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皇帝的印章)详细资料大全

玉玺(皇帝的印章)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至高权力的象征,始于秦始皇。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

玺始出于周,到了周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出处 : 《史记·秦始皇本纪》:“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

李商隐《隋宫》诗:“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基本介绍 中文名 :玉玺 外文名 :Imperial Seal(英语)、御玺(日语) 含义 :皇帝的印章 开始时间 :公元前221年元月1日 结束时间 :1912年1月1日 拼音 :yù xǐ 古文记录,专业解释,历史沿革,玺底印文,野史记载,宝玺流向,宝玺制度,国之重器, 古文记录 据[汉]蔡邕《独断》载:“天子玺以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习文昭手绘传国玉玺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二》:“徐令《玉玺记》:‘玉玺者,传国宝也。 据说秦始皇帝取蓝田玉,命李斯用小篆刻之。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专业解释 专业称谓:宝玺。宝玺者何?天子所佩曰玺,臣下所佩曰印。无玺书则王言无以达四海,无印章则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于所属,此秦汉以来之事也。(《明清帝后宝玺》弁言朱家溍) 皇帝、皇后、皇太后所佩谓玺,印是大臣所用。是有规矩的,不然,是会砍头的。 玉玺是御玺的俗称,正确、专业的称谓:宝玺。明代正式宝玺亦为玉制,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即记载:“至嘉靖四十五年之冬,则世宗已不豫久矣,乃下诏曰:先朝甲戌遇灾,御宝凡六,其五已遭毁。命所司觅美玉补造。”可见御宝仍为玉制,惜未能流传至今。然成化、嘉靖时,确实用白石等制作一批印玺,多属闲章,部分印文的文字与御宝一样,现藏故宫。明朝有二十四宝玺,其中皇帝奉天之宝为唐宋之传玺(《明史》卷七十四;《明会要》卷二十四;《明官史·木集》); 清朝的宝玺用料更繁多,除玉外,还有栴檀香木、檀香木质、金质、水晶、玛瑙、骨质等等。 不同时代,对玺、印、章的使用范围不一。根据《通典》所载:“又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所好也。……秦以印称玺,以玉,不通臣下……齐,……并依秦汉之制。皇太子诸王金玺,皆龟钮。公侯五等金章……光禄大夫、卿……四品五品将军,皆银章。尚书令、仆射……诸州刺史,皆铜印。”可见,“玺”是帝后以及诸侯王所用,臣下则根据实际地位称“章”、称“印”。传说武则天忌“玺”谐音“死”而改为“宝”,自此至清代帝后及诸王印章皆称“宝”,如明代“潞王之宝”,清代“和硕怡亲王宝”。(按:清代郡王印章仅称“印”,如“多罗定郡王印”)。佩玺是有规矩的,不然,是会掉头的。清朝二十五方御用宝玺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满文“皇帝之宝”、栴檀香木“皇帝之宝”、“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 “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钤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 25方伪造的玉玺 历史沿革 玉玺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又专以玉质,称为“玉玺”,共有六方,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在皇帝的印玺中,有一方玉玺不在这六方之内,这就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玉玺 传说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姑且不论传国玉玺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实曾令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一说龙鱼凤鸟钮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传国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言毕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复归于秦。 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代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十常侍作乱,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孙坚视为吉祥之兆,于是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袁术,袁术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术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有人认为在东汉末年孙坚得到的传国玉玺就已经是伪造的了(原因一:宫女不可能佩带、保管传国玉玺;原因二:王莽篡汉时,在玉玺上雕刻“汉传新王莽”的字样,刘秀重新登基后,磨去的话会破坏玉玺,也就不磨灭此字样了,但孙坚得到的玉玺上却无此记录)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魏,三国一统,玉玺归晋。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玺归前赵刘聪。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玉玺;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自立,复夺玉玺。后冉魏乞求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这样,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在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大隋一统华夏,传国玺遂入隋宫。公元618年,隋亡。萧后携皇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此阶段还出现了几方“私刻”的玉玺,包括东晋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玺、姚秦玉玺等。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叛乱被平定。但侯景任命的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却趁乱拿着玉玺潜逃到了广陵,被一个叫郭元建的人抢走了玉玺。郭将玉玺献给了北齐的行台辛术,辛术再转献给北齐朝廷。传国玉玺遂为割据黄河中下游的北齐高氏所有。后来南陈取代了南梁,但是没有传国玉玺,怎么办?好办,自己刻一个玉玺。于是玉玺越刻越多,每个割据政权都宣称玉玺在自己手中,自己才是真命天子。建德六年年正月,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亡北齐。传国玉玺进入北周。四年后,杨坚代周建隋,开皇九年,大隋灭陈后,重新统一全国。那些私刻的“传国玉玺”也就统统被大隋 没收了。 汉朝刘贺伪造的玉玺 唐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突然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唐末,天下大乱,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公元923年,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也随着到了后唐。 最后一个掌握“传国玉玺”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传国玉玺”神秘失踪,关于它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玺底印文 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汉书”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寿昌”。两者不同,一般指第一种说法。另:北宋哲宗时所得的传国玺当时便有人怀疑是章惇、蔡京造假的。 又:明清两代也时有假玺出现。