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太翠是什么玉石

佘太翠是什么玉石,第1张

佘太翠是中国玉种之中硬玉品种,产自内蒙古。

1“佘太翠”形成于18——24亿年前,是中国玉种之中硬玉品种,与翡翠有相似之处。狭义佘太翠主要指产自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的玉石矿,有翠绿色、白色、青色三种基本颜色。这种玉产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地区,玉矿已探明储量419万立方米。随着大佘太镇以外的新矿不断发掘和开采,广义佘太翠则已经包括了国内外同类石英岩玉,与和田玉定义规则一样,佘太翠定义标准不论产地,一律按其矿物成分来界定。有乌拉特前旗产的的灰绿为主的佘太料、乳白的水草料;有巴西产的新坑透水料、老料、冰翠;有甘肃产的紫罗兰料;有新疆产的雪玉、金丝玉、天山翠;鄂尔多斯达拉特旗产的彩玉河槽料。鉴定结果为石英岩质玉的玉石商贸名称都可称之为佘太翠。

2颜色不仅是评价玉石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而且也是划分玉石种类的主要依据。佘太翠本身含有锌、铁、铜、锰、镁、烙、钛、锂、钙、钾、钠等多种微量元素,所以呈现的色彩纯正、丰富。佘太翠的颜色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的硬玉相比,色调较多,自成系列,具体来说有白色、青色、翠色等三种基本色调,还有一些过渡色,如青白色、灰白色、豆绿色、墨绿色等。

3佘太翠产于中国内蒙古地轴渣尔泰山之中(内蒙古阴山山脉的最高峰位于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太附近) 海拔最高为1851米;经权威机构检测形成于18亿年~24亿年前,是中国最古老的玉石。由中国地质界、珠宝界知名专家确定的硬玉中的瑰宝。在玉石家族中,佘太翠年岁古老、硬度高、颜色丰富、质地致密、色泽亮丽、单块体积大,令专家、学者、业内人士惊叹不已,中国地质博物馆已将“佘太翠”样品作为国宝馆藏,还有专家认为“和氏壁”可能出自“佘太翠”。“佘太翠”是中国仅有的露天玉矿,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发现的最具使用价值的玉石。

4佘太翠开采历史。具有历史依据的最早年代为西汉年代,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废楚王韩信,封少弟刘交为楚王,建都彭城,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徐州。刘戊作为楚国第三个诸侯国王,当时文景之治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楚王刘戊大肆修建陵墓,后对景帝不满响应吴王发动“七国之乱”,兵败自杀,匆忙下葬,身穿金缕玉衣。后经考古学家研究确定,楚王刘戊所穿金缕玉衣有可能为佘太翠玉片编织而成。

5硬玉,我国俗称“翡翠”,是我国传统玉石中的后起之秀,又是近代所有玉石中的上品。常见的翡翠颜色有白、灰、粉、淡褐、绿、翠绿、黄绿、紫红等,多数不透明,个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泽。按颜色和质地分,有宝石绿、艳绿、黄阳绿、阳俏绿、玻璃绿、鹦哥绿、菠菜绿、浅水绿、浅阳绿、蛙绿、瓜皮绿、梅花绿、蓝绿、灰绿、油绿,以及紫罗兰和藕粉地等二十多个品种。

佘太翠产于中元古代渣尔泰群地层中,为沉积变质石英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占89%左右)及少量的白云母和绢云母。颗粒细小,粒度均匀,彼此镶嵌紧密。佘太翠结构致密,质地细腻,较透明,半油脂光泽。密度2.659/cm3,硬度为7,属中档玉料。用它制作的玉雕品晶莹剔透,翠绿娇艳,十分可爱。

按和田玉的产出方式分为:

1、子料:又名子儿玉,是指软玉原生矿经风化、冰川、泥石流、河水不断冲刷、搬运而形成。子料其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因为长期搬运、冲刷、分选,所以子玉一般质量较好

2、山料:又名山玉,或叫宝盖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的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质量常不如子玉。

3、山流水:经自然风化、泥石流或雨水冲刷后形成的次原生矿玉料,是子玉和山料玉的过渡状态。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尚未形成鹅卵状,表面较光滑。

