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个女孩都能懂得 真正的爱情不是在爱的围城里卿卿我我

愿每个女孩都能懂得 真正的爱情不是在爱的围城里卿卿我我,第1张

01

你喜欢他当然不是因为他是谁,因为对于你来说他是谁根本不重要。

1953年的《罗马假日》成为了经典,而原本属于你的他还属于你吗?

轰轰烈烈谈场恋爱的人不少,欢欢喜喜走向婚姻殿堂的人却不多。爱情是永恒的话题,结局却不会是人纠结的重点,每个女孩都期待着最后能够嫁给爱情,而不是嫁给婚姻。

20世纪里的公主和平民注定不能在一起,到了21世纪依旧改变不了这个结局。跨越两个世纪的**,两个世纪里的人们都不约而同的认同这份必然性。

02

奥黛丽赫本饰演的安娜公主真的是美的惊心动魄,皇家公主,举手投足都带着优雅。即使她出身高贵,气质非凡,但我还是觉得她最迷人的地方是她性格里的叛逆因子。每天吃穿住行都被安排的妥妥当当,但这种一板一眼,尽是拘束的生活快要把她逼疯了,她想要挣脱皇室的牢笼,去见识外面的花花世界。出来的很顺利,像是被安排好一样,一辆将要离开的货车成了安娜离开的交通工具。而偶遇乔布利,安娜应该从未想过这会成为她罗马假日中最难忘的经历,因为后来他们之间产生了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

不可否认乔布利这个角色身上带有一点功利色彩,不论是得知安娜身份前后态度的强烈变化,还是和报社老板老韩打赌炮制一篇公主的私生活头条来获取利益,都是非常明显的小人物色彩,但是善良的部分也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安娜从皇宫逃出来,喝了很多酒,醉的一塌糊涂卧倒在大街的长椅上,乔布利刚从朋友那打牌出来准备回家,正好碰到了安娜不清醒的样子。虽然知道安娜是个大麻烦,还是没有办法把她一个人扔在大街上,最后把她带回家留她过夜。第二天上班迟到,在老板面前撒谎,面临炒鱿鱼的局面,却意外发现家里睡着的女人是安娜公主。一场和老板的赌注开始了,一场和命运的博弈也开始了。

03

看似完美的人和看似不完美的人看似不适合,实际上相当合拍。安娜不会因为乔布利的平民身份而躲过爱上他的命运,乔布利也不会因为他的不完美失去安娜的爱慕。喜欢一个人,不是一见钟情的眼缘,而是朝朝夕夕真切地相处。

乔布利带着自己的摄影师好朋友欧文偷拍安娜各种生活照,他们一起喝饮品,一起参加晚会,一起跳湖躲避来抓公主的黑衣人,两人搀扶着从湖中走出来,有几分狼狈又有点甜蜜,忽然乔布利对着安娜的嘴唇亲了下去,那天那晚那一吻,一下就攻占了安娜内心有且仅有的一座城池,爱意与柔情倾泻了一地,两人浑身湿透,相视一笑,边打着冷颤边相拥着离开。

两个人的爱情,光是喜欢还不够,因为安娜是公主,他们之间注定不能被成全,于是还没来得及开始就结束了。安娜看着乔布利:“我想,我该走了。”他们都知道,安娜为了自己的国家的子民,没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的爱情。一下子,乔布利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手也不知道该放哪儿,只是尴尬又无奈地笑了笑。安娜走的那天,两个人坐在车里,紧紧的拥吻在一起,继而安娜头也不回地走了,她也是怕的吧,她也会想再看看乔布利一眼吧,哪怕一眼,但是她不能,最后只剩下乔布利一人坐在车内黯然神伤。欧文拿着安娜的照片给乔布利,照片中的女孩灵动活泼,巧笑倩兮,可是没有可是。他们都没有把照片用作商业用途,记者会上欧文把照片送给了安娜,作为纪念,作为“罗马假日”的纪念。

安娜回去的第二天就召开了记者会,乔布利就站在安娜的对面,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即使深爱,也不能声张,好像我们都不曾见过,爱而不得,心里已经泪如雨下。

安娜提出要认识一下记者朋友们,走到乔布利的眼前,乔布利的眼里是有泪光的,他礼貌地说:“美国新报,乔布利。”她说:“幸会,乔布利先生。”

能与你相遇,何其幸运。

记者会结束了。乔布利双手插进口袋朝着安娜的反方向离开,看似释然的模样真真让人忧伤。我想,那一声,在乔布利的心里,怕是此生足矣。

03

看吧,那些被称作是最年少无知的日子做的往往都是必须要去做且是最对的事情。和乔布利再也未见的后来,安娜幸不幸福,开不开心,我们都无从得知。而她和乔布利的邂逅是对还是错已经不重要了。影片并没有把后来的故事继续讲下去,我会觉得,不尽如意的人生就是冗长的人生,中间或许会有经典的片段,安娜和乔布利的这段邂逅就是他们亲手书写的经典爱情,爱情的模样,从不会因为他们最后不圆满的结局而改变分毫。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还是要明白,人生不是戏,戏也不是人生。

04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珍惜眼前人?因为我们在一起的每一个日子里,因为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的喜怒哀乐,天气的阴晴雨雪,生活的柴米油盐,人生的阴晴圆缺,所以才懂得了拥有对方这回事。大概是遇上了不可避免的考验,或者说命运捉弄人,这段爱被迫成为了往事,可是,离开你,并不是不爱你。后来我们必定会遇到更不一样的人,曾经幻化为过眼云烟,可是没有人辜负谁,这哪里是只言片语能够讲清楚的,相爱容易,相守太难。关于这段往事的一星半点,永远永远会被封存。

尽管这个世界的所有爱情都值得去努力,但是如果我们盲目的去找寻爱是什么,这个过程实在是太多余了。我们每一个正值青春的女孩,都不要把谈恋爱当做一项任务,相信缘分,也相信命运。如果没有那就不要,如果有那就好好开始。不去想结局,不去想未来,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愿每个女孩都能懂得,真正的爱情不会是在爱的围城里卿卿我我。