明孝宗曾获过所谓的传国玺,孝宗皇帝当时就认为是假的;清初时,宫内藏有三十九方各色御玺,其中一方被认为是秦制传国玺,公元1746年,经乾隆皇帝钦定,证实是仿刻赝品。1924年11月,末代皇帝博仪被逐出宫时,张壁、鹿钟麟等人仍在追索 著传国玉玺。另:“辽史”记为“大魏受汉传国之宝”,我以为应该是“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唐武则天时改“玺”为“宝”,应该是那时代改的。“辽史”记:“传国宝,秦始皇作,用蓝玉,螭纽,六面,其正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鱼鸟篆,子婴以上汉离祖。王莽篡汉,平皇后投玺殿阶,螭角微玷。献帝失之,孙坚得于井中,传至孙权,以归于魏。魏文帝隶刻肩际曰“大魏受汉传国之宝”。唐更名“受命宝”。晋亡归辽。自三国以来,僭伪诸国往往模拟私制,历代府库所藏不一,莫辨真伪。圣宗开泰十年,驰驿取石晋所上玉玺于中京。兴宗重熙七年,以《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试进士。天祚保大二年,遗传国玺于桑干河。“宋史”记:“宝。秦制,天子有六玺,又有传国玺,历代因之。唐改为宝,其制有八。五代乱离,或多亡失。”。 又:“魏本纪”中曾记录在一座毁坏的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汉传国玺”。 野史记载 传国玉玺传到十六国时期,在冉魏灭亡的时候,东晋、燕、后秦各得到了一块,都自称是真的,其中东晋的这一块,一直传到后唐李从珂自焚。后来宋朝建立后,一农民在李从珂的废墟中找到这个玉玺,献给宋。 最后,到了金,然后到了元,被元顺帝带到北元。 朱元璋灭北元,得到了玉玺,传到民国。 民国 迁台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宝玺流向 由于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传国玺屡经发现。如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咸阳人段义称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的“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的玉印,经翰林学士蔡京等13名官员“考证”,认定是“真秦制传国玺”的玉印。然而,据后世人考证,这是蔡京等人为欺骗皇帝而玩的把戏。 习文昭手绘传国玉玺2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户县毛志学在泥河里得玉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孝宗皇帝。相传元末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曾被后金太宗皇太极访得,皇太极因而改国号“金”为“清”。但清初故宫藏玉玺39方,其中被称为传国玺者,却被乾隆皇帝看作赝品,可见传国玺的真真假假实难确定。 据说真正的传国玺是明灭元时,被元将带到漠北了。明清两朝人士对“传国玉玺”的态度,已经与以往时代有所不同。据《明史·舆服志·皇帝宝玺》载,礼部尚书傅瀚谈及地方送来的传国玺时评论道:“自秦始皇得蓝田玉以为玺,汉以后传用之。自是巧争力取,谓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玺也。故求之不得,则伪造以欺人;得之则君臣色喜,以夸示于天下。是皆贻笑千载。” 清高宗御制《国朝传宝记》也说:“会典所不载者,复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玺,不知何时附藏殿内,反置之正中。按其词虽类古所传秦玺,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虫鸟之旧明甚……若论宝,无非秦玺,既真秦玺,亦何足贵!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时奏进属员浚宝应河所得玉玺,古泽可爱,又与《辍耕录》载蔡仲平本颇合。朕谓此好事者仿刻所为,贮之别殿,视为玩好旧器而已。夫秦玺煨烬,古人论之详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与本朝传宝同贮?于义未当。” 宝玺制度 历史上各王朝,维系其封建独裁统治的象征物“宝玺”,自秦始皇开始刻制后,历朝或是传承或是重刻,直至清亡都是如此。秦始皇创立的宝玺制度被汉高祖刘邦全部继承下来,形成了后来所谓的“秦汉八玺制”,这一制度也贯穿了整个“魏”、“晋”、“南北朝”和“隋”,他们不仅继承了秦汉的八玺制,而且连规格、名称、纽式、文字都基本不差。直到唐朝武则天称帝时,则独出心裁地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玺,而将八玺制改为九玺制,同时又将“玺”改为“宝”,从此以后各朝都称“宝”了。北宋增至十二宝,南宋则是十七宝。明朝猛增至二十四宝,清朝除交泰殿二十五 宝日常使用外,还供奉著“盛京十宝”。由此可见历朝宝玺的数量是越来越多,而且体积也越来越大,从秦汉的方一寸二到四寸不等,唐朝的方二寸到四寸不等,直到明、清的方二寸九到五寸九不等,最大者有宋朝“宝命宝”“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天皇”的“定命宝”印面竟有九寸见方,而明朝建文帝的“天命明德、表正万方、精一执中、永宙永昌”,“凝命神宝”印面却是一尺六寸九分见方,可谓是硕大无比。 国之重器 紫禁城,明、清两朝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这里存放著各个历史时期的珍宝近百万件。在众多宝物中,哪一种最能代表皇帝的无上权威和地位呢?这就非宝玺莫属了。诚如乾隆帝所说:“盖天子所重,以治宇宙,申经纶,莫重于国宝”。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御宝的征信作用,将其作为国家的象征物,皇帝治理天下的凭证。 故宫藏有明清帝后宝玺近五千件。乾隆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四代皇帝。他在长达六十多年的统治期间创造了清代历史最辉煌的时代。乾隆以前,清代皇帝宝玺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钦定御宝为二十五方,后人称这二十五印章为“二十五宝”。乾隆帝为什么把玉玺的数目定为25枚? 根据《周易太衍》“天数二十有五”的记载,乾隆皇帝希望清王朝也能传至二十五世,清二十五宝是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从此,这25方宝玺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一直沿用至宣统末年。二十五方宝玺各有所用,集合在一起,代表和囊括了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方面。 这二十五宝玺也是现存唯一的一套完整的皇帝御宝。这25宝玺被储存于交泰殿的宝箱内。宝玺由内阁掌管,用印须经皇帝批准才可拿出。 二十五方玉玺作用,材制多样以玉制交龙纽为多,其它有金银还有一方木制玉玺。 大清受命之宝:《交泰殿宝谱》以章皇序之用,白玉质,盘龙纽,昭告天下天子登基用玺。 皇帝奉天之宝:《交泰殿宝谱》以章奉若,碧玉质,盘龙纽。 后世伪造的玉玺 大清嗣天子宝:《交泰殿宝谱》以章继绳,金制,绞龙纽,册立太子用。 皇帝之宝二方:皇帝日常用玺,一玉制,一木制,玉质为绞龙纽,木质蹲龙纽。 天子之宝:《交泰殿宝谱》祭祀百神之用,白玉质,交龙纽,祭祀用玺。 皇帝尊亲之宝:《交泰殿宝谱》用宝太后,太皇太后及上尊谥、庙号之用,白玉质,交龙纽,祭祀用玺。 皇帝亲亲之宝:《交泰殿宝谱》以展宗盟之用,白玉质,交龙纽,祭祀用玺。 皇帝行宝:《交泰殿宝谱》以颁锡赉之用,碧玉质,交龙纽。 皇帝信宝:《交泰殿宝谱》以征戎武之用,白玉质,交龙纽。 天子行宝:《交泰殿宝谱》以册外蛮,碧玉质,蹲龙纽,册封藩国外夷之用。 天子信宝:《交泰殿宝谱》以命殊方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敬天勤民之宝:《交泰殿宝谱》以殇勤吏之用,白玉质,交龙纽,嘉赏官吏之用。 制诰之宝:《交泰殿宝谱》以谕臣僚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敕命之宝:《交泰殿宝谱》以钤诰敕之用,碧玉质,交龙纽。 垂训之宝:《交泰殿宝谱》以扬国宪之用,碧玉质,交龙纽,颁行法令用玺。 命德之宝:《交泰殿宝谱》以奖忠良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钦文之玺:《交泰殿宝谱》以重文教之用,墨玉质,交龙纽。 表章经史之宝:《交泰殿宝谱》以崇古训之用,碧玉质,交龙纽。 巡狩天下之宝:《交泰殿宝谱》以从省方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讨罪安民之宝:《交泰殿宝谱》以张戎伐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制驭六师之宝:《交泰殿宝谱》以整戎行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敕正万邦之宝:《交泰殿宝谱》以诰外国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敕正万民之宝:《交泰殿宝谱》以诰四方之用,青玉质,盘龙纽。 广运之宝:《交泰殿宝谱》以谨封识之用,墨玉质,交龙纽。

