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林德尔·玲奈
特林德尔·玲奈(トリンドル
玲奈),1992年1月23日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日本模特、歌手和演员 。
2012年,玲奈开始参与电视剧的演出,逐渐转型成女演员。2013年4月,参演日剧《bad
boys j》的演出,在剧中饰演佐藤艾利卡。
2014年6月28日,在播出的**《咒怨:终结的开始》中饰演葵的同学七海。2014年7月,被评选为“日本人最喜欢混血女艺人”第四名。2015年2月,参演**《真实的捉鬼游戏》,饰演美津子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是泰戈尔写在《飞鸟集》中的一首诗。奥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写下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用一个悲伤的故事阐释了这句话的真谛。
有人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本让人读一次哭一次的书,书中诠释了爱情最为独特的一种存在——爱情有时候真的可以是一个人的事情。那些藏在文字里面的深情是波澜不惊的,却也是疯狂的悲痛的,令人感到窒息与绝望的。
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
作家R在41岁时收到了厚厚的一沓书信,来自于一个陌生的女人,女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抒写了她一生的暗恋与疯狂。用凄婉动人的语调向作家书写了自己一生的爱恋,然而作家却对此一无所知。
有人评价说男主人公是维也纳的唐璜,一个生性风流而又滥情的男子,但这并不妨碍女主人公的喜欢,甚至可以跨越漫长的一生,故事似乎陷入了一种痴女爱上渣男的俗套,但是大家就是有别样的技巧,能用精准的笔调让这个故事格外的触动读者的心。
女孩父亲早逝,跟随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平静而无波,女孩有些厌弃她和母亲这样的生活了,但就在这个时候,她的生活发生了转折。
13岁时,隔壁搬来了一个英俊潇洒的作家,13岁正是女孩情窦初开的年纪,在女孩狭小逼仄的生存空间里,作家犹如一道神秘的光,带着女孩对外界事物的幻想,闯入了女孩的世界之中。
一个偶然的机会,女孩与作家撞了个满怀,作家含情脉脉而又柔情满分的眼神让女孩沉醉,少女并不知道那是作家惯用的手段,他以为作家对她的含情脉脉的眸子就是爱情的样子,却不知道那是作家惯以用来诱惑女性的手段,女孩在单相思的痛苦之中长成了美貌少女。
女孩望眼欲穿的等待着,但是没有被作家认出,但是作家注意到了她,仅仅是因为女孩出众的美貌,他们之间那销魂蚀骨的三夜是作家给予女孩仅有的温柔。
后来女孩嫁为人妻,她一次又一次的试图唤醒作家心中对她的记忆和暗恋,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然而他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了,她不过是作家众多情人之中最普通的一个。
女孩为此耗尽了一生,直到床头上的那株白玫瑰彻底凋谢,直到她终于认命的承认他们之间的爱情,不过是作家一夜的狂欢,她写下了凄婉动人的长信来祭奠自己年少时的暗恋。不过是渣男的一夜,那个痴情的女子却用一生来回忆。
低入到尘埃之中的爱情注定无法圆满
张爱玲曾经写下这样一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然而低入尘埃中的欢喜是真正的爱情吗?