(分享一篇旧文)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小说故事梗概,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娜卡列尼娜》小说故事梗概篇1

 彼得堡贵夫人安娜是皇室后裔,大官僚卡列宁的妻子。她的哥哥奥勃朗斯基住在莫斯科,过着放荡的生活。他与过去的家庭女教师发生暖昧关系,妻子道丽发觉后,非常痛苦。安娜为了调解哥嫂纠纷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与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邂逅。

 安娜的高雅风姿和笑容中蕴含的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使渥伦斯基为之倾倒。与此同时庄园贵族列文也来到莫斯科,他已年过三十,感到建立家庭的需要,决定向他青年时代就喜爱的吉提求婚,而当时吉提正迷恋着渥伦斯基,她拒绝了列文。但渥伦斯基见到安娜后就不再与吉提交往。安娜的到来使道丽和丈夫言归于好,却使道丽的妹妹吉提陷入不幸。列文回到乡下,埋头从事农业改革,希望以此忘却个人生活上的失意。他尝试养育优种牲畜,引进农业机器,但总不能得到应有的效益。安娜在归途中发现渥伦斯基也同车而行,她心神不宁,却又兴奋,回到彼得堡后,安娜和渥伦斯基在社交场合经常相遇,在一次宴会上渥伦斯基向安娜表白了爱情。他们两人单独在一起时间过长,引起人们议论,回到家卡列宁警告安娜要注意社交礼仪,遵守妇道。而这种官腔和说教反而使安娜关闭了心灵之门,从此她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

 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在赛马会上终于暴露:当渥伦斯基的马摔倒时,安娜的态度完全失常。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认了她是渥伦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宁却要求安娜一切维持现状,只是不许在家里接待渥伦斯基。列文在农村常和农民一起劳动,向往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像农民一样朴实,但得知吉提曾大病一场,在国外疗养后即将回来,又激发了对她的爱,列文再次求婚,他们终于结合了。婚后住在庄园里,过着美满的生活,但是列文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他在农业上的各种设想常常失败,农民不信任地主。他幻想建立一种股东联营方式,使农民和地主同样得益,达到"以利害的调和和一致来代替互相仇视",但各种新方法,新措施都无效。他不知道该如何生活,苦恼得几乎自杀,最后从一个老农那儿得到了启示:"人活着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灵魂,为了上帝。"安娜的处境越来越糟,她怀了孕,分娩时又患产褥热,几乎死去,病危时她向丈夫请求宽恕,并希望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出于基督信徒的感情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愈后又无法继续与丈夫生活下去,终于不等丈夫同意离婚,就与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去了。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从此,安娜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得不到离婚许可,与渥伦斯基只能是非法结合,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处处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想方设法消磨时间。当渥伦斯基一人外出时她就怀疑他另有新欢,因此两人发生口角。一次在争吵后安娜陷入绝望境地,一面写信发电报,一面追随渥伦斯基到了火车站。这时,她朦胧中想起他们第一次的相见以及当时一个工人被轧死的情景。这仿佛暗示了她的归宿。安娜向正在驶来的火车扑倒下去,生命的火焰熄灭了,她的痛苦也永远摆脱了。

《安娜卡列尼娜》小说故事梗概篇2

 大概我们每个女人,都想做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她有着惊世骇俗的的美丽容颜,有着门第显赫的尊贵身份,有着“取自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资源。她就是上流社会中的宠儿,是贵妇中的贵妇,是一株摇拽在风中的妖艳玫瑰。

 她原本是一只缱绻在幸福港湾的小精灵,丈夫位高权重、儿子乖巧可爱、家庭殷实富庶。似乎别的女人有的她都有,别的女人没有的她也有!

 她原本可以无忧无虑地过她养尊处优的安逸生活,原本可以骄傲矜贵地闲庭信步在贵族圈,原本可以被爱宠上天。

 但是,这一切都在遇上情人渥伦斯基的那一刻改变了。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从此再忘不了她容颜。这位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的贵族军官,在第一次邂逅安娜的时候就不可救药地迷上了她。于是,执着的他冒着冬日的寒风大雪,只身挤上那辆开往爱情的快车,从莫斯科一路把爱情追到了彼得堡。

 但是,渥伦斯基和安娜之间却还隔着一个卡列宁。

 卡列宁和安娜可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他们的结合是受法律保护、受道德拥护的。而渥伦斯基只是一个想插足他人婚姻的卑鄙“小三”,他没有任何权利和卡列宁去相争,他的行为终会被世人所谴责、唾弃!

 但是,在见到卡列宁的那一刻,自信洒脱的渥伦斯基很快就把自己的想法从世俗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眼前的安娜是那么妩媚迷人、风情万种,而她身边的那个男人则黯淡无光、毫无可圈可点之处。他年龄大、个子矬、颜值低,简直就是中国版的“武大郎”,一点都配不上高贵的她。安娜嫁给他,真是一朵玫瑰插在了牛粪上!而自己则英姿勃勃、激情飞扬,又是达官显贵,完完全全可以把那个“小老头”甩出十八条街,渥伦斯基越来越感觉自己才是真正可以配得上安娜的那个优质男!于是,为爱痴狂的他奋不顾身地穿越过一切羁绊,飞蛾扑火一般一头扎进了爱的红火里。

 在这个世上,没有哪个女人不是为爱而活的。同样,作为正派女人典范的安娜潜意识里也藏有“不安分”的基因,冥冥之中她似乎也一直在等待那个可以给她爱情的人。

 在外人眼里,她是一个“要风得风,要雨有雨”的完美贵妇,有着闭月羞花般的绝世美颜,有着超凡脱俗的优雅气质,有着泰然自若、大方得体的性情、修为。她就是上帝精心创造出来的一件最为满意的“艺术品”,没有一丝瑕疵、没有一点败笔,完美到极致、惊艳了时光!任何一个见到她的男人都会迷醉在她脚下,任何一种雄性物种都会为她而意乱情迷!