  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是威信与至高权力的象征。在中国,第一个拥有的人是秦始皇嬴政。玺最早在周朝出现,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做成了传国玉玺。无论传说真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实命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为”天子玺“。

 野史记载,传国玉玺传到十六国时期,在冉魏灭亡的时候,有三个国家各得到一块,都自称是真的,只有东晋的这一块,一直传到后唐李从珂自焚。到宋朝建立之后,一位农民捡到这个玉玺,献给宋,最后,到了金,然后到了元,元被朱元璋灭掉,获得玉玺,传到民国,民国政府迁台后,藏于台北博物馆。

中国的国宝重中之重的传国玉玺,因为其中所蕴含的“皇权天授,正统合法”,被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使得这件国宝在世上忽隐忽现,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传国玉玺的来历

传国玉玺来自赌石祖师卞和的慧眼识玉,卞和为了赌这块宝玉被砍了两只脚。卞和在荆山发现一块石头,认定是宝玉,将它献给了楚历王,楚历王看不出这是啥美玉,不就是一块石头吗?认定卞和欺君,砍了卞和左脚,但是卞和不死心,在楚武王的时候又把这块石头献上去,又被认定欺君,卞和的另一只脚也没了。

卞和很伤心,在荆山日夜哭泣,后来楚文王听说卞和的事后,召见了他,卞和说道:“我伤心的并非是丢失了双脚,而是伤心宝玉被看成普通石头,忠贞之士被看成欺君之人。”

楚文王于是命人破开石头,果真得一美玉,因为是卞和所献,故称“和氏璧”。楚威王时,昭阳灭越国立了大功,得赏和氏璧,后来昭阳出游赤山水潭,在潭边高楼上宴请宾客,并拿出和氏璧给众人观赏。

当时潭中突然跃起一条大鱼,足有一丈多长,还带出一群小鱼,众人觉得稀奇,都跑到潭边观看,等众人回到房间却发现和氏璧不见了,昭阳在楚国势大,和氏璧失窃后出千金悬赏追查,偷盗者一直不敢出手,多年后,和氏璧突然出现在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得知消息后,把和氏璧收归囊中。

到了战国时期,秦国国力日渐强盛,听说了这块宝玉,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赵国派智勇双全的蔺相如出使秦国,看到秦王想使诈,蔺相如先是拿出宁为玉碎的气势,后又偷偷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留下了“完璧归赵”的故事。

不过这块宝玉最后还是落入了秦国之手,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命丞相李斯将这块宝玉雕成玉玺,并在上面刻下“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八个字。从此“和氏璧”多了一个皇权象征,成为历代君主必争之物。

传国玉玺的传承

秦始皇想着要万世而为君,却不料仅仅传了二世秦王朝就没了,“即寿永昌”的愿望落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秦王子婴脖子上系着这块玉玺,献给了刘邦,从此之后,这块玉玺就成了“传国玉玺”,而任何新王朝想要证明自己的“天命所归”,就必须得到这块“传国玉玺”。

