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摘自《和佛陀一起去修行:释迦牟尼生命历险记》,陈阳居士著作。
---------------------------------------
饿鬼们的吃喝问题
喜见昏头胀脑地转生到了饿鬼的世界,在一块表征区隔开地狱和饿鬼的分界碑前,新出生的喜见发现自己的能量身体变成了头大如斗、腹大如鼓、咽细如针的形状。放眼望去,黑暗和火光闪烁的世界里,到处是一群群被饥渴折磨得不成鬼样的生灵。
就像中世纪欧洲发生大瘟疫时,人类骨瘦如柴、病苦不堪的惨况。
对于人类来说完全是清凉奔流的河流,在饿鬼们的眼里猛烈地燃烧着,腾起冲天的火焰,根本就不能饮用。
偏偏饿鬼们肠胃系统的神经特别发达,对饥渴的感受力极其敏感,一饿就像胃里面有猛火在燃烧;一渴就两眼鼓突遍身如火焚,这给饿鬼们造成了极大的苦楚。
饿呀,渴呀!有许多饿鬼同胞们大声哀嚎,四处奔跑,希望找到那怕一点儿吃喝也好。喜见看到一个有三层楼那么高大的巨型鬼时常从旷野里找到一些吃喝,当它眼巴巴地往自己嘴里送去时,食物和水总是在刚要沾唇之前化成飞灰——这简直比纯粹吃不到东西更令“鬼”疯狂。
食物与饮水的极度匮乏,引发了鬼吃鬼的尝试。大鬼将小鬼打倒,挖出脑浆准备解渴,谁知刚将爪子伸进头颅内,爪子就被一股腾起的猛火剧烈地焚烤,大鬼立即倒地哀嚎打滚。被做了开颅手术的小鬼实在太渴太饿了,小心地尝试着挖自己的脑浆尝尝,它发现这样居然行得通!于是鬼们纷纷仿效,被饥渴折磨地实在受不了时,便忍着巨大的痛苦自己做开颅手术,挖出脑浆来吮吸,倒能稍稍减轻饥渴之苦。
其中也有一些不那么凄惨的饿鬼们,也只能吃喝一些脓血粪便而已。
只有那些被天神派来管理饿鬼道的多福鬼们,才可以吃喝到人类给他们祭祀供品。
对于前一世还在地狱里的喜见而言,这里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当他在饥渴的间隙中能稍稍安逸一阵子时,他的心智渐渐醒转,良知隐约浮现。由于他自己饥饿的痛苦,他联想到其他所有生灵的痛苦。
喜见仍然拥有能量态的躯体,可以忆起宿命,并且通过多福鬼们的教训,他了解到这里的生存状况是如此的不佳,多半和大家贪婪吝啬的业报有关。因此,饿鬼们必须经过宇宙中断食断饮的惩罚来偿报。
藏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智慧的古老民族。在西藏地区的多次考古发掘,充分说明了在两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生活,并经历了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他们就是今日藏民族的祖先。同其它古老的民族一样,在其最初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对自然界的了解,生产力的缓慢提高,逐步形成了许多部落,其中以西藏山南地区的雅砻部落发展最快,藏族人信奉的“猴子变人” 的传说就诞生在这里。我带你看神话故事吧。
一段有趣的传说:
那普陀山上的观世音菩萨,给一只神变来的猕猴,授了戒律,命它从南海到雪域高原修行。 这只猕猴来到雅砻河谷的洞中,潜修慈悲菩提心。正在猴子在认真修行的时候,山中来了一个女魔,施尽*欲之计,并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我们两个结合吧!"起初,那猕猴答道:"我乃观世音菩萨的徒弟,受命来此修行,如果与你结合,岂不破了我的戒行!"那女魔便娇滴滴地又说道:"你如果不和我结合,那我只好自尽了。我乃前生注定,降为妖魔;因和你有缘,今日专门找你作为恩爱的人。如果我们成不了亲,那日后我必定成为妖魔的老婆,将要杀害千万生灵,并生下无数魔子魔孙。那时雪域高原,都是魔鬼的世界,更要残害许多生灵。所以希望你答应我的要求。"那猕猴因为是菩萨降世,听了解这番话,心中自念道:"我若与她结成夫妻,就得破戒;我若不与她结合,又会造成大的罪恶。"想到这里,猴子一个跟头,便到普陀山找那观世音菩萨,请示自己该怎么办。那观世音想了想,开口说道:这是上天之意,是个吉祥之兆。你能与她结合,在此雪域繁衍人类,是莫大的善事。作为一个菩萨,理当见善而勇为;速去与魔女结成夫妻。这样,猕猴便与魔女结成伴侣,后来,这对夫妻生下六只小猴,这六只小猴性情与爱好各不相同。那菩萨化身的猕猴,将这六只小猴送到果树林中,让他们各自寻食生活。
三年以后,那猴父前去探视子女,发觉他们已生殖到五百只了。这个时候,树林的果子也愈来愈少,即将枯竭。众小猴见老猴来了,便纷纷嚷道:"我们将来吃什么呢!"他位个个摊着双手,模样十分凄惨。那猕猴见此情景,自言自语道:我生下这么多后裔是遵照观世音菩萨的旨意,今日之事,使我伤透了脑盘,我不如再去请示观世音去,想到这里,他旋即来到普陀山请示圣者。菩萨道:"你的后代,我有够抚养他们。"于是,猕猴便遵命于须弥山中,取了天生五谷种子。撒向大地,大地不经耕作便长满各种谷物盆地,父猴才别了众小猴回洞里去。众猴子因得到充足的食物,尾巴慢慢地变短了,也开始说话,逐渐变成了人,这就雪域上的先民。
注:猕猴变人的故事,在藏族民间广为传播,并记录在古老的经书之中,还搬上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的壁画之上。那猕猴住过的洞穴,民间传说就是泽当附近的贡布山上,而"泽当"也因是"猴子玩耍之地"而得名。
二、基于教育人类学的阐释
人们力图区别神话与传说,认为传说与神话虽然邻近却互有分别,不能混为一谈。人们深信在上古神权极盛的时代,离开神话就无法思考,这正是传说中掺杂神话的原因。但对于人类起源问题,神话传说中所隐含的真实成分不能忽略,因此,不能完全将“猕猴与罗刹女”传说作为神话去解释。
(一)族群进化图景与人的非特定化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起源的观点,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这与“猕猴与罗刹女”传说中“猕猴变人”的文本叙事相比,也许真是一种呼应。小猴们被老猴送入水果丰富的森林中,后来由于子孙数量的不断增长而出现食物不足的情况,随后老猴又带领小猴找到了五谷,随着改食谷物,慢慢发生了机体的变化而形成了早期的人类。传说的叙事透视出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西藏山南地区还有另外一种“猕猴变人”传说的版本,其中讲述了由于猴子蹲着找吃的,时常用前肢挖土,慢慢尾巴被磨平了。从这一解释看出藏族对于猕猴如何让尾巴变短,身毛脱落,成为直立人的进化过程的认识,虽然天真但不失深刻。
“如何从四足变为两足”也正是我们认识人类进化的关键。理查德·利基在《人类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两足行走的形成,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而且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改变。我在序言中说过,两足行走的猿都是‘人’。这并不是说,最早的两足行走的猿的物种已具有某种程度的技术、智慧或者人类的任何文化素质。我的观点是两足行走有着巨大的进化潜能——使上肢解放出来,以致有一天能用来操纵工具……”。①(注:理查德·利基著,吴汝康等译:《人类的起源》[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13页。)他的上述论断基于科学家对人与黑猩猩骨盆的解剖,发现人的骨盆矮而宽,黑猩猩的是窄而长,这样的机体源自猿类长期的自然选择,也正是这种机体的差异造就了人类的两足行走。手的解放和行动方式的变化或许是一种偶然,但它却播下了后来人类进化发展潜能的种子。