 但是,她的内心却没有外人看到的那般幸福美满。她对那个长她很多的为结婚而结婚的男人并没有多少感觉,更多的只是亲人般的依恋。

 这个时候,浑身上下都流淌着荷尔蒙诱惑的渥伦斯基,出现在了她的寂寥世界里。他年轻气盛、活力四射,和自己枕边这个暮气沉沉的老男人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在这个世上,最美的遇见不过就是,你刚好爱慕你,我也正好倾心你!于是,对渥伦斯基的紧追不舍,矜持的安娜采取了半推半就、欲擒故纵的迂回战术,用不拒绝来默许、用不回复来做暗语、用深不可测来吸引!

 深处热恋中的'两个人为了爱情,情愿和全世界作对。

 最终,安娜被渥伦斯基的爱火烧昏了头脑。她不计后果地抛家舍子,背负着伤风败俗的深重罪孽,义无返顾地投入了渥伦斯基的怀抱。他们只想为爱燃烧自己的一切,丝毫不顾及私奔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毁灭。

 为此,他们为这份不被人祝福的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渥伦斯基原本如日中天的事业遭遇了晋升瓶颈,安娜被曾经游刃有余的社交圈屏蔽出局。为了躲开那些充满鄙夷的目光和流言蜚语,他们不得不离群索居,不得不远离之前的喧嚣热闹而与世隔绝。于是,这两个原本活跃在上流社会、聚焦在舞台中央的的宠儿,一下子从被人追崇的云端跌入了被人践踏的地底泥。

 为了爱,原本光明磊落的他们,成了一对见不得光的苟合男女。

 相比较于和外界还能藕断丝连的渥伦斯基,完全和社会脱节的安娜似乎损失更惨重。她从之前的交际名媛一时间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从之前被人供上神坛到今天被人踩在脚下,她本来四通八达的顺畅生活变得举步维艰、四面楚歌。

 此时此刻,安娜就像一只渴望自由的金丝鸟被人圈养了起来,尽管生活还是锦衣玉食、还是珠光宝气、还是奢华高端,但是她却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富丽堂皇的大别墅里,到处弥漫的是孤独的气息。

 尽管吃穿用度应有尽有、随心所欲,尽管家中侍从成群、佣人结队,尽管自己还被惯着、宠着,但是她却莫名其妙地越来越浮躁、焦虑!

 于是,当爱情的热潮渐渐消退,当激情浪漫开始演变成平淡琐碎,安娜开始越来越怀疑自己的爱情。她每天都活在惶恐不安之中,每刻都在纠结于“还爱不爱我”的幼稚问题上,她几乎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到了这个男人身上。因为,这个男人就是自己生命的全部,就是自己生活的全世界。就是自己抓在手心里的一块宝,更是唯一的救命稻草!没有了他,她不知道该这样活下去!

 但是,对一个男人来说,爱情似乎永远是屈居事业之后的。为了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渥伦斯基不得不为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奔走忙碌,这就在无意间疏远了把爱当终生事业的安娜。

 渐渐地,渥伦斯基对工作的应酬给安娜造成了被冷落的错觉,他开始被安娜无休无止地盘问、跟踪、质疑、嫉恨,让原本就身心俱疲的他更加焦头烂额!最终,他们爆发了一发不可收拾的争吵,这更一点点加剧了他们之间渐渐绽开的感情裂痕!

 在这个世上,再浓烈的爱情也得给彼此留足自由呼吸的空间,否则就会把双方窒息、憋死!最终,安娜步步紧逼的爱成了压在渥伦斯基心口上的沉重负担。他越来越发现安娜没有当初那般可爱动人了,没有当初那样知书达理了,她开始无理取闹、开始胡搅蛮缠、开始河东狮口、开始消极厌世……她一步步从美丽贵妇沦为了丑陋泼妇,最终堕落成了一个神经质的怨妇!他越来越难以接受她的不可理喻,只能通过逃避远离去获得片刻喘息。

 我为了你舍弃了属于自己的一切,如今当我被全世界都嫌弃的时候,你却也厌倦了我!见渥伦斯基对自己忽冷忽热、若即若离,安娜越来越感到委屈。她开始想办法去报复这样“负心”的男人,她想让他一辈子都处在忏悔中不能自拔。

 于是,在弥留之际的那个傍晚,近乎神经错乱的安娜来到了当初遇见爱情的那个车站,朝着飞速开来的火车纵身一跃,用漫天飞溅的鲜血祭奠了奄奄一息的爱情。在冰冷的铁轨上,在铺天盖地的黑暗里,这束娇艳的玫瑰在飞转的车轮下瞬间被碾压成泥!

 安娜用自己的死,呼唤着自己的爱情。

 两个深爱她的男人闻听讣告,发疯一般冲向了爱情的殉葬地。可是,他们再也看不到那个曾经让他们疯狂着迷的身影了,等待他们的只是一具面目全非的冰冷尸体!

 就这样,安娜用玩命的激情亲手埋葬了自己的爱情!她不仅害死了自己,还毁掉了两个最爱他的男人!

 望着眼前这个伤害自己最深的女人,沉稳冷静的卡列宁最终选择了宽恕和包容,他默默地参加完安娜的葬礼,然后悄无声息地接走了安娜和渥伦斯基所生的小女儿,承担起了抚养义务。也许失去安娜的他,只能在安娜的女儿身上寻找些慰藉。也许在以后的漫长余生里,这个孤独的男人也只能在这个小女儿身上依稀捕捉些爱情的影像记忆!

