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棱珠用在首饰上,比如手链不是朝珠
朝珠,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
水晶、玛瑙(含玉髓)被地矿学者称为半宝石,文物鉴赏家称其为非主流玉器, 但它们在广义的玉料家族中占有显要位置。今天看来,水晶、玛瑙是一种蕴藏丰富的矿物,但古水晶、玛瑙制品遗存较少,真品难寻。我国有8000年玉文化的历史,水晶、玛瑙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有哪些时代亮点,其自身发展、演变有何规律,我根据考古发现资料, 结合刘哓雄先生藏品,做些归类梳理:
一水晶、玛瑙的开采与使用和玉器同步,同处于古人治玉的初始阶段。
我国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曾利用水晶作为打制石器的原料,处于玉石不分的阶段。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使用玛瑙、水晶制作简单的工具和人体装饰品,品种、数量比较少,远不如玉器制作发达,但都处于古人治玉的初始阶段。玉、水晶、玛瑙有着共同的时代特征,制作工艺也基本相同。
我国北方距今5500—5000年前辽宁建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五地点灰层中出土了玛瑙、玉髓制作的细石器,其中三角形镞最具代表性。内蒙翁牛特旗也曾出土用玛瑙、燧石做骨柄齿刀的齿刃。青海同德县巴沟乡宗日遗址出土的距今4300余年马家窑文化水晶坠,贝状,半透明,绿色和橙**,保留初始状态的治玉特征。进入夏代,内蒙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曾出土玛瑙玦(耳饰)4件,完成了由简单的小型生产工具、武器向成型的装饰品的过渡。
南方江浙地区距今6500—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数量较多的玛瑙、玉髓玦(耳饰)和少量的玛瑙镯(腕饰)。继之,距今6200-5700年前的南京北阴阳营文化遗址出土294件玉石制品,其中有代表性的玉髓、玛瑙制品有20余件,器形有环形玦和条形璜(项饰),浙江良渚文化遗址也曾少量出土玉髓管。湖南澧县城头山678号墓曾出土玛瑙璜。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距今5500-5300年,曾出土比较原始形态的圆雕作品一一玛瑙豕(野猪)和玛瑙钺,说明制作品种已扩展到神灵崇拜物和礼仪用具。
二西周肇始的组玉佩,除了玉璜、牌形饰为主体外,串联其间的珠、管以玛瑙材质为首选。
商周时期除了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晚期墓和广东博罗县横岭山西周中晚期墓,继续出土水晶环、玦外,这两种材质制作的象生动物佩和礼仪用器更少。此一时期玛瑙材质的礼仪用具,不见考古发掘报导。
周代组玉佩是周礼载体之一,是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大型组玉佩从西周肇始,经春秋战国,传承至西汉,不同时期组件有所变化。
西周时以青、白玉璜和牌形饰为主体,其间用管珠等串连,管珠的材质首选红、黄玛瑙。如陕西扶风强家1号墓、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山西曲沃晋侯墓地所出, 它们都保持了原有的组合关系,没有被盗扰,从遗存中可以清楚看到玛瑙与玉石、绿松石、琉璃等材质搭配使用。
除了大型组玉佩之外,凡是以珠管串连的项饰、胸饰、手玉握都离不开玛瑙材质。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出土的项饰,其中玛瑙珠管110颗。河南平顶山西周墓出土的胸饰,主体是刻有龙首纹的梯形玉牌,但下面四组珠管,仍以玛瑙材质为主, 玛瑙珠与玉珠间隔串连,整体设计新颖别致。芮国国君夫人椁室侧板和挡板,悬挂大量串饰,其中玛瑙珠多达3001颗,足见芮国贵族对玛瑙娇媚姿色的钟爱。
