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使用制度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05-059-03玉带,即饰玉的腰带。作为古代官场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带在正式的冠服制度体系中具有等级、礼仪功能。自唐代至,都对其有严格规定,以带板的质地、纹饰、数不同来表示官员品级的高低。从出土及传世的玉带来看,一条完整的玉带应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系玉所用的革或丝绸制成的带,古称;二是结扎在玉带一端或两端、形如圭状的尾;三是佩带所用的带扣;四是镶订在带身中间位置的片状牌饰,古称。从唐代开始玉带的使用便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一直到明代,玉带都是官职身份、地位高低的标志之物
一、文献中关于唐代玉带使用制度的记载新唐书载:至唐高祖,以赭黄袍、巾带为常服。腰带者,垂头以下,名曰尾,取顺下之义。一品、二品以金,六品以上以犀,九品以上以银,庶人以铁亲王及三品、二王後,服大科绫罗,色用紫,饰以玉。五品以上服小科绫罗,色用朱,饰以金。六品以上服丝布交梭双绫,色用黄。六品、七品服用绿,饰以银。八品、九品服用青,饰以石。唐会要记:武德四年八月十六日敕,三品已上,服大料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已上,服小料绫及罗,其色朱,饰用金。六品已上,服丝布杂小绫、交梭及双,其色黄。六品七品饰银。八品九品石。这里都只提到三品以上官员袍服可以饰玉,并未规定将玉用于带上。贞观年间带制没有变化,故高祖、太宗两朝,金带最为高级,以玉为在制度中尚不得见
唐高宗显庆元年,长孙无忌等奏,其后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石带八;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铁带七,这里对各品级官员佩用何种材质的以及用数量都做了明确规定。这是玉最早见于唐代冠服制度,此后,玉才正式出现于我国古代职官正式的冠服体系中。上元元年又制:文武三品已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并金带。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石带。庶人并铜铁带。开元二年敕:百官所服带及酒器、马衔、镫,三品以上,听饰以玉,四品以金,五品以银,自余皆禁之。唐肃宗上元元年敕:文武三品已上服紫,金玉带十三。四品服深绯,金带十一。五品服浅绯,金带十。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九。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石带,九。庶人服黄铜铁带,七。唐德宗贞元七年,令常参官复衣绫袍,金玉带。据新唐书载,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日参,号常参官。唐六典记,常参官,供奉官。供奉官是泛指侍从皇帝左右的近臣,是供职场所在宫廷之内的官,是否为供奉官主要决定于其供职场所是否在内廷而不是品秩的高低。很显然,除了三品以上官员可佩金玉带以外,这个由品秩高低悬殊的职官因为日参皇帝而客观上成为的常参官,亦能佩用金玉带
由以上关于有唐一代玉带佩用制度的文献梳理可知,自唐高宗显庆元年开始,玉带才正式出现于唐代职官正式的冠服体系中。且关于数只有唐高宗显庆元年及唐肃宗上元元年有明确规定金玉带十三,而关于玉上纹饰的使用不见提及。其余都只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可以以玉饰带,但并没有关于数、纹饰等方面的详细记载
二、唐代玉带的具体使用情况玉带在唐代作为级别很高的朝廷用玉出现,除了其自身被规定的等级、礼仪功能外,关于它在当时社会中的其他具体使用情况,从历史记载中亦可窥得一斑。综合文献记载来分类,唐代玉带的功用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认识
1职官冠服之用这是玉带最初、最基本的功用,上文已经述及
2皇帝赏赐官员之用五代孙李彦芳家藏靖破萧铣时,所赐于阗玉带十三胯
唐穆宗长庆元年,易置镇、魏守臣,元卿诣宰相深陈利害,并具表其事。后穆宗感悟,赐白玉带。长庆元年十二月,李光颜为忠武军节度使,穆宗御通化门临送之,赐锦彩、银器、良马、玉带等物。长庆三年,新除江西观察使李绅为户部侍郎。绅既罢除江西,上令中使就第赐玉带
唐文宗太和三年,李载义斩级数有功,贼平,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白玉带,示殊礼
唐懿宗咸通十年,徐人作乱,张允伸进助军米五十万石,盐二万石,诏嘉之,赐以锦彩、玉带、金银器等
唐昭宗天复三年,上令礼部尚书苏循传诏,赐全忠玉带,甲子巳时,车驾出凤翔,幸全忠军。全忠素服待罪,泣下不自胜,上亲解玉带赐之
