最深的是《吴大和尚和七拳半》这个故事。书中描写了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含辛茹苦的吴大和尚和矮的出奇的七拳半。他们都是旧社会的普通平民,他们都有烧饼店,却拥有不同的故事,吴大和尚开烧饼饺面店,有妻小,本来是个幸福的家庭,结果他的妻子跑了,留下了他孤单一人看家;七拳半是个体户,他也有个烧饼店,而且生意兴隆,作者对其充满了期望。他们的故事真切再现了旧社会的平民风貌,仿佛再现了那时的乡村生活,其乐融融的家庭,街头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农民在田里辛勤的劳动这一切有苦有甜。妈妈读了这本书后,津津乐道:“我好像回到了童年!”虽然我是没有体验过乡村生活,但在汪曾祺的散文中,仿佛能感到乡村生活的酸甜苦辣。相信汪曾祺先生也是很怀念吧!
汪曾祺先生写的小说,我感到的是一种亲切,一种情调。他在写人的时候,总是对别人表达一种尊敬;写景物的时候,总是显现对江山大河的热爱;写美味的食物的时候,是一种向往。字里行间都是很实在的,不像别的一些文章,描绘的龙飞凤舞,其实文章只是空荡荡的。汪曾祺先生的文章更是纯真的,美好的。我们应该像他一样,对人他友好,对事物认真。书中也描绘了他的老师为人处事,待客之道,也应该值得的我们学习。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是听一位经历抗战、解放战争的历史老人在向我们娓娓动听地述说生活小事。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看到了曾经的西南联大教授们的风采。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读到了中国文人不屈的傲骨。
1汪曾祺散文好词好句
我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说到归有光善于以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事这个意思其实古人早就说过黄梨洲<;文案>;卷三<;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云: "予读震川之文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惟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
"归有光的名文有<;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等篇我受到影响的也只是这几篇归有光在思想上是正统派,我对他的那些谈学论道的大文实在不感兴趣我曾想:一个思想迂腐的正统派,怎么能写出那样富于人情味的优美的抒情散文呢?这个问题我一直还没有想明白
"他是真正做到 "无意为文",写得象谈家常话似的他的结构 "随事曲折"若无结构他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衔接处若无痕迹他的<;项脊轩志>;的结尾: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平淡中包含几许惨恻,悠然不尽,是中国古文里的一个有名的结尾,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趋舍不同,静躁异趣,杜甫不能为李白的飘逸,李白也不能为杜甫的沉郁苏东坡的词宜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柳耆卿的词宜十三,四女郎持红牙板唱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国的词可分豪放和婉约两派,其他文体大体也可以这样划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因为什么,豪放派占了上风,茅盾同志曾经很感慨地说:现在很少人写婉约的文章了" 十年浩劫,没有人提起风格这个词,我在 "样板团"工作过, 江青规定: "要写大江东去,不要小桥流水"我是个只会写小桥流水的人也只好唱了十年空空洞洞的豪言壮语 _____以上摘自 <;谈风格>
"<;边城>;激怒了一些理论批评家,文学史家,因为沈从文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他们规定的模式写作"
"第一条罪名是<;边城>;没有写阶级斗争,掏空了人物的阶级属性" 针对这样的批评,沈从文作了挑战性的答复: "你们多知道要作品有"思想",有"血"有 "泪",且要求一个作品具体表现这些东西到故事发展上,人物语言,甚至一本书的封面上,目录上你们要的事多容易办,可是我不能给你们这个,我存心放弃你们。。"
"第二条罪名,与第一条相关联,是说<;边城>;写的是一个世外桃源,脱离现实生活, <;迷城>;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的? <;边城>;有没有把现实生活理想化?这是个非常叫人困惑的问题