女孩对于作家是百依百顺的,甚至将作家奉为她自己一生的信仰与神明,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我相信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已经躺在尸床上,也会突然拥来一股力量,使我站起身来,跟着你走。"这样固执而疯狂,甚至略带着诡异。
这是一封饱含深情而又绝望的书信,然而作家在看到这封书信的时候,在朦朦胧胧的光影以及对往事的回忆中,他依稀勾勒出一个女子的身影,但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个女子是谁了,是的,怎么也想不起来。往事如烟,那个女子不过是他生命之中一缕如烟的过客。
女主人公所有的爱恋,不过是一个人的单相思,或许那个风流浪荡的男子,一生之中拥有个无数像女主一样的女人,但最后的结果都是她们都被遗忘在了回忆的角落里,许多时候女孩子做着一个想要让浪子收心的梦,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征服浪子,然而最后却被浪子征服,浪子收心从来就是一个藏在童话之中的梦境,没有人可以真正走进梦境,走进童话。
很多时候爱情就是这样,当一个女子自以为是的爱着一个男子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输要的一无所有了,女主人公的爱情让人觉得心疼,但更多时候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她原本有更好的选择,有对她极好的继父,有温柔而多金军官丈夫。
然而没有人知道一个少女的爱情有多疯狂,孩子对于爱情的故事比成年人想象的更为可怕,女主人公在遇见男主人公的那一年才13岁,很多男人都有初恋情结,女人也不例外,从遇见男主人公的那一刻起,少女就注定了要被爱羁绊着,至此爱情成为她一生解不开不了的枷锁。
刘敏涛在参加一档综艺节目《声临其境》时朗诵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一个片段,现场有无数女子在她温柔而又悲切的声音之中偷偷红了眼睛。
谁在年少时期没有偷偷喜欢过一个人呢?谁没有固执的暗恋过一个人呢?可是大多数人选择了与生活和解,选择了放开那个曾经自己深爱的带着光的少年,而有人却一生挣扎于爱情的困境之中,挣不开,躲不掉。
我爱你,与你无关
茨威格被高尔基评价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评价《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篇惊人的杰作",作家以一种独特而又细腻的手法描述了一个女人暗恋时期微妙的情绪变化。
陌生女人对于R先生有一种痴狂的绝望,甚至超越爱情达到信仰的疯狂迷恋,她一生虔诚的爱着一个不爱自己,甚至已经将自己忘记的男人,读完书的时候,有读者会纳闷,这样的爱情真的存在于现实之中吗?
虽然有很多人怀疑这样的爱情是否真的存在于现实之中,却从来没有怀疑这样的爱情在陌生女人身上的存在感,文章没有刻意的怪诞与荒唐,在平静而又温柔细腻的叙述之中,蕴藏着惊涛骇浪时的深情,这才是文章之所以打动读者的关键。
茨威格的写作技巧正在于此,他把一颗鲜血淋漓的绝望的心灵温柔而又平静的剖析给人看,这种温柔的残忍才是最让人揪心的,我们第1次发现,原来爱情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哪怕他的描写手法那样的温柔。
充沛而又复杂的情感在理性的设置之中,达到一个奇妙而又诡异的平和点,女主人公在遭遇自己儿子死去的悲痛之后,却能以一种极其平静而又逻辑严密的理性状态将事情的全部经过在信中叙述清楚,这一点足以引人深思。
读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作品到底传达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思想观念?是疯狂到极致的绝望爱情,还是女性追求独立人格的呼唤?或者说仅仅是一种极致抒情的表达?
但我始终认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本作品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爱情态度,即我爱你,与你无关。女主人公的爱情早已脱离女主人公自身所存在了,这种爱情是会呼吸的,会疼痛的,在宁静之中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
原来一个人的爱情也可以如此波澜壮阔,并非所有的爱情都是两情相悦的,更多时候爱而不得或者相忘于江湖,才是这世界上绝大部分爱情的最后归宿。作品在疯狂炙热而又绝对理想主义的描写之下,给我们传达了爱情最为冷静而又现实的存在,那就是:爱情,不过一个人的事情。
是莫妮卡·贝鲁奇扮演的。
莫妮卡·贝鲁奇(Monica Bellucci),1964年出生于意大利,意大利演员、模特。为了筹措学费,业余时间莫妮卡·贝鲁奇开始做模特。莫妮卡改变了初衷,退学前往米兰,签约于精锐模特管理公司(Elite Model Management),正式进入模特界。
在她从事模特职业时,莫妮卡开始参加学习一些表演课程,并于1990年首次触电,参加了电视片《孩子们的生命》的拍摄工作。莫妮卡首次亮相好莱坞,就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影片《惊情四百年》中饰演吸血鬼的新娘之一。
扩展资料:
2000年,莫妮卡因在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出色地饰演了一位小人物而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莫尼卡凭借《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和《致命的邂逅》两片,迅速成为意大利的明星。
2008年10月,莫妮卡·贝鲁奇携**《爱的男人》登陆第三届罗马国际**节,这也是贝鲁奇第三次受到罗马**节的邀请。
2009年3月5日,第4届世界女性颁奖礼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莫妮卡·贝鲁奇获得世界女性奖。
2003年的第5届青少年选择奖最佳突破**女星,莫妮卡因为出演《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 》而被提名。