4、戈壁料:经地壳变动被搬运至戈壁滩中,并受大风暴等砂石冲击而形成的以片状为主的玉材,表面有风蚀痕迹。

按颜色不同分类:

1、白玉:白玉的颜色由白色到青白,多种多样;还可分为羊脂白玉和青白玉。羊脂白玉因色似羊脂,故名。

2、黄玉:由淡黄到深**,其特点是从里到外均为**,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黄玉十分罕见,古人以“黄侔蒸梨”者为最好。

3、青玉:由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比较常见。

4、墨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墨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多见于青玉、白玉过渡;一般有全墨、聚墨、点墨之分,全墨即“黑如纯漆”者乃是上品,十分少见。

经济价值:

玉器的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玉器作为财富的标志,早在原始社会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中就有表现。大型的墓葬中,作为陪葬的玉器就有几十件甚至上百件,可见墓主是有权有势、财富万贯的首领。

到奴隶社会,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著名的安阳殷墟妇好墓、江西新干大墓等商代贵族和方国墓葬中,葬玉更是丰富,表明大的奴隶主贵族拥有贵重的玉器。

到汉代,葬玉之风更加兴盛,著名的汉代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就出自于此。另外最能表明玉器的经济价值的是商代的玉币,用玉作成贝形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凭证,同时也有用玉直接交换或进贡的礼品。

人民网-和田玉的分类及经济价值

1994年11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楚王陵。徐州市政府斥巨资动迁了130多户居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袁仲一曾说:“楚王陵本身就奇特,因而它是世界级的。”“原来,从山顶开天井往下开凿17米,然后凿出12间总面积850多平方米的地下陵墓,一座几乎被掏空了。试想,当时的民工只凭一铲一凿,这么大的工程至少要用20年才能完工。带天井的陵墓在国内没有见过,国际上也没听说过,所以说它具有世界意义。”发掘开始了。王恺和同志们一起先清理那个巨大的天井,他们动用现代化的铲车、吊车,三个多月清理出5000立方米的夯土和填石。

33岁的副研究员邱永生,在王恺信任的目光中缓缓走进了封闭两千多年的墓道。正如他们后来判断的那样,这座陵墓在楚王下葬后百年之内被知情人盗过,楚王的玉棺已被打开,尸骨也被拉了出来。楚王的金缕玉衣由3400片玉片缀成,但金线大部分被拆下变成了纯粹玉衣。玉棺也被打坏,楚王的尸骨被踢得四分五裂,颅骨在东,下颚在西,肋骨散了一地,地上还有大量的碎玉和铜质官印。

忽然,昏暗的墓室里发出点点幽光,邱永生和他的同事们小心翼翼地向发光的地方走去。在楚王的玉棺前和嫔妃陪葬墓的旁边,他们发现了数枚夜明珠。这些珠子历经地下水两千多年的侵蚀,虽然表皮有些脱落,但直径仍达06厘米,而且个个颗粒饱满、色泽鲜艳。

该墓虽遭盗掘,但内墓道的三间耳室幸免遇难,保存了下来。总计出土2000余件(套)遗物,有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漆器、陶器、骨器等各类遗物。玉器共出土200多件,包括丧葬、礼仪、装饰、及生活用玉等方面。丧葬用玉包括玉衣、玉壁、镶玉木棺、玉板等;礼仪用玉包括玉戈、螭龙玉饰等;装饰用玉包括玉壁、玉璜、玉环、龙形佩、玉冲牙、心形佩、玉觽、玉舞人、玉剑饰等;生活用玉包括卮、高足杯、玉枕、玉带钩等。汉墓出土的玉器总体来说博大精深,挺拔生动,代表了楚国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出土的金缕玉衣,用4000多片上好的和田玉玉片制成,玉片小而精致,有的仅05厘米见方,玲珑剔透,是发现质量最好的玉衣,堪称绝品。出土的兵器,如戈、戟、矛、铍、殳、剑等,填补了汉代初年冷兵器研究的一大空白。如出土好几捆铜铍,均为实用兵器,有大小两种,清楚地展示了这种兵器从秦末到汉初的演变过程。汉墓出土印章200余枚、封泥80余枚,其数量之多,为历代王陵所仅见。印章封泥内容分为楚王廷官吏、军队武官、地方职官三类,印章封泥的出土为研究西汉早期楚王国官制、区域地理、印信制度、一国与地方行政关系等问题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汉墓出土的银盆是发现的汉代最大的银器,金扣腰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质量最好的胡式带具。根据狮子山汉墓规模大而主体建筑部分相对狭小、结构上缺少厕间和排水设施、建造粗糙、兵马俑仓促掩埋等现象。这座楚王陵墓几乎就和地面上的王宫一样,随葬品也包括了楚王生前所使用的一切物品。这些精美的文物,较为系统地展示了西汉楚国的历史风貌,填补了中国汉初考古的大量空白,因而被称为“1995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1995年建成并对外开放。该陵墓规模庞大、气势恢宏,藏于海拔 543 米的主峰腹中,南北总长 117 米,凿石量 5100 余立方米,墓室面积 850 余平方米。陵墓为横、竖穴式相结合的墓葬建制,结构独特,240 余平方米的墓道天井更是独树一帜,前所未有。