 和淡定理智的卡列宁不同,失去安娜之后的渥伦斯基精神防线彻底崩溃。心如死灰的他好几次想自杀去和安娜相见,幸好被人严加死守才得以幸免。安娜的死成了他内心里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不断喷涌而出的鲜血让他痛不欲生。最终,他选择远走他乡去疗伤,选择投身革命事业去忘却伤痛,选择随时献出自己的生命在致命打击中振奋起来!

 安娜让死神带走了自己的痛苦,从而活在了永恒的爱情里!这朵惊艳时光的等爱玫瑰,最终把自己的美永远定格在了那触目惊心的一瞬间!

《安娜卡列尼娜》小说故事梗概篇3

 安娜难以忍受丈夫卡列宁的伪善和冷漠,她与青年军官沃伦斯基相爱了。她要求与卡列宁离婚并且带走儿子。拉列宁为了名誉与地位,不愿公开离婚,想委托律师悄悄地替他办理了手续并不让安娜带走儿子。安娜生下沃伦斯基的女儿后请求卡列宁的原谅,沃伦斯基曾因绝望而自杀过。

 安娜难以忍受丈夫的伪善,也抑制不住对沃伦斯基的感情,她决定离家出走,他们一起去了意大利。思念儿子的安娜回到祖国,卡列宁百般阻挠她与儿子相见。社会舆论对她的压力也很大。安娜再次提出离婚,卡列宁拒绝与她办手续。而此时的沃伦斯基也和别人好上了。安娜悲愤地卧轨自杀。

《安娜·卡列尼娜》由8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大约30个小的章节,每章4页。具体梗概如下:

