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研究同性恋的著名人物

外国人研究同性恋的著名人物,第1张

达芬奇的痛

“鸡奸者”的指控是达芬奇一生的隐痛。1476年,他被控与17岁的男模特发生关系,在两次听证会后,这案子因为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这次审判无疑给达芬奇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之后的岁月里,他竭尽所能保护自己的私生活,甚至用倒写法隐藏真实思想。所以,一切关于他是同性恋的猜想都停留在捕风捉影的阶段。

但不论如何,这仍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许多历史学家指出达芬奇倾向于男性,他一生从未与任何女人有过亲密关系,他的画作也证明了他对男性美的迷恋。他的素描基本上只针对男性裸体,对性器官的描绘尤其引人注意,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很少画到女人脖子以下的部分,即便画了,性器官也非常模糊甚至扭曲。

另外,达芬奇笔记本里的许多注释暗示了他与男学生Gian Giacomo de' Caprotti的暧昧关系,据说这关系持续了20年。达芬奇去世前不久完成的画作《施洗圣约翰》美丽却妖冶,画中那男女莫辨的圣约翰原型就是Caprotti。

1910年,弗洛伊德利用达芬奇的笔记作为原材料对其性取向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达芬奇将他的性欲表达在作品中,许多未完成的作品便是一种性挫败的象征

米开朗基罗:卡瓦切里的囚徒

米开朗基罗终身未娶,不少人据此推断他喜欢男人,恰好达芬奇也有此倾向。说米氏是同性恋者并非空穴来风,他确实不怎么爱女人,甚至无法在有女人的屋里多停留。他的雕绘中也有女性内容,却从未涉足过娇媚的少女题材,绘制的都是丰腴、成熟的女体,呈现出接近男性的力度,据说米氏即便在绘画女体时,用的也是男性模特。

他与多个男模特有过情感纠葛,为他们写下了众多诗篇。比如他曾花去整整一年时间在早夭、漂亮的布拉奇之墓上刻下诗句:“我卑微的尘躯不再享有,/你的迷人的脸庞与美丽的双眼,/但任何力量都抹不掉你我共枕相拥时,/两个灵魂相融所迸发的火焰。”而最得他倾慕的无疑是罗马贵族托马索·卡瓦切里。

1532年秋天,23岁的卡瓦切里在圣安杰洛与米开朗基罗初次见面。他翩翩的风度、高贵的姿容立即吸引了米氏——米氏对男体的敏感与热爱近乎痴狂,这也令我们有幸看到《大卫》、《摩西》、《奴隶》组像、《创世纪》等一系列惊人之作。

见到卡瓦切里的几个月内,米开朗基罗画出了他最好的几幅素描,其内容全部来自希腊神话,有驾驶金车马的法厄同,有被秃鹫不断啄食肝脏的提图斯,有为宙斯斟酒的美少年伽尼墨得斯。为美第奇礼拜堂制作朱理亚诺公爵雕像时,米氏所雕的面部是卡瓦切里的脸孔,他对他的眷恋,由此可见一斑。诗歌中,米氏更将对方的名字比做他赖以生存的食物,接着又写道:“不……食物只营养我的身体,你的名字却滋润我的身体和灵魂,使它们充满快乐,只要有你在我心中,我不再感到悲哀,也不惧怕死亡。”

英俊的卡瓦切里也没有背叛艺术大师深切的情感付出,他始终是他忠诚的赞赏者。直到米氏弥留之际,卡瓦切里仍守在他床前。

郑板桥和袁枚:欲为金臀立法的忘年知己

同性恋之风在中国源远流长,到了明清,随着市民经济日愈发展,也随着市民娱乐(包括戏剧小说业)的蓬勃兴盛,同性之好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著于文字。福建一地甚至被公认为培育“男色”的温床。李渔曾写道:“此风各处俱尚,尤莫盛于闽中……不但人好此道,连草木是无知之物,因为习气所染,也好此道起来。深山之中有一种榕树,别名叫做南风树。凡有小树在榕树之前,那榕树毕竟要斜着身子去钩搭小树,久而久之,钩搭着了,把枝柯紧紧缠在小树身上,小树也渐渐倒在榕树怀里来,两树结为一树,任你刀锯斧凿,拆他不开,所以叫做南风树。”文人雅客多将“南风”视为风雅,清代书画名家郑板桥与性灵文人袁枚便是其中最知名的两位。

“(余)好色,尤多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这是郑板桥的自述。他在山东潍县任县令时,有一次,一美少年因嗜赌犯律,当众被施杖责。郑板桥观刑时,见少年美臀受创,竟心疼得忍不住落泪!

袁枚则在《随园诗话》、《子不语》、《续子不语》中,一再谈及龙阳之美,心向往焉。因为他翰林文人、风流俊雅的身世姿容,投怀送抱者颇多。《随园轶事》中载:“先生好男色,如桂官、华官、曹玉田辈,不一而足。而有名金凤者,其最爱也,先生出门必与凤俱。”

郑板桥71岁时,在清明日红桥诗会上与48岁的袁枚有过一次会晤。二人乘兴唱酬,甚为欢畅。酒至半酣,板桥说:“若有机会参与朝廷立法,我定要做一件事!”