上述事例中,李靖、杨元卿、李光颜、李绅、李载义、张允伸、朱全忠等人被赏赐玉带时官职均在三品及三品以上,符合制度
3外国进贡之物贞观六年,于阗王尉迟屈密遣使献玉带,太宗优诏答之
唐德宗贞元初,使于于阗国,得大一、玉珂五副、玉枕一、玉带胯、靴带胯各三百具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吐蕃使论乞髯献马十匹、玉腰带二条,金器十事、牦牛尾二
宝历至太和,吐蕃再遣使者朝所贡有玉带、金皿、獭褐、牦牛尾、霞、马、羊、橐它
唐文宗太和元年,吐蕃使论牡大热进国信、金银器、玉腰带及马等
4大臣供奉朝廷之用唐宪宗元和十年,王师讨淮、蔡,诸侯贡财助军,进银七千两、金五百两、玉带二
文宗太和元年,王播自淮南还,献玉带十有三、银碗数千、绫绢四十万
5持带者转赠他人用李入朝,文与属僚二人皆饯,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
唐德宗建中三年,义武军有大将为孝忠委信者谒晟,晟乃解玉带以遗之
唐穆宗长庆元年,幽、镇复乱,闻之,素服以令三军又以玉带、宝剑与牛元翼
唐武宗时,刘稹平,德裕以定策功进太尉,时敖草其制曰:‘谋皆予同,言不它惑。’德裕以能明专任己以成功,谓敖曰:‘陆生恨文不迨意,如君此等语,岂易得邪?’解所赐玉带赠之
唐昭宗乾宁四年,瑾引麾下走沂州,刺史尹怀宾不纳,乃趋海州,刺史朱用芝以其众与瑾奔杨行密,行密迎之高邮,解玉带以赐
6乐舞装扮之用
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玄宗又尝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倾杯数十曲,壮士举榻,马不动。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立左右。这种玉带或仅为装饰之用,并不具备等级标志功能
三、出土及传世唐代玉带的形制现有考古工作中所获的完整唐代玉带实物标本,主要有两部分,1970年和1987年分别出于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西安西郊丈八沟窖藏,其中以何家村窖藏最为重要
何家村窖藏出白玉九环蹀躞带一副,玉带九副。这九副玉带为:狮纹白玉带一副,由十三枚方形玉带板、两枚圭形尾及带扣组成,共十六枚,十三;白玉纯方胯一副,包括十三枚方形玉带板和两枚圭形尾,共十五枚,十三;穿孔白玉带一副,由九枚半椭圆形玉带板、四枚方形玉带板、两枚圭形尾及带扣组成,共十六枚,十三;深斑玉带,由九枚半椭圆形玉带板、四枚方形玉带板、两枚圭形尾及带扣组成,共十六枚,十三;斑玉带一副,由九枚半椭圆形玉带板、四枚方形玉带板、两枚圭形尾及带扣组成,共十六枚,十三;骨咄玉带一副,由九枚半椭圆形玉带板、四枚方形玉带板、两枚圭形尾及带扣组成,共十六枚,十三;碾文白玉纯方胯一副,由九枚半椭圆形玉带板、四枚方形玉带板和两枚圭形尾组成,共十五枚,十三;更白玉带一副,由九枚半椭圆形玉带板、四枚方形玉带板及两枚圭形尾组成,共十五枚,十三;白玛瑙绞具一副,包括九枚半椭圆形带板、四枚方形带板和两枚圭形尾,共十五枚,十三。何家村窖藏的这十具玉带中,除去形制较特殊的蹀躞带,其它九幅均为十三。只是除去两件圭形尾及带扣外,的样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十三枚全为方形;另一种由四枚方形、九枚半椭圆形组成。这两种形制都符合唐代玉带十三的用玉制度。杨伯达先生曾认为,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两瓮唐代窖藏,内含玉带计七副,有15片的两幅、16片的五副,均与显庆时的13不同,这可能反映了盛唐玉带的变化。看来,杨先生可能是将玉带板数与玉带的数未加详细区分。然而,丈八沟窖藏发现的三幅玉带,均为十二
传世的唐玉带中,上海博物馆藏乐伎玉带一副,由十一枚方形、一枚圭形尾及带扣组成;大英博物馆藏胡人玉带一副,由八枚方形和一枚圭形尾组成;英国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藏玉带一副,由十枚长方形和一枚圭形尾组成。这样,唐玉带除了符合制度的十三外,还存在十二、十一、十、八的情况。这说明唐代虽有使用玉带的定制,但玉带的实际规格与文献记载有所出入,或许反映了唐代玉带初创时期的情形。玉带制度自唐始历代沿袭,直至明代才有了一成不变的程式
参考文献:,宋祁等新唐书_卷24_车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527;529王溥唐会要_卷32_舆服下北京:中华书局,1955:581刘等旧唐书_卷45_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1953资治通鉴_卷211_唐纪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6:6702王溥唐会要_卷31_舆服上北京:中华书局,1955:569杜佑通典_卷61_君臣服章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88:1727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_卷48_百