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圭、玉笏、镇圭、圭璧、玉璧、玉瑗、玉琥、玉虎、玉珩、玉环、玉佩、玉带钩、玉钩、玉剑饰、玉珌、玉琫、玉衣、玉豚、含玉、玉蝉、玉塞、玉节、玉玺、玉盘、玉鱼、玉带、玉珠、玉藻、玉珏
古代玉器种类大全:
一、玉礼器
帝王及部落酋长、巫师在祭拜天地、神灵、祖先时,都要使用专门的玉器来行“礼”。
玉礼器中最典型的就是“六礼器”,简称“六器”:璧、琮、圭 、璋、琥、璜。
其标准颜色和用途是:苍璧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赤璋礼南、白琥礼西、玄璜礼北。
其它玉礼器还有,举行盛大祭祀活动时用的打击乐器玉磬,记录祭词、礼文用的玉册,祈求风雨用的玉珑等。
二、玉瑞器
《说文解字》云:“瑞,以玉为信也。”并解释:玉器用于礼神时称为礼器,用于“人持”作为信物时,称为瑞器,且“瑞为圭璧璋琮之总称”。
就是说,古代帝王将相士大夫,用所持或所佩的不同的玉器作为信物,来区别官阶,这类玉器叫玉瑞器。
玉瑞器中最典型的就是“六瑞器”,六瑞器是将六礼器中的圭在形状上作四种改变,并把璧在纹饰上作两种改变,而成六种瑞器给六种官员使用。
《周礼、春宫、大宗伯》云:“王执镇圭,公执恒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可见,六瑞器虽然源于六礼器中的两种,但它们的功能完全不同。六瑞器通常不简称,故六器专指六礼器。其它的玉瑞器还有笏(音hu),上朝用的手板。
《礼记》云:“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
文中“球”就是美玉,其意是:皇帝用美玉笏,诸侯用象牙笏,大夫用鱼皮包裹装饰的竹笏。还有翎管、朝珠等。
三、玉玺
用玉刻制的印章叫玉印,皇帝和皇后用的玉印叫玉玺。
四、玉仪仗器
在举行迎宾、征战、酒宴、婚丧等盛大活动时,常使用玉制的仪仗器,如:玉斧,玉戈、玉戚、玉刀、玉钺等。
五、玉佩饰器——无论男女,用于全身身佩戴的,都归为佩饰器,如:
玉瑷:环状,肉(玉质部份)大于好(中空圆部份)。
玉环:环状,肉小于好。
玉镯:环圈状。
玉玦:环状,留缺口。
玉如意:灵芝头状,有柄。
玉佩:玉佩可雕的内容十分广泛,神物、动物、植物均可。
玉板指:射箭时套在手指上起保护作用,高古玉中称玉蹀。
玉带勾:扣腰带之用。
玉串珠:用玉珠或玉片串成,戴于项上胸前。
玉簪、玉笄:盘头发用。
六、玉摆设器和手玩器
比佩饰器形体大,只能摆放观赏或把持手玩的,归为摆设器和手玩件,如:玉山子、玉壶、玉瓶、玉屏、玉香熏、玉花插、玉人、玉动物等。
七、玉生活器
生活中有实际使用功能的器皿,如:玉碗、玉筷、玉壶、玉杯、玉羽觞、玉尊、玉洗等。
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商周时期玉璧成为贵族阶级专用的礼器。这时的玉璧尺寸小于新石器时代,璧面切割平整,内外缘厚度相同,外缘边棱为圆角,两面对钻打孔,一般都很规整。商代玉璧多素面无纹;周代大璧无纹,小璧则有雕琢精美的纹饰。纹饰题材主要为龙、凤、鸟纹。刻法常用宽细阴线加隐起阳纹相结合的手法,宽阴线斜挖而成,极具特色。周代纹饰弧线较多,线条自然流畅,动物造型柔美。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商周时期玉琮数量不多,从出土的实物看,这一时期琮的形体普遍较矮小,多光素无纹。玉琮切割规整,中孔较大,琮体较新石器时略薄。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了两件有纹饰的玉琮,一件上下各饰一组弦纹,四角有凸棱,侧面饰竖道弦纹,该造型很少见。
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礼器,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标明等级身份的瑞玉及祭祀盟誓的祭器。《说文》中称的“剡上为圭”指的是上部尖锐下端平直的片状玉器。今日所见玉圭基本上是商周至战国的作品。真正的玉圭见于商代,有两种形式,一种平首,圭身饰双钩弦纹,另一种尖首平端,近似后代的圭。周代玉圭,以尖首长条形为多,圭身素面,尺寸一般长1 5至20厘米。
玉璋的形状,和玉圭相似,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西周的玉璋比较少见,器形与商代相近,器身窄长,尺寸较小,中略内凹,三角形端刃一尖长,一尖短,长方柄,扉牙之间亦饰平行阴线。春秋玉璋形状较多,或呈扁平条形,素面无纹;或端刃内凹,作弧形;或首端呈斜角;或上、下端皆微作斜角,身两侧一边微弧,一边似斜刃。
玉璜是一种弧形片状玉器。璜在“六器”中被作为礼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玄璜礼北方。”但在考古发掘中,多发现于人的胸腹部,挂系一种佩饰,并往往是组玉佩饰中的佩件。资料表明,各个时代的玉璜除具有圆弧形的特征外,其形制的变化非常大,只有少数是规整的半璧形。商、西周时期,玉璜仍普遍地使用。从现今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看,此时绝大多数的玉璜,仍是作为典型的装饰品使用,关于璜的礼器用途,还有待于今后的研究。
玉琥,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和传世的虎形玉器,有圆雕、浮雕和平面线刻的虎纹,多作为佩饰之用。商代妇好墓出土的圆雕和浮雕玉琥各4件,都有孔,称为虎形玉佩,属于装饰品类,并不作为发兵或祷旱之用,也不是仪礼中使用的瑞玉。因此有人认为,表面刻虎纹的玉器应依器命名,前加“虎纹”二字;对于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称虎形玉佩,无孔的可称为玉琥。西周玉琥为扁平体,昂首,圆口,身细长,装饰简朴。
玉钺自新石器晚期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玉钺仍然沿用,此时玉钺形制较之新石器时代有了较大的变化。钺形式仍呈“风”字形,但中央孔洞加大,使整个器物看起来如环状,刃部亦由弧形变成折刃。商代玉钺有的在刃两侧饰扉牙。此时玉钺的用途也是仪仗用,周以后玉钺不再使用。
玉戈形制的演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二里头文化期和早商二里岗期。第二个阶段为殷墟时期即商代晚期,玉戈尺寸变小,殷墟前期的尺寸多在15至20厘米;殷墟后期长度在1 5厘米以内,小的仅4至5厘米。戈有直身、弯身两种,皆有中脊或三脊。内上饰平行的粗阳纹,或者在内及援上阴刻兽面纹和变形云纹。部分戈内直接雕成鸟头状。传世品中亦常见以玉为援,用铜铸成鸟头状内嵌接而成的铜内玉戈。西周玉戈形制与商晚期相似,普遍不饰纹饰,制作不及商代精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