“什么?”袁枚好奇地问。

“今日之衙门,动辄板子伺候,那板子偏又打在桃臀之上。若是佼好少年,几家伙下去,岂不将美色全糟蹋了?”郑板桥慨然陈词,“我要是有那个权力,一定要将律例中的笞臀为笞背,这才不辜负了上天生就的龙阳好色。”

袁枚一听,立即产生“与我心有戚戚焉”的认同感,与郑拊掌长叹,引为知己。此后,袁枚多次对朋友引述板桥之志,嗟叹说:“郑大(即郑板桥)有此意,惜断不能办到,然其所以爱护金臀者,则真实获我心矣!”

郑板桥一生花在男色上的钱财,不在少数,年老之时仍热衷此道,这也意味着他要付出更昂贵的代价,因为没有孪童会免费接待他,也没有少年会自动宽衣解带。这一切,不由他伤感而现实地说:“自知老且丑,此辈利吾金而来耳。”如此直接的刺激激发了郑板桥对时光流逝、人生虚无的自觉意识,令这一生孜孜于名利权益的画家由寂寞而感悟,开始正视自己苍白的须发,最终在他人生的最后旅程中,创造出他最具艺术性的代表之作:枯瘦的秋竹、寂寞的兰花。

而此时,袁枚正在专心致志地讲述一个故事,一对美少年心心相映,出入同行,为了维护贞洁不受某粗鲁的第三者的玷污,合力将之杀死并因此伏法被诛。袁枚写道:“二少年者,平时恂恂,文理通顺,邑人怜之,为立庙,每祀必供杏花一枝,号双花庙。”这枝风姿绰约的杏花,几乎伴随了袁枚一生。直到年过花甲,他还收了年轻美好的刘霞裳为弟子,每次出游登山,必与同行,所谓“从游朝腊屐,共寝夜连床。寒暑三年共,文章一路商”。对于他人的置疑、腹诽,袁枚不以为意

音乐家布里顿和皮尔斯:求你让我早走一步

同样为《魂断威尼斯》所吸引的还有一对同志恋人——作曲家布里顿和他的爱人、男高音皮尔斯。

1930年,布里顿的合唱作品《一个男孩的出生》入选BBC歌手的演出作品,在演播室里,他遇见了歌手皮尔斯。六年后两人正式相恋,他们的罗曼史持续了四十年,直到布里顿去世。事实上,这正是布里顿所愿,他曾无限深情地对他的“大天使”皮尔斯说:“你一定要让我先死,求求你,让我早走一步。没有你,我无法生活。”

皮尔斯音色绝美,布里顿为他度身创作了一系列声乐作品,包括令他一举成名的《彼得·格兰姆》。1946年该剧在美国檀格坞音乐节上首次亮相,指挥是伯恩斯坦。同年,两人共同成立了英国歌剧协会,并在萨弗克的一个小渔村爱尔堡安了家。之后,他们发起了爱尔堡音乐节,延续至今。1972年,他们共同创办了布里顿-皮尔斯音乐学校。

1974年,皮尔斯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了布里顿谱曲的《魂断威尼斯》,这也是布里顿最后一部歌剧作品。当时布里顿刚做完心脏手术,但为了参加首演,他居然奇迹般地恢复过来。曾有人评价,皮尔斯演唱的阿申巴赫有一种奇特的幸福感,而这幸福感,来自于迟暮的爱人。1976年布里顿因心力衰竭去世,死在爱尔堡家里皮尔斯的臂弯中。十年后,皮尔斯在爱尔堡去世,按照遗嘱,他被葬在爱侣布里顿身边。

马勒、托马斯·曼、维斯康蒂: 三个人的《魂断威尼斯》

一天,马勒无意间推开著名男中音西奥多·莱希曼的门,发现他正和一个合唱队的男生厮混。莱希曼立刻被扫地出门,几个月后便心碎而死。马勒一向同情少数派,何以这次如此绝情?于是大家注意到那些试图勾引他而屡屡失败的女高音们的猜测——马勒此举是为了自保,如果莱希曼的丑事被别人发现,他多少有瓜田李下之嫌。

在马勒去世之年,托马斯·曼以马勒为原型创作了一部经典同性恋小说《魂断威尼斯》,讲述作家阿申巴赫在威尼斯邂逅了一位美少年,于是留连在霍乱笼罩的城市。马勒到底是不是同性恋,谁也说不清,但托马斯·曼在听了第八交响曲后,激动地发现了其中的同性恋倾向,感到“自己黑暗的激情突然明亮了”。《魂断威尼斯》其实是托马斯·曼的自传,在他死后公布的日记中,人们终于发现了那看似甜蜜的家庭生活背后的真正秘密,他的爱情对象从来不是妻子,而是一位年轻的提琴手、画家保罗·恩伯格。