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1236李林甫等唐六典_卷2_尚书吏部北京:中华书局,1992:33张东光唐代的内供奉官社会科学辑刊,2005,:106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_卷93_李靖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3816刘旧唐书_卷161_杨元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4229刘旧唐书_卷161_李光进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4222刘旧唐书_卷16_穆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503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_卷212_藩镇卢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5978刘旧唐书_卷180_张允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4679刘旧唐书_卷20上_昭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775;775刘旧唐书_卷189_西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5305王钦若等册府元龟_卷669_内臣部五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7711王若册府元龟_卷972_外臣部十七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11251;11251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_卷216下_吐蕃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6104刘旧唐书_卷156_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4131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_卷167_王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5117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_卷113_张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4186刘旧唐书_卷133_李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2663;3682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_卷177_封敖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5287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_卷188_朱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5466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_卷34_五行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878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_卷22_礼乐志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477杨伯达中国玉器全集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840
如意约产生于魏晋时期,相传吴帝孙权曾得到玉如意一柄。 历史记载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及初唐编撰的《晋书》都有关于如意的记载。只是当时的材质、形状等现在都不明了。依据推测,如意源于爪杖,即民间俗呼“不求人”。清代如意有以整块玉羊脂玉如意料雕琢成形的,如此器。而以扬州产白玉如意最著名。另一种为“三镶如意”,即以紫檀、珐琅、金银等材料作柄,柄首、腰、尾均作椭圆,分别嵌镶玉饰,多种材质,珠联璧合。 形状特点 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 名词解释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发展历程 如意是何时从印度传到我国的,无据可考。