"为什么这个小说叫边城?这是个值得想一想的问题 <;边城>;不只是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地的小城,这同时是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
"<;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
"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 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可以说,边城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
"为什么要浪漫主义?为什么要理想化? 因为想留住一点美好的,永恒的东西,让它长在,并且常新以利于后人"
2关于汪曾祺的名句1、有人说故事像说着自己,有人说着自己像说故事。
——汪曾祺《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
2、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汪曾祺 《冬天》
3、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
——汪曾祺《文与画》
4、写小说就是要把一件平平淡淡的事说得很有情致(世界上哪有许多惊心动魄的事呢)。 惟悠闲才能精细。 不要着急。
——汪曾祺《岁朝清供》
5、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汪曾祺《五味》
6、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
——汪曾祺《一辈古人》
7、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汪曾祺《跑警报》
8、他们俩呢,只是很愿意在一处谈谈坐坐,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汪曾祺 《大淖记事》
9、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汪曾祺《徙》
10、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
——汪曾祺《邂逅》
11、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
——汪曾祺 《蒲桥集》
12、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 汪曾祺《岁朝清供》
13、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
——汪曾祺 《人间草木》
14、年年岁岁一床书,弄笔晴窗且自娱。更有一般堪笑处,六平方米作郇厨。
——汪曾祺《老味道》
15、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能安安静静坐下来,想一点事,读一点书,写一点文章。
——汪曾祺《文与画》
16、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汪曾祺《四方食事》
17、四处走走,你会热爱这个世界。
——汪曾祺《随遇而安》
18、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汪曾祺《老味道》
19、是有路的地方,我都要走遍。
——汪曾祺《复仇》
20、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
——汪曾祺《豆汁儿》
21、心闲如静水, 无事亦匆匆。
——汪曾祺《美国家书》
22、我喜欢你,我来了。我开始觉得我就要不那么喜欢你了,我就得走了。
——汪曾祺《双灯》
23、人生几何,恋爱三角。
——汪曾祺《跑警报》
24、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
——汪曾祺《找点乐子》
25、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汪曾祺《慢煮生活》
26、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我想念家乡的雪。
——汪曾祺《咸菜茨菰汤》
27、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每个人都带着一生的历史,半个月的哀乐,在街上走。
——汪曾祺《钓人的孩子》
28、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
29、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30、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