自然选择而引发的生存方式的改变,最终成就了人类的进化。在自然界看来,许多动物出生后在很短时间内就能适应生存的环境,与之相比,离开母体的人类早期生命却显现出软弱与无力,通过漫长的哺育,人类才能渐进地走向成熟。正是这种成熟时间的拉长,使得人类这一物种充满了不确定性,教育人类学将其称为非特定化。人之所以能够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主要在于人的非特定化,人类非特定化决定了人类的可塑性和无限的可能性。“人的非特定化是一种不完善,可以说,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在世界之中,它没有对人作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②(注: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8页。)自然给予人类的这一特性将人从特定化中解放出来,为后来的生存提供无限空间。由此让我们看到人类可以不断超越当下的自我,“找寻五谷”、“蹲着的猕猴”、“被磨平的尾巴”都在讲述先民不断与自然相适应的历史。非特定化带有一种适应性的品质,它为无限可能配备了面向无限未来的能力,人的教育便具有这样的性质,人类的学习使之获得新的适应性,用以应对未来更加复杂的环境。终身教育的可能恰恰基于人类的非特定化。
(二)人的群体性与生存经验传递 在人类起源研究中,关于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何时出现也是一个重要内容。人类学家结合考古发现,试图通过对灵长类动物和原始部落的研究来找出人类生存方式的源头,这将改变人类对于祖先的看法,也将改变人类对教育起源的认识。“猕猴与罗刹女”的传说中有一个情节值得我们思考,即老猴见到5百只小猴采集的水果不够吃而哭泣时,就为他们指了一片长满谷物的地方,从此小猴们靠吃五谷生存。我们从这个文本中看到了“狩猎一采集”社会的影子,这对于人的群体性特征无疑是一个证据,进而让我们思考在人类没有真正脱离动物界之前,各种复杂恶劣的环境与灾害如何促使早期的猿运用各种生存经验以保证群体与个体生存。从老猴知道谷物的存在,能指引小猴们找到新的食物这一个过程看来,是一种生存经验传递的写照。在对“猕猴与罗刹女”传说的研究中,恰白·次旦平措先生提出了“小猿猴”与“大猿猴”的观点,他认为,“罗刹女”的原型是与猿猴一样的一种以吸食其他动物血为生的猿类,“猕猴”的原型是“小猿猴”,两者结合繁衍了后代。可以说,同类物种的不同群体之间通过相互结合实现了经验的交流与传递。传说的生动情节或许说服力不强,但恰恰在许多群体动物的社会中,我们发现了这些相似的特征,“猴类研究中心在日本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动物生活当中,学习和传授的行为可以具有比我们从前想象的重要得多的地位;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习惯差异也表现出同样的特征。”③(注: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著,张毅声等译:《人类学讲演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13页。)教育人类学承认生物复演和精神复演,但其根本问题是讨论教育是不是人类的特有现象。需要我们理解的是,人类的群体性生存无疑为后来的社会的分工、捕食的协作、食物的分享提供了基础,各种有关生存发展适应的经验积累,不断地被纳入人类进化的进程。群体之间与个体之间的经验传递,虽然不能直接证明猿类社会的生存经验传递就是一种教育,但“猕猴与罗刹女”的经验交流与整合,“老猴与五百小猴”之间的经验传递,“小猴与小猴”的协作分享等这些交流与整合、传递与分享的行为都带有了教育的气息。
透过传说所传递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断一个族群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方式,及其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族群意识,在经历了漫长的积累和不断的传递后,从而使这个族群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中有着与其他种群不同的历史。这种文化基因的积累,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适应性,而不断积累和适应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教育由此在人类起源与教育进化过程中渐渐明显并不断演进。可以说在漫长的进化道路上,“教育在参与人类进化中也促进了教育本身的进化,其进程也相一致。即从原始盲目、无组织的、随意的模仿到有意识的模仿、传教、训练,前者持续了近千万年……”①(注: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5页。),教育也不断积累各种适应人的发展的特质与功能,它们不断沉积与传递着一个族群应对现实、面向未来的文化基因。
(三)人性观与人的可教性 传说作为人类有文字历史之前的历史,是人类文化的记忆体,任何民族的人类(族类)起源传说都与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人类起源传说中情节的编织基于真实的生活环境,与该民族自身的文化相联系,比如“上帝造人”是欧洲基督教文化中人类起源传说的代表,而“女娲补天”则融入了中国原祖崇拜的文化基因。在对“猕猴与罗刹女”这一传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藏族文化的一种生动呈现,如《西藏王统记》这样描述猕猴与罗刹女及六只小猴的角色性格:
自神猴与岩魔结为夫妇后,即有六道有情死后前来投胎,产生六猴婴。六婴秉性彼此各不相同,由有情地狱趣来投生者,而目黧黑,能耐劳苦。由饿鬼趣来投生者,容貌丑陋,贪啖饮食。由畜生趣来投生者,愚蠢冥顽,形色恶劣。由人趣来投生者,聪俊慧敏,内心慈善。由阿修罗趣投生者,粗犷凶暴,而多妒忌。由天趣投生者,温良和蔼,心向善品。
如是此雪域人种,其父为猕猴,母为岩魔二者之所繁衍,故亦分为二种种性:父猴菩萨所成种性,性情驯良,信心坚固,富悲悯心,极能勤奋,心喜善品,出语和蔼,善于言辞。此皆父之特性也。
