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苏轼)

百合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苏轼),第1张

        在所有我通过诗词赏析畅游过的风景名胜中,西湖是我的最爱。在上一期由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进入了浙江的诗词之旅后,本期我要借着飞来峰的飞来之势进入我最向往的西湖诗词的分享。苏轼曾说过,西湖游者,贤愚不一,所得深浅,随人而异。而他这位天才的大诗人,正是千百年来西湖当之无愧的第一知己。所以这第一期关于西湖诗词的分享,我自然要选择苏轼那为后人定义了西湖之美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赏析

附: “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频道介绍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朗读和吟诵的音频

平起式七绝·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朗读、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红点表示的,这个小红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对照。

        在上一期分享中,我由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进入了浙江的诗词之旅。我在赏析中说到,对于王安石登的飞来峰到底是在绍兴还是在杭州西湖,我自己比较倾向于在杭州西湖的说法,除了上次说到的理由以外,我还有一点私心,因为在所有我通过诗词赏析畅游过的风景名胜中,西湖是我的最爱,因而我也就能借着飞来峰的飞来之势在这一期进入我最向往的西湖的分享。

        实际上我之前已经分享过一次西湖了,那还是在“诗书优游”第一年我做“二十四节气”主题分享时曾经分享过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而且也正因为那一期分享,我和妈妈还在随后的寒假去了西湖,用了一周的时间充分领略了西湖那名不虚传的美。不过那时我的主题毕竟是节气,所以没有对西湖进行特别系统的介绍,现在做地理主题的分享,我就可以正式地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西湖了。

        西湖恐怕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诗情画意、最令人向往的湖山胜景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里有西湖。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西湖的评价是:在景观营造的文化传统中,西湖是对天人合一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阐释。这一评价可以说是恰如其分,秀美的西湖三面环山,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白堤、苏堤、杨公堤这三道人文长堤横跨湖面,将碧波荡漾的西湖分割成五片水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春花秋月,夏荷冬雪,峰峦叠嶂,岚翠依云,伴着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形神兼备的图画,以及数不清的人文掌故、历史遗迹……西湖确实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将自然与人文完全交融,宛若一颗明珠镶嵌在群山低丘与城市之间,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契合了人们对“人间天堂”的所有想象。

        不过,恐怕很多人没曾注意过,今天西湖的美景仿佛浑然天成,但实际上西湖并不是象黄山、九寨沟、桂林山水那样天造地设的美景,西湖实际是“人造”的。西湖原本是一个浅浅的海湾,1800多年以前的秦汉时期,由于钱塘江入海,在潮水的顶托作用下,泥沙大量沉积,加上海积物,将这个古海湾完全封闭,才形成了古西湖。这时候的西湖湖水属于海水,是咸水。所以西湖其实是一个潟湖在世界历史上,泻湖的命运大多是走向消亡,但是西湖后来由于溪流注入,加上其位于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导致湖泊面积扩大,趋于淡化。特别是当隋炀帝把杭州当作大运河的终点后,或者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市,当地人也意识到将西湖与大海隔起来的重要性,于是人们不断地用大运河的水冲淡西湖水,使它最终变成了一个适合提供饮用水源的淡水湖。可以说,自形成之日起,西湖就与杭州城相伴而生,和谐共存,其唇齿相依的关系一直延续至今。西湖也成为历来杭州城市兴盛的依托。

        天下的好山好水,大抵都在郊野,只有西湖却在城市之中,使杭州有“城市山林”之乐。今天的西湖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因为过于有名所以拥有一个“西湖区”,景区总面积达49平方千米。几乎所有去杭州的游客都是把西湖当成游览的重中之重,甚至有不少人是因为西湖而成为了杭州人。

        西湖留给我最初的印象来自于我之前做分享的时候在网上找到的一组 “西湖十景”。虽然妈妈说我在那之前其实去过一次西湖,但那次去的时候因为年龄太小,所以基本没什么印象。但第一次做关于西湖的分享的时候我已经十二岁半了,开始对美景有感性体会和理性认知的能力了。当我看到西湖十景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时,我真是被深深地吸引了,当时恨不得分享完了马上就飞到西湖去。也正是因为这份迫切的向往,在接下来的初一寒假,我就央求妈妈带我去了西湖。那次西湖之行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们选了一个在西湖边上的酒店,一出门就能看到广阔的湖面,视野非常好。在西湖的那些天,我们在苏堤上漫步,在白堤上看山;在幽静的杨公堤大道上骑行,在水光潋滟的碧波上划船;在花港和成群的游鱼嬉戏,在湖边看鸳鸯们或三五成群、或双双结伴;登上雷峰塔看天边的夕照,请求船工把船靠近再靠近停着水鸟的三潭……我们去岳王庙,瞻仰精忠报国的岳飞之伟岸,在风雨亭里,缅怀巾帼英雄秋瑾之遗愿;在西泠桥和断桥畔怀想苏小小、白娘子的容颜,在孤山上和放鹤亭前尽情感受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清寒……虽然冬日看不到秋月,但平湖的美景一样让人流连忘返;虽然曲院里没有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风荷,但那一池枯荷在西湖的美景中意境却丝毫不减;虽然没听到南屏晚钟,但雷峰塔上眺望,仍能感觉到净慈寺和南屏山的悠远;虽然冬日的柳条没有黄莺的啼鸣相伴,但在稍显萧瑟的枝条间我们却邂逅小松鼠们敏捷的身影时现;虽然我们没有幸运地遇到西湖的雪天,但在湖心亭闲坐,仍然可以想象张岱《湖心亭看雪》时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我曾经遗憾没能赶上西湖风景最佳的春天,但正是这次寒假的西湖之行让我相信了无论春夏秋冬西湖都美不胜收的论断,相信了无论何时去西湖都不用遗憾。冬日无雪的西湖都已经那么美了,想那“湖上春来似画图”“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苏堤春晓又是怎样一幅让人深深地沉醉的画面——长堤卧波,贯通了整个湖的南北两岸,春风骀荡,新柳如烟,桃红李白,鸟鸣婉转,漫步堤上,看氤氲晓雾中西湖如美人春睡般渐渐苏醒,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无疑是如梦如幻般最妩媚的风景线。

        说起这居“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自然不能不让人由衷怀念那用天才的创造力和一颗执政为民的赤子之心为西湖巧梳妆的苏轼。

        苏轼曾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西湖这个令人无限神往的地方,汇聚了天地间的灵气,以绝美的胜景、以无限的风情倍受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青睐,不知留下过多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白居易、苏轼、杨万里、欧阳修、辛弃疾、林逋、柳永、姜夔等诗词大家都曾在西湖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不过,若是要在其中只选出一首来为西湖做名片,恐怕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东坡先生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确实是历代人们想描画西湖之美时最深入人心的诗篇。所以我本期分享就选择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作为主题诗。

        苏轼一生中曾两次来到杭州做官,第一次是熙宁四年(1071年)到熙宁七年(1074年),当时王安石已经开始主持变法,而苏轼是反对派,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御史谢景温因此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第二次是元祐四年(1089年)到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因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而遭诬告陷害,他自知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请求外调,来到杭任知州。这次苏轼到任后,见西湖草长水涸,葑田已占西湖之半,于是在第二年上书朝廷,要求疏浚西湖。西湖的开凿始于唐穆宗长庆二年,水源本来出自钱塘江,杭州刺史白居易于钱塘门至武林门之间筑塘防海,始将江水与湖水相隔绝。苏轼的这次疏浚凭着朝廷给他的100道僧人的“度牒”,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募民开湖,花了20多万人工,终于把葑草打捞干净。据《杭州府志》记载,浚治西湖的时候,由于苏东坡的决意而为与百般筹措,工程进展尚称顺利。但是剩下的唯一困扰就是这满湖的淤泥杂草无处安置。面对这一难题,苏轼用他天才的创造力实现了一项政绩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创举,于是,西湖的淤泥杂草最终变成了一道充满诗情画意的苏堤。世间许多所谓的弃物,最终的去向往往如此。唐代褚载《移石》诗曰“不是不堪为器用,都缘良将未留心。”这一道独具匠心的苏堤的出现,不但让南来北往的车马行人不再环湖绕远,而且为空阔的水面平添了一道贯通两岸的六桥风光。而且构成这一条堤岸的六座桥的名字,即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束)浦、跨虹据说都出自苏东坡的锦心绣口。可以说,苏堤的形成在整个西湖风光的演变中乃是一次创造性的完善。正是苏轼的苏堤为西湖创造了这一成为许多园林效仿临摹蓝本的胜景,也为西湖“一湖两堤三岛”的格局和“西湖十景”的景观题名传统奠定了最初也是最诗情画意的基础。他和他的诗词也当之无愧地成为西湖风景的最佳代言。

        不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则是作于苏轼第一次来杭州任通判期间。苏轼这次任杭州通判期间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词,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夜泛西湖五绝》、《江城子·江景》等,从中足以看出苏轼对西湖的喜爱。关于苏轼对西湖的浓情蜜意,因为我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那一期分享时已经做了很多介绍,这次就不重复了。