——汪曾祺《水蛇腰》
3汪曾祺作品里的好词好句有哪些1、有的小说,是写农村的。对话是农民的语言,叙述却是知识分子的语言,叙述和对话脱节。
2、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我们有时看一篇小说,看了三行,就看不下去了,因为语言太粗糙。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
3、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4、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只是他没有说出来。
5、往往有这样的说法:这篇小说写得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6、我最近看了一个青年作家写的小说,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才人小学的孩子,写的是“我”的一个同桌的女同学,这未尝不可。但是这个“我”对他的小同学的印象却是:“她长得很纤秀。”这是不可能的。小学生的语言里不可能有这个词。
7、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宫明月梨花白”都是这样。“闹”字“白”字,有什么稀奇呢?然而,未经人道。
8、我想任何人的语言都是这样,每句话都是警句,那是会叫人受不了的。
9、不单是对话,就是叙述描写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
10、一个人精神好的时候往往会才华横溢,妙语如珠;倦疲的时候往往词不达意。
11、我的习惯是,打好腹稿。我写京剧剧本,一段唱词,二十来句,我是想得每一句都能背下来,才落笔的。
12、我们不能说这首曲子不错,就是旋律和节奏差一点;这张画画得不错,就是色彩和线条差一点。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
13、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与短句的搭配。
14、若我在临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绿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无从说,说不好的美丽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遥远的举杯致意。逝去的从容逝去,重温的依然重温,在沧桑的枝叶间,折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肌里,许它疼痛又甜蜜,许它流去又流回,改头换面千千万,我认取你一如初见。
15、他(闻一多)在很年轻的时候,写过一篇《庄子》,说他的文字(即语言)已经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本身即是目的(大意)。我认为这是说得很对的。
4邂逅的经典语录关于邂逅与经历的相关句子1、经历的故事越多,遗忘的越多,邂逅的人越多,错过的人越多,和一个人的相遇,往往会错过与另一些人的邂逅。
2、或许,在许多年以后,当别人问起当初我们的爱情历程时,我只能说和你曾有过邂逅。3、邂逅的是可以走一辈子的人,遇见擦身而过的是走一阵子的人,最终,有些擦肩而过的人辗转回头成为一辈子的邂逅,而有些一开始以为是一辈子邂逅的人,则成为了一阵子的人。
4、我曾在华光璀璨的街上,邂逅过另一个人的美好,后来,走着走着就散失在霓虹闪烁的人海。5、在漫漫人海之中,我欠你一次邂逅,欠你今世的幸福,未曾把你从陌生人里认出来,未曾给你幸福,只能看着你从我眼前消失,如果来世还有缘的话,我依旧在陌生人里找你,补全你来生的幸福。
6、我很幸运,在这十亿分之一的概率里,错过了那么多人,却最终认识了你。7、不追求一生的相守,只追求一次美丽的邂逅。
8、那年的夏季是一整个邂逅的天气,月光皎洁得那么美丽,正是与你夜里的相遇。9、那座校园里,曾经让我们相遇,如今,又见证我们的离别,这一来一去,已是三年时间,只是校园依旧,你我的爱恋已不复从前,那些关于邂逅的故事,总会有一个关于分离的结局,邂逅之后是离别。
10、一把伞,在一个雨后的雾天,在你躲雨的屋檐,你我相遇在那个公交站点,谈了很久遗忘了时间,忘记了询问****,也忘记了从前,再长的美好不过是一瞬之间,欲挽留的话语却偏偏停在了嘴边,直到你转身离开,身影消失在雾海,我还在原地徘徊。11、叶子与风的邂逅,追逐着自由,牛郎与织女的邂逅,诠释了等候,你与我的邂逅,演绎着幸福。
12、没有美好,就谈不上留念,没有爱恋,就谈不上感伤,没有错过,就谈不上遗憾,而没有当初与你的邂逅,也就没有这一切忧伤与美好的感慨,如果青春,失去了这些经历,谈何精彩与传奇,就算爱恋历经伤感,也不遗憾平淡虚度的时光。13、我不怕孤单,因为我相信,经历等待总会有相遇,邂逅,总会在不知不觉间,给平淡的生活带来意外的惊喜。