六十年后,大导演维斯康蒂在风烛残年将《魂断威尼斯》搬上了银幕。大概只有这部作品才能表达他初见美少年伯格时的倾慕之情。那一年,他五十八岁,伯格二十四岁。之后的十年中,伯格成为他**中的主角,亦是他生活的伴侣。《魂断威尼斯》中美少年达齐奥的扮演者是从三千名少年中精选而出,忧郁而纤弱,简直是至美的化身,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想见伯格在维斯康蒂心目中的地位。这一次,阿申巴赫从托马斯·曼的代言,变成了维斯康蒂的代言。在托马斯·曼的笔下,阿申巴赫死得疲倦,而在维斯康蒂的镜头中,美少年在海滩上嬉戏,而阿申巴赫远远地望着他,在霍乱的折磨中伸出手去想要抓住那瞬间的美景,却咽了气。背景音乐是马勒第五交响曲,据说后来很多同志爱人选择去威尼斯殉情,必要听这首交响曲。

现在,马勒本人是不是同性恋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音乐为同志艺术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灵感,而其最权威的演绎者亦都是同志,比如伯恩斯坦,比如米特罗普洛斯,比如MTT。也许,只有有了同志间细腻、惆怅、不同寻常的感情经历,才能体会马勒那神经质的奇妙艺术,他对美、爱与死的迷惘之情。

指挥家:狄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伯恩斯坦、MTT

迈克·提尔森·托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人称MTT——大概是第一位无需掩饰自己同性恋身份而获得巨大成功的指挥家。

MTT从不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性倾向,但却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同性恋音乐的贡献。在1995年就任旧金山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后,他不仅用天才的指挥艺术、独特的音乐感受征服了听众,而且致力于演奏同性恋作曲家的作品,他希望通过古典音乐这一媒介来表现同志生活以及同性恋的历史。为了让人们思考同志创作与古典音乐的关系,他在2000年6月组织了一次“美国少数派音乐节”,主打Lou Harrison、Lukas Foss、Earle Brown、Steve Reich、David Del Tredici等同志作曲家的作品。2001年5月,他又指挥首演了Del Tredici的系列作品《同志生活》,这部音乐作品以艾伦·金斯堡、汤姆·岗恩、保罗·蒙尼特的诗歌为基础,探究了美国同志面临的处境以及他们与艾滋病斗争的经历。

MTT幸运地红在了政治正确的时代,而在上世纪的美国,如果同志想在古典音乐圈里混饭吃,最好还是别说出来。狄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Dimitri Mitropoulos)便是这样一个悲剧。有一次,这位天才希腊指挥家口无遮拦地将自己与纽约爱乐乐团的排练比作做爱,而演出则是他们孕育的“婴儿”。这个比喻出自一个同性恋之口,让整个乐团无地自容。不久,报纸上登出整版批评文章,大标题是《纽约爱乐到底怎么了?为什么?》,矛头直指米特罗普洛斯。希腊人最终不得不黯然离开,不久就因为心脏病发作死在了舞台上,死前正在排练的是马勒第三交响曲。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米特罗普洛斯离开纽约爱乐时,提名了一位充满阳刚之气、英俊潇洒的继任指挥——伯恩斯坦,大家都以为他是异性恋。可惜,这位万人迷在年轻时代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性向,大学里他曾写过同性爱情的论文,质问“为什么如此美好的情感要受到反常之说的玷污”。伯恩斯坦比他的前任聪明之处在于,当年准备提携他的恩师库塞维茨基问他是否同性恋时,他矢口否认,于是成功地当上了纽约爱乐的助理指挥。他甚至与一位艳丽无双的女演员结婚,子孙满堂。一次晚餐时,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丝出其不意地问

当我在被誉为四串文化明珠的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维罗纳徜徉,当我置身其中品味那古谜与美丽传说时,却意外地发现,在意大利的诸多名胜古迹都有一个美丽浪漫而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它们是那样的生动,那样的鲜活,一处古迹承载一个爱情故事,一个爱情故事妆点一处风景;故事使风景更美丽,风景让故事更动人。

在罗马,为爱情许个愿

  在一个人潮涌动的喷泉旁,主人公背向池水,将第一枚硬币由左心房丢过右肩,一道美丽的银亮色的抛物线滑过池水上空,硬币慢慢地飘落于水底。接着,第二枚硬币以相同的姿态又从主人公的手心抛落于水池……

  这是一个虔诚的游戏,是《罗马之恋》、《罗马童话》等经典爱情片的经典镜头。这个地方就是罗马著名的特莱维喷泉,是情侣们在罗马的必游之地。

  在这里抛币许爱情愿的人,据说有两种,一种是热恋中的未婚情侣,希望爱情成功,白头偕老;另一种是另有所爱的已婚男女,希望离婚成功,早日与婚外情人并结连理。不论是那种人,当每一枚硬币缓缓沉落,随着“叮咚”一声脆响,抛币人的心情一下子就舒展开来,对生活对爱情更加充满希望。仿佛那“叮咚”的声音,就是许愿池对他们美好愿望的回应。

在佛罗伦萨,邂逅梦中情人

  到了意大利,当然也不能错过佛罗伦萨。诗人徐志摩给这座城市的译名是“翡冷翠”,听听这样的名字,便足以唤起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美好遐想和珍贵回忆。