母岩魔所成种性,贪欲嗔恚,俱极强烈,从事商贾,贪求营利,仇心极盛,喜于讥笑,强健勇敢,行不坚定,刹那变易,思虑烦多,动作敏捷,五毒炽盛,喜窥人过,轻易恼怒。此皆母之特性也……②(注:索南坚赞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统记》,第31—32页。)
以上记载,可以让我们看到佛教对于藏族文化生活的深刻影响。文本强调观音菩萨点化猕猴和罗刹女结婚繁衍后代,以“佛”的旨意行事。六只小猴分别自六道有情死后投胎,分别成为六种不同性格的人,更带有了佛教对于人性的认识特点。另外对于猕猴和罗刹女性格的表述,也正好解释了藏族对于人类性格的认识。通过两性的对照,传说也许试图说明人类具有猴父魔母的两种性情,也就是人皆有佛性和魔性,善恶同体,多亲近佛而发佛性则为善,相反与魔亲近则恶生。从宗教意义上讲,弃恶从善是一种教育的方式,千百年来受藏传佛教影响的藏族,引导人向善至今仍是其教育的一种基本观念。
教育人类学认为,人的可教性,一方面体现在人类心智发展上充满了开放与无限,从而对教育具有了需求;另一方面,人这一物种是有缺陷的,正因为有缺陷才需要提升与完善,才有教育的可能,于是人类通过强化学习而追求完善。人类不只是学习维持生存的技能,还学习家族关系和社会规则。深一层思考,传说在藏族的族群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中凸显出藏族文化心理的特点。传说对于人性的描述并非偶然为之,而是在佛教影响下的藏族对人性的价值定位,向善作为佛教对于人的发展的终极要求,融入了藏族的生产生活之中,最终形成了具有藏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结构。传说如此深入人心,关键在于它引导着一个族群的价值,可以说是藏民族教育的逻辑起点。
三、关于人类起源与教育的深度思考
透过“猕猴与罗刹女”传说的教育人类学解读,我们应深刻认识到人的发展与其生存环境、生存方式息息相关,特定时空决定着族群特有的文化样态,特有的文化心理是每个民族对自身发展作出的远虑。我们可以由此思考教育对于人类发展的种种理解,思考当代民族教育的一些缺失。
第一,特定时空中的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过程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形成的过程。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着人的行为,以游牧文化为代表的草原民族,其生存环境决定着草原民族豪放而直爽的性格,他们的性格与草原的辽阔相应,创作的音乐更有着一种宽广而宏大的音域,草原民族的勇敢也是来源于生存环境的特殊。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南地区的农耕民族文化,村落、田地、男耕女织的田园气象影响下的人更加趋于柔和。由此可见,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与天灾,与地害,与其他强大的物种进行共生竞生之时,人与自然不断相互适应,生命力强大的族群具备着适应自身独特时空的各种能力与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包含这个族群对一切事物的认知方式与行为特点。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自然、族群、个体及其关系的理解,会最终形成族群文化心理,并不断地传递给下一代。上述这种过程的产生发展都基于人的非特定化,这一人类特性为人的后天学习与适应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使人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中获得适应性生存。
第二,文化心理的构成是复杂多样的,特有的族群文化心理决定其独特的文化形态。族群文化心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与传递的过程,人们在与自然相生相济中,不断向自然学习并获得有利于族群生存的经验,这些经验将有助于后代更好地生存发展。进化论的“适者生存”并不能单单理解为自然选择,不能片面强调人的被动接受,而应当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人类总结经验的能力无疑是杰出的,他们不仅能适应自然,被动地获得生存经验,更可贵的是具有一种主动通过认识自然形成经验。族群一代又一代地不断传递并发展着有利于其生存的各种经验,说明自然形态的教育就发生在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古老的传说之所以能跨越遥远的时空而流传下来,首先就在其内涵的价值定位,来自于他们对环境的认识与自身的理解。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对于“树神、鼓神、山神”的礼拜现象,不能被看做单纯的符号崇拜,更深层的是他们文化逻辑的存在,表现为一种文化的认知图式。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生活故事将本族群对“善”的价值追求代代相传,并融入日常的行为中,这就是一个族群文化心理形成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是供养这个民族生命的强大源泉。
第三,当代民族教育不能忽视民族文化心理差异的存在。民族文化心理差异表现为民族之间的价值观不同,教育作为影响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本民族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人们不断通过教育来强化或弱化某些行为与思想,强化有利于本民族自身生存发展的行为思想,弱化不利于族群生存发展的行为思想。一个民族价值观的教育,是通过选择优秀的价值观世代传承并不断更新。每一个民族为自身发展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可以看成是这一民族自身发展的需求,是这一民族文化心理发展的过程。一个族群自身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其生存发展的合理性受到时间的磨合从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盲目移入的所谓“先进价值”的合理性则会受到质疑。民族文化中的价值观传承是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最终目标在于强化本民族认同,其认同的基础则存在于文化心理之中。当代民族教育中许多排异现象多源自于价值观的冲突,其冲突的实质是一个文化心理差异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探讨当代民族教育问题时应从民族文化心理入手去思考。