**露水红颜是什么意思? 结局是什么? 露水红颜剧情?
女主角叫刑露嘛。结局是男主女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剧情大概就是一个富家子弟,热爱艺术,他母亲为了让他回心转意好好经营家族产业,就找了一个他喜欢的女孩,让那个女孩和他在一起再甩掉他,让他强大起来,但是女孩真的爱上他了,经过患难之后两人在一起了
露水红颜讲的什么
露水红颜讲述的是漂亮女生邢露,一个没落贵族的后代,只能像一个普通女孩一样飘泊。情动、邂逅、初恋、失恋,邢露有着任何女生成长的苦恼、辛酸、快乐与伤感,她与年轻画家徐承勋的爱情又有怎样的结局。
**露水红颜到底讲的是什么啊?
剧情
漂亮女生邢露,一个没落贵族的后代,只能像一个普通女孩一样飘泊。情动、邂逅、初恋、失恋,邢露有着任何
女生成长的苦恼、辛酸、快乐与伤感,但在那间温馨而普通的咖啡店里,结识穷困潦倒的年轻画家徐承勋,改变了她的一切,也让她生命的 重燃熊熊火焰,一段甜美而浪漫的爱情之旅在脚下徐徐延伸,然而这段如痴如醉的爱情却隐藏着惊天的秘密:天才画家徐承勋究竟来自哪里?他为何乐观而执著地拥抱贫穷?邢露与他的相识究竟,是无意邂逅还是精心安排?他们那刻骨铭心的爱情是否能白头偕老?她最后为何会令人心碎地客死他乡。
露水红颜大结局是什么
最后邢露在异国被刀捅又被车撞,原著里面她是克死异国了,但是**里面她和男主在一起了,最后在教堂男主向她求婚,然后最后一个镜头是两人坐在长椅上,是好的结局,不过总体来说刘亦菲演的挺好的,rain其实还可以,就是那配音不敢恭维
**《露水红颜》的结局是什么?没看明白。求解释
女主死了。后面是男主的幻想。倒数的镜头男主送女主进医院戒指掉了。然后就直接切换到男主和母亲两人的对话。对话内容就是换不回女主了。然后男主母亲手上的圣经给了特写。证明女主不在了。
**版的露水红颜结局是什么
求采纳啊!!
邢露死了,最后是男主的幻想。
第一:女主父亲说梦到女主跳河了,然后怎样怎样。
第二:女主被刀刺伤是为了保护戒指,而被送去医院的时候戒指脱落,戒指在人在戒指不在人不在。
第三:男主和妈妈的对话,说如果可以愿意用一切去换她还是什么,但只是如果。
第四:徐母说当初也是这样想,但是徐父还是死了。
第五:男主说愿意用一切去换,但是他的一切都来自徐家,徐家的一切不属于男主,男主说放弃徐家的一切还是什么的,所以男主没有了一切,也就换不回女主了。
第六:**整个色调一直是冷色,最后求婚时变成了暖色。
第七:男主回到了奥地利还是维也纳的和女主在上海一样名字的咖啡馆,可是端上的咖啡什么的用的餐具却是女主上海咖啡馆里的。
第八:男主进入咖啡馆时是没有见到人的表情
第九:求婚全程女主没有说过一句话,连我愿意都没有所以,结局女主死了,最后都是男主的幻想。
红颜露水小说大概讲了些什么
红颜露水(2006年张小娴所著小说)
型别:言情小说
内容简介:
漂亮女生邢露,一个没落贵族的后代,只能像一个普通女孩一样飘泊。情动、邂逅、初恋、失恋,邢露有着任何女生成长的苦恼、辛酸、快乐与伤感,但在那间温馨而普通的咖啡店里,结识穷困潦倒的年轻画家徐承勋,改变了她的一切,也让她生命的 重燃熊熊火焰,一段甜美而浪漫的爱情之旅在脚下徐徐延伸,然而这段如痴如醉的爱情却隐藏着惊天的秘密:天才画家徐承勋究竟来自哪里?他为何乐观而执著地拥抱贫穷?邢露与他的相识究竟,是无意邂逅还是精心安排?他们那刻骨铭心的爱情是否能白头偕老?她最后为何会令人心碎地客死他乡。
露水红颜里,徐承勋为什么说原谅我的粗心?那边没有仔细看没看懂。他是忽略掉了邢露的什么吗?求详细,
徐回到邢的房子,看到了邢买下的他的画,知道邢一直是爱他的,感到后悔。
露水红颜刘亦菲说原谅他是什么意思
徐母说让邢露去跟她儿子交往再甩了他 然后给她3000万 然后 …你懂得
千秋真一是桃之丘音乐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也是这里的风云人物,由于出身音乐世家,被所有人尊称为“千秋大人”,当然也有人看不惯他认为他不过是靠父亲的纨绔子弟。不过真一的音乐天赋却没有人能不承认,他在小提琴和钢琴方面的才能已经达到一流水准,对音乐的见识也比其他人高,能只听一点就听出那个人奏出的乐曲是否没问题。虽然真一最近正在练习准备参加钢琴选拔赛,不过其实并不热衷,因为他真正的理想是当一个指挥家。
《交响情人梦(2007)》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h7ebOsvYBSA8sBbJLcC3A