  在贯穿全城的阿尔诺河上,横跨着很多座造型优美的古桥,每座古桥都记录着一个昔日的传说。但最不能不去的,是位于三圣桥下边的老桥,那是阿尔诺河上的唯一的廊桥,像一条“空中走廊”,把乌菲齐美术馆和比蒂宫连成一体。而这座桥之所以出名并不在于建筑艺术本身及其实际功用,而是这里曾经演绎过另一个版本的“廊桥遗梦”,它的主人公便是大名鼎鼎的伟大的诗人但丁

  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阳光洒在阿尔诺河上,波光闪闪,把河上的廊桥和桥畔的行人映衬得更加光彩夺目。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少女在侍女的陪伴下在河畔漫步,正往老桥走来;这时,但丁正从廊桥的另一头朝着少女的方向走来,两人在桥头不期而遇。但丁凝视着少女,既惊喜又怅然;而少女却手持鲜花,双目直视前向,径直从但丁身边走过,仿佛没有看见但丁。但她的眼里放射出的那异样的光芒和脸上异样的潮红却透露出少女情动的信息。

  这是著名画家享利·豪里达在他的油画《邂逅》中所描绘的但丁与贝特丽丝相遇并一见钟情的情景。画中手持鲜花的少女就是诗人但丁的梦中情人贝特丽丝。

  其实,这幅油画所描绘的仅仅只是但丁初恋的开始。贝特丽丝最终并没有嫁给但丁,在但丁第二次见到她时,她已被迫嫁给了一位伯爵,但不久就夭亡了。贝特丽丝带走了但丁的梦想,但把美丽和哀伤留给了但丁。但丁是个对爱情矢志不愈的人,他一直爱恋着她,永志一生。这样的哀伤和思念,成就了他早年诗作《新生》。

  但丁在《新生》中抒发了自己对贝特丽丝的一片纯真的爱恋之心后,继而将他的恋人描绘成追求天国真理的化身,她的灵魂飞向天空,得到了新生。即便到了晚年,但丁对贝特丽丝的那份执着依然难以释怀,他在《神曲》中,以把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他进入天堂的女神,以此来寄托他对贝特丽丝的美好情感。

  爱情催生了《新生》,《新生》又为他晚年创作《神曲》作了情感和素材的准备。而这一切都起源于廊桥的一次邂逅。正是在廊桥的这一次邂逅造就了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伟大的诗人”(恩格斯语)之地位,同时也造就了一处浪漫的旅游景点和爱情圣地。

  “想不想邂逅梦中情人?”到佛罗伦萨旅行,当地导游总会带着一脸的神秘,这样问你。然后,告诉你关于老桥与但丁的故事,并煽动你一定要在老桥上的金店里买上一枚戒指,为即将邂逅的梦中情人准备好爱情的信物。虽然这只是导游惯用的旅途“调情”手法。但到了佛罗伦萨的人都深信,老桥确有爱情的气场,在桥上走一走,逛一逛,即使不能像但丁一样在桥头邂逅美丽的贝特丽丝,但只要在这个气场里泡一泡,至少可以领略但丁爱情的真谛。

在威尼斯,情定日落桥

  一条幽深的水港,一条弯月般的小船,小船上有对初恋情人;在一座精致的桥梁下,夕阳映照在恋人初吻的脸上。如此美好而感人的画面,是影片《情定日落桥》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幕。它的背景就是威尼斯,而背景中那座精致的桥梁就是威尼斯著名的叹息桥。

  叹息桥是威尼斯最经典的桥梁。它一头连接总督府的法庭,另一头是总督府对岸的牢房。据说过去犯人在庭中审判定罪之后,就会从总督府宫殿走出,经过叹息桥后被送进牢房。仅仅一桥之隔,却可谓天堂与地狱之别。这些垂死的犯人,在经过叹息桥这座唯美的大理石桥时,透过雕花的窗口看到外面美丽的水都风光,想起自己曾经与恋人就在同一座桥下幽会的甜蜜生活,都会忍不住发出深深的叹息,叹息桥因而得名。至于它的初始名称“日落桥”从何而来,我问过当地导游,也查过一些资料,却未找到答案。

  据说《情定日落桥》的编导之所以选择这里做主题性外景,正是因为这座桥下自古就是威尼斯人谈情说爱的地方。相传,当年的大情圣卡莎诺瓦常与他的新女友贡多拉,在日落的钟声响起的那一刹通过叹息桥,同时不失时机地把“初吻”献给自己的恋人。卡莎诺瓦用这样的方式先后在这座桥下俘虏过众多女子的芳心。为了纪念这位大情圣,人们在距叹息桥不远的地方立了一组雕塑:卡莎诺瓦手执一位纤细的贵妇,其翩翩风度和深情的眼神一点都没有辜负“大情圣”的封号。据说他之所以是唯一成功逃脱威尼斯监狱的嫌犯,靠的就是他那位具有贵妇人身份的情人。