        熙宁六年,也就是公元1073年的初春,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苏轼刚好从一场小病中康复。苏轼的好朋友——杭州知州陈襄就盛情邀请苏轼一同前往城外去踏青散心,恰好有人送来了上好的官酒,苏轼就提出不如前往西湖吧。两人就在湖上共饮美酒、共赏美景。刚开始的时候天气还是非常晴朗的,景色宜人,但没过多久就突然下起雨来了。要是换了别人也许就会扫兴而归,苏轼却不同,雨中的西湖同样让他赞赏不已,于是便有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指的是作者在西湖的船上饮酒;“朝曦”指的是早晨的阳光。“水仙王”指的是宋代西湖旁的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因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而称水仙王庙;“潋滟”意思是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方好”就是正显得美。“空濛”指的是细雨迷濛的样子;“奇”就是奇妙;“欲”意思是可以,如果;“西子”指的是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我们熟悉的成语“沉鱼落雁”中“沉鱼”说的就是她;“总相宜”就是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这两首诗翻译成白话文大致就是说:早晨迎客之时,晨曦渐渐地染红了重重群山;傍晚下了阵雨,好似要把不胜酒力的客人留下让它们渐入醉乡。这种晴雨咸宜的西湖意境可惜你们不能领会,这一杯美酒和这一湖美景我当和“水仙王”共饮共赏;天清气朗时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粼粼,景色正是最佳;细雨迷濛中的西湖,山色空灵、似隐还现,景色亦是奇妙。如果把这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那么无论浓妆还是淡抹都令人折服倾倒。

        这组诗共二首,但大多选本都只选了第二首,因而第一首鲜为人知。其实这两首诗是一个整体。第二首晴雨之歌固然是永久流传的西湖绝唱,有第一首给它打底却能让我们更好地领略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所以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首。

        第一首诗第一句写朝阳之美,第二句写晚雨之美。朝阳美在阳光明媚,染红了重重山岗,使那重峦叠翠的山岗更加光彩娇艳;晚雨美在适时而下,有意留人,留人湖中畅饮后刚好进入醉乡。所以,朝阳和晚雨都是以自己的独特之美迎接客人。这两句紧扣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中“入醉乡”写的是“饮湖上”,“朝曦迎客”写的是“初晴”,“晚雨留人”写的是“后雨”。苏轼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朝阳和晚雨以人的感情,用迎客的“迎”和留人的“留”写出了西湖山水的无限情谊。接下来第三句“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是关键。这个“此意”指什么?一般来说游玩之人都偏好晴朗的好天气,如果在游玩的途中突然下起雨来,大多都会觉得扫兴,而富有生活情趣和乐观心态的苏轼则不然,所以第二句中“留人”的情意看起来是“晚雨”的,但赋予晚雨情意的自然是有情有义有情趣的诗人。可惜友人已经“入醉乡”了,所以诗人才要把这情意和情趣和湖畔庙中被供奉的水仙王共享。他老人家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所以无论是“朝曦”还是“晚雨”都一定愿意和我同举杯共欣赏。熟悉组诗第二首的读者这时一定也已经读出来了,这里的 “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所以这第一首正为接下来的第二首做好了铺垫。

        湖光山色之间,初晴后雨之际,苏轼并没有止步于对具体实景的描摹。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家喻户晓的第二首中的前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不同。“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下,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雾氤氲中,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蒙苍茫,似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面对西湖晴雨俱佳的美景,苏轼在组诗的第二首中没有展开穷形尽相的描摹,而是选取了水与山这两个最为平常、但同时又是最为经典的代表。而在写水与写山的时候,苏轼又侧重在水光和山色上。光与色是流动的,是不可捉摸的,是变幻迷离的,他们比实体更不容易描摹。而潋滟和空蒙两个绝妙的形容词,“潋滟”状波光闪动,“空蒙”摹烟雨迷茫,恰到好处地描绘出了水光和山色的流动变幻,不但给读者留下了水光和山色的整体印象,并且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读来更具美感。另外,这两句是一组对偶句,对仗十分工整,又增加了形式上的整齐美。如果联系诗题中的“初晴后雨”四个字,会发现这是一组流水对。是流水对但又不明显感觉到是流水对,可见苏轼作诗技巧的娴熟。而从诗人“晴方好”“雨亦奇”的赞评,既可以想见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景是互文交换、对应之景,情是洒脱豪宕之情,情景交融,把西湖之美概括无余,也把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诗人这两句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似乎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细细品味却能发现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则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无时不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

        接下来诗的后两句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神地勾画出了西湖的神韵:美丽的西湖正如美人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美得令人陶醉。诗人以以绝色美人西子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一般来说,人们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方式,目的是使所描写的对象变得更加形象可感。“欲把西湖比西子”却恰好相反,它是把实体的事物比喻成一个较为抽象的对象,也就是西施。为什么说西施是较为抽象的对象?因为虽然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当西湖被比喻成每个人心中都可能不一样但却都为之醉心的绝世美人时,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之处便聚焦于那各人想象中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风神韵味,因而它所带来的想象空间也就是无限的。也正是因为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无论是晴也好,雨也好,正如对西子来说,无论是浓妆也好,浓抹也好,都同样美不胜收。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

        在古诗文中常见的是以美好的事物来比喻美人,如庄子《逍遥游》里形容藐姑射山上的神女,是“肌肤若冰雪”,曹植在《洛神赋》里则形容洛水女神“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把哭泣的杨贵妃比作“梨花一枝春带雨”……苏轼的这一比喻妙就妙在反其道而行之,以美人西施来比美丽的西湖,既新奇又巧妙,实为妙手天成的绝佳比喻。钱钟书先生曾说过:“苏轼的一大特色,就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前人也曾这样评价:“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来看,实为确论。

        这个比喻的巧妙还不止于此。关于西施我们都知道还有一个“东施效颦”的故事,是说西施有心口痛的毛病,每当病发的时候,都要忍不住按住胸口,蹙起眉头。因为西施是绝世美人,她在病中的模样也是那么楚楚动人。村子东头住着一个叫东施的丑姑娘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按着胸口、皱着眉头,结果却适得其反,人人都觉得她那样丑不堪视。这说明只有西施这样的绝世美人,才能无论淡妆还是浓妆,无论平时还是病中都那么美。正如只有人间胜景西湖,才能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在晴中雨中都那么让人陶醉。

        历史上还有不少女子其美与西施不相上下,那苏轼为什么偏偏要选西施来比西湖呢?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西施的家乡在浙江,而且离西湖不远;二是西施和西湖,都有个“西”字,这真是个天作之合。

        苏轼的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一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他吟咏西湖的作品从此便只能望其项背。宋代的武衍直接感叹“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清代大诗人查慎行则曰:“多少西湖诗被二语扫尽。”西湖原本并没有定称,最早传说湖中曾有金牛见瑞,故唐人别集称之为金牛湖;郦道元注《水经》,称之为明圣湖;白居易治湖,作石函泄水,故大家又称之为石函湖;宋初因为西湖是皇家的放生池,故俗称放生湖。但至苏轼的这首诗流传众口,从此奠定了西湖这一固定下来的名称,更有人把西湖称为西子湖,也是源自苏轼的这首诗。

        苏轼的这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尤其是其二,除了写景的生动、比喻的精妙,还有值得称道的地方,那就是其中透露出来的,苏轼善于发现美、善于欣赏美的独特眼光。雨中的西湖之美是别人所忽视的,苏轼却发现了,并且能够发自内心地去欣赏它。那么苏轼为什么能够发现呢?一是因为他有善于发现美的心灵,二是因为苏轼一生不管是顺利还是挫折,始终有一种不变的修养和持守,可以面对一切而不改变。在苏轼的一篇著名的文章《超然台记》中有这样的句子:“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在苏轼眼中,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可观、可乐之处,不止那些怪奇伟丽的事物值得欣赏,其他看似普通的事物,哪怕是常人眼中不美好的事物,其实也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只要你具备一颗善于发现美和始终笑对人生的心灵。《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苏轼美好而可贵的心灵在诗歌中的直观体现,它使得这首吟咏西湖美景的诗篇超越了单纯的景物描摹,上升到了更高的思想境界,也使得这首诗成为西湖的文学史上让人高山仰止的巅峰之作。

        苏轼曾说过,西湖游者,贤愚不一,所得深浅,随人而异。而他这位天才的大诗人,正是千百年来西湖当之无愧的第一知己。

1你去过西湖吗?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去西湖的感受吧。

2你会背哪些写西湖的诗?给大家分享一首你最喜欢的吧。

3你知道“西湖十景”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景?为什么?

4你能给大家分享一下苏轼在杭州的故事吗?

5你还记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吗?趁这个机会复习一下吧!

6你听过美女西施的故事吗?给大家讲一讲吧。

(清)王文诰辑注  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

李一冰《苏东坡新传》

浙江卫视纪录片《西湖》

陈邦炎 《宋诗鉴赏辞典》

郦波赏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定义中国之美,凭什么是西湖?

美好的一天用早安说说吧!早上好说说, 传递正能量的快乐!晚安心语,抚慰心灵!鼓励自己吧!《早安心语:你是我的,半截的诗,不许别人更改一个字》,愿您喜欢!