pwd=vkyd提取码:vkyd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于192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以独特的角度、出色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痴情女子一生的情感世界。1948年美国好莱坞导演马克斯•奥菲尔斯改编拍成影片《巫山云》。2004年中国新锐女导演徐静蕾再度将其搬上银幕,作为参加第52届西班牙圣思巴斯蒂安**节处女作导演单元的参赛作品,破格获得官方单元最佳导演银贝壳奖。
小说与**进行对比,其一,在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改编中,两位导演与茨威格的国籍、文化背景都各不相同,文化体系差异也非常大,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不相同。为了能使外国原著适应本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和接受习惯,两位导演在改编原小说文本时,都进行了时间、地点等基本要素的创造性改动。“美版”影片故事发生时间在1900年音乐之都的维也纳,人物的形象、气质及场景的选择都弥漫着浓厚的西方艺术气息:古典而优雅。维也纳,在其他文化中就几近音乐的代名词,所以主人公的音乐家身份符合当时的美国人对于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想象。奥地利作为二战中的战败国,昔日奥匈帝国余辉下繁荣奢靡的音乐之都如今已经变成一片瓦砾,从未有过君主制度的美国人对维也纳充满了好奇。导演将故事发生的地点安排在维也纳,这符合当时美国民族心态,迎合了大众的心理,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同;在“徐版”中,导演自觉而努力地进行着本土化的表达,她将故事的背景整个地搬到了中国,而且是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三四十年代的北平。导演有意识地将故事设置在这样—个弥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的时空之中,以便于将一些富含民族特色的、地域色彩的文化元素直接往故事上贴:灯笼、对联、中国结、四合院、人力车、小巷、骆驼、寿面、媒人、旗袍马褂、火炕、窗花等,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的直接呈现,极为有效地营造出了一种清空、宁静、隽永的古典诗词般的意境,体现出浓浓的中国味,让一段激越的爱情在弥漫着幽怨的琵琶曲调的四合院中演绎铺展,给观众以极大的审美新异感。另外,为了增加**的厚重感,中国导演习惯将男欢女爱的故事放置于沉淀的背景中去叙述,“徐版”中宛平事件、北平光复等历史事件的描述追求的就是这种效果。
其二,在故事情节上,小说以书信体的形式记述了女主人公的爱恋。她在13岁时,就爱上了她的邻居小说家R,并对他“着了迷”。她的引诱导致了意外的怀孕并为他生了一个孩子,可是小说家R对这一切毫无所知,从未认出与他几度邂逅的女人就是当年邻居家那个十三岁的女孩。女主人公在孩子夭折后,自感将不久离开人世,匿名写信给一小说家R-封诀别信,向其倾诉一厢情愿的爱情。信中用了很多插叙描述她与R先生的几次相遇,倾述其一生的爱恋和不幸经历。
“美版”对故事情节作了较大的改动。首先,影片将原作中男主人公的身份由作家改成了才华横溢的钢琴家,男主人公的这种音乐身份符合美国人对维也纳的向往和想象,流露出对于已逝的太平世界的无比留恋以及恢复旧时代文化精神的强烈渴望。其次,为了更集中地呈现精神层面的寓意,影片淡化了小说中的比较现实的细节,改变了原著中女人沦落风尘的情节,换成女人被钢琴家遗忘后选择婚姻,嫁给了一个爱自己的有钱男人,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家庭观念在当时的美国文化中还占有重要的地位,女主人公这样的选择可以说是一个美满的归宿,但她对音乐家始终念念不忘,所以作为带有强烈道德批判色彩的影片,无论女主人公爱得怎样死去活来,影片都不可能让她的爱情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因为这样就等于鼓励背叛家庭,这对当时的观众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再次,影片的开头记述女人丈夫收到决斗邀请,结尾决定接受决斗邀请,这~情节的增加,意味着钢琴家决定不再像以往那样逃避生活,要维护真正绅士的风度和荣誉,即使这一次面对的是死亡。