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玉琮、玉璧做什么用的啊?有什么含义啊

中国古代的玉琮、玉璧做什么用的啊?有什么含义啊,第1张

礼器是古代礼制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玉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活动,但并非泛指礼仪中所用的一切玉器,而是专指璧、琮、圭、璋、璜、琥这六种玉器,称之为“六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古人主张天圆地方,“以苍璧礼天”,那是因为天是圆的,又是苍色(青色)的缘故;“以黄琮礼地”,那是因为地是黄而方的。古人以玉的颜色和形制,来配合阴阳五行之说,从而产生了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仪仗器主要是在重要场合中执以示权,或旁侍以增威仪的器具,用以保持统治者的尊严。仪仗玉包括玉斧、玉戚、玉钺、玉戈、玉刀等,都是象征性的武器。

神人纹玉琮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1986年出土于浙江省余杭市反山文化遗址。

玉琮通高88厘米,孔径49厘米、外径17 6厘米。琮体四面各琢刻一完整的兽面神人图像。兽面的两侧各浅浮雕鸟纹。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留有台痕。下端有取料时形成的凹缺。琮体四面由中间的直槽一分为二,又由横槽分为两节,每节再分上下两个组成部分。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兽面纹图像,共八个,用浅浮雕和细线刻两种技法雕琢而成。

这一种人与兽的组合图是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这个图案的名字也叫“神徽纹”,代表什么意思呢?有一种说法认为琮上雕刻的是一位戴羽冠的巫师或酋长,他骑在老虎上作法。我们可以将这样一个玉琮看成是图腾柱的缩影,古人祭拜图腾柱,认为它能上通神灵。”此玉琮是目前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

玉琮是中国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带有神秘色彩的礼器,既用来祭祀大地,也是权威的一种象征。《周礼》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也是后世“苍天、黄土、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思想的由来。良渚黄琮的色彩和造型来看,恰好说明周代以璧琮祭祀天地的用玉礼制,起源于良渚时期。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距今约5300─4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36年最早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1986、1987年,从良渚墓葬中出土大量随葬品,其中玉器占90%以上,象征财富的玉器和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为研究阶级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且使世界上许多大博物馆对旧藏玉器重新鉴定、命名,使一些原被误认为是"汉玉"(实际上是良渚玉器)的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

1994年又发现了超巨型建筑基址,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确认是人工堆积的大土台,土层最厚处达102米,其工程之浩大,世所罕见。2007年一座290多万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遗址的核心区域被发现,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同时代中国最大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可称为“中华第一城”。

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多才又多情的乾隆帝写过一首诗:“出幽辞子午,成器想石监石储。环宝汉京重,廉贞君子如。砚头沾墨雨,世外阅仙鱼。几陪清供,兴怀静赏余。”

这首诗是写给他极钟爱的良渚玉琮——《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七种展品的,据说他曾在下图这块玉琮上题诗,留字,留印等,可他并不知道这是上古玉琮,而以为是汉代之物,叫人配上了珐琅铜胆,作香熏使用。

良渚文化玉器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最独特、最精美、最神奇的玉器,以丰富而独特的器形、神奇而精细的纹饰闻名于世。它的器形主要有琮、壁、钺、璜、环、三叉形饰、冠形器、锥形器等等;它的纹饰以头戴羽冠的“神人”,与瞪睛竖眼、阔嘴獠牙的“兽面”组合为主,这是在中国诸多史前文化中极为罕见的。

而良渚玉琮,是良渚玉器中最具特色的类型。

琮的尊贵地位

[if !supportLists]1、[endif]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

《周礼·春官·大宗伯》曾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见玉琮是用来祭地的礼玉,是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琮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的影响极为深远,先秦时代与璧、圭、璋、璜、琥并称“六器”。

[if !supportLists]2、[endif]权势和财富的象征。

玉琮出土的墓葬,一般规格高,规模大,随葬品较丰富,有些墓中甚至有殉葬人。

比较有趣的是,凡是有玉钺陪葬的墓,就一定会有玉琮陪葬。玉钺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是军事力量的象征,能用钺陪葬的估计是部落的军事首领。而玉琮是礼器,也应是掌握了部族权力或宗教权力的人才能拥有,由此推测,墓葬主人可能是“王”或者“巫”。

琮的器形与纹饰演变

琮是良渚玉器中最有形体创意,体积最大的类型,它内圆外方的独特造型,可能由圆筒形的镯演化而来。琮的纹饰,以神人兽面纹和简化神人纹为主,也最能代表良渚玉器的纹饰特点。

潘晓芳的《良渚玉琮》,为我们展示了良渚玉琮形体、纹饰的演变历程。

早期玉琮是矮圆筒形,表面有四块对称的长方形凸面,上面均阴刻着相同的兽面纹图案,宽眉、双圈大眼、阔嘴、伸出上下獠牙,高3至4厘米。

中期玉琮为矮方柱体,内圆外方,一般分成上、下两节,高5至8厘米,以四角为中线,各刻一组神人兽面纹图像,有的还在人兽两颊,各刻一只展翅欲飞的鸾鸟,也有的在长方凸面上刻两组神人兽面纹。

晚期玉琮为长方柱形体,从几节至十几节不等,最多的有19节,最高的有492厘米。上大下小,仍然以四角为中线,刻着简化抽象的神人兽面纹,头冠和鼻子用两长一短的凸棱表示,眼变成了单圈,有的在上端口沿刻着浅浅的鸟纹。

琮中之王和“神徽”

1986年,浙江余杭曾出土一件玉琮,是良渚玉琮中体积最大的,它重65公斤,高89厘米,孔径49厘米。

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分上、下两节,每节再分上、下两个部分,四个方形凸面由中间的直槽一分为二,直槽内上、下各刻一组神人兽面纹;转角的地方刻着简化的神人兽面纹,四角相同,给人以对称的美感。

这一玉琮的纹饰极有特色。纹饰中的神人头戴帽冠,装饰着细密的云雷纹,帽顶是放射形的羽毛;倒梯形脸,圆眼、宽鼻、阔嘴,眼的两侧刻着短线表示眼角;上臂向两侧张开,手肘向胸前弯曲,拇指上翘,手臂上也装饰着大小不一的云雷纹。下肢作盘腿坐的样子,各有三只爪子。

手扶按的地方,刚好是兽面的眼睛,双圈圆眼,鼻子和嘴像一个工字形,露出尖锐的獠牙。嘴下部是腿,有尖锐的爪子,腿上也装饰着云雷纹,看上去虎虎生威的样子。

兽面纹两侧各刻着一个鸟纹,看上去极为变形夸张。整个纹饰中大量填充着卷云纹、直线、弧线等。

这件玉琮刻画细致,工艺繁缛,是已经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最精美的一件,被称为“琮王”。

而琮王拥有最完整的“神人兽面纹”,被称为“神徽”。蒋卫东在《良渚玉器研究》中写道:“将冠帽、脸庞面容、四肢健全的神人与卵目獠牙兽面结合在一起的最完整的神人兽面图像,即所谓的神徽”。

关于神徽兽面含义的猜测,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认为是龙,有的认为是太阳神,也有的认为是虎豹等猛兽,至今没有定论,但可以猜想的是,这包含着人能战胜自然的英雄崇拜。

良渚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 , 也许意味着人对自身力量的 觉醒;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发现 , 说明祭祀礼仪和王权专制在当时 可能 已经 出现 ; 猛兽 和鸟的 形象,意味着 良渚 可能 已经有了龙凤 图腾 崇拜。

玉琮有三个方面的重要象征1、是与代表天的玉璧相对,玉琮代表的是地,琮适用于阴,而璧适用于阳,故而琮常象征地神专以祭地。古人相信天圆地方之说,故以琮之外方代表大地,和以璧圆类天同出,2、二是:琮是“玉”和“宗”合写,象征着祖宗和宗庙,比附万物之宗聚也。3、琮是王后和诸侯夫人的瑞玉,是母性的权柄,琮的内圆即象征女性。以之代表哺育人类的大地和母系先祖,符合当时的意识基础和用玉逻辑。《周礼·冬官考工记》就有载:“驵琮五寸,宗后以为权。”意思是将五寸玉琮用丝绳穿系起来,作为宗后的权力象征。玉琮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的玉质筒状物,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在玉器中,琮是用于祭地的玉器。玉琮的外型状似笔筒,外型方内洞圆。玉琮为中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造型最大、制作最精、纹饰最美的史前玉琮,有“玉琮王”之称。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452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