1、这世界已经有很多人和事会让你失望,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

2、一切随缘,不为难自己,不勉强他人。不争自然平安,无欲当然清闲,心宽可享安乐。淡,化,一切烦恼。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一切心造,无心自解脱。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烦恼;有多少包容就有多少欢乐!

3、没有人可以左右你的人生,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多一些勇气,去坚定自己的选择。

4、别让过去的悲催,或者未来的忧虑,毁掉自己当下的快乐。

5、人生如酒,彰显着豪迈情怀;人生如歌,吟唱着悲喜交加;人生如戏,演绎着不同角色;人生如线,结满着大小疙瘩;人生如藤,纠缠着苦涩瓜果;人生如路,伴随着坑坑洼洼;人生如茶,忍受着开水煎泡;人生如水,冲刷着河岸沙滩;人生如书,记录着酸甜苦辣。

6、我所有的自负都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都来自我内心的软弱,所有的振振有词都因为心中满是怀疑。我假装无情,其实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四处游荡流亡,其实只是掩饰至今没有找到愿意驻足的地方。——卡尔维诺

7、你是我的,半截的诗,半截用心爱着,半截用肉体埋着,你是我的,半截的诗,不许别人更改一个字。——海子

8、有些事,你真别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别看懂,看懂,伤情。人生,就是一种糊涂,一份模糊,说懂不懂,说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人生看不惯的东西太多,看清、看懂,全是自找伤心。给生活罩上一层薄雾,不是自欺,而是对自我的保护。凡事太认真,苦了心,累了自己。

9、明天将是崭新的一天,遗忘快一些、思考深一些、嘴角上扬些、后悔少一些。

10、这个世界,没有一种痛是单为你准备的。因此,不要认为你是孤独的疼痛者。也不要认为,自己经历着最疼的疼痛。

11、人生有千百种滋味,品尝到最后,都只留下了一种滋味,就是无奈。生命中的一切花朵都会凋谢,一切凋谢都不可挽回,对此我们只好接受。我们不得不把人生的一切缺憾随同人生一起接受下来,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坦然。当我们坦然于无奈,无奈就成了一种境界。

12、真正懂得微笑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总是容易取得成功,总是能获取更多的更多。舍得微笑,得到的是友谊;舍得微笑,拥抱的是快乐;舍得微笑,获取的是幸福。岁月峥嵘,几度春秋,人生几何?然修行微笑,自爱于心,心暖花开!

13、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边等它消失,你只能想办法穿过它。人生,没有永远的爱情,没有结局的感情,总要结束;不能拥有的人,总会忘记。慢慢地,你不会再流泪;慢慢地,一切都过去了…适当的放弃,是人生优雅的转身。

14、人生,没有永远伤痛,再深的痛,伤口总会痊愈。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边等它消失,你只能想办法穿过它。人生,没有永远的爱情,没有结局的感情,总要结束;不能拥有的人,总会忘记。慢慢地,你不会再流泪;慢慢地,一切都过去了…适当的放弃,是人生优雅的转身

15、人生的旅途,总是蜿蜒曲折坎坷不平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平坦如意,走平坦人生之路的人,可能是平庸的。而一个有为的人,他的道路多半是曲折的,当恶运向你袭来的时候,最要紧的是要有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理想,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拨的毅力,用笑脸去面对现实,用微笑去对待生活!

16、多和自己竞争,少与别人争抢。常常只会把眼光向外,羡慕别人的拥有,嫉妒别人的成就,却很少审视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有些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追求所谓的“幸福生活”,而是虚荣心作怪,使我们渐渐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17、舍得笑,得到的是友谊;舍得宽容,得到的是大气;舍得诚实,得到的是朋友;舍得面子,得到的是实在;舍得酒色,得到的是健 康;舍得虚名,得到的是逍遥;舍得施舍,得到的是美名;舍得红尘,得到的是天尊。舍得小,就有可能得大;舍得近,就有可能得到远。

18、如果不能拥有,那么忘记就是最好的选择。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脆弱的,生命不能承载太多的负荷;要学会忘记,忘记那些不该记住的东西,忘记不属于自己的一切;无论风景有多美,我们只能做短暂的欣赏。人生不可能完美,有遗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19、人生只有回不去的过去,没有过不去的当下。上帝只会给你过得去的坎,再不好过的生活,再难过的坎,你咬咬牙,也就过去了。伤过痛过哭过,然后笑笑,跟自己说,不要难过,这就是生活。不管遇到了什么烦心事,都不要自己为难自己,该吃吃,该睡睡,过了今天,明天自然会来

20、人生长途漫漫,我们不可能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完美,摔上几跤,走几段弯路,这并非坏事,至少让我们品尝了挫败,增添的阅历,让我们的人生多姿多彩。或许走过终点时我们才明白,一路平坦却少了风景,没有转折也多了平淡。只要经历了,走过了,我们赢得的,就是一个全新的自己。

21、梦是甜的,路是长的,我们总是怀着美好的愿望,进行着我们的人生。人生就是一种追求,一种努力,一种期盼。渴望着把梦境变为现实,把虚幻转为真实,生活因梦而美好,人生因梦而苦恼。梦纠缠了我们心灵,梦催促着我们前进,圆梦就是我们的人生。

22、甘愿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能吃亏的人,人缘必然好,人缘好的人机会自然多,人的一生能抓住一两次机会,足矣! 爱占便宜的人,终究占不了便宜,捡到一棵草,失去一片森林,你看那些一到买单就上厕所或钱包半天掏不出来的聪明人,基本上都没啥成就。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早安语录:爱和爱过,只多一个字,却隔了一个曾经

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她因为爱你,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做了什么事。

一个人时间久了,要再喜欢上一个人都很难。

从不后悔遇见过谁,只是后悔,怎么成了现在这样的自己。

初恋就是件小事,可当时却觉得,它比全世界还大。

俩人相互惦记的,叫爱情。一个人自个儿瞎琢磨的,叫犯贱。

把别人看得太重,结果在别人眼里自己什么都不是。

一切的誓言,都是为了衬托爱情而存在的,爱情过后,便是逝言。

你身边陪你暧昧的那么多,我也不过是其中一个。

突然发现有的人会在某一阶段和你关系特别好……之后就莫名其妙不联系了……

最厌烦的感觉不是成为陌生人,而是逐渐陌生的态度。

是你的,就是你的。越是紧握,越容易失去。

我们努力了,珍惜了,问心无愧。其他的,交给命运。

不要轻易在十六七岁爱上谁, 因为那个会是你一辈子最爱的人。

有时候我真希望自己没有感觉,那就好过得多了。

带着你的贱人,离开我的世界,我成全你们不要脸的幸福。

我还爱,只是用不一样旳方式在爱。

爱和爱过,只多一个字,却隔了一个曾经。

遇见喜欢的,就得主动犯个贱。

我要的不过是一个肩膀,一个拥抱,难过时的一句“没事,有我呢”…

有些事,我不说,我不问,不代表我不在乎。

走过的路,不要再走;错过的人,别再回头。

温暖的早安心语十个字

生活不是一场赛跑,它是一次旅行,好好欣赏每一段的风景。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知道时光的含义,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珍惜,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只有肯爱与不肯爱的心。席慕蓉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一些事,只配当回忆;一些人,只能做过客。人最软弱的地方,是舍不得。舍不得一段不再精采的感情,舍不得一份虚荣,舍不得掌声。我们永远以为最好的日子是会很长很长的,不必那么快离开。就在我们心软和缺乏勇气的时候,最好的日子毫不留情地逝去了。

时间,会沉淀最真的情感;风雨,会考验最暖的陪伴。走远的,只是过眼云烟;留下的,才是值得珍惜的情缘。眼睛看到的许是假象,心的感受才最真实;耳朵听到的许是虚幻,心的聆听才最重要。时间会告诉我们,简单的喜欢,最长远;平凡中的陪伴,最心安;懂你的人,最温暖。

能在短暂的岁月里,遇见该遇的人,这便是缘,有深有浅,只为造就每一场美丽或错误的邂逅,记载每一个平凡或不平凡的故事,时光,见证了缘来来去去,去去来来;相遇是缘,相识是缘,相逢是缘,相知相爱都是缘,我们成全了缘。

人生,有时心如止水,静静地感受生活的宁静,百事顺利,日子和美;人生,有时波澜起伏,大起大落,时而悲伤,时而兴奋,时而痛心,时而欢喜,但是,不管怎样,一生都应该有坚强的信念,执着的目标,使你勇往直前,追求不懈。

和聪明人交流,和靠谱的人恋爱,和积极的人共事,和幽默的人随行。人生若能如此,足矣。

其实女生最怕的就是,为你付出了情感分享了她全部的秘密,对你产生了依赖感而你却走了。--习惯比深爱更可怕。

一个丰富的人,内心必须要有一些可以令自己感到荣耀与骄傲的事,它照亮你前方的路。也应有些不安与警觉,它令你不易迷失。只有两者都通晓了,你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一生只谈一次恋爱是最好的,经历的太多了,会麻木;分离多了,会习惯;换恋人多了,会比较;到最后,你不会再相信爱情。其实对于爱情,越单纯越幸福!