这一情节的设置,淋漓尽致地再现了西方经久不衰的“决斗”现象和社会风俗,鼓舞着个体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目标、维护自己的权益,获取殊荣。同时,这个情节也一定程度上象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降临,作为犹太艺术家的导演本人无法逃避这不可抗拒的命运。
其三,小说和**总归是不同的,小说展示给读者的是想象的空间,而**则是影像所表现给观众的视听知觉。**会使其再现物象、表现运动得心应手,但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上比起小说来却相形见绌。茨威格的小说以心理描写见长,《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是如此,心理描写堪称经典。如描写女主人公情窦初开的一段:
……我以为,你的柔情蜜意只是给我的,是给我一个人的。在这一瞬间,在我这个尚未成年的女孩的心里,一下子感觉就成长成为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从此永远属于你了。“那他看你一眼,你干吗脸涨得通红啊”我的女同学使出了一个好管闲事的女孩子的阴坏劲儿,连嘲带讽地说道。可是恰巧因为她的讽刺正好触到了我的秘密,血就更往我的脸颊上涌。我狼狈至极,恼羞成怒,我恶狠狠地说:“傻丫头!”我当时真恨不得把她活活勒死。但是她笑得更欢,嘲讽得更加厉害,直到我发现,羞怒之下我的眼睛里都噙满了泪水。我不理她,独自跑上楼去了。
这段描写将一个怀春少女见到心爱之人后的紧张、兴奋、幸福和心中秘密被同学揭穿后的羞涩、恼怒传神地呈现出来。而在影片中,我们在年轻女演员的表演上却不能看到或体会到这些。或许无论演员的演技如何精湛都无法将如此复杂的心理变化完全表现出来。
其四,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一个作家收到一叠厚厚的信开始,在这封信中,一个女人讲述了她的一生,一份纯粹不带一丝杂质的“爱情”。从小的时候对这个男人的迷恋,成熟后的献身,到不得不的离开,独自抚养小孩的经历,直至与男人陌生的重逢,直至流感夺取孩子和她的生命。说明,这不是爱情,所以我在前面中,我加了引号,很多人以为这是爱情。没有任何的要求、甚至担心自己这封信会给对方带来压力,带有祈求和可怜去要求对方把信看完。你会么?现实中有么?分手的恋人希望对方幸福,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在作用而给出这样的祝福?一句话说得好:有情何必分开,相忘必然忘情。这份被放大和夸张的依恋体现的是茨威格的文章风格,张开描写主角单方面“自我”的心理。个人觉得**没有完全服从于原著,变成了观众眼中的爱情片,这就削弱了**的表现力,更让原著小说是失色不少。
最后,和原小说比较,最明显的痕迹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人公和那个男人碰面次数明显增加了。这增加的几次会面便是茨威格小说和徐静蕾**格调差异之分水岭:一边是一自恋女人如老牌同性恋男子般自给自足的诗意幻想,另一边是大学女生和日本漫画版陈世美的凄美传奇。同时正是这个篡改指出了横亘于想象界和现实界的那道沟渠——这道沟渠的名字就叫:“偶然性”。**中,女人总是能够在漫天风雪、山河破碎的世界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偶遇”那个让她心仪的男人。
回到小说上,我认为,它最大的力量还是在于构思层面。这个卓绝的女子在茨威格的几乎极端构思中热情演绎。她什么也不祈求,她的存在就是为了他的存在。18年的如一,作者的手引导着她永陷痴迷。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浪漫主义作曲家和指挥家。他的交响曲作品气势磅礴,乐思纷纭。他的指挥艺术深刻严谨,一丝不苟。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交响性套曲《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是根椐我国唐诗创作的。1998年德国交响乐团来华演出《大地之歌》之后, 马勒的音乐名声在中国与唐诗交相辉映,广为传诵。但是《大地之歌》第二、第三乐章所据的唐诗原诗和作者长期无人知晓,成为诗乐“斯芬克司”之谜。
