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谒金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标题 谒金门 作者 冯延巳 年代 唐 内容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释 注释 ①乍:忽然。 ②闲引:无聊地逗引着玩。 ③挼:揉搓。 ④斗鸭:以鸭相斗为欢乐。斗鸭阑和斗鸡台,都是官僚显贵取乐的场所。 ⑤碧玉搔头:即碧玉簪。 评解 冯延巳擅长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蕴藏个人的哀怨。写得清丽、细密、委婉、含蓄。这首脍炙人口的怀春小词,在当时就很为人称道。尤其“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是传诵古今的名句。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点明时令、环境及人物活动。下片以抒情为主,并点明所以烦愁的原因。 集评 四印斋刻《阳春集序》:冯词类多劳人、思妇之作,“忧生念乱,意内而言外。” 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一载,当时中主李璟曾戏问冯延巳:“吹绉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答道:“夫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中主悦。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风乍起”二句破空而来,在有意无意间,如柴浮水,似沾非著,宜后主盛加称赏。此在南唐全盛时作。 “喜闻鹊报”句,殆有束带弹冠之庆及效忠尽瘁之思也。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闻鹊报喜,须知喜中还有疑在,无非望幸希宠之心,而语自清隽。 贺裳《皱水轩词筌》:南唐主(李璟)语冯延巳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何与卿事?”冯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不可使闻于邻国。然细看词意,含蓄尚多。又云:“无凭谐鹊语,犹觉暂心宽”,韩偓语也。冯延巳去偓不多时,用其语曰:“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虽窃其意,而语加蕴藉。 陈秋帆《阳春集笺》:考古今词家选籍,如《尊前集》、《花庵词选》、《草堂诗余》、《花草粹编》、《历代诗余》、《唐五代词选》、《词林纪事》等,均作冯词,尤为可证。

题库内容:

谒金门的解释

谒金门(风乍起) : 词篇名。五代南唐冯延巳作。写一闺中 ** 在池边嬉戏的种种情态,结尾流露出思念行人之情。首二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最为后人传诵。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空相忆”“花自落”“ 垂杨 碧”“出塞”“ 东风 吹酒面”“不怕醉”“醉花春”“春早湖山”等,原为唐教坊曲。以韦庄《谒金门·空相忆》为 正体 , 双调 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另有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李好古《谒金门·花过雨》等。

词语分解

谒的解释 谒 (谒) è 拜见 :谒见。 拜谒 。进谒。 说明,陈述,告发:请谒其故。 请求:谒归。谒医。 名帖:“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 掌管晋见的近待。 ' 部首 :讠; 金门的解释 见“ 金马门 ”。见“ 金明门 ”。代指富 贵人 家。《魏书·常景传》:“夫如是,故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指以黄金为 装饰 的门。《封神演义》第六五回:“玉殿金门两扇开,乐声齐奏下

“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万户候”表达了作者慷慨悲愤、辛辣讽刺的情感!

1、李好古其人及其所处的时代:李好古,南宋词人。自署乡贡免解进士。清吟阁本《阳春白雪》载:“好古字仲敏,原籍下郢(今陕西渭南县东北)。”根据他写于扬州的两首《八声甘州》、两首《江城子》里的自述推断,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少年有大志,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大约30岁时尚未求到功名,于是乘船千里,到扬州一带游览。又据其《酹江月》:“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可知他中年以后仍然不得意,到处流浪。李好古对苏轼极为倾倒,曾说:“夜吹箫,朝问法,记坡仙。祗今何许,当时三峡倒词源。”(《水调歌头》《和金焦》)他的词以苏轼、辛弃疾为法,纵意抒写,风格雄豪,有些作品或感怆时事,或呼吁收复中原,言词激切,情绪昂扬,属于南宋爱国词中的佳篇。南宋时,金人多次攻入扬州,破坏之惨重,令人目不忍睹。在南宋那个动荡的时代,时势造英雄、环境改变人心,作为一介书生,报国无门,且又深受苏东坡、辛弃疾的影响,词风必然是慷慨悲愤的豪放派。其词集名《碎锦词》,非独文锦之碎,必也豪情之碎。