综上所述,“猕猴与罗刹女”的传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藏族社会生活的素材。通过传说我们不能完全理解先民的思维,就像弗雷泽在《金枝》中所提到的,“我们永远也不能彻底从原始人的角度出发,用他们的眼睛来观察一切事物”。但透过传说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为生理和心理不断适应发展而作出的努力。从人类的起源看教育使我们能够深刻理解教育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中体会特定时空下特有的族群文化所体现出的独特文化心理,将有助于我们深刻思考当代民族教育的诸多问题。
生活在我们人类周围的还有鬼道众生,佛教里说的鬼与中国传统所说的鬼又不一样:中国古代社会认为鬼是人死后的必然归宿,所以鬼字的本义就有“归”的意思;而佛教里所讲的鬼则不一样,认为鬼只是五趣众生其中一种,也就是说人死后有可能升天,有可能继续做人,也有可能堕为畜生,还有可能下地狱,固然也有可能会变成鬼,不过人死后为鬼只是五分之一的可能,并不是人死后一定就变为鬼。
佛经中说鬼有两个特点:一是乞求;二是多畏。第一乞求者:鬼的处境很艰难,他们本身并不从事生产,其生活来源全靠四处乞求的方式而得以聊生。鬼的另一特点是多畏,平常我们总以为鬼非常可怕,因此一想到鬼那青面獠牙的形象、张牙舞爪的情形,我们就会毛骨悚然。人们却不知道鬼更怕人,平常我们会听到形容鬼的两个成语,一是鬼鬼祟祟,一是心怀鬼胎,这说明鬼也非常怕我们。通常人看不到鬼,而鬼却看得见人,它们一看到我们就吓得赶紧躲藏起来,待我们走过以后才敢出来,因此我们根本不必怕鬼。平常我们生活在阳处,而鬼则躲在暗处,我们身上有阳刚之气,而鬼身上却是阴森之气,相比之下我们的处境要胜过他们百倍千倍,总之鬼是很可怜的。因此,佛教里也很重视超度鬼类众生,寺庙里经常举行一些施食法会,招请十方孤魂野鬼都来参加,希望能以法力超度它们,令能离苦得乐、脱离鬼身、投生人道,就算未获法益,也可饱食一餐,解决一时饥渴之苦。
鬼道众生与傍生一样,遍布于世界各个角落,海、陆、空到处都有,同样与我们人生活在一个地平面上。然而为什么他们看得见我们,而我们却看不见它们?这是因为鬼道众生的业力与我们不同,鬼的身体是由轻微的地水火风四大组成,就如空中非常淡薄的云气一样,他们的存在对我们而言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所以我们一般见不到鬼,就算偶尔见到也只不过是一闪影子而过,一晃就不见了,所以人们对鬼的认识才会半信半疑,都不敢肯定他们的存在。
鬼道众生与人的世界一样,也存在着福德因缘的差别,其中有富贵鬼、威德鬼、不穷不富的鬼、贫穷落魄的鬼等,什么是富贵具威德的鬼?是指平常我们所说的神,依中国传统观念认为死而正直为神,是说一个人在世间上正直且有德行,死后就能成为神。神也是属于鬼道众生,换句话说神也是鬼,只不过它比一般的鬼要有富贵、有威德。不穷不富的鬼:是前生修福不多,但罪业也不是很重,他们虽然不能像前面的神那么奢华享受,但也能得到一般的住处及食物,日子过得还可以。贫穷鬼:是指漂泊在荒外的孤魂野鬼,他们无衣、无食、无归、无宿,日子过得特别艰难。
有人会问:福德鬼为什么又称为神?这个道理就像我们人间当官的一样,虽然同作为人,但有的人能够当官享受荣华富贵,而多数人则只是一般贫民,甚至有的人还沦为乞讨,为鬼也是这样,或贫或富与他生前的善恶行为分不开。一般说,生前喜做善事、品德优秀而性格脾气又不太好的人,他们生天的福德不够,死后只有投生到鬼道做神。神又有多种,有的神威德福报相当大,可以统帅整个鬼道众生,乃至人道的生死命运都受他们裁判,例如阎王。有的神则无比的富贵,住的是高楼大厦,吃的是山珍海味,享受的是荣华富贵,就如人间的帝王一样的自在,例如海龙王。而有的神却是统管一方土地、一片山林等,受一方人鬼的尊敬,比如一些土地神、山神即是。还有的神则只管理一潭水、一棵树或一块石等,他们的福报因缘也就大大不如前面的神。但无论如何,能作为一个神都是有些福报的。
能作为神的鬼为数很少,而贫穷鬼则非常多,有福的鬼可以住在海边三餐美味、高楼别墅的享受,而贫穷的鬼却是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甚至往往是三餐不续、依草附木地过日子,因为它们不从事耕种,靠乞讨的方式生存,因此他们每天到处乞求,有时遇上某处有祭祀或寺院施食,可以吃上一餐,但多数都是吃了上餐没下餐,生活过得特别酸苦。鬼的形象大的可以高过几幢房楼,而小鬼仅有三寸长。他们还具有微细的五通,其某些能力是人所不能及也。
在鬼道中,为数最多的是饿鬼。饿鬼是鬼道众生中层次最低的,他们非常可怜,长年累月没吃没喝、无衣无住,总是处在一种饥渴无度的煎熬中度日。由于饥渴难忍,它们长年如是的四处奔跑,目的是想寻找点吃的东西,但由于业力太重,不仅到处找不到,就算发现了可吃的食物,在他们面前也化为火炭,或是一进口中就变成火焰燃烧喉咙,实是万般痛苦、苦不可言!有时候听到远处传来潺潺流水声,就高兴地跑过去,可是一旦跑到那里,清清的河流在它们眼前却变成一堆腐臭的浓血,真是万般无奈,极度的饥渴长年累月地折磨着他们。由于业力所至,饿鬼的形象不仅丑陋,而且长得非常奇特,其面容像黑炭一样枯瘦,咽喉长得像针尖那样细小,而肚子却大得像鼓一样,可知众生的业力是何等可畏!所以佛在《地藏经》里说:“众生业力能敌须弥、能胜巨海、能障圣道。”业的力量实是不可思议,那么这些业究竟是从何而来?它是从众生的无明行为造作而来。未成佛前,众生以一种无明心放荡三业,迷迷茫茫造下了这么一大堆罪业,果报来临时,苦得不堪设想。
阴阳师红叶在第十一章 染红了的枫叶林:武士之灵1:武士之灵×1 寄生魂×3,武士之灵2:武士之灵×1 独眼小僧×3,独眼小僧1:独眼小僧×1 涂壁×1 天邪鬼赤×2。
独眼小僧1:独眼小僧×1 涂壁×1 天邪鬼赤×2;回合二 - 独眼小僧×1
独眼小僧2:独眼小僧×1 管狐×1 天邪鬼赤×2
独眼小僧2:独眼小僧×1 管狐×1 天邪鬼赤×2;回合二 - 独眼小僧×1
饿鬼1:饿鬼×1 涂壁×1 管狐×2
饿鬼2:饿鬼×3 管狐×1
首领:鬼女红叶 鬼女红叶×1 童女×1 天邪鬼青×2;回合二 - 鬼女红叶×1 骨女×1 觉×2
挑战:寄生魂 寄生魂×14
挑战:饿鬼 饿鬼×14
红叶的羁绊
第一层 邂逅
回合一:管狐×4
回合二:饿鬼×4
回合三:鬼女红叶×1 觉×3
第二层 别离
回合一:管狐×4
回合二:饿鬼×4
回合三:鬼女红叶×1 跳跳妹妹×1 跳跳弟弟×1 跳跳哥哥×1
第三层 暮想
回合一:管狐×4
回合二:饿鬼×4
回合三:鬼女红叶×1 首无×2 三尾狐×1
第四层 唆摆
回合一:管狐×3 天邪鬼黄×1
回合二:饿鬼×3 兵俑×1
回合三:鬼女红叶×1 鸦天狗×2 丑时之女×1
第五层 意乱
回合一:管狐×3 天邪鬼黄×1
回合二:饿鬼×3 兵俑×1
回合三:鬼女红叶×1 铁鼠×2 骨女×1
第六层 妖变
回合一:管狐×3 赤舌×1
回合二:饿鬼×3 椒图×1
回合三:鬼女红叶×1 雨女×2 雪女×1
第七层 堕落
回合一:管狐×3 赤舌×1
回合二:饿鬼×3 椒图×1
回合三:鬼女红叶×1 吸血姬×2 狸猫×1 酒吞童子×1
第八层 痴迷
回合一:管狐×3 独眼小僧×1
回合二:饿鬼×3 犬神×1
回合三:鬼女红叶×1 兵俑×1 椒图×1 桃花妖×1 酒吞童子×1
第九层 苦恋
回合一:管狐×3 独眼小僧×1
回合二:饿鬼×3 犬神×1 椒图×1
回合三:鬼女红叶×1 酒吞童子×1 桃花妖×1 鸦天狗×1椒图×1 丑时之女×1