生活就是一场修行,修自己的耐心恒心平常心。如果能够承受巨大的失落,眼看着美好被岁月和生活消耗。如果还能在这样的现实中,保持创造和热爱,那我们就是真正的强大了。就像罗曼罗兰说的那样: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你为什么没有继续谈第二场恋爱 -心里还有一个人,怕辜负了下一个。

与其平淡过一生,不如投入爱一次,哪怕是短暂的一小时。

只要你认真做了,只要你比昨天做得好,就应该为自己喝彩,为自己加油鼓掌!

你现在的付出,都会是一种沉淀,它们会默默铺路,只为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人生短暂几十年,年复一年又一年;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想不开就别想,得不到就别要,干嘛要委屈自己。放下包袱,忘却一切烦恼,开心度过每一天。

出门在外,不论别人给你热脸还是冷脸,都没关系。外面的世界,尊重的是背景而非人本身。朋友之间,不论热脸还是冷脸,也都没关系。真正的交情,交得是内心而非脸色。不必过于在意人与人之间一些表面的情绪。挚交之人不需要泛交之人用不着。情绪这东西,你不在乎,它就伤不到你!

心底那个渴望成为的自己,不是我们奔跑的终点,而是我们现在出发的地方。

向前走,向前看,生活就这么简单。

其实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正常的。因为你还年轻。如果人一开始便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怎么做,那生活便没有了意义。你只有一路跋涉,历经艰难和险阻,承受挫折和磨砺,尝遍欢笑与泪水,才能最终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才是活着的意义。

有时候,我们做错事,是因为该用脑子的时候却动用了感情。

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所以你要一直奋斗。

成功的人可以无数次修改方法,但绝不轻易放弃目标;不成功的人总改目标,就是不改方法。

孤单是手机里的电话号码越来越多,每天接的电话越来越多,每天发的短信越来越多。可是当你突然看到一片曾经在梦里反复出现的葵花田,你兴奋地拍照,大声地呐喊,可是过后却不知道要把拍好的照片传给手机里的谁。那一瞬间你突然明白,一路走到现在,一直没有人站在你身边,陪你看风景。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跌倒最多的人。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爬起来的人。

很多人觉得降低底线可以换回一些,其实不是,底线才能决定你拥有什么。一旦你降低原则性的底线,很快你就会失去一些你视为原则的东西,接着会失去更多。通常降低底线换回的,已经不再是当初你想要的东西了。底线可以浮动,但不要一降再降;原则每个人都不同,但你得有。

我想旅行对我们永恒的诱惑就是:不能停留,没有终点!

真正点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美好的希望。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勇敢的走着,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就再努力,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永远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灿烂的风景。桐华

早安心语:他是第一个抱我的男人

他是第一个抱我的男人,他是第一个听见我哭看见我笑的男人,他是第一个叫我宝贝的男人……今日佳人推父亲节特辑,祝天下千千万父亲节日快乐!天天快乐!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大声说出对父亲那浓浓的爱!

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 你们也不是完美的父母;没人完美,所以我们唯有互相包容,辛苦、坚强并快乐地活下去!

你和父母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和世界的关系。

世界上有这么一个男人,小时候你怕他的威严,长大了你学他沉稳,他的爱很深沉但不求回报;你跟他耍赖不讲理,你瞎胡闹,你闯祸回家,他批评训斥你,但他对你的爱却从不改变;你只一句话,他就成为你的超人兼跑腿兼保镖兼顾问…… 这个人就是老爸。

梁凤仪: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1924年,美国总统科立芝支持父亲节成为全美国的节日;1966年,美国总统詹森宣布当年6月第3个星期日为美国父亲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的六月第三个主日,订为全美国的父亲节,并成为美国永久性的国定纪念日。

父爱如山重,在我们心中父亲的形象就像一颗大树,永远高大伟岸,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可以为我们付出全部。相对于母爱的温柔细腻,父爱更多的是悄无声息,默默付出,帮助我们坚实的迈出人生的每一步。

6月19号就是父亲节了,亲爱的爸爸,在以后的每个年头,我祝您“365”天,天天快乐;“8760”小时,时时顺心;“5256000”分,分分如意;“31536000”秒,秒秒幸福。

安东尼·布朗《我爸爸》:我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有时又像泰迪熊一样柔软,他像猫头鹰一样聪明,有时候又会做一些傻事。我爸爸真的很棒!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也是个了不起的歌唱家,他踢足球的技术一流,也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我爱他,而且你知道吗?他也爱我,永远爱我。

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有时候,父亲看上去变了,略略敞开了心扉,然后突然的,他就沉默了。他不会知道你的需要、预料到你可能会有的感觉,你得自己告诉他,这一点就先教人扫兴了,即使你真的告诉了他,也不能完全保证他会理解你的意思,他们就是这样不善表达……

如果有一天,当爸爸妈妈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请不要催促他们,因为你在慢慢的长大,而他们却在慢慢变老……请你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就像,当年他们牵着你一样。

我幼时家贫,父母两地分居,我常在两千公里间奔波,老爸无稳定工作,寄养我在别家,吃百家饭长大。初中毕业,族中长辈劝我念中专早日养家。爸说:女儿有大才,得念大学。长辈笑:再有出息也是个女孩儿。爸笑:她是我的女儿。此后我免试直升高中、大学。他历来对我严肃,坚持只在人后夸我。爸,爱你。(@金娜)

去年父亲节,我爹还在,爹在,家就在。今年父亲节,我爹已离开半年了,对我爹的思念一天也没有减少过。祝我爹在天堂快乐!(@棋哥)

《父亲》:从前,父亲 是“骑大马”的“马”;后来,父亲 是看得见的“山”——要成为真正的男人,必须翻越那座“山”;要成为幸福的女人,总须依偎那座“山”。终于,终于有一天,父亲 成为一片“天”,阴、晴、雨、雪, 都是 思念……(@郦波)

他是第一个抱我的男人,他是第一个听见我哭看见我笑的男人,他是第一个叫我宝贝的男人,他是一个我相信他说的承诺都会做到的男人,他是敢和我说一直会陪我到最后的男人,他是不管我错对美丑都觉得我是最好最优秀的男人。他的名字叫做:爸爸!父亲节快乐!祝爸爸快乐,健康,平安!

  胡兰成的文字,当真如弘一法师所说:悲欣交集。悲的是他为何是如此模样在世为人,欣的是居然有这般文字传世。你知道胡兰成有哪些经典的 名言 语录吗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胡兰成的经典名言语录,希望你喜欢。

  胡兰成 名言名句 语录精选

 1)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它是对的,它是好的,因为它就是这样的。

 2) 她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说她无需深入红尘,这个时代的一切自会来与她交涉。

 3) 我几次和哥哥区域游玩寺庙,我爱求签,我哥哥总不爱求签,他说他今生所走的路只有这一条,托求签问神,神说不对,他也此外没有课拣择。

 4) 中国是人与人寻常相见就有亲切的,而爱慕亦只生于这世俗的能调笑与平人的无猜忌里,是非常干净的男女相悦。

 5) 原来小孩亦不过像初阳里的新枝,或刚刚会得吃食及嬉逐的小猫小狗,凡幼小生物皆有的一种可爱,却是还要约于礼

 6) 常人忧身而不忧世,志士忧世而不忧身,而我忧世与忧身是同一个。要我能豁开,除非是没有叹老卑穷的人世。

 7) 女人在理论上不及男人,男人在美感上不及女人,可是理论学问威力大,女人不免受委屈,亦即美感受了委屈。

 8) 《红楼梦》里黛玉与众姐妹正说笑儿,偏是宝玉留心,他使个眼色儿,黛玉便进去一回照照镜子,是鬓际松了。这就因为是自己人。

 9) 在这世上,一般的女子我只会跟她们厮混,跟她们逢场作戏,而让我顶礼膜拜的却只有你。张爱玲,接纳我吧……

 10) 这时有人吹横笛,直吹得溪山月色与屋瓦变成笛声,而笛声亦即是溪山月色屋瓦,那嘹亮悠扬,把一切都打开了。

最新胡兰成的经典名言语录

 1) 我本自视聪明,恃才傲物惯了的,在你面前,我只是感到自己寒伧,象一头又大又笨的俗物,一堆贾宝玉所说的污泥。

 2) 出鸡鸣寺,登梁武帝台城,又下去到陈后主的胭脂井,但江山游人皆是今天,想要怀古竟也不能。

 3) 三分人事七分天,因而尚有着七分天意,所以人事倒也急切不得穷绝。这个不得穷绝也是一种民间精神。

 4) 竹子的好处是一个疏字,太阳照进竹林里,真个是疏疏斜阳疏疏竹,千竿万竿皆是人世的悠远。

 5) 沿溪钓鱼,山色桥影,桑竹人家,春风春日,皆在溪水里,人与溪水与鱼儿一样的鲜活。

 6) 新近我愁浓如酒,不知要怎样才好,就索性不负责任,长日只去街上游荡,如为中学生时。随后忽然又彷佛想明白了,且连这一晌的自暴自弃亦觉得是好的。

 7) 在燕大我没有学到一点东西,却只是感受到了学问的朝气,不是学问的结果,而是学问之始。

 8) 胡村夜里檐头飞来一只纺织娘,呛啷啷叫得好响亮,就像整个庭食门内门外都成了茧镬边缫丝的纺车声,夹在汤汤的溪水里流去。

 9) 西洋没有以苦为味的,惟中国人苦是五味之一,最苦黄连,黄连清心火,苦瓜好吃,亦是取它这点苦味的清正。

 10) 她的走路脚步,做事情时的小动作,都那样端正认真,但是轻快敏捷,像早晨露水里山川草木的爽气。

 11) 这样的日常等闲事而何处都有惊险。人世的一切真是有锋棱,不但角形的,连圆形的亦有锋棱。

 12) 这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它是对的,它是好的,只因它是这样的。她与他,正是这样的存在。