1奥勃朗斯基夫妻吵架

2吵架后奥勃朗斯基的处境

3奥勃朗斯基早晨去官厅以前。接见加里宁上尉遗孀

4奥勃朗斯基同妻子和解失败

5奥勃朗斯基的官职。奥勃朗斯基在官厅里。列文来访

6列文和谢尔巴茨基家。吉娣的恋爱

7列文探望哥哥柯兹尼雪夫。列文参与柯兹尼雪夫同哈尔科夫来的教授谈话

8柯兹尼雪夫同列文谈论地方自治会和哥哥尼古拉

9列文和吉娣在动物园溜冰。列文和奥勃朗斯基去饭店午餐

10~11奥勃朗斯基和列文在英国饭店;午餐;谈到吉娣和伏伦斯基。奥勃朗斯基同列文争论爱情和女人问题

12谢尔巴茨基一家。谢尔巴茨基公爵夫人为吉娣婚事操心13列文向吉娣求婚遭到拒绝

14谢尔巴茨基家晚会。列文同伏伦斯基见面

15晚会结束后。吉娣父母吵嘴

16伏伦斯基对吉娣的态度

17伏伦斯基和奥勃朗斯基在莫斯科车站等候伏伦斯基伯爵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

18安娜·卡列尼娜抵达莫斯科。她同伏伦斯基在车厢里相遇。看道工死于火车轮下。他的死给安娜·卡列尼娜的印象

19安娜和陶丽见面。她们谈论奥勃朗斯基的变心

20安娜同吉娣相遇

21奥勃朗斯基夫妻言归于好。伏伦斯基的夜访

22吉娣和安娜在舞会上

23安娜的成功和吉娣的悲伤

24~25列文赴旅馆探望尼古拉哥哥

26列文回到自己的庄园

27列文对家庭生活的幻想

28安娜同陶丽话别。安娜回彼得堡

29安娜在火车上。阅读英国小说。一个梦

30途中遇伏伦斯基。安娜抵达彼得堡。在车站上遇丈夫

31伏伦斯基遇见安娜后的心情。伏伦斯基同卡列宁在彼得堡车站相遇

32安娜回到家里,见到儿子谢辽查。李雅伯爵夫人和安娜另一女友的来访。安娜的心情

33安娜回来后第一天在卡列宁家

34彼得堡伏伦斯基寓所

1谢尔巴茨基家替吉娣会诊。决定出国

2吉娣心绪恶劣引起全家不安

3陶丽在吉娣房里。吉娣向陶丽诉说心事,情绪激动

4安娜在彼得堡上流社会的地位。伏伦斯同培特西公爵夫人在歌剧院相遇

5伏伦斯基给培特西讲九品文官以及他两个同僚闹事的经过

6歌剧结束后在培特西家。众人对卡列宁夫妇的诽谤

7安娜在培特西家。伏伦斯基向安娜表白爱情

卡列宁决定同妻子谈她在培特西家的行为

9卡列宁同安娜谈话

10谈话后夫妻关系

11伏伦斯基同安娜发生关系。安娜内心的痛苦

12列文在乡下。春天的农活

13列文在自己的领地

14奥勃朗斯基来访列文。准备打猎

15列文和奥勃朗斯基狩猎。列文从奥勃朗斯基嘴里知道吉娣的病

16奥勃朗斯基向商人梁比宁出售树林

17列文同奥勃朗斯基在打猎后晚餐时谈心文夫回

18伏伦斯基的生活;他的社交关系和团里的利益。嗜马成癖

19伏伦斯基在团的公共食堂

20伏伦斯基在红村营地木屋

21伏伦斯基在赛马马房。弗鲁~弗鲁。伏伦斯基到彼得高夫看望安娜日斯和他的家史

22赛马前伏伦斯基在安娜处。安娜告诉他怀孕

23伏伦斯基从当前处境中找出路

24伏伦斯基去赛马场路过勃良斯基家。在马房里和赛马场亭子旁同哥哥和奥勃朗斯基相遇。比赛开始前的军官们

25赛马;四里障碍赛。起赛。伏伦斯基同马霍京角逐。伏伦斯基赛马失利

26卡列宁同妻子谈话后夫妇之间的关系。赛马那天卡列宁的活动

27卡列宁在彼得高夫妻子的别墅

29伏伦斯基落马时安娜的激动。卡列宁对她的责备。安娜向丈夫承认与伏伦斯基关系

28卡列宁在赛马场上。安娜的心情

30谢尔巴茨基一家在国外温泉疗养。俄国来的旅客。华仑加

31吉娣同华仑加认识

32华仑加在谢尔巴茨基公爵夫人的晚会上

33吉娣认识华仑加后精神上的变化

34谢尔巴茨基公爵赴卡尔斯巴德旅行回来。他同施塔尔夫人、华仑加和画家彼得罗夫认识

35父亲回来后吉娣心情转变。谢尔巴茨基一家回到俄国

1柯兹尼雪夫在乡下列文家。两兄弟在看待老百姓上意见分歧。列文关心农活

2柯兹尼雪夫在列文伴同下前去钓鱼

3两兄弟为地方自治会事争吵

4列文清晨割草

5早饭以后。割草人的午餐。在马施舍高地割草

6列文割草后归家。奥勃朗斯基来信。两兄弟打算去叶尔古沙伏看望陶丽

7陶丽和孩子们的乡村生活

8陶丽带孩子们受圣餐。采蘑菇和游泳

9列文在陶丽乡下

10列文同陶丽谈论吉娣。列文辞别陶丽

11列文在姐姐乡下养蜂场一个老头儿朋友家。列文同农民分草。伊凡·巴孟诺夫夫妇

12列文欣赏农家生活。他决定开始过新生活。吉娣乘车去叶尔古沙伏陶丽家,途中邂逅列文

13在妻子说出私情后,卡列宁从彼得高夫到彼得堡途中沉思。他决定表面上维持原来的关系

14卡列宁写信给妻子要她在避暑季节结束后回彼得堡。卡列宁官场纠纷。“六月二日委员会”。卡列宁要求成立新的委员会

15安娜向丈夫坦白后的心情。谢辽查做错事以后。安娜写信给丈夫决定去莫斯科

16安娜对卡列宁来信的反应。她想冲破“谎言的罗网”

17安娜走访培特西,希望见到伏伦斯基。培特西同安娜谈论上流社会

18槌球小组成员;萨福·施多茨、华西卡、卡鲁日斯基公爵、丽莎·梅尔卡洛娃、斯特列莫夫和贵客

19伏伦斯基理财

20伏伦斯基的生活原则。他希望明确自己同安娜的关系

21团长设宴欢迎谢普霍夫斯科依公爵。谢普霍夫斯科依同伏伦斯基谈话。谢普霍夫斯科依企图拉伏伦斯基进官场任职

22伏伦斯基同安娜在傅列达别墅花园里相见。他们谈论卡列宁来信

23“六月二日委员会”会议。卡列宁做报告,获得成功。安娜回到彼得堡,同丈夫交谈宁宁来基

24列文经营的农业;他同农民之间的激烈斗争。农业上的失败。丧失兴致。列文内心的苦闷。决定去史维亚日斯基家打猎

25去史维亚日斯基家途中:在富裕的农民家逗留。老农家幸福生活给列文的印象

26史维亚日斯基和他的家庭。史维亚日斯基的为人和观点。打猎失利。晚上喝茶时谈论农事,有两个地主参加

27两个地主的宗法制农民观点。列文对农奴制改革、银行和铁路持否定态度

28在史维亚日斯基书房里继续谈话。列文对学校的看法。列文关于地主经营的结论:必须注意俄国农民的特点并使雇工关心收成

29列文试图改造原来的农场:实行计划的困难。列文对新的农场安排感兴趣,竭力研究经济规律

30列文决定出国考察农业问题。准备出国。幻想建立一项新的科学一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不流血的农业革命的思想