王莽想要篡汉,就派了堂弟安阳侯王舜向自己的亲姑姑太皇太后王政君要这块玉玺,老太后大怒,将玉玺扔向柱子,玉玺便缺了一个角,王莽得到玉玺后,将其镶上了金边。王莽死后,玉玺就在他的身上,起义军将玉玺献给了更始帝刘玄,后来刘玄被赤眉军打败,到了赤眉军小皇帝刘盆子手中,再后来刘盆子投降了刘秀,玉玺又到汉室手中。

东汉末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丢失,到董卓作乱,各路诸侯前来讨伐时,孙坚率军攻入洛阳 ,在宫中一口枯井中发现了玉玺,孙坚大喜,将玉玺藏起,后被袁术夺得,只不过都没能“受命于天”,袁术死后,玉玺又回到汉室。

之后汉分三国,三国归晋,晋又分西东,中原大乱,晋永嘉五年,晋怀帝司马炽被前赵刘聪所俘,玉玺到了前赵,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还在玉玺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四个字,十几年后玉玺随着后赵灭国到了冉魏手里。

后来冉魏乞兵东晋,用玉玺换,没想到被晋将领骗走,玉玺又到了司马氏手中。此后经历宋、齐、梁、陈四代,最后隋统一华夏,到了隋宫,隋传二世,隋炀帝被杀后,传国玉玺被萧后带到了漠北突厥,唐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得到玉玺带回了唐宫。

唐末朱温篡位后,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玉玺再次遭遇乱世,厄运连连,朱温建立的后梁十几年被后唐取代,玉玺到了后唐手中。

公元937年,石敬瑭引契丹军包围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带传国玉玺,带着曹太后、刘皇后及皇子李重美等人,登玄武楼自焚,大火过后,众人在灰烬中寻找,都没发现传国玉玺,甚至连一块象玉玺的石头都没看到,传国玉玺就此下落不明。

真假传国玉玺传闻不断

北宋哲宗时,有个叫段义者的农夫在田里发现了一块玉玺,送到京城,蔡京为首的十三位大学士多方考证,认定这就是秦始皇所制的传国玉玺,不过当时朝野有识之士却多持怀疑态度。

元世祖忽必烈病死,遗嘱由皇太孙铁穆尔回朝即位,铁穆尔在回大都路上,右丞相张九思献上“传国玉玺”,说这个就是秦始皇相传的国玺,只不过这玉玺没有被其他人看过,这话说的可信度也不高。

明太祖朱元璋曾派遣徐达深入漠北,对远遁的蒙古残余力量穷追猛打,其中一大目的就是想寻找传国玉玺,最终无功而返。皇太极灭了蒙古林丹汗,其后裔献出所谓元朝的“传国玉玺”。

总的来说,明清时代,虽然不时出现“传国玉玺”的传闻,但拿出来的玉玺都是附会防造的赝品,因为一直得不到,皇帝对传国玉玺的态度也大为改变,不象前朝那么重视。

乾隆即位后,命人验证了皇太极传下来的所谓“传国玉玺”,认定是赝品,后来乾隆命人刻了二十五方玉玺,放置故宫交泰殿,向天下宣称自己就是能够代表“天命”的朝代。

至于真的传国玉玺毕竟是材质奇特的和氏璧所制,应当是万年不坏,有可能它现在深藏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底,总有一天能够重见天日,让人们再次见到它的光彩!

玉玺是皇帝专用的印章,那么古代皇帝的玉玺是什么做的?是盖章的。皇帝的玉玺不止一枚。乾隆皇帝之后,皇帝的玉玺具有不同的功能,共有25面。至于玉玺的原料,历代帝王使用的玉玺基本上都是新疆和田玉。“玉玺”的概念在秦朝之前是不存在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提出了“玉玺”的概念,规定只有皇帝使用的玉玺才能称为“玉玺”。因此,“玉玺”也是皇权的象征。为了表达对秦始皇统一国家功绩的钦佩,历代皇帝都采用了“玉玺”这一制度。

自秦始皇以来,,印章是最珍贵的,所以印章往往是分开放置的。所谓御印,是皇帝在写传王位诏书时只使用的一种印章,在日常使用中基本上不使用。一旦封印被使用,下一代皇帝的选择和下一代王朝的命运将被决定。因此,印章是最珍贵的,意义重大。乾隆继位后,乾隆规定御印应分为25个方形,具有不同的功能。选择25号的原因是为了纪念东周第25位皇帝统治的稳定盛会,然后祈祷东周王朝的持久繁荣。许多皇帝喜欢用新疆的和田玉作为玉玺的原料。

新疆和田玉质地细腻,色泽均匀,触感温润,外观光滑湿润。新疆和田玉制成的玉玺高贵典雅,与天子的珍贵地位十分吻合。同时,和田玉质地坚硬,适合长期保存,与玉玺的传承相一致,所以古代皇帝的玉玺大多是用新疆和田玉制成的。传说秦始皇所制的玉玺,是由和氏玉切割打磨而成,产于楚国。除了这枚玉玺之外,明朝以前历代皇帝也有私人印章,大部分是用玉制成的。

传说中的玉玺一次真正消失是在北宋之前的五代十国时期,但后来在浙宗时期重新出现,很难解释它是否真实。后来元朝灭亡,连真假难辨的玉玺也不见了。因此,明清时期没有国家玉玺,于是皇帝的篆刻时代开始了。收集玉玺最多的皇帝应该是乾隆,而且材料主要是玉玺,但也有田黄石、木刻等。

