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上朝为什么要拿笏板,它的用途有哪些?

古代官员上朝为什么要拿笏板,它的用途有哪些?,第1张

古代官员上朝拿笏板,最明显的作用是记录要上奏的事情,以免忘记或者记错,出现差错。除此之外,笏板的用途还有很多,我大概总结如下:

·  表示对皇帝的尊敬

皇帝是天之骄子,和普通百姓身份不同。君臣相见,作为臣子,也不能挺直腰杆、高抬头颅,面见皇上。为了显示皇上的高贵威望,大臣们就可以用笏板遮挡自己的脸上奏的时候只需看着笏板即可。这样,既不尴尬,也表现出对皇帝的尊重。

·  区分身份地位

据资料记载,以五品官员作为界限,五品及以上使用象牙制作的笏板,而五品以下则只能使用竹子做成的笏板。到了明朝的时候,笏板的使用再次发生改变,规定五品及以上使用象牙笏板,而五品以下的官员干脆就不让拿了。所以,即使互不认识的两位大臣见面也能看出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有选择的商谈畅聊。

·  勉励子女用心读书,求取官名

笏板作为大臣上朝必用的手持物,也渐渐变成了大臣的象征物。据说明朝著名的散文家归有光小时候读书时就是这样的,他的奶奶经常把他祖爷爷做官时用过的笏板拿出来勉励他说:“这是你祖爷爷当年用过的笏板,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能拿笏板的大官”。

·  攻击的武器

相传,南北朝时期的北周,辅政大臣宇文护嚣张跋扈,连废了两任皇帝,拥立看似懦弱无能的周武帝为帝。一次,周武帝让宇文护拿着劝解别人戒酒的书去劝导皇太后戒酒。谁知,宇文护刚没念多久,周武帝在其身后,拿着笏板,对着他后脑勺就是一击,已经倒在地上的宇文护被闯进来的护卫当场杀死。可见,笏板还是能作战的武器呢。

公元1644年,东北地区的清朝入关。在1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先后消灭了各地农民起义军和南明诸王,逐步确立了自己对各地区的统治。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现了,清朝入关以后,从春秋时代一直沿用到明朝的笏板,被彻底废除。那么,清朝为何要废除笏板呢?其实,笏板属于中原王朝服饰、礼仪制度的一部分。清朝入关以后,自然没有采用。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什么是笏板,笏板也被称为手板、玉板和朝板。这三个说法都不算错,因为中高级官员的笏板,确实是玉制作而成的,而且拿在手里,用于上朝的时候使用。笏板的原型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具体形成制度则是在春秋时期。因为在《礼记》中,屡屡出现关于笏板的介绍。在《礼记》中,对笏板有非常详细的记载。

那么,笏板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在《礼记·玉藻》中,出现了以下记载:“天子搢挺,方正于天下也,诸侯荼,前诎后直,让于天子也,大夫前诎后诎,无所不让也。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笏毕用也,因饰焉。”按照记载,笏板主要有3个功能。第一,笏板属于华夏礼仪的一部分。第二,笏板属于等级制度的一部分,不同的等级使用不同材质的笏板。第三,笏板起到了记录奏事的作用。那么,笏板到底长什么样呢?按照《礼记·玉藻》的记载:“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而去一。”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度量衡制度,与现在的尺寸不完全一样。

殷商时期的一尺,大约相当于当代17厘米左右。西周时期的一尺,则大约相当于当代的23厘米左右。按照这个标准计算,笏板的长度在45厘米到60厘米之间,等级不同,笏板的长度也不同。至于宽度,在5厘米到7厘米之间。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到底在什么场合才使用笏板。根据《礼记·玉藻》的记载:“见于天子与射,无说笏,入大庙说笏,非古也。小功不说笏,当事免则说之。大体上说,参加围猎的时候,由于属于娱乐活动,不需要佩戴笏板。参加祭奠仪式的时候,由于之前并没有笏板,因此也不用佩戴。

在服丧期,更不需要佩戴笏板,因为笏板上有装饰。随着时代的变化,笏板制度也在不断革新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九品中正制。按照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贵族,使用象牙制作的笏板。六品以下的官员们,则使用竹木笏板。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出现了长达将近400年的动荡局面,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已经支离破碎。与此同时,塞外文化开始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

因此,进入隋唐时代以后,各方面的制度与秦汉时代,基本上不是一个频道。到了唐朝统治时期,唐朝对各级官员的官服颜色、革带材质、笏板材质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在《旧唐书》中记录:“诸笏:三品已上,前屈后直;五品已上,前屈后挫,并用象;九品已上,竹木,上挫下方。男以上听依品爵执笏,假板官亦依例。三品以上紫衣,五品以上朱衣,七品用绿色,九品用青色。”请注意,笏板不一定非要拿在手里。