  当这一传说被著名导演戴安·莲和泰隆·尼尔斯勃纳在《情定日落桥》里向世人演示之后,威尼斯及其叹息桥成了欧美年轻人心目中向恋人表达爱慕之情的最浪漫的地方。“日落的钟声响起时,我要在日落桥下吻你”的台词也随之成为最经典的爱情表白,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到了维罗纳,有情人终成眷属

  维罗纳是一座历史悠久、有着25万人口的意大利中等城市,它北靠阿尔卑斯山,西临经济重镇米兰,东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罗马。不过,让维罗纳城享誉世界的,并不是它的地理位置及其宜人的风光,而是因为,它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生死相恋的地方。

  16世纪末,并未到过意大利的莎士比亚,在伦敦的一家咖啡馆里无意中听到意大利北部重镇维罗纳的一对年轻人忠贞不渝、生死相爱的故事,深为感动。于是,以这对传说中的两位年轻人为原型,以他想象中的维罗纳为场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写成了不朽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翁名剧面世以后,尤其是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好莱坞和意大利的**制片人多次将这部名剧搬上银幕之后,维罗纳城随之成为全世界年轻人心目中的爱情圣地,每年都有数百万人不远万里,到这里来感受爱情的真谛。

  维罗纳市政府借势造势,将位于卡佩罗街23号的一座院落买下当作凯普罗特的家。于是就有了人们深信不疑的朱丽叶的故居。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经典、最成功的一次现实与虚构的对号入座。这个弄假成真的朱丽叶故居,是一个典型的中世纪的古宅,院内是鹅卵石铺就的地面,院墙上爬满了长青藤,整个小院显得古朴而幽静。

  与大门相向而对的就是朱丽叶和罗密欧幽会的阳台,来此朝圣的情侣们大都会在阳台上相拥留影。与剧本情节所不同的,只是男友无须向罗密欧一样从绳索上攀上阳台。

  在阳台之下的石墙便是著名的“爱情墙”。凡是没有被青藤覆盖的地方,凡是伸手能触及的地方,都写满了祝福爱情的文字和图画。图画有丘比特的神箭,也有心型符号。不同颜色的图案、不同语种的文字构成一幅巨幅蜡笔画,把原本陈旧灰暗的火灰石墙壁装点得五彩缤纷。

  在院内的侧耸立着朱丽叶的铜像。雕像本身算不得精致,但美少女的形象却刻画得十分逼真,她左手下垂轻提裙裾,右手上曲于胸。看其形,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品其神,深情款款、略带哀怨,似乎在期待罗密欧的翩翩来临。打量这尊塑像,不能不让人想起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族阴森的墓室里,面对休克中的朱丽叶说出的一句台词:噢,朱丽叶,你为什么还是这么美丽!

  虽然这尊铜像因受时光侵蚀整体上看上去已失去了黄铜的本色,但右臂和右乳由于被游客频繁的触摸而显得异常光滑明亮。触摸朱丽叶的乳房并无非礼之意,只是深信摸了朱丽叶的乳房就能得到她的点化,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把情感都倾注到了朱丽叶的雕塑、阳台和墙壁上。不远万里赶到这里来的,更多的是一些正在热恋中的情侣,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在朱丽叶的阳台上重温“朱丽叶”与“罗密欧”的深情一吻,在阳台下的墙壁上写下他们爱的誓言,然后,在朱丽叶的塑像前留下他们的双双对对的倩影,最后,再摸一摸朱丽叶的右乳,以求得爱神的保佑。(《海内与海外》)

文/陈二灰

评《魂断威尼斯》

托马斯·曼,是德国的小说家与散文家,他出生于1875年的德国北部,从小深受家庭艺术气息熏陶的他就立志做一个作家,当然后来他确实做到了。在21岁时候,他就成为了一名自由作家。在1897年,也就是托马斯·曼23岁之时,开始创作了其人生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布等勃洛克一家》并于1901年发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他以后在德国的文学地位奠定了基础。作品的成功,更是激发了他对创作的热情,这一份对创作的热爱,无论是晚年时期身处反法西斯战争的流亡时期,还是他的著作被德国查禁,亦或是国籍与博士学位被剥夺,他依旧坚持写作,并且在参加反法西斯斗争的时候,发表了长篇巨著《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的前三部以及《绿蒂在魏玛》(1939)等。

关于本书:

《魂断威尼斯》,又称《在威尼斯之死》、《死于威尼斯》、《威尼斯之死》。它讲述的是一段艺术家追寻美与生命失落的唯美故事,也可以说它是一部关于罗马教皇爱上近卫队长圣·塞巴斯蒂安式的同性之爱的凄美故事。《魂断威尼斯》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近半百,在文学界享有不小名望的作家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对于自己长年投身于写作生涯而感身心疲惫,希望通过一场旅行以求身心舒缓,并开启了前往充满魅力的水都——威尼斯之旅。在他下塌的威尼斯丽都岛旅店里,阿申巴赫邂逅了一位长得与古希腊高尚雕塑一般的长发美少年,并对其产生了一种不可抑制的情愫,就算在生命被威胁的情况下,仍旧不愿离去却最终在旅店里逝去的一个故事。