14、在匆匆忙忙的街上,只有停下脚步的人才能成就邂逅的浪漫,何必走得如此匆忙,或许慢一点,会遇见不一样的精彩。15、有些爱,就像天上的流星,义无反顾的坠下地球,只为落地的相遇,只是渺小的身体,在追求幸福过程的半途之中,已燃烧殆尽,美丽得令人窒息的爱照亮了天际,却无缘到地上相遇。
16、匆匆而过的那些年,匆匆而过的你我,匆匆而过忘记了停留寻找身边存在的幸福踪迹。17、谁曾为了谁在这世间停留,谁曾为了与谁的一次邂逅,荒废了青春,虚度了流年。
18、有些迟来的到达,错过的见面,就错失一段一辈子的情缘。19、我们没有事先约定的相遇,却邂逅了约定一生的誓言。
20、不需要认识多少来去匆匆的人,只需要邂逅一个可以一生相伴的人,邂逅一个你,我就可以演绎一个爱情诗史般的传奇,我永远期待着和你的一场相遇,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给我一段邂逅,给我们一份经历。21、相遇是一种缘分,不需要刻意追求所谓的相拥而守,属于你的人,总会跟你而走。
22、今天,我们一起去喝咖啡,明天,你会和我不认识的人一起去,后天,我会在咖啡馆邂逅一个你也不认识的人陪我品尝那芬芳。23、我从前生,等到今世,只为所求见你一次。
24、秋天飘落的叶,带着思念散落在我们相遇的地点,那里纪念着这一生最美丽的时间。25、一缕光阴化千重,重重世间人不同,那同一年的世界,同一刻的时间,无数人的校园,互相独立,各自经历,唯有初恋邂逅的心动,美好不尽相同。
26、邂逅是最美丽的时间,在千万人海之中,我却一眼就找到了你。27、多少次日思夜念,才换来了一次相见,或许前世太遥远,遗忘了誓言,但愿今世的见面,再起一世的爱恋。
28、期盼的相见,未绝的想念,你在哪个地点,可有人陪在你身边,这个寒冷的季节,我想你和我在一起,我的思念,你可能听见,只要你在我身边,我便拥有这世界最重要的一切,我等你,在那个邂逅的地点。29、这座城市好落寞,繁华却孤单,热闹却寂寞,脚步停留,却等不到邂逅。
30、我们相遇在对的地点,却错了邂逅的时间。
5邂逅的经典语录关于邂逅与经历的相关句子
1、经历的故事越多,遗忘的越多,邂逅的人越多,错过的人越多,和一个人的相遇,往往会错过与另一些人的邂逅。
2、或许,在许多年以后,当别人问起当初我们的爱情历程时,我只能说和你曾有过邂逅。
3、邂逅的是可以走一辈子的人,遇见擦身而过的是走一阵子的人,最终,有些擦肩而过的人辗转回头成为一辈子的邂逅,而有些一开始以为是一辈子邂逅的人,则成为了一阵子的人。
4、我曾在华光璀璨的街上,邂逅过另一个人的美好,后来,走着走着就散失在霓虹闪烁的人海。
5、在漫漫人海之中,我欠你一次邂逅,欠你今世的幸福,未曾把你从陌生人里认出来,未曾给你幸福,只能看着你从我眼前消失,如果来世还有缘的话,我依旧在陌生人里找你,补全你来生的幸福。
6、我很幸运,在这十亿分之一的概率里,错过了那么多人,却最终认识了你。
7、不追求一生的相守,只追求一次美丽的邂逅。
8、那年的夏季是一整个邂逅的天气,月光皎洁得那么美丽,正是与你夜里的相遇。
9、那座校园里,曾经让我们相遇,如今,又见证我们的离别,这一来一去,已是三年时间,只是校园依旧,你我的爱恋已不复从前,那些关于邂逅的故事,总会有一个关于分离的结局,邂逅之后是离别。
10、一把伞,在一个雨后的雾天,在你躲雨的屋檐,你我相遇在那个公交站点,谈了很久遗忘了时间,忘记了询问****,也忘记了从前,再长的美好不过是一瞬之间,欲挽留的话语却偏偏停在了嘴边,直到你转身离开,身影消失在雾海,我还在原地徘徊。
11、叶子与风的邂逅,追逐着自由,牛郎与织女的邂逅,诠释了等候,你与我的邂逅,演绎着幸福。
12、没有美好,就谈不上留念,没有爱恋,就谈不上感伤,没有错过,就谈不上遗憾,而没有当初与你的邂逅,也就没有这一切忧伤与美好的感慨,如果青春,失去了这些经历,谈何精彩与传奇,就算爱恋历经伤感,也不遗憾平淡虚度的时光。
13、我不怕孤单,因为我相信,经历等待总会有相遇,邂逅,总会在不知不觉间,给平淡的生活带来意外的惊喜。
14、在匆匆忙忙的街上,只有停下脚步的人才能成就邂逅的浪漫,何必走得如此匆忙,或许慢一点,会遇见不一样的精彩。
15、有些爱,就像天上的流星,义无反顾的坠下地球,只为落地的相遇,只是渺小的身体,在追求幸福过程的半途之中,已燃烧殆尽,美丽得令人窒息的爱照亮了天际,却无缘到地上相遇。
16、匆匆而过的那些年,匆匆而过的你我,匆匆而过忘记了停留寻找身边存在的幸福踪迹。
17、谁曾为了谁在这世间停留,谁曾为了与谁的一次邂逅,荒废了青春,虚度了流年。
18、有些迟来的到达,错过的见面,就错失一段一辈子的情缘。
19、我们没有事先约定的相遇,却邂逅了约定一生的誓言。
20、不需要认识多少来去匆匆的人,只需要邂逅一个可以一生相伴的人,邂逅一个你,我就可以演绎一个爱情诗史般的传奇,我永远期待着和你的一场相遇,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给我一段邂逅,给我们一份经历。
21、相遇是一种缘分,不需要刻意追求所谓的相拥而守,属于你的人,总会跟你而走。
22、今天,我们一起去喝咖啡,明天,你会和我不认识的人一起去,后天,我会在咖啡馆邂逅一个你也不认识的人陪我品尝那芬芳。
23、我从前生,等到今世,只为所求见你一次。
24、秋天飘落的叶,带着思念散落在我们相遇的地点,那里纪念着这一生最美丽的时间。
25、一缕光阴化千重,重重世间人不同,那同一年的世界,同一刻的时间,无数人的校园,互相独立,各自经历,唯有初恋邂逅的心动,美好不尽相同。