 13) 我在别的同学处第一次见着了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宣言,但我只翻得一翻,没有看下去,可比小时在湖村看见传道者颁发的小册子马克福音,马太福音,之类,那洋纸的印刷气味及插画耶稣与门徒的彩色光影……

 14) 古人定 立春 是春天初来到的日子,草还是黄的,却不知如何竟有了青意了。水色更难辨,可是水面风来,已是不同,这仿佛《红楼梦》里贾宝玉问林黛玉的话:“是几时接了梁鸿案”也仿佛是我与一枝的事,是几时起的爱意如此分明而难辨。

 15) 我本自视聪明,恃才傲物惯了的,在你面前,我只是感到自己寒伧,象一头又大又笨的俗物,一堆贾宝玉所说的污泥。在这世上,一般的女子我只会跟她们厮混,跟她们逢场作戏,而让我顶礼膜拜的却只有你。张爱玲,接纳我吧……

 16) 财产制度的问题,中国是井田时已私有,而这私有乃是私情。如在一个大的风景里,觉得携手同行的人更有一种亲爱,对贴身穿戴的衣饰更有一种欢喜,虽然那人那衣饰亦是生在一个大的风景里。

 17) 我亡命温州时,爱玲从上海取道金华丽水,千里迢迢来看我,两人同去街上走走,沿街有个纺织工场,就站在窗口看女工织布,那女工襟边佩一朵花,坐在机杼前,只见织的布如流水,好像她的人是被织出来的,真真的如花美眷,如水流年。

 18) 梦醒来,我身在忘川,立在属于我的那块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爱玲的名字,可是我看不到爱玲你在哪儿,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而我,终将是要等着你的。

 19) 向来中国的社会,其政治与产业的秩序,是像中国书画与建筑的留有很多的空间,让个人可以容与,好比鱼戏莲叶间,这才是文明的人世,我们今日必要来重建,为了人们的尊严。

 20) 可是我那种杀伐似的决心渐渐变了滑稽,分明觉得自己是在做戏,人生就是这样的赌气与撒娇,哪里就到得当真决裂了我就回转。回转是虎头蛇尾,会被耻笑,我亦不以为意。

胡兰成名言语录集锦

 1) 数学上若得了答案,就此答案而言,即为已尽。但尚有更好的理论是每个答案都是未尽,因为好的理论都是机,每个答案都是机的波头一现。所以最一个伟大的答案毋宁是大疑,若要说答案,不知要怎样作一选择决定才好,这就是答案。

 2) 天气不好,在云上飞,完全望不见下界,已入昏暮,云亦多是烟气黑雾,上不见日月星光。唯见机翼两胁微现红光,似地狱的火。又如萤火虫腹部的光,这点点火光非常非常的可哀。飞机在这样的高空亦逃不脱佛经里说的无明。

 3) 西洋的是浪漫,印度的是神通,中国的则是传奇,人超过了他自己。秋香不知是从何时起爱了唐伯虎,玉蜻蜓里的志贞亦如此,总以为自己不会的,后来想想又可笑,又无奈,然而是欢喜的。

 4) 美是个观念,必定如何如何,连对于美的喜欢亦有定型的感情,必定如何如何,张爱玲却把我的这些全打翻了。我常常以为很懂得了什么叫惊艳,遇到真事,却艳亦不是那艳法,惊亦不是那惊法。

 5) 我家饭桌上没有哪一样是父亲的私菜,小孩更不许吃独食,不许霸占好菜,不许独占座位。大起来有些才能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霸气,世界不太平也是因为霸气,实在可思省。

 6) 我母亲的规矩,大人在说话,小人只许听听,不可七嘴八舌,见了一样新奇东西,亦不可问这问那,凡百要放在肚里过一过。兴奋不过是动物本能的飞扬,好奇心亦不过是动物本能的反应,但知识的妙机是生于人的“思安安”。民间老法教小孩,是先要他晓得人世的庄严。

 7) 如今我在日本,一日见东京大学的学生下课后走过铁路,想起他们也能造铁路,发明并运转现代社会的一切,实在可以骄傲,但转念一想,如今倒是这铁路及现代社会的一切在要求大学制造这样的人才,就令人气短。昔年我在燕大所知的现代人与科学不如此。

 8) 情有迁异,缘有尽时,而相知则可如新。

 9) 画之深之难,到底不是我这样的人所能画得的。

 10) 水仙已乘鲤鱼去,一夜芙蕖红泪多。

 11) 新朝的事,我没有能力与机会参加,且连想亦不想。我只是生在那风景里即已知足。

 12) 中国人是能正故能奇,浅色复色皆是正色的变化,生旦净丑皆是正声的变化。

 13) 《红楼梦》里荣国府宁国府这样人家,凤姐的女孩抱在奶妈怀里,玩的亦只是一只佛手。一般年轻母亲或是拔下一只簪给小孩且玩一回,或是由小孩弄母亲的手镯与耳环。佛手与耳环这些都是真物,小孩亦因此知道世上的一切都是真的,这是最初的格物致知。

 14) 是怎样浪费与折磨的处境,你但凡明白了就为有益。这明知故犯是谦卑,亦是豁达。人生在天地间本来可选择的原不多,譬如春夏秋冬就不由你嫌寒憎暑,只要春天或秋天。但是你课使四季都成为好。人的出生就是不由你选择的。我不要此生要何生不生今世生何世你要与大家共死同生。

 15) 虽说知天可以不懮,达性可以忘情,但我有时仍会心里解不开。因为懮患是这样的大,因为这里是要看你做人的修行。我如今做人,真可比净饭王的太子入雪山修行,中间有一时期,他曾失去了三十种相好,八十种庄严,叫人看了心疼,何况我还比他是个世俗之人,又焉得不有时而憔悴。

 16) 中国人除了金色为尊,最喜欢的还是桃红。桃花极艳,但那颜色亦即是阳光,遍路的桃花只觉阴雨天亦如晴天,傍晚亦如晓日,故艳得清扬。日本人喜欢樱花,樱花像桃花,只是轻些淡些。故又印度的是金莲世界,中国的是桃花世界。莲花世界金色熠熠,无迹可求,桃花世界亦有这种好的糊涂。

 17) 西洋人惟有冒险与偶然,中国的却是巧,杜牧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周瑜便是运气好,喜气重重的人是随时随地都能拾得巧宗儿的。曹操的诗,每说:“幸甚至哉,歌以言志。”人生自身原可以即是个庆幸,而打天下亦不过即景生情,邂逅相遇皆成为好。

 18) 诗经里有一篇《著》写女子打扮去游春,央请良人在房门口等等她,在楼下堂前再稍为等等她,一面尽问:“我戴这付白玉环子,配上鬓际的白玉花好吗我戴这付翡翠的,来配绿玉花好吗”清末以来的革命亦是这样的委决不下,而门外浩荡春光亦真的都在等他,因为吉日良辰要有他才有主,连达尔文的进化论亦只得且安静。

 19) 中国文明是有人世风景,还比形势更大。提心吊胆的讲把握形势,必有一次失手,而能生在一个大的风景里,则虽阻于形势,亦连环可解,且可形势自我而生。所以像曹操那样,虽兵败如山倒,亦随又会得无因由的好笑开心起来。那样的人真的宛如游龙,翩若惊鸿。

 20) 英雄美人并不想要自己做英雄美人的,他甚至要去迎合世俗,只是迎合不上。

 21) 又一次是一只珍禽,不知几时飞来停在我家西檐桑树上,它停了好一回,拖着长长的赤色尾羽,其时傍晚,天色阴灰,总觉得它鲜明真实。

 22) 古人箭中靶心的一刻,没在心里叫声“惭愧!”为什么呢因为此时是“在众人里看见了自己”。

 23) 原来小孩亦不过像初阳里的新枝,或刚刚会得吃食及嬉逐的小猫小狗,凡幼小生物皆有的一种可爱,却是还要约于礼。

 24) 娘子是为此作法**了官库的银子,中国民间的气概,要打就打江山,要偷就偷官库。

 25) 原来人类在地球上所占的只是表面这样薄薄的一层,如果刮去了也只等于刮去了一层青苔。

 26) 以至于今,中国人对于西洋的东西可以如庄子游于濠上而知鱼之乐,而鱼则不能晓得庄子。

 27) 这世上有一种东西,它是对的,它是好的,只因它是这样的。

 28) 我只觉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

 29) 因为人是要自己亦是美人,陌上拾得旧花钿,才能知昨天有美人在此经过的。

 30) 故幼小时可以是金童玉女,长大了,男子可以像李世民十八岁打得天下,耕田工贾的年轻人皆有做人家的志气,可以与皇帝是同一人世的风光,女子则扫除庭前晨露泥地上的花瓣,人与之同新鲜,这便她亦如银河边浣纱的织女星,停船相问的客星是张骞。是这样的人世,有天长地久的可靠。