托马斯·曼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庭中,他的哥哥亨利希·曼后来也成为了德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曼的大多写作题材都来源于生活,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本《魂断威尼斯》灵感就来源于他的一次旅行。

1911年5月,36岁的托马斯·曼与妻子、兄长一起到威尼斯旅游,他们当时下塌的饭店是岛上最好的,可惜不巧的是遇上了恶劣的天气,同时还有可怕的烈性传染病正在传播中,他们不得不结束旅行回国,而就在下塌的饭店里,托马斯遇见了有着家庭老师陪伴孩子的波兰家庭,其中一位身穿条纹水手衫的美少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段威尼斯之旅为他创作《魂断威尼斯》提供了素材。而在他喜爱的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的音乐交响曲影响下(他在交响中发现了同性恋倾向)更是将同性恋这一原素加入到作品中去。《魂断威尼斯》中的主人公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原型就是托马斯·曼本人,而主人公的名字也有一半是引用了他最崇拜的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的名字,而书中的少年达秋就是他在威尼斯邂逅的波兰少年,故事发生地也选在了威尼斯水城。托马斯·曼将旅行中那段奇遇完完整整的搬到了作品中,也将那种不可抑制的情愫溶入到《魂断威尼斯》中。

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之一,它素有“水城”之称,同时还享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在这里到处都有画家、作家、音乐家的足迹,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氛,而阿申巴赫,一位追求极致美的艺术家,他觉得只有在威尼斯才能找回在生活中失去的美好,但前往途中遇到的却是灰暗阴郁的天空、潮湿发霉的船板、邋遢驼背的水手、陈旧昏暗的意大利老船、假扮年轻人的丑陋老人以及野蛮凶狠的贡多拉船夫,威尼斯丽都岛只给他带来了一种极度想逃离的冲动,旅行还未真正开始他就已经想要草草结束,直到他遇见了拥有如神祗一般美貌的波兰少年达秋。阿申巴赫与少年达秋之间几乎从未有过语言上的交流,更不曾发生实质性的身体接触,有的只是阿申巴赫对少年远远的凝视、内心的臆想、悄悄的跟踪、欣赏艺术品般的快乐与喜悦, 剧情虽然仅仅如此,但通过作者对主人公内心戏的深入刻化与描写,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流传至今的一部经典唯美小说,也有人将这部作品称作同性题材的小说。

在《魂断威尼斯》这部作品中出现了托马斯·曼写作中经常会存在的主题“疾病”与“死亡”,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得知威尼斯城已被恐怖的瘟疫所漫延,但他却因为不舍离开有达秋的地方,仍然不顾死亡的威胁,依然决然的留到了生命的最后。书中有一句话,非常适合阿申巴赫的这一决定“这是一条既甜蜜又危险的道路,是条错误和罪恶的道路,势必会导入歧途。” “我们势必会误入歧途,势必要放荡,势必永远要做感情的冒险家”他选择留在有瘟疫的威尼斯,最终让自己染上了瘟疫,而死在了威尼斯。

读完《魂断威尼斯》,你会赞叹托马斯·曼意识流手法的拿捏近乎于巅峰状态,整个故事都处于内心自我营造的氛围中,他对少年的臆想与迷恋近乎于疯狂状态,随着“爱人”的出现流露出喜悦的表情,随着“爱人”的一颦一笑,他的情绪与心弦也随之起伏不定;随着“爱人”与同伴之间的嬉笑打闹,他像个父亲一般在旁慈爱的看着、笑着。这是一场非常纯粹的古典希腊式精神恋爱(虽然整个过程只是阿申巴赫一个人的意*行为)也是一场同性之间不可言明的“畸形爱恋”(作者托马斯·曼自己就是同性恋倾向者)。阿申巴赫对达秋的这种爱恋,有如艺术家欣赏一件罕见的雕塑,珍贵;这种爱恋,有如一位慈父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子女一般,宠爱。

对于《魂断威尼斯》这部作品,作者本人曾说:“《魂断威尼斯》确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结晶品,这是一种结构,一个形象,从许许多多的晶面上放射出光辉。它蕴含着无数隐喻;当作品成型时,连作者本人也不禁为之目眩。”

有古镇情结的人,骨子里

都有那么一丝丝浪漫因子

总想将那些安静的怀想

在岁月腐朽的雕梁画柱间安放着

这6大浪漫古镇之一

满足您所有的古镇情节

01 乌镇

乌镇,秀美的水乡风貌、风味独特的 美食 佳肴、深厚的人文积淀展示出一副迷人的 历史 画卷。清晨在小巷走一走,细数古镇的三十多座古桥,置身于一段古老的岁月。

这里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温柔至极。漫步在乌镇的巷子中,感受生活的平淡和宁静,给自己的心也放一个假。

乌镇是一个梦,一个关于江南水乡,关于古镇情怀的梦,她没有极尽的奢华,没有浓郁的色彩,却足以让人魂牵梦绕。

02 丽江 大研古镇

丽江古城大研镇,是丽江行政公署和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所在地,为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古城以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格特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等称号。