很多官员为了方便,都把笏板插在自己的革带上。在宋朝统治时期,基本上沿用了隋唐时期的制度,但是在官服上,增加了一套方心曲领。13世纪,元朝统一全国之后,很多方面的规章制度都进行了变化。以至于明朝建立以后,很多隋唐时代的制度,已经找不到出处了。在笏板使用方面,明朝基本上沿用了唐宋时代的模式。按照《明史》的记载:“一品至五品,笏俱象牙。六品至九品,笏俱槐木。”在明朝统治末期,还出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被称为“借笏板。”

崇祯皇帝在位时期,一位官员忘记携带笏板,君前失仪是重罪。最后情急之下只能向同僚借笏板。同僚也真大方,把自己的笏板折成两段,二人各自拿着一半笏板。作者推测,应该是槐木笏板,而不是象牙笏板,否则比较坚硬。由于袖子比较宽大,再加上自己的品级比较低,轮不到自己发言,最终糊弄了过去。17世纪中期,已经统治了200多年的明朝灭亡。

清朝入关以后,在1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确立了对各地区的统治。清朝的服饰制度,与之前的历代服饰相比,出现了巨大的差异。由于清朝废除了前朝很多服饰的样式,以至于与服饰配套的装备也无法出现。例如清朝废除了前朝服饰以后,梁冠、革带、鱼袋等等被全面废除。与此同时,已经使用了2000多年的笏板,最终被撤销。那么,清朝为何要撤销笏板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笏板属于前朝服饰礼仪的一部分,随着服饰被撤销,笏板自然不复存在。第二,清朝的官服与之前不同。按照清朝的官服制度,里边穿蟒袍,外边套补服。

古代臣子朝见皇帝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作为指画及记事之用。朝笏在秦汉之前就已出现,当时要以玉作为制作材料,称之为“圭”。秦汉之后又经改变形式,依官阶大小,分别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朝笏的用途首先是作为礼仪之用。

众臣在朝中手执朝笏以示对皇帝的尊敬;第二是作为记载大事时使用。现在,有事时可以用记事本记录,但古代并没有记事本,遇到朝政大事或对皇帝禀报国事时,便把重要事件写在朝笏上,以作备忘之用。朝笏兴于周废于清,用玉、象牙或竹木制成,依官阶区分,为官阶地位的象征。

扩展资料

后来纸张普及后,笏便成为礼节性用品,材料由竹木上升到玉或象牙。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使用笏竟开始有了等级之分。五品官以上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

对形状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明代则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用象笏,五品以下的官员就没有资格用它了。这与当代官员用笔记本不同,没有严格的等级之分。

笏的废弃使用是从清朝开始的,原因是满族人是以骑马为主,手要拿鞭子牵马绳,空不出手来拿笏,于是就不用了。

有趣的是,古代官员原则上一人只用一只笏,但公务繁忙的官员则允许用几个,几个拿不下,就备一个袋子,这个袋子后称为“笏囊”,因为多了,则需一个随从背着一同上朝。

唐代的张九龄为相时,因为年老体弱,就是从他开始使用随从背笏囊,没想到后来竟成时尚,官员纷纷仿效,以显示公务繁忙。而帮他背笏囊的随从,就有些像当代官员的秘书了。

-笏板

笏板和玉圭的区别是在古代持有人不同。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新石器时代玉圭,最古老的玉圭源自于新石器时代,只有皇帝和嫔妃可以佩戴,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中国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故笏板和玉圭的区别是在古代持有人不同。

笏板,又称手板或朝板,古代臣子上朝的时候会手拿笏板,用来记录自己要禀报的事情和皇帝的旨意,类似如今大家开会时笔记本的作用。

笏板读作hùbǎn,《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一尺是约30厘米,但是古代的长度标准小于现在的长度,按这个标准,笏板是一个约长50厘米,宽10厘米左右的板子,还是要比现在影视剧里表现的笏板大小要大一些。

笏板是官员上朝必备的装备,因此选材一般都比较贵重,多使用玉、象牙制作。据历史记载笏板在春秋以前就开始使用,大约在商朝开始正式使用,算是古代官员中历史悠久的一种办公工具。

在唐朝时期,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使用象牙笏,六品以下的官员使用竹笏,宋代沿袭这个做法,但到了明代笏板的使用逐渐减少,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拿象牙笏上朝,到了清朝,笏板就废弃了。

笏板的作用,是为了给上朝的官员提供便利。皇帝上朝要持续几个小时,朝中的大臣挨个汇报情况,事务繁多,皇帝传达的旨意也不少,若是只凭记忆难免会有疏漏,所以笏板就可以用来记录天子的命令,也记录自己要汇报的事情,做一个备忘录使用。

据说,除了用作记录使用,笏板还有一个作用是官员用来遮挡自己的脸,挡住自己的视线,表示臣子不直视龙颜,表达对天子的敬意,以彰显龙威。

笏板出现的很早,主要原因是那时候还没有发明纸,所以也可以在民间使用,称之为“牍”。后来纸发明出来,官员们手中的笏板就逐渐演变出除了书写之外的等级划分意义。

笏板在清朝开始废弃,主要是因为满族人骑马上朝,手里有拿马鞭的习惯,所以就舍弃了汉族官员手拿笏板上朝的习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4094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