31尼古拉哥哥来到列文庄园。列文思索死的问题

32两兄弟争论列文的经济计划。尼古拉离去。列文出国

1卡列宁安排夫妇两人在彼得堡的生活。伏伦斯基陪同外国亲王参观彼得堡名胜

2安娜写信给伏伦斯基请求他去看望她。伏伦斯基的梦。伏伦斯基在门口同卡列宁相遇

3安娜醋性发作。她想到分娩时可能死亡。安娜讲了和伏伦斯基相同的梦

4伏伦斯基到来给卡列宁的印象。卡列宁夺取安娜放伏伦斯基来信的文件夹。卡列宁同妻子谈话。企图办理离婚手续

5卡列宁为离婚走访彼得堡著名律师

6卡列宁领导的委员会报告失败。卡列宁决定亲自到当地去调查情况。卡列宁路过莫斯科。遇见奥勃朗斯基

7奥勃朗斯基在列文住宿的旅馆。邀请列文赴宴

8奥勃朗斯基在卡列宁处

9奥勃朗斯基家宴会。列文遇吉娣

10谈论古典教育和实科教育的优点以及妇女解放问题

11列文同吉娣的“神秘交流

12陶丽请求卡列宁饶恕安娜

13列文和吉娣在奥勃朗斯基家谈心

14谈心后列文心情激动

15列文求婚

16谢尔巴茨基家商量婚礼。吉娣读列文日记后的烦恼

17卡列宁接安娜电报回彼得堡。安娜产后病危。卡列宁同伏伦斯基在安娜床前和解

18伏伦斯基在经历上一幕后的痛苦心情。自杀

19卡列宁在饶恕安娜后的心情。他对新生女孩的态度。培特西看望安娜,为伏伦斯基要求在他动身去塔什干前同安娜话别。安娜拒绝这个要求

20培特西来访后卡列宁同妻子谈话。安娜恼怒。卡列宁准备容许安娜同伏伦斯基保持关系

21奥勃朗斯基在卡列宁家。他同妹妹谈她的处境。劝安娜同丈夫离婚

22奥勃朗斯基充当安娜和卡列宁的中间人。卡列宁宽宏大量,准备离婚

23自杀未遂后的伏伦斯基。他恢复健康;备去塔什干任职。同安娜见面。辞去塔什干的任命,同安娜一起出国

1列文婚前受圣礼

2结婚那天单身汉在列文家午餐。列文突然怀疑吉娣对他的爱情在谢尔巴茨基家的吵嘴

3在教堂里等候新郎。列文迟到的原因

4结婚仪式开始

5举行仪式时在场亲友的品评大常学、7伏伦斯基和安娜在国外。来到意大利小城。伏伦斯基遇朋友高列

6婚礼。新夫妇下乡

7伏伦斯基和安娜在国外。来到意大利小城。伏伦斯基遇朋友高列尼歇夫。高列尼歇夫同安娜相识。赴伏伦斯基租下的豪华别墅

8安娜和伏伦斯基旅居国外的情况。伏伦斯基习画

9伏伦斯基和高列尼歇夫谈论画家米哈伊洛夫。安娜建议参观米哈歇伊洛夫画室

10画家米哈伊洛夫在工作室。来访

11米哈伊洛夫对来访者的印象。观看米哈伊洛夫所作彼拉多训诫基督一画。来访者评论这幅画

12伏伦斯基和安娜欣赏另一幅画。伏伦斯基想买这幅画西

13米哈伊洛夫替安娜画像。伏伦斯基中止习画。决定回国

14列文的家庭生活。琐碎的家务。同妻子吵嘴。对蜜月的失望

15列文从事写作

16尼古拉哥哥病危的消息。列文和吉娣到县城看望他

17列文和吉娣在旅馆里探望病人

18尼古拉病情恶化。吉娣看护他

19吉娣和列文对死的态度

20尼古拉受涂油礼和圣餐礼。他的死

21妻子出走后的卡列宁;他的困惑和孤独;他的经历

22李迪雅伯爵夫人对卡列宁的关怀

23李迪雅伯爵夫人的经历。安娜回到彼得堡;她写信给李迪雅伯爵夫人要求同儿子见面

24卡列宁出席宫廷庆典。宫内官员诽谤卡列宁。他在仕途上的绝境

25卡列宁在李迪雅伯爵夫人家。他决定拒绝安娜同儿子见面

26~27生日前夜的谢辽查。教师和父亲给他上课

28伏伦斯基从国外归来。他和安娜在社交界的地位单天做

29-30安娜同儿子见面

31会面以后:安娜的孤独感和对伏伦斯基爱情的疑虑里

32在安娜住宿旅馆里午餐。土施凯维奇建议定包厢观看巴蒂的演出

33观看歌剧。安娜遭到卡尔塔索夫夫人凌辱。伏伦斯基和安娜到乡下去

1陶丽带着孩子、华仑加和柯兹尼雪夫在波克罗夫斯克列文家避暑。采蘑菇

2阳台上妇女们交谈。吉娣希望柯兹尼雪夫向华仑加求婚

3列文夫妇谈论华仑加和柯兹尼雪夫

4柯兹尼雪夫思考能不能同华仑加结婚

5柯兹尼雪夫同华仑加表白心事的企图没有成功

6期待老公爵到来。奥勃朗斯基和维斯洛夫斯基来访

7维斯洛夫斯基对吉娣的态度引起列文猜疑

8准备打猎。出发。猎人们的心情

9打猎第一天。往格伏兹吉夫沼地途中。早餐。到达打猎地

10奥勃朗斯基打猎得手,列文失利

11猎人们在农家小屋。列文和奥勃朗斯基为富翁马尔杜斯的事争论维斯洛夫斯基和奥勃朗斯基夜游

12第二天列文打猎顺利

13列文打猎取得新成绩。吉娣来信。归家

14列文再次醋性发作

15维斯洛夫斯基被驱逐

16陶丽到伏兹德维任斯克伏伦斯基庄园看望安娜

17陶丽在野外遇安娜、伏伦斯基和他们的客人——华尔华拉公爵**、史维亚日斯基、维斯洛夫斯基公

18安娜和陶丽在归途中和到家后交谈

19安娜的生活环境。陶丽在安娜的育儿室

20参观房子、花园和医院

21伏伦斯基同陶丽谈话,指出安娜必须离婚;伏伦斯基要求她在这件事上帮忙

22伏伦斯基家的午餐

23陶丽和安娜密谈离婚和生育问题

24安娜就自己处境同陶丽最后一次谈话。陶丽回家

25安娜秋天的生活。她的活动。伏伦斯基经济措施。动身去参加

26列文和柯兹尼雪夫在卡辛选举会上选举

27卡辛选举省首席贵族。选举会上的贵族。派别、小组和他们的策略

28表决被指控的贵族弗列罗夫能不能参加选举的问题。临近选举的庄严时刻

29参加选举者的激动。贵族们议论纷纷。列文跟保守地主谈话

30列文同伏伦斯基相遇。列文在选举会上的行为。前任首席贵族史涅特科参加竞选。选出新的省首席贵族

31选举完毕后伏伦斯基设宴招待。省长和新任首席贵族出席

32伏伦斯基在接到安娜来信后回乡。安娜决定请求丈夫同意离婚,伏伦斯基和安娜迁居莫斯科,等待卡列宁答复和准备办理离婚手续

1列文一家在莫斯科的生活。在玛丽雅·波里索夫娜公爵夫人家吉娣遇伏伦斯基

2列文经济困难。意想不到的新开支

3列文在卡塔瓦索夫家。同彼得堡学者梅特罗夫见面。参加大学庆祝会

4列文在李伏夫公爵家。谈论儿童教育