三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大地及其周边地区风行水晶、玉髓制品。
山东临淄郎家庄春秋墓出土水晶、玛瑙(玉髓)串饰四组,每组由水晶环为领首和尾饰,中间串连水晶、紫水晶、玛瑙珠管,色彩绚丽。各地春秋战国墓所出,无论造型、大小尺寸、磨制方法都很接近。山西太原春秋晚期晋卿赵氏墓所出玉髓龙形饰与曲阜鲁故城、临淄郎家庄所出基本相同。
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单一的玛瑙、水晶珠串饰在河南淅川下寺1号春秋墓、河南叶县旧城战国早期墓、河北平山战国中期墓均有出土,玛瑙珠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水晶珠除白色外,紫水晶、茶晶珠也时有发现。
战国时期田野考古发现的玉碟较多,但玛瑙、水晶质地的碟形饰极少。
四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水晶、玛瑙制品范围扩大,创新增多。
剑饰 水晶制品镶嵌在高等级剑具的剑首,文献上称“明珠标首”;玛瑙制品装饰在剑鞘上,古人视作“红玉”。河北邢台北陈村西汉后期刘迂墓就曾出土水晶剑首、剑璏、剑珌。江苏扬州甘泉老虎徵汉墓出土了玛瑙剑璏。以上不同地点所出的玛瑙剑饰几乎包括玉具剑玛瑙材质的主要构件。
带钩、襟钩 战国两汉时期玉质带钩出土和传世品甚多,然而见于正式考古发掘报告的水晶、玛瑙带钩却甚少。江苏盱眙大云山西汉江都王刘非墓和江苏徐州小龟山西汉刘注墓各出土水晶带钩1件,可作为传世品断代的佐证。襟钩形体很小,应是用于上衣衣襟扣合之用。传世玛瑙、水晶带钩很多,其中小型者应属于襟钩。
六博棋子 六博棋子在战国早期初露端倪,山东曲阜鲁故城乙组52号墓曾出土青玉、象牙棋子各6枚。到了汉代,六博棋大为风靡。广东广州南越王墓曾出土碧玉、水晶棋子各6枚,皆长方形。
厌胜饰 两汉流行四大厌胜佩饰:翁仲,刚卯、严卯,司南佩,胜形饰未见水晶、玛瑙质地。近些年河南巩义市新华小区东汉晚期墓中发现一组完整5件透明状半宝石司南佩,看来不排除用水晶、玛瑙制作司南佩。
微型禽兽 西汉时期,用玉石、玛瑙、水晶、绿松石、煤精、琥珀、琉璃制作微型禽兽和特定物品(壶形,方胜,辟邪等),组成项链和腕饰,成了一时风尚。陕西咸阳市西郊马泉公社大泉大队西汉晚期墓出土玉、水晶、玛瑙、琥珀串饰,其中有微型的扁壶形、壶形、矛头形玉佩,巧色玛瑙管,蚀花玛瑙管,玛瑙珠,菱形玛瑙管,半球形玛瑙饰,水晶珠管,琉璃饰,绿松石饰,色彩斑斓。江苏扬州邗江西湖胡场14号墓出土的玉串饰,由金、玉、玛瑙、琥珀、玳瑁等材质制成珠、管、胜、坠、壶、辟邪、鸡、鸭等小饰品,形象极为生动,每件也都有细小穿孔,可以拴挂佩戴。以上这些串饰均可作为项饰使用。
唐珠、唐八棱为琥珀色珠子,在唐朝时是达官贵人们把玩的物件。
唐球”、“唐八棱”形状并不相同,但是两者都是由玛瑙制成并以红棕色为主色,表面色泽温润柔和,颜色围绕这个基调,略有深浅差别。
关于二者的起源,现在普遍认可度较高的一种说法,认为二者应最早出现于古印度,唐代佛教盛行,各地交流日渐加多,进而随佛教流入中国,这种说法也可以很好的解释“唐”字在二者名字中的意义。
唐珠
唐八棱
扩展资料
前景
对于今人来说,古珠不仅饱含历史的厚重,也是追溯文化源起的实证。古珠从形制到色泽,从质地到包浆,都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其本身所载的文化内涵,是经典审美和历史传统的融合,历久弥新。众多明星一直对古珠情有所钟,他们的介入,推高了古珠行情。
来自娱乐圈的时尚旋风与收藏热情,带动了古珠的投资与收藏——尤其是与藏传佛教有关的古珠,价格连年攀升。比如天珠,它的市场价值一直居于古代珠饰中的高端,早在唐代文献中,天珠就是“一珠易一良马”的价值。
2011年,演员黄圣依佩戴稀世天珠项链出席威尼斯影展,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亮点,这串天珠,市场价值超过亿元,颗颗极品。
-唐八棱秘色净水瓶
-华夏珍藏网-跨越千年的玲珑唐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