 31) 凡好东西皆是家常的。我五六岁时到溪滩里挖蟹,一路沿溪滩走去,忽回头望不见桥头人家,却来到了山边深潭,半边溪滩里晒不着太阳,松风吹水,我就心里害怕,寻原路回转,边走边哭叫,赤膊穿条青布裤,背脊晒得通红,赤了一双脚,手拿一只蒲柳口袋,里边有几只小蟹。望不见世上人家了,果然是可怕的。

 32) 五月的杭州紫气红尘,浣纱路上千柳丝,汲水洗衣的女子走过,有晴天的湿润鲜明,旗下包车丁当,菜担柴担花担和露带泥。沪杭铁路城站的喧阗,如潮来潮去,亦如好花开出墙外,游蜂浪蝶并作春意闹。西湖的水色淡素,白堤上寂历禅院无人到,栅门掩着,里边石砌庭阶,桃花李花都开过了,那花呵,开时似欲语,谢时似有思,都付与了迟日疏钟。

胡兰成的经典名言语录相关 文章 :

1 名人经典语录大全

2 邓小平超经典名言语录精选

3 七微经典语录

4 张爱玲经典语录伤感

5 张爱玲经典语录

6 郦波经典语录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一书评说得通俗易懂、有理有据、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以下我为大家整理了《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阅读。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篇1

 这次读《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第三讲的内容,我个人觉得是受益良多,对读书这件事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读书的作用,不是简单的增长见识,学到新的知识。郦波老师在书说的很明确,曾国藩对于读书的认识很深刻。他认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是啊,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读书,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当然可以改变个人的生活处境,进而改变命运。但曾国藩对读书改变命运的看法显然更加细致。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这便是曾国藩对于读书最直接的认知。进德之事,也就是说读书可以立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养成支撑自己人生的信仰与信念。而“自卫其身”,则是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气质,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侃侃而谈,展露自己胸中的学识时,人的灵魂,真的是会冒香气的。

 而读书,不是随随便便找些书读就可以了的,一些没有内涵的书,读来也无有多大的作用,读书,也有读书的方法,郦波老师在书中,为我们解读了曾国藩的读书之法,我深以为然,读书,就是应该这样读才是。

 首先,读书要读经典的书。读书的初衷是为了学习智慧和思想,若是什么书都读,再从中去精炼出精华,费时耗力。曾国藩便主张,读书就要读经典,例如他当时的《二十三史》,现在来说,加上了清代,也就是《二十四史》了。我的感触则是,所谓经典,就是能让我们学到东西,增长见识的书籍,世界名著,经典**都可以算进来,而且,就好比曾文正文集等,曾国藩的家训那么多,要我耐着性子去啃半文言文,当然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但若是读《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把曾国藩经典的思想和理念,以及曾国藩的人生结合起来,用现代人的思维观念呈现在我面前,这不是更好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和看世界,可以事半功倍,可以看得更高,更远。

 其次,曾国藩主张读书要专一,“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要是读一部经典,就要沉浸其中去理解,去学习,做好读书的笔记,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对于有疑惑,有不解的位置,也都标注出来,找老师,长辈们请教。对于我们而言,若是有不懂的位置,倒是简单,直接在网上去搜索,去发问,自然会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最后,曾国藩认为,读书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兴趣范围,世界上的知识领域,千千万万,各类书籍琳琅满目,书山书海之广阔,穷尽人的一生,都是读不完的,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可以粗略的涉猎一番,但还是应该找到属于自己最看重的知识领域和范围,在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加强自己的认知和学识,日积月累,才终会在量变的基础上质变,完成华丽的蜕变。

 读书,一件很简单的小事,读书,也是一件非凡的大事,优秀出众的人,都对读书这事很是看重,无一日不读书的人何止曾国藩,读书改变命运的人大有人在,例如手不释卷的吕蒙,从莽夫到儒将,靠的,便是日夜不息的苦读和专研。

 读书,是最不会欺骗人的。你如何读书,读书便会给你怎样的回报!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篇2

 因上周外出培训,很遗憾没能观看人劳科组织的《曾国藩家训》视频学习,自己随后在图书馆借阅了《曾国藩家训》一书认真阅读。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曾国藩家训》有“千古第一家训”之称,其修身之道、修心之道、劝学之道、交友之道、兴家之道中不乏精粹,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播好家风、家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身处于浮躁的社会,很难再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直到邂逅《曾国藩家训》,虽时隔二百余年,曾国藩的言语和精神仍熠熠生辉,能够照亮我们日益阴霾的内心。

 《曾国藩家训》其主要内容多为曾国藩写给自己的弟兄的信函。修身要勤、兴家要勤、读书要勤、修心要谦、交友要谦、兴家要谦,字里行间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勤字和一个谦字。

 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离“勤”好像越来越远了。喜欢睡懒觉、运动越来越少、没看过的书越来越多。身体日益臃肿而脑袋空空,每天忙忙碌碌,但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却发现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很空虚。扪心自问,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学习了、多长时候没有运动了,又有多少次在“回头觉”中虚度光阴而不思进取呢?

 现在做什么事情都喜欢用自信来赞美自己,鼓励自己。甚至有的人把悠悠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谦虚”给遗忘了。新时代的人应该紧跟时代进步的节奏,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谦虚的人更受欢迎。因为谦虚中有一份真诚,有一份恭敬,有一份积极向上在其中。

 看了《曾国藩家训》一书,我懂得了要时刻反省自己,每天睡前好好回忆今天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做错的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不要再虚度光阴,珍惜美好时光,在岗位兢兢业业,奋力工作,为我矿的安全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篇3

 寒假里,我读了《曾国藩家训》虽然没读完,但其中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曾国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和一代大儒。大家想,这样一位名人,肯定是聪明绝顶吧!那让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在公元1825年一个冬天的晚上,天气很冷,一般人都早早上床睡觉去了,只有小偷在这时“工作”。有一个小偷早早地趴在一户人家的房梁上等待最佳时机。这户人家里的一个孩子正在背书,小偷想,等他背完了我再下去“工作”吧。这孩子背的文章并不长,按理说一会儿就背完了,可这孩子背了一晚上还没有背过。小偷在房顶上又冷又饿,眼看着再不走天就亮了,冻了一晚上什么也没偷着,他气得不得了,“蹭”的一下就从房顶上蹦了下来。小偷一把抢过小孩手里的书,“啪”的一下摔在地上,说:“不就是一篇文章嘛!有什么难的。”小偷一下就背了出来,原来,小偷趴在房顶上一晚上,听都听会了!这个笨孩子是谁呢?原来他就是曾国藩。

 那么,曾经小时候那么笨的孩子后来怎么就成为那么有才能的人了呢?我看过书后才知道,原来,曾国藩虽然笨一点,却是一个特别勤奋好学的人,他每天都坚持学习,坚持写日记,每天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检查过错,加以改正,不是坚持一天两天,而是一辈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后,他才成为了一代大儒。

 今后,我也要向他学习:学习他勤奋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坚持每天写日记,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努力做一个“自立、自省、自信、自强”的人!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篇4

 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家训》是我们总经办读书会阅读并学习分享的第二本书。起初并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读《曾国藩家训》?我初浅的认为,曾国藩不过是组建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而已。可有幸读了郦波所著的《曾国藩家训》后,让我感受颇深。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为人处事、管理自己、管理他人的教育书籍,阅读并学习后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曾国藩在看似平淡的家常中蕴藏真知灼见,极具说服力和感召力。从中,可以感知其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治学、治军、为政等各个方面,“平凡”真实,平常而又深入,可谓字字良言,句句妙语。

 曾国藩是一个好哥哥、好父亲,也是个孝顺的儿子。他总是告诫他们要认真研究学问,要读好书但又不能读死书。他认为自己能够帮助父母亲教育好弟弟们是一件尽孝道的事情,也就尽心教导弟弟们。遇到问题时,他总能够先从自身找错,反省自己的缺陷。在与兄弟间发生矛盾时,他感到很难过,但却不会意气用事去追究对方的过错,而是冷静处理,仔细维护兄弟之间的感情。“兄友”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他曾对其弟说,“凡兄弟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问。如我有不是,弟当明诤婉讽。我若不听,弟当写信禀告堂上。”

 我觉得就是要这样子的。家人之间有什么问题就应该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都说出来。如果有问题而不说,一味地埋藏在心里,那又有谁会知道呢?这样只会让之间的矛盾更加的尖锐,一旦矛盾激发,只会让彼此收到的伤害更大更深。“养不教,父之过”。儒家向来视家庭教育为人生教育之本,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好的学校与老师也无法取代父亲与母亲。

 《曾国藩家训》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认识了曾国藩这位大家最真实的一面,他是如何从一个资质平平的甚至愚笨的人,不断自省,不断修身养性,而成为近代史上少有的大家!很多人推崇曾国藩,包括像毛泽东和蒋介石这样的对手,都不约而同地敬佩着一个共同的偶像,这说明曾国藩除了功业上的成就以及文章、思想之外,他有很多过人之处,那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智慧与思想尤其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篇5

 曾国藩,晚清时期的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是一名集政治、文学、军事等一身的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从《曾国藩家训》当中,就能看出曾国藩给后世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国人心中。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岳母刺字到西花厅的家规家训,无不体现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的家风家规。

 知识改变命运,让出生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的曾国潘成为一代鸿儒。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来的100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他在家书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

 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要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

 曾国藩一生不仅“无一日不读书”,他修身养性的功夫更是值得后人称道,写下了有名的《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最难能可贵的是,自写下的那夜起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历程,他几乎非常完美地做到了,这也是曾国藩最惊人的地方。他自己总结为一个字——恒。曾国藩有句名言“人但有恒,事无不成”,这种恒心和毅力,试问还有谁能相提并论?