《晋书·王敦传》记载:孙权曾得如意柄,“每酒后,辄味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敬之。……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罗时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师如意。’殿上花石莹滑,遂激窣至其前,罗再三取之不得。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因举手示罗如意。”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中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之句。可见晋唐时代,我国已有如意,是用来搔痒的。 历史变迁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的品类有珐琅玉如意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意义 吉祥之物——“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传统工艺美术制品。 说到“如意”,人们都不会陌生。现如今的会面、通信也会相互祝愿对方“万事如意”、“吉祥如意”等用语,即随人意。从字面上讲,如意无非是符合自己的意愿。寓意的抽象,是极易能让人理解的。其实如意不光是抽象,还是具象的“如意”。如意在民间有种种的说法,如事事如意、平安如意等,祝颂吉祥者也。 趋吉避凶,源于动物的本能。人们祈求吉祥、幸福的心理活动,常常表现在行动上,即有意去营造吉利的环境。有的用图画表现出来,称之为“吉祥图案”,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耐人寻味的寓意,象征着美好、幸福,寄托了人们的精神和愿望。 “如意”何物,不少的上可以欣赏到它的实物。“如意”的实物是一种供人们观赏的精致工艺品,如有意一饱眼福,可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会见到明、清两代皇宫内的用珍贵材料精心制作的如意。 起源 关于“如意”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是古代文武朝臣的执笏。清代的弘历皇帝有首“泳商铜如意”诗中云:“一柄曲拳代谈者,玢古色错金银。谁知子氏尚质,已有欣于如意人”。可见乾隆皇帝认为商代已有了如意,只是实物难寻,难以证。如意最初的原型只是民间的一种挠痒痒用的东西。汉代时民间出现了以骨、兽角、玉、石、竹、珊瑚及金属材料制成的如意,长约一尺许,柄端多为手指形,也有灵芝形、心形、云朵形等。手指形的具有实用的价值,能挠痒痒,取其名曰:“尽如人意”。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引自《音义指引》说:“如意者,古人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不到,用以搔爪,如人之意。”这种“搔痒痒儿”的工具,在南方被人称之为“不求人”,北方人则叫作“老头乐”。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警世含义。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它在这期间非常走红,成为了帝王及达官贵人的手中之物。除用它搔痒,还用它决策大事等,其威势有些近似了权杖。如南朝的韦睿在徐州的战事中,就是用了“如意”指挥千军万马,一日数合,取得了大胜。如意也是文人雅士的所喜爱之物,吟诗咏玉如意赋时,利用它作为打节拍之用,清雅悠闲之时还可以随身带之玩赏。如意还是舞蹈的道具,故“如意舞”。梁简文帝萧纲的诗中有:“腕动苕花(苕华喻指美人)玉,衫随如意风”。东吴的孙和,曾在月下作如意舞,不慎打伤所宠爱邓夫人脸颊,后虽治好了,但脸上仍留下了瘢痕。引诱后宫人效仿,遂成古代点靥之风。 从唐代开始,制作的如意就更加讲究了,而且使造型丰富多彩,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到了明、清时期它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了一种陈设品,供人们欣赏娱乐的艺术品,使它的长度变短,柄端手指形变为少见的灵芝形、云朵形状等。主体呈流线形,柄微曲,整体造型优美华丽。质材方面又多了金、玉、水晶、象牙、玛瑙等珍贵材料制作成的工艺精品,并有浮雕、镂空、镶嵌及景泰蓝工艺也用上了,而且装饰上了精细华丽纹饰。精品中有汉玉檀柄如意、金镂空嵌珍珠如意、翡翠三镶如意、料石雕漆如意、木柄嵌玉如意、掐丝珐琅如意等,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如意成了观赏品、珍藏品,身价百增。清代如意从民间转向宫廷,成了大臣敬献皇帝的贡物,也是皇帝为宫女的晋升及选妃的珍贵礼品。皇宫中,皇帝也好如意,是历代皇帝所不能及的,这可从清宫的档案、轶案乃至皇家的诗画中可见到。每逢皇帝即位、皇后和妃嫔生日、节日及喜庆佳日,大臣们都要向皇帝后妃等敬献如意。