1999年12月,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研究所对楚王陵出土的文物又有了新的研究成果,科技人员通过金属成分和金相组织测定分析,判定该陵出土选样的铁兵器、铁凿和铁甲片为炒钢制品,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炒钢制品,表明中国炒钢技术的发明不晚于公无前154年。

2004年5月,南京大学考古队和楚王陵管理处利用遥感技术对附近区域进行了探测,反馈数据表明楚王陵北侧的确存在大型的穴洞,初步推断为贵族陪葬墓。 2004年9月16日,徐州楚王陵东北侧50米再次发现兵马俑的神秘身影。现场有两个长34米,宽22米的大型祭祀坑,凿石而成。一号祭祀坑内有直径约70厘米的大瓮和瓦片若干,二号坑比一号坑要浅的多,坑的东南角有规律的排列着140 多个彩色陶俑。考古人员在距离一号坑几米远的地方发现了3号祭祀坑。兵马俑、楚王陵、贵族陪葬墓、祭祀坑的相继发现使考古工作者断定:地区是以楚王陵墓为核心,被兵马俑陪葬军阵、贵族陪葬墓和祭祀坑所围绕的一个大型陵园。

陪葬古代帝王的地下守卫军阵的汉兵马俑的出土,意味着海拔仅有 61 米的必然隐藏着一座宏大的王陵。在经历六年三次规模浩大、花费甚多,收获甚微的找墓工作之后,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的考古人员不舍不弃,从当地农民说的一句“山上以前有家老房子里有个红芋窖”的话语中,敏感地嗅到“墓”的信息,因为山上积土不厚,如果有地窖,那么这个地方积土层必定很深,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墓土”……一个轰动世界的地下宝藏被撩起了神秘的面纱。

王恺激动地说:“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一生当中能遇到这么一次就非常幸运了,我遇到了七次,而这一次是我一生当中最大的辉煌。” 东汉时期,玉衣使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金缕玉衣只有皇家能够使用,诸侯王只能使用银缕玉衣,而在西汉时,玉衣制度并不严格,因此有金、银、铜或丝缕等,缕属的不同主要取决于经济实力。

因为狮子山楚王陵曾经被盗,出土的金缕玉衣的玉片有些残损得很厉害,完整的玉片只有2000多片。幸好,在未被盗扰的徐州火山西汉刘和墓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银缕玉衣,并于1997年修复,为狮子山金缕玉衣的修复提供了参考和依据。由于受到严重盗墓,金缕玉衣被挖出墓室,金缕几乎被全部抽走,很多玉衣片被破坏,散落一地。徐州博物馆组织国内专家,历时1年零4个月,经编号、清洗、拼对等工序,终于复原了这件国之瑰宝。