古城深厚的 历史 积淀、悠久的文化传承、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落,以及五彩石铺就的街巷,一米阳光下的柔软时光,都让人心之所向、梦之所往。

03 平遥古城

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登上城墙,可以俯瞰古城全貌。其中,南门(迎熏门)的城楼最为精美,而且这边靠近民居,还能看到古城里人们的生活。

漫步在至少有200年 历史 的石板街道上,看着两边鳞次栉比的明清古建筑,投宿在百年以上的民居里,时光倒流,物我两忘。

一砖一瓦一座城,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圆月爬上天空,让月色照耀下的平遥古城,显得更加美丽。

04 凤凰古城

许多人说,在凤凰的时光犹如一场梦,不愿醒来,百年的吊脚楼和乌篷船,向人们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沱江水不停流转。

碧绿的沱江,像一只妖娆的凤凰蜿蜒在古城中,涓涓流水生生不息地流淌着,与鳞次栉比的吊脚楼相互映衬着,像一幅美丽的古城画卷。

美丽的湘西小城,除了沱江、吊脚楼和温柔的苗族少女,如今已成为文艺青年们邂逅爱情之地。

05 黄姚古镇

作为中国最美十大古镇之一的黄姚,因为交通不便,宣传力度不大而鲜有人去。

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清水秀,岩洞暗河幽深,亭台楼阁,古树祠堂,深山寺观,天人合一,是一个天然的山水园林古镇。

黄姚所在的贺州是中国第一个长寿村,空气清新得像天然氧吧,在那待几天的感觉可以多活好几年!

06 同里古镇

行走于同里,你会发现走几步就有一座古桥,而河流更是贯穿整个小镇。

这里家家临水,户户通船,泛舟在清澈的河道间,两岸花香弥漫,一派祥和,尽显江南水乡的一片柔情。

她左手挽着姑苏的衣袖,右手牵着西子的杨柳;她既有长江的忠厚,又凝结太湖的灵秀……

《偷天换日》(The Italian Job)

最开始偷黄金就在威尼斯

中文名称:偷天换日

英文名称:The Italian Job

别名:意大利任务

资源类型:HDTVRip

发行时间:2003年

**导演:F·格雷 F Gary Gray

**演员:马克·沃尔伯格 Mark Wahlberg Charlie Croker

查理兹·塞隆 Charlize Theron Stella Bridger

唐纳德·萨瑟兰 Donald Sutherland John Bridger

Jason Statham Handsome Rob

塞斯·格林 Seth Green Lyle

Mos Def Left Ear

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Steve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制作团队:TLF

简介:

转自TLF

◎译 名 偷天换日/意大利任务

◎片 名 The Italian Job

◎年 代 2003

◎国 家 美国/法国/英国

◎类 别 动作/冒险/犯罪/惊悚

◎语 言 英语

◎字 幕 简英繁

◎IMDB评分 69/10 (26,094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317740

◎文件格式 XviD + AC3

◎视频尺寸 784 x 336

◎文件大小 2CD 2 x 49 x 15MB

◎片 长 111 Min

◎导 演 F·格雷 F Gary Gray

◎主 演 马克·沃尔伯格 Mark Wahlberg Charlie Croker

查理兹·塞隆 Charlize Theron Stella Bridger

唐纳德·萨瑟兰 Donald Sutherland John Bridger

Jason Statham Handsome Rob

塞斯·格林 Seth Green Lyle

Mos Def Left Ear

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Steve

Fausto Callegarini Italian Guard

Stefano Petronelli Garbageman/Thug

Fabio Scarpa Garbageman/Thug

Cristiano Bonora Garbageman/Thug

Tiberio Greco Garbageman/Thug

Jimmy Shubert First Detective

Tammi Cubilette Second Detective

Mary Portser Stella's Receptionist

剧情简介:

以查理(马克·沃尔伯格饰)为首的一伙职业盗贼,其中包括内线史蒂夫(爱德华·诺顿饰)、电脑黑客里尔(塞斯·格林饰)、驾车能手罗勃、爆破高手“一只耳”和专攻保险箱的约翰,在意大利威尼斯完成了一票大买卖,抢得了大量黄金。就在几个人满心欢喜准备分钱的时候,史蒂夫竟一个人带着金条溜之大吉。

为了抢回属于自己的那份,剩下的人只好重新出发,与新加入的漂亮女贼斯黛拉(查理兹·塞隆饰)一起来到洛杉矶。为了抢在史蒂夫把金条脱手之前找到他,一伙人成功的控制了洛杉矶市的交通系统,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城市交通阻塞。而他们驾驶着迷你型宝马车,在装甲车与直升机的追逐下,在大街小巷甚至是地铁隧道里,完成了一场惊天大逃亡。

卖点一:经典重拍

本部影片是1969年同名英国影片的重拍版。老版中汇集了大批当年英国影坛的红人,其中最着名的当属至今仍活跃于影坛的宿将迈克尔·凯恩,以及本尼·希尔(Benny Hill)和诺尔·克华德(Noel Coward)等等,该片被公认为英国**的巅峰佳作之一,在英国**学院评出的100部最佳英国**中名列第36。此次卷土重来,当然首先是瞄准了那些怀旧的人们。