第十层 羁绊
回合一:管狐×3 独眼小僧×1
回合二:饿鬼×3 犬神×1 椒图×1 兵俑×1
回合三:鬼女红叶×1 酒吞童子×1 桃花妖×1 般若×1 椒图×1 吸血姬×1
河畔童谣
第五层
回合一:天邪鬼黄×1 蝴蝶精×2 鬼女红叶×1
回合二:孟婆×1 妖琴师×2 山兔×1
回合三:河童×1 樱花妖×1 桃花妖×1 凤凰火×1
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南无阿弥陀佛圣严法师---神鬼的种类
神与鬼,是神秘的,也是人人之所不知不见的,万一见到了,也是可怕的。所以,孔子要说“不语怪力乱神”。但是,神与鬼的存在,即使遭受科学家的议论,却也无法加以否定。
因此,今天来跟各位谈谈这个问题,相信也会感到兴趣的。
“神”——旧云阿素洛趣或阿修罗道。乃人、畜、鬼之精美者,及天之降德者,故旧亦曰杂趣。人之精灵者曰神仙、紧那罗;傍生之精灵者曰龙、迦楼罗、摩呼罗伽。鬼之精灵者曰药叉、罗刹、健闼婆、毗舍遮、鸠盘茶、薜荔多、富单那。天之降德者曰阿素洛。
“鬼”——在佛学中,乃饥虚之义,可包括饿鬼的名义中,别含幽暗之义。可云幽生,非人死所成,乃转生之异类。有三等九级,最下无财级曰炬口、针咽、臭口。处中少财级曰针毛、臭毛、大瘿。最上多财级曰得度、得失、势力,势力类则上通于天神类矣。
瑜伽论分鬼为由内障碍饮食,由外障碍饮食、饮食无有障碍之三类,大致与前相同。
《正法念处经》说有三十六神鬼的名目。
一般不知道佛教教理的人,总以为拜神求鬼,都是佛教的迷信,其实,那是错的,一个真正信佛的人,一个真正归依了三宝的人,除了礼拜佛菩萨,供养出家人,他是不会拜神求鬼的。
正因为如此,佛教所讲的神与鬼的观念,也跟一般传说的不尽相同。一般的传说:人死即变鬼,人之正直者,死后即成为神。其实,人死之后可能变鬼,但也很可能不变鬼,正直的好人死了,可能成为神。但也很可能不会成为神。
我们佛教,以为一切的众生,如不信佛学佛,便不能了生脱死,既不能了生脱死,便在六道之中轮回。
什么叫做轮回?
轮回就是像车子的轮子,在行走时,转来转去,转上转下,总还不出车轮的范围,车轮的周围,忽上忽下,忽前忽后,轮转不已。众生的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也跟正在转动的轮子一样,流转不息,往还不已。
什么又叫做六道轮回呢?
六道就是:天上、人间、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在这六道之中,天上最好,地狱最苦。我们只要有一天不能了生脱死,就有一天在这六道之中,来来去去,上上下下,生生死死。种了善根,行了善事,最好的去处,便是生天,做了坏事,造了恶业,最坏的去处,便下地狱。
真正上了天的人,很少会再来人间显灵,真正下了地狱的人,根本没有自由活动的机会,所以也不会来人间显灵。如果转生投胎,又生到了人间,既生为人,他也不能显什么灵了。如果投生为畜生,变牛变马,乃至变成了昆虫蚂蚁,他也无灵可显了。
所以,在六道之中,只有修罗与鬼是可能显灵的。但是,刚才说过,六道是轮回的,在天上,没有不死的天神,在人间,没有不死的人,没有不死的畜生,没有不死的鬼,也没有不死的地狱众生。所以神与鬼的显灵,也是有时间性的,凡是显灵的神鬼,通常总不会延续数百年以上的,有的仅仅数年,有的只有数月乃至数日之间,便消失了。
这有两种解释:
第一、是刚才说的,六道之中,没有一个不死的众生,所以神会死去,鬼也会死去,既然死去了,也就不灵了。
第二、是人死之后,不一定成神,也不一定变鬼。在六道之中,成神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变鬼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
一般的神在六道之中,称为修罗,他们既有天人的福报和威力,但也有畜生道与鬼道的习气与业力,所以在佛经中,有的是只讲五道而不讲修罗的,修罗可以在天上,可以在人间,可以在畜生群中,也可以在鬼道中,他们的身分是不一定的。佛经中的八部鬼神就是属于这一类,乃至四王天的天王天众也都属于这一类。比如多闻天王是夜叉,增长天王是啖精鬼,广目天王是龙,持国天王是香神乾闼婆。正因如此,在一般传说中的神与鬼、神与畜生的界限,就很难分得清楚了。
但是,众生在死后的最初四十九天,往往是不会立即投生的,在佛教来说,人死之后,除了善业或定力高的立即生天,恶业重的立即下地狱之外,通常尚有一个叫做“中阴身”的东西,维持着我们的生命,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之中,每七天一生死,经过七番生死,等待业缘的安排,而去投生。重生为人,固然要投生,去生为鬼,也要投生。但是,初死的人,往往是不知道他已死了的,所以新死之人的作怪,那是不足为奇的。一般所谓作怪的鬼,实际上多半并不是鬼,而是那个尚未投生的“中阴身”,中阴身的身体是由微细物质所成的化生身,大约如五六岁童子那样的身量。
一般人总以为人死之后,即变鬼,那是错的,除非是罪业重的人,才会变鬼,故在佛教的观念中,六道之中,只有天上与人间是可爱的,如果进入畜生、饿鬼、地狱的三道之中,称为下堕三途。
至于鬼道,佛教称为饿鬼,只有贪吝小气的人,才会于死后生于饿鬼道。不过,饿鬼也跟天上与人间一样,天上共分二十八天,天人之中,也有天主天子与天女的分别,二十八个天,一天比一天好,到了第二十八天,那是天中之天;天人之中的福报,以天主最大,其次是天子,再次是天女,所以同样的生天,生天的享受,却有千差万别。又如生在人间,人间的贫富贵贱,也有千差万别。因此,如果生在鬼道,鬼道的众生,也有千差万别。鬼中的最下一等,称为饿鬼,此外尚有少财鬼与多财鬼,多财鬼的福报,可与天上相比,但所不同者,他们也要受鬼道的罪报。
正处居此地下五百善那,有城周匝数千善那量,琰魔王统治之。
边处居住不定海边、山谷、空中皆有,有威福者有妙宫殿(如神庙),无威福者依粪秽、草木、冢墓、屏厕而住。
薜荔多——形似人或亦似诸旁类;皆饥虚畏怯,性极贪求饮食,故名饿生。——《琰魔王界》
实际上,鬼是通于神与地狱的,福报大的多财鬼,他们的威力很大,行动也比较自由,最大的便成为鬼王,鬼王实在就是神了。
但是,鬼王统领少财鬼与饿鬼,也管到地狱,比如阎罗王,是管鬼的,但也是管地狱的,阎罗王的威德很大,并可为佛教作护法,所以阎罗王,也同于神,但是“朝为阎罗王,晚吞热铁丸。”阎罗王与天神不同的,便在于此,天神只享受快乐不受苦,阎罗王是既享福报也受罪报的。
《起世经》卷四:罪人称阎王为“大王”,狱卒称阎王为“天王”。
《长阿含经·世纪经地狱品》谓阎王昼夜三时,有大铜镬自然在前受罪讫已,复与诸姝女共相娱乐,彼诸大臣同受福者亦复如是。
《世纪经》及《大楼炭经》均谓阎王宫殿(城)二十四万里,七宝作七重壁、七重栏、七重罗网(交露)、七重行树、围观浴池周匝围绕,几与欲天无异。
阎罗王也想出家为道,佛说:“比丘当知,(在处置罪人受刑后的)阎罗王便作是说:我当何日脱此苦难,于人中生,已得人身,便得出家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增一阿含经》卷二四“善聚品”之四)
因此,鬼中的大福多财鬼,便通于神,乃至通于天,鬼中的下等鬼,便是饿鬼,鬼中的大罪鬼,便入地狱,鬼中之神,既通于神,也通地狱。不过,鬼虽可能入地狱,入地狱者,未必皆要经过鬼道,罪业重的人,竟然还有活生生地堕进地狱去的哩!