最为有趣的是有位大臣一次进献了“九九如意”,就是用九柄如意为一盒,九盒共八十一柄如意。皇帝身边的大臣有的为了加官得宠,也进贡珍奇的如意等。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如意中,就保存有进贡者题款的如意。据说:慈禧太后在六十寿辰时,在收受寿礼时,仅如意这项就收到了珍贵的精品八十件。如意还是皇帝选后的信物和凭证,也是帝后赏赐大臣亲信的礼品,就连外国的一些使者有时也能得到皇帝馈赠的如意。 现今状况 如意吉祥,事事如意。在邮票的发行上也有选了如意图案的。台湾于1966年发行了“清代如意”邮票,其图案均出自清代的“白玉如意”、“珊瑚如意”、“红木镶宝如意”、“金漆如意”四件。丁卯年,邮电部发行了首日封,图案为“兔捧如意”。1987年台湾再度发行了“清代如意”的邮票,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都希望以此来表达“事事如意”的真情永在。 更有意思的是如意译成英文为“交好运”的意思,很多的外国人被它的吉祥名字和独特精美的造型而吸引,购买了工艺品带回国送给亲朋好友。它为中外的文化交流、宏扬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 道情词《玉如意》 道情是我国曲艺的一个类别。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玉如意》是清朝流传于江浙一带的一篇道情词,在江浙乡下老一辈读书人里是一部有代表性的励志之作。传说作者是江苏泰兴人严政新,因其母爱听道情,故作《玉如意》。作者详细资料失考。 《玉如意》内容是描述一个穷苦读书人赫砚耕在穷困潦倒中奋发读书最后考中状元的故事。赫砚耕及其妻子邬琼英尽管生活困顿,饱受富亲戚的白眼与欺凌,仍然不向生活低头的过程描述尤为详细而感人。老百姓称为“苦不过《玉如意》”。也有同名的昆曲。腰带小志中国早期的服装多不用纽扣,只在衣襟处缝上几根小带,用以系结,这种小带的名称叫“衿”。《说文·系部》:“衿,衣系也。”段玉裁注:“联合衣襟之带也。今人用铜钮,非古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为了不使衣服散开,人们又在腰部系上一根大带,这种大带就叫腰带,它与今天人们所用来系束裤裙的带子名称虽同,但作用并不一样。由于腰带具有这种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人对它十分重视,不论穿著官服、便服,腰间都要束上一带。天长日久,腰带便成了服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饰物,尤其在礼见时,更是缺它不可。《南史·刘琎传》:“(琎)方轨正直,……兄瓛夜隔壁呼?琎不答,方下床著衣立,然后应。瓛怪其久,琎曰:“向束带未竟,其立操如此。”连兄弟之间夜里见面说几句话,都必须整衣束带,否则就觉得有失礼貌。古人对礼节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君臣之间更是如此。据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宋太宗夜召陶谷。谷至,见帝而立,却不肯进去。太宗立即意识到这是因为自己没有束带的缘故,于是令左右取来袍带,匆匆束之。陶谷见皇帝束上了腰带,这才进去。在当时看来,皇帝召见侍臣而不束腰带,同样是失礼的行为,所以不能与他行君臣之礼。古代腰带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复杂。但总的来看,可分成两类,一类以皮革为之,古称“鞶革”,或称“鞶带”。一类以丝帛制成,古称“大带”,或称“丝绦”。也有将这两种腰带统称为大带的。在秦汉以前,革带主要用于男子,妇女一般多系丝带。《说文·革部》:“男子带鞶,妇人带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过,男子除了用皮带外,也可系扎各种丝带。如《诗经·曹风·鳲鸠》:“淑人君子,其带伊丝。”郑玄注云:“其带伊丝,谓大带也。大带用素丝,有杂色饰焉。”据先秦文献记载,当时的丝带形制比较复杂,颜色、装饰各不相同,上自天子,下至士庶,等级差别十分显著。如《礼记·玉藻》所记:“大夫素带,辟垂;士练带,率下辟;居士锦带;弟子缟带。”又:“大夫大带四寸。……天子素带,朱里,终辟。”郑玄注:“大夫以上以素,皆广四寸;士以练,广二寸。”甚至对带子系结后下垂部分的长短尺寸,都有严格的制度:“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所谓“绅”,就是指带子末端的下垂部分。《论语˙卫灵公》记:“子张书诸绅。”宋邢昺注:“以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因为绅是带子末端的下垂部分,所以可提起来记事。当然,这是应急的做法。在一般情况下,官吏记事,是用一种手版,名“笏”,不用时就将它插在腰间,后来干脆就把垂绅插笏的仕宦称之为搢绅。搢就是插的意思。