5列文参加早晨音乐会。他同彼斯卓夫就瓦格纳乐派进行争论

6列文走访保尔伯爵夫人

7列文在英国俱乐部。遇见土罗甫春、奥勃朗斯基、岳父和伏伦斯基

8老公爵讲关于契青斯基公爵的笑话。奥勃朗斯基建议列文去看望安娜

9列文和奥勃朗斯基在安娜家

10安娜给列文的印象

11列文回家。同妻子谈心

12安娜同伏伦斯基谈话,对他去俱乐部表示不满

13吉娣临产

14列文请医生。吉娣分娩时列文焦急万状

15分娩顺利

16列文对新生儿的感情

17奥勃朗斯基经济境况窘迫。去彼得堡。在卡列宁处。要求谋得联合公司理事职务

18奥勃朗斯基同卡列宁谈离婚问题

19奥勃朗斯基在卡列宁书房遇谢辽查。舅舅和外甥在楼梯上谈话

20奥勃朗斯基在彼得堡的交际活动——在巴特尼央斯基处和培特西家

21卡列宁和奥勃朗斯基在李迪雅伯爵夫人家。兰道——别苏波夫伯爵。李迪雅同奥勃朗斯基谈宗教问题

22奥勃朗斯基在李迪雅伯爵夫人家观看催眠术以后,卡列宁拒绝妻子离婚要求

23安娜和伏伦斯基关系恶化。安娜的猜疑。为安娜所抚养的英国女孩而吵嘴

24安娜要求立刻下乡。因此又发生争吵。和解

25奥勃朗斯基来电引起一场误会。安娜对伏伦斯基母亲的反感。安娜同来访的雅希文谈话

26安娜内心猜疑和绝望的增长。想到死是摆脱困境的出路

27安娜精神恍惚

28走访陶丽。同吉娣相遇

29归家。安娜决定去迎接伏伦斯基,揭发他的变心

30安娜在往下城车站途中的胡思乱想,彷徨于希望和绝望之间

31火车出发前的景象。安娜万念俱灰。她的自杀

1大约两个月以后。柯兹尼雪夫的著作出版。新作没有引起重视公众关心塞尔维亚战争

2志愿军从库尔斯克车站出发。欢送志愿军。伏伦斯基出征

3察里津车站上欢迎志愿军。卡塔瓦索夫观察志愿军

省城的逗留。柯兹尼雪夫同送儿子出征的伏伦斯基伯爵夫人谈话

5柯兹尼雪夫和伏伦斯基。痛苦地回忆那个悲惨的场面

6柯兹尼雪夫和卡塔瓦索夫在乡间列文家

7吉娣思索丈夫不信教的问题

8列文的探索和疑虑

9列文阅读哲学和神学著作。对两者都感到失望。自杀的念头

10列文思索公共福利事业没有结果。必须为自己和为亲人活下去。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11列文忙于农活,同时思考生活的意义。从庄稼汉费多尔的话“服从真理,服从上帝的意志生活”得到启示

12费多尔的话给他留下的印象。生活的意义在于行善和爱人

13列文得出的结论:信仰上帝,信仰善,就是人的唯一天职

14列文迎接客人——兹尼雪夫和卡塔瓦夫。中途参观养蜂场

15-16谈论塞尔维亚战争的民族意义和人民的统一思想

17吉娣带着婴儿和列文遇大雷雨

18雨后人们的心情。卡塔瓦索夫的笑话。柯兹尼雪夫对东方问题前途的看法。列文在育儿室

19列文获得信仰,内心平静

题记:

我是被设计的,因特殊理由而诞生。

(一)

在前几天我介绍的印度悬疑**《调音师》中,就提到过肾脏的问题。那里虚构的一个买卖人体器官的故事,比较吓人。

而,今天我所要说的这部**《姐姐的守护者》,看似是关于亲情的**,也会涉及肾脏。

女主角安娜仅仅11岁,可,她的母亲逼迫她,要她把她的肾脏捐献给她的十五岁的姐姐凯特。

安娜不同意,一纸状告父母侵犯了她的身体自由权。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开心果,是小天使。那么,为什么安娜的父母如此狠心?

“喝杯咖啡吗?说来话长”。

**以小女孩安娜的自白开场。那个时候,她坐在岸边,身边是缓缓流淌的河水。安娜以极其成熟的口吻,讲了她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她是试管婴儿,她的生命是被设计的,因特殊理由而诞生。

她有一个姐姐,一个患白血病的姐姐。白血病,大家都知道,是自身免疫缺陷疾病。

对白血病人而言,脐带血是无价之宝。

可以说,安娜就是工具人,生下来就是姐姐的“药库”,也可以说是为了救姐姐,才生的她。

她的使命就是守护姐姐。

十多年了,为了救治姐姐,她在父母的安排下,做过八场手术。她经历的痛苦与委屈,只有她自己知道。

为了姐姐,她做了该做的一切。

可,当母亲要求她为姐姐捐肾时,渐渐长大的安娜,忽然醒悟,她有自己身体的自由权, 她也是一个人。

或许“人生最大的发现,就是发现自己”。

于是,**开场第三分钟,安娜走进当铺卖了自己的项链。

第七分钟,安娜走进了律师办公室。她拿出项链换的700美元作为律师费,状告父母,“有限度终止父母权力”。

**开场第六分钟,用一个温暖的细节,交代安娜的家庭。安娜的妈妈和哥哥杰西在玩跳跳床。安娜和爸爸和姐姐凯特坐在旁边微笑着看着,喝着饮料。同时,画面中有不断涌现的五彩肥皂泡。

看起来是一个幸福,甜蜜的五口之家。可,飘着的肥皂泡和爸爸的自白告诉我们,这个家庭是有裂痕的,快乐都是短暂的。

故事时间,其实集中在姐姐凯特病危换肾前后。导演通过不断闪回的镜头来告诉观众姐姐的病史,告诉观众妈妈莎拉为了病孩子,辞去工作,专职照顾女儿。

莎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女儿活着。

和我之前看过的很多**不同,这部**中的人物自白是最多的。当动作无法揭露人物心理活动,就会出现自白。

随着情节的推进,或者是妹妹安娜,或者是爸爸布莱恩,或者是哥哥杰西,或者姐姐凯特。

当然,这所有的自白都是为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整部**,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纠结,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

肥皂泡般的幸福,怎会长久!