最近一段时间,翻拍经典已经成了一种拯救票房的良药。《芝加哥》的成功就不必说了,前不久道格拉斯的《特务亲家》,也用了“借尸还魂”的手段。不过重拍经典老片或改编戏剧、漫画作品这种手段,最大的不利之处就在于剧情已经被无数人已经熟悉,没有了那种神秘感与新鲜感。所以能否在剧本改编上多下功夫,是此类影片能否成功的关键。

由于新版的筹拍历经10年之久,所以剧本也数度被改写,牵涉到的编剧达9人之多(不过恐怕还是破不了《霹雳娇娃》17名的惊人纪录),最后接受的,是夫妻档Donna Powers和Wayne Powers,两人此前的作品是惊悚片《水深火热》(Deep Blue Sea)和《情人劫》(Valentine)。尽管事前如此大动乾戈,但据有的影评人反映,本片属于典型的换汤不换药产品,人物和影片的场景道具虽已然今非昔比,但是基本情节的核心并没有太大改变。不知道制作方声称的不一样之处,是如何通过结局与细节具体体现的。

卖点二:火爆飞车

为了达到良好的声光效果,尤其是为了表现最后在洛杉矶街头的追逐戏,制作方特别与宝马公司签订合约,在影片中使用了他们新款的迷你跑车(MINI)。这种微型跑车,体积相当精简,性能却十分卓越,在拥挤的街道穿梭自如是家常便饭,上至人行道、下到地下铁照样畅行无阻才是它的最迷人之处。这也是本影片最后的重头戏,立体追逐所能实现的关键。

据说为了完美展现这场壮观的赛车追逐戏。洛杉矶市特地在好莱坞星光大道附近封闭了两个街区,实拍时动用了百辆武装卡车和多部直升飞机,并疏导了多次交通。宝马集团为拍摄该片总共提供了32辆MINI汽车,但观众在影片中看到的将只有三款:一辆红色、一辆白色、一辆蓝色。导演格瑞说,如果没有这些天赐的小车,这部**将完全不一样。“MINI是第三幕追逐戏的主要交通工具”,为此演员们都被送至驾驶学校,接受特殊训练,以便更好地了解MINI车的操控性。

卖点三:群星荟萃

不知道从何时起,马克·沃尔伯格已经成了主演好莱坞翻拍老片的最热门人选,他最近出演的四部片子,有三部都是老片新拍,除了本片外,尚有提姆·波顿导演的《决战猩球》和翻拍奥黛丽·赫本的《新谜中迷》。沃尔伯格显然对这部《偷天换日》很有信心,他已经公开表示这是迄今为止他表现最好的一部影片,甚至超过了此前的《决战猩球》及《摇滚歌星》,对此沃尔伯格解释说,“这部片子聚集了好莱坞最出色的年轻演员,每个人在演绎角色时都倾注了自己的个性,整部片子的人物性格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这次没有用电脑特效,而是回归传统拍摄方式,但效果却非常好,动作和特技场面都是迄今我见过的最棒的!”

与沃尔伯格的信心十足兴致勃勃形成反差的,是片中的二号男主角爱德华·诺顿。有传闻说诺顿原本对出演该片毫无兴趣,只因合约在身,无法拒绝才勉强接下。在这部群戏为主、赛车场面为辅的片子里,留给诺顿的发挥空间想必不会很大。但即便如此,这位好莱坞公认的天才演技派依然无法让人忽视他的存在,甚至有影评说这片子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诺顿的表演。

性感美女查理兹·塞隆对于本片当然也是不可少的。这类犯罪片当然都少不了一个性感香艳的美女来照顾广大男性观众的眼光。去年为观众带来一部《陷入绝境》,今年当然也少不了来一场美丽的“黄金大逃亡”。

影片简评:

导演加里·格瑞是个很善于控制节奏的人,整部影片基本上感觉不到任何停滞的感觉。这一点在前不久上映的《单刀直入》中就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出来。虽然《单》片因为积压过久,多少有点陈年旧货的感觉,但导演的功力还是不容置疑。

《偷天换日》拥有夏季票房热片的一切成功元素:出色的演员阵容、精彩的动作设计外加一点爱情作调味,但也因此而沦为刻板和公式化,对这样一部典型的暑期速食大片,最公允的评价也许是:“即使你会在不久之后把它忘记,但是对于这个夏天来说,它还是一顿非常精彩的**大餐。”

冬天去

欧洲

有三个选项,一是去南欧比较温暖的国家躲避寒冬(

西班牙

葡萄牙

意大利

),一是去北欧追极光体验极地生活(

挪威

冰岛

),一是去东欧一些景观受季节影响不大的国家(

捷克

匈牙利

德国

),下面就分别来介绍一下各自的特点~看看哪个目的地是最适合楼主的喜好

一、去南欧躲避寒冬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5508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5
下一篇2023-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