地狱与鬼道的最大区别:
地狱是只受苦没有乐的,鬼中则是有苦有乐的;地狱是连续不断的受苦,而且是死去又活来,活来又死去,直到罪报完结,才能于一死之后,转生其他五道中去。
鬼道的众生,是间息受苦,而不是连续受苦的,比如饿鬼,是鬼中的下等,是鬼中最苦的一类,但他们只有想到饮食之时,感到痛苦,或者是在看到饮食与吞服饮食之时,感到痛苦,平时则不会觉得痛苦。“一切街衢、四交道中、屈曲巷陌、屠脍之坊,及诸岩窟,并无空虚,皆有众神及诸非人之所依止,又弃死尸林间丘壑、一切恶兽所行之道,悉有非人在中居住,一切林树,高至一寻,围满一尺,即有神祀,在上依住,以为舍宅。诸比丘,一切世间男子女人,从生已后,即有诸神常随逐行,唯习行诸恶,及命欲终时方及舍去。”(《起世经》卷八)
再有,地狱中没有自由活动的可能,鬼道是可以自由活动的。
鬼道与人道的差别,除了受苦的成分比较深而且重之外,鬼类有一些小神通,比如有人见到鬼,那不是鬼的本来面目,而是鬼的神通化现,至于人则唯有修了禅定的,才有神通。所以人能学佛,在六道之中,除了地狱中的众生,其余的都能学佛的。
我们常常听说,有人能以符咒的力量,把已死的人请来跟活人谈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那是不是鬼呢?
那是鬼,但也可能是中阴身,不过多半是属于鬼的一类。那是用的神咒的威力以及心灵的感应,把已死的鬼魂召来的。
可是那也有个限制:
第一、已经投生他道的鬼,不会召得到。
第二、已经入了地狱的鬼,也无法召得到。
所以用符咒召鬼的方法,不一定是绝对灵验的,有些以召鬼为职业的人,他们所玩的,多半不是真的,或是一些孤魂野鬼乃至精魅的假象而已。
因此,一般人以为人死之后,永远是鬼,那是错的,否则的话,我们也可用符咒去召数千年以前的古人,来和我们对面谈心了,事实上,那是办不到的。
不过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已经成了神的鬼,他们的寿命,要比鬼的寿命长,比如三国时候的关云长,距离现在,已有一千七百多年了,但是尚有关公显圣的神迹出现。其实,像关公这样的神,已经不在鬼道,而在天道之中了,天道的寿命很长,在二十八天之中,最下的一天,叫做四王天,四王天的平均寿命是五百岁,乃以人间的五十年为一日,四王天的一年,相当人间的一万八千二百五十年,四王天的五百岁,则相当人间的九百一十二万五千年了。所以,一千七百多年以前的关公,到今天仍能有神迹出现的事,那是不足为奇的。
前面已经说过,神有天神,也有鬼神,更有畜生道中的神(如龙等)除了天神以外,其余的神,多数是善恶不分的,邪正不定的,并且是恶多于善的,邪多于正的。接受了人们的恭敬供奉,不一定能为人们带来幸福,相反地,如果得罪了他们,却会造成可怕的灾祸。
这在佛经中有一个故事:
在佛的时代,印度有一个人家,供奉了三个鬼神,能够变作人形,和人谈话,吃人的饮食。那个人家,本来以为供奉了三个神,家里一定可以平安了。谁知道,不到几年时光,那个人家,为了日日供神,弄得一贫如洗,并且,天灾人祸,连年不断,财产用光了,人丁也死的死了,病的病了,但又不敢得罪那三个鬼神。最后,幸好从远方来了一位归依了佛教的人,因为此人信佛,而且还受了杀盗*妄酒的五戒,凡是归依三宝,受了五戒的人,都有护戒的天神,随身拥护,那三个鬼神,一见那位佛教徒,便没命似地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鬼神是不该接近的,接近了鬼神,所得的坏处,要比好处更多;但也不要得罪鬼神,得罪了鬼神,那是有害无益的。鬼神之中,虽然也有正直善良的,虽然也有归依了佛教的,但因鬼道的业报,使他们的行为,总是多恶少善,所以说:“敬鬼神而远之”,那是正确的。至于信了佛教,归依了三宝,并且已经受了五戒的人,那就不该再去拜神求鬼了。
注:
佛告刍们说:“汝等从今于天神处,不应供养,亦勿欺凌,汝等刍于天神像,不应毁坏。”(《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三)
“若至天神祠庙之处,诵佛伽他,弹指而进,刍不应供天神。”(《根本萨婆多部律掇》卷十)
还有一些神祗,是属于畜生类的,比如牛神、狗神、马神、蟒神、龟神,最普遍的是狐狸精,那些动物的精怪,便是畜生类的神。那些神的类别虽与鬼神不同,但也是善恶不分,邪正不定的,也都是成事不足而败事有余的。
不过,不论是鬼神或是畜神,他们有好多共同的特性:
第一、这些神的作威作福,时间不会太长,所以灵验的期间,都很有限。
第二、这些神的神力不大,所以只能限于某一地方的某一区域有灵验。
第三、这些神的嗔恨心很大,所以不能有少许的事情得罪他们,否则便会加祸。
第四、这些神都是贪图血食供奉的,所以凡是献祭,都要杀猪宰羊。
第五、这些神都是依草附木而住的,所以凡有为他们起一个土庙土祠,使他们有了固定的住处,他们都很高兴。
第六、因为这些神的作威作福,时间不长,所以,有的神在灵验了一个时期,突然不灵验了,或者虽然灵验,却没有先前那样灵验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说,先前那个神,已经不在该处了,或者已经转生去了,后来又有一个草头小神,补了先前那个神的空位,住在那个地方,或因神力太小,故其灵验也不显著了。
有许多失修而古老的神庙,只要有人去重新修理,天天烧香拜拜,便有或多或少的灵验产生。也有些无意之中发生的事物,只要有人去拜,也会产生灵验。
其实,那个神庙里,不管是供的什么神像,产生灵验的,却不一定就是那个神像的本身,很可能又是其他的鬼神和畜神,趁空就便地在那里代理了。
各位读者,当你们听到这里,对于神和鬼的观念,大概已经有一些了解了。
最后我要劝告各位:你们如果已经信了佛教的,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去拜神求鬼;如果尚未信佛的,请你们赶快信佛,也不要再去拜神求鬼。因为神与鬼,并不能够给我们真正的幸福。至于天上的天神,以及鬼畜二道的善神,我们只要信了佛教,归依了三宝,不去求他们,他们也会来保护我们的,事实上,一般人所信的神,不是鬼神便是畜神,而且多是一些邪神,那实在是最最愚痴的迷信!