秦始皇统一之后,还缺少一个身份上的象征。之前的各国国君,在发布命令时都要用自己专有的玉玺来盖章,表明该命令确实出自君王之手,而非他人假冒。久而久之,玉玺也就成为了国君的象征。

如今统一了天下的秦始皇自然不能用普通的玉玺来表明自己至尊无上的身份,他的玺,一定要用最好的玉来雕刻,这块玉,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无价之宝——和氏璧!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楚厉王。厉王命令玉工辨识此玉真伪,然而老眼昏花玉工认为这不过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等周武王即位后,卞和又献玉,仍以欺君之罪再砍掉右脚。等到文王即位后,已没有脚可砍的卞和不敢再去了,只是抱着玉坐在荆山之下日夜痛哭。

文王挺奇怪:一个残疾人不去想办法谋生,反而抱块破石头日夜干嚎,是何缘故?于是便派人去问他:“脚没了就没了呗,你看那些打仗回来的,有几个是完整的?可人家不还是活得好好的,没一个像你这样哭的。你还像个爷们吗?”

卞和回答道:“我并不是哭我那双被砍掉的脚啊!我是哭宝玉被当成石头,诚实的人却被说成了骗子!”

一听这话,文王来了兴趣,找来全国最好的玉工,让他把石头剖开,果然在石头里面发现了宝玉。因为该玉是卞和所发现并进献的,所以将之称为和氏璧。

(类似于和氏璧的汉白玉)

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威王便把和氏璧作为奖励赐了给他。得到如此贵重的奖赏,昭阳难免要炫耀一番,便在水渊畔大宴宾客,同赏宝玉。

酒宴正酣,忽听有人大喊:“水里面有条金色的大鱼!”

这可是难得一见的稀罕事,众人信以为真,全都跑到水边上去看。可看了半天,连个虾米都没见到,更别说什么金色的大鱼了。

回席后,昭阳突然发现和氏璧竟然不翼而飞,方知道刚才那一嗓子是调虎离山。当时听那一嗓子好像是门客张仪的声音,便怀疑是他把和氏璧偷了去。然而严刑拷打下的张仪什么也招不出来,一番仔细地搜查也没有什么发现。受到凌辱的张仪怀恨在心,便一气之下离开楚国跑到了魏国,随后又来到秦国。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前315),张仪被拜为秦相,已连横策略游说诸国联秦背齐。随后以使节身份进入楚国,瓦解了齐楚联盟。随后秦军拘怀王,克郢都,尽取楚汉中之地,让张仪终于得报此仇。

那块和氏璧究竟被谁偷走了呢?这是中国历史上至今尚未破解的一个谜团。只知道此璧后来被赵国的太监缨贤得到,随即便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秦昭王听说后,给赵王写了封信,表示愿用15座城池来换这块璧。随后便上演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将相和”这一系列世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活剧。

秦王政十九年秦军破赵,得到和氏璧。天下一统后,秦始皇下令将此璧的三分之一雕刻成玉玺(传说有三分之一后来流传到九宫山张道陵张天师处,被他篆刻为天师印,最后落到了乾隆皇帝手中;另三分之一则不知所终),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用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并由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璧精研细磨,雕琢成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的玉玺,这就是最著名的“传国玉玺”或曰“传国玺”。之后的历代帝王都将此玺为视为帝王信物,奉为镇国之宝,得到它就象征着该帝王“受命于天”,失去它则意味着“气数已尽”。凡是登上帝位却没有此玺的,就被人讥笑为“白板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被世人所轻蔑。(传国玉玺复原图)

传国玉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它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传说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突然风浪大起,始皇的龙舟眼看就要覆没。无奈之下,始皇帝只得将传国玉玺扔到湖中,用它来祭祀神灵,祈求风平浪静。说来也怪,玉玺刚一没入湖水,便风浪不起,秦始皇一行方得平安过湖。八年后,当秦始皇的使者夜行至华阴(今陕西华阴县)平舒道时,有人拿着玉玺站在道中,对他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话刚说完便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又回到了秦朝手中。

秦朝末年,战乱四起。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传国玉玺献给刘邦。建汉登基后,刘邦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中,成为皇权的象征。西汉末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王政君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拿起玉玺砸向王舜。王舜一躲,玉玺砸到地上,被摔掉一角,王莽只好用黄金弥补,从此后,传国玉玺又被称之为“金镶玉玺”。

王莽的“新”政权被推翻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年,十常侍作乱,汉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后来回宫后发现玉玺失踪。随后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名宫女的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了传国玉玺,孙坚视为吉祥之兆,于是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袁绍,袁绍听说后,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了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被曹操战败,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

汉献帝延康元年(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命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此来证明他并不是“篡汉”,而确确实实是“受禅”,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265),司马炎依样画葫芦,在魏元帝手中夺过江山,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玉玺归晋。晋永嘉五年(311),前赵刘聪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玉玺又归前赵。19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到玉玺。他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又过了20年,再传冉魏,后来冉魏乞求东晋军救援时,传国玉玺被晋将领骗走,并派300精骑连夜护送到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玉玺又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进栖霞寺井中,寺内僧人将玉玺捞出收存,其后献给陈武帝。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大业十四年(618),隋炀帝杨广被缢死于江都(今扬州),隋朝灭亡,萧后带着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逃跑到漠北突厥那里。

唐朝初年,没有传国玉玺的太宗李世民不愿做白板皇帝,便刻了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用来装装样子,安慰一下自己。

贞观四年(630),唐将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离开突厥部落,返回中原,将传国玉玺交与朝廷。不再是白板皇帝的唐太宗龙颜大悦,将玉玺视为镇国之宝而珍藏起来。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天佑四年(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得传国玉玺,建后梁。16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过了13年,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就此下落不明。