为了破译这个涉及音乐、诗词学、翻译学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二十世纪之谜,首先要研究马勒和他的《大地之歌》。
从小就迷恋音乐1860年7月7日,马勒生于奥匈帝国波希米亚的卡利希特(Kalischt)村。父亲伯恩哈特· 马勒(Bernhard Mahler)原来是马车夫。他一面赶车,一面学习,甚至学了一点当时很吃香的法语,嬴得“御车学者”的雅号,后来成为一位教师。母亲玛丽·马勒(Marie Mahler),是肥皂制造商的女儿。父母生了14个子女,其中8个子女夭折。马勒的童年和小学时代是在离出生地40公里外摩拉维亚的第二大城市伊赫拉瓦(Iglau)度过的。当地主要讲德语。他家里有一个书柜和一架钢琴。书柜里装满古典和当代名著,供他阅读,而且也有条件学钢琴,使马勒较早受到文学和音乐的薰陶。
马勒从小就显示出音乐天赋。他光凭耳听记住各种音调和歌曲,就能用手风琴演奏。据马勒回忆,“我在3岁时就有一架手风琴。有一天早晨,军乐队从家门口经过。我听到军乐声,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只披了一件短衫,就拿着手风琴跑出去,跟在士兵后面行进了很久,直到两位邻居在市场上把我挡住。当时我一点也不害怕。他们答应把我带回家,条件是要我用手风琴拉军乐队的歌曲,我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在6岁时就开始跟剧院指挥维克托林学钢琴,后来师从钢琴教师布鲁希。 1870年10月13日,马勒第一次在广大听众面前公开演奏钢琴曲。马勒在中学里仍然迷恋音乐,按照他自己的说法,除了继续搞音乐和作曲以外,没有学到什么。1874年4月比他只小一岁的弟弟厄恩斯特·马勒(Ernst Mahler) 因心包积水早逝,使马勒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情景,久久难忘。
维也纳的大学生活
1875年9月马勒进入 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他在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并开始精通作曲。第三年上克雷恩(Krenn)的作曲班,获得作曲奖,1878年6月毕业。马勒在1875年曾观看瓦格纳歌剧《汤豪舍》(Tannhauser)的演出,对瓦格纳推崇备至。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样一位风华正茂的音乐天才,在音乐学院毕业后,竟然放弃音乐生涯,一心想当诗人。
于是,马勒在1878年 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哲学。奇怪的是,他并不重视上哲学课,而是经常去森林散步,似乎大自然才是他的哲学课堂。但他并不忽视参加社交活动。当时在青年中流行社会主义和素食主义思潮。维也纳一家素食酒店就成为青年们聚会之地。维克托·艾德 勒(Victor Ad ler)医生,当时还不到30岁,就毅然放弃行医,献身于社会主义事业。他是青年的中心人物,后来成为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创始人。马勒 经常参加这种聚会。他总是夹着一叠书或音乐作品走进酒店,言谈机智风趣。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勒有较大的影响。据埃玛·艾德勒(Emma Ad ler)回忆,“马勒虽然总是同政治生活和政党保持一定距离,同他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同情社会主义。在1901年选举中,他不顾自己皇家歌剧院院长的身份,公然投票支持社会主义候选人维克托·艾德勒”。但是,马勒既没有卷入社会主义运动,也没有读完大学,就决心找回他情有独钟的音乐生涯。
到处流浪的 音乐生涯