《学佛知津》
神怪异志录:六道轮回(知识)你敢看吗?放肆感受不一样的诡异,不一样的心情。
六道轮回中最底层是地狱道。出于残酷的动机伤害其他众生,便造下经历地狱苦的业。导致我们转生在地狱里若干主要的不善业,包括打斗、杀戮与 等。地狱道不是极冷就是极热,而转生在地狱里,通常都要停留一"说什么呀?"杏雨嗔道:"我是千年杏树之精,英华内聚,积久而成形,就如同道家所结的圣胎样,可以称得上是半仙之体,和那些 采补的妖魅完全不同,不会害人的。"段之后晚上会出来闹,有些司机说见过她,可我每晚都经过这里,却没看见过。难以置信的漫长时间。根据一项记载,降生在一个最不恐怖的热地狱里,也要停留九十亿年。
生在地狱,每一分钟都充满了痛苦。有些人被迫与业力创造出来的敌人战斗,每一次死亡之后,又会重生,继续战斗。我们所可能经验到成百的刺枪插入身体的痛苦,根本不能与这些不幸生命所受的痛苦相比。
一旦进入地狱道的愈低层,所经验到的痛苦更强烈,生命的长度也倍增。在热地狱的最这个人影下跃过栏杆跳到了楼下。底层,就是无间(阿鼻)地狱。在这个地方,我们的痛苦没有间断,身体与燃烧的热火已经屋里黑暗的角落里,那个岳系纳羲祷傲耍ldquo;对不起,这是最后套了,没有多余的给你配上。"无法区分。降生在寒冰地狱,就像陷入业力创造的冰与黑暗之景象中。被冰冻的岩山压碎,每当暴风雨来临,温度降低,身体便开始龟裂,像一朵巨大的莲花般慢慢打开,随着阿雅想起来了,切都想起来了。气温愈冷,身体转成蓝色,再变成红色,这时,业力创造出来的昆虫与小动物前来吃我们破裂的伤口,我们却无可奈何,因为身体已经冻僵了。
对地狱道还有进一步的描写,现在不能详述。在人道也有类似的地狱苦痛,这些记载可以从几本英文书中读到。当我们阅读或是禅思这些痛苦时,不应该认为它们是很棒的恐怖故事。释迦牟尼佛是出于知识与大悲心,才教导我们恶道的情况。佛陀看见众生替自己带来了这些苦难,想要指示我们回避这种可怕痛苦的方法。如果把这些记载视为怪诞的想像而置之不理,并且不认为有必要改变自己行为,便浪费了彻底脱离苦海的宝贵机会。我们势必会再回到懒散的生活形态中,被迫随着不自主的心念飘荡。
其次的恶道就是饿鬼道,飘荡的饿鬼忍受着极度饥渴的苦恼。我们受到强烈的贪婪、 与吝啬的妄念影响而做出的事情,会使我们受到饿鬼道的折磨。饿鬼不但受到饥渴之苦,并且受到热、冷、疲劳与恐惧的苦,尤有甚者,饿鬼永远遭受着无法满足的极度欲望折磨。
饿鬼可能徘徊许多年,都找不到一滴水。或许他发现了一些水,当他接近水的时候,水竟然消失了。在离他不远的远方,好像有一片清澈澄蓝的湖水,当他充满渴望的赶过去时,只发现泥巴与垃圾。即使幸运的找到一些水,还是有许多使他无法喝水的障碍出现。他的嘴巴不比针眼大,细瘦的脖颈打着结,通往洞穴似的胃。喝下去的水经常在口中就蒸发掉了,或是在到达胃的时候变成了酸水。
饿鬼的生命非常长,必须以千年来计算。虽然饿鬼道在地下,许多饿鬼还在人类与动物居住的地方徘徊。有些人具有能够看见饿鬼的业,但是大部分人看不见饿鬼。可是,我们都曾经看见"知道就好,喂想让你见见这几天我苦练音速的成果呢你快点上呀,我在太阳那里等着你哇"一些人非常吝啬与贪心,我们不能确定,他们究竟生存在哪一道中。
其次要讨论的是畜生道。降生在畜生道里大部分是因为盲从无理性的本能,思想行为又顽固而闭塞。如果我们生为动物,根本没有机会利益自己。我们不自觉的不停制造恶业,陷入更多的痛苦之中。如果有一位善人想要教导我们一句足以消除许多业障的有力咒语,我们却因为太无知而只会向他乞求食物,也不知如何利用这句咒语。
大部分动物都遭受着极度饿渴的痛苦,并且惧怕被比它们巨大的动物吃掉。每当它捕捉到了一些东西,就非常忧惧地吞咽下去,并且继续注意着不要让自己被其他的捕食者杀掉。饲养在家庭里的动物比较幸运,不像野生的弟兄们遭受饥饿。但是,人类经常恶待它们,逼迫它们做苦工,或把它们像犯人一般绑起来。而且,有许多动物被人类猎取并且吃掉,比起其他动物,人类更加残忍又厉害。我们或许必须运用想像力,才会同情地狱道与饿鬼道众生的痛苦。但是,动物道里的痛苦,是大家都看得见的。
以上非常简短地省察了三恶道。除此之外,还有三个“幸运”道,它们被称为“幸运”,因为在其中有娑婆世界不同程度的享乐。我们也可以生在人道,阿修罗道,或是天道,就是神或女神。一般而言,降生在这些善趣中是行善的果报。但是,因为行善时还是受到无明的影响,动机也不纯净,仍然在业与烦恼的力量下,不由自主地投入轮回之中。我们在三善道中经历到的痛苦,可能比在三个不幸的道中轻,但是这些痛苦还是足以使我们觉得不满足。
天道是六道中的最高层,它有几乎像梦境般的快乐。这就是刚刚那掐,他奇怪地感觉到陈彤身上黏黏糊糊的,竟然好像没有皮!而且自己掐得很用力,陈彤竟然完全没有反应。些骄傲的众生住在珠宝的宫殿,耽溺在各种声色的享乐中,然而,因为他们被这些欢悦分心得太厉害了,"哼哼,不理你们了,老是吓我。"苏晓雪又是把头偏,意在我不理你们了,你们看着办吧!不过秒却扭回头问着:"那条短信真是个‘鬼’字吗?不会是你们故意编出来吓我的吧!"不再努力造更多善业,而把前生所累积的善报用光了。当他们死亡的时候,只剩下恶业。因此,大部分的天人都立刻掉落入恶道。