第十二分钟,姐姐凯特犯病,呕吐,满嘴是血,样子非常吓人。

医生就告诉家长说,急需换肾。否则,凯特命不久矣。

接着,妈妈莎拉接到法院传票。当得知小女儿告了她。她非常气愤,当场和安娜发生争执,并且毫不手软给了安娜一个耳光,家庭气氛骤然紧张。

也是在这里,安娜第一次喊出: 我也很重要 。

走笔至此,需要来谈谈母亲莎拉的人格特征,她倔强且极端偏执。在没有生孩子之前,她是一名律师,按说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也懂一点心理学。

可,自从凯特诞生,为了照顾病儿,她就辞职,成了一名家庭主妇。

作为家长,应该公平,一碗水端平,把爱平均分给三个孩子。

然而,她所有的关注与热情或者说爱都集中在凯特身上。另外两个孩子,哥哥杰西和妹妹安娜的成长几乎是被忽略的。

**中,有个细节,哥哥杰西有一次傍晚放学没有赶上校车,只好步行回家。回到家,已经很晚了。杰西很担心,怕挨骂。

结果,竟然没有人发现。也没有人关心,他累不累?吃了吗?他高兴不高兴?

而,作为工具人存在的安娜,从**开始到结束,从没有得到过妈妈的拥抱与关心。

在凯特住院的时候,安娜也在住院。妈妈莎拉只看到凯特的痛苦,总是忽略安娜的付出。似乎,安娜就应该这样。

**中有一个细节,让人特别揪心。五岁的安娜被护士压在床上,要做手术,安娜大声哭叫着。妈妈莎拉只是冷漠的站在手术室外看着。好似这个孩子,是别人家的,与她毫无关系。

家庭是一个系统,当家庭成员不能得到公正的待遇,自然这个系统就会出现问题,且是大问题。

三个孩子,凯特是血癌。杰西有失读症。安娜则把父母告上了法庭。

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如同没有光照的房间,每个人的日子似乎都不好过。

(三)

当然,**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母女对簿公堂。现场争吵非常激烈。

妈妈莎拉直接质问安娜:你为什么不救姐姐?

律师则质问莎拉:谁来保护安娜?

第八十三分钟,在争辩最激烈的时候,哥哥杰西勇敢站出来说出了真相:凯特想死。

原来,安娜走上法庭也是姐姐凯特在支持。凯特告诉安娜“我整个人生充满疼痛,我想死”。

面对极端偏执的强势的母亲,这是姊妹俩能反抗的唯一途径。

十五年来,妈妈莎拉放弃一切,她的所有心血都倾注在凯特身上,凯特是她最大的希望,也是她活着的价值。其实,她心里明白,只是不愿放手。

凯特临终前的一晚,妈妈莎拉蜷缩在凯特的病床上,陪女儿最后一程。

第九十七分钟,是沉重的葬礼。

心软的观众,需要备好纸巾。

这部**之所以吸引眼球,不仅仅是情节环环相扣,有极强代入感。而且,故事情感饱满,具有超级张力。

尤其是这种亲情之间的争夺与反抗,得需要勇气。因为,吵完了,打过了。还得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还得在一起生活。

话剧《雷雨》,之所以成为经典中的经典,也是因为情感张力极强。两个家庭,三十年恩怨情仇集中爆发。家族秘密揭开,如同飓风般摧毁两个家庭。大儿子开枪自杀。女儿四凤触电而死,小儿子周冲去救四凤,也被电死。后母发疯。这样的悲剧,直击人心。

还有俄狄浦斯王悲剧。记得,谁说过,希腊悲剧,是人类所有痛苦的集中呈现。俄狄浦斯是命运悲剧,也就是说,无法逃避。

因为有神谕,说他长大会“杀父娶母”。

他从小就是被遗弃的。可被一个牧羊人见到,送给了另一个国家的另外一个牧羊人。这个牧羊人,把这个孩子送给了国王。国王正好没有孩子,就高兴的收养了。

长大的俄狄浦斯,知道神谕后,很害怕,就离开了这个国家。

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在路上,遇到一个很嚣张的人,他杀了那个人(他不知道,他杀死的正是他的父亲)。

他又猜破了斯芬克斯之谜。正好国王被杀,他被人们迎进国中,当了国王。

这个国家有个习惯。新来的国王要娶以前的国王妻子。

冥冥中,他又和自己的母亲结婚。

后来,真相大白。

懊悔不已的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他的母亲悬梁自尽。

之所以,啰里啰嗦说这两个故事,是因为这样的悲剧都发生在亲人之间。非常痛,痛彻心扉,痛不欲生。

而,这部**也是。为了救一个孩子,必须牺牲另一个。手心手背都是肉,让人情何以堪?

虽说,我觉得这个妈妈莎拉偏心,固执。可,来个换位思考,你处在那个位置,你会怎么选择?

**《唐山大地震》中的妈妈,不也面对着艰难的选择吗?是选择救弟弟还有选择救姐姐?如果,你只有一次机会?

扯远了,思绪拉回。

这部**的导演是尼克卡索维茨,他是美国著名导演,编剧。在**中,他把人物结局改变了。而,原著里,则不同。

在**结尾,凯特离去。妈妈莎拉重返工作岗位。哥哥杰西考到某艺术院校学习。爸爸退休,从事社会救助工作。安娜愉快成长。

一家人的生活,恢复平静。

而,在这部小说的结尾,则比较悲剧。作家“安排”妹妹因车祸死去。顺其自然把妹妹的肾脏“捐”给了姐姐凯特。妹妹安娜就永远成了姐姐的“守护者”。

你喜欢,哪个结局呢?

这部**是根据美国作家朱迪皮考特长篇小说改编。

因为涉及捐肾,亲情,友情,爱情,图书出版之后,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同时也非常畅销。

后被改编成**,2009年6月26日,就在美国上映。其实,是一部老**了。只是其中情节过于敏感与离奇,至今拿来看,依旧不失为一部好**。

**前后呼应,结尾,妹妹安娜又坐在河边。淡淡一笑,深情自白,片尾曲如同河水缓缓流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5277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5
下一篇2023-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