1880年夏,马勒第一次担任乐队指挥。从此转战各地,过着 到处流浪的音乐生涯。1882年12月15日马勒 的母亲写信给他说,“为什么老是搬来搬去?我不相信有其他人像你一样,每两个星期就要换一次公寓房。要不了多久,每换一件衬衣就得换一次公寓房。你想没想过最终会弄得一件内衣都没有。因为我知道,你总是在公寓房里丢三拉四,不断搬迁,直到丢光为止”。1880年到1900年,马勒先后在上奥地利、莱巴赫(Laibach)、奥尔米茨Olmutz)、卡塞尔Kassel)、布拉格、莱比锡、伦敦、莫斯科、巴黎等地指挥演出,影响越来越大。在此期间,马勒利用指挥之余创作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交响曲。马勒工作非常投入,而且重视学习。当伦敦之行已定,他就开始学英语,在笔记本上记下剧场上需要用的字汇和表达方式。1897年马勒 被任命为维也纳宫廷歌剧院指挥,后兼任院长,标志着他在音乐事业上有了公认的成就。 1899年他在沃尔特湖(Worthersee)边的迈尔尼希(Maiernigg)买了一块地,造了一幢乡村别墅 和一间用于作曲的小木屋,夏天在此度假作曲。
乡村别墅 的欢乐和忧愁
马勒 直到41岁,1902年3月9日才结婚。当时马勒夫人阿尔玛·欣德勒(Alma Schindler )才22岁,身材苗条,非常漂亮, 是维也纳最美的女孩。她出身于有教养的富裕家庭,习惯于丰富多采的社交生活。而马勒沉默寡言,习惯于 孤身独处,年龄也比她大得多,似乎不太相称。但由于在艺术上有共同追求,互相信赖,婚姻是美满的。他们 有两个可爱的女孩,生活幸福。
在迈尔尼希乡村别墅度假时,马勒通常五点半起床游泳。然后小跑到树林中的小木屋里,那里有整备好的早餐。接着是连续七个小时的工作。吃午饭前还要游一次泳。然后和他的夫人弹弹唱唱,或和小孩玩。午饭后休息一段时间(在城里工作是没有午休的),下午4点左右同阿尔玛一起出去散步。晚上又在一起读书。阿尔 玛朗诵一段给他听,或者马勒朗诵。从1902年到1906年,马勒创作了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交响曲。这是充满欢乐的时光。
但是好景不长。1906年在一次排演中,马勒第一次感到心脏衰弱。1907年7月12 日,不满5岁的长女在迈尔尼希乡村别墅夭折。这对马勒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打击。几天后,当地医生诊断他心脏有毛病。经维也纳心脏专家检查确证,马勒左右房室瓣有遗传性缺陷,但可以补救。建议他要非常小心,不准骑车、游泳。这一诊断在马勒思想上蒙上一层阴影。07年5月马勒辞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之职。尽管如此,马勒仍然不停地创作,并于1908年1月赴美,在纽约市歌剧院首次指挥演出,取得很大成功。
托布拉赫农舍和《大地之歌》的创作
为了避免对去世的爱女触景生情,马勒卖掉了迈尔尼希乡村别墅,1908年在托布拉赫(Toblch , South Tyrol)买了一幢农舍,虽然比较简陋,环境相当幽美。除了两三挚友来访以外,不受外界干扰。从此,可以清静地过日子。马勒在这里度过了三个暑假。《大地之歌》以及第九交响曲和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都是在托布拉赫创作的。
1908年初夏,马勒在给布鲁诺·沃尔特(Bruno Walter)的信中说,“这回我不得不搬了家,而且也不得不改变整个生活方式。你可以想象,这对我来说是多么困难。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于进行经常性的和积极的活动。把踏遍山林捕捉作曲小品,作为一种大胆的创作方式。过去我坐在桌子前面,只是像农夫回到粮仓一样,反复推敲使小品成型罢了。即使在一次欢乐的快步行走(特别是上山)之后,脑力疲劳已经消失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现在我必须避免任何劳累,经常控制自己,不要走得太远”。因此,马勒从汉斯·贝格(Hans Bethge)的《中国之笛》(Die chinesische Flote)诗集中寻找作曲灵感是可以理解的。