天人的生小错看了看照片,立即说:"是她?我认识!"命到达最后一个礼拜时(据说,这一个礼拜大约等于人间的三百五十年),心理上经验到比地狱生命所遭受更多的�_恨,他知道自己将要死,并且能够看见将要转生的恶趣。昔日的同伴,其他那些神与女神们,看见了他死亡的征兆,拒绝与他交往,使他落得孤单一人。他的光彩、曾经美丽一时的花冠凋谢了,等待着他从荣耀的生活中堕落。
阿修罗道与天道相似,而且两方永远交战不休。阿修罗嫉妒比他们优越的天道中丰富的财宝。其实阿修罗根本不可能杀害天人,自己反而很容易被敌方伤害或屠杀。嫉妒心使阿修罗无法享受自己的财富,而他想要获取更多财富的企图经常受挫。
最后,我们讨论人道。我们已经讲述过生、老、病、死的痛苦,以及与所爱的人别离,与所怨憎的人相遇,挫折和不满足等苦恼。而且,其他五道中可以经历到的悲惨,在人道中都有份。另外有更多可以叙述的"等下,我的包呢"我抓了况般冲到柜台前面,向售票的大叔问道。他有点不知所措,显然没有搞清楚我在干嘛。痛苦,在此我们只有时间思考几项最普遍的。
我们所受的最大折磨之一,就是无法确保自己的财富、成就与地位等。我们或许花费了许多时间与努力,获得一样美丽的东西,但是,我们无法保证这份美丽不消逝,或能不失去这样东西。事实上,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只是这样东西的无常,它终将改变并朽坏。
我们不应被娑婆世界中稍纵即逝的财产,以及身体与世俗的享乐等吸引,而出卖自己。问题不在于拥有或享受它们,而在于执着它们。我们必须记住,自己过去生中曾拥有整个宇宙的好东西,却没有一样东西能够帮助我们调伏心念,或是解除痛苦。我们还是永无止境的在轮回中打转。
在轮回各道中,我们忍受着不断离开身体的痛苦,这就是无常的另一面。我们应该设法尽量想像家谱有非常众多的人群,藉此对无常得到一个粗略概念。家谱有我们的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等。我们所能想像出来的人数,比起每个人所经历过的前世生命的数目,还是微不足道。我们就像自己的祖先鸿展开紧皱的眉头,呵呵笑了两声:"都啥年代了还搞迷信呢?我今天下班去看看他顺便给他讲点科学知识!我先上去了啊!"一般投生到世界上,活了一段短时间,然后又死亡。所有人都不断的再生,舍弃一个接着一个的身体。
即使在短短的一期生命,我们也经历到不稳定的处境。前一刻也许还是总统或那孩子耸耸肩。戴维闻到他有股特别的气味,很脏,而且有种寒气。凯文把手放在车门上。国王,下一刻就变成了被驱逐者或政治犯,譬如,在 有许多有钱人,自以为永远富裕,其实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算没有丧失生命,几乎所有人都会失去财产。
最后,应该提一下孤独的痛苦,虽然我们努力使自己周遭围绕着朋友与伴侣,还是必须孤独的面对人生中所有的危机,没有人能够分担我们在出生与死亡时的痛苦与忧虑。从各方面来,生在六道轮回中,充满了悲惨。我们对痛苦的看法,并不悲观,也不是宿命论,而是非常实际。与其否认痛苦的存在并且继续受苦,不如直接面对了。自己的问题,从中寻找解脱的方法。
神怪异志录:六道轮回(知识),吓到你吗?快把这篇故事分享给您的亲人朋友哦!
热门推荐:知识轮回
以前听过法师如此讲过,就是所谓六道众生都会因为五毒而生,贪欲者生饿鬼道,嗔怨者生地狱道,痴迷者生畜生道,傲慢者生天道,怀疑者生人道,最后,嫉妒者生阿修罗道。虽然佛经上没有真的把五毒跟六道连在一起说,三恶道的确是说饿鬼者贪欲无穷,永不满足,而地狱众生无喜无乐,痛苦无边。而愚痴者生畜生道。
但是其实佛经里头真有说清楚众生生三恶道的原因:
畜生道:
身行恶。
口行恶。
意行恶。
从贪起诸恶行。
从噌起诸恶行。
从痴起诸恶行。
毁骂众生。
恼害众生。
施不净物。
行于邪*。
饿鬼道:
身行轻恶。
口行轻恶。
意行轻恶。
悭涩多贪。
起非分恶。
谄曲嫉妒。
起于邪见。
爱着资生即便命终。
困饥而亡。
枯渴而死。
地狱道:
身行重恶业;
口行重恶业;
意行重恶业;
起于断见;
起于常见;
起无因见;
起无作见;
起于无见;
起于边见;
不知恩报。
不过之前法师所说的那个说法也很有意思。末学觉得也对应“万法唯心所造”的宗旨。贪欲无穷,自然早就饿鬼世界;嗔怨无穷,自然早就地狱世界;愚昧不悟,当然就与畜生无异了。且说六道其实在人间也具体而微的体现着。西方世界物质丰富,犹如天人道,然而天人也有五衰,西方世界也会崩塌。愚昧执迷,沉迷于各种*欲,执着于各种偏见邪见的,夜夜笙歌,邪*不止的,就犹如在人间的畜生道了。贪欲无穷,但是永不满足的商业世界,正是人间的饿鬼道。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一天不打仗,这战场正是人间的地狱道。且不用投生其他道上,在人世间,就能够让我们看到我们存着什么心,就会造就怎样的世界了,要受苦受难,又何须等到下地狱啊?
末学合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