后周太祖郭威称帝后,四处寻找传国玉玺,但终不能如愿以偿,无奈之下,只好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到了北宋。北宋哲宗时,有个名叫段义的农夫在耕田时挖出了传国玉玺,送至朝廷。经13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这就是始皇帝所制的传国玉玺。然而许多朝野的有识之士都怀疑这块玺其实是假的。北宋末年的徽宗喜好风雅,增刻印玺10方,当时便有人讥笑他是画蛇添足,其实徽宗真正的目的是要淡化传国玉玺的地位,日后若真的鉴定出手中的这方传国玉玺是个赝品,自己也好圆谎。

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破宋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徽钦二帝做了俘虏,传国玉玺被大金国掠走,其后便销声匿迹。

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世祖忽必烈驾崩。传国玉玺突然在元大都(今北京)的市场上出现,并被公开叫卖。权相伯颜得知后,命人以重金买到。传国玉玺至此落入元朝王室手中。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派大将徐达深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而最终还是无功而返。传国玉玺从此再也不知所终。

明朝时期,不时便会有传国玉玺现身的谣传出现,然而全都被证明为赝品。例如明孝宗时期,曾有人进献所谓的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

到了明末,后金太宗皇太极得到一方据说是夺自元顺帝之手的传国玉玺,皇太极因此改国号“金”为“清”。

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39方,其中一方即是皇太极得到的传国玉玺。乾隆皇帝对考据学很是喜爱,也有所研究,在对这方传国玉玺研究了半天之后,钦定其为赝品。放在一堆御玺之中以假当真,滥竽充数。由于皇上亲口说它是赝品,其他人也就无法再对此玺评头论足了。 (清代的双龙玉玺)

1924年11月,清廷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这方真伪尚未确定的传国玉玺也不见踪影。当时冯玉祥的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向溥仪追索玉玺,但溥仪两手一摊,鹿钟麟一无所获。虽然关于传国玉玺的下落至今还在搜索、研究之中,但仍未发现蛛丝马迹。

传国玉玺是传说中的“神物”。之所以说是传说,有关玉玺的史料比较多,但大都只有只言片语,难以考证,难免给人以传说之嫌;之所以说是“神物”,是因为玉玺代代相传,成为皇权的象征,拥有玉玺则得国比较正统。单单考虑以上两点,传国玉玺的价值就不言自明了。

如果传国玉玺被找到了,他毫无疑问会被定义为国宝级的文物。作为文物,传国玉玺身上的一些特质,是其他东西无法比拟的。

兜兜转转,流传跨度长达一千多年

综合各种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大致还原出传国玉玺(含前身和氏璧)的流传路线:

春秋时楚国→战国秦惠文王→赵惠文王→秦王嬴政(秦始皇)→秦王子婴→汉高祖刘邦→新朝王莽→更始帝刘玄→汉光武帝刘秀→孙坚→袁术→汉献帝刘协→魏文帝曹丕→晋武帝司马炎→前赵刘聪→后赵石勒→冉魏冉闵→东晋司马氏→南朝(宋齐梁陈)→隋文帝杨坚→漠北突厥→唐太宗李世民→后梁朱全忠→后唐李存勖→北宋宋哲宗→金国皇室→元世祖忽必烈→不知所踪。

从时间跨度看,玉玺流传时间长达1500多年之久,其中真假难辨,而且经手之人大都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就这一点来讲,传国玉玺是独一无二的。

用料弥足珍贵

从史料来看,传国玉玺最初的源头是和氏璧。和氏璧是什么形态并无明确说法。一般认为,他是一种原石状态。《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和璞就是没有雕琢的和氏璧。和氏璧到底是什么材质呢?或为和田玉,或为独山玉,或为蓝田玉,抑或为拉长石。

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拉长石。拉长石具有变色光学效应。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在《录异记》中载“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这里说的就是和氏璧的变色效应。无论哪种,和氏璧都是弥足珍贵的。原石如此,更不要说精雕细琢后做成的玉玺了。

印文往往与特定历史相结合

一般认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命咸阳玉工孙寿将和氏璧磨平,制成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篆书。这便是传国玉玺的印文。

这些印文其实是有争议的。《资治通鉴》载,汉高祖得到传国玉玺时上面写着“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后汉书》载,冉闵大将军蒋干将玉玺交河南太守戴施时,上面写着“(昊)天之命,皇帝寿昌”。

这些印文虽然不一,但其意思大同小异。除了这八个字,也有皇帝为了强调得位的正统性,还要再刻上一些印文,如曹丕建魏时就命人在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玉玺”,后赵石勒灭前赵后,又加刻“天命石氏”。这些印文见证了王朝的兴衰,成为特定时代的特定记忆。

综合来看,传国玉玺充满神秘色彩,也充满不确定性,给人无限遐想。如果传国玉玺为真,而且流传到现在,一定是不可多得的无上至宝,其价值足以秒杀大多数文物。

秦始皇的宝藏封印成了一个谜。

据说国旨是由著名的绝世宝玉“和氏璧”制成,国旨的传说也要从这个和氏璧说起。

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山里得到一块粗糙的玉,送给楚王李。楚王李叫了一个玉器工来鉴定,恰好是一块隐藏的宝玉。无知的玉工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卞和的左脚被砍了,罪名是欺君。