 “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是曾国潘的治家的宝典。他要求曾家每个子弟都要身体力行,坚持不辍,他自己就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学问,哪怕这种学问他自己并不在行,也要努力去学传授给他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国藩的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总能以高尚的人格与品行彰显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族传承的辉煌。曾国藩良好的家风家规对于后代家庭成员那种努力与实践的精神犹如土壤、阳光、雨露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备受推崇。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梁启超称其“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曾国藩家训中还提到性情不能懒与傲: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本家训不是一本普通的家训,而是一本博览全世界的家训,他教会了怎么做人,怎么治家等。这是一本集思想和智慧的家训,它将是我以后人生当中前进的动力,有志者事必成,只要用心尝试,即便失败,也不后悔!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通用10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曾国藩家训》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篇1

 一千年前,一位儒家学派的一代大师孔子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而在一百多年前,又是同样一位身怀着儒家学理念的智者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上,将儒家的思想贯彻得淋漓尽致。他用他的赤胆忠心,为当时在炮火连天的中国点燃了星星之火,将中国引领向世界,向世界看齐;他的人才观念更是造福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学习方法更为后代的我们树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翻开《曾国藩家训》,领略曾国藩一生的旅程。

 从一个普通的小孩到一代大儒,曾国藩经历了许多许多,又是什么使得他变得如此成功我想说是他的那种勤奋和那种坚持反省的心态。曾国藩每天坚持写日记,每天都将体会和心得记录,他的一生都这么坚持下来,一直到他连笔都握不住仍在写日记,这是一份宝贵的坚持。他曾说过:“非傲即惰”。人的一生不能太骄傲,同样也不能太懒惰。他的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教育了他自己,更教育了后来者,他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一个永垂不朽的学习榜样。

 曾国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的教育方法,更在于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有人曾说过曾国藩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既是同治中兴第一名臣,又是卖国贼。我想说莫让那点滴的瑕疵遮没了他的赤诚之心。30万湘军立克太平天国起义军,他的“神州第一幕府”更是培育了无数的有才之士,李鸿章、彭玉麟等报国志士都是出自于此。他博大的胸襟更是换来了无数的人才蜂拥而至。容闳、李善兰等都为他尽心竭力,江南制造局是他们的杰作,中国机械厂是他们的结晶,更是中国科技史上一道绚丽的里程碑。洋务运动是他的峥嵘里程,忠君报国是他此生的使命,他的一生也因此而精彩。

 有人说林则徐是“晚清政坛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我同样可以说曾国藩是“晚清科技史上一道跨时代的微光”,照亮了那正沉睡的熊狮——中国。

 那道微光是永恒的,他毅然站立在晚清中国的巅峰,默默地说到“举世浑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不愿用死来换回国人的心,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他发愤图强,为中国翻开了崭新的一章,我们将永远深深记住他。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篇2

 因上周外出培训,很遗憾没能观看人劳科组织的《曾国藩家训》视频学习,自己随后在图书馆借阅了《曾国藩家训》一书认真阅读。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曾国藩家训》有“千古第一家训”之称,其修身之道、修心之道、劝学之道、交友之道、兴家之道中不乏精粹,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播好家风、家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身处于浮躁的社会,很难再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直到邂逅《曾国藩家训》,虽时隔二百余年,曾国藩的言语和精神仍熠熠生辉,能够照亮我们日益阴霾的内心。

 《曾国藩家训》其主要内容多为曾国藩写给自己的弟兄的信函。修身要勤、兴家要勤、读书要勤、修心要谦、交友要谦、兴家要谦,字里行间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勤字和一个谦字。

 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离“勤”好像越来越远了。喜欢睡懒觉、运动越来越少、没看过的书越来越多。身体日益臃肿而脑袋空空,每天忙忙碌碌,但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却发现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很空虚。扪心自问,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学习了、多长时候没有运动了,又有多少次在“回头觉”中虚度光阴而不思进取呢?

 现在做什么事情都喜欢用自信来赞美自己,鼓励自己。甚至有的人把悠悠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谦虚”给遗忘了。新时代的`人应该紧跟时代进步的节奏,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谦虚的人更受欢迎。因为谦虚中有一份真诚,有一份恭敬,有一份积极向上在其中。

 看了《曾国藩家训》一书,我懂得了要时刻反省自己,每天睡前好好回忆今天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做错的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不要再虚度光阴,珍惜美好时光,在岗位兢兢业业,奋力工作,为我矿的安全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篇3

 曾国藩,晚清时期的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是一名集政治、文学、军事等一身的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从《曾国藩家训》当中,就能看出曾国藩给后世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国人心中。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岳母刺字到西花厅的家规家训,无不体现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的家风家规。

 知识改变命运,让出生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的曾国潘成为一代鸿儒。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来的100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他在家书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

 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要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

 曾国藩一生不仅“无一日不读书”,他修身养性的功夫更是值得后人称道,写下了有名的《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最难能可贵的是,自写下的那夜起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历程,他几乎非常完美地做到了,这也是曾国藩最惊人的地方。他自己总结为一个字——恒。曾国藩有句名言“人但有恒,事无不成”,这种恒心和毅力,试问还有谁能相提并论?

 “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是曾国潘的治家的宝典。他要求曾家每个子弟都要身体力行,坚持不辍,他自己就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学问,哪怕这种学问他自己并不在行,也要努力去学传授给他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国藩的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总能以高尚的人格与品行彰显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族传承的辉煌。曾国藩良好的家风家规对于后代家庭成员那种努力与实践的精神犹如土壤、阳光、雨露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备受推崇。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梁启超称其“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曾国藩家训中还提到性情不能懒与傲: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本家训不是一本普通的家训,而是一本博览全世界的家训,他教会了怎么做人,怎么治家等。这是一本集思想和智慧的家训,它将是我以后人生当中前进的动力,有志者事必成,只要用心尝试,即便失败,也不后悔!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篇4

 《曾国藩家训》是我最近读过的收获最大的一本书!之前也看过一些写曾国藩的文章,但是对这位大家的了解都只是些皮毛。郦波老师幽默风趣的评说,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认识了曾国藩这位大家最真实的一面,他是如何从一个资质平平的甚至愚笨的人,不断自省,不断修身养性,而成为近代史上少有的大家!很多人很推崇曾国藩,包括像毛泽东和蒋介石这样的对手,都不约而同地敬佩着一个共同的偶像,这说明曾国藩除了功业上的成就以及文章、思想之外,他有很多过人之处,那种具有普适价值的智慧与思想尤其值得学习,下面略做总结:第一部分修身、养性,这就是自立、自达;第二部分识人、用人,这就是立人、达人。

 14、曾国藩曾经三顾茅庐重用彭玉麟,史上最痴情的高官,当世唯一的一个完人!不爱官,不爱钱,甚至不爱惜自己的性命,但爱民!爱国!一个重情重义的奇男子、大丈夫!

 你看他一生重情重义,画尽十万幅梅花以纪念梅姑。

 你看他从军数十年,作为水军将领,带兵期间,哪怕身受重伤,也要住在船上,从来不移住到岸上来。

 你看他屡次受高官厚禄,却从不为之心动。

 你看他一生节俭朴素,从不追求个人享受,到晚年却把一生上百万两白银的官俸捐出来修建学校,补充海军军费。

 15、曾国藩从善如流,在创建江南制造局的同时设立了翻译馆,专门翻译西方科技专著,奠定了中国翻译学的基础。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蒸汽机轮船、第一台汽锤、中国第一台车床、中国第一台刨床、第一艘近代军舰全是从安庆内军械所,从江南制造局里出来的。曾国藩的洋务事业虽没他预期的效果,但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科技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6、就全体人类的文明史来看,就无数个体的成长史来看,思想、精神、信仰才是人生恒久的力量!

 数十年来的教育,一直在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之间兜圈子,以为倡导了能力的培养就逃避了知识灌输的嫌疑。但全社会似乎都忘记了,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关心生命的成长、启发良善的人性、影响有价值的人生。而这一切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归宿。

 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听到一些家长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只要老师能教好孩子,我们做家长的花多少钱都愿意!”其实,这样心甘情愿的表白大错特错。错在只知学校教育,不知家庭教育。孩子该由谁来教?谁该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怎样的教育,才能教好孩子呢?