那一年夏末,他在给沃尔特的信中又说,“过去我非常勤奋(从这一点你可以推测,我多少有些适应了)。对整个情况我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说。丰收的季节已经降临。我相信这是迄今为止我所能做到的、最涉及个人的事,或许大部分是本人的事”。 显然,这是指《大地之歌》的内容主要是抒发个人感情。1910年,在 托布拉赫还发生过一次使马勒心烦意乱的事。据阿尔玛回忆,“大约一星期后,有个年轻人寄来一封信。信中说,没有我,他就活不下去,假如我对他有一丁点儿感情,就该抛弃一切,到他那里。这封要给我的信,在信封上标明‘马勒院长收’。没法搞清,这个年轻人是发疯,还是故意把信寄给马勒本人。当时马勒 坐在钢琴前,看了信,尖叫一声‘怎么回事’,便把信交给我。马勒 一直认为此人寄信给他的目的是要他把信交给我。当时我们的处境难以用言语表达。最后,我向马勒诉说了一切,。。。。。。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对一个同自己结合在一起的人负有心灵上的责任。他突然感到内疚。几天来我们相对哭泣,陷于失望之中,直到把我的母亲找来解救我们……。马勒总是我生活的中心,但他内心十分混乱。就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下了第十乐章的总谱小品”。
《大地之歌》和唐诗
《大地之歌》是马勒根据汉斯·贝格的《中国之笛》中李白、钱起(长期以来误作张籍,最近我们确证为钱起)、孟浩然和王维所作七首德译唐诗创作的。《大地之歌》包括六个乐章:第一乐章《愁世的饮酒歌》(Das Trinklied vom Jammer der Erde),歌词选自李白的《悲歌行》;第二乐章《寒秋孤影》(Der Einsame im Herbst),歌词选自钱起的《效古秋夜长》;第三乐章《青春》(Von der Jugend),歌词选自李白(?)的不明诗篇,德译名《琉璃亭》(Der Pavillon aus Porzelian);第四乐章《美女》(Von der Schonheit),歌词选自李白的《采莲曲》;第五乐章《春天里的醉汉》(Der Trunkene im Fruhling),歌词选自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第六乐章《永别》(Der Abschied),歌词选自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止》和王维的《送别》。第三乐章德译李白(?)的中文原诗尚待寻找。
马勒对音乐和诗歌有特殊的爱好和理解。他在1893年8月的一次谈话中不无偏颇地指出:“各种艺术如同姊妹一样的一切说法,都是废话。她们并不完全一样,在等级上千差万别。首先,显然是音乐,这是心灵感受的艺术。其次是诗歌。接着是一长段空白。然后才是绘画与雕塑,她们的主题来自外部世界。最后是建筑,必须使用测量和比例。不过,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在于把所有这些艺术结合起来。阐说和创造这种艺术作品的人就是理查德·瓦格纳!”在长期勤奋地投入交响曲创作之后,马勒身心交瘁,渴望得到休息。爱女的夭折, 医生的诊断,加深了压抑、忧伤和孤独的情绪。他预感在世不久,要向朋友们告别,但是仍然热爱大地,热爱青春,热爱生命。这就是《大地之歌》的基调。马勒在德译唐诗中找到了表达这种思想情绪的灵感和形象,而且把它们完全变成了自己熟悉的东西。
马勒在1909年夏创作了第九交响曲,当年秋第二次去纽约。1910年夏创作第十交响曲,没有完成。1911年2月第三次去纽约。1911年5月18日在维也纳去世,终年50岁。 罗曼罗兰在一篇文章中对马勒作了这样的评论:“研究了他的作品,你会相信,他是当今德国极为难得的人才:一个转向内心世界的人,一个有真诚感受的人。然而这种思想感情并没有找到真正忠实的、个人的表达 方式。它们通过一层怀旧的、古典气氛的面纱传给我们。《大地之歌》于马勒 逝世后当年11月20日在慕尼赫首次演出,成为对马勒的永久怀念。
马勒的《大地之歌》说明欧洲人多么响往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德国交响乐团是带着以两首不明唐诗创作的乐曲来中国“寻根”的,因为唐诗的根在中国。两首不明唐诗 是本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项悬案,被称为“斯芬克司”之谜。这个谜只能由中国人来破译。现在我们已经破译了第二乐章的唐诗,有了好的开端。第三乐章涉及的问题更为复杂,但我们相信,只要深入研究,总会看到水落石出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