楚武王即位后,卞和又献玉,玉工又一次冤枉了卞和,卞和又一次被判欺君罪,右脚被砍断。

楚文王即位后,老边贺拿着这块玉,在荆山脚下痛哭流涕。楚文王知道原因,所以他把卞和的石头切开,凌豹姿的简单丈夫和邪恶的妻子雕刻出一块罕见的宝玉,因此得名“和氏璧”。

何弼出生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当楚威王、昭阳灭亡后,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得到了和氏璧的奖赏,和氏璧进入了“流通渠道”。昭阳游至赤山水潭后,在池旁高楼待客,并拿出和氏璧供大家欣赏。

这时候,池子里突然跳出一条大鱼,足足有一尺大小,还带出了一群各种各样的小鱼。每个人看到水边的鱼都很惊讶。当他们回到房间时,他们发现崔浩不见了。昭阳怀疑是主公张仪偷了,对张仪严刑拷打,导致张仪背叛楚国投奔魏国,成为楚国的死敌。

赵阳在楚国很有势力,被盗后悬赏女儿追查何世弼的下落。风声这么紧,贼长时间“卖”不出彩荷。

若干年后,何士璧突然出现在赵国的首都邯郸。后来秦王赵翔知道了,就给赵惠文王写了一封信,说愿意用15座城换和氏璧,于是就有了“海归赵”的故事。

贺弼长期保存在赵国的宫廷中。公元前228年,秦国打败了赵国,石碧落入秦国人手中。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刻一个皇帝的诏书,称为“帝玺”。

丞相李斯设计的“传国玺”采用了五蛇相交的纽扣样式。蚩是一种有角的龙,又名龙女龙。蚩牛,又名蚩兽牛、蚩龙牛、蚩虎牛等,自秦至隋一直沿用。

秦代有四种字体,大篆、小篆、蜗体和隶书,分别用于杰夫的“刻”和Xi印章的“仿”。李斯写的“受命于天,既寿又永昌”的篆书,用的是虫书,也就是鸟虫篆书。

虫篆笔画为鸟形,即字与鸟形融为一体,或在字旁、字上下附以鸟形作装饰,高贵华丽,装饰效果丰富,变幻莫测,不易辨认。

孝媛皇后掉了一角。

何弼的曲折命运似乎预示着国家法令的命运多舛。秦始皇用它来制定最高法令,原本是希望这个皇权的象征能在嬴姓子孙手中代代相传,以保江山长存。没想到秦朝很快灭亡了,何世弼传下来的圣旨开始四处漂泊,最后销声匿迹,成为一大历史谜团。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率领农民起义军来到咸阳坝上。秦王子婴投降,把国家传下来的圣旨献给刘邦。刘邦对玉玺爱护有加,西汉建立后,将其作为新王朝的玉玺,珍藏在长乐宫。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需要政令证明其合法性。当时,他的姑姑,汉昭帝的皇后王掌管着这项法令。王对刘家的感情比王家更深,但他并没有交出玉玺。最后,王莽命令他的弟弟,太子王舜

当王莽崩溃时,国家的法令在王莽的身上,叛军抓住了它,并把它献给了绿林起义的新皇帝刘璇。刘璇后来被赤眉军打败,国旨曾经是赤眉军建立的小皇帝刘盆子的国旨。后来,刘彭子也失败了,投降建立了东汉的刘秀。国旨又变成了汉朝的政令,从刘秀开始就一直在东汉皇帝手里流通,洛阳的东汉朝廷负责保存国旨。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国家法令几经传至汉献帝。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自设禅位,建立曹魏。国旨自然被延期,成为曹魏皇权的象征。曹丕给百合镀金,派人在国玺的肩部刻上“大魏为汉传国玺”的官字。三国统一于西晋,玉玺归金。

唐朝末年,皇帝下诏自焚。

西晋末年,中国北方陷入所谓的“五朵野花”时代,朝代更迭频繁而动荡。该州的法令开始了最暴力的流离失所。

在这个阶段,主宰世界的人很多,但法令只有一个,所以很多有权有势的猛人私刻自己的法令。比如东晋朝廷南逃后,除了西燕慕容永和姚钦刻的玉玺之外,还自己刻了玉玺。他们私自制作玉玺的“创意”受到了后世众多汉奸小人和凶多吉少之辈的欢迎和模仿。

89年隋朝统一全国时,私刻的国家法令全部被隋朝没收。

隋唐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玉玺牢牢掌握在皇室手中,被命名为国宝。没有传说。晚唐朱温篡位后,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纷乱时期。法令再一次遭遇了乱世和厄运。几年后,朱温建立的侯亮被后唐取代。

1997年1月11日,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带着契丹军队来到洛阳。唐朝末年,皇帝李从科登上玄武楼自焚,手里拿着国家的玉玺,玉玺下落不明。

宋,元,明,清,都是真假宝。

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极力主张获得国玺是“天命之运”、“吉祥之兆”,所以在宋元明清时期,真假“国玺”不断被公布和发现。

周太祖郭威即位时,到处寻找玉玺,然后刻了“神宝皇帝”等两个印章,作为安慰。这两枚印章直到北宋时期都是皇权的象征。然而,宋朝从未放弃重新发现国玺的希望。宋代

南宋绍圣三年,古都咸阳有一个名叫段毅的古董商。他在城里的一家商店里看到了一只古老的海豹,所以他停下来玩它。

段毅是个商人,但他有点知识渊博。他看这玉玺非同一般,印章似鸟兽蝼蚁,便重金买下。通过店主,段毅了解到这枚玉玺的来历如下:河南乡村民刘银才想扩建房屋。他和他的家人在挖他们房子的地基时,意外地挖出了这个玉玺。当时已近傍晚,玉玺出土时光芒万丈,每个人都不一样。段毅不认识上面印的字,但他猜想这是一件宝物,于是他连夜赶到北京,把它交给了礼部大臣。

第二年,也就是绍圣四年,宋哲宗发布诏书,命令朝廷的R部

迎接海豹的日子终于到来了。一大早,宫中的大清殿就张灯结彩,哲宗坐在龙椅上,接受众官的问候。段毅身穿皇帝赐的金袍,手捧一间盖着红绸的金室,在包括蔡京在内的13名文官的簇拥下,缓步走向寺庙。哲宗接受国玺时深有感触地说:“这件国传之宝,历经劫难,终于在今天回到了大宋的宫廷,这是一个好兆头。我服从它的封印,它将代代相传!”