修复后的金缕玉衣陈列在徐州博物馆展厅最显眼的位置。玉衣由上等和田白玉制成,温润晶莹。玉片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月牙形等形状,最大的鞋底片近9平方厘米,最小的手套片不到1平方厘米,有的厚度还不到1毫米。 玉片的表面抛光光洁度很高,打孔工艺也很规范。目前国内修复完整的玉衣有7件,一件玉衣由2000余片玉片拼缀而成,而这件玉衣用了4248片玉片,穿缀的金丝重近1576克,是目前国内出土玉衣中年代最早、玉片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美的一件。 修复后的金缕玉衣,长174米,从头到脚连成一体,非常像古代的盔甲。 由于玉片与金丝的长期接触,有些玉片已泛**,而有些玉片在散落后落到铜器上,所以就呈现出明显的翠绿色。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从遥远的新疆运来玉料,再对每块玉片钻孔和磨光,编缀玉片还需许多特制的金丝,制成一套“金缕玉衣”所费的人力物力十分惊人。但对永生的狂热追求,导致了玉衣等丧葬用玉的高度发达。西汉人认为,魂与魄互相依存,而魄依附于身体,只要身体不朽,人就可以留住魂魄,在阴间延续原来的生活。王侯贵族们相信美玉凝聚了天地之精华,穿上玉衣便可尸身不腐,因此他们死后不仅穿上玉衣,连头部的七窍,甚至下阴和肛门,都配有玉罩或玉塞。葬在狮子山的这位楚王穿着玉衣长眠在玉棺中,玉棺长280厘米,宽110厘米,高108厘米。一面髹漆,一面镶贴各种形状的玉板,数量达2095块(复原后),镶玉面积接近9平方米,且多是来自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碧玉。棺体和棺盖两部分组成,为外棺。其内还有一套彩绘漆木棺,彩绘漆木棺放置由金缕玉衣包裹的楚王尸体。如果把金缕玉衣也看作成一副亲尸的棺材,那么这位楚王使用三套棺材,符合礼制关于诸侯王三棺的规定。镶玉漆棺制度所耗费的财力是诸侯国乃至西汉中央王朝都难以承受的,东汉朝廷规范葬玉制度,保留了玉衣,摒弃了玉棺。因此考古发掘中玉棺比玉衣更加罕见,狮子山出土的玉棺是全国出土的第二具。

生在新疆人说两句,大人带了没用,小孩子有用,尤其是女孩子。

先别喷,原因是这玩意够硬,但相对易碎啊(有的时候自己砸不碎,但不小心轻轻一碰别的东西就碎了。)!打碎是要挨打啊!

小孩子带上,就不会太敢闹腾了,毕竟碎了怎么和小伙伴炫耀?还活活一顿打!

这个直接减少了变为女汉子的概率啊!

我想要带你离开

完全没有吸收的能力

第一,玉石的主要成分和沙子水晶差不多,都是硅的氧化物,掺杂一点金属离子而已。人体皮肤所分泌的物质大部分是水分油脂和无机盐,你说他们之间会有反应么?

第二,玉石生成通常有一个深埋地下高温高压的过程,本身质地细腻,任何其他物质想要入侵玉石都是很难的。行业内通常用长时间高浓度浸泡或煮沸等方式才能对玉石进行染色处理,即使这样染色的深度也才是以毫米计算的。换句话说人体的37度温度和皮肤分泌的物质想改变玉石的状态,需要的时间怕是超过人类寿命的。那些浸泡在棺液里的古玉经过数百年的时间才改变了性状。

第二,为何玉石越带越亮?一方面是油脂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心理作用。

我国古称碧玉,青玉,祖母绿,子母绿,助水绿,屈没蓝,窟没蓝,水蓝宝石,天蓝宝石,蓝晶。

《周礼·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和田玉是世界公认的软玉之王, 主要有白玉,黄玉,墨玉,碧玉,青玉,等等这几种颜色。除了碧玉,其中黄玉色如鸡油的是佳品,紫玉颜色通常为淡粉,墨玉实为碧玉上多黑点的玉,青玉实为暗淡发青的白玉。通常白玉最佳。

天山碧玉又称新疆碧玉,玛纳斯碧玉,准噶尔玉,碧玉,产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玛钠斯县。为呈碧绿色的一种软玉。碧玉即绿玉,碧玉中的黑点为碧玉的特征。碧玉以色青如蓝靛者为贵,有细墨星淡色的次之。

在和田玉发展的整个历史中,青玉有着数千年的使用历史,因数量巨大而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像良渚文化中就有大量的青玉制品。在被视为用玉历史上重要发现的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所大量使用的和田玉正是青玉。