2、“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万户候”出自其作品《谒金门》:“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意思是“若东风能将胡尘吹去,则东风便可被封为万户侯了。”词人慨叹胡人气焰甚嚣尘上的时代现状,为劳苦于边关的官兵悲鸣,对歌舞升平的达官贵人们所把持的朝政深感无望,只能寄托东风去荡平胡人,愿东风依功得封万户侯,这是何等辛辣的讽刺,也是多么无奈的悲愤。诗言志,哀怨出骚人。李好古“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万户候”忧国忧民的大声疾呼,情深意切,今犹在耳。

斯人也,斯才情也,斯机遇也,则有斯言。

  谒金门,是一个词牌名,很多词人都写过。我姑且认为你说的是南唐冯延巳的吧,因为这一首比较有名。这一首我以前曾在百度回答过其他人,这里再重复一下。

  谒金门

  风乍①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②鸳鸯香径里,手挼③红杏蕊。 斗鸭④阑干独倚,碧玉搔头⑤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作者简介

  冯延巳,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多才艺,工诗词。仕南唐,李璟时为宰相。他的词虽也写妇女、相思之类的题材,但不象花间派那样雕章琢句。他能用清新的语言,着力刻画人物内心的活动和哀愁,他运用“托儿女之辞,写君臣之事”的传统手法,隐约流露出对南唐王朝国势的关心与忧伤,对温庭筠以来的婉约词风有所发展。

  注释

  ①乍:忽然。

  ②闲引:无聊地逗引着玩。

  ③挼:揉搓。

  ④斗鸭:以鸭相斗为欢乐。斗鸭阑和斗鸡台,都是官僚显贵取乐的场所。

  ⑤碧玉搔头:即碧玉簪。

  评解

  冯延巳擅长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蕴藏个人的哀怨。写得清丽、细密、委婉、含蓄。这首脍炙人口的怀春小词,在当时就很为人称道。尤其“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是传诵古今的名句。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点明时令、环境及人物活动。下片以抒情为主,并点明所以烦愁的原因。

  集评

  四印斋刻《阳春集序》:冯词类多劳人、思妇之作,“忧生念乱,意内而言外。”

  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一载,当时中主李璟曾戏问冯延巳:“吹绉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答道:“夫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中主悦。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风乍起”二句破空而来,在有意无意间,如柴浮水,似沾非著,宜后主盛加称赏。此在南唐全盛时作。“喜闻鹊报”句,殆有束带弹冠之庆及效忠尽瘁之思也。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闻鹊报喜,须知喜中还有疑在,无非望幸希宠之心,而语自清隽。

  贺裳《皱水轩词筌》:南唐主(李璟)语冯延巳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何与卿事?”冯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不可使闻于邻国。然细看词意,含蓄尚多。又云:“无凭谐鹊语,犹觉暂心宽”,韩偓语也。冯延巳去偓不多时,用其语曰:“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虽窃其意,而语加蕴藉。

1从总体看:为持重待机,即忍耐坚守,等待机会,终可大吉。

2金门待诏意为事情尚未确定,需耐心等待时机(应为来年春夏之际)。

3子息一意,经风沐雨,坚守正道,终有所成。

总之,要坚持,心中中正,来年必有所成。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宋代·苏轼《谒金门·秋兴》 谒金门·秋兴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秋天 , 写景 , 抒怀感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秋池阁旁,风伴随着晨光吹开了庭院的窗帘。霜打过的树叶没有凋枯,风吹也不落下,却微微惊醒了沉睡的乌鸦和喜鹊。

嘲笑虚名和薄情,这些几乎与世人隔离起来。我的一片懒心可不思世事,一双懒脚可不奔波人情,好让它们闲置起来。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秋,是时,东坡在杭州通守任上。与《谒金门·秋夜》一样,此词系东坡与人酬赠之作。 赏析

上片,写“秋池阁”的秋色。“风傍晓庭帘幕”,说晨风吹进庭院,掀开“帘幕”,给“秋池阁”这一类似宫廷园林带来了朝气。此为词人摄取的第一个画面。一个“傍”字,把晨风的清新味反映出来了。“霜叶未衰吹未落”,说“霜叶”还未枯萎,即使晨风吹它,它仍然挂在枝上。此为词人摄取的第二个画面。两个“未”字,把“霜叶”的生命力衬托出来了。“半惊鸦喜鹊”,说晨风发出嗖嗖声,吹动帘幕,也微微惊醒了沉睡的乌鸦和喜鹊。此为词人摄取的第三个画面。一个“半”字,把乌鸦、喜鹊与人的和谐传达出来了。三个画面艺术联缀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池阁霜天图》长卷,颇有“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韵味。