26、邂逅是最美丽的时间,在千万人海之中,我却一眼就找到了你。
27、多少次日思夜念,才换来了一次相见,或许前世太遥远,遗忘了誓言,但愿今世的见面,再起一世的爱恋。
28、期盼的相见,未绝的想念,你在哪个地点,可有人陪在你身边,这个寒冷的季节,我想你和我在一起,我的思念,你可能听见,只要你在我身边,我便拥有这世界最重要的一切,我等你,在那个邂逅的地点。
29、这座城市好落寞,繁华却孤单,热闹却寂寞,脚步停留,却等不到邂逅。
30、我们相遇在对的地点,却错了邂逅的时间。
6形容邂逅的句子邂逅的瞬间,我站在你的面前,只是个陌生人。是浮华的化妆舞会,散场以后,一个落寞而黯淡的女子,是烟花一样虚空的美丽。喜欢这样的文字,把自己沉在一个最卑微的姿态局里,不需要任何人的理会,独自一个人在角落里笑着哭泣,不需要谁再来打扰属于我的宁静生活。
3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我喜欢那样的梦,在梦里,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浪费的时光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与感激。胸怀中满溢着幸福,只因你就在我眼前,对我微笑,一如当年。我真喜欢那样的梦,明明知道你已为我拔涉千里,却又觉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好象你我才初初相遇。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曾说过:“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因此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如《葡萄月令》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在《夏天的昆虫》中,他向读者介绍了蝈蝈、蝉、蜻蜓、螳螂的品种、习性和孩童捕捉昆虫的情形。如他说:“叫蚰子(蝈蝈的俗称)是可以吃的。得是三尾的,腹大多子。扔在枯树枝火中,一会儿就熟了。味极似虾”。说北京的孩子在竹竿上涂上黏胶捉蝉。作者小时候用蜘蛛网捉蝉。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就被黏住了。读到此处,不觉会心一笑,好像说的就是我自己童年的情形。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在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奉命画出了一套马铃薯图谱。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深思。如《吃食的文学》和《苦瓜是瓜吗》,其中谈到苦瓜的历史,人对苦瓜的喜恶,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谈到文学创作问题:“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代表作:《人间草木》《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翠文谈》、《大淖记事》、《受戒》、《异秉》等
首先,汪曾祺是男的。
最近刚看了他的散文集,《葡萄月令》,封面有这样的评价: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的文章质朴、真切,富于感染力。
我个人很喜欢他的散文。
下面参考:
人物评价:
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贾平凹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贾平凹评)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中国作家网评)
散文写作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作品集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深思。如《吃食和文学》的《苦瓜是瓜吗》,其中谈到苦瓜的历史,人对苦瓜的喜恶,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谈到文学创作问题:“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小说写作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汪曾祺小说中流溢出的美质,首先在于对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此,他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