 这些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度里的每一户家庭,乃至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而中国传统儒家所提倡的以家训教育为主体的家庭教育却给出了最佳答案。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儒家向来视家庭教育为人生教育之本,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好的学校与老师也无法取代父亲与母亲——这是教育上最简单的一条真理。

 以上是我读此书的一些感想,由于职业的影响,我对涉及教育方面的话题关注较多,也用了很长的篇幅来不厌其烦地阐述,真的是佩服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感恩!感动!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篇5

 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家训》是我们总经办读书会阅读并学习分享的第二本书。起初并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读《曾国藩家训》?我初浅的认为,曾国藩不过是组建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而已。可有幸读了郦波所著的《曾国藩家训》后,让我感受颇深。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为人处事、管理自己、管理他人的教育书籍,阅读并学习后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曾国藩在看似平淡的家常中蕴藏真知灼见,极具说服力和感召力。从中,可以感知其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治学、治军、为政等各个方面,“平凡”真实,平常而又深入,可谓字字良言,句句妙语。

 曾国藩是一个好哥哥、好父亲,也是个孝顺的儿子。他总是告诫他们要认真研究学问,要读好书但又不能读死书。他认为自己能够帮助父母亲教育好弟弟们是一件尽孝道的事情,也就尽心教导弟弟们。遇到问题时,他总能够先从自身找错,反省自己的缺陷。在与兄弟间发生矛盾时,他感到很难过,但却不会意气用事去追究对方的过错,而是冷静处理,仔细维护兄弟之间的感情。“兄友”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他曾对其弟说,“凡兄弟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问。如我有不是,弟当明诤婉讽。我若不听,弟当写信禀告堂上。”

 我觉得就是要这样子的。家人之间有什么问题就应该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都说出来。如果有问题而不说,一味地埋藏在心里,那又有谁会知道呢?这样只会让之间的矛盾更加的尖锐,一旦矛盾激发,只会让彼此收到的伤害更大更深。“养不教,父之过”。儒家向来视家庭教育为人生教育之本,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好的学校与老师也无法取代父亲与母亲。

 《曾国藩家训》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认识了曾国藩这位大家最真实的一面,他是如何从一个资质平平的甚至愚笨的人,不断自省,不断修身养性,而成为近代史上少有的大家!很多人推崇曾国藩,包括像毛泽东和蒋介石这样的对手,都不约而同地敬佩着一个共同的偶像,这说明曾国藩除了功业上的成就以及文章、思想之外,他有很多过人之处,那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智慧与思想尤其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篇6

 寒假里,我读了《曾国藩家训》虽然没读完,但其中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曾国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和一代大儒。大家想,这样一位名人,肯定是聪明绝顶吧!那让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在公元1825年一个冬天的晚上,天气很冷,一般人都早早上床睡觉去了,只有小偷在这时“工作”。有一个小偷早早地趴在一户人家的房梁上等待最佳时机。这户人家里的一个孩子正在背书,小偷想,等他背完了我再下去“工作”吧。这孩子背的文章并不长,按理说一会儿就背完了,可这孩子背了一晚上还没有背过。小偷在房顶上又冷又饿,眼看着再不走天就亮了,冻了一晚上什么也没偷着,他气得不得了,“蹭”的一下就从房顶上蹦了下来。小偷一把抢过小孩手里的书,“啪”的一下摔在地上,说:“不就是一篇文章嘛!有什么难的。”小偷一下就背了出来,原来,小偷趴在房顶上一晚上,听都听会了!这个笨孩子是谁呢?原来他就是曾国藩。

 那么,曾经小时候那么笨的孩子后来怎么就成为那么有才能的人了呢?我看过书后才知道,原来,曾国藩虽然笨一点,却是一个特别勤奋好学的人,他每天都坚持学习,坚持写日记,每天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检查过错,加以改正,不是坚持一天两天,而是一辈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后,他才成为了一代大儒。

 今后,我也要向他学习:学习他勤奋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坚持每天写日记,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努力做一个“自立、自省、自信、自强”的人!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篇7

 我在暑假期间读了真国藩家训这本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叫”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情习”。他的主要意思是天地之间只有谦虚谨慎才是通向成功的路;人一骄傲就会满足于现状,这样就会导致失败。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议论人家的短短处、指责人家的食物甚至嘲笑别人的失败,开口就说别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这些其实都是骄傲。书中说”欲去骄字,以不轻而非笑人为第一义,以不晏起为第一义”意思是说, :想要自己不骄傲的话,就不能轻易嘲笑别人的短处。

 我想有时候我也会犯这种错误,在嘲笑别人的时候自己得不到好处,别人也得不到帮助。于人于己都是没有用的,只有谦虚谨慎,才能步步为营通向自己的理想。我非常喜欢让我受益非浅的这本书,希望你也会喜欢。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篇8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聊天,说起我的一个同学家,住的是高档小区好几百平方米的豪宅,她家的客厅都比我们整个家大好多,装修的富丽堂皇,真豪华,好羡慕。还有我的好朋友新搬了家,住的是三层楼带院子的排屋,希望啥时我也能住到她们这样的房子里。

 听了我的话,爸爸妈妈相互看了看,会心地一笑。爸爸说:“还记得我给你讲历史故事,说起过晚晴中兴四大名臣都有谁吗”我说:“记得,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爸爸说:“排第一位的是曾国藩,你想知道他教育子女的家训家规吗”我说“想啊。”于是爸爸给我讲了曾国藩教育子女的故事。

 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以俭持家、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金钱,亲自下厨、纺织。

 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写信给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曾国藩留下来16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曾国藩的勤奋、简朴、求学、务实的家规家训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自己对其家规家训也一直身体力行,其一生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

 他的子女因从小受到良好家训家风的熏陶,长大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爸爸说完曾国藩教育子女的故事,妈妈接着说:“家温馨就好,人生更应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这样才会有幸福感。小朋友之间应该不比奢华比节俭,不比享受比勤奋。”妈妈还对我说:“女孩子要大气、有见识,做事有条理、有效率、会勤俭持家。”

 听了爸爸妈妈说的话,我想他们其实说的就是“勤”、“俭”二字。再联想到我刚看过的《浙江好家风》读本,里面讲的周氏家训“俭,美德也。俭可养廉,可惜福,可无穷困之忧,可享温饱之乐。故治家以节俭为第一义”。还有周恩来说过“丢掉艰苦奋斗传统才难看”的故事,以及谢杨琳的故事“我来做爸爸的手”。我被深深地触动了。

 我想我应该把“勤、俭”当作人生宝贵的财富,勤奋学习、努力修身、参与实践、提高本领。“少年强则国强”,我也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篇9

 读了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郦波的《曾国藩家训》(上下),感受颇深,特别是讲到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每天持之以恒的践行,非常受益。结合自身实际,反思自己也存在比较突出的七条问题和恶习。一是抖脚;二是无事看手机;三是不善总结;四是不细心;五是不能从容;六是臆测行事;七是不耐烦。等等

 因此也制定了自己的日课七条:

 1早起。冬春6点起床,23点前睡觉,午休1小时。

 2专敬。一是早起后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存在差距。二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后再做下一件事情。三是保持精神振奋。四是时刻不间断琢磨从事业务工作。五是严以自律,公私分明,时刻与自己的私心作斗争。

 3.谨言。一是正确领会领导意图,及时汇报沟通。二是背后莫论人非。三是不当众批评人。

 4保身。一是节劳。保持专注力,勿分散精力;中午午休,工作间隙运动10分钟。二是节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三是节饮食。不饮酒、不吃辣;早起一杯温水、一碗黑米粥;晚饭吃中饭一半并不吃肉;饭前喝汤。四是锻炼。早起做2次平板支撑、俯卧撑、下蹲各10个;下班后跑步30分钟及以上;每周打一次羽毛球。

 5研文。一是每天剖析一段或一篇文章,并记录纳入知识体系。二是不看任何参考资料、用手写文稿的方法检验学习成效。

 6读书留痕。一是读书不二。二是读不懂不往下读。三是每读一次书须做读书笔记。四是每月至少读两本书,每日至少读10页,每读完一本书须写读后感。

 7日有所获。一是用日记反省不足。二是静坐30分钟。三是完成一篇文稿、一次公务活动等较大工作量的须在日记进行总结。四是每日梳理所学,并纳入知识结构。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篇10

 利用十余天的时间读完了《曾国藩家训》,对曾国藩的成长过程与为官的经历有了浅显的了解,更对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原以为《曾国藩家训》是对其子嗣的教诲篇章,细读书卷才知,作者黄西华利用曾国藩的毕生经历解释着“曾国藩家训”的内涵。这不仅让我了解了曾国藩家训的内容,更让我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看到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学。

 原来曾国藩并不如我想象中的聪明,他原来是个典型的“笨小孩”,记忆力也不是很好,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后来的地位。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着普通人身上的优缺点,曾经也是个睚眦必报之人,但遇到良师后,坚持写日记并反省自己的行为,才有了后来出众的曾国藩。毛泽东同志很佩服曾国藩,这让我想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不是就源于此呀

 他的毅力是惊人的,是常人所不具备的,一是坚持写日记,一日不落;二是戒烟成功,虽然戒了很多次,但最后还是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戒烟成功;三是每天读书,没有一日不读书,即使晚年视力几乎丧失也没有间断。

 读到为学篇之教子读书成大器,也是本书最后的章节,提到: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这也是我要学习之处。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5767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6
下一篇2023-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