下片,正面写秋兴。正是秋池阁霜天景色激起了词人的秋兴。“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意在嘲笑浮名薄情。词人此时还不到40岁,初入仕途,大有一番雄心壮志。然而,他面对着的是:自然界呈现一派恬淡和谐的大好秋光,可官场上却充满了谗诽、排挤的血雨腥风。他不禁发出嘲弄:那名利似浮云,那情意似薄纸,有何追逐的价值,因为追名逐利,人情冷漠,导致“与世人疏略”的窘境。可谓阅尽人间秋色,于词人这位通判来说,只有走累于文字,“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这种得过且过的无奈的道路。词人还多了一颗“懒心”,一颗“懒心”,不去想它什么皇务;一双“懒脚”,也不去奔走什么政事。就让心和脚“闲处著”。嘲笑之言,入木三分。然而,与上片的那种欲寻永葆不衰的秋色的心愿相比,词人显然心头浮起与他“致君尧舜”,“奋厉有当世志”的豪情极不相符的消极心绪了,或许还潜藏着隐退而求恬淡生活的陶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唐代·柳宗元《南涧中题》

南涧中题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秋天 , 写景 , 抒情 , 孤寂愁苦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代·程颢《秋日》

秋日

宋代 : 程颢

秋天 , 人生哲理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风雨。凝想坐,敛愁眉,孤心似有违。红窗静,画帘垂,魂消地角天涯。和泪听,断肠窥,漏移灯暗时。——五代·孙光宪《更漏子·对秋深》

更漏子·对秋深

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风雨。凝想坐,敛愁眉,孤心似有违。

红窗静,画帘垂,魂消地角天涯。和泪听,断肠窥,漏移灯暗时。 秋天悲秋

天似水。池上藕花风起。隔岸垂杨青到地。乱萤飞又止。露湿玉阑闲倚。人静自生凉意。泛碧沈朱供晚醉。月斜才去睡。——宋代·何光大《谒金门》 谒金门 天似水。池上藕花风起。隔岸垂杨青到地。乱萤飞又止。

露湿玉阑闲倚。人静自生凉意。泛碧沈朱供晚醉。月斜才去睡。猜您喜欢与君别,情易许。执手相将,永远成鸳侣。一去音书千万里。望断阳关,泪滴如秋雨。到如今,成间阻。等候郎来,细把相思诉。看着梅花花不语。花已成梅,结就心中苦。——宋代·陶氏《苏幕遮(闺怨)》

苏幕遮(闺怨)

与君别,情易许。执手相将,永远成鸳侣。一去音书千万里。望断阳关,泪滴如秋雨。

到如今,成间阻。等候郎来,细把相思诉。看着梅花花不语。花已成梅,结就心中苦。江干蹭蹬,镇寻常、怀想京城春色。静倚山亭凝望处,惟见鸟飞云蓂。拂面埃尘,跳□□□,老却风流格。年来却有,短蓑轻棹胸臆。闻与俊逸嬉游,笙歌丛里,眷恋中 。况是韶阳将近也,应办青骢金勒。丰乐阑乾,西湖烟水,遍赏苏堤侧。举觞须酹,天隅犀渚孤客。——宋代·白君瑞《念奴娇(寄临安友)》

念奴娇(寄临安友)

江干蹭蹬,镇寻常、怀想京城春色。静倚山亭凝望处,惟见鸟飞云蓂。拂面埃尘,跳□□□,老却风流格。年来却有,短蓑轻棹胸臆。

闻与俊逸嬉游,笙歌丛里,眷恋中 。况是韶阳将近也,应办青骢金勒。丰乐阑乾,西湖烟水,遍赏苏堤侧。举觞须酹,天隅犀渚孤客。山如翠浪经雨涨,开轩似坐扁舟上。西风为我吹拍天,要架云帆恣吾往。太行一千年一青,才遇先生醉眼醒。却笑刘伶糟曲底,岂知身亦属螟蛉。——元代·刘因《饮山亭雨后》

饮山亭雨后

元代刘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6896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