《晋书·舆服志》:“其有事则搢之于腰带,所谓搢绅之士者,搢笏而垂绅带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以后还引申出乡绅、绅士等名词,专指那些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士,意思说他们具备了搢绅的资格。至于妇女,虽然用不着搢笏,但腰带系结以后,也有一部分垂下,这种下垂部分的名称,在叫法上与男带有些不同。明杨慎《丹铅续录》记:“古者妇人长带,结者名曰绸缪。垂者名曰襳缡。结而可解曰纽;结而不可解曰缔。”什么叫“可解”,什么叫“不可解”呢?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分别指活结和死结。凡是打成环状的活结,古时称“纽”,而扣紧的死结则称为“缔”。《说文·系部》:“缔,结可解也。”又“纽,系也。一曰结而可解。”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关于腰带的系束部位,古时也有明确规定。如《礼记·深衣》记:“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孔颖达注释说:“当无骨者,带若当骨则缓急难中,故当无骨之处。此深衣带于朝祭服之带也。朝祭之带,则近上”。故《玉藻》云:“三分带下,绅居二焉。是自带以下四尺五寸也。”可见腰带的系束部位,完全是根据各种服装的不同形制而决定的。我们从战国以至西汉时期的俑像上可以看出,凡穿绕襟深衣的妇女,腰带多系在衣襟的尖端,以防衣服散开。这种衣带的高度,就是视衣襟的高度而定的。革带的系法与此不同,在革带顶端的交接之处,一般都缀有一个固定的装置,用时只要相搭即可,不必像丝带那样互相系结。缀在带首的固定装置,大体上也有两种形制,一种作成钩状,称为“钩”,也称“带钩”;另一种作成环状,称“鐍”,或称“带鐍”。带钩一物在中国的出现,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时期。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以及山西等地的春秋墓中,都有带钩实物出土。文献资料中也常常提到带钩的名称。如《管子·小匡》:“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史记·齐太公世家》:“射中小白带钩”等等。制作带钩的原料,大多采用金属,如金、银、铜、铁等,也有用玉、石、骨、木做成的,但为数不多。带钩的造型,由于时代的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也有许多明显变化。有的做成棒形,有的做成耜形,有的做成兽形,有的做成鸟形,有的做成人形,有的做成龙形,另外还有琴形、匙形及琵琶形等,不可尽述。带钩的制作工艺也很有特色,有的用刻,有的用嵌,有的用镂,有的用错,不一而足。正如《淮南子·说林训》所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带鐍的出现比带钩要晚。目前所见的带鐍实物,都是战国以后的产物。所谓带鐍,指的是一种环形带扣,其形或方或圆,考究者附有扣针,用时将皮带伸入扣内,然后插入扣针即可。由于它结扎起来比带钩牢固,所以受到普遍欢迎。三国以后,革带用鐍者逐渐增多,而用钩者却日见减少,最后完全取代了带钩。后世流行的钩洛带、蹀躞带以至金带、玉带等,都用带鐍,而不用带钩,带钩的使命遂告结束。带鐍虽然是革带上的一种装置,但有时也可用于丝带。这种丝带与丝绦不同,它是以丝织物织成的一种宽阔的腰带。史籍中常见有绲带、织成带等名称,就是指这种腰带。如《述异记》称:“祖欣见形诣僧荣沈床上有一织成宝饰络带。”《东观汉记》:“郑(邓)遵破匈奴,于是上赐金刚鲜卑绲带一具。”在这种绲带及织成带的首部,就缀有一个金属带鐍。《后汉书·舆服志》记命妇服饰:“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带绶,以采组为绲带,各如其绶色。黄金辟邪,首为带鐍,饰以白珠。”由此可见,这种饰有带鐍的腰带,不仅可以用于男子,同时也可用于妇女。
以下是07外腰带的使用方法:
1 准备好腰带,腰带上会有一个铁片和两个固定扣。
2 将腰带后面没有扣环的那一段对折,丈量下自己腰围的大小,适当的调整腰带的长度。
3 把腰带穿到身上后,把铁片插入到扣环里面,铁片与扣环刚好贴好。
4 铁片和扣环贴好后,看看是否贴和自己的腰围,如果太松或太紧可以进行腰带调整。
5 然后把固定环弄到贴近中间铁片的地方,以固定腰带对折的部分。然后把第二个固定环弄到对折的尾部。
新玉的鉴定侧重于真假玉材,质地优劣,与雕工的精粗。一般讲,好的玉料仅仅是制作玉器的基础,它的价值还是要以人工设计雕琢后才能最终体现出来的。唐太宗说得好:“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因此,玉工水平的高下又是决定玉器品位的重要砝码,好的玉器应在用好的玉料的前提下,达到构图精美和谐,工艺精雕细刻,抚之温润脂滑者为上品。
而旧玉的鉴定除了新玉的几个基本要求外,还要识别玉器的制作时代,历史上的作用,占有者的身份,还要学会对每一种器物造型的特点(包括局部造型)的综合分析等,而造型的独到,往往又能左右玉器的价值。
你这款玉石腰带扣,做工粗糙,图案简单,价值主要看它的年代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