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陶与瓷有哪些方法?

鉴别陶与瓷有哪些方法?,第1张

有关陶器瓷器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问,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并不透明。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五、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以上几个方面中,最主要的条件是原材料和烧成温度,其他几个条件,都与这两条密切相关。因此,制陶工匠一旦掌握了烧成温度的技术,并认识到高岭土与一般黏土的区别,便具备了发明瓷器的条件。

作者:查理巴登霍普 刘鹏 朱一童编译

你是否正在花时间为"自己的进步"而忙碌,忧虑如果是这样,可要注意,不要为了大量制造"完美",而扼杀了自己的个性

最近的一天下午,我走进东京郊外的一家陶器店,碰巧遇见一个制陶工停下手里的活,在检查产品质量

我在店里转了转,然后请出店主,和她攀谈起来店主告诉我的第一件事是,制陶工根本无法预料窑里的陶器烧出来是什么样子她说,每次开窑的感觉有点像圣诞节的早晨;有时候能收获很多精美的礼物;有时候天气条件的剧烈变化导致窑内多数陶器爆裂,因此只能收获一窑炉灰烧制陶器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无法预料结果, 又会有意外的惊喜店主说:"制陶店会让人保持谦恭,学会顺从并接受未知事物"

接下来,她给我讲了陶器的设计和功能对于很多制陶工来说,主题很重要她说:"好看不好用的陶器没有意义,好用不好看的陶器也没有意义"

我决定要买,于是挑选出六件陶器,摆上柜台,请店主逐一点评

她说:"陶器上总会留有无法避免的瑕疵我通过你感兴趣的几件陶器谈谈自己的看法

"请看第一件,釉料厚度内外不均匀我尝试用各种办法进行抛光,可惜釉料太硬了,效果不理想

"然而,正是釉料的不均匀,使得这件陶器极富情趣,色彩层次富于变化

"接下来,这只碗形状并不圆润我身材瘦小,在悬盘上做这么大的陶胚可不是件容易事其实这是我目前能做的最大陶器我喜欢做一些这种规格的陶器,这些碗可以测出我到底能做多大的陶器制做过程中碗变的不圆润会让我紧张,这正是这件陶器吸引我的地方

"最后你会发现第三件陶器要比前两件便宜得多

"这件陶器做工精美,可是我觉得有点"太完美了",看上去象是机器做出来的因此价格便宜很多

"这把壶造型圆润,无可挑剔,釉料遍布整个壶身,却因此失去了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我太熟悉这种壶的做法了,所以已经不再制作这种形状和规格的的陶器这些壶完美无缺地摆在面前,会让人觉得壶的灵魂已经丢在了窑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640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