从商、周至战国,青玉始终是和田玉中使用数量最大的。直至汉代,白玉开始受到重视,但青玉也并没有被潮流淹没,始终在历史舞台中与白玉并行,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发现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玉片共2498片,金丝1100克,主要使用的是和田青玉。

1994年后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墓出土金缕玉衣公用玉片共4248片,金缕1576克,玉衣全部用新疆和田白玉、青玉组成,温润晶莹,工艺精湛,保存完好,玉片表面抛光光洁度很高,打孔工艺也很规范。整套玉衣晶莹剔透,光亮华丽。

青玉由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古籍记载有蚺子青、鼻涕青、蟹壳青、叶青等等。现代以颜色深浅不同,也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等等之分。和阗玉中青玉最多,常见大块者。近几年,见有一种翠青玉,呈淡绿色。青玉的大量使用与青玉在中国历史上产出最大,使用概率最高有直接关系。

在历史上,白玉与青白玉,青白玉与青玉之间没有太清晰的划分,之间有过渡与重合,而一些重要玉雕也都以青玉制作。“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耳熟能详的词句,其曲牌名称叫做《青玉案》 。

关于青玉案,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青玉器物,如青玉碗,另一种是说镶嵌青玉的几案,无论何种说法,青玉所代表的是情境的交融与含蓄的风雅,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表达天衣无缝。及至清代,青玉使用上至最高皇权的“皇帝之宝”,下至文房、饰件,应有尽有。

清朝宫廷中很多器皿都用青玉制作,故宫所藏《大禹治水》、《秋山行旅》等大型国宝级玉雕就是代表作,这除了清代青玉的产出量大原因之外,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青玉特殊的致密结构,适用于制作山子、器皿等。像国宝级的大型和田青玉雕《大禹治水》重达5吨,所用青玉料重约一万零七百余斤,令人叹为观止。

 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国宝,有的是稀有动物,有的是名贵植物;有的是古代文物,有的是古代建筑;有的是珠宝艺术品,也有的竟然是文学大师……。这些国宝受到所在国家的特别保护,它们大都作为无价之宝,成为国家的骄傲和象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古代国宝有哪些吧。

 古代国宝有什么

 新石器时代

     人面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文化彩陶猪

     良渚文化神兽纹玉琮

 夏商周

     三星堆铜像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玉凤

 春秋战国

     越王勾践剑

     莲鹤方壶

     曾侯乙墓编钟

 秦汉时期

     铜马车长兴宫灯

     金缕玉衣

     马王堆帛画

     马踏飞燕

     魏晋南北朝

     青瓷羊

     青瓷莲花尊

 《洛神赋图》顾恺之

 《快雪时晴帖》王羲之

 隋唐五代

     唐三彩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兽首玛瑙杯

 《祭侄文稿》颜真卿

     佛指舍利——法门寺地宫

     宋辽金元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定窑孩儿枕

     南春早枝图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

 明朝

     万历帝金丝冠

     大彬款提梁紫砂壶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

     《落霞孤鹜图》唐寅

 清朝

     大禹治水图玉山

     《竹石图》

     珐琅彩芙蓉雏鸡玉壶春瓶

 中国古代文物中十大顶级国宝

 10、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

 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

 9、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藏于河北省博物馆,是汉代规格最高丧葬殓服。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片大小不等的玉片,金丝重1100克。其妻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是旷世难得的艺术魁宝。

 8、镶金兽首玛瑙杯

 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

 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7、马踏飞燕

 藏于甘肃博物馆,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

 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6、曾侯乙编钟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编钟是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5、越王勾践剑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宽格上铸阳文鸟篆书越王鸠践,自作用剑。

 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铸工精湛,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4、大禹治水大玉山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玉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

 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35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国之瑰宝。

 3、清明上河图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原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该画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及优美的自然风光。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2、司母戊大方鼎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全称为司母戊大方鼎。

 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1、四羊方尊后母戊鼎

 藏于国家博物馆,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主要以祭祀为用。四羊方尊是目前已知的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高度为583厘米,重达345公斤,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尊工艺之精湛、造型之典雅、气势之磅礴,堪称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是名符其实的国宝级文物,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9162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8
下一篇2023-08-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