194年正月,元世祖忽必烈病逝,其遗嘱由太孙帖木儿皇帝归还朝鲜。在回大都的路上,右丞相张呈上一份“国旨”,说这是秦朝传下来的国旨。此后,国家法令在元朝传了几代皇帝。

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七月,慧远宗逃往蒙古草原,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明朝五年正月,明太祖派出十五万精兵,由徐达率领,分三路进入漠北,追击逃亡的北元朝廷,以期获得玉玺。双方战至十一月,明军终于空手而归。

明朝末年,相传元末元顺帝带入大漠的国玺,其实是金太宗去年八月传给元李丹汗太后太素的。唐太宗由此“决定立国”,改“晋”为“清”。

清朝初年,紫禁城交泰殿有三十九枚御玺。其中一个“受命于天,长命永昌”被称为国玺。1746年,乾隆皇帝从其中任命了二十五件宝物,并将其排除在外。可见这是假的。

1924年11月,当冯玉祥等人将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紫禁城时,警察总长张弼和陆等人曾在宫中寻找镶金玉玺,但没有找到。至此,人们相信真正传到中国的法令早已被历史长河的黄沙湮没。

考虑到国家传下来的法令是用一种奇特的材料制成的,应该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也许它静静地埋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等待着有人去发现。

整个玉玺的玉玺钮,现在终于可以仔细地观察,我发现是一只麒麟踏鬼的造型,一只麒麟昂首挺胸,踏着一只三头的小鬼,小鬼的爪,抓在麒麟的爪子上,但是,再仔细一看,你会发现,麒麟也是很多的小鬼聚成的,雕刻巧妙至极。整个造型,倒不像是麒麟踏鬼,而是鬼在组合成麒麟。而这些鬼,身上都有鳞片,看似好像蛇缠绕起来似的。

  鬼钮龙鱼玉玺。

  鬼钮是名副其实的,可是龙鱼在哪儿呢,只看到蛇一样的纹路。再将玉玺换一个角度看,我们立即就发现,麒麟的造型变成了无数条龙鱼的形状,那些小鬼横着看,纠结的形状中都能看出龙鱼的意思。

  作为对于中国传统工艺有一定研究的人,我立即就知道了这东西的价值极其霸道,在古董市场上,品相、创意、做工、背景都很重要,往往四个要素里一个很好,价值就不菲,然而,这件东西,各个方面几乎都达到了极限,刚才拍出的价格,说实话真不算高,要我们不捣乱,最后的成交价估计会高到天文数字。

  想着我出冷汗了,我要是卖主,这东西被人抢了,我也绝对饶不了那人,同时又感觉,这么厉害的东西,我们就这么如此轻易地逃出来了,好像他们的保护措施也过于儿戏了。

  麒麟的整个形态,感觉和闷油瓶身上的纹身很相似,不过,我知道并不相同。话说回来,麒麟其实都差不多是那个样子。

  胖子看得流口水,道:“得数数几条鱼几只鬼,要是鱼和鬼的数目很特别,那更了不得。”说着就开始数,才数了几下,他就哎了一声,说道,“不好,这玩意儿品相有问题。”

  “怎么了?”我问。

  “这只鬼少了个脑袋。”他指给我看,我一看,果然非常精细的雕刻纹路上,很突兀地断掉了,因为整个雕刻太复杂了,所以不一只一只去数,根本看不出这个细节。

  整个看了一遍,不止一处,有三个地方的纹路都有问题。但是奇怪的是,断掉的地方非常平滑,像是故意这样的。胖子比画了一下,发现那三个地方,就是使用玉玺时候三个手指抓的,指腹所在的地方。

  “听说过老北京的对花衫吗?”胖子就忽然问。

  我摇头,胖子道:“马褂和坎肩上的花都是连一起的,穿着坎肩的时候,马褂的两个袖子是云彩,坎肩上是一轮弯月,坎肩一脱,马褂袖子上还是云彩,但是马褂胸前是一轮圆月。这叫阴晴圆缺。”

  我喝道:“什么什么,你直说不就得了?”

  胖子道:“你胖爷我的意思是,这三只鬼脑袋,其实是三只戒指,戴着三只戒指的人抓这玉玺,这戒指的位置正好在断口上,这抓上,这玉玺才成型。巧妙,真他妈巧妙。”

  我抓了一下,心说巧妙虽然巧妙,好似和我心目中的鬼玺很相似,但是怎么证明是不是呢,或者有联系呢?问闷油瓶:“你——”一想,他肯定全忘了,问了也白问。

  闷油瓶似乎也对此没什么特别大的兴趣,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胖子一下就对这东西爱不释手,简直想把它吞到肚子里去:“我靠,这次真发达了,天真,你估计这种东西咱们要出手,谁能接盘?”

  我想了想忽然有点不祥的预感:“这,还真不好